地点
诗文库 题目
阳曲呈邑大令 其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水翻车子灌田多,高下都收两熟禾。
四糯七黏争谷估,片帆长向湴湖过。
阳曲呈邑大令 其八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溪洞羁縻性久驯,上山何似下山人
畲蛮衣食流溪纸,不独薯粱火粒新。
阳曲呈邑大令 其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烧石青青好粪田,膏腴多在九珠前。
三春水暖生禾稼,大瓮潭通小瓮烟。
苏州常熟县孝子太原郭府君墓志铭 唐 · 孙翌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
夫孝者。百行之本。故诗美张仲。传称颖叔。所以轨物而前乎人用者也。悠悠千古。谁其似之。实我府君能锡类矣。公讳思谟。太原平阳人。其先出自有周。虢叔之允。史谍详之矣。尔其隗以奇策立。丹以志业闻。泰以人伦称。象以文学著。隤祉积庆。代不陨德。曾王父昪。周朝平东将军上党郡。大父则。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度支郎中淮陵郡右巡农使。边鄙不耸。实资介冑之雄。储偫已均。方知会计之力。专城无警。奉使有光矣。严考敬同。皇幽素举高第。养亲不仕。易曰幽人贞吉。又曰素履无咎。幽素之义。其大矣哉。幽素府君有子。其季曰我公。俱仁孝绝伦。感通天地。太夫人尝有疾。□羊肉。时禁屠宰。犯者加刑。日号泣于昊天。而不知其所出。忽有慈乌衔肉。置之阶上。故得以馨洁其膳。犹疑其傥然。他时忆庵萝果。属觱发之辰。有类求芙蓉于木末。不可得也。兄弟仰天而叹。庭树为之犯雪霜。华而实矣。公取以充养。且献之北阙。于时天后造周。惊叹者久矣。命史臣褒赞。特加旌表。无几何。忆新笋。复如向时之菀结。又无告焉。后园丛篁。忽苞而出。所居从善里。其竹树存焉。异乎哉。书传所阙者。今见之矣。公始以孝子徵。解褐拜定州安平县丞。下车未几。而东胡作孽。虔刘我士卒。挠乱我边陲。恒代之间。亭候无守。河决非覆篑能制。原燎岂负瓮可加。而公之小邑。亦受屠矣。身被囚虏。命悬锋镝。出于万死之中。兴其一切之计。大杀寇盗。载完郛郭。虽田单之复齐城。曹沫之归鲁地。薨以过也。招慰使奏。加公朱绂。撝让不受。属内忧。服阕。转江阳县。又应廉让举。擢武功。秩满。迁常熟。凡佐三邑而宰一县。所居必化。所在必理。专务于德。夫何不臧。公□二昆。长曰思诲。易州司马次曰思训。大理司直。不永介福。俱已先世。遗孤凡十有三人。或在髫龀。或居襁褓。公抚之育之。出入腹之。子渐乎义方。女嫔于他族。人不知其诸父。盖孝悌之至也。禀命不融。春秋五十九。开元九年正月二日。寝疾终于官舍。以其年十一月甲辰朔十七日庚申。祔葬洛阳东门平川。礼也。初公取于彭城刘氏。无子而卒。再娶河南元氏。有二女。亦先朝露矣。琴瑟不可以终彻。享祀不可以无继。又婚清河张氏。故江州刺史嘉言之孙。奉礼郎慎思之女。作配君子。休有烈光。彼苍如何。歼我良人。有子曰𡧯曰寀。伶俜幼冲。未知饰终追远之礼。易州府君冢嫡宇。采他山之石。昭铭景行。其词曰。
循陔者子兮行通神明。家邦必达兮休矣清声。
天难忱斯兮胡不永龄。哀哀偫稚兮泣尽孤茔。
陆操太原少尹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
门下。守洛阳县陆操
才膺利用。官历清资。
当断不疑。在公必济。
京兆之亚。夫官之剧。
既驰名于洛邑。宜佐理于汾州
可守太原少尹散官如故。
宰相太原府圣容样至有庆云见表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一
臣等伏见太原尹常济奉今月四日紫极宫玉石圣容样至北京。其时有庆云垂天。
自辰至巳。轮囷纷郁。
万姓咸观者。伏以灵物呈瑞。
神仙效灵。岂伊天地之和。
更是寿昌之庆。况太原旧国。
王业所兴。圣容才及于近郊。
卿霭已彰于合契。氤氲五色。
变汾水之白云。隐映三清。
函关之紫气。上元感通。
品物同欢。况在微臣。
倍深庆悦。无任抃跃之至。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其一 唐 · 楼颖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三伏通化门东北数里避暑之地,地即故倅天官顾公之旧林,今贰宰君李公之别业。右抵禁篽,斜界沁园,空水相辉,步虹桥而下视;竹木交映,弄仙棹而傍窥。足涤烦襟,陶蒸暑。独往成兴,恨不与数公共之,率然有作,因以见意。
引用典故:辟疆园 季伦沼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秪自适,欲白返忘言。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其二 唐 · 楼颖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纳凉每选地,近得青门东。
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
枝交帝女树,桥映美人虹
想是忘机者,悠悠在兴中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其三 唐 · 楼颖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人在舟中便是仙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洨河石桥(原按:洨水出常山石邑井陉东南,入于泜,见《说文》及《前汉地理志》。据皓本传,至太原留几一年,此其经涉之地也。) 宋 · 洪皓
 押词韵第四部
洨河建石桥,可但驴马渡。
长耳留蹄涔,嗟我来何暮
四隅柱干霄,停骖俯一顾。
上镂过客名,旁镌海怪怖。
开元双折柱,隶画尚坚固。
神物久护持,赵人速惊嫭。
泉南应伯仲,松江说无处。
引领渺烟波,恨不奋飞去。
朴园将回太原,留之不得 清 · 刘大观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云送尧都雨,山呈禹甸秋。
素心行且去,芳草亦生愁。
再见岂无日,清欢难自由。
此尊姑一尽,园内晚花稠。
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748年 唐 · 岑参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归去不得意,北京关路赊。
却投晋山老,愁见汾阳花。
翻作灞陵客,怜君丞相家。
夜眠旅舍雨,晓辞春城鸦。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
林朴园明府至自太原 清 · 刘大观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带得秋光入署门,车声未止鸟声喧。
来挥月夜亭边麈,不食春宵酒后言。
卓荦文章兼穆穆,和平举止自温温。
词坛新立诸侯国,要以君家领大藩。
王使君太原行营 唐 · 钱起
五言排律 押歌韵
引用典故:不卖卢龙 太白
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
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
汉驿双旌度,胡沙七骑过。
惊蓬(一作烽)连雁起,牧马入云多。
不卖卢龙塞,能消瀚海波。
须传出师颂(一作表),莫奏式微歌
鲍中丞太原军营 唐 · 钱起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引用典故:三独 贰师 南仲
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宠兼三独任,威肃贰师营。
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
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汉月随霜去,边尘计日清。
渐知王事好,文武用书生。
太原聆听程(禦霜)剧偶赋四绝选一 民国 · 常燕生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烽火蓟门夜夺桥,正凭桴鼓助鸣雕。
愿将一曲荒山泪,化作中华铁血潮。
自注:《荒山泪》鼓吹和平,立意正大。惟值此外侮时期,似宜更多排主战之剧,以壮士气。音乐感人最深,昔斯巴达战胜攻取,多得力于音乐。中国宴安日久,文学艺术皆偏于非战思想,今日非其时也。
送妹夫之太原 金 · 边元鼎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山含秋气冷参差,送客西城落日低。
怨别弟兄归怏怏,恋乡车马去迟迟。
浮萍聚散元无定,流水东西却有期。
惆怅黄榆故山路,碧天回首雁南飞。
怒者常情,笑者不测,古人所以辨心术也。奸雄无怒,圣贤亦无怒。其有怒者,常人耳。怒,忿也。泄忿于人以自快,譬掷瓦石泥淖之中,泥激而跃,将污其衣。然泥不任过也,有激之者也。激之者不激之咎,而泥淖之咎得无谬乎?谭大令玉岑自运城同赴太原。途次时相讨论,谓:“七情之中,惟‘怒’字最难收伏,知于克治之功,为不浅也。”漫以韵言,用相质正 其一 清 · 刘大观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剧有睚眦作怪形,槎桠肝膈起雷霆。
昂然七尺何人与,记取髫年读《孝经》。
怒者常情,笑者不测,古人所以辨心术也。奸雄无怒,圣贤亦无怒。其有怒者,常人耳。怒,忿也。泄忿于人以自快,譬掷瓦石泥淖之中,泥激而跃,将污其衣。然泥不任过也,有激之者也。激之者不激之咎,而泥淖之咎得无谬乎?谭大令玉岑自运城同赴太原。途次时相讨论,谓:“七情之中,惟‘怒’字最难收伏,知于克治之功,为不浅也。”漫以韵言,用相质正 其二 清 · 刘大观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孔雀有时逢老牛,将军醉尉两悠悠。
回春欲觅逍遥散,百炼刚为绕指柔
怒者常情,笑者不测,古人所以辨心术也。奸雄无怒,圣贤亦无怒。其有怒者,常人耳。怒,忿也。泄忿于人以自快,譬掷瓦石泥淖之中,泥激而跃,将污其衣。然泥不任过也,有激之者也。激之者不激之咎,而泥淖之咎得无谬乎?谭大令玉岑自运城同赴太原。途次时相讨论,谓:“七情之中,惟‘怒’字最难收伏,知于克治之功,为不浅也。”漫以韵言,用相质正 其三 清 · 刘大观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天将刺促试名贤,黑夜盲风碎客船。
却向此时消芥蒂,真聪明是范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