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烟雨楼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轻烟漠漠雨疏疏,碧瓦朱甍照水隅。
幸有园林依燕第,不妨蓑笠钓鸳湖。
渔歌欸乃声高下,远树溟濛色有无。
徙倚阑干衫袖冷,令人归兴忆莼鲈。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
漏泽寺 明 · 斯学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一径草萧萧,三门岁月遥。
白云非旧主,黄叶自前朝。
有法空高座,无灯掩破寮。
朅来生感慨,暮雨作花飘。
按:(附考寺在嘉兴)
秋蟾 明末清初 · 黄涛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六里离龙墓,迢迢兑脉长。
滇池分贵族,仙术费长房
按:(附考宋严处士卖药秀州遂家焉墓在蒯塔坊)
县学记大中祥符元年二月 北宋 · 翁纬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光绪《海盐县志》卷一一
夫子之道,孟子称之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
后之碑夫子庙者,虽引天地、日月、山川、鬼神为之比,考其至,未有出于孟子
是知圣人之门,难乎其言也。
才非命代,宜不复为,始记其事。
海盐,秀之属邑,于吴为东鄙。
地平下,积洿而不注。
其俗少识者,自李唐至于圣宋,无登科从政者。
先有夫子庙,属正朔不流,藩臣称霸,以儒为戏,厥制遂亡。
国家富有寰区,勃兴文教,太平兴国中主簿石知一权县事,始立之。
知一明经入仕,任意卑而不度。
景德二年京兆翁纬试校书郎领邑,视事三日,谒先圣于县东,坏屋两楹盖圮像而已。
即日召民吏可教者,喻之曰:「若所以有亲亲之义,长幼之节,褒衣束带,生养死葬,异于禽兽者,夫子之教也。
今日庙貌不支,祭祀几废,若完居而具食,虽曰无罪,吾必谓之罪矣」。
遽命新之。
既而以岁饥乃止。
明年水潦害稼;
明年秋九月嘉谷告登,始有成议。
以旧庙逼民田,不得大其制,县南隙地,形势爽垲,四隅相望,若有所待者,乃表基之。
于是扬言曰:「财羡于屋,归予以瓦木;
力馀于农,输予以土功」。
县尉张用丕实同斯诚,既唱而和,无翼之声,不日而四达。
憧憧遝川流市合,畚锸斧斤,晨趋夕奔。
工不诫而自勤,物无胫而来臻,经之营之,越月而告毕。
广殿云耸,袤轩翼回,敞脩庑而傍引,呀重门而前达。
缭垣屏周,巨堑环护。
初,庙南洼下,就出土以备用,穴之及泉,因成方池焉。
道由中出,池之阳作移风亭以临之。
皆授制于工者,广袤有度,高下相辉。
正殿被衮之右偏,亚圣在焉。
闵损以降九人,左右行例,其馀六十二人,绘诸屋壁。
自炎汉而下,钜儒硕士,别序馀堵。
六代礼乐,周旋廊庑。
崇岩秘邃,虽无取于天下,与夫江左之邑,亦可谓之稀矣。
矧冠盖赫奕,器服辉映。
窥其墙、望其门者,不威而可畏,不约而自恭。
是使海隅之民,识我儒之大,将思其道而奉其教,邹鲁之风,可期一变也。
夫民无自化,在有位以化之;
非其人,弗克有其教。
故庙亡仅二百年,卒属于我,盖张吾道集能事,世之所难乎!
后之莅县者,设不以训民成俗为意,目兹壮丽,亦将知其难而奉之。
洁户牖,易蠹朽,区区勿怠于其閒,则能吏也。
如其不可,我亦无愧。
时大中祥符改元二月二十九日试校书郎知县翁纬记。
按:《至元嘉禾志》卷二三,清抄本。
西江月 青墩僧舍 宋 · 陈与义
 押侵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欲向牡丹开处,醉来芍药花阴
美人一曲凤鸾音。
窗下水沉消尽。

绿满园桑似玉,黄分垄如金。
睡时高枕醒时吟。
不乐人生做甚。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
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十二 南宋 · 释普济
 押先韵
煅玉已经三日火,探珠曾下九重渊。
毁珠擿玉无人识,十字街头飏碌砖(恺长老出世精严引座)
按:以上辑自《嘉兴府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沈演之 明 · 许恂如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八
司徒荒冢逢寒食,惟有鸺鹠树上啼。
麦饭更谁浇宿土,东风芳草自萋萋。
按:(附考演之武康刘宋元嘉中嘉兴墓在秀水治北望吴门外二十里)
赵大夫 明 · 许恂如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八
黄叶前朝古寺门,丰碑仍记赵王孙
汴杭宫阙消沉尽,莫向云堂独断魂。
按:(附考在秀水县治西南二里宋淳祐九年朝散大夫赵汝徘舍舍为报忠观元杨琏真伽改为寺)
奉萱堂,为陈彦廉作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綦履鸣环左右间,佳儿佳妇及承欢。
天回白日临瑶席,风约红萱压画栏。
小管注春情婉婉,长裙曳翠佩珊珊。
孺人贞俭存家训,不使屏帷绣孔鸾。
注:又,槜李诗系卷三八陈彦廉作春草堂养母,诗以美之:綦履鸣环左右间,佳儿佳妇及承欢。天回白日临瑶席,露洗红萱出画阑。小爵注春宜燕适,长裾曳翠可高寒。升堂拜母俱名士,一记何惭在史官
濮川八景诗 其八 西院缠霞 元末明初 · 宋濂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夕阳倒插暮云沉,碎剪胭脂结翠林。
绝壁丹书人不识,柴门深峭听归禽。
按:(附考濮院镇槜李地也在崇德今入桐乡宋建炎间濮氏搆屋开街因名居民多以织绢为生宋景濂尝居此取八景绘图赋诗有福善寺元皇庆中建翔云观元至正中建楼曰西施妆楼桥曰妆桥并胭脂汇百丈河洗碗池梅花泾诸胜净土庵古化坛宋宣和间创幽湖相传西施泛此范蠡坞洗足滩在焉)
金太仆本清 明 · 程敏政
往年曾识太瘦生,风神如鹤诗有声。
高情雅澹惟爱竹,挥染不让东吴卿。
一竿两竿已清洒,凤尾萧萧翠堪把。
秋空弄影纵复横,宛坐山窗月明下。
眼中何得千琅玕,怪石齿齿扬飞澜。
人间六月无寸暑,细看令我霜毛寒。
忆在江南白沙渚,十亩新篁舞烟雨。
腰镰斸笋荐松醪,不惜年年自宾主。
马蹄再触京华尘,梦魂长绕苍庭筠
偶窥墨本犹昨日,满耳清风怀故人。
谪仙之孙好图史,风节棱棱重金紫。
公馀相对欲忘餐,为说坚贞似君子。
朔气来时嘘冻云,千花万卉无馀芬。
凭谁可结岁寒友,雪后青青惟此君。
注:太卿李君景和早与予同事嘉禾吕文懿公先生为窗友三十馀年尝以其所藏梅花图索予赋矣今又继之以此墨君盖思以岁寒之好相期也惜予词翰鄙仆不足以副公雅意姑题此以塞白云
钱允一还天台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四
皇帝即位之二年,大将军帅师取燕都,西北州郡,次第皆平。越明年冬,上将郊祀天地,大告武成,念开国诸臣劳烈,锡以铁券,以申带砺之誓。下礼官议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时尝赐。钱武肃王十五世孙尚德实宝藏之。”上遣使者即其家访焉。尚德奉诏椟券及五王遗像上之。上御外朝观之,敕省臣宴于仪曹。已而尚德思东归,命还其券与像,以礼敦遣。钱氏宝有此券已五百载。宋淳化中杭守臣尝连玉册进之。元丰五年,又进之。宋季兵乱,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元至顺二年,渔人获之,售于尚德之父世圭,迄今而尚德又进之。是尝三登天子之庭,其间或显或晦,虽若类灵物诃护,亦其子孙之多贤,能保守而弗坠也。尚德字允一天台人
大明天子开鸿基,雄兵百万皆虎貔。
东征西讨十馀载,变化不异云雷随。
功成治定四海一,剖券分符恩泽施。
前王遗制久已泯,钱氏世宝犹无亏。
天使持书往徵取,有翁橐负来丹墀。
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韬籍重重披。
精铁锻成大逾瓦,中突傍偃形如箕。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谁瑕疵。
凿窾填金文绚烂,笔画方整蟠蛟螭。
誓辞三百有馀字,河山带砺无嫌疑。
继陈五王有真像,仿佛犹是唐冠衣。
腰围白玉金作跂,吻角左右分三髭。
重瞳回光屡下照,笑语逾觉天颜怡。
便敕大官给珍馔,上尊法酒浇琼卮。
忆初唐纲既解纽,恣舞䲡鳝号狐狸。
斗牛王气果凌厉,豫章占术元非欺。
八都健卒猛如虎,指挥不异驱婴儿。
罗平鸟图骋怪幻,内黄外白跳狂痴。
龙剑一挥赴水死,大勋星日同照垂。
因兹锡券代牲歃彭城开府三司
衣锦城空嘉树老,共守尚有三楼危。
淳化元丰两进入,龙光曾受天王知。
炎精讫录九鼎沸,一旦失去官河糜。
岂伊神物欲变化,相逐雷剑为龙飞。
孰知渔者一举网,所获非鳖还非龟。
终然鬼物所诃护,不使光彩埋荒陂。
泥涂沙砾幸免累,宝玉大弓欣有归。
我知天意实有在,武肃弘烈何堪微。
八州生灵数百万,拔出水火行中逵。
子孙食报岂终极,政如稼穑随年肥。
高牙大纛入黄阁,金章盭绶趋彤闱。
不知堆床定几笏,但见肘印悬累累。
七世珥貂未足儗,一门三戟终前衰。
况翁文采烂五色,嗜古不管头如丝。
秦淮呼酒话离别,远盼官舸如星驰。
于时同云幂四野,势欲酿雪增寒威。
行行若过表忠观,好剔苍藓看残碑。
朱琰金华诗录》:乾隆壬午,圣驾南巡台州武肃王后裔臣钱文铨奉铁券至省,其同族嘉兴在籍食俸刑部尚书钱陈群率同族众恭呈禦觉。皇上垂念前勋,御制歌诗一章,勒诸券椟。此所述淳化元丰洪武三登庭者,不足多矣。俯阅前诗,仰维睿藻,谨记国典之隆,用章旧泽之远,窃愿武肃子孙世世勿忘也。金摹府知府黄彬恭记。
黄郎中元祐中 北宋 · 何执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八、光绪《海盐县志》卷一一
黄公不知何代,不知何名,亦不知何许人,惟此间旧老传云,公为县,有善政入民,民不解于心,相与尸祝者,又不知几何年。
今庙且颓圮,民复奉主环注,请令新之。
余惟人莫亲于祖先,然亲尽则毁。
兹黄公以前朝一令,世何远也。
世远则政隔,泽无及也。
世与泽两不可知,则心所不属也。
而民犹恋恋若不释然者,是岂人情哉,我知其以前令劝后令耳。
以为彼善为民,民亦不忘,虽千百世不改,则今之为牧者曷不尽若黄公,使后世不忘若今日之不忘黄公也。
余亦勉承民志,重新厥祠,以副其不忘黄公者。
余岂敢望民不忘如黄公也哉!
按:光绪嘉兴府志》卷一一,光绪四年刻本。
中奉敷文阁王公墓志铭(代伯父侍郎作)1153年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某之先伯东坡公、先人栾城公,夙从太原伯扬甫游,嘉祐文安公犹子也。
以能出入,持节浙部,时弛危弦,以宽瘥瘼。
详谛警切,见远识微之明,僚友赖焉,以为有不可及者。
子家侍旁,冠而缔姻,栾城以妹氏归焉。
苏宗五女,伦次季婿也。
公蚤仕劳勤,晚为郎,出按闽部,资望弥峻。
朝廷以栾城旧德施泽,藉公才节,图任之意炳然。
以莫齿非可进为,自诡退休,脱落氛埃,秩琳宫凡五祀。
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以疾卒,享寿八十有五。
栋等累然苫次,谋所以葬,具行事爵里,求为志铭。
某不容以老倦为解。
谨按:王氏本姬姓,在太原祁县者八世。祖项为后辉州刺史。子孙避乱,徙居单州砀山,去应天不远。至国朝,移家于应天虞城。曾祖讳渎,通守泰州,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曾祖妣徐国夫人仇氏。祖讳纯臣,任濮安懿王宫教授,迁河东漕,赠金紫光禄大夫;祖妣建康郡太夫人吴氏。父讳廷老,任两浙漕,左宣奉大夫;妣硕人元氏,所生令人何氏。公讳浚明字子家熙宁八年以世赏补太庙斋郎。少敦柔警拔,属词日课千言。缉熙事业,令问发闻于吏理,向公不择剧易,健敏曲全。元祐五年宿州司法,岁满,调阳。老吏宿猾,敛戢詟伏。绍圣间,河决新堤,东注眉邱,阳谷正当其冲。老壮迁避,盗贼乘间充斥,啸聚朋扇,一日之间至十馀万。本路安抚使发将兵捕袭,渠首窜轶,馀众徬徨无归。公虑武人贪功,滥杀非辜,旂榜谕以祸福,大书招出诱陷之人名姓,于其衣背以图印记之,分遣归业,但推首恶主名,报于帅司及统兵官,由是所全活者动以万计。微公,良民几至涂炭。以不自言功,故无赏典。建中靖国间,辟陕右茶司官属,举职最闻,诸司交荐,遂迁京秩,授真州六合、又沂州新泰两邑。事丛务剧,民大服其政。既去,思之如父母然。政和三年,赐五品服,掌金耀门书库。丁所生何氏忧,服阕,通判婺州。终更提举福建茶事。建炎初,建卒为乱,凡职掌兵民之官,束手颠踣。公诚至岂弟,众所共知,一言抚存,千夫帖然,由是魁首就戮。朝廷谕贷诖误,许其自新,遂以乂宁。除知泰州,虏骑犯边,江淮尘扰,孤垒守捍,沮遏其锐。以功迁直秘阁,改知建州。初,郡中有招降贼兵数千屯驻,已而复叛,坊市尽为诱胁,贼党僭窃,势如蜂蚁。公徐行避寇,以仁厚素著,贼不敢害。上章自劾,除领宫祠。复起知秀州。未几,又授亳州,不果行。绍兴七年,赐三品服,改知常州。未赴閒,召拜尚书兵部郎中,寻迁司勋郎中。久之,领福建漕计,朝论委重。陛辞,条奏民政赋役、筦榷时宜、纠奸禁暴之画,上意嘉之。到官芟烦解绕,尽蠲积弊,俭出薄入,阖境归厚。建安岁贡新茶,官囿素号膏腴,而壅培卤莽,岁颇不登,循习取足私园。乡户买输纳,病于侵扰,官囿科拨荒废。公始议补治,区垄增茂,岁入优裕,民力益苏。人德之,建生祠,镵碑以颂其美,公止绝之,事寝。上闻,诏升直敷文阁。替归,朝命再领宫祠,实以优佚其老。遗表上陈,远迩士流兴嗟,姻党咤惜,曰:「哲人亡矣!」公扶危拯溺,心如金石。解纷释结,信发于声,仁形于色,故乱庶遄定。奉上临下,未尝谄讦。交际酬酢之閒,谨审抑畏,与物虚邪,故无怨恶。盖饫闻虎达之训,切磨熏染其中,所养者厚矣,非止笃于行世之道也。中馈慈懿,姆仪温淑,故鞠子众多,无不均一。仕宦七十馀载,历任二十官,阶至中奉大夫,勋文安县尊荣寿考,可以无怼矣。诸子以是岁十一月十八日葬公于兰溪县紫岩乡昭化寺之南麓,苏氏令人祔焉,从日者之言也。男八人:栋,通判镇江府;植,从政郎;棣、棁、楫、权,从事郎;柄、棫,通事郎。女六人,皆适良士。孙八人。铭曰:/显显文安,燀赫宗盟。负奇堂室,弟妷奋能。惟公父子,嗣烈其馨。位不称才,实浮于声。百鍊明断,龙泉青萍。世值纷揉,当官而行。翾浮之伍,失据陨生。公仁而勇,排难定倾。从容颐旨,汰浊理棼。氓戎宁壹,凶不失刑。纂文安公,拊乱疲精。菑穫伯扬,恻怛公诚。治洽雍熙,遇文王兴。善类见知,郎于夏卿。七闽瘠土,惠泽荐零。庶几古人,揽辔澄清。隶职宸居,敷文禁廷。寿登大耋,八子簪缨。阴骘阐迈,籯金六经。性如植德,龟食佳城。谁其验者?东晋景纯。委祉丛休,殆莫与京。(《双溪集》卷一五。)/奇:原缺,据库本补。
南宋末元初 · 高晞远
 押庚韵
豪气欲吞天下士,冷官初到岳阳城
辍耕录:槜李顾渊白,恃才傲物。尝入京献燕都赋,翰长元公复初不喜,曰:「今天朝四海一统,燕盖昔时战国称,何燕之称?」惭恨而归。晚年始得领教岳阳高照庵先生以诗送之云云,切中其实。
重建保安寺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五
物之兴废,系乎天数,而所以兴其废,使终不至于沦坠者,则存乎其人尔。
苟得其人,则意念所及,足奋神化,而投无不获,掀天功业,亦属指掌。
况丛林巨刹,为西方圣人之所栖泊,灵资利泽,与大造相周旋。
脱有大善知识,以夙缘乘之,则其铄瓦砾为金碧,化土苴为旃檀,若探囊取寄,而曩昔旧观,若自天而下矣。
回天之力,其藉于人者,固如是哉!
保安讲寺,旧为通圣兰若,隶秀州,距城北一舍许,在北秋原。
建自东晋雪巢法师云游择胜,得善士卜本常割地一方,遂卓锡于此。
拮据焦勚,诛茅索绹,仅营幽构,粗循规矱。
延及法允、方智、德元等,守之不绝如线。
唐至德间,易为保安禅院
丛席响振,物盛必衰,罹会昌之厄,寺众星散,梵宇化为荆榛。
否极泰来,继有大中之诏,阴霾驳散,佛日重辉,院坠而复起。
丞相公曾记其事。
及今普诚法师,以大罗必发圆觉神照,鸠善信而重招之,畚湫成冗,撤腐为新,五载而就绪。
奉大士有殿,讲法有堂,匦藏经有阁,设钟簴有楼,妥伽蓝有祠,安禅有室,庖湢有所。
翚飞蜺耸,涣饰丹垩,而又缭以甓垣,藩以卉木。
慈云甘澍,缤纷法界,足为十方大众之所皈依。
于是具请于朝,升为保安讲寺。
业既成,爰请予文以记成绩,抑以见师神通之广,知量之宏,足以挽乎天功,指迷途而超欲海,空五蕴而扫六尘也。
继有是请业者,尚其懋诸,俾梵法其永兴哉。
按:万历《秀水县志》卷九,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陆贽 宋末元初 · 宋无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诏下山东感泣来(「山东」原作「东山」,按此句用旧唐书陆贽传「〖〗从容奏曰:陛下幸奉天、山南时,赦书至山东,宣谕之时,士卒无不感泣」句,因据啽呓集、艺林伐山卷十八改。),谪归门巷锁苍苔(谪归门巷锁苍苔 啽呓集作「谪归门窦锁莓苔」。)
奉天以后谁持笔,不用当时陆九才。
槜李诗系》:宅在府城郡治西南贽曾祖齐望居此有女名法兴诵法华经天花坠地遂舍宅为宝花尼寺明洪武初改为宝花仓嘉靖间总师陆炳佃造恩纶楼后没官佃于民俗呼乳娘庙曹侍郎溶居之构采山亭
秀水 明 · 周绍濂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望吴门外水如油,潋滟腾空映鹢舟。
莫是西施曾濯绣,至今人羡锦江头。
按:(附考秀水县明宣德间嘉兴西北境为之以其地有秀水因名府城之内皆属之治在子城西北一里爽溪东宋仁寿寺址也领象贤灵秀云泉杮林等八乡)
秀州重建州学绍兴十二年十月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光绪《嘉兴府志》卷八
宋有天下,遂以文治。
至庆历中仁祖始命郡国立学宫。
圣圣相授,逮崇宁初徽宗皇帝因故业而大之,学校始遍天下,遐方僻郡,莫不兴行仁义,遵先王之业,循前圣之轨,与中州之士校功争能。
既更兵火,郡县之学率皆湮替不振,圣上闵焉。
绍兴壬戌二月丁亥,制诏诸路守臣兴学如故事。
于是右奉议郎、直秘阁知州方滋言:「郡旧有学,在望云门之西偏。
建炎中,本郡因仍简陋,即州治之东故宾馆以为学,规模湫隘,不足以赢来学之士。
前临河渠,旁迫治所,諠嚣混淆,失夫古人处士于燕閒之义。
请更诸旧基,以诏令从事」。
四月壬午尚书省,礼部以为宜,是年壬戌下其事于州
乃审面势,计间楹,量功庸,虑材用,诹日庀事,赋诸任职之吏,而时视之。
取财于兴利之馀,积赀于经用之外,属徒于复作之隶。
凡百工之用售值于官者,皆厚于私家,上不谂有司,下不烦民力,功甚大而人得以食其力,役踰时而众无所病其勤。
作殿于前,以奉我圣师;
筑堂于后,以讲术业。
斋宿有所,弦诵有舍,步櫩周垣,门庖湢浴,莫不备具。
先是,学无书籍,乃市书于四方略备,贮之以库,而谨其出内焉。
屋凡七十有三间,高明轮奂,无限厥初。
六月乙亥始事,以十月庚申告成。
邦士夫夫、群儒游士耆稚毕会,仰视叹息,咸多太守之义,曰:「是能钦天子之诏而承之以敏矣,其将以是为风化之原,接邦人于道也,可不有载乎」?
于是太守重违其意,以书具其事来告,愿有以记之。
予辞不能,复谓予再官于秀,出入四年,其独无情乎?
因为之记曰:夫仁义治化之本,礼乐所以文仁义也,而学校所以寓礼乐也。
故《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民,而终之以六艺,则所以文仁义者有其具矣。
以六礼六乐为教,而必肄之于学,则所以寓礼乐者有其所矣。
仁义无以文之,则人不知孝弟之可乐;
礼乐无以寓之,则方且藏在有司,掌于容官,何以习民之视听哉?
故古者行礼必于学,是以乡大夫既登贤能之书,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曰和、曰容、曰主皮、曰和容、曰兴舞。
说者以为和谓其闺门之内行也,容谓其容貌也。
杜子春以和、容为和、颂,谓其能为乐也。
盖庶民无射礼,独有主皮之射,故卿大夫因行乡射之礼而览视之。
夫既登其贤能而使之有所劝,又询之以礼乐而使之有所慕,斯民之从之也无难矣。
然则学校之教,岂徒逮于学士弟子哉,虽庶民亦与也,为治者可不务乎!
太守既能承天子之诏,兴起黉舍,以崇乡里之化,是当有载也。
太守字务德,世家桐庐,贤而有文理,其为秀治迹甚众,兴学校以育人材,乃其一事云耳。
绍兴癸亥十月辛酉襄阳张嵲记。
按:至元嘉禾志》卷一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寄屈五金陵己亥 清 · 朱彝尊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四
新从白莲社,旧事紫阳君。
贻我群仙咏,全胜十赉文。
风涛杨子渡,松柏蒋陵云。
共有山栖志,题书报尔闻。
附:同作(嘉兴)周筼(青士)  昭景元名族宗雷爱道流闻依灵谷住最近孝陵倚阁三松树(风香阁存陵树三株)浮江一叶舟匡山多胜侣何日虎溪游   又(秀水)徐善(敬可) 传说灵均裔经秋尚未还卜居那有地緤马定何山五岳朝群帝孤舟下百蛮遂令哀曲流转到人间   又(秀水)朱彝鉴(千里) 三闾文采后之子继清标少日矜奇服空门赋大招军容屯朔骑风物话南朝庾信伤心地江关入望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