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军中记事诗 其七十七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咄咄吟
哀囝诗成别样愁,迁来怒气血横流。
浪花红卷杉青闸,知为私雠为国雠(囝,九件切,人呼子曰囝。)
按:兴贩鸦片烟可获重利,闽、广商人大半以此为业。自严禁贩烟之后,遂甘心与𠸄夷狼狈为奸。乍浦一海口,闽、广人十居五六。方我兵与𠸄夷接仗时,市中各店夥放火相应,袭杀我兵,故我兵深衔之。及遁归嘉兴,哗谓闽、广人均系汉奸,见市肆招牌有福建字样者,轰入愤杀,一市大鬨。适钦差大臣耆英带兵过嘉兴,闻之,疑为败兵已变,开炮剿捕,格杀五十馀人于城外杉青闸下,水为之赤。
军中记事诗 其一百四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咄咄吟
打叠归装压满鞍,怕闻薏苡入讥弹。
商量载上长安去,几箭冰心玉魫
按:将军每闻外间谣言,或谓其狎娼妓,或谓其爱苞苴,恒惕惕终日,谓吾深自检束,何以蒙此厚谤?而麾下借其名以招摇者,将军终不问,即闻之,亦惟婉谕而已。(将军年五十尚无子,故有曹武惠不杀一人之诫。)自南下后,屏绝馈献,惟嘉兴知府刘荣熙兰花四盆,爱而受之,尝谓他日班师,行李之外,惟此可携之北上。及逮问后,终亦舍之,不知为何人取去。
俞建德诗稿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白苧纷吴语,芳兰歇楚声。
斯文天未丧,诸老气犹生。
烟火孤村僻,江山故国横。
谁甘草同腐,杯酒污脩名。
按:公镇名伯贞崇德人登乡贡进士第累迁建德路建德县卒其所遗诗稿凡百馀篇予尽读之得文学行义尤著者八人其一曰䃺峰曾(一作曹)先生江西人负硕学当宋末屏居讲授士多归之有春秋凡例大学演正藏于家其二曰顾辰嘉禾人为国子生时淮荆多虞阃府檄屡辟卒隐德终其三曰忠惠蔡公襄六世孙伯可师刘(一有后字)袭父荫官为郎既归附即不仕其四曰礼部尚书卫公上达五世孙谦山斋松江人明元初忠武王版授温州路治中亦坚辞其五曰徐成仲善诗建德巨族昆弟九人同井爨岁饥辄捐廪赈之邻火延燎若干户伐山木代缮完以居朝廷榜其门曰义门其六曰张彬茅山人素泊于利一毫不竞里有兵难冒锋刃救止焉其七曰杨州应祥事二亲尽礼二亲殁刻木肖像祀益谨其八曰歙女张适同郡汪三甫五旬而汪蚤世张誓守节孝奉舅姑嗣同姓子逢辰为后诏表其闾于乎采诗观风之政并废久矣而职太史者又多缺遗教弗复兴俗益大坏间有才德节义或见于野史又不必传将来卒同澌灭草腐于乎天高地远(一作还)瞻望无及变迁离索吾谁与归也按先生离之感慷慨激昂往往见诸篇什而于忠孝节烈大致尤三致意焉读此序至末幅吾尤竦然起敬
沈秋田推官续言行录(有后序)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言行何人录,归田沈节推
修存忠厚意,非出见闻私。
天远青云鹄,山深白石芝。
两生高汉史,犹恨姓名遗。
按:逢式观是录诚一代明良之士为多可称者焉若大德辛丑七月飓风海盐水暴溢旄倪惊奔官属备舟遁知州于弘毅浩卿独朝服临汹拜吁天曰邑以沦铺某将安往乞死于此语竟反风水复故道时江阴尤甚编氓胥漂溺避而存者累累咸告饥州闻于省未报知事宋仲仁(春卿聊城人)亟发廪赈之曰人七日不食且死躐位矫令惟某罪省檄果踰月始下史绳武(正翁眉山人)主簿淦之兴国也适三月至七月旱民有阳八死者兄阳坐讼连八十五人赃七千五百缗由绳武察阳八为盗被杀坐实首恶遂伏辜所连获释是夕大雨昂吉治中之在信州也故椽尝输库钞江东宣慰司道鄱湖寇掠之系责三年鬻妻孥莫能偿昂吉首捐俸谕诸掾助免它如窃木当笞木主赂𨽻杂大杖俄一犬前衔杖俛首若诉(下一作其烛枉宥罚因知母缺棺窃完之者)且触柱宥罚官察知冤而宥之者分水县赵珍也(珍建德人)所至署僚吏姓氏蒐延遗老咨询治效凡言某善朱加点某不善墨加点朱墨半者精覈之后朱多者众毁弗信墨者众誉弗纳则浙西宪副霍肃也(肃广平人)黠吏示以威懦民接以和故狱绝舞文庭无冤讼则燕允贤推官(字子初太原人)介洁素砺非辟罔干与宴诵节南山之诗妓乐屏去一座肃容是又皇甫录事并美嘉禾也洎乎陜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冯翼(字君辅)南康总管汪从善(国良钱唐人)宾师王子复病卒从善殡如礼仍抚其子女悉为娶嫁不失所甄拔士类虽陋居委巷往往纡道顾问或笑之辄谓曰苟贵乎学则闾阎翕然向化矣于乎四海之大累朝之盛上而省台下而郡邑政事先治体言行关风教者何限而秋田之录仅若干人固不无遗贤之叹亦其耳目所不逮也欤予摭其尤者表出之则庶乎秋田一念之诚亦藉以不泯矣
癸丑十月一日鹰窠顶观日月并出因简寄桐乡汪晋贤 明末清初 · 周筼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君不见,鹰窠之顶真陡绝,渤澥潮生势腾决。
峨然突兀当其冲,万里扶桑晓明灭。
十月合朔东南隅,晶荧摩荡光彩殊。
苍烟内涌紫玉佩,赤霞外抱黄金枢。
我闻此胜亦已久,束缚尘埃苦奔走。
今年决计来独登,何期却与徐君偶。
远公高兴亦不凡,担囊策杖探巉岩。
中夜起坐候天色,那惜草露沾衣衫。
列宿离离光灿灿,北斗阑干望初转。
启明倏忽生东方,朦胧岛树遥难辨。
怪闻笑语披荆榛,错愕相询喜故人。
世间良遇不易得,况是山巅更海滨。
寒气棱棱苦凄薄,衾裯拥护同帏幄。
久之不见太阳升,碧云遮断如城郭。
云销日见二丈馀,尽诧往说为空虚。
惘然叹息下山去,回首忽见奇光舒。
两镜依稀齐上下,精华万道遥空射。
巅岫浑如映雪开,波涛恍若镕银泻。
山僧向我称绝奇,二十年来一见之。
群公睹此殊可幸,非真好事谁能期。
汪生高怀人莫及,山水招邀屡游集。
为作斯篇远寄闻,明春沆瀣还同吸。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
嘉兴县重建永昌院记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
敬恭有礼,四海皆为弟兄;
先后一揆,千里若合符节。
此吾儒之论也,释氏亦然。
盐官县之西有院曰永昌,濒于海,嘉定壬午岁,海涛冲啮,僧徒日有昏垫之虞。
于斯时也,有僧清雅适见之,喟然叹曰:「我有庵名石塔,在嘉兴县嘉会乡。
初,庵之创也,实繇国朝命僧怀问三往西竺取佛骨舍利,还京师,县之律僧法言与之针芥相投,奉迎舍利两颗以归,寻幽选胜,累石为塔,以崇安之。
筑庵于塔之东,未就而师示寂,告于众曰:『吾志未遂,俟六十载再来,当立大伽蓝』。
今以时数之则及矣。
彼庵安而未能成,此院成而不能安,合而一之,不亦可乎」?
众异其说,以材植砖甓辇而致之庵,以永昌额冠于庵门之首。
僧道一慨然有志,罄衣盂谒檀施,远近翕然信向,轮奂鼎新,佛殿巍峨,翼以廊庑,栖钟有楼,安经有藏,讲堂、方丈,下及库堂,种种备具,迄于有成
庵旧有田,先经贸易,复为合浦之珠。
嗟乎!
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天下事虽关乎离合之数,然不有人以主之则焉能以有成
永昌院檀越主邬公浚明之的孙,开山静慧大师智圆之法嗣,其生族大,故其规画也宏,其得法□,故其志愿也重。
宝庆三年,雨凌风震,堂殿尝一阨矣,未几复还旧观。
始于绍定壬辰,终于宝祐癸丑,含辛茹苦几三十年。
人知道一心力之劳而不知言师愿力之重,所谓六十年再来,岂其后身耶?
予所谓四海弟兄,千里符节,岂非暗合耶?
道一有志竟成,曾不旋踵,使其颉颃于功名之境,所就止是哉?
永昌之始迁也,太守寺丞王公怿旧与道一同里闬,悉力维持,而嘉兴宰陆公垕亦与道一素为方外交,克相是役,浮议顿消,山门规矩立矣。
道一与予为乡人,因请以记。
予尝泛观人事之变,有义所当为而不为者多矣,有所吝者不肯为,又有同室而异席者有所忌而不甘为。
是役也,非惟不吝不忌,又从而竭力经营之,不极其成不止,虽中更变故,曾不退屈。
一片道心,金石不泯,是宜书以诏来者云。
按:光绪嘉兴县志》卷九,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七 南宋 · 释道冲
 押词韵第三部
一不得向,二不得背。
丝毫及不尽,古镜生瑕颣。
拈起铁蒺藜,一时俱击碎。
从教大地黑漫漫,它家自有通人会(源首座至)
按:以上辑自《痴绝道冲禅师语录》卷上智沂《痴绝和尚嘉兴府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独山 明 · 王梅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何处宜常往,言寻独有山。
浮云将水逝,幽鸟与人閒。
一径通深谷,经年掩旧关。
春风吹蕙帐,高卧若为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
宋 · 赵不谫
 押阳韵
信史赊青简,封章窒皂囊(赠王明清
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三 《槜李诗系》:(王明清)与其父雪溪先生、兄仲信俱有史才,名卿钜公无不叹慕。一日尤遂初明清以天临殿与南唐中主画像,明清详陈本末,无一不符。当时诸公欲告于上,收置史馆,不果。明清又尝剀切上封事,故赵师厚赠诗云云。
贞母阡 元末明初 · 胡奎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二
石门山前箭如雨,朝别良人暮为□。
石门山下百尺泉,一日身死哀千年。
至今石门山下路,人称烈妇禹家□。
墓前斜日一僧归,即是当年十岁儿。
槜李诗系》:禹氏名淑静,吴守正妻,居崇德石门镇元季苗僚之乱,亟与夫操舟以遁,苗及之,叱淑静止,淑静度不免,遂抱幼女投水死。明日得尸,僵立如生,槁葬其地,守正,亦死兵间,遗孤德昂无依,去金华山为僧。后度钱塘省墓,宋学士濂序以送之,称其至孝,有儒行曾修《元史》,德昂,以母死事告于史氏,遂得列传。归庐母墓,榜曰「白云先垄」,镇人表为贞母阡。徐一夔有记,胡奎有诗。
题鹤洲图二首 其二 明 · 赵宧光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四十
别墅背山开,门临绿水来。
夜深村犬吠,小艇卖樵回。
按:(附考鹤洲在嘉兴县南三里唐裴休放鹤处今为朱太守子葵园林)
春日泛舟滮湖 明 · 沈尧中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春日晴湖四望赊,东风摇曳绿杨斜。
钟声隔岸翻经处,帘影穿林卖酒家。
鸂鶒队中喧画舫,鸳鸯堤上𩰚香车。
遥怜年少人如玉,故向楼头弄琵琶。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
惠寂院观音记庆元三年 南宋 · 王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
补之猥以疏庸,蒙恩假守,到郡之初,时适闵雨。
既视事,德薄不能召和,遍祈靡应。
于是恭诣惠寂行道观音致祷焉。
未及城而雨至,优渥沾足,农不失时,他郡虽接壤亦不及。
非大士之力而谁归?
行殿阙典,创而新之,以严将迎香火之所。
涓日奉安,已讫厥事。
虽然,祈而必报,人事固不敢不尽,若智慧无边,岂一物所能报哉?
因命祥符主僧师源恭写瑞相,刊诸乐石,以广其传。
不特以祈丰年,且将记圆通感格之速,以坚后来之信。
或谓大士与上天竺灵感圣像同出而异体,故雨旸之应若出一轨,斯言必有自来,故并书之,使一方知所归向云。
庆元丁巳闰月望日,朝奉大夫、知嘉兴军府澶渊王补之书。
按:《至元嘉禾志》卷二二。又见嘉庆嘉兴县志》卷九,光绪嘉兴府志》卷一八。(以上李文泽校点)
楞严废寺 明 · 真可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注:嘉兴楞严寺长水疏经处,后为吴尚书园亭。师矢心恢复,为诗吊之。后二十馀年,寺遂复故。
陆宣公像赞 南宋 · 郑清之
 押侵韵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
贤才降岳,问学源深。
道济台衡,文光翰林
忠翊国步,善牖君心。
庙谟奏议,救旱商霖
立朝正论,治世德音。
于昭庙貌,祀典永钦。
按:光绪嘉兴府志》卷八三,光绪四年刊本。
野轩 元末明初 · 余尧臣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八
湿翠浮草芽,空青散木杪。
轻舟理横塘,归人渡清晓。
栖鸦返故巢,潜鳞濯新藻。
倒景淡斜晖,回飙荡晴昊。
衡门夜不扃,燕坐事幽讨。
落叶秋自飘,残花春懒扫。
我欲往从之,税驾苦未早。
挥手谢孤云,去去没苍徼。
田按:《秀野轩图卷》乃朱泽民为吴人周景安作者。泽民山水苍润清逸,此图最为名迹。历藏槜李项氏,江村高氏。卷前周伯温为之引,首篆秀野轩三大字。卷尾题者二十一人,唐卿此诗亦在其列。今并掇诸公诗之佳者,附录于此。高启诗云:「江晚洲渚交,雨睛草菲菲。前山霭欲暗,罟师度水归。望烟知君家,花竹隐半扉。乍休田中耒,犹响林下机。此乡即桃源,乱后世有稀。开图身已到,不知尘境非。」徐贲诗云:「何处问幽寻,轩居湖上林。竹阴看坐钓,苔迹想行吟。嶂日斜明牖,渚风凉到琴。相过有邻叟,应只论闲心。」王行诗云:「高馆罢零雨,前荣扬微风。霏霏碧萝花,吹落酒荦。移席俯流水,挥弦度秋鸿。遥思独乐意,邈哉谁与同?」王彝持云:「古苔十亩青山麓,窈窕幽花映深竹。中有高人昼掩扉,袅袅藤梢上书屋。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徐达左诗云:「春风十里翡翠屏,玉遮对峙峨眉青。清泉白石杂花,天放画图钟地灵。高人开轩当此景,酌酒赋诗白日静。四檐风作翠涛声,八窗帘卷睛霞影。我亦托迹耕渔间,结屋读书湖上山。抱琴访子从兹始,布袜青鞋相往还。」
忠徐倡诗 元末明初 · 张翼
西神峨峨,睢孽蔓乘,兵涂氓膏,国武乏兴。
唶尔尸素营贿朋,城弗典守妖狐凌。
彼章缝之徒,冠伦魁能,蒲伏詟服,倒授太阿傔以承。
天廓不白暑雨冰,纲常沦隳,线绝罔凭。
胡为优徐倡,冶容倚市矜。
鬕妖驱之俾侑乐,頩玉肆詈无陵竞。
噤讴褫舞馀,怒鬟植鬅鬙。
铅为钢,刃划膺,载营霸,灼上升,顾守臣钜儒,汗恧衔愧死莫惩。
二仪磅礴忠义气,犹出下里孰可仍。
桓桓执夷徒,乃反经沟塍。
尔倡丹衷烛日月,易粉黛,誉声绳绳。
污渎流,回清澄。
辍耕录:至正壬辰秋,边寇陷常州,守吏望风奔溃。徐妇,倡者,寇命以佐燕,乃愤詈弗从,竟刺死之。未几,江浙平章定定来剋复,儒流吴寅夫赵君谟等以从逆伏诛【吴寅夫 「夫」原缺,据辍耕录卷七补。】。嘉兴张翔南翼作忠徐倡诗以白于世。
芦池小筑秋怀 明 · 骆云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三径初依一曲池,篱头枸杞缀红时。
厨贫供客收霜栗,寺近斋僧折露葵
华发暂随衰草短,雄心肯逐暮云移。
年来踪迹真成隐,已买渔蓑与钓丝。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
鲁简肃公神道碑铭 北宋 · 张士逊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
鲁以国氏,世远支蕃。
参大政,刚断立朝。
天位以正,社稷以安。
孰不事君,乃惟勿欺。
孰居于相,乃能无隐。
锡爵优隆,敕谥弥荣。
当湖之里,齐景之乡。
铭昭于远,俾嗣其芳。
按:光绪嘉兴府志》卷一七,光绪四年刻本。又见光绪《平湖县志》卷九。
真真曲 元末明初 · 贝琼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六
姚文公为承旨时一日玉堂燕集声伎毕奏有真真者操南音公疑而问之泣对曰妾建宁西山之苗裔也父司筦库济宁坐盗用县官财卖妾以偿遂流落倡家公悯之遣使白丞相三宝奴为落籍且谓翰林属官王棣曰汝无妻以此姬配汝吾即其父也赀装皆出于公字棣华后官至翰林待制噫以西山之贤子孙陵迟疑不至于此然辱于始而正于终是亦天也筼谷笔谈记其事予乃赋四十二韵而沉郁悽婉亦足以尽其大略矣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
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
盘游易水上,意气天山雄。
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
娉婷碧玉,绰约商玲珑。
宝髻金雀钗,已觉燕赵空。
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
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
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
梨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
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
侵贷国有刑,桎梏加父躬。
鬻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
秋娘教歌舞,声价倾新丰
永为倡家妇,遂属梨园工。
览镜拂新翠,吹箫和小红。
身居十二楼,屡入明光宫。
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
自伤妾薄命,失路随秋蓬。
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
客闻为三叹,祖德宁未崇。
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
有客伤缇萦,无人怜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
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
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
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摐。
提瓮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
琵琶感商妇,老大犹西东。
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
依依章台柳,落絮春无踪。
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
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列朝诗集》:按:诸集并载贝琼,无贝阙:《光岳英华》载贝阙廷臣,无贝琼,程庆琉《会选》则贝阙、贝琼并列。据陶九成《辍耕录》载姚文公嫁伎女事云:嘉兴贝阙有诗,今《真真曲》载在《清江集》中,而贝琼本字廷臣,则阙乃琼之别名,非两人也。今正之。
田按:廷琚此诗见《筼谷笔记》而作,高季迪《青丘集》有《真氏女诗》序云:「馀在史馆日,谈次,有言姚文公饮玉堂落籍真氏女事者,同馆之士闻之,多赋诗。余亦为作一首:『妾恨非缇萦,上书动天子。自鬻偿县官,幸得脱父死。谁知故相家,失身居狭斜。遂令园中,翻作道旁花。当筵唱《金缕》,朔客惊闽语。相问忽相怜,开笼放鹦鹉。弃置舞衣裳,新理嫁时装。良人身作吏,不是贩商。花钗映罗扇,初与郎相见。赏贱古难常,妾心那敢怨。愿郎去作官,莫掌官钱谷。生子但生男,家门免多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