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请罢保毅指挥庆历五年十一月 北宋 · 程戡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
陕西诸路旧有保毅军,询诸边人,不知所置时,逐指挥不计人数,元不刺手,而父死子承,籍不可脱。
原其初置之意,盖欲缓急集捍边陲,近年唯充州县夫役,无复责以武艺,比经点刺为保捷军,而家犹不免有保毅之籍。
今皆孤弱下户,既应役不住,即将田产析卖与人,所买之家,以分数助役,至五七家共负一夫之役。
臣昨权知秦州,见本处保毅军每斩材伐薪,修城筑堤,未尝暂息,以至僦庸日不下三二百钱,加有都将敛率,诚可矜念。
况诸路已有乡军,缘边又有弓箭手,请悉罢保毅指挥,下陕西都转运司议经久利害。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七。又见《宋会要辑稿》兵一之四(第七册第六七五五页),《宋史》卷一九○《兵志》四、卷二九二《程戡传》。
同州奏均田状823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当州自于七县田地数内。
均配两税元额顷亩。
便请分给诸色职田州使田官田与百姓。
其草脚钱等。
便请于万户上均率。
均摊左神策合阳镇军田
及特放百姓税麻。
及除去斛斗钱草零数等利宜。
分析如后。
其一当州两税地/右件地。
并是贞元四年检责。
至今已是三十六年。
其间人户逃移。
田地荒废。
又近河诸县
每年河路吞侵。
沙苑侧近。
日有沙砾填掩。
百姓税额已定。
皆是虚额徵率。
其间亦有豪富兼并。
广占阡陌。
十分田地。
才税二三。
致使穷独逋亡。
赋税不办。
州县转破。
实在于斯。
臣自到州。
便欲遣官检量。
又虑疲人烦扰。
昨因农务稍暇。
臣遂设法各令百姓自通手实状。
又令里正书手等傍为稳审。
并不遣官吏擅到村乡。
百姓等皆知臣欲一例均平所通田地。
略无欺隐。
臣便据所通。
悉与除去逃户荒地及河侵沙掩等地。
其馀见定顷亩。
然取两税元额地数。
通计七县沃瘠。
一例作分抽税。
自此贫富彊弱。
一切均平。
徵敛赋租。
庶无逋欠
三二年外。
此州实冀稍校完全。
其二当州京官及州县官职田公廨田并州使官田驿田等/右。
当州百姓田地。
每亩只税粟九升五合。
草四分。
地头榷酒钱共出二十一文已下。
其诸色职田。
每亩约税粟三斗。
草三束。
脚钱一百二十文。
若是京官上司职田。
又须百姓变米雇车般送。
比量正税。
近于四倍加徵。
既缘差税至重。
州县遂逐年抑配百姓租佃。
或有隔越乡村被配一亩二亩之者。
或有身居市井。
亦令虚额出税之者。
其公廨田官田驿田等。
所税轻重。
约与职田相似。
亦是抑配百姓租佃。
疲人患苦。
无过于斯。
伏准长庆元年七月赦文。
京兆府职田。
令于万户上均配。
与臣当州事宜相类。
臣今因重配原额税地。
便请尽将此色田地。
一切给与百姓。
任为永业
一依正税粟草及地头榷酒钱数纳税。
其馀所欠职田斛斗钱草等。
只于夏税地上每亩加一合。
秋税地上每亩各加六合。
草一分。
其馀脚钱。
只收地头榷酒钱上分釐充数便足。
百姓元不加配。
其上司职田合变米送城者。
比缘百姓自出车牛。
及零碎舂碾。
动逾春夏。
送纳不得到城。
臣今便于当州近城县纳粟。
官为变碾。
本色脚钱。
州司和雇情愿车牛搬载。
差纲送纳。
计万户所加至少。
使四倍之税永除。
上司职禄及时。
公私俱受其利。
其三当州供左神策合阳镇军田二千石/右。
自置军镇日。
伏准敕令。
取百姓蒿荒田地一百顷。
给充军田。
并缘田地零碎。
军司佃用不得。
遂令县司每亩出二斗。
并是一县百姓税上加配。
偏当重敛。
事实不均。
臣今已于七县应税地上。
量事配率。
自此亦冀均平。
其四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右。
元和十三年敕。
绿夏阳韩城两县残破。
量减逃户率税
每年摊配朝邑澄城合阳三县。
代纳钱六百七十九贯九百二十一文。
斛斗三千一百五十二硕一斗三升三合。
草九千九束。
零并不计。
臣今因令百姓自通田地。
落下两县蒿荒之外。
并据见定顷亩一例徵率。
自然两县已减元额税地。
请更不令三县代纳差科。
其五当州税麻/右。
当州从前税麻地七十五顷六十七亩四垄。
每年计麻一万一千八百七十四两。
充州诸色公用。
臣昨因均配地税。
寻检三数十年两税文案。
只见逐年配率麻地。
并不言两税数内为复数外。
既无条敕可凭。
臣今一切放免不税。
其六当州所徵斛斗草及地头等钱畸零分数/右。
从前所徵斛斗升合之外。
又有抄勺圭撮。
钱草即有分釐毫铢。
案牍交加。
不可勘算。
人户输纳。
元无畸零
蹙数所成。
尽是奸吏欺没。
臣今所徵斛斗并请成合。
草并请成分。
钱并请成文。
在百姓纳数。
元无所加。
于官司簿书
永绝奸诈。
其蹙数麦草等。
便充填所欠职田等数。
其钱当州每亩元税二十文三分六釐。
人户元纳二十一文整数。
臣今只收纳二十一文。
内分釐零数。
将充职田脚钱。
二千六百馀贯便足。
更不分外摊徵。
回奸吏隐欺之赃。
除百姓重敛之困。
如此处置。
庶有利宜。
以前件谨具利宜如前。
逐县两税元额顷亩。
并摊配职田分数。
及蹙成文分合等钱草斛斗数。
谨具分析在前件状如前。
伏以当州田地。
咸卤瘠薄。
兼带山原。
通计十亩。
不敌京畿一二。
加以检责年深。
贫富偏并。
税额已定。
徵率转难。
臣昨所奏累年逋悬。
其弊实由于此。
臣今并已均融抽税。
又免配佃职田。
闾里之间。
稍令苏息。
伏缘请配职田地充百姓永业
事须奉敕处分。
然冀永有遵凭。
伏望圣慈允臣所奏。
谨录奏闻。
伏听敕旨。
连队春联 近现代 · 胡寓农
对联 押先韵 出处:对联话
我连为湘西工农各队第一队;今岁是中华民国万年之九年。
濮阳公补顾思言牒840年11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件官山栖自高。棋品无敌。
空纵烂柯之思。未逢赌郡之时。
以其势协争雄。事同攻昧。
易局中之急劫。佐麾下之权谋。
事须补充州衙推。方将对局。
宁在没阶。仍宴集不用公服趋走。
续东望 现当代 · 谢龙升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东望望家不见家,万山云隐隔天涯。
去冬淮上重遭劫,今岁湘西计又差。
回首黔中多苦雨,伤心海内血如花。
晚来百事无聊赖,独倚楼头听暮笳。
义勇指挥使代贫民差役奏状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五、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八九
右,臣准中书批送下二状:「河东都转运司康定元年九月十四日敕节文:『河东路强壮,应见充正副指挥使,内虽系第一至第三等户者,州县更不得轮次别差色役』。
窃缘义勇指挥使,各是乡村第一、第二等力及有家活产业人户,今来一年之内,只是一季上番,多在本家管勾农业。
兼当司体量得正副指挥使等,俱是上等人户拣充,最属侥倖。
其馀等第人户丁数稍多,亦是一般点充义勇祗应,仍更不免州县差役。
所有军员,已是优便,仍更依条免放州县色役,颇见影庇却乡县重难差役,却差下等义勇人户,充州县重难里正衙前等差役,计其劳逸,深为不便。
欲乞朝廷早赐特降指挥,下诸处义勇正副指挥使,乞依其馀义勇体例,各依等第户例,轮次差定州县色役,庶得均济」。
臣勘会河东一路乡兵,除系籍强壮不勾追教阅外,所有刺手背义勇,见管七万二千八百七十二人。
每年秋冬上番教阅州县,因而诸杂役使,常于秋冬边地支移税赋、和籴远纳之时,复有上番之役。
凡一家三两丁者,一人上州教阅,一人供送,一人或在州县执役,或远地输纳税租,所存但有衰老。
或有全无倚托者,废业忘家,不胜其苦。
其间惟有正副指挥使,并是州县中最有物力上等人户,却独得免差役。
是下等人户常有劳役,最豪富者独得宽优。
兼自兵事已来,州县差役频并,素来力及之户,累世勤俭积畜,只于三五年重叠差役,例各减耗贫虚,逃亡破败。
而州郡事多,差役难减,往往将第三、第四等人,差充第一等色役,亦有主户少处,差稍有家活客户充役勾当
如此上下窘乏之际,惟义勇正副指挥使,岂容独免?
兼自差管辖义勇以来,已避免却数年色役,当众人苦于劳耗之际,独获宽优之幸已多。
兼臣累过州军,体问得逐处义勇指挥使等家业,例皆物力不减,人丁又多。
若令一例差役,可以贫富均济,稍宽已困之民。
都转运司起请,伏乞朝廷特赐允许施行。
今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送诏书使国子学录张溥使还 明 · 权近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皇明御宸极,四海通舟车。
多士共跃鳞,济济联华居。
先生斯文表,经术为菑畬。
家声继留侯,道学传横渠。
崛起振英闻,玉佩鸣琼琚。
周旋奉帝训,羽翼侍皇储。
于乐辟雍地,巍冠讲诗书。
受命下天阙,叱驭经险阻。
诞布宽大诏,协气充州闾。
驾言回征辀,旌旆何旟旟。
风高秋日淡,霜重树叶疏。
云鸿飞杳杳,矫首空踟躇。
典卖田宅等税钱事条奏乾道七年七月 南宋 · 曾怀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五之一四(第六册第五四一五页)
乾道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敕,典卖田宅、舟船、骡马,合用契纸,令提举司印给,将收到钱并充上供。
仍依绍兴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指挥,立限一百八十日,违限不税者,许人陈告本部。
今照得有未尽未便事件,重别条具下项:一、人户请买契纸,若令本路提举司印给,缘所属州军繁多,其间又有相去地里窎远去处,窃虑却致留滞。
今欲乞依旧令逐州通判印给,立料例以千字文为号,每季给下属县,委县丞收掌,听人户请买。
其钱专委通判拘收交纳。
每季具给下契纸数目,申提刑司照会。
若稍有不尽不实,官吏并以违制论,科罪,不以赦降原减。
一、人户合给牙契税钱,每交易一十贯,纳正税钱一贯。
除六百七十五文充经总制钱外,其三百二十五文充本州之数。
今欲乞将本州所得钱三百二十五文数内,存留一半充州用,其馀一半钱入总制钱帐。
如敢隐漏,依上供钱断罪。
一、人户典卖田宅、舟船、骡马,牙税钱若违限不纳,或于契内减落价贯,规免税钱,许牙人并元出产人户陈首,将所典买物业一半给赏,一半没官。
犯人依条施行。
一、人户投纳契税契钱,每交易一贯,纳正税钱一百文,并头子等钱二十一文二分。
访闻州县往往过数拘收,或揽纳公人邀阻作弊。
欲专委令佐觉察禁止。
如有违戾,即仰根究,重作行遣。
乞罢免役状元丰八年四月二十七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五、《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一、《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
右,臣窃以百姓出力以供在上之役,盖自古及今,未之或改。
熙宁中执政者以为百姓惟苦差役破产,不惮增税,乃请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
按因差役破产者,惟乡户衙前有之,自馀散从、承符、弓手、手力、耆户长、壮丁,未闻破产者。
其乡户衙前所以破产者,盖由山野愚戆之人,不能干事,及主管官物,或因水火损败,或谓上下侵欺,是致欠折,备偿不足,有破产者。
至于长名衙前,久在公庭,句当精熟,每经重难差遣,积累分数,别得优轻场务酬奖,往往致富,何破产之有?
夫差役出于民,钱亦出于民,今使民出钱雇役,何异割鼻饲口,朝三暮四,于民何所利哉!
又向者役人皆上等户为之,其下户、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更使之一槩输钱,则是赋歛愈重,非所以宽之也。
故自行免役法以来,富室得自宽,而贫者穷困日甚,殆非所以抑兼并,哀茕独,均赋役也。
监司守令之不仁者,于雇役人之外多取羡馀,或一县至数万贯,以冀恩赏,规进取,不顾为民世世之患。
又国家旧制,所以必青苗户充役人者,为其有庄田家属,有罪难以逃亡,故颇自重惜。
今雇浮浪之人充役,常日恣为不法,一旦事发,单身窜匿,何处州县不可投名?
又农家所有,不过谷、帛与力,自古赋役,无出三者。
自行新法以来,青苗、免役及赋歛,多责见钱。
钱非私家所铸,要须贸易外求。
丰岁谷贱,已自伤农,况迫于期限,不得半价,尽粜所收,未能充数,家之糇粮,不暇更留。
若值凶年,则又无谷可粜,人人卖田,无往可售,遂至杀牛卖肉,伐鬻薪,来年生计,不敢复议。
此农民所以重困也。
又钱者,流通之物,故谓之泉布
比年以来,物价愈贱,而闾阎益困。
所以然者,钱皆聚于官中,民间乏钱,货重物轻,借使有人鬻薪籴米,米价虽贱,薪价亦贱故也。
臣愚以为宜悉罢免役钱,其州县诸色役人,并依旧制,委本县令佐揭簿定,替见雇役人。
衙前先召募人投充长名,召募不足,然后乡村人户。
每经历重难差遣,依旧以优轻埸务充酬奖。
所有见在免役钱,拨充州县常平本钱,以户口为率,常存三年之蓄,有馀则归转运司
凡免役之法,纵富强应役之人,征贫弱不役之户,利于富者,不利于贫者。
及今耳目相接,犹可复旧;
若更年深,富者安之,民不可复差役矣。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按:《司马公文集》卷四七。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五之二五(第七册第六一六九页)、食货六六之二四(第七册第六二二九页)。
校刻韦应物集后序熙宁十年 北宋 · 葛蘩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二
权知吴县葛蘩等所校雠《苏州韦刺史集》凡十卷,以相校除,定著五百五十九篇,皆以辨析,可缮写。
刺史洛阳人姓韦氏名应物贞元中左司郎中出为苏州刺史,其详不载于正史,不可得而考也。
其为文峻洁幽深,词意简远,指事言情,格力閒暇,下可以凌颜、谢而上可以薄风、骚。
摆去陈言,纤浓合度,而自成一家,想似其为人也。
繇贞元逮今,三百馀年,而刺史之文传于世者,寥寥不知其几也。
熙宁九年,天子命度支郎中昌黎韩公出知苏州事。
公至则芟剔弊蠹,敷施德惠,而盗遁奸革,治若神明,期年而政成。
方是时,天子平交趾,定河隍,而四方有庆,公于閒宴之际,视学校,讲书史,以文会友,赋诗吟咏,而乐道前人之休,于是得晁文元公家藏韦氏《全集》,俾寮属宾佐参校讹谬,而终之于,始命镂板,将以传之于后世。
嘻!
昌黎公之志可谓远矣!
其为政明白爆耀而不敢忘前人之善,其文章清新雅丽而不敢忘前人之法,其行己刚毅明敏而不敢忘前人之行,是宜位与才称,而荣象其德者也。
千里之任,其能称乎!
后之人诵韦刺史之诗而闻寮属宾佐之言,其能忘昌黎公之德乎!
谨第目录如上。
将仕郎、守长洲县管勾河塘沟洫王昌虞,将仕郎、守陈州司法参军充州学教授霍汉英登仕郎、前监杭州盐官县岩门蜀山盐场、权知吴县葛蘩等校。
按:《韦刺史诗集》附录,四部丛刊本。
州学上舍题名记政和二年十一月 北宋 · 苏元老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八
为国莫大乎建学,建学莫大乎养士而用之。
古者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遂有序,于国有学。
学之养士,于少有离经辨志,于长有知类通达,于德有知、仁、圣、义、忠、和,于行有孝友、睦姻、任恤,于艺有礼、乐、射、御、书、数,于劝有选士、俊士、造士、进士之荣,于惩有移之、屏之、僰之、寄之之辱,故士皆服驯其教,脩明其道义,而成就其才能。
于家有孝弟之仁,于乡党有忠信之行,于辞受取舍有廉愧之节,于出处去就有进退之义,于施生祸福有介特之操,于为天下国家有教治鼓舞动化之术。
而上之取而用之也,亦各视其才而等级之。
故于始有贤能之书,于中有辨论之政,于其终也,于可以为士与卿大夫者,有庸之之法,于可以为卿大夫而有馀者,虽天子犹北面而宾师之,于是有承之之礼。
如是而学之道成,夫二帝三王之所以治,其要盖在乎此。
使其后嗣苟有所持,循而不至于大坏,则犹可以更百世而不乱。
惜其不知出此,而学校废,故遂以亡。
及秦变古,燔经杀士,既足以自毙,而馀波犹及乎后世,故庠序之教,历千载而莫之复。
学虽有存者,不以教士,虽有可教者,亦不于学而取之。
夫有学而不以教,不以取士,犹无学也。
本朝自庆历熙宁绍圣以来,数垂意于学矣。
崇宁元年,今天子实始考古,诏推神考之教法,颁之天下,凡所谓养士取才,悉归诸学。
学者教有师,习有友,食有廪饩,书考有行艺。
由行艺而贡有爵禄,非此族也不名为士。
凛凛乎二帝三王之举矣。
而士亦感厉自奋,故得爵禄者视科举为多。
广汉推之,天下可知也。
始,广汉之士由科举而进者,率三岁而得二人,甚者亦不过四、三人。
今年春,得论定之士八人,而科举不与焉,可谓盛矣。
凡学之士,莫不侈上之赐,而乐乡党得人之多。
于是悉取自兴学以来所谓得爵禄者,次第其名氏,而来请文以记之。
呜呼!
上之所以待乎士者至矣,其学政既侔乎古矣,士而不以古人自处,其亦可以为士乎?
吾党之仕者若处者勉之,视唐虞三代之士毋愧焉,其可也。
故余为道古今之学政与古之为士者,使刻石风示之,其有激也夫!
其亦职之所当告也夫!
政和二年十一月癸未晦文林郎充州学教授苏元老记。
静胜轩记 南宋 · 邵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二
蜀远矣。
蚕丛、鳖灵,杂见小书,甚怪,盖不可诘。
《史记》:黄帝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
夏禹涂山杜预曰:「巴国也」。
巴蜀自五帝时已为婚姻之国矣。
《牧誓》曰「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孔安国以羌为西蜀,髳为巴蜀,固分矣。
秦惠王始置吏,始皇汉中巴郡蜀郡黔中为四,今蜀之名所以有东西哉。
《春秋》书楚人、秦人、巴人灭庸,而不云
应劭以巴为巴子之国。
巴郡风流,独高于也。
以地理志考之,巴郡在汉为县者十一,曰安汉,今果州其地也,自后汉至晋,皆以名县
宋为宕渠郡
后魏平蜀,尝迁矣。
隋开皇初,遂废。
唐武德中,置果州
大历四年充州十年果州
今州之地四十里,父老尚知为魏之故墟,而晋、宋旧地则不可识,况汉之安汉县哉。
其江山城邑,望于他郡,独刺史之府堂寝相属,制度卑陋,视民居有愧。
予以暇日行后圃,得败屋数椽于草树荒墟之间,盖洛阳张君宗著元祐间为郡时所建静胜轩也,刻石故在,弃为犬豕之牢久矣。
为理其栋宇轩槛挠折不圭者,伐去恶木,花竹俨立,金泉诸山宛若相就。
列图史笔研其间,欣然乐之。
以公孙丞相东阁倾天下,其废为马厩才几何时,况张使君哉!
自蜀之列为郡县可考也,此郡之废兴数矣。
故时城邑化为丘墟,垄亩至不可辨,所谓静胜轩者,能保其不坏哉?
盖物之成败,相寻于无穷,未有不与岁月俱往者。
予有感焉,异时此文出于断垣废井之间,读者可以慨然长叹矣。
年月日,河南邵博记。
赠林锴兄二零零二年 当代 · 何永沂
七言绝句 押祃韵
心不自由上帝招(林公有名句道:“上帝未招糖果宴,下方且作自由民。”中好友相聚,曾有客高诵之,击壶而歌,相与大笑。),独家书画步天下。
名士京华鲫过江,诗身忽现神农架(近日先生来信道:“半年多来我外出多次,去了桂林北海、雷州半岛、福建太行山红旗渠、最近刚从湘西神农架回来”,令余既羡慕,又大感惊讶。)
谭博文先生哀挽2013年 当代 · 张力夫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清唳萦回尚可闻,辽阳归翼向无垠。
才情自出湘西水,襟抱曾开塞北云。
永隔人天悲此岸,初逢车笠感斯文。
春寒夜半风岑寂,独坐萧斋长忆君。
次韵郭伟节段廷(原作延,据王本、傅校改)见寄二首 其二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邂逅江楼初识面,骑驴冲雪耸诗肩。
谈倾坐客人如玉满汀洲水拍天。
君欲摩霄登兔窟,我方载(王本作载)月上渔船。
夜郎千古穷愁地,窜逐曾留李谪仙(自注:辰溪,古夜郎郡太白尝谪焉。)
一井金 其一 宋 · 李鼐
 押宥韵
绿阴清昼。
两茸茸、梅子黄时候。
华堂金兽。
香润炉烟透。
舞燕回轻袖。
歌凤翻新奏。
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
其三 宋 · 王庭圭
(上缺)江南一梦中,觉来说梦已无踪。
会寻湘水(中缺)枕上逢。
逐客衣冠尚褴缕,故(中缺)欲下非坚敌,试举酒兵令(下缺 饱和溶液窜夜郎尝约彭士贵他日相会于潇湘之间东归至长沙果相遇焉士贵惠诗次韵奉赠)
集句联 清 · 何绍基
对联 押先韵 出处:楹联述录
水清石出鱼可数;地静人闲月自妍。
题中寂堂 宋 · 韩驹
 押词韵第十七部
虎卧文公庐,鸟巢王本、沈作窼)道林室。
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
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
君看好静人,万虑固未息。
是心傥已刳,对境起亦得。
上人早闻道,晚顺世间迹。
振衣下灵岩,飞锡来上国。
高堂亦何有,万卷绕四壁。
客来倚风廊,晤语终日夕。
莫言门如市,中有忘机客。
吾曹诗酒污,此道谁目击。
唯应寂时趣,独有清士识。
夜登空灵岸 清 · 言友恂
 押先韵
大江夜流深,悬岩当我前。
何人擘怪石,置兹千尺巅。
老龙喘开口,走避秦皇鞭。
到此不得阖,吞吐生云烟。
帝恐渴欲死,昂头吸百川。
神工凿舌底,喷薄华池泉。
白日古不到,沈沈通九玄。
是时悲风动,波涛暗无边。
惝恍百灵集,暝坐惊老禅。
陟降已千险,冥搜不敢先。
归舟静人语,恐有痴龙眠。
怅然此灵境,结想蹑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