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与寿父帖 宋 · 吴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二、《三希堂法帖》第一七册
比匆匆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
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慰。
示喻已悉。
襄州之行非所惮也,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难避事,何以自文?
不知阅古之意如何,今必有定论矣。
十九日京西界,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劄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
若省劄更迟数日,则已到襄阳
去襄只二百馀里,江陵亦然。
岁晚,客里进退不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
地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此类也。
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
馀希加爱,不宣。
十月廿日上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雪中访胡次鱼因览新诗次其韵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涯流落与谁同,雅什重闻正始风(原作时,据四库本、傅校改)
文阵向来无敌手,诗坛今孰敢论功。
郢中遗唱人难和(自注:公尝为郢州教官。)冀北成群马遂空。
接屋同(傅校作共)邻江上寺,过从犹幸不匆匆。
九日府城贵人南山寺分韵和杜工部九日(宽字韵)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饭山吟瘦带围宽,过得秋来一日欢。
谩道高风怜破帽,还应衰发恋南冠。
黄花几度今人老,蓝水千年时梦寒。
日暮归来成醉倒,南山风雨不堪看。
江城子 重阳次施尉韵 南宋 · 郭应祥
 押阳韵
开尊拟对菊花黄。
舞伊凉。
渔阳
更有风流,妓女胜徐娘。
只道难逢开口笑,争驰逐,利名场。

玉山蓝水两茫茫。
采幽香。
泛清觞。
橙橘堆盘,犹恨未经霜。
底事□□堪喜处,丰年最,冠江乡。
状元坊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一
暑中三伏热,岂堪大驿路往来;
渴时一盏,胜似恒河沙布施。
况有竟陵老僧解事,更从鸠坑道地分香。
不妨运水搬柴,便好煽炉熁盏。
大家门发欢喜意,便是结千人万人缘;
比丘无遮碍心,任他吃七碗五碗去。
南山天宁禅寺山门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五、《潜斋集》卷八
南山天宁禅寺堂头无竭禅师如川主席此山之八年,重作山门,大书特书曰「华严法界」。
书者何?
所以大其门也。
门大,则其华于佛之居与僧之堂若室也可知已。
世谓佛善为大言以耸动一世,然观其徒之果于事为,有的然可称者,非夸语也。
古今言教门者有三,曰儒曰释曰老。
儒自羲轩至孔氏,与天地并立,老氏中出,释最后。
二氏宜非儒抗也,然自近世以来,释氏之宫满天下,老氏半之,儒之宫若州若县各一而已,儒已不竞于二氏矣。
至元一统,独推释氏为三家首,绀园贝宇,日新月盛,宏杰诡伟,蔚炳丽靡,陟其门者将目眩气夺,儒者尚敢望其彷佛哉!
虽老氏之徒亦将自逊其不逮矣。
岂西方之教果优于洙泗之仁义礼乐欤?
抑其徒代有能者以兴起其法,而孔氏之后独无其人欤?
抑亦拘于世与化,而有不得不然者欤?
不然,何以释氏之独盛,而轶出于儒与老若是也?
师既以扁属余书,遄复求记,以昭不朽。
师也,蚤契佛乘,智慧而材干,有功于其教门也固宜。
他日而子孙有问作门者谁,余固不得以没师之实也。
百世而下,或于今之世与教而将有考焉者,欲弗记得乎?
门作于至元甲申冬十二月,越二年丙戌秋八月既望始记,迟之也。
题默轩 宋 · 韩驹
 押尤韵
李君诵兵法,辨若悬河流。
时平弃不用,胸中郁奇谋。
三年莲勺卤,一室藏深幽。
默翁笑自谓,晏坐无馀求。
不言非真默,但与木石俦。
说默默时说,吾闻诸前修。
君看古宗密,妙义难为酬。
及谈不二门,则卷机锋收。
我以辨自喜,穷思戒摩兜。
君宜尚勉旃,负杖从吾游。
灾异求言诏初元二年三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考终厥命。
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
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豕原》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一年再地动,天惟降灾,震惊朕师(《翼奉传》作躬),治有大亏,咎至于斯!
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
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
已诏吏虚仓廪,开府臧,振救贫民。
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
赦天下。
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
悉意陈朕过失,毋有所讳。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汉书·元纪》,又见《翼奉传》,各有删节,今合录之。)
奏徙南北郊 其一 西汉 · 匡衡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四
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
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也;
瘗地于北郊,即阴之象也。
天之于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飨焉。
往者,孝武皇帝甘泉宫,即于云阳立泰畤,祭于宫南。
今行常幸长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祠后土,反东之少阳,事与古制殊。
又至云阳,行溪谷中,厄陜,且百里,汾阴则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皆非圣主所宜数乘。
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
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祐,殆未合于承天子民之意。
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鄗,成王郊于雒邑。
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可见也。
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之祠,宜可徙置长安,合于古帝王
愿与群臣议定(《汉书郊祀志》下: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张谭奏言云云,奏可。)
治冤狱诏鸿嘉元年二月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承天地,获保宗庙,明有所蔽,德不能绥,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告诉者不绝。
是以阴阳错谬,寒暑失序,日月不光,百姓蒙辜,朕甚闵焉。
《书》不云乎?
「即我御事,罔克耆寿,咎在厥躬」。
方春生长时,临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
公卿大夫、刺史明申敕守相,称朕意焉。
其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逋贷未入者勿收(《汉书·成纪》)
白虎殿对策 西汉 · 杜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一
其夏,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策曰:「天地之道何贵?
王者之法何如?
六经之义何上?
人之行何先?
取人之术何以?
当世之治何务?
各以经对」。
钦对曰:「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贞;
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生,天地之所贵也。
王者承天地之所生,理而成之,昆虫草木靡不得其所。
王者法天地,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
克己就义,恕以及人,六经之所上也。
不孝,则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战陈无勇,朋友不信。
孔子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人行之所先也。
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乏观其所不取,近观其所为,远观其所主。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取人之术也。
殷因于夏尚质,周因于殷尚文,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
孔子曰『恶紫之夺朱』,当世治之所务也。
臣窃有所忧,言之则拂心逆指,不言则渐日长,为祸不世,然小臣不敢废道而求从,违忠而耦意。
臣闻玩色无厌,必生好憎之心;
好憎之心生,则爱宠偏于一人;
爱宠偏于一人,则继嗣之路不广,而嫉妒之心兴矣。
如此,则匹妇之说,不可胜也。
唯陛下纯德普施,无欲是从,此则众庶咸说,继嗣日广,而海内长安
万事之是非何足备言(《汉书》本传)
奏定郊祀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八
帝王之义,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重于效祀。
祭天于南,就阳位,祀地于北,主阴。
义圜丘象天,方泽则地,圆方因体,南北从位,燔燎升气,瘗埋就类。
牲欲茧栗,味尚清玄。
器成匏勺,贵诚因质。
天地神所统,故类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山川,班于群臣,皇天后土,随土所在,而事祐焉。
甘泉太阴,河东少阳,咸失厥位,不合礼制。
圣王之制,必上当天心,下合地意,中考人事,故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回而求福,厥路不通,在《易》泰卦,乾坤合体。
天地交通,万物聚出。
其律太簇,天子亲郊天地,先祖配天,先妣配地,阴阳之别。
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
君不省方而使有司。
六宗,日月星,山川海,星则北辰,川即河,山岱宗
三光众明,山阜百川,众流淳污,皋泽以类相属,各数秩望相序(《续汉·祭祀志》上注补引《黄图元始仪》:元始四年,宰衡奏。)
判幸倅求免税丁(题拟) 唐 · 李骘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垣笔力破沧溟,欲援任涛免税丁。
一段风流好公案,锦江重写入图经(《尧山堂外纪》卷二六。又: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七五 《山堂肆考》:高安人幸元龙,为郢州通判,上书雪济邸之冤,又以诗援任涛求免税丁,太守判以诗云云。)
夜坐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蒲团叠膝诵南华莲勺灯明细吐花。
客有可人期不至,邻无美酒夜难赊。
湿星酿雨愁飞雁,枯木号风怨宿鸦。
自笑不眠还不倦,城头呜咽又鸣笳。
上书谏哀帝 西汉 · 鲍宣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是以日蚀且十,彗星四起。
危亡之征,陛下所亲见也,今奈何反覆剧于前乎!
朝臣亡有大儒骨鲠,白首耆艾,魁垒之士;
论议通古今,喟然动众心,忧国如饥渴者,臣未见也。
敦外亲小童,及幸臣董贤等,在公门省户下,陛下欲与此共承天地,安海内,甚难。
今世俗谓不智者为能,谓智者为不能。
昔尧放四罪而天下服,今除一吏而众皆惑;
古刑人尚服,今赏人反惑。
请寄为奸,群小日进。
国家空虚,用度不足。
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吏为残贼,岁增于前。
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
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
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
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
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
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
治狱深刻,二死也;
冤陷亡辜,三死也;
盗贼横发,四死也;
怨仇相残,五死也;
岁恶饥饿,六死也;
时气疾疫,七死也。
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
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
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
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
以苟容曲从为,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
陛下擢臣岩穴,诚冀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鸠》之诗。
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
陛下不救,将安所归命乎?
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以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非天意也。
及汝昌侯傅商,亡功而封。
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
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说民服,岂不难哉!
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辩足以移众,强可用独立,奸人之雄,或世尤剧者也,宜以时罢退。
及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皆宜令休就师傅。
急征故大司马傅喜,使领外亲。
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经皆更博士,位皆历三公,智谋威信,可与建教化,图安危。
龚胜司直,郡国皆慎选举,三辅委输官不敢为奸,可大委任也。
陛下前以小不忍退等,海内失望。
陛下尚能容亡功德者甚众,曾不能忍等邪!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
上之皇天见谴,下之黎庶怨恨,次有谏争之臣,陛下苟欲自薄而厚恶臣,天下犹不听也。
臣虽愚戆,独不知多受禄赐,美食太官,广田宅,厚妻子,不与恶人结仇怨以安身邪?
诚迫大义,官以谏争为职,不敢不竭愚。
惟陛下少留神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呐钝于辞,不胜眷眷,尽死节而已(《汉书·鲍宣传》: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上书谏。)
策免师丹建平初 西汉 · 汉哀帝
 出处:全汉文 卷九
三公者,朕之腹心也,辅善相过,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
朕既不明,委政于公,间者阴阳不调,寒暑失常,变异娄臻,山崩地震,河决泉涌,流杀人民,百姓流连,无所归心,司空之职尤废焉。
君在位出入三年,未闻忠言嘉谋,而反有朋党相进不公之名。
乃者以挺力田议改币章示君,君内为朕建可改不疑,以君之言,博考朝臣,乃希众雷同,外以为不便,令观听者归非于朕。
朕隐忍不宣,为君受衍。
朕疾夫比周之徒,虚伪坏化,浸以成俗,故屡以书饬君,几君省过求己,而反不受,退有后言。
及君奏封事,传于道路,布闻朝市,言事者以为大臣不忠,辜陷重辟,获虚采名,谤议匈匈,流于四方?
腹心如此,谓疏者何?
殆谬于二人同心之利焉,将何以率示群下,附亲远方。
朕惟君位尊任重,虑不周密,怀谖迷国,进退违命,反覆异言,甚为君耻之,非所以共承天地,永保国家之意。
以君尝托傅位,未忍考于理,已诏有司赦君勿治。
其上大司空高乐候印绶,罢归(《汉书·师丹传》)
桓子新论:正经 其七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王者造明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初学记》九,《御览》五百三十三)
天称明,故命曰明堂,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续汉·祭祀志中》注)为四面堂,各从其色,以仿四方(《艺文类聚》三十八,《初学记》十三)
王者作圆池如璧形,实水其中,以环壅之,故曰辟雍,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转王道,周(《御览》作「终」)而复始(《艺文类聚》三十八,《御览》五百三十四)
巴南旅泊 唐末 · 罗邺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巴山惨别魂,巴水荆门
此地若重到,居人谁复存。
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
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
长寿县太君魏氏墓志铭治平元年七月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七、《西溪文集》卷一○
长寿县太君魏氏,三司使尚书礼部侍郎、赠太尉羽之女也。
母曰南阳郡太君程氏。
魏氏世新安人
太尉公当太宗时三司使十八年,有功于国家,一时名臣。
其族既大而显,爱其女,为择所归,而得张公。
公少孤,奉其母安吉县太君章氏居京师
有姊为杨文公夫人,号南阳郡太君
夫人既归张氏,事安吉南阳钧用妇礼,孝爱恭惠,未尝有懈。
文公贤之,常曰:「魏氏有女,张氏有妇」。
张公以材能进位于朝,出入任事,夙夜在公,不顾其家,家事一出于夫人。
而张氏,故大家也。
夫人内治其室以法度,外接亲党以恩意,内外莫不服而归之。
张公中废,下迁流落者十馀年,夫人处之如平时,故张公益自信,不以为戚。
张公平生廉,不治生业。
及以孝归,居于吴,而资养或不足。
夫人薄衣约食,不以其不足累于张公。
盖夫人学浮屠,通其书之说,故其于穷达之际,能泊然安于命,而不以外物动其心。
此士君子有所不及,而夫人能之,贤矣!
初,夫人与张公恩义甚笃,公既卒,夫人感慕哭泣,遂被疾,不可治。
积五年,年七十三,治平元年五月甲子卒于杭州
七月甲申,归祔于张公之墓。
张公讳沔,其葬有翰林侍读学士刘君之铭可考也。
夫人三子:讽,国子博士
诜,尚书都官员外郎
诲,杭州观察推官
五女:长嫁国子博士刁维,次随州节度推官章中正,次嫁进士陈玘,次嫁驾部员外郎边球,次嫁太常寺太祝胡湘、再嫁屯田郎中石元之
孙男十四人:长元忠,扬州广陵主簿
次元方,试将作监主簿
女十二人:长嫁进士沈辽,次嫁湖州司户参军苏液
曾孙三人。
夫人兄瓘,尚书吏部侍郎
弟琰,光禄卿
夫人初封长安、寿昌,及今长寿,凡三邑也。
始余佐金陵,为张公属官,而与三子游,其后又为婚姻通家。
及是,则少子为余州从事,迎夫人居官。
长子通判湖州,未行。
次子通判越州,时时以公事来省其亲。
三子皆纯孝,诸妇循睦,孙、曾满前,闺门熙熙,足以为夫人乐。
然夫人已老而疾痼,遂不起。
乌乎!
吾所知夫人之贤可谓信,而铭之以传于后无愧矣。
铭曰:
显显魏氏,于国有功,我之宗兮。
晏晏张公,善人之师,我所归兮。
孝睦慈惠,秉心渊塞,攸好德兮。
维讽、诜、诲,克绍厥美,宜其子兮。
寿有馀龄,养有馀禄,终多福兮。
穹隆之阳,从公斯宅,视双石兮。
武节侯刘仕龙墓志铭咸淳五年十二月 宋 · 冯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九、嘉庆《义鸟县志》卷一九
盖开庆岁,远服荒徼去天远,且地号障海,民不习战。
先是十馀年,有言敌狡谋,他日必用出牂牁故智,时宰弗是也。
至是果然乘障,吏亡具甚,相顾束手。
李公曾伯制置南事,义乌刘侯仕龙守宾,甫至,缮关隘,饬斗器,未几易守廉,备廉如在宾时。
数条上边事,时宰忌之,经坐是去。
然二郡卒获全,侯力也。
景定改纪,岭海新去汤火,天子思其人,有诏知雷州理军务
统领诸将出禦,身中流矢以殁。
殁之日,军民皆相与哭曰:「天胡夺我侯之速也」!
部使以其功闻于朝,封武节侯
呜呼!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兮人命将泛,使城郭封疆之臣,修捍牧圉,若寇必不得逞。
河朔之乱,原郡独增陴浚隍,以区区一篑障江湖,《春秋》所贵夫干城其民者,然则刘侯之事,可不务乎?
侯殁后六年,其孤将奉轊窆于其邑明义乡来峰童仙之原,介同郡王公庭来请铭。
余尝受知于诚求康公植之父,康公为外舅,故序而铭之。
侯字时甫,世家婺稠南门。
生有特操,少长,从戴、吕诸老游,有时称。
绍定己丑,以舍选优登淳祐辛丑进士,从戎鄂州
以外忧解官。
免丧,再入戎幕。
秩满,干办江陵府御前诸将军统制公事,改京西路兵马都监郢州驻札。
召试閤职,除閤门舍人
请外,知复州,历宾、廉。
奉祠,起知雷州
侯始以才受知,今太傅、辨章魏公首以才荐,居官所至有绩。
其在也,时云复襄,侯实在,行先士卒,披莽锄荒,卒城襄阳
其在廉也,廉之民与蛮猺棋处,侯得其欢心,皆相戒毋生事。
洎至雷,治政精审;
矫虔,吏不得舞手。
会有嬴博之戚,侯念之深,以至稔疾,僚属有劝以省事者,愀然曰:「官有一日之閒,民受无穷之苦」。
先正何人哉!
力疾视事如平时,卒不起。
事亲孝,筮仕戍鄂,以父高年,不忍一日去。
父亲为诗酌酒勉行。
至甫期,慨然一兴念,亟捧檄归省,道半闻讣,号恸几绝
治家严,教诸子以礼法。
閤门拔漕贡,二子、二孙同时以胄子举,人艳其荣。
与人周,待族亲,以睦乡邻,以义设药市,贷家粟,闻善向赴,里人称为长者
閒居筑圃,嘉花静,泰然于于,自号东麓山人云
所著有《青岩杂稿》二十四卷,藏于家。
侯之曾祖讳高隐君子也;
祖讳绥,文林郎,计置两浙造船场官
考讳祖尹,累赠朝议大夫
妣楼氏,赠夫人。
娶傅氏,封安人,故武经大夫、知高州熙之女。
男二人,长逢务,承节郎,两举浙漕,先侯一年卒;
逢辰,国子免解进士。
女一人,适故朝奉大夫知兴军汪元春
孙男四人:耆老、颐老,国子免解进士;
森老、璹老。
颐老与兄仕蛟孙。
森老出后婿氏,以姓荐名国子,补弟子员;
璹老以侯泽拟承信郎
女三人,适上舍朱文魁,次许承节郎周颙,馀未行。
生以庆元丙辰,殁以景定甲子,葬咸淳己巳年十二月壬申
铭曰:
孰儒知兵,允武也侯。
尚蓄其灵,归宅斯邱,维后人之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