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己酉避乱录 宋 · 胡舜申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九、《胡少师总集》附录
建炎己酉,先兄待制讳舜陟字汝明建康,与右丞相杜充不相能。
时领兵驻建康自遣将来夺取经制司钱物。
待制闻于朝,往往亦知而后奏,朝廷知二公不合,十月待制两浙宣抚司参谋
时周望自枢府出为宣抚,望老缪,本由八行举,与论军事率不合。
先有旨令坚守平江,所措置初无可守之计,待制有奇谋,皆不用。
金人自广德安吉钱塘,渡江破明、越。
北还,假道平江,所措置初无守禦者,皆知必败矣。
待制谓望本司金帛,既尽为虏人所得,曷若为携往昆山而北,庶可存也?
望既遣金帛来吾家,始以船附鲁珏辎重,舣平江齐门,翼日到昆山,依李阎、罗贵,泊于梅里,寻移许浦
未几虏兵犯平江,望走青龙,平江城不战而破。
诸将如郭仲威辈,先虏未至,已劫略城中几无遗。
望尝不快于韩世忠,是时世忠盛权重,驻镇江,闻望窜,遣将董闵邀虏之。
闵至许浦,以为望在,适吾家老小在彼,闵来见待制,遂邀以行。
始闵将至,兵稍遥望,皆以为虏舟,率弃船而走。
吾家船亦留江口,命使臣温宏等守之,老小系道。
舜举、侄仔径走吴兴,唯予侍家君朝散待制、令人等,茫无所之地,漫去而已。
夜宿野人家,闵遣使臣来追,坚欲吾家还船。
予谓若虏人则不可从,若世忠军则中国兵,且此投戈散地之时,往其军中亦自有所托,何为不可?
待制以为然,因举家从以还。
时已行二三十里,连夜从其使臣以还。
偶天晴,及晓才到船,皆无恙,一簪不失。
闵乃率待制入其军于镇江
盖闵之意,虏望不及,且取参谋以塞责,而闵欲虏望未已也。
始船未行,闵军船阵列于江,唯吾家一船在许浦港口未出江。
闵乃率吾家船入其军,趋水而下,往青龙,必欲得望。
及至青龙江口,闻望已还军而西,闵遂溯江而上之镇江,吾家船同行。
及至镇江待制欲见世忠,闵遮之不使见。
未几,遣一船来换,意欲取吾船中之米。
其所谓金帛者,未至梅里,望已追回矣,以诸将不欲令金帛离军去,殆有谋焉,有言于望故也。
得所换之船,吾家移过,自留少米,馀皆与之,本有百馀石。
所换之船,通州船也,亦能行江海,有篷帆二物,亦足用。
小泊于焦山,杂于韩军杂物船中。
既至焦山,船中隘不可居,入寺,占其方丈,老幼悉安堵,但日游戏于焦山而已。
时虏已破镇江,日见虏骑驰逐于江岸,坐见其焚甘露寺,但留双铁塔
世忠以江船凿沈于闸口,拒虏人之出,虏船实不可出,以闸口沈船纵横也。
世忠军皆海船,阵于江中。
中军船最大,处于,馀四军皆分列以簇之,甚可观。
辎重船皆列于山后。
予日登焦山顶观之,山前但见作院等船耳。
工人为兵器于寺前。
又有镇江见任官及寺之船,皆泊于寺前,太守李汝为亦在焉。
汝为亦韩军中人,世忠命为太守者也。
三月十七日晚,东北风作,至夜益甚,江中飘水皆成冰。
予尝夜独宿船中守行李,时吾家复有一小船同泊,以行李载不尽故也。
是晚予上船遣人提空笼相随,欲入船搬移衣物,又移钱百千入大船。
已昏黑,风大,船荡不可卧。
梢工姓朱,通州人
夜将半,叫问朱梢:「船如何」?
朱曰:「风大甚」。
夜益深,但闻朱梢焚香于神前,有祷祈护卫者。
复问朱云:「如何」?
朱曰:「风大,了不得也」。
问吾小船安在,曰:「不见久矣,随风以去也」。
是日昼,予观大船之碇索,其外似已旧烂,其中一载斩新,予尝语朱:「此船藉此索为命,何不倒索而用之?
卷其旧者于里,出其新者于外,庶可恃以牢乎」?
朱曰:「此当然」。
予曰:「明日潮来水满,可令近岸,倒其索」。
朱许之。
至是风作之甚,又思其索旧且朽,愈不遑安。
是时虏兵在南岸,碇索若断,必随北风至彼,当碎身与船于虏手矣。
船为风震,不得睡,思之惶恐无限。
及晓,幸吾船无恙,但不能举头,以恶心故也。
朱梢寻以面汤来,亦不能用。
及伸首船外,视以焦山之前,唯吾一船而已,馀皆不知所在。
遥视赵都监者,步履于山上,如神仙中人
点心时,待制以予在船中,遣小舟来,因得登焦山之岸,其去死亡一发耳。
予寻跻山顶,望世忠军,极目江中无一船之存。
辎重在山后者,亦略不见其一。
一二日,山前之船稍集。
先是,世忠既塞闸口之河,虏人乃别开一河出江,焦山初不知之。
至是早食时,有虏船两只出在江,但望见其船上黑且光耳,必是其人衣铁甲也。
此閒船皆起碇以走。
是日世忠家私忌,予入方丈见诸方为佛事,未几诸僧皆在船中。
凡在山之人,皆已登舟,府官之属亦然。
予家亦皆登舟,随例起碇,以下至垂山,风适顺,乃令朱梢张帆顺流而下。
韩军望见吾家船去,有呼住者,予令勿应。
时船中有韩军二卒,亦令船住,复勿听。
二卒盖世忠令守吾家者也。
行稍远,始语二卒:「待吾家至苏湖,却以金帛遣汝回,否则无好到汝也」。
二卒顾势不可住,乃俛首从之。
船过圌山,风正顺。
夜过江阴,晓抵福山,不知其几里。
福山别得船,又正北风作。
常熟,过平江,至平望
平江,城市并无一屋存者。
但见人家宅后林木而已,菜园中间有屋亦止半间许,河岸倒尸则无数。
出城,河中更无水可饮,以水皆浮尸。
吴江,止存屋三间,其下横尸无数。
垂虹亭、横桥皆已无,止于亭下取得少水堪饮。
吴江而南,有浮尸益多,有桥皆已断,其处尸最多,后问之,云虏骑推人过皆死于水。
时燕子已来,岸无屋可巢,吾船用帆,乃衔泥作巢于帆。
缘岸皆为灶圈,云虏人缘岸泊故也。
所杀牛频频有之,其骨与头足并存,但并无角,必虏人取以去。
思恭所击虏船沈陷者尚有数只于第四桥之南。
思恭,周望军统制官也。
待制尝语望云:「枢密必欲守平江,莫若移军吴江,据太湖天险。
吾辈以中军扼其前,使诸将以小舟自太湖旁击之,可必胜」。
望不主其议,但令召诸将议之。
及诸将毕集,望命待制方略,诸将不从。
盖诸将如郭仲威辈皆贼魁,喜乱,志在为贼而已。
思恭兵最少,居下,闻此谋,跃而前曰:「待制之言甚善,思恭愿为先锋」。
自馀不从,竟已。
及虏过吴江思恭不白望,自以兵出太湖,横击其尾及中军
系虏之民闻兵至,皆为内应,纵火焚舟,几获四太子者。
思恭虽胜,望怒其不白,然竟与迁官,所沈虏舟凡半年许尚在河中。
吾家船至平望,方欲首西以行,东风又发,又一帆至吴兴,时望军已驻吴兴矣。
凡曲折得风,自垂山至吴兴,真天以相吾家也,老幼皆安然而归。
始见弟侄,已抵吴兴旬日,待制乃遣使臣以书与信寄谢世忠、董闵辈,因送二卒往,仍取行李告敕之寄于军中者。
既取以归,闻世忠舟师取于虏人。
始虏在镇江,不可出江,即陆往建康
尝聚吾宋士大夫,令筹所以破世忠军,皆云海船如遇风不可当,船大而止,且使风可四面,卒难制,如风使舟耳,卒难摇动,虏然之。
选舟载兵,舟橹七八乘,天晓风未动,急摇近世忠军,以火箭射之,各救火不暇。
又无风,船不可动,遂大败,陷前军十数舟,自馀得遁。
世忠初知虏人往建康,亦溯江以舟师与对垒。
时议者固已非之曰:「兵法,勿迎于水内,半济而击之利。
今乃迎之于水内,安有利也」?
初,予在焦山,见世忠陈兵江中,而镇江江口山上有兀立不动,下视吾军者。
世忠船特大,早晚诸将来禀议,络绎不绝,皆用小舟。
明知大者为世忠,自馀五军船历历可数。
吾尝自念,吾军中事,虏人莫不目见耳闻;
而虏人贼中事,吾军略不知之,亦可虑矣。
终抵于败,何智术之疏耶?
于是虏人安然渡江北归,然世忠进官加恩犹自若也。
不数月,待制钱塘世忠入觐,时车驾驻会稽
待制所待世忠良厚,世忠大喜,却恨前此失于一见,且詈董闵为之障。
闵来谒,亦有惭色。
世忠将入钱塘界,谓闵曰:「胡待制今却相见,如何」?
闵无语,但愧汗而已。
世忠所携杭妓吕小小,即以附志。
初,小小以有罪系于狱,其家欲脱之,投世忠
世忠偶赴待制饮,因劝酒,启曰:「某有小事告待制,若从所请,当饮巨觥」。
待制请言之,即以此妓为恳。
待制为破械,世忠欣跃,连饮数觥。
会散,携妓以归。
妓后易姓
王原祁虞山秋色图乾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一
虞山山色朝夕变,惟有秋光最可人。
老笔萧萧为写照,高松落落皆传神。
尽饶红叶争繁艳,却与白云结好邻。
吴下年年不改,麓台几度参迷因。
注:王原祁号麓台太仓人,清初画坛“四王”、“清六家”之一。
别有所赠 其二 清 · 孙原湘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枇杷花里小门关,金鸭香消玉柱间。
才是卸头鸳枕畔,无聊拥背话虞山
阳羡寒辞和张卿六首 其三 清 · 孙原湘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清脆乡音略带苏,七条弦上住罗敷
望仙桥北垂杨路,认得当垆翠袖无(沈四常熟酒家女声色为诸伎之冠)
归舟 清 · 孙原湘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橹枝摇出荻花湾,隐约船头露翠鬟。
料得个人鸳枕上,梦魂先我到虞山
顾山文选楼怀古二首 其一 清 · 沙照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百尺危楼倚碧岑,昭明曾此快登临。
图书万卷披吟富,仁孝千秋景仰深。
学士碑新摩玉枕,曼陀花发照寒林。
虞山更有崇台古,松柏萧萧锁暮阴。
永城界示家孺贻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一
色棠阴到县门,骑驴客亦旧王孙。
先公按籍分宗派,大令同行序弟昆。
政事岂由名父教,风流终是故家存。
虞山出处关吾道,一字千秋细讨论(时属为宗伯墓志铭。)
虞山瞿氏春晖园感怀 其四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梧江闻难苦相催,送尔西奔万壑哀。
瘴岭好留忠孝种,芒鞋真见乱离才。
凤池客向蛮乡老,马革尸从虎穴回。
谁料虞山巢破后,门庭重启故人来。
过拂水山庄有感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虞山无复旧林泉,草没空堂故岿然。
绝涧坐悲临水日,长廊行忆咏诗年。
半生出处滋多议,一代文章定许传。
赢得爱姬同域殡,凄凉长伴夕阳天。
云间瞿寿明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二
苍梧往事不堪思,泪洒澄江乍见时。
曾记蛮村留少妇,已从燕市识佳儿。
嗟余疏直佣生拙,念尔艰难入世奇。
寄语虞山霜后树,好留残叶待新诗。
顾伊人赠诗述虞山知己之谊漫和见意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虞山学海冠江东,一代篇章算此翁。
笔有珠玑随意给,兴逢佳丽属词工。
春风自喜花间蝶,夜雨偏哀草际虫。
见尔赠言增感慨,论诗终未敢雷同。
孙赤崖祖孙聚乐图 其一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二
迁客生还似汝稀,虞山不改旧林扉。
看他绕膝孙雏满,岂比辽东独鹤归。
书钞本杜诗后 其三 清 · 郭曾炘
虞山笺杜诗,毕生萃心力。
以视訔鹤辈,较然分黑白。
稼堂与义门,纠缪纷指摘。
芟薙其榛芜,十犹八九得。
独解勃律章,乃援奘师说。
衣毛讥鸟言,比类强区别。
书生守兔园,繁徵疑奥僻。
龙门谤史心,狡狯故难测。
我因读此笺,重感世变亟。
通市逾百年,蕃舶来如织。
邹衍所常谈,甘英未尽历。
条支西海头,环峙皆勍敌。
连鸡斗爪觜,未易雌雄决。
马主虽中微,宝乡益繁殖。
盛衰初无常,谁能外夷狄。
震旦号昭明,文物迥非昔。
仁义苟不存,政恐难立国。
即叙徵夏书,大言得无怍。
牧翁岂及料,澜翻恣笔舌。
早行有感 清 · 许珏
生年三十四,未尝离庭闱。
四年游虞山,间月辄一归。
我母生我晚,拊我如婴儿。
饮食必加询,冷暖为护持。
一从出门来,水陆疲奔驰。
水行畏风波,陆行苦崎岖。
夜半坐车辕,冷露湿衣裾。
驱蹇入水中,月黑流声嘶。
深浅不可辨,呼吸蹈危机。
日午行未息,面汗皆尘缁。
欲饮不得饮,忍饥不言饥。
傥体慈亲心,见此将何如。
日暮暂解装,挑镫作家书。
儿行皆坦途,儿安母勿虞。
尚书比部郎中萧府君墓志铭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一
呜呼。
兰陵萧君。
蕴贤人之业。
藏佐世之德。
大君未尽其力。
生人未享其福。
钟厉遘痾。
殒灵休时。
哀哉。
君讳存。
字成性
梁武帝季子鄱阳王恢之裔。
五世祖唐刑部尚书雅州都督
都督左卫长史元恭
长史密州莒县主簿旻。
主簿扬州府功曹颖士
颖士字茂挺
特达聪明。
业于上才。
以诗书礼乐皇帝王霸之术为己任。
开元中进士擢第
灵凤神龙。
焕乎文章。
高价风驰。
撼动八荒。
是时禺禺昂昂。
贤隽之士。
揖涯岸。
趋闻望。
如百川之委溟海。
偫山之仰嵩岱。
君即功曹之子也。
禀乾坤清粹之气。
聚而为德义。
散而为识度。
行可以辅教。
才可以拯时。
大抵根儒术。
尚名理。
喜言人之善。
锄人之恶。
其馀九流百氏。
质文沿革。
虽千古夐绝。
如以眸子视左右掌也。
大历初
昌黎韩愈天水赵赞博陵崔造素友善齐名。
李大夫栖筠领浙西。
掇华刈楚。
遂奏授苏州常熟县主簿
颜太师真卿吴兴
纂文编韵。
延纳以修术(疑)之任。
宰相刘公晏司转运。
与能咨画。
奏授左金吾卫兵曹参军
明年迁廷尉评
建中包谏议佶掌盐铁。
聆风钦旧。
奏授监察御史
明年转殿中侍御史
贞元元年夏至十年
凡再为侍御史
四为尚书郎
御史大夫张滂董戎。
天子之俾君留务于上国。
主计张权侵官。
交关有司。
君不阿挠。
庭辩可否。
哆南箕。
烛光芒。
繇是愁愤。
乞守外职。
竟罢归浔阳
君有草堂在庐山紫霄峰
晚节学无生。
得禅悦之味。
每天气寥朗。
神有所诣。
辄驾紫骝。
携酒壶学业。
同紫府之客。
恣游其上。
弄泉坐石
不记早暮。
无几何。
黄石岩之绝巅。
谷飙䬟。
丁毒腑脏。
右体麻痹不仁。
虽药膳充席(疑)
岐和叠迹。
不得施其力焉。
春秋六十二。
十五年冬十月五日遘疾。
十六年冬十月五日
卒于浔阳湓城之私第。
遂以是年十一月十二日
窆于承仙之西冈。
未克葬于临汝故也。
凡缨绂之伦。
痛环璧之破碎。
豫章之摧拔。
莫不惊惋憯怛。
向风凄欷焉。
夫人河东裴氏。
王父琎。
越州仓曹参军事。
皇考光辅。
苏州吴县
资淑和之气。
承礼义之训。
阴范内则。
璨然有光。
有子四人。
曰夐曰东曰愿曰奂。
咸端素温良。
克荷家声。
吞茹荼蓼。
若绝生理。
相国齐公抗。
河南尹张式
给事许孟容
郢州正则。
兵部杨郎中凭
吏部郎中凝。
卢辅阙景亮。
陆殿中澧。
投分许与。
期于莫逆。
众君子振鳞奋翼。
日薄霄汉。
君未中寿。
独归泉壤。
匣有豪曹。
枥有飞黄。
不发不驰。
埋骨摧铓。
可哀也哉。
可哀也哉。
相国于君有死生之交情。
至于葬旧乡。
嵇绍
盖馀力也。
足以慰其精灵焉。
载后学小子。
日游于藩。
故遗芳盛烈。
备得详悉。
见托志录。
衔酸为铭。
铭曰。
崇山郁郁连西冈。
青龙白虎为寿堂。
灵其少安乐且康。
旄头不明归旧乡。
漓江泛舟行为杨武陵漓江桂林府城下,一名桂江,两岸皆高山峻谷。)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押尤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二
桂林好客武陵侯,邀我九月虞山游。
虞山酒罢月初出,乘月还泛漓江舟。
水清沙白石磊磊,小艇一系放上流。
酒船坐客歌船并,隔船小伎司酒筹。
丝管啁啾鼓吹乱,忽然声绝扬清讴。
是时天气方高秋,四山苍苍烟雾收。
中流放棹船不动,听曲大鱼低昂浮。
曲终月皎四方静,更鼓声声城上楼。
城上人语不敢睡,城门不锁彻夜留。
城边怪石如人立,醉中认是侯家驺。
侯家劝客樽如卣,夜深客醉劝不休。
主人一饮尽数斗,坐客何人堪献酬。
送客归去月更好,洗杯对月回船头。
我时醉卧还侧耳,笙歌水上去悠悠。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虞帝祠,桂林府城北,舜山虞山也。)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二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
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
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火曾经百战后。
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
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
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閒,许公今岁锦衣还。
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
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
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方曼公阁学拟上绝顶勒石。)
黄大痴横幅山水 明 · 王屋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三
绝壁长松倒影低,寺门残日响回溪。
老身意想如曾到,八月虞山拂水西。
常熟许少府之任序 中唐 · 欧阳詹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
始入仕。
一有县尉
或中或上或紧。
铨衡评才。
若地称而命之。
至于紧。
无得幸而处。
而紧中之美者。
尤难其人。
今年孝廉高阳许君授常熟者。
实紧中之美。
君十三举明经
十六登第。
后三举进士
皆屈于命。
去冬以前明经从常调。
荫资贵中之乙。
判居等外之甲。
既才且地。
擢以是官。
夏四月。
随牒之官。
玉貌青春。
芬芳有茜。
望棠阴而委质。
郁兰陔以辞亲。
征车辚辚。
所往在目。
异时九仞。
由兹一篑。
在邦犹家。
不出于忠信。
许君常以为己任。
夫何恤哉。
士之生。
怀四方之志。
轸念于离别。
非所以为士也。
行乎。
有唐君子郑公墓志铭 中唐 · 欧阳詹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八
贞元十一年岁次乙亥某月某日。
清源郡晋江县君子郑公年若干终于其居。
州闾亲识。
远近涟涕。
重吉人也。
呜呼。
梓植于深林。
人虽不知。
不妨其为天下之材也。
珠玉碎于重泉
人虽未玩。
不妨其丧天下之宝也。
公之生则深林之材。
公之殁则重泉之宝。
不知而有。
未玩而亡。
哀哉。
公讳晚。
字季实
其先宅荥阳
永嘉之迁。
远祖自江上更徙于闽。
今为清源晋江人
曾祖某官。
祖某官。
父某官。
太夫人同郡颍川陈氏。
育者三男三女。
公则长男也。
自七八岁。
则明敏严洁。
无复童心。
洎十二三。
则温良贞亮。
有成人之德。
既冠。
仪表可观。
孝悌惠和
侔于前哲。
人望无閒。
时誉皆归。
凤不近腥。
龙多自盘。
优游仁里。
四十不试。
詹有若人之妹。
获配于公。
公太夫人早世。
妹不逮事。
则见公霜露之感。
蒸尝之敬。
公尊府君近捐甘旨。
妹及同养。
则见公晨昏之爱。
缞斩之至。
奉公居闺门乡党者十有五年
顾詹于公善良。
内外兼得。
受命不永。
其如命何。
兰芬馨。
或亦中败。
惜哉。
子二人。
皆幼。
公在日名之曰彦方彦章
詹既在京师
不遂抚慰。
来人有述。
实孺能号。
妻亦闻哀有过人。
礼不踰制。
窆取远日。
堂殡三年。
贞元十二年某月日。
永厝于郡城东偏闻。
儒里常熟湖之北原。
礼也。
妹有远告。
咨予题志。
既忝真懿。
实旧知人。
江岭则遐。
想像不昧。
取思芳茂。
为铭以寄。
铭曰。
有斐季实。
君子之祯。
忠信温良。
自幼而行。
少不改任。
长更推诚。
材植远林。
实产遐壤。
无知无玩。
自生自丧。
骨肉归土。
用瘗斯原。
呜呼斯原。
永栖君子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