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安石周翁八十 其三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愚庵小集卷六
阅尽繁华世几更,长贫只茹旧藜羹。
虞山死后谁相问,惟有禅灯记姓名
早行吟 明 · 吴孟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喔喔村居鸡即鸣,一鞭蹀躞马蹄轻。
旆吹淅淅金风爽,衣湿瀼瀼玉露清。
不辨云林张画色,唯闻石涧滴泉声。
徐徐已过虞山道,月始西沉日始明。
曾国荃 晚清 · 王之春
对联 出处:曾忠襄公荣哀录
难弟竟难兄勋猷,半壁山河,两贤底定,当夫摧坚皖水,扫穴秣陵,其伟略直冠古今,其奇功争光日月,其矛炊剑淅,百折弗回,更足感豚鱼而泣鬼神,迨后借寇重来,十年食报,荩臣坐镇,岛澨无惊,倘元老鞠躬匪瘁,叔子长城,魏公方面,汾阳福寿,潞国精神,盛德迓庥征,为斯世固结人心,永奠金瓯朝北极;
名将裕名儒学问,满门忠义,奕世馨香,溯自湘浦钟灵,衡峰毓异,或崛起作傅岩楫,或继美乘博望槎,或扬秀敷荣,群季竞爽,复能搴澧兰以升沅芷,何意小阮不禄,一载未周,大树飘零,华夷同涕,况时艰蒿目多伤,赤丸备警,青野拯灾,紫海虞波,黄流待。
七星孙小川 明 · 周诗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君不见虞山之麓有古,栽培来自萧梁世。
剥削唯滋日月华,雄盘欲起风雷势。
鳌惊鲸怒互凌据,虬突龙骧共亏蔽。
霞羃云遮赤日流,阴飙激荡失魑魅。
秀色千龄靡改易,清都定有神祇卫。
孔陵柏树秦封松,拔俗遐标岂殊裔。
海虞泰岱邈千里,会有精灵自攸契。
纷纷樗栎遍寰宇,虽有邓林亦何取。
古来胜概誇江左,怪绝于兹更谁伍。
登攀贤达知几许,沧海总尘土。
何如此桧有仙骨,逍遥甲子任沦忽。
每逢冰雪但苍然,屈铁虬枝转冥密。
君不见,天生神物天之意,往往神物天所秘。
七株曜列干层霄,四株已作龙化去。
回翔寥廓几春秋,逐电驱霖不知处。
吁嗟龙化竟何年,令人四顾空茫然。
我生夙有林壑缘,探奇憩此心独玄。
金宫银榜横紫烟,芳荃白石堪醉眠。
结交每作河朔饮,嵇樽毕瓮常流连。
那堪对此草为别,衡纪推迁无缓节。
已看凋落桐上华,复听寒蝉鸣不歇。
景移物换须臾间,悲咤因之心欲折。
殷勤劝我山中人,徒有离怀不可说。
何当遂戒江边舻,还向瑶台共沿越。
琳琅一奏古歌,回薄青天万古月。
遗音激石石欲裂,鬼神怖慄更愁绝。
流光馺沓亿万年,歌与古桧同不灭,歌与古桧同不灭。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
元兄癸酉秋游虞山诗稿兄女赤莲时十二龄所手录也越岁春初遽以病殇稿上有先公朱笔批点手泽犹新陈丈病树题评纸尾距今廿四年矣历劫馀生重睹往迹俛仰枨触恍如隔世感赋长句慰遣同怀 现当代 · 李炜
 出处:后端居室诗存
君尝囊括虞山妍,陶冶万趣形诸篇。
苦辛回味甜中边,视余同證吟外禅。
讶谁誊以竹丝笺,蚕眠细字浑而娟。
隋唐写经妙手然,才十二龄兄女莲。
学书驯敏君偏怜,趋庭袖稿随后肩。
父增色憙期砚传,矜严点笔洒丹铅。
笑让陈髯狂评圈,哦赏绕侍庭阴圆。
追思历历犹眼前,文字骨肉奇欢全。
鬼瞰能无妒慕焉,遽夺吾莲不踵旋。
一瞥二纪万变迁,劫翻天壤迷黄玄
窜荒去国相后先,穷溟飘聚霜十悬。
椿拱睽风烟,羁魂飞越儿肠剸。
坐更人代移星躔,俟河之清枯眸穿。
彼苍未压灾祲延,旱潦频造饥黎黔。
蜗争蚁斗闵众癫,杀机操竞毁灭权。
嗟世何世年何年,使我羡殇弗羡篯。
横流负手空扼拳,平生禹稷襟期愆。
胡床愁对听雨眠,剩娱梦亲依层天。
飘零长物馀青毡,百如堕甑抛顾牵。
未忍割舍惟吟笺,墨痕重触凄心弦。
本无生灭无磨镌,诗与契痴契真诠。
常熟极目亭 元末明初 · 谢肃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虞山积翠横东海,上有岧峣极目亭
井屋鸡鸣穿晓霭,石潭龙影落秋冥。
风回江堑飞涛白,天入苏台远树青。
何处言公馀故宅,画桥绿巷眼偏醒。
注:极目亭辛峰亭南宋时的前称。  言公:指言偃,春秋时常熟人孔子高足。今城区东言子巷犹存其故宅。
感述效涪翁 其二 清 · 陈作霖
我今衰朽百无用,一枝老笔犹飞动。
建康嘉瑞颂赤乌,《太玄》终篇吐白凤。
尚忆嬉游科举场,后来声望重江乡。
他时人傥传遗稿,莫误虞山拂水庄。
宋故翰林侍读学士朝奉大夫右谏议大夫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荥阳潘公墓志铭1005年1月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三○○、《武夷新集》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咸平初,天子端委穆清,顺考故道,思近耆德,乐闻话言。
于是徵汉代金华之旧闻,考唐室翰林之故事,特置侍讲学士之职。
时予从祖七兵尚书、故户部夏侯贰卿、今侍郎河间邢公、中丞吕公,并预兹选。
后三岁,今丞相毕公自上党驿召,既至,即以命之。
又再岁,自郎署河南潘公为谏议大夫,授以兹任。
八年之间,六人而已。
公亦既拜命,人无间言。
时属天骄犯边,军烽日警。
天子将躬秉武节,展义两河,而公以肃乂之姿,处切近之地,旰朝备问,言多沃心,中涓谕旨,退必削槁。
及舆驾薄伐,勤劳扈从,昼骖乘于襄野,夕宿卫于勾陈。
从羽猎于储胥,陪玉食于云󷕚。
蒙犯霜霰,因而遘疾,犹亲奉宸旨,致祭洪河,沈璧浮牲,精意恳恻。
及复命行在,移幸澶渊,晨趋暮召,夙夜匪懈。
中乾愈甚,束带不任,中人国医,存省相继。
嘉言入奏,启沃未忘;
美疹渐滋,皇慈弥渥。
奉明旨,先还上都
肩舁启行,邮亭先置。
星言夙驾,有加无瘳。
及旅凯班旋,膏肓沉痼,精爽将竭,方寸不乱。
月正元日,殆于弥留,犹召故人,执手为别。
且占遗奏,不令托孤。
叹逝者之如斯,痛主恩之未报,言讫瞑目,至夕奄然。
皇上轸悼良臣,赗襚加等,以其子太庙斋郎汝士为大理评事正字汝砺太常奉礼,咸赋以禄,俾之终丧。
又诏有司,给方舟载甚柩,归葬豫章,从遗志也。
恩礼之厚,无以为比。
公讳慎修,字成德
其先荥阳中牟人,唐末避乱,迁于闽粤,治产作业,遂为著姓。
当王氏之偏霸也,曾祖武源,以丘园之秀预弓旌之招,受署福州古田
祖宗裔,种德务滋,怀才不试,世难方棘,肥遁终身。
烈考承佑,属云雷之遘屯,负公台之伟量,尝仕蕲州法曹掾,郡守以非法致死罪,抗议不夺,投手版而归。
王延政建安,且欲倚以为相。
时阋墙结衅,寻戈继日,引经义而廷诤,因禁锢而家居。
南平建州,若得剧孟之一敌国也。
累服大僚,专掌剧务。
辞荣致政,得刑部尚书,归隐洪州西山,优游没齿。
清河张氏,以从夫之贵,封本郡君
而公之显祖,赠太常少卿
祖妣,河间邢氏,封本县太君,皆由尚书之故也。
公少负俊才,习闻义训。
观书学剑,包文武以兼资;
点漆凝脂,越风尘而特秀。
才十馀岁,随先尚书金陵,得秘书省正字
岁满,迁校书郎
未几,入省为水部员外郎,赐五品服,才冠岁矣。
俄迁膳部
先府君悬车告老,公求便官就养,得知洪州丰城县。
岁馀,以忧解职。
卒哭,起复旧官,改上元,以刑部员外郎知杂,赐服金紫。
执法甚平,持宪尤肃,江右耆旧,至今称之。
水部郎中起居舍人,判待制院,领郡国之上书,评诸曹之奏议,盖一时之剧任也。
开宝末蚩尤之旗亘天,龙骧之师渡水。
公将危邦之命,以市宴为名,使交兵之间,履不测之险。
既陈土贡于宰旅,且留别馆于都亭。
后主先命同气之亲,来谢不朝之罪,羁縻未遣,休戚攸同。
王师所加,捷音继至。
金汤失守,固宗国之将亡;
玉帛旅庭,齿外臣而致贺。
邸吏惧其后至,所司督其不供,公慨然抗义,以为不可。
每内朝称庆,但拜章待罪。
太祖重其知礼,嘉其有辞,特遣贵臣,亲谕上旨,改命供帐,增给饩牵。
及青盖来朝,朱扉赐第,太祖以公质性忠厚,特授太子右赞善大夫,俾事故君,是为上介。
思乔木于故国,尚见世臣;
曳长裾于王门,兼掌记室
太宗嗣位,以恩例累进阶勋。
后主考终,由府罢,复预朝请
太常博士虞部仓部考功员外郎郎中
通判寿州,知湖州梓州,凡十年在外。
故邓帅太傅李公典领中秘书,方求硕儒,以充近署,遂引公入直秘阁
出入交戟,偃息周庐。
刊正遗编,盖手不释卷;
祗膺清问,必膝之前席。
善谈名理,言为阳秋;
勤接士类,心无城府。
江东人物,率执贽以宗予;
汉庭公卿,多致恭而尚齿,允所谓南州之高士,儒林之丈人也。
然自博极群书,优游一纪,素发垂领,仅类郎潜,凝尘满席,不婴世务。
婚嫁未毕,屡求典于方州
年德俱,果入参于近侍。
将记言于惇史,遽归全于厚夜。
呜呼!
享年六十九。
公前娶汝南周氏。
今夫人东海徐氏,封本县君,即故中书侍郎上饶郡景逊之女也。
建康大姓,连姻戚里,柔怀惠问,宜家睦族。
俄遘未亡之戚,实深偕老之痛。
率其二子,奉公之丧,归于洪州,祔先尚书之茔,从治命也。
公四子:长玄亮端拱中进士,补大名朝城
玄成,皆早亡。
五女:长适福州宁德邵良弼,次适苏州常熟岑頔,先公而逝;
次适兴元府观察推官龚纪;
次适大理寺丞安期,故参政刑部侍郎洎之子也;
一尚幼,而许嫁待年而未行。
公风度详闲,襟怀夷旷。
旁通多可,虚受兼容。
雅善棋弈,技臻绝品。
先皇帝万机之暇,常以方罫自娱,公屡蒙三接之召,亲奉一枰之戏。
退而作《棋说》以献,天子异之。
盖多艺多材,姬公自许;
执御执射,仲尼之言。
虽馀力之使然,亦天机之独妙。
参掌记注,犹及金匮之阙文;
屡奉宴游,尝续《柏梁》之高韵。
生平著撰,叠委筐箱,诸郎等方在哀迷,未遑论次。
长卿遗札,冀武皇之见求;
叔夜孤儿,幸山公之尚在。
永怀旧德,髣髴绪言。
挥涕濡毫,以志陵谷。
铭曰:
全吴之地,缵唐之祀。
公臣旧邦,罔有贰事。
开宝之季,王师摩垒。
公使交兵,兹亦尽瘁。
一心事君,典训攸闻,公之奉上,茂贞纯兮。
十年不调,先民是悼,公之为郎,殆华皓兮。
西清北门,宴见咨询,簪笔持橐,奉至尊兮。
灵旗大辂,徂征赫怒,巾车脂辖,陪天步兮。
公已白首,始遘元后,富贵之来,逼蒲柳兮。
公践玉堂,入侍圣皇,寒暑之?
在膏肓兮。
时不与兮道攸远,志将亨兮命弥蹇。
旅榇归兮春草长,铭旌飘兮白日晚。
瞻冢树兮成行,悲逝川兮不返。
永赍志兮首丘,长垂名兮汗简。
归佩珊夫人懋仪兼柬奉长真内史席道华夫人并示内子 其三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四
海虞山下女相如,同擅清华赋子虚。
红粉关图前进士,簪花元白尚书
内家旗鼓龙门似,逸少须眉弟子居。
难怪钟嵘诗品少,一朝能得几班徐(《诗品》谓汉五言不过数家,而妇人居二,谓班昭徐淑也。仆谓近日闺彦又不翅数十家,而佩珊道华无与为比。)
注:归佩珊:即清代常熟女诗人归懋仪字佩珊
鹤市诗三十八首于虎丘之盈盈一水楼作 其十二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五
桐棺咫尺寓沧浪沧浪亭为钱氏畹娘厝处,先一年没于吴市西桥。),恸杀娇儿哭佛堂。
一梦桃花深巷口桃花巷在涌金门内。钱以故家族谱来归,予时年十九,读书会稽黉宫以外。大父命纳为贰室。),两朝红豆旧山庄(钱氏为虞山总宪曾孙女也。)
银涛白马春三月(尝先后随予内外六渡钱江,皆桃花时候。),鬼火青燐第二房。
便是翾风三十后,也应魂魄恋钱塘
钱梅溪居士归翁庄新筑并纪云台刻石泛海寻碑同归虎阜八月望夜舟泊山塘作也 清 · 王昙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六
懒则若林君复梅花三百六(初卜翁庄,种梅百本。),老则若司空图鸾台鸠杖王官谷。
华阳真隐上皇樵,瘗鹤归来山句曲(今春刻《碣石铭》于焦山。)
君书入石李相斯,君书八分韩择木
何年掘破韦诞墓,太傅钟繇山抱犊。
此君卧龙不可动,集古欧阳千卷目。
筤筜数十顷,中有张廌屋。
何萧两隽巷,张陆交让渎,传是吴人戴公筑。
仲将之墨一点漆,鱼卯当阳三万幅(兄岁费纸墨无算。)
结庐不养鹿,借宅必种竹
山中有钱数百斛。
逍遥公,天随陆,笔床茶灶儿孙读。
十诏三徵君不知,婚嫁中年尚平足。
会稽亡石赖君存会稽刻石已失,兄得古本以补。),碣石残碑赖君续(碣石刻《史记》亡失四行十字,兄得端拱南唐徐铉本补之。)
忽记秦碑朐界中,鼋鼍突上秦山麓。
余亦矜奇喜见之,皮囊畏与蛟龙触。
君不见虞山南、虎山北,今夜三高一舟宿。
身将隐矣焉用文,此间乐也不思蜀。
江上有感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二
别君十日滞江干,雨打蓬窗入夏寒。
却恨岸高牵缆滑,更愁水急上矶难。
琅玕新竹谁同啸,明灭青峰我独看。
安得虞山邵居士(谓僧弥。),倚舷数笔写层峦。
寄呈留守瞿相公虞山广西桂林府城北,一名舜山。) 其一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九
稽首虞山相公,汉廷勋业许谁同。
自擒宗孽人心定(公有擒靖江逆宗之功。),再整危疆将略雄。
屡降白麻趣秉政,终拼黄发老从戎。
祇今鹓鹭归仙仗,争念麒麟第一功。
论诗 其八 清 · 章甫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元后明诗辨体裁,扢扬一代亦多才。
七贤久已风流继,四子先将气运开。
谁把新音翻始作,转教别调失原来。
可知当日虞山论,乘隙而攻匪忌猜(江宝钗编校)
得假同朱御史不敏西上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二
苦忆虞山秋气清,病中得假许西行。
滩当险处风偏怒,客欲眠时月倍明。
促织连江吟次第,长鱼裂水掷纵横。
泊船喜藉霜威肃,睡著开篷迥不惊。
留守张司马死难信 其四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三
天隅文物仗公存,多士从龙半在门。
疏拙无因频荐,圣明不用亦衔恩。
特乘休沐趋戎幕,为献新诗赏直言(予祝公诗有「秋成勿使催科扰,愿听农歌一举觞」,公每流涕诵之。)
回忆虞山高宴夜,桂华明月最伤魂(右哭留守公四章。)
鉴在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三
吴生展转桂林间,望见霓旌尚拟攀。
已弃室家奔象郡,竟捐骸骨葬虞山
传闻未定何时死,论志原知不肯还。
笑我归为乡里贱,馀生偷得几年閒。
冬至夜介丘友苍陪虞山翁礼塔即事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三
裴公礼塔日初长,佛号鱼声夜绕廊。
月出殿东清梵合,霜侵台上戒衣香。
多生缘共依三宝,未死心还待一阳。
不是虞山真愿力,宵深争见白毫光(是夜仿佛有光。)
寄怀钱尔斐孝廉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六
两年风雨卧南园,问姓同为武肃孙。
郭外花开春置酒,溪边诗就夜敲门。
渍留震泽孤臣血(谓仲驭。),招断虞山万里魂鉴在桂林虞山。)
莫话昔年行乐事,斗人红袖至今存(昔与尔斐作使女郎赌胜为乐,闻其人尚在芜阴。)
明因院罗汉像新殿记 北宋 · 穆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
去县治之东南越三十里,有浮屠居曰「明因」,本淳化中之锡名也。
浮屠师业者绍居之,能勤饬其躯靡懈,以裒力于民之里,召塑工为五百像,释谓之罗汉者,加新其殿构而纳之。
辛亥岁夏五月毕工师,求记之以文。
予儒者,称浮屠之法惧非所能,请以目所尝睹浮屠者,并缘土木佛事终依之为奸,以幸其身而败污其类者言之,亦足以昭师之善矣。
予行天下,往见山墟林野间有级砖以为佛塔者,其址之丰,若将为百寻之高,或不数寻而罢;
有植木以为佛庙者,其基之博,若将为百楹之广,或不数楹而止。
其委甓馀材,犹弃积于下,访之其侧,则曰:「始,佛之徒也将欲有为于是,张其势甚盛,苦其行甚笃,至能黜衣退食尽用于佛。
初,人大为倾信而悦助之。
赀斯萃,欲斯至。
自是每十其获不一入于佛,常私其九以自取。
人复觉之,信遂以衰,以故卒无有立而亡去之」。
予谓此无他也,由始信而终欺也,宜其无成效焉。
凡倡事之道,己必先信,犹惧人之莫应,矧己为不信而欲人之应,世未之闻,又独释氏哉!
今师营是像、作是殿,必有得于信之术矣,不然,何能遽有就之如是也!
尝闻东南人尤嗜于佛,至有倾赀举产以为奉而无爱者。
师向后能益谨其术而待之,庸知里人之有力者不尽为师之奉也(《穆参军集》卷下。)
四部丛刊本「县治」前有「常熟」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