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三统历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一
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目以天时。
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是故有礼谊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阴阳之中制其礼。
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
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
周道既衰,幽王既丧,天子不能班朔,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
故《春秋》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于是辰在申,而司历以为在建戌,史书建亥
哀十二年,亦以建申流火之月为建亥,而怪蛰虫之不伏也。
自文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馀年,莫能正历数。
子贡欲去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著其法于《春秋》,经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
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告朔也。
元典历始曰元。
传曰:「元,善之长也」。
共养三德为善。
又曰:「元,体之长也」。
合三体而为之原,故曰元。
春三月,每月书王,元之三统也。
三统合于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十一三之以为实。
实如法得一。
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变也。
因而六之,以九为法,得林钟初六,吕之首,阴之变也。
皆参天两地之法也。
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皆以九为法。
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
律娶妻而吕生子,天地之情也。
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
五声清浊,而十日行矣。
传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
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
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繇出也。
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
春秋二以目岁,《易》两仪之中也。
于春每月书王,《易》三极之统也。
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易》四象之节也。
时月以建分至启闭之分,《易》八卦之位也。
象事成败,《易》吉凶之效也。
朝聘会盟,《易》大业之本也。
故《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
传曰:「龟,象也。
筮,数也。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
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馀四十九,所当用也,故以为数。
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
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而三辰之会交矣,是以能生吉凶。
故《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
参天九,两地十,是为会数。
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是为朔望之会。
以会数乘之,则周于朔旦冬至,是为会月。
九会而复元,黄钟初九之数也。
经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
时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
启闭者,节也。
分至者,中也。
节不必在其月,故时中必在正数之月。
故传曰:「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民则不惑;
归馀于终,事则不悖」。
此圣王之重闰也。
五位乘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
四分月法,以其一乘章月,是为中法。
参闰法为周至,以乘月法,以减中法而约之,则六扐之数,为一月之闰法,其馀七分。
此中朔相求之术也。
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言阴阳虽交,不得中不生。
故日法乘闰法,是为统岁。
三统,是为元岁。
元岁之闰,阴阳灾,三统闰法。
《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次三百七十四,阴九;
次四百八十,阳九;
次七百二十,阴七;
次七百二十,阳七;
次六百,阴五;
次六百,阳五;
次四百八十,阴三;
次四百八十,阳三。
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是以《春秋》曰:「举正于中」。
又曰:「闰月不告朔,非礼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不告闰朔,弃时正也,何以为民」?
故善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至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失闰,至在非其月。
梓慎望氛气而弗正,不履端于始也。
故传不曰冬至,而曰日南至
极于牵牛之初,日中之时景最长,以此知其南至也。
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
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
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故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
经曰春王正月,传曰周正月「火出,于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
夏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叠为首,登降三统之首,周还五行之道也。
故三五相包而生。
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
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
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天施复于子,地化自丑毕于辰,人生自寅成于申。
故历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甲。
孟仲季叠用事为统首。
三微之统既著,则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
五行与三统相错。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则三统五星可知也。
《易》曰:「参五以变,错综其数。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
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
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
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
五胜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
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而成易,为七十二,参三统两四时相乘之数也。
参之则得《乾》之策,两之则得《坤》之策。
以阳九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阴六六之,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阴阳各一卦之微算策也。
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
引而信之,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
五星会终,触类而长之,以乘章岁,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而与日月会。
三会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而与三统会。
三统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九章岁而六之为法,太极上元为实,实如法得一,阴阳各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气体之数,天下之能事毕矣(《汉书·律历志》上:向子歆,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案《律历志》下,仅末一条系班固所补,其全卷皆《三统谱》也,文多不录,褚少孙《历术》以下放此。)
道高法明法师书难佛不见形 南朝宋 · 李淼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七
夫道处清虚,四大理常,而有法门妙出群域。
若称其巧能利物,度脱无量为教,何以不见真形于世,直空说而无实邪?
今正就寻西方根源,伏愿大和上垂怀,允纳下心,无惜神诰,弟子李淼和南(《弘明集》十一。)
李淼和南:旋省雅论,位序区别,辞况充美,欣会良多。
所谓感化异时,像正殊俗,援外以映内,征文以验实,敬范来趣,无所间然。
夫受悟之由,必因鉴观,暗寄生疑,疑非悟本。
若书契所存,异代齐解,万世之后,可不待圣而师矣。
若乃声迹并资,言象相济,大义既乖,儒墨竞兴,岂徒正信不朗,将亦谤误增衅,得不取证于示见,印记以自固乎?
大圣以无碍之慧,垂不请之慈,何为吝昭昭之,晦倍寻之器,绝群望于泥洹之后,兴罪垢于三会之先。
刍狗空陈,其能悟乎?
仪像虚设,其能信乎?
至于帝王,训止当世,来生之事,存而不论。
故其隐见废兴,权实莫辨。
今如来轨业,弥贯三世,慈悲普润,不得以见在为限。
群迷求解,不可以灭尽致穷。
是以化度不止于篇籍,佛事备列于累万。
问今之所谓佛事者,其焉在乎。
若如雅况,所信在此。
所验在彼,而圣不世出,孔释异途,即事而谈,罔非矛盾矣,其可相验乎?
未能嘿废。
聊复寓言,幸更详究,迟睹清释(《弘明集》十一。)
李淼和南,雅论明受悟之津,爰自疑得,暗寄有馀,无取鉴观,鞠躬赞诵,咸足届道,览复往况,弥睹渊赜。
然所谓像法乖正,求悟理粗,借筌会旨,无假示见。
此固所以垂训,辉光所以不表,取之世典,绰焉足矣。
放光动地,徒何为乎?
若正信不止于俯仰,而佛事备举于形声,大觉所由妙其色,涉求之所可基其始,故知信者必以儒墨致疑,学者将由无证自悔。
无咎于三五,潜景道德,愆于十号矣,岂不然乎?
又诲务拯颓季,无暇来生,设在结绳,三世自明,亦又不然。
七经所陈,义兼未来,释典敷载,事止缘报。
故《易》云「积善馀庆」,「积恶馀殃」。
经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此则缘教常,缓兼训已弘,岂谓所务在此,所阙在彼哉?
来论虽美,故自循环之说耳。
望复擢新演异,以洗古今之滞,使夷路坦然,积碍大通也。
深愿大和上垂纳亮款,弟子李淼谨呈(《弘明集》十一。)
须弥塔 南北朝 · 王方略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五
魏天平三年岁次丙辰正月癸卯朔,合邑等敬造须弥塔一区。
仰为皇帝陛下、师僧、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因缘眷属,后为边地众生,常与善居;
弥勒三会,唱在初首;
下生人间,侯王长者;
合邑诸人所愿如是。
教化主王方略,邑师法显,邑师道宝,比丘道景,比丘僧惠,贾仲、郭阿、石□、曹和、唯𨙷刘□□(碑拓本)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一
夫至人无己,屈体申教,圣人无名,显用藏迹。
维摩诘降同长者之仪,文殊师利或现儒生之像,提河献供之旅,王城列众之端,抑号居士,时为善宿,大经所说,当转法轮,大品之言,皆绍尊位,斯则神通应化,不可思议者乎!
东阳郡乌伤县双林寺傅大士者,即其县人也,昔岩溪蕴德,渭浦呈祥,天赐殷宗,诞兴元相,景侯佐命,樊滕是埒,介子扬名,甘陈为伍,东京世载,西晋重光,惟是良家,降神攸托。
若如本生本行,或示缘起,子长子云,自叙元系,则云补处菩萨,仰嗣释迦法王真子,是号弥勒,虽三会济济,华林之道未孚,千尺岩岩,穰祛之化犹远;
但分身世界,济度群生,机有殊源,应无恒质,自叙因缘,大宗如此。
案停水经云,「观世音菩萨,有五百身,在此阎浮提地,示同凡品,教化众生」,弥勒菩萨,亦有五百身,在阎浮提种种示现,利益众生,故其本迹,难得而详言者也。
尔其蒸蒸大孝,肃肃惟恭,厥行以礼教为宗,其言以忠信为本,加以风神爽朗,气调清高,流化亲朋,善和纷诤,岂惟更盈毁壁,宜僚下丸而已哉。
至于王戎吏部邓禹司徒,同此时年,有怀栖遁,仍隐居松山双林寺,弃舍恩爱,非梁鸿之并游,拜辞亲老,如苏耽之永别,自修禅远壑(《艺文类聚》作远豁。)
绝粒长齐,非服流霞,若餐朝沆。
太守王杰,言其诡诈,乃使邦佐,幽诸后曹,迄至兼旬,曾无假食,于是州乡愧伏,远迩归依,逃迹山林,肆行兰若。
又自叙云,「七佛如来,十方并现,释尊摩顶,愿受深法,每至楗槌应叩,法鼓裁呜,空界神仙,共来行道」。
其外人所见者,拳握之内,或吐异香,胸臆之间,乍表金色。
时有信安县比丘僧朔,与其同类,远来观化,未及祇肃,忽见大士,身长丈馀,朔等惊惭,相趋礼拜,虔恭既毕,更睹常形,又有比丘智协、优婆夷钱满愿等,伏膺累载,频睹异仪,或见脚长二尺,指长五寸馀,两眼光明,双瞳照耀,皆为金色,并若金钱,譬李老而相侔,同周文而等状,姜嫄所履,天步可以为俦,河流大屐,神足宜其相比,支郎之彦,既耻黄精,瞿昙之师,有惭青目
既而四空妙定,薰脩已成,八解明心,庄严斯满,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或立舍须发,如闻善来,大倾财宝,同脩净福。
大士薰禅所憩,独在高岩,爰挺嘉木,是名梼树,擢本相对,似双槐于侠门,合干成阴,类双桐于空井,厥体贞劲,无爽大年,置霜停雪,寒暑萃,信可以方诸坚固,譬彼娑罗,既见守于神龙,将为疑于变鹤,乃于山根岭下,创造伽蓝,因此高柯,故名双林寺矣。
大士亦还其里舍,货贸妻儿,营缔支提,缮写尊法,尝以聚沙书地,皆成图果,芥子庵罗,无疑褊陋,乃起九层塼塔,形相岿然,六时虔拜,巡绕斯托。
又以大乘方等,灵药宝珠,眷言山谷,希得传写,龙乡思其晓照,象驾乏其流通,复造五时经典,千有馀卷,与夫鬻子而葬,同其至诚,嫁妻而隐,无殊高节,若寄搏麨,如因卖花,共指菩提,方成亲眷
至于一相无相之怀,虚己虚心之德,化鸡在臂,方推理于自然,毒蛇伤体,终无扰于深定,门徒肃肃,学侣诜诜,通被慈悲,义无偏党。
大通元年,县中长宿傅普通等一百人,诣县令范胥,连名荐述。
又以中大通四年,县中豪杰傅德宣等道俗三百人,诣县令萧诩,具陈德业。
夫以连城之宝,照庑之珍,野老怪而相捐,工人迷而不识,等体有流俗,才无鉴真,亟欲腾开,终成亏怠。
梁高祖武皇帝绍隆三宝,弘济四生,迹冠优填,神高仙豫,夫以陈蕃静室,犹怀天下之心,伊尹躬耕,思弘圣王之道,况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沈舟,能升彼岸,固宜光宣正法,影响人王者乎!
于是以中大通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遣弟子𥆜出都,致书高祖,其辞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今条上中下善,希能受持。
其上善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妄想为因,涅盘为果。
其中善以治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善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百姓,俱禀六齐,夫以四海之君,万邦之主,预居王土,莫不祇肃」。
尔时国师智者法师,与名德诸众僧等,言辞谨敬,多乖释伽之书,文牒毕恭,翻豫山公之启。
大士年非长老,位匪沙门,通疏乘舆,过无虔恪,京都道俗,莫不嗟疑。
𥆜至都,投太乐令何昌,并有弘誓,誓在御路,烧其左手,以此因缘,希当闻达。
昌以此书呈同泰寺皓法师,师众所知识,名称普闻,见书随喜,劝以呈奏。
皇心欢悦,遽遣招迎,来谒宸闱,亟论经典。
同泰寺前临北阙,密迩南宫,仍请安居,备诸资给,后徙居钟山之下定林寺,游岩倚树,宴坐经行,京洛名僧,学徒云聚,莫不提函负衷,问慧咨禅,居荫高松,卧依盘石,于是四彻之中,恒泫甘露,大旬之内,常雨天酒,岂非神仙影响,示现祯祥者乎?
帝于华林园重云殿自开讲三慧般若经,穷须真之所问,御法胜之高堂,百千龙像,围绕餐听,黑貂朱绂,王侯满筵,国华民秀,公卿连席,乃令大士独榻,对扬天扆,并遣传诏及宣传左右四人,接受言论。
尔时纳揆之于台内,司隶之在殿中,杜预还朝,马防亲贵,旧仪悬席,皆等庶僚,以大士绝世通人,故加其殊礼矣。
及玉辇升殿,云跸在阶,晏然箕坐,曾不山立,宪司讥问,愈觉凝跱,但答云,「法地若动,则一切法不安」。
应对言语,皆为爽异。
昔汉皇受道,栾大不臣,魏祖优贤,杨叟如客,河上之老,轻举临于孝文,严子之高,闲卧加于光武(《艺文类聚》作台下之人高尚加于光武。),方其古烈,信可为俦。
帝又于寿光殿独延大士讲论玄赜,言无重颂,句备伽佗,音会宫商,义兼华藻,岂惟宝积献盖,文成七言,释子弹琴,歌为千偈而已。
固非论经于白虎之殿,应诏金马之门,说义云台,受厘宣室,可同年而语哉?
自火运将终,民无先觉,虽复五湖内贝,苍鹅之兆未萌,四海横流,夷羊之牧匪现,大士天眼所照,预睹未来,摩掌之明,夙鉴时祸,哀群生之版荡,泣世道之崩沦,救苦为怀,大悲为病,誓欲虚中闭气,识食为斋,非服名香,但资禅悦,方乃烧其苦器,制造华灯,愿以此一光明,遍照十方佛土,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于是学众悲号,山门踊叫,弟子居士徐普拔潘普成等九人,求输已命,愿代宗师,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烧手善财童子,重睹知识,忍辱仙人,是冯相辈,大士乃延其教化,更住阎浮,弘训门人,备行众善,于是弟子居士范难陀,弟子比丘法旷,弟子优婆夷严比丘,各在山林,烧身现灭;
次有比丘宝月等二人,穷身系索,挂锭为镫;
次有比丘慧海菩提等八人,烧指供养;
次有比丘尼昙展,慧光法纤等四十九人,行不食斋法;
次有比丘僧拔慧品等六十二人,割耳出血,用和名香,奉依师教;
并在碑阴,书其名品。
夫二仪大德,所贵曰生,六趣合灵,所重唯命,虽复梦幻影响,同归摩灭,爱使迷情,唯贪长久,自非善巧方便,沤和含罗,照以慈镫,沾其妙药,岂或舍不赀之躯,而能行希有之事?
若令割身奉鬼,闻半偈于涅槃,卖髓祠天,能供养于般若,理当刳心靡吝,擢骨无疑者乎?
大士小学之年,不游黉舍,大成之德,自通坟典,安禅合掌,说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艺文类聚》作其辞。)悬河不穷其义,前后讲维摩思益经等,比丘智瓒传习受持,所应度者,化缘既毕,以太建元年,朱明始献,奄然右卧,将归大空,二旬初满,三心是灭。
尔时隆暑,便已赫曦,屈伸如常,温暖无异,洗浴究竟,扶坐著衣,色貌敷渝,光彩鲜洁,爰经信次,宛如平生。
乌伤县陈钟耆即往临赴,犹复反手传香,皆如畴昔,若此神变,无闻前古,虽复青牛道士,白马先生,便遁形骸,本惭希企。
若其灭定无想,弹指而石壁已开,法王在殡,申足而金棺犹启,非斯矣莫与为俦。
遗诫于双林山顶如法烧身,一分舍利,起塔于冢,一分舍利,起塔在山,又造弥勒像二躯,置此双塔,莫移我眠床,当取法猛上人,织成弥勒像,永安床上,寄此尊仪,以标形相也。
于是门徒巨痛,遂爽遗言,用震旦之常仪,乖阇维之旧法,四部皆集,悲同白车,七众攀号,哀逾青树
弟子比丘法璿菩提智瓒等,以为伯阳之德,贞枑纪于濑乡,仲尼之道,高碑书于鲁县,亦有扬雄弟子,郑玄门人,俱述清猷,载刊玄石,于是祈闻两观,冒涉三江,爰降丝纶,克成丰琰,陵虽不敏,夙仰高风,轻课庸音,乃为铭曰:
大矣权迹,劳哉赴时。
或现商主,聊为国师
卑同巧匠,屈示良医。
猗欤开士,类此难思。
当来解脱,克绍迦维。
妙道犹秘,机缘未适。
弗降鸡头,宁开狼迹。
北地爰徙,东山攸宅。
族贵泥阳,宗分兰石
莫测其本,徒观其迹。
邈有蒲塞,心冥世雄
明宣苦苦,妙鉴空空。
汲引三界,行藏六通。
爰初隐逸,宴处林丛。
食等餐露,斋疑服风。
敬礼珍塔,归依灵像。
未若天尊,躬临方丈
慧炬常照,慈灯斯朗。
释梵天仙,晨昏来往。
济济行法,洗洗谈讲。
德秀臧丈,风高广成。
来仪上国,抗礼承明。
妙辩无相,深言不生。
掸钟比说,击鼓惭英。
天口,谁其与京。
乍现仙掌,爰标神足。
色艳沈檀,香逾薝卜。
我有边际,随机延促。
誓毁身城,当开心狱。
忽示泡影,俄如风烛。
噭敫门人,承师若亲,宁焚软叠,弗燎香薪
合窟为窆,方坟以堙。
须弥据海,变炭扬尘。
净土无壤,灵仪自真。
何时涌塔,复睹全身(《艺文类聚》七十六)
净土十疑论 南北朝末隋初 · 释智顗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二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祇宜生此三界,于五浊三涂之中,救众生苦,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
是无大慈,障菩提道。
答:菩萨有二种:二者久修,行菩提道;
得无生忍,自不待说。
二者未得不还。
及初发心,凡夫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起大悲生,愿生恶世。
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
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救众生?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疾人。
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同行,一人为水所溺,一人性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彼此俱没;
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
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
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己,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
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
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傅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空飞,自在无碍。
凡夫无力,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念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无疑。
第二疑。
问:诸法体空,今乃舍此而求西方,岂不乖理?
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
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则是舍此求彼,不中理也。
汝若执住此,不求西方,是舍彼著此,此亦成病,亦不中理也。
又《转计》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则断灭见。
故《金刚般若》云:须菩提念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
何以故?
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
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
不灭者,谓诸法散时,不守自性。
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去,故言不灭。
非因缘生灭外,别有不生不灭。
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
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
若依虚空,终不能成。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
而说诸法实相,智者炽然。
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
此谓心净,故佛土净。
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
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不达此理,横想是非,嗔他求生净土,几许诬哉?
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第三疑。
问:十方诸佛,一切净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
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今乃偏求一佛净土,与平等乖,云何生净土?
答: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
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
若不专系一心一境,三昧难成。
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以心专致,得生彼国。
如《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遣往生?
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易得往生。
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
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与求一切佛功德无异。
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
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
故《华严》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
形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
如是无碍智,成就正等觉。
应念一切刹,佛身无有二。
智者以譬喻,得解若能达。
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
月影无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
法身无二故。
故炽然念一佛时,即念一切佛也。
第四疑。
问:即求生一佛净土,何不于十世佛土内,随念一佛净土,何须偏念西方净土邪?
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只知遍念阿弥陀佛。
云何用佛语?
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惟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
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馀部经论文等,殷勤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又《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恒河沙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
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愿力,决定得生极乐,当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偏有因缘。
何以得知?
《无量寿经》云:末世得法之时,特驻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
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
其馀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第五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
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
自力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
初发菩提,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缺。
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
如是修行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性住。
若能增进至七不退住,即种性住。
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也。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
身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佛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故《十住娑婆论》云: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寿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
此难如尘沙,说不可尽。
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眩,乱菩萨法;
二者,无奈恶人,破他胜德;
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四者,声闻自利,障于大慈;
五者,惟有自力,无他力。
譬如跛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易行道者,谓信佛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愿力摄持,决定往生。
如人水行,藉船力故,须臾千里,谓他力也。
又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自力,轮王力也。
第六疑。
问: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答:得彼国,有五因缘不退。
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受,故得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鬼神魔,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第七疑。
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
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
答:求生兜率,一日闻道见佛,势若相似,实有优劣。
且论二种: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
《弥勒上生经》云:行众生三昧,得入正定
方便得□□;
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
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
但众生能念阿弥陀佛者,机感相生,必得生也。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
无有水鸟乐树,风声乐响,起众生菩提之心,伏灭烦恼恶业。
又有女人,长诸天爱欲。
天女微妙,诸天耽玩,自不能舍,不如弥陀净土,水鸟乐树,风声乐响。
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念法之心,伏灭烦恼。
又无女人及与二乘,纯一大乘,清净良伴。
为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致无生之位。
如此比校,优劣显然,何须致疑。
今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恒沙,弥勒出世亦尔。
何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为生死业缚者也。
又《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狮子觉。
此三人发愿,同生兜率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
狮子觉先亡,一去数年不来。
后世亲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必来相报。
世亲已去,三年始来。
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
世亲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说法,一坐旋绕,即来相报,不晓此处,已经三载。
又问:狮子觉今在何处?
世亲云:狮子觉为受天乐,在外眷属。
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
诸小菩萨生彼,尚在五欲,何况凡夫?
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
不求兜率也。
第八疑。
问: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又复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法业之事?
答:释云: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
若恶多者,知识尚不可逢,何况十念成就?
又汝以无始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三种轻重较量,不定在时节多少。
何为三?
一者在心;
二者在缘;
三者在决定。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心虚妄颠倒生此心,初不知其为罪业也。
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此心,方知其为胜因,实福也。
一虚一实,岂可相比?
譬如万年暗室,日至而暗顿灭,岂可以久来之暗,遂不灭邪?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闇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
然真心未尝不惶愧,有时而掩饰也。
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真实觉悟,踊跃奋迅心生,唯恐其不得一旦见佛也。
一真一伪,岂可相比?
譬如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肯以箭深毒惨,而不去乎?
定者,造罪之时,初不信其有佛也,及至念佛之时,又唯恐其有罪也。
念心猛利,如日再明。
又譬如十围之索,千夫莫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
如千年积柴,一豆之火,少时即尽。
故一心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
九疑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当知女人及根缺者,必定不得生彼。
答: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耳。
但使众生净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生净土也。
《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
又云:业力不可思议。
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悉远。
如人在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
生净土亦尔,动念即生,不须疑也。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瘖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也。
即如韦提夫人,是请生净土主,及五百侍女授记,悉得往生。
但此处女人及盲聋瘖哑人,一心念阿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人身,亦不受根缺身耳。
二乘人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
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
一切女人,称我名号。
厌恶女人,舍命之后。
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
况生彼国,更受女身,复有根缺邪?
第十疑。
问: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
又凡夫俗人,皆不断淫欲,未知得生彼否?
答: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
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
为此常观色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
故《涅槃》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住止其中。
谁有智者,当乐此身?
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
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当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
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不净观。
若能如此观身不净者,淫欲烦恼,渐渐减少。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
此谓厌离行。
二名欣愿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常不离佛,得无生忍。
此谓欣愿行也(《释藏》起□,《国清百录》□)
白卫岭和韩昭 隋 · 李衍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初唐 · 李乂
五言排律 押先韵
睿德总无边,神皋择胜缘。
二仪齐法驾,三会礼香筵。
汉阙中黄近,秦山太白连。
台疑观(一作书)鸟日,池似刻鲸年。
满月临真境,秋风入御弦。
小臣叨下列,持管谬窥天。
河南龙门天竺寺711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形器分。
有宰匠。
名言立
有导师。
上圣卓然大仙之旨也。
定融于惠。
惠无不明。
明證于觉。
觉无不定。
虚其照然观我。
动以权而应物。
智周斯大。
功利斯远。
继善者循乎业。
欲仁者适乎变。
业乃至于无相。
变复存于有作。
使因城之广。
刹土之严。
其来尚矣。
天竺寺者。
天竺王子避位出家。
三藏法师宝思惟之立也。
夫所宗谓道。
道崇可让位。
况生于佛国。
所慕惟法。
法住可济时。
况行于人代。
吴季子安世高之事。
鲁仲尼康僧会之徒欤。
不然。
何以谛俗归真。
秉彝宏教之极也。
故誓于东震。
发自南离。
藏戒珠。
却商宝。
陵海涨而绝云岛矣。
属䑦倾其五两。
馀皇折其三翼
法师于呀呷渺㳽之际。
睹观世音像一躯。
随而载之凡七夕
观音则圣极于既堕。
迦叶以神形于既没。
海可以化为之迹变入诸身若是乎。
海本如故。
则荆陷莫致瓜步。
浮杯遂往。
孰喻乘桴于中道。
舍筏于彼岸邪。
至则冕旒赞叹。
京师翕习。
意吉之友而仍得自摩。
眷之更生。
与之纽解徵而张绝绪也。
始憩西明寺
译金光明楞伽文殊师利咒藏广博严净陀罗尼浴像功德大宝积等经七部
顾而言曰。
机轮未兆。
碍之殊域。
志成已信。
乘之坦涂。
今微言载剔。
密藏咸启。
吾其往矣。
况求法不二。
解空第一。
竟超西阖之偫。
必择东林之众。
常谓洛京阙塞。
山断川流。
枕城池于正阳。
当日月于亭午
脉脉中泻。
逶迤左薄。
黄道映以为界。
翠屏临而见空。
天下地势之寄也。
故宝塔曾盘。
镜龛延袤。
御梯凭下。
敷座因高。
具次八四。
方成万亿。
皆默而许之。
感遂通者。
法师乃乱流东济。
止彼香山
又于山北见龙泉二所。
洞澈深浅。
则铺丹孕碧。
噀珠连而上跳。
回夐经复。
则小雨微风。
点琼析而傍散。
积砾摇动。
光辉自然。
琉璃混成。
毛发可数。
法师乐之。
爰创方丈。
邻于咫尺。
坚持愿力。
善诱檀心。
皆撤无之欢豫。
尽布金之须达。
更于其侧。
造浮图精舍焉。
飞观遥峙。
仙茎崛起。
远而趋之。
虚空缥缈于其閒。
近而察之。
岑壑青荧于表里。
羌难得而名也。
景云岁辛亥月建已日辛卯
制以法师所造寺赐名曰天竺
维皇建极。
与天比崇。
教设而风靡。
化行而日用。
法师不忘本而遂初乎。
殿中侍御史赵国李畬字玉田
育粹含采。
妙机强学。
佑其垂成。
宪以从事
法师即于山之东偏。
建丈六石龛
匪泐而攻。
载追而琢。
四众围绕。
万人唱和。
疑陇埏之朝隤。
罗浮之暗徙。
则圆焰石乳。
凝阴水精。
香封韫玉。
花洒交璎。
谅殊特也。
若乃立三会
开八关。
撞鸿钟。
伐灵鼓。
引清梵。
称神咒。
向之双泉
氛氲五色。
云止烟绝。
星流火变。
亟福应而神滋焉。
每熙春载阳。
庶物和畅。
此都人士。
则填城溢陌。
自北而南。
遗光相涉。
偫听相接。
震闻乎数十里外。
无不举袂阴峰。
扬桡沸水。
洁诚而往。
修礼而去。
尔其倚红树。
凭丹槛。
清泠窈窕。
声闻下土。
披光若灭。
人得至天。
其崇信也。
如彼。
其安闲也如此。
禅期乐净。
道讵越于身心。
观岂恶嚣。
事已冥于世界。
寺之梵众。
得无量无转不退轮永于斯也。
沙门圆实。
密行精苦。
辩才酬对。
以尸臣之命。
功藏于宫。
大夫之灵。
德撰乎庙。
矧夫清凉有地。
常所住持。
忉利为天。
宛其相似。
文殊以之演说。
耆城因而回向者。
复何如哉。
雕而颂之可也。
俾宣偈曰。
洛之表兮伊之东。
山有香兮泉导蒙。
攒栌叠栱兮飞在空。
错石雕珉兮生梵宫。
乘豁险兮开素波。
望参差兮图䌽虹。
维妙力兮归大雄。
天竺之子心定惠。
转轮圣王道光济。
山之曲泉之涯兮。
特胜缘与宏誓。
永安居而悟寂。
混偫物而同契。
下座咏 唐 · 朱君绪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妙品演布化,迢迢霄玄音。
等受无碍智,三梁度黄津。
神霄功曹使,疲劳小停神。
三会因劳赏,当报不负言。
须启更当白,便曹未恚悬。
下座服居位,礼拜三宝尊(《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二。)
云麾将军李府君神道碑 唐 · 杨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二
斗极之下曰幽都
其气骨立。
其风精悍。
常山之下曰野。
其镇碣石。
其神蚩尤
海岳回抱。
府君出焉。
云龙感召。
府君感焉。
惟天永保唐运。
故府君来朝。
克生保臣。
辅宁大业。
中台者二子。
铭鼎鼐者六朝
当国宣九合之勋。
升堂有八元之族。
府君讳楷洛
先族汉校尉之裔也。
世居其北。
遂食坚昆之地。
实主崆峒之人。
大为王公。
小为侯伯。
其精薄日月。
其动破山川。
厥后东迁
复为鲜卑之右。
府君英明淳浑。
神踊天飞。
威严生介冑之容。
魁岸本山河之状。
双舞长剑。
左盘雕戈。
虎啸于穷溟。
云从于大泽。
有沈谋以忠中国。
有长技以服诸戎。
天子闻而思之。
密命奇士。
要之信誓。
君子曰。
井谷不可以游龟龙。
蚁垤不可以栽松
淮阴去楚。
百里绝虞。
尚父从周
乐生归燕。
此必精合于王霸。
魄见于祥符
宜乎万方而趋。
一言而感矣。
是年冬
府君与帐下骑士言曰。
吾乃祖本汉将。
辱于单于之庭。
而今千年大耻。
壮士当建功大国。
上驾真龙。
曷有遇风雨而泥蟠。
无卷舒以蜿变。
由是奋跃辽海。
翻飞上京
其来也戎羯生忧。
其至也幽燕罢警。
上御前殿
庭列千官。
钟石毕陈。
君臣相贺。
始问其姓。
因赐以家族。
特拜玉钤卫将军
先赐以大弓文马。
又拜左奉宸内供奉
升玉堂。
餐沆瀣矣。
帝曰。
余欲成幽都
殪死市。
乃命府君为朔方讨击大总管
于是云麾铁骑。
川动地踊。
左饮青海
北登狼山
帝曰。
余欲宅嵎夷。
破鸭绿。
击靺鞨。
俘林胡。
乃命府君幽州经略使
于是间榆关。
横障塞。
三以奇伏。
五以胜归。
帝曰。
余欲军北方之野。
乃命府君为清军。
于是敌也无气燄之作。
士也无踊跃之劳。
帝曰。
余欲护坰牧之使。
于是凭列走队。
法掩亭院。
神螭水瑞。
孔阜充硕。
帝曰。
余欲书日月之常。
教熊罴之旅。
咨尔职典彼朔方。
复命府君节度副使
于是镇之以德。
宣之以威。
师和年丰。
罔或不若。
帝曰。
余欲配勾陈之位。
养死事之孤。
乃命府君左羽林将军
于是蓬头射声。
上贯牛斗。
帝曰。
余欲屠石堡。
畴其代谋。
佥曰府君
乃命佐中权。
发大号。
于是元黄洒血。
玉石俱摧。
载初中。
两蕃不庭。
有诏府君寻盟旧国。
单车从汉。
二憾来同。
戎狄变心惧我为患。
主客之势。
合豺狼之凶。
甲兴于门。
车结其外。
府君复为死地。
甘为国羞。
仰而腾驹。
若与神遇。
横跳出于虎口。
伏念叹于龙颜。
的卢之师。
恶可喻也。
吐蕃之寇河源。
冲下凭突。
矢石交作。
府君以精骑一旅。
济河之南。
万火燎于他山。
三军出其閒道。
惊寇四溃。
重围自解。
加灶之奇。
孰云多也。
府君将赴征西。
谓所亲曰。
余往必克敌。
殆不能归。
及班师献捷。
殁于中路。
明达人之委。
顺君子之终。
邓公之勇。
曷其智也。
至若秉季布然诺
法穰苴之政教。
动于军志。
举合吏能。
奇谋绝于揣摩。
故事留于风俗。
神对历象。
精合晦明。
勤道不形。
进而人莫见也。
为政以德。
宠而久弥尊也。
始自天后之末。
至于圣皇之朝。
前后录功凡二十四命。
食邑二千七百户。
封蓟郡开国公
又加云麾将军
定国者两朝。
拖侯服者四纪。
会兵车者百胜。
出帐下者千人。
国有事。
未尝不勤劳。
无私可谓知礼。
故得大命三锡。
重侯累封。
辂车山元。
藏于太室。
壮图未极。
沉疾生劳。
合浦
伏波将老。
望河源之道。
征虏不归。
其年某月日。
薨于灵州怀定县之师次。
享年六十有七。
追赠营州都督
赙物三百疋。
米粟三百石。
以明年某月日。
诏葬于富平县檀山原。
礼也。
夫人某郡都鸿胪卿某之女。
异气祥合。
高门郁兴。
卜邻也钟鼎再悬。
受禄也在席。
元子太尉临淮郡王侍中光弼
河图钩合。
上感神精。
磅礡于阴阳之和。
同符于元命之纪。
次子将作监光彦。
气含精劲。
仁服孝慈。
列侯于千石之家。
从事四方之志。
少子太保光进
命世忠义。
纵横知略。
天之辰象。
物之粹灵。
乾元中
太尉以东诸侯三会于河。
再以駹髳济于淮海。
天子美齐桓之志。
系凡蒋之盟。
府君炳德丕赫。
积流仁庆
追考功绩。
发于书。
谥曰忠
累有褒赠。
号韩国夫人
于是建庙堂。
命宗祝。
室有山龙之服。
飨有金石之和。
昭宣令图。
焕然铭篆。
以炎掌史之官也。
奉命为词。
徘徊大名
耿弇有终有庆。
慷慨观德。
张仲为子为臣。
铭曰。
茫茫上天。
下降狼星。
崆峒之野。
焜耀其形。
于赫巨唐。
风雨是经。
矧伊本邦。
曷不来庭。
煌煌府君
为国之翰。
从顺干戎。
威雠剿乱。
阴刚萃灵。
渤碣精悍。
□□□□志不可玩。
绵绵塞草。
天地之下。
北拒狼山
野无胡马。
殊勋大绩。
玉剑元社。
天空武库。
海折昆崙。
在昔遗庆。
鲁之臧孙。
曰圣在天。
勤于至道。
既命太尉
亦崇太保
一门四龙。
三作元老。
赫赫元老。
气合清贞。
白发垂冕。
高堂有亲。
帝命韩国
胙于夫人。
亦诏蓟邱。
下宠明神。
左凿贞石。
垂于将来。
矧我洪勋。
上悬云台
彼邱之颓。
此泽之堆。
悠悠令德。
万古不回。
古塔记 唐 · 李知元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天下湘山祖师圣化主人无量寿佛入寂几十霜矣。奉遗命以肉身垂化。
及今浮图成。奉佛出龛入焉。
圣貌如生。毫光时现。
真世希有事也。佛降神天寿之乡。
垂像五华之地。珠投周室。
钵出径山。法讳全真。
别号宗慧。先年云游至县。
选胜湘山。结茅为院。
名曰净土。十力神圆。
通智足。慈育万有。
道济百灵。不扰人天。
耕畬自给。处世说法。
利益无边。来者如归。
视道若咫。太和之末
沙汰僧尼。会昌五年
焚毁刹院。佛以觉照。
先事深藏。风移益高。
挺然独立。衣冠殊制。
名号不伦。衣曰无量寿衣。
冠曰真空法冠。髭发不剃。
老少不常。不念经。
不礼佛。乃自号真空法身周主人。
又尝谓修行犹落色空。见我所以超凡。
透色空。过真空。
乃入无量量。绝无无量。
那得非无量主人。大中初
佛教重兴。兼苦旱久。
邑人乃入覆釜。迎佛还山。
雨旸时若。物和岁丰。
民安其生。俗蒸以变。
盖居然一极乐国也。制教十二部。
部十二卷。命曰遗教经。
又其徒汇录湘山百问行世。咸通八年二月初八日辰时
忽召众。谓无色天请吾设法。
既而偈毕。趺坐而逝。
遂卜于山之中峰布台下。建院迎龛上供。
踰二七夜。放白毫相光十一道。
光中现十有一佛。如是者弥月。
乾符甲午夏刘相公瞻从驩州召还。
湘源。以佛与同郡。
诣院供香。见紫云回翔其上。
蠲缣一笥。助修浮图。
于是净土院三会长遍募诸方。就供所地。
庀材鸠工。经营两载。
乃峻厥役。官僚信士。
大集斋供以庆之。时则乾符三年岁次景申二月己酉朔十二日庚申也。
知元滥蒙众请。据事直言。
石塔门。永播终古。
单于台 唐 · 李士元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
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
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
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
梦得 唐 · 白居易
 押词韵第七部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长安客舍(一作怀)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其一 唐 · 曹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邵陵(一作楼)碧葱茏,河汉西沈(一作星流)宴未终。
残漏五更传(一作掀)海月,清笳三会揭天风。
香熏舞席云鬟绿,光射(一作骰)蜡烛红。
今日却怀(一作思)行乐处,两床丝竹水(一作小)楼中。
晓角 唐 · 方干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
立霜嘶马怨,攒碛泣兵愁。
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
罢闻三会后,天迥晓星流。
边城听角 唐 · 高骈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听晓角 五代 · 贯休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三会单于满阁风,五行无忒月朦胧。
如何十万家休戚,只在呜呜咽咽中。
众修补三会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
伏闻人之禀生。
资于二气。
阴阳定体。
魂魄守身。
稍或愆和。
即成灾否。
三会之日。
是三魂攒奏之辰。
罪福吉凶。
纤毫无失。
增寿夺算。
赏罚甚明。
所宜积善除非。
立功补过。
用祈吉应。
以保遐龄。
元圣格言。
真经明训。
敢不遵守。
以戒身心。
臣等数年以来。
于下会之日。
共申祈醮。
以罄焚修。
昨者迫以尘缘。
运违佳节。
中心忧惕。
不敢遑安
今则别选良辰。
旁招善友。
同营香火。
特展醮祈。
静夜寒更。
冥心注念。
真经必降。
诚愿冀通。
伏惟万圣回光。
千真鉴映。
锡其祷祝。
除彼灾凶。
制魄拘魂。
各遂修生之望。
回凶变吉。
咸开遐永之程。
臣等或三命衰微。
九宫厄滞。
或星文照临。
灾运萦躔。
或宿债未平。
馀殃未息。
或故伤误杀。
积过深瑕。
俱乞荡除。
克赐昭祐。
合家蒙福。
九祖生天。
公私有通泰之祥。
眷属乂安之泽。
不任。
三会为弟子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二
臣以庸微。负荷大法。
敷宏真训。开度天人。
授道传经。济时行化。
弟子某等。夙慕大道。
归命至真。奉信元科。
参受符箓。传付之后。
已历岁年。或虑未受道之前。
及佩箓之后。立身注意。
动有罪条。三业十躔。
恣其愆过。三元八节。
朝谒不专。本命庚申
修行有阙。或啖食荤血。
秽乱正真。或嗜欲繁华。
负违禁戒。非凭三会
难遍忏祈。今因某会之辰。
考校之节。同申大醮。
拜章言功。罪谢十天。
归诚三宝。并乞宿殃清荡。
众罪蠲除。善簿定名。
生宫列籍。冤仇和解。
债讼夷平。真气内充。
百关悦豫。灵官外护。
万恶消沈。五行三命之中。
暗曜明星之内。永无临照。
长息灾凶。九祖生天。
六亲蒙福。公私贞吉。
动静康宜。年命增延。
福祚遐广。誓令修励。
上答元恩。不任。
菩萨蛮 其二 前蜀 · 尹鹗
呜呜晓角调如语,画楼三会喧雷鼓。
枕上梦方残,月光铺水寒。

蛾眉应敛翠,咫尺同千里。
宿酒未全消,满怀离恨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