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创作地点
遣兴五首 其五 759年 唐 · 杜甫
 押阳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朝逢(一作逆)富家葬,前后皆(一作见)辉光。
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
君看束练(一作缚)去,亦得归山冈。
秦州(原注:乾元二年,自秦州同谷县纪行。)759年 唐 · 杜甫
 押尤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引用典故:乐土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一作如凉)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一作东)幽。
栗亭同谷栗亭镇)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一作云)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一作名),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一作大),惘(一作炯)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阮隐居(昉)759年 唐 · 杜甫
 押麌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引用典故:箕颍客 甘猛虎 蓬蒿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
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谓阮籍、咸、孚辈)
贫知静者性,自(一作白)益毛发古。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清诗近道要,识子(一作字)用心苦。
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
更议居远村,避喧甘猛虎
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
赤谷759年 唐 · 杜甫
 押支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一作亦未)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一作难)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一作飘零),故乡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铁堂峡铁堂山天水县东五里,峡有铁堂庄。)759年 唐 · 杜甫
 押屑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一作精)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
修纤无垠(一作限)嵌空(一作孔)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一作徒怀柏悦)
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
飘蓬踰三年,回首肝肺热。
佳人759年 唐 · 杜甫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引用典故:佳人绝世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一作山)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一作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一作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一作髻,一作鬓),采柏动盈匊(一作握)
天寒翠袖薄,日暮
赤谷西崦人家(赤谷在奏州西南七十里,曹刘战此,谷水尽赤,故名。)759年 唐 · 杜甫
 押屋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引用典故:武陵
跻险不自喧(一作宣,一作安),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一作源)宿。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其一 759年 唐 · 杜甫
 押遇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引用典故:汤休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一作步,一作涉)阴岭冱。
惆怅老大,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一作天)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经陇头分水749年 唐 · 岑参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陇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
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749年 唐 · 岑参
 押尤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一作飕)
别家(一作来)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脩。
论命令恩宠赐与三事疏庆历二年陇州上)1042年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八、《隆平集》卷一五、《东都事略》卷六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宋史》卷二五九《尹洙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宋史新编》卷九一、《古文渊鉴》卷四三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四月日,朝奉郎、守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新差通判秦州军州事、上骑都尉、赐绯鱼袋臣尹洙,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臣闻汉文帝盛德之主,贾谊论当时事势,犹云「可为痛哭」;
孝武帝外攘四夷,以强主威,徐乐严安尚以陈胜亡秦、六卿篡晋为诫。
二帝不以危乱灭亡为讳,故子孙保天下者十馀世。
秦二世时,关东盗起,或以反者闻,二世怒,下吏。
或曰「逐捕今尽,不足忧」,乃悦。
隋炀帝时,四方兵兴,左右近臣皆隐贼数,不以实闻。
或言贼多者,辄被诘责。
二帝以危乱灭亡为讳,故秦、隋之宗社,数年为墟。
陛下视今日天下之治,孰与汉文?
威制四夷,孰与汉武
国家基本仁德,陛下慈孝爱民,诚万万于秦、隋。
至于西有不臣之虏,北有强大之邻,非特闾巷盗贼之势也。
自西虏叛命者四年,旁塞数扰,内地疲远输,兵久于外,而休息无期。
卒有乘弊而起,兵法所谓「智者不能善其后」。
当此之时,陛下当夙夜忧惧,所以虑事变而塞祸源也。
陛下延访边事,容纳直言,前世人主勤劳宽大,未有能远过者也。
然未知以宗庙为忧、危亡为惧,此贱臣所以感愤于邑而不已。
何者?
今命令数更,恩宠过滥,赐与不节,此三者戒之慎之,在陛下所行耳,非有难动之势也。
陛下因循不革,弊坏日甚,臣是以谓陛下未以宗庙为忧,危亡为惧者以此。
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垂信于天下也。
异时民间闻朝廷降一令,皆竦视之;
今则不然,皆相与窃语,以为不久当更,既而信然。
此命令日轻于下也。
命令轻则朝廷不尊矣。
又闻群臣有献忠谋者,陛下始甚听之,后复一人沮之,则陛下意移矣。
忠言者以陛下信之不能终,颇自绌其谋,以为无益。
此命令数更之弊也。
夫爵赏,陛下所持之柄也。
近时外戚内臣,以及士人,或因缘以求,恩泽从中下,谓之「内降」。
臣闻唐氏衰政,或母后专制,或妃主擅朝,树恩私党,名为「斜封」。
今陛下威柄自出,外戚内臣贤而才者,当与大臣公议而进之,何必袭斜封之弊哉?
且使大臣从之,则坏陛下纲纪;
不从,则沮陛下德音。
坏纲纪,忠臣所不忍为;
沮德音,则威柄日轻。
臣又闻尽公不阿,朝廷所以责大臣;
今乃自以私昵挠之,而欲责大臣之守正不私,难矣。
此恩宠过滥之弊也。
夫赐与者,国家所以劝功也。
比年以来,嫔御及伶官太医之属,赐与过厚。
人间传言:内帑金帛,皆祖宗累朝积聚,陛下用之不甚爱恤,今之所存无几。
疏远之人,诚不能详内府丰匮之数,但见取于民者日烦,即知畜于公帑者不厚。
臣亦知国家自西方用兵,用度寖广,帑藏之积,未必皆为赐予所费。
然下民不可家至而户晓,独见陛下行事感动耳。
往岁闻边将王圭以力战赐金,则无不悦服;
或见优人所得过厚,则往往愤叹,人情不可不察。
此赐予不节之弊也。
臣所论三事,皆人人所共知,近臣从谀而不言,以至今日。
方今非独夷狄之为患,朝政日弊而陛下不寤,人心日危而陛下不知,故臣愿先正于内以正于外,然后忠谋渐进,纲纪渐举,国用渐足,士心渐奋,夷狄之患庶乎息矣。
伏惟陛下深察秦、隋恶闻忠言所以亡,远法汉主不讳危乱所以存,日新盛德,与民更始,则非独贱臣幸甚,实亦天下幸甚。
干犯鈇钺,臣无任战汗激切俟命之至。
昧死再拜上疏。
太常博士致仕何君墓志铭1042年4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君讳某,字某,其先京兆咸阳人
祖讳朗,左司禦、率府率,葬河南新安,遂为河南人
考讳曮,周显德二年进士第二人,终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有名于时,赠某官。
母高氏,追封某县太君
君三岁而孤,养于外氏,能自树立。
三十始举进士,五上得同进士出身,授仪州司理参军,再调开封祥符,迁果州团练判官,又历凤翔彭州河中永兴四幕,最后以永兴军节度判官告老,除太常博士致仕。
还洛七年,年八十三,康定二年六月六日终于家。
君性通恕,善谈笑,喜人和同;
然持身奉法,不为强屈。
尝与上官争辨杀人狱,终出之,后得劫者,众益伏。
掌州庾吏袭故迹,欲上下通为奸利,惮君初至,未有以致其赂。
乃作匿名书,求君黜聪明,并以金帛投于廨垣。
君曰:「是必某吏所为」。
捕治之,伏罪,君廉益以闻。
前后荐其行能者数十人,止用选部循资格、增廪禄而已。
流辈或骤为时用,君闻之,更有喜色。
及退居,无分产以自资,恬然不以歉其心。
体强无疾,一日呼嗣子,命以终制,语颇详悉,起居犹平常,自是三日而终。
即以明年四月某日,葬于新安县某乡某里。
凡三娶,两李氏,早亡;
向氏,侍中拱之女,封某县君
一子令孙,举进士,礼部尝奏名,孝谨有才称。
四女,适卢贲李宗孟,皆明经
宗世贤,举进士
王宗谔,为三班借职
铭曰:
进而窒,性焉益通。
处而贫,心焉自充。
仁者固得其寿,君子不谓之穷。
以勤为养,以礼送终。
君实有子,世其清风。
秦州新筑东西城记庆历二年八月1042年8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七、《河南先生文集》卷四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城,武备之一,譬于兵,为器之大者也。
古圣王捍患底民,弓矢甲胄,与城郭沟池交相为用,以利后世,世人不推究古始,以为王者专任德教,不必城守为固。
果如是,武库甲兵将安用邪?
圣人以不教战为弃民,兵不可得而废,犹城之不可废。
呜呼!
世人未之思也。
上之十六年,始用西师,边将增壁垒,寖为守备。
又二年,虏犯塞,震动鄜延之师。
潼关以西,诸州悉城,群议靡然,无复立异者。
然而事暴起,严期办,甚者削制度,茍谋亟成。
既而不免改作,重伤民力,比之平时预为之图,劳费过半矣。
秦州自昔为用武地,城垒粗完,数十年戎落内属益众,物货交会,闾井日繁,民颇附城而居。
韩公作镇之初年,籍城外居民暨屯营几万家。
公曰:「是所以资寇也」。
乃上其事,以益城为请。
诏从之。
公择材吏,授之规模,东西广城四千一百步,高三丈五尺,基厚皆称是,内与旧城连属,合为一城。
自十月至正月,以毕事闻,总工三百万,秦人壮之。
是岁尽冬无甚寒,杵者声讴,以致其乐焉。
先是,郡有罗谷水,自北山而下,公导之,使西塞故道以治城,众颇为疑。
明年夏,大雨,水循新堤,绝不为城害,众乃服。
或者以虏数敌中国,今作城,祇以自守,非制虏术。
此大不然,今之所患,边垒未能尽固耳。
果尽固,虽虏至,吾兵得专力于外,胜势多矣。
如虏以吾城守既备,息其阋边之谋,则《兵志》所谓「无智名,无勇功,善之善者」也。
忠国爱人之心,其在兹乎!
自始事,公宴犒慰劳,无日不至。
既成,由诸校而上,天子又第其劳加赐焉。
春秋》,列国兴作皆以书。
城之四月,某得以州事佐公,故详其实而书之。
凡董役之长,暨勤事之吏,皆刻名于石阴。
庆历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冯诰复文资故官奏庆历三年1043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本州西路蕃部李宫等八族寇永宁、来远寨,都监齐再升为贼追袭,坠崖而死。
其后数入寇钞,而诰能于来远寨北八里野勺口筑堡以扼其要冲。
贼计窘,于是入献甲器,愿纳质内附及以再升之丧来还。
诰初以太子中允崇仪副使,寻责授礼宾副使,今不愿预赏,止愿复文资故官。
秦州谢两府1042年11月12日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文潞公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伏奉敕差知秦州,已于某月某日到任者。
古秦之封,中夏为蔽,久所择守,难其得人。
自惭拙愚,寖服华宠。
出涖边绝,讫无勋勤。
敢希上恩,乃俾易地。
即政之始,观风有殊。
山川旷夷,羌汉丛会,俗尚不一,师屯且繁。
迩复拓固封圻,建宅城堡。
守备之戒,当有远谋;
事役之兴,剧于他道。
所任益重,非蒙克堪。
盖遇某官协亮天工,总持政柄。
牧师之选,切方面之安。
启言至公,汲用平进。
谨精措置,勉罄朴忠。
图靖塞虞,讲求民理。
庶几修职,无玷于人。
秦州即事1062年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边清羽书息,事简使君慵。
地僻俗客少,日长春睡浓。
平安三路火(自注:秦州烽火候,自沿边三路而来。),昏晓两山钟(自注:南山北山皆有钟。)
戍满归心动,先随渭水东。
秦州后园春宴赠部署刘几阁使深晓音律)1061年2月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柳暗三眠困,花繁二月(自注:秦州后园有二月花,开最早,每艳甚盛,绝有清香。)
情怀当酒尽,兴味为春长。
叠鼓渔阳节,清讴北里妆。
阶前乐无误,席上有周郎。
翰林承旨宋子京尚书捐馆1061年5月 北宋 · 张方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平昔雍容两禁游,共陪帷幄奉咨谋。
功名不到麒麟阁,词赋空传鹦鹉洲
事业三朝虚物望,声华一代擅风流。
清时只作文章老,谁识深怀蕴九畴。
秦州晚宴即席示诸宾僚1061年2月 北宋 · 张方平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秦川节物似西川二月风光已不寒。
犹去清明三候远,忽惊烂漫一春残。
香随芳树频移席,晴爱遥山久凭栏。
却忆京华胜游处,常为暮景促归鞍。
陇西郡麦积山有献白鹿者洁如霜雪驯养逾年放归旧山十二韵1062年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天水市
地得金方正,山藏灵物珍。
月宫遗玉兔,仙仗失霜麟。
乳窦冰泉冷,晴原露草
清风生涧壑,高格对松筠。
久卧常存息,凝思若养神。
烟崖一蹭蹬,华馆久埃尘。
我意本云水,无心爱佩绅。
平生厌俗客,待尔当嘉宾。
萧洒襟情远,虚恬气韵真。
轩同鹤静,渚伴鸥驯。
龟智沾骊血,牺纯被绣巾。
放归旧林麓,好去避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