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创作地点
漳倅到任告先圣文1236年冬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臞轩集》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某学古而迂,身谋甚左。
一第廿年,方书六考。
贵岂不欲,耻非其道。
富不可求,从吾所好。
圣谟洋洋,惟知允蹈
拜庙之辰,敢以必告。
漳州辞庙文1237年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翰林院本《臞轩集》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乙未秋闰,奏对未央。
其未信而谏也似讪,其私忧过计也似狂。
俯不愧于此心,仰不愧于彼苍,明不负于天子,幽不负于宁皇。
惟是结怨乎边帅,掇怒乎庙堂,交恶乎阉宦,取谗乎妃嫱。
反舟蓬岛奉祠故乡。
圣恩宽大,俾倅于漳。
敢求言之有诏,将献忠于皂囊。
疏已成而未奏,俄白简之飞霜,谓不当谄事真某而慕名胜,交结洪、魏而相誇张;
又不当诋二相之为牛、李,以今日而比有唐。
以此得罪,分之所当。
归处南山之下,读书养正之堂,誓无片言以干时,不作一书以入杭。
亦有神明,质之在旁,临行告别,寓诚瓣香,神之听之,绾他肠。
魏鹤山先生1237年3月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臞轩集》卷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惟国家盛时之人才,禀山川清淑之间气。
文章则眉山之父子,道学则伊川之昆季。
更南渡之百年,邈徽称而谁嗣?
鹤山先生以英伟之姿,抱远大之器。
文追正始之音,学探圣贤之秘。
权史当朝,以儒为戏,先生辈人,不得行志。
宝庆之初元,抗纲常之宏议。
守关而怒号,犬见日而群吠,斥忠质于渠阳,快女媭之怨詈。
谊也当此,赋鵩以悲鸣;
原也当此,沉湘而憔悴。
先生处之泰然,曰吾有命有义,履畏境如康庄,茹苦荼如甘
独尽力于斯文,将垂光于来世。
于《易》则探赜钩深,于《礼》则订讹證伪,于诗则陶写襟灵,于字则平章篆隶。
凡笔端之游嬉,指理窟而超诣。
积八年之深功,续程苏之位置,使一朝之大用,当尽抒于经济。
迨夫天毙权奸,朝登儒揆。
初年而西山自闽来,次年先生自蜀至。
洪、蒋诸贤,后先征汇。
遂使端平之初,及见元祐之懿。
西山之一颓,如杲日之西坠。
先生哭之尽哀,人士闻之兴喟。
未几而蒋终于家,又未几而洪薨于位。
立东门者一人,凛灵光之标致。
以政地之重臣,为督府元帅,何异乎嫉真卿而使之为说李之行,恶彦国而使之为出疆之使。
未视师而贼胆寒,将策勋而同列忌。
俄异论之横生,怅初心之莫遂,蜀无家之可归,奉丛祠之若寄。
及帅闽之命颁,犹物情之少慰。
司封驳者何人,犯清议而不愧!
使此身之犹存,尚行道之可冀,何殒星之告妖,乃翛然而蝉蜕。
呜呼哀哉!
天生伟人,关系匪细,出处则关民生之戚休,存亡则系吾道之兴废。
宜锡之期颐之年,留以为宗社之卫。
至于奸臣弄权,贪夫败类,宜凶于而身而家,毋得以为鬼为魅。
彼苍者天,胡然不惠?
恶者永年,善者降厉。
望之、周堪殁,而孔光赐杖于建平之间
元城、莹中卒,而蔡京白首于靖康之际。
钟鸣漏尽者冥行不休,而元夫巨人乃沦亡而相继。
呜呼哀哉!
国步间关,民生彫弊,襄邱墟,江淮鼎沸。
外有侧目伺隙之憸壬,内有摇舌肆谗之妇寺。
此何时而梁木摧,此何景而蛟龙逝。
是殆晋人所谓秋高摇落之时,使人眩然而出涕。
某晚登门墙,辱窥小异,虽名位之不侔,偶襟期之胥契。
读奏篇之瞽言,曰差强乎人意。
属霜简之见排,纷群目之疾视。
先生白之榻前,至色庄而言毅。
谓去一微臣不足怜,恐天下自此以为讳。
旋开悟于上心,得免投之荒裔。
赠之以朝阳鸣凤之绣图。
申之以彩笔飞鸾之大字。
至今序引之珍藏,烨然有光于巾笥。
先生于仆非纳交,仆于先生非借势。
或者下石之未休,犹谓托名流而附丽。
自漳滨而斥还,拟墓前而自誓,抱直道以不渝,鞭古心而愈励。
闻讣告于邮传,集百忧于肝肺,盖为世道之隐忧,非特一身之私计。
假精庐以招魂,陈生刍而设祭。
谅英爽之周游,如源泉之在地。
随感召而必通,傥下歆乎一酹。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悠悠我思,明发不寐。
祭郑都承子敬(一 丁酉1237年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臞轩集》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呜呼哀哉!
春初浣,方得公书。
情文溢纸,细字渠渠。
谓因感冷,药裹是需。
我每羡公,精于调理。
红颜怡怡,高谈亹亹。
纵有微疴,亦偶然尔。
一日行路,忽有异传。
我不敢信,心极悬悬。
徐诘其寔,公果溘然。
呜呼哀哉!
公生相门,寔则儒素。
涵茹群书,练习典故。
不但多闻,且通世务。
太和试邑,蔼有休称。
入迁院辖,再转为丞。
显宦要职,跬步可登。
维时权奸,其门可炙。
公心耻之,抗章丐出。
吾官宁卑,吾道不屈。
高牙大纛,作牧庐陵
民肌春暖,吏胆冰凝。
不畏强禦,谗言朋兴。
浩然来归,一邱一壑
陈复斋,追随最乐。
罔俾耆英,专美于洛。
十有七载,冰山乃倾。
遄以郎召,承旨枢庭
一语不合,拂袖而行。
有诏起家,畀以漳守。
政痁民疵,是图是究。
千里咏歌,二天宏覆。
乃者望日,出劝农耕。
归坐铃阁,寝已三更
曾谓顷刻,乃隔死生。
呜呼哀哉!
贤者存亡,有关天运。
比年以来,德星屡殒。
我欲问天,天不可问。
复斋冢木,郁乎苍烟。
建昌仙去,闾里凄然。
又弱一个,人何望焉?
呜呼!
官至元士,官不为小;
年踰耳顺,年不为夭。
所可恨者,积丰施眇。
郡失良牧,朝失荩臣,子失名父,里失贤人。
知与不知,怆然伤神。
某也辱知,亶非一日,迎拜素车,有泪盈臆。
卮酒写哀,公其来格。
呜呼哀哉!
经界申诸司1190年6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一、乾隆《福建通志》卷六九、光绪《漳州府志》卷四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具位:伏睹本州准转运衙及准提刑提举衙牒,备准省劄,臣僚劄子奏:「闻经界之政公私俱利,闽、广接壤,广中已行经界,而闽中未行。
顷者,朝廷俾闽路漕臣措置汀州经界,续恐有扰而权行住罢。
夫经界虽难遽行,然因其乡俗而行之以渐,则无劳扰之患。
盖闽郡多山田,素无亩角可计,乡例率计种子,或斗或升,每一斗种大率系产钱十馀文。
若使民户自以本户产钱均配其田,自为二簿,一输之官,一为户簿,如江、浙之例,每段画图而旁写四至,配以产钱若干,其簿之首总计本户产钱,以合官簿之数。
其隐瞒不载者,甘没于官,许人告首请佃。
间有郡例元产一钱约抵它郡数文者,使每一钱以十分为率而折之,则山田小段并可均配。
行之二三年,亩产渐实,然后使保正长自画图,为『甲』『乙』『壬』『癸』等字号而总计之,则民心自安,不差官吏、不置司局而民亦无扰矣」。
二月十九日,三省同奉圣旨,令福建路监司相度,条具闻奏,牒请契勘本州曾未举行经界,如或已行,即未委先来系作如何施行,目今见行遵守,有无所行未尽。
若未行经界,亦合作何措置,逐一条具经久利便因依状申者。
本州除已一面询访到龙溪知县翁承议条具事状,备录供申外,熹窃自念久处田间,尝试县吏,其于此事,尤所习知。
正以本州向来不曾推行经界,田税不均,贫弱受弊,方欲少俟数月之间,条上五事,首以为请。
今睹上项指挥,适与鄙意所欲言者不约而合,以此更加询访,见得经界行否之利害一,经界详略之利害一,又得其所必可行之术三,又得其将不得行之虑一,不敢隐默,谨具如后:
一、版籍不正,田税不均,虽若小事,然其实最为公私莫大之害。
盖贫者无业而有税,则私家有输纳欠负、追呼监系之苦;
富者有而无税,则公家有隐瞒失陷、岁计不足之患。
及其久也,诉理纷纭,追对留滞,官吏困于稽考,人户疲于应对,而奸欺百出,率不可均,则公私贫富俱受其弊。
岁引月长,有增无减。
且以熹身之所历者言之。
绍兴二十三四年间,备员泉州同安主簿,是时已见本州不曾经界,县道催理税物不登,乡司例以逃绝为词,官司便谓不可推究。
徐考其实,则人户虽已逃亡,而其田土只在本处,但或为富家巨室先已并吞,或为邻至宗亲后来占据,阴结乡吏,隐而不言耳。
固尝画策以请于县,一时均割,虽亦颇多,然本原未正,弊随日生,终不能有以为久远之利。
况自彼时至今,又已三四十年。
兹者南来,每见县道官员谙晓民事者,无不以此为病。
至于田里之民,则其苦此而欲得经界,又不待言而可见。
此经界行否之利害然也。
然则今日议臣之请,亦可谓深知所以救时弊之急矣。
但其所言闽、广之事,或非亲见,容有未实。
绍兴年中,福建一路实但泉、漳、汀州不曾经界,然亦非全然不行也。
是其打量攒造,盖已什八九成,而提刑孙汝翼以为山贼未平,民散田荒,虑有不实,亟奏罢之,本非此三州者偏有不可经界之势也。
且其至今,岁月益久,流亡复业,田土开垦,又已非复昔时矣。
使昔时真不可行,岂至今日终不可行而遂已乎?
伏乞台察
一、经界利害如前所陈,则其不可不行审矣。
然行之详略,又有利害者。
盖版籍之所以不正,田税之所以不均,政缘教化未明,风俗薄恶,人怀私意,不能自克,是以因循积弊,以至于此。
虽有教化,亦未可以卒然变也,况今吏治,何暇及此?
而遽欲版图之正、田税之均,是岂不差官、不置局、不打量步亩、不攒造图帐之所能办乎?
所以绍兴年中虽以秦太师之权力,李侍郎之心计,然犹不惮甚劳大费,以至淹历岁时之久,而后能有成也。
若如议者之言,即是熙宁手实之法,其初虽若简易,其终必将大起告讦之风,徒伤淳厚之俗,而卒不足以得人户田产有无多寡之实,又反不如偷安度日,都不作为之为愈也。
绍兴经界立法甚严,人所创见,莫不震悚,然而奸猾之民犹有故犯之者。
况于今日,以此苟简之法施之玩习之民,而欲妄意簿正而税平,岂可得哉!
此经界详略之利害者然也。
伏乞台察
一、经界之行否详略,其利害已悉具于前矣。
今欲行之,则绍兴已行之法诚不可易,但当时所行亦有一二未尽善者。
如不择诸道监司以委之,而至于专遣使命;
不择州县官吏,而泛委令佐;
至其中半,又差官覆实以纷更之,此则今日之所不可不革者也。
盖当是时,秦氏用事,诸路监司皆其亲党,固未尝择。
于州县官吏,又以逐州逐县无不奉行,用人至多而不暇择,所以其势不得不至于此。
今幸朝廷清明,而本路诸司皆一时之选,欲行经界之地,又不过三州十有七县,其用官吏,一县两人,则亦不过三十四人而已。
若蒙朝廷先令监司一员专主其事,使之择三郡守,汰其昏谬疲软、力不任事如熹等者,而于一路之中求此三四十人,应亦不至绝不可得。
盖县不能则择于其佐,佐又不能则择于它官,一州不足则取于一路,见任不足则取于得替待阙之中,皆委守臣踏逐,申差权领县事,要以得其人而后已。
既得其人,则使之审思熟虑于其始,而委任责成于其终,事毕之后,量加旌赏,以报其勤。
其权领者,则又稍优其赏而归之故官,则大事克济,而于其不能者亦无大害。
此则差官置局必可行之说也。
至于打量一事,则其势不得不少劳民力。
但一县之地,大者分为数百千保,小者分为数十百保,使之分头散出,各自打量,则亦不至多费时月。
绍兴遗法,亦必有能识之者,此打量步亩必可行之说也。
至于图帐之法,始于一保,大则山川道路,小则人户田宅,必要东西相连,南北相照,以至顷亩之阔狭,水土之高低,亦须当众共定,各得其实。
其十保合为一都,则其图帐但取山水之连接与逐保之大界总数而已,不必更开人户田宅之阔狭高下也。
其诸都合为一县,则其图帐亦如保之于都而已,不必更为诸保之别也。
如此则其图帐之费亦当少减。
然犹窃虑今日民力困弊,又非绍兴年中之比,此费虽微,亦恐难以陪备。
若蒙朝廷矜怜三郡之民,不忍使之更有烦费,则莫若令役户只作草图草帐,而官为买纸雇工,以造正图正帐,专委守倅及所差官会计买纸雇工之费,实用若干钱物,具申漕宪两司,许就本州所管两司上供钱内截拨应副,如此则大利可成而民亦不至于甚病。
此则攒造图帐必可行之说也。
抑此皆其法也,若夫法外之意,又在官吏用心如何。
熹顷在同安,尝见惠安县郑昭叔自言知仙游县日,适值朝廷推行经界,初得户部行下事目,读之茫然不晓所谓。
而寮佐吏史亟请施行,因窃自念己犹未晓,何以使人?
乃闭閤谢事,覃思旬日,然后通晓,心口反复,更相诘难,胸中洞然,无复疑滞,然后集诸同官而告语之,使其有疑即以相问,如是数日,而同官亦无不晓者。
同官既晓,然后定差保正保长,阖县通差,不以烟爨远近为拘,不以歇役新旧为限,但取从上丁产高人,分为二等,大者以备都副保正,小者以备大保长,各以纸签书其姓名,分置两贴。
又于二贴各分四类,或物力高彊,或人丁众盛,或才智足任谋画,或筋力可备奔走,各以其类,置于一贴。
凡选一都一保,则必兼取此四色人,使之同事,令其各出所长,以相协济,于是人皆悦从,相率就事。
差役既定,然后以户部事目印本给之,又为说其大意,使之退而讲究,期以一日,悉集县廷,凡有所疑,恣其请问,悉以己意详为解说,力疲气乏,则请同官更番应之。
如是五六日,凡为保正长者,亦无不悉晓其法,然后散遣打量,不过两月,它邑差役未定,而仙游打量见次第矣。
熹尝窃记其言,以为若使被差之官人人如郑君之用心,则虽岁岁方田,年年经界,亦无害于民者。
今者幸遇朝廷复有推行此法之意,敢录其说,并以陈献。
如蒙采择,上之朝省,下之属部,不独使被差官吏有所取法,亦庶几郑君之心因以暴白于后世。
郑福州宁德人,其后致仕家居,老寿康宁,九十六岁而终,亦其心爱民之报也。
并乞台察
一、经界行否详略之利害与其必可行之术,熹之言亦详矣。
而复有所谓不得行之虑者,何也?
盖此法之行,贫民下户虽所深喜,而豪民猾吏皆所不乐。
喜之者多单弱困苦无能之人,故虽有诚恳而不能以言自达;
不乐者皆财力辨智有馀之人,故其所怀虽实私意,而善为说词以惑群听。
甚者至以盗贼为词,恐胁上下,务以必济其私。
而贤士大夫之喜安静、厌纷扰者,又或不能深察其情而望风沮怯,例为不可行之说以助其势。
殊不知泉、漳之民本自良善,不能为寇,唯汀州及漳之龙岩素号多盗。
然前后数起,如沈师、姜大老官、黄三之徒,皆非为经界而起也。
乃以不曾经界,有税无业之民狼狈失所者众而轻于从乱耳。
若其富家巨室,多税少之人,则虽有不乐受产之心,而岂肯以此之故,弃其子孙久远之,以为族灭无馀之计也哉?
其不足虑亦明矣。
但此等事情曲折微细,亦须身履目见,乃有以信其必然。
今朝廷之尊、台府之重,其去田里有税无业之民,盖已远矣。
而又有此浮伪奸险之说以荡摇乎其间,则亦何由信此利害之实而必行之哉?
此熹所以虽独知之,而不能不以或不得行为虑也。
伏乞台察
右谨件如前。
熹之愚意又窃以谓此事今在诸司详为开陈,朝廷力赐主张,首以定计为先,次以择人为急,然后博采众论,取其所长,则虽事之至难者,亦将无所不济。
如其不然,而使复为怀奸挟诈、因循苟简之论所胜,则是使三州之民日就穷困,永无苏息之望矣,可不痛哉!
熹衰朽之馀,误叨郡寄,不胜喜惧交战之极。
谨具状申安抚、转运、提刑提举常平使司,伏候台旨。
〔小贴子〕此状所陈,乃熹平日所闻不经界之通患。
今到任稍久,续行体访,又见本州税籍不正,田亩荒芜,官司失陷正税数目浩瀚,无以供解岁计,遂至巧作名色,科敷责罚,以救目前。
官既不法,吏又为奸,是以贫弱之民受害愈甚。
州郡非不深知其弊,然势之所驱,有不容已,虽有贤者,不过包羞忍耻,拱手窃叹而已。
若不推行经界,决是无由革去此病之根。
此于通行利害之中,又是一郡要切利害,并乞台照。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一。又见《经济文衡》续集卷一六,《朱子奏议》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六、食货典卷六○。
申诸司1190年7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一、《经济文衡》续集卷一六、《朱子奏议》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具位:伏见本州逐日承准使牒,备坐省劄内圣旨指挥,询究经界利害。
契勘熹到官之初,即被上件指挥,已具己见画一供申。
本州又已取到知龙溪翁朝奉等官议状,备申去讫。
近准泉州关报,亦已条具申闻。
窃意事之利病虽未易以一言尽,然其可否之决,当亦可见于此矣。
而至今累月,未有定论。
使司排日移文,尚且更令询究,此虽高明谦逊,博尽下情,谨之重之,不为轻举,然此一事自初降旨,今几半岁,若欲决意举行,则须及此七八月间画降指挥,检照绍兴年间户部所行事目,雕印行下,令逐州县前期讲究,随宜损益,举辟官吏,取拨钱物,差下保正副长,要使秋成之后即便打量,东作之前次第了毕,庶几乘此农隙,可以集事。
今来已是夏末秋初,而都未见有此消息,文字往来,泛然而已。
正使幸而不至寝罢,亦须明年秋冬方得下手。
是则不惟虚费时月,使三州疲悴之民更受一年之苦,而上下官吏必将妄疑诸司无意主张,不肯著力询究。
兼是事未施行,利害曲折亦非常情所能预料,虽欲询究,其道无由,徒尔纷纭,不惟无益,而适所以漏泄几事,动摇众心,使营私避事之人得以阴笑窃议于其后,非计之得也。
且以绍兴之役观之,当时举东南数百州之地,同日施行,只是李侍郎一人建白于下,秦太师一人主张于上,断然行之,未尝如此迟疑顾虑。
而中外响应,无有一夫以为厉己而敢萌叛乱之意。
及其讫事,则版图稍正,税役稍均,民到于今赖之,不可诬也。
故熹窃谓此事虽或不免劳人动众,然其势不得不行,而其理亦决然可行。
其为利害,不在乎它,但在断与不断、行与不行之间尔。
若蒙诸司力为申明朝廷,早赐行下,使官吏晓然知是断然必行之令,己终不得不任其责,则其利病之曲折,自当有能次第推寻,接续申请者。
今皆不必预以为忧,使谋空多而事不集,以失三州穷民之望也。
又况本州今年早稻稍熟,民力稍宽,可为之时,似不可失。
须至申闻者。
右,谨具再申安抚、转运、提刑提举常平使衙,伏乞台旨施行。
申转运司乞候冬季打量状1191年1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一、《经济文衡》续集卷一六、《朱子奏议》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具位:本州今月初九日转运衙牒,录白到尚书省十二月二日劄子,福建转运、提刑提举司奏,相度到漳、泉、汀州经界,十一月二十六日指挥,令福建转运司照相度到事理,先将漳州措置施行。
仍每县各于所部内选差有材力、能干官一员,同知县公共措置,务要尽得其实,毋致引惹词诉。
及委陈某专一提督,候打量开具已行事件及打量图本申尚书省,先具知禀状申。
须至申闻者。
右,准指挥,熹照对本州自去年二月使司牒,条具经界利便,于六月恭奉圣旨,令熹相度闻奏,当已节次具状申奏去讫。
仍累行下属县,晓谕士民,各据陈述利便,纽算方法。
仍会到福州兴化军诸县绍兴十八年举行经界案祖,逐项斟酌,取其简便易行、将来不至烦扰者,分明晓谕,并将田形算法镂版行下四县,先令人吏习学,指教民户,务要人人通晓。
其它节目,亦皆稍有伦绪。
只是差保正副长分画都界、置立土封之类,以未得旨,不敢预先行下。
今来伏准使牒,备坐省劄,恭奉圣旨指挥,先将本州措置施行。
熹闻命惊喜,即欲奉行,既而思之,方量之役,全在田野,其所使令保正副长、唤集照应书押人户,又是产税耕农之家,所以绍兴十八年间举行此法,必在十月以后,正以不欲夺其农时,务欲公私两便。
而熹自去年累次申请,亦欲秋成之后即便打量,东作之前次第了毕。
其后又因具奏待罪,明言年岁向晚,播谷有期,若便施行,亦恐不免有缓不及事之责。
盖区区之愚虑,亦未尝不在于此也。
目今虽然方是正月中旬,然闽南地煖,管下田土才及冬春之交,民间已是耕犁,若于此时施行,不惟有妨农务,而春月雨水常多,原野泥泞,恐亦难得应期了毕。
旷日持久,劳费倍多,将使无知之民不见朝廷之良法美意,而反以为厉己;
豪家大姓隐瞒租税之人本所不悦,又得以此藉口,肆为扇惑动摇之计。
凡此曲折,实有未便,以是反有迟疑,未敢遽然下手。
然又窃惟念此事之行虽非熹所建白,然而节次条陈利害,则熹实任其可行,致蒙诸司特赐保明,朝廷俯从所请。
至于异议纷纭,久而不决,又蒙圣明果断,特许行之一州。
德意所加,至深至厚,岂可不亟奉行,更有前却?
则又且欲及此农务尚宽之际,先次差下保正副长,便令打量城市山坂,至春深而权罢,俟秋晚而复
既又深念如此施行,不惟未有深益,且是既行复止,中间半岁,机缄泄露,人情玩习,其弊且将无所不有。
是以不敢复顾避事之嫌,而极论其未可遽行之说如此。
欲望使司详酌其宜,特赐敷奏,略仿绍兴十八年事体,许俟七月一日方行差役,十月一日然后打量。
其它分画都界、置立土封之类,即容本州日下一面措置。
以至秋成之后,打量之时,规画当益详尽,吏民当益谙熟,既免妨农之实害,又销不逞之浮言。
盖虽迟之数月,而累岁依违不决之议,一方因袭难革之弊,百年久远一定之规,可以优游而责成,不至趣迫而害事,岂胜幸甚!
谨具申转运使衙,伏乞台旨,备奏施行。
州县官1190年4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恭惟朝廷设官分职,等级分明,大小相维,各有承属。
盖以一人之智不能遍周众事,所以建立司存,使相总摄。
然事有统纪,虽繁而不乱。
今睹本州官属虽具,而从来分职未明,文书散漫,殊无条理。
财赋狱讼尽出吏手,而参佐以下官受其成。
详考旧案,亦有不经通判书押处。
大纲一紊,众目立隳。
若不更张,积成深弊。
今来须至别行措置,如前所陈。
又仰诸案呈覆,已得判押,并须以次经由通判职官签押,方得行遣文字。
并须先经职官,次诣通判,方得呈知州,取押用印行下。
又准淳熙令,诸县簿尉并日赴长官厅或都厅签书当日文书。
谓应行出者窃详立法之意,盖欲一县之官同管一县之事,庶得商量详审,与决公事,不至留滞,民无冤枉。
而比年以来,此法不举,所谓过厅者,不过茶汤相揖而退。
于县之财赋狱讼,知县既不谋之佐官,佐官亦不请于知县,大率一出于知县一人、十数胥吏之手而已。
设使知县才术过人,力能独任,亦非为治之体,而况为知县者有不得人,或见事有不明处,事有不公,则赇赂嘱托,变乱是非,淹延囚系,违法害民,其弊又有不可胜言者。
今请诸县知佐详照条法,逐日聚厅议事。
应受接词诉,理断公事,催督财赋,并要公共商量,签押圆备,然后施行。
庶几上合法意,下慰民情,稍革旧弊,都吏具检。
通判厅遍下签厅诸曹官,自五月一日为始,依此施行。
更有未尽事理,委自逐官比类推究,申请施行。
最后一项,仍贴诸县
请各关牒佐司,同共遵守,先具各知禀状申。
漳州晓谕词讼榜1190年5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万历《漳州府志》卷一○、乾隆《龙溪县志》卷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五六、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权发遣军州事:契勘本州近准提刑司判下词状,计二百四十三道。
其间官吏违法扰民,事理彰著者,即已遵依送狱根治。
其有关系一方百姓公共利害,而非一旦所能遽革者,亦已广行咨询,别行措置讫。
其馀词状,亦有只是一时争竞些少钱米田宅,以致互相诬赖,结成仇雠,遂失邻里之驩,且亏廉耻之节。
甚则忘骨肉之恩,又甚则犯尊卑之分。
细民如此,已足伤嗟。
间有自称进士学生、宦族子弟,而其所诉亦不免此。
此邦之俗旧称醇厚,一旦下衰至于如此,长民者安得不任其责?
又何忍一切徒以柱后惠文为事,而不深求所以感发其善心者哉?
又况所论或人数众多,或地里遥远,或事非干己而出于把持告讦之私,或词涉虚妄而肆为诡名匿迹之计。
前此未知情由,便行追对。
及至得实,善良被扰,已不胜言。
虑之不深,徒自悔咎。
今已刷出所承判状,委官置籍,先索案祖,逐旋看详。
然后逐人引问供对,庶几深审,得见实情,予夺之间,不至差误。
若有奸伪,先将词人重行断遣。
务以上奉公法,下全私恩,不扰良民,不长奸恶。
此病守区区深忧吾民、追怀旧俗之本志也。
将来断讫,各给断由,回申照会,然后逐件勾销元籍。
如未允当,即仰人户自从次第官司翻论。
今恐词人等候日久,未有施行,妄有疑惑,复生词诉,除已具申提刑司外,须至晓谕者。
右今榜州门张挂晓谕,各令知悉。
更请深自思惟,所诉事理或涉虚伪,或无大段利害,可以平和,即仰早生悔悟,降心相从,两下商量,出官对定。
庶几有以复此邦忠厚醇朴之俗,革比年顽嚚偷薄之风,少安病守闵恻惭惧之心,仰副明使者循行荒远、宣布诏条之意。
如未听信,别听指挥,傥触宪章,决无轻恕。
故榜。
绍熙元年五月日。
晓谕居丧持服遵礼律事1190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万历《漳州府志》卷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五六、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使州:今月初九日,有进士吕渭夫状陈理差役公事,状有称见居母丧,而身著襕幞皂纱巾持。
即已开陈礼法,当厅告戒。
尚虑远近未能遍知,须至晓谕。
右,当职窃闻先圣有言:「孝子之丧亲,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又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是以昔者先王制为丧礼,因人之情而节文之,其居处、衣服、饮食之间皆有定制。
降及中世,乃有墨衰之文,则已不能无失于先王之意矣。
然准律文,诸丧制未终,释服从吉若忘哀作乐(自作遣人等),徒三年,杂戏徒一年。
即遇乐而听及参预吉席者,各杖一百。
则是世无古今,俗无厚薄,而有国家者所以防范品节之意尚未泯也。
又况顷年至尊寿皇圣帝躬服高宗皇帝之丧,素衣素冠,皆用粗布。
当职尝因奏事,亲得瞻仰。
恭惟天子之孝所以感神明而刑四海者如此其盛,而此邦僻远,声教未洽,乃有居父母之丧而全释衰裳,尽用吉服者。
见之骇然,良用悲叹。
自惟凉薄,无以瘉人。
然幸身际盛时,目睹圣孝,今又得蒙误恩,使以承流宣化为职,敢不明布,以喻士民?
自今以来,有居父母之丧者,虽或未能尽遵古制,全不出入,亦须服粗布黯衫、粗布黪巾,系麻绖、著布鞋,不饮酒,不食肉,不入房室。
如是三年,庶几少报劬劳,勉遵礼律,仰承圣化。
如其不然,国有常宪。
今榜晓谕,各令知悉。
故榜。
绍熙元年六月日。
劝女道还俗榜1190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万历《漳州府志》卷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五六、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使州:契勘本州日前官司失于觉察,民间多有违法私创庵舍,又多是女道住持。
昨来当职到任之初,为见事有非便,即已坐条出榜禁止,今后不得私创庵舍居住,丁宁告戒,非不严切。
近日因引词状,见得尚有女道住庵,又有被人论诉与人奸通者,显是不遵当职约束,故违国家条制,诬上行私,败乱风俗,须至再行劝谕者。
右,今榜劝谕本州军民男女等。
盖闻人之大伦,夫妇居一,三纲之首,理不可废。
是以先王之世,男各有分,女各有归,有媒有娉,以相配偶,是以男正乎外,女正乎内,身修家齐,风俗严整,嗣续分明,人心和平,百物顺治。
降及后世,礼教不明,佛法魔宗乘间窃发,唱为邪说,惑乱人心,使人男大不婚,女长不嫁,谓之出家脩道,妄希来生福报。
若使举世之人尽从其说,则不过百年,便无人种,天地之间,莽为禽兽之区。
而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有国家者所以维持纲纪之具皆无所施矣。
幸而从之者少,彝伦得不殄灭。
其从之者又皆庸下之流,虽惑其言而不能通其意,虽悦其名而不能践其实,血气既盛,情窦日开,中虽悔于出家,外又惭于还俗,于是不昏之男无不盗人之妻,不嫁之女无不肆为淫行。
官司纵而不问,则风俗日败;
悉绳以法,则犯者已多。
是虽其人不能自谋,轻信邪说,以至于此,亦其父母不能为其儿女计虑久远之罪。
究观本末,情实可哀。
此当职前日之榜所以不惮于丁宁也。
然昨来告戒未行,只缘区处未广。
今复详思,与其使之存女道之名以归父母兄弟之家,亦是未为了当,终久未免悔吝。
岂若使其年齿尚少、容貌未衰者各归本家,听从尊长之命,公行媒娉,从便昏嫁,以复先王礼义之教,以遵人道性情之常,息魔佛之妖言,革淫乱之污俗,岂不美哉!
如云昏嫁必有聘定赍送之费,则脩道亦有庵舍衣钵之资。
为父母者随家丰俭,移此为彼,亦何不可?
岂可私忧过计,苟徇目前,而使其男女孤单愁苦,无所依托,以陷邪僻之行、鞭挞之刑哉?
凡我长幼,悉听此言,反复深思,无贻后悔。
故榜。
绍熙元年八月日。
揭示古灵先生劝谕文1190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古灵先生陈公劝谕:为吾民者,父义(能正其家。),兄友(能养其弟。),弟敬(能敬其兄。),子孝(能事父母。),夫妇有恩(贫穷相守为恩。若弃妻不养,夫丧改嫁,皆是无恩也。),男女有别(男有妇,女有夫,分别不乱。),子弟有学(能知礼义廉耻。),乡闾有礼(岁时寒暄,皆以恩意,往来燕饮,序老少坐立拜起。),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借贷财谷。),昏姻死丧,邻保相助,无堕农桑,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吞贫,行者逊路(少避长,贱避贵,轻避重,去避来。),耕者逊畔(地有畔,不相争夺。),班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子弟负重执役,不令老者担擎。),则为礼义之俗矣。
以上同保之人今仰互相劝戒,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宗姻,周恤邻里,各依本分,各脩本业,莫作奸盗,莫纵饮博,莫相斗打,莫相论诉,莫相侵夺,莫相瞒昧,爱身忍事,畏惧王法。
保内如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事迹显著,即仰具申,当依条旌赏。
其不率教者,亦仰申举,依法究治。
自馀禁约事件,仍已别作施行。
各宜遵守,毋至违犯。
劝谕榜1190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万历《漳州府志》卷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五六、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今具节次施行劝谕事目如后:
一、劝谕保伍互相劝戒事件:仰同保人互相劝戒,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宗姻,周恤邻里,各依本分,各修本业,莫作奸盗,莫纵饮博,莫相斗打,莫相论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事迹显著,即仰具申,当依条格旌赏。
其不率教者,亦仰申举,依法究治。
一、禁约保伍互相纠察事件:常切停水防火,常切觉察盗贼,常切禁止斗争。
不得贩卖私盐,不得宰杀耕牛,不得赌博财物,不得传习魔教。
保内之人互相觉察,知而不纠,并行坐罪。
一、劝谕士民,当知此身本出于父母,而兄弟同出于父母,是以父母兄弟天性之恩至深至重。
而人之所以爱亲敬长者,皆生于本心之自然,不是强为,无有穷尽。
今乃有人不孝不弟,于父母则辄违教命,敢阙供承;
于兄弟则轻肆忿争,忍相拒绝,逆天悖理,良可叹伤。
宜亟自新,毋速大戾。
一、劝谕士民,当知夫妇婚姻,人伦之首,媒妁聘问,礼律甚严。
而此邦之俗有所谓管顾者,则本非妻妾,而公然同室。
有所谓逃叛者,则不待媒娉,而潜相奔诱。
犯礼违法,莫甚于斯。
宜亟自新,毋陷刑辟。
一、劝谕士民,乡党族姻,所宜亲睦。
或有小忿,宜各深思,更且委曲调和,未可容易论诉。
盖得理亦须伤财废业,况无理不免坐罪遭刑,终必有凶,切当痛戒。
一、劝谕官户,既称仕宦之家,即与凡民有异。
尤当安分循理,务在克己利人。
又况乡邻无非亲旧,岂可恃强凌弱,以富吞贫?
盛衰循环,所宜深念。
一、劝谕遭丧之家,及时安葬,不得停丧在家及𣪁寄寺院。
其有日前停寄棺柩灰函,并限一月安葬。
切不须斋僧供佛,广设威仪,但只随家丰俭,早令亡人入土。
如违,依条科杖一百。
官员不得注官,士人不得应举。
乡里亲知来相吊送,但可协力资助,不当责其供备饮食。
一、劝谕男女,不得以修道为名,私创庵宇。
若有如此之人,各仰及时婚嫁。
一、约束寺院,民间不得以礼佛传经为名,聚集男女,昼夜混杂。
一、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歛掠钱物,装弄傀儡。
前件劝谕,只愿民间各识道理,自做好人。
自知不犯,有司刑宪无缘相及。
切须遵守,用保平和。
如不听从,尚敢干犯,国有明法,吏不敢私。
宜各深思,无贻后悔。
漳州延郡士入学牒(见临漳语录)1191年1月2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六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九、嘉靖《尤溪县志》卷八、万历《漳州府志》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契勘州县两学讲说课程近日以来渐有伦绪,但以州郡尊贤尚德之心有所未至,致使诸生无所薰陶涵养,以发其向道入德之趣,不敏之咎,何以自文?
今睹新汀州知录黄从事器资浑厚,操履端方,杜门读书,不交权利,乡闾有识,莫不推高。
若以礼请,屈居州学正录之任,兼同主管县学教导,必能使诸生观感而化,有所兴起。
州学施学正(允寿)石学正洪庆皆以耆艾之年,进学不倦,强毅方正,众所严惮。
林贡士易简李进士唐咨或究索精微,或持循雅饬,察其志行,久益可观。
贡士陈、(淳)太学生士训齿虽尚少,学已知方
永嘉学生(寓)务学求师,志尚坚确。
凡此数士,当职所知。
若悉招延,异其礼际,则凡学之子弟,藏修游息,无适而不得良师畏友之益,庶几理义开明,德业成就,仰副圣朝教养作成之意。
其在外士人窃恐尚有年高德卲,闾里推尊,经明行修,流辈归重,而藏器自珍,不求闻达者,更当广行咨访,续议延请。
绍熙二年正月初二日牒。
晓示经界差甲头1190年8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六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契勘本州日前经界未及均税,遽行住罢,后来一向不复举行。
是以豪家大姓有力之家包并民田而不受产,则其产虚桩在无业之家;
冒占官地而纽租,则其租俵寄于不佃之户。
奸胥猾吏寅缘作弊,走弄出入,不可稽考。
贫民下户枉被追呼,监系箠楚,无所告诉。
至于官司财计因此失陷,则又巧为名色,以取于民。
虽有慈惠之长,明察之官,欲革旧弊而一新之,亦复无所措手。
如是者盖已有年矣。
乃者圣明灼知其弊,深加怜悯,特诏守臣相度经界利害。
盖欲仰遵绍兴已行之故典,加惠此邦重困之痍民,务使田税均平,贫富得实,免致贫民下户困于兼并豪猾之手。
虽知应役之人不无少扰,然欲革百年深锢之弊,为斯民久远之计,势有不得已者。
本州谨已仰体圣意,条具奏闻去讫。
窃恐旦夕或蒙行下,便当举行。
而远近士民传闻不审,过有疑虑,合行晓谕。
及有预行拨置事件,亦须先次遍行告报,晓示下项:
一、今来经界乃是绍兴年中已行之法,当时诸路州县并皆举行。
始初传闻,人亦惊恐,扇摇眩惑,怨谤纷然。
及至打量田土,攒造图帐,一都不过二十馀人,远者不过数月之久,即便结局。
应役之户虽不免有劳费,然结局之后,田土狭阔、产钱重轻条理粲然,各有归著,在民无业去产存之弊,在官无逃亡倚阁之欠,豪家大姓不容侥倖隐瞒,贫民下户不至偏受苦楚,至今四五十年,人无智愚,皆知经界之为利而不以为害。
只是本州推行未毕,遽行住罢,所以民间但知其害而未及知其利之如此。
奸民猾吏又皆知其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己,往往互相惊恐,妄说事端,欲使圣朝仁政实惠不得下流,而千里之内,贫弱之民依前受弊,无有穷极,实可怜悼。
今仰人户详此事理,仰体圣朝宽恤之意,莫听浮言,妄有惊扰。
一、经界之法,当依绍兴年例,别差大小正副甲头专一打量,每都大约不过二三十户。
本州诸县从来本都不曾分十大保,无以得见都分阔狭,合差小甲头之数。
今且行下诸县,仰各告报见役保正副等,先纳逐都四至之内围径几里(东至西几里,南至北几里。),约计田园大概顷亩(大槩约度,未要的实细数。),具状申县,以凭分画方界,定差大小甲头
将来定差之后,打量攒造,并委甲头管干
其见役保正,若非合充甲头之人,即依旧只管烟火,不预经界事务。
一、打量纽算,置立土封,桩摽界至,分方造帐,画鱼鳞图、砧基簿及供报官司文字应干式样,见已讲究见得次第,旦夕当行镂版,散下诸县
庶几将来经界大小甲头等人各通晓,免至临时雇募他人,重有所费。
右今榜先次晓谕本州人户,各仰知悉。
如将来所奏事理得蒙圣恩即赐开允,即当别行措置,子细晓谕,务要不扰而办,以副朝廷绥靖远方、蠲除民瘼之意。
如所措置有未稳便,亦仰及早前来陈说,切待别行讲究,改正施行。
绍熙元年八月日。
龙岩县劝谕榜1191年1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万历《漳州府志》卷二二、道光《福建通志》卷五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具官:当职恭奉敕命,来守此邦。
见本州四县龙溪诸邑风俗醇厚,少有公事干挠州府,独有龙岩一县地僻山深,无海乡鱼盐之利,其民生理贫薄,作业辛苦。
州府既远,情意不通,县道公吏又不究心拊摩,躬行教化,往往多差公人下乡搔扰,及纵吏人因事乞觅,不遵朝制,不恤刑狱,不能分别是非曲直,致使其民不见礼义,惟务凶狠,强者欺弱,壮者凌衰。
内则不知有亲戚骨肉之恩,外则不知有闾里往来之好,习俗薄恶,已足叹伤。
至其甚者,则又轻侮官司,公肆咆哮,把持告讦,无所不至。
始则诡名下状,终则将身藏闪。
及至州县察其欺诈,追捕紧急,则便闭门聚众,持杖斗敌。
殊不思量既为王民,便当遵守王法。
州县之官皆是奉行朝廷政令,今既不然,抗拒州县,便是不遵王法,不畏朝廷。
如此所为,何异盗贼?
纵使一时抵敌得过,不知终久作何收杀?
虽说本因官吏养成此恶,然却终须自己出头受罪,小者徒配决罚,大者杀身破家。
赤子无知,抵冒至此,良可悲闵。
当职既忝父母之官,岂忍坐视,不思有以救其未然?
除已行下龙岩县约束官吏务宣教化,恪守条法,不得似前容纵搔扰外,须至晓谕。
右今榜龙岩县管下,遍行晓谕上户豪民,各仰知悉。
其有细民不识文字,未能通晓,即请乡曲长上详此曲折,常切训诲。
要使阖县之人常切思念,既为王民,当守王法,自今以后,各修本业,莫作奸盗,莫恣饮博,莫相斗打,莫相论诉,莫相侵夺,莫相瞒昧,爱身忍事,畏惧官司,不可似前咆哮告讦,抵拒追呼,倚靠凶很,冒犯刑宪。
庶几一变犷悍之俗,复为礼义之乡,子子孙孙,永陶圣化。
如更不改,尚习前非,州郡虽欲曲法相容,亦不可得。
决当会合巡尉,围掩搜捉,依条断罪,的无轻恕。
今榜晓谕,各请详思,趁早革心,无贻后悔。
赵帅论举子仓事庚戌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八、《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三、《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九一、《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次月初十日请米不得折支价钱/元立约束逐月三次支米,使生子之家不过一旬便得接济,极为利便。
但支米官独员自支,或不得人,则徇私作过,无所不有。
至有将私家所收轻禾汎谷重行估折者,亦有将所支官米准还本家私债者。
似此之弊,不一而足,不但折支价钱而已。
故中间甚不得已,而改为三月一支之法,虽期日稍远,然却得关会诸都附籍乡官同在一处,不容大段作弊。
乡人虽是得米稍迟,却无邀阻乞觅之患,亦颇安之。
今欲一月一支,诚为中制。
然若不关集诸附籍官,则独支之弊复如前日。
若欲尽行关集,则一月一来,其稍远者不无厌倦;
支米官又利其不来,决不便行申举,因循视效,必致无肯来者,而独支之弊又如故矣。
反复思之,只有一说,虽或未能尽革旧弊,然亦胜于不行。
欲乞更于所示事目本文「次月初十日请米一石」之下注云:「仍旧关集诸附籍乡官,各将本籍前来参验,方得支给(注止此。)」。
仍于后项立法支米,以恤其私(见第三项。),则或可以责其必来,而免致复有独支之弊。
如其不然,虽欲多设关防,曲行小惠,徒为文具,终有损而无益也。
佃户人户欠米未有约束/举子根本,全仰诸庄佃户送纳租课,诸都人户回纳息米。
今佃户多是豪猾士人、仕宦子弟,力能把持公私,往往拖延不纳,至有及来年夏秋而无敢催督之者。
请米人户间有形势之家,诡名冒请,一家至有百十石。
乡官明知其然,而牵于人情,不能峻拒;
亦有慕其权势而因以为纳交求媚之计者,亦有畏其把持嘲诮而姑为避祸苟免之计者。
及至冬月回纳之时,又皆公然拖欠,乡官无如之何,县官亦复畏惮,不肯留意催促,遂有经隔年岁,终不送纳者。
麻沙常平社仓曾被一新登第人诡名借去一百馀石,次年适值大赦,遂计会仓司人吏直行蠲放。
缘此乡俗视效,全无忌惮,视此官米,便同己物,岁久月深,其弊愈甚。
若不早加觉察,将欠多人追赴使司,勘断监纳,佃户即令召人刬佃,则数年之后,根本蹶拔,乡官徒守空仓,举子之家无复得米之望矣。
诸县措置官下书手月支米五斗/如此则措置官似亦当有月给。
兼第一项所陈利害,欲乞并就此条立法。
若云诸县措置官月支供给钱若干(折米若干。),逐官下置书手一名,月支米五斗,支米、附籍乡官逐月每人支米若干,以充茶汤饮食童仆往来之费。
按:此数未敢拟定,更乞详酌,稍优为善。
答陈漕书1191年1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近因使还,已具经界乞候将来农隙施行利害申禀,伏想已尘台鉴。
未奉回降,但增悚惕。
今准使牒,便令差官。
熹前此准拟外州一二待阙官,近闻朝论大以为不然,此亦小事,不欲固争,势须别行踏逐外州一二官员相添,乃可集事。
盖此四县,龙溪县皆可委仗,不须差人。
龙岩山多田少,只一刘尉,永嘉士人,尝从王亚夫游,颇知经界利病,足当一县。
或更助以一人亦得。
长泰县小地狭,或更须一人。
漳浦地广而荒,尤费区处。
而宰丞簿或老或缪,皆不堪使,只有一尉晓事,然亦是巡捕官
已拟用一龙岩簿贴之。
然更须得两人或三人,乃足用。
州官中亦未见能晓事有可差者,容更踏逐,别得具申。
但既未即施行,即且小候,详细差拨,庶得其人,乃为有补。
不审台意以为如何?
已具公状申述,拱俟降,即当遵禀。
谢政府漳州解罢得祠)1191年4月27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五、《陈文正公家乘》卷三、同治《弋阳县志》卷一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迫忧患以求闲,方陈危恳;
即便安而误宠,并沐殊私。
弗遂恳辞,迄成忝冒。
伏念熹学惟信己,材不逮人。
生际休明,岂自甘于沦弃?
病侵迟暮,久莫奉于驱驰。
比叨民社之临,犹冀之效。
属私门之变故,致公务之弛隳。
黾俛旬时,已积简书之畏;
顾瞻畴昔,未忘香火之修。
仰洪造之不违,服明恩而已厚。
敢意便蕃之锡,更升论撰之华。
顾寿皇特达之深知,昔幸容其逊避;
而圣上丁宁之申命,今复轸于眷怀。
惟拜赐之无名,屡腾章而自列。
重烦睿旨,曲借宠光。
仰戴皇慈,欲终辞而不敢;
自怜末路,知仰报之难图。
祗命以还,措躬无所。
兹盖伏遇丞相国公妙熙天縡,独运化钧枢使相公力扶皇极,独运鸿枢参政同知相公夙推众望,久赞化钧。)
欲储材于朽钝之馀,肯垂意于事功之外?
遂令衰晚,有此叨踰。
熹敢不思称荣名,勉终素业?
考诸前圣,傥不谬于正传;
觉彼后知,或少裨于大化。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云龛李公文集序1190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六、《黄氏日钞》卷三五、《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士君子所以立于斯世者,不难于文而难于实,不难于小而难于大,此愚所以每窃有感于参知政事陇西文敏李公之文,而病世之所以知公者殊浅也。
盖自我宋之兴,百有馀年,累圣相承,专以文治,而其盛极于崇、观、政、宣之间。
一时学士大夫执简秉笔,争以文字相高。
其所以歌咏泰平、藻饰治具者,杂然并出,如金石互奏,宫徵相宣,未有能优劣之者。
李公以杰出之材雍容其间,发大诏令,草大笺奏,富赡雄特,精能华妙,愈出而愈无穷,直将关众俊之口而夺之气,斯已奇矣。
然使公之所立独恃此而无其实,或徒规规然务为小廉曲谨以投世俗之耳目,而其大者无称焉,则亦何足以名于一世而垂无穷哉?
而公扈跸临安,适遭己酉三月五日之变,当是之时,一旦猝然事出非意,群公愕眙不知所以为策。
公独挺身赴难,神采毅然,逆折凶渠,喻以大义。
退而阴赞宰府,为所以离贰逆党、尊复明辟之计者甚悉。
是以平贼之功虽由外济,而高宗皇帝察公之忠,首擢以为尚书左丞,而又赐之手札,至有「万众动色,具臣腼颜」之语。
呜呼!
天地之间,理义之实,孰有大于君臣之际者?
而公于是乃能竭其股肱之力以有成功,是其所立,岂独以其文而已哉?
然公功成不居,退而老于江海之上,杜门终日,绝口不道前事。
虽所以告其子弟者,亦常欿然退托,如有不足之意。
是以世之君子鲜或知之,其所可考而必信者,独赖圣谟神翰炳若日星,是以天下之公论至于久而后定耳。
以是观之,则世之独以文字知公者,岂非浅哉!
顷年,公孙故建康通守谊尝以公之遗文属熹为序,熹以不文,谨谢不敢。
今年,通守之弟齐安史君訦又以为请,且曰:「訦之请非有他,独愿得一言以发明公之大节,使后世之知公者不独以其文而已尔」。
熹于是乃敢拜受其书而三复焉,因窃论其所感者如此,以附篇后。
盖公尝受学于其世父右史乐静先生,而乐静之学又得之高邮孙中丞眉山苏承旨,其丁宁付授之意,今略见公所撰《乐静文集后语》中,有本者固如是也。
绍熙元年冬十有一月某日,具位朱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