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赵必健南宋
简介
开庆元年(1259)全州知州
景定二年(1261)英德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259年-1260年,荆湖南路全州(全州县),全州知州
  • 1261年-1262年,广南东路英德府(广东省英德市),英德府知府
刘震
全粤诗·卷九三
刘震字敬之
英德人
明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贡生,历仕至浔州知府
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三四有传。
王翷南汉 ? — 9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 【介绍】: 五代时人
南汉
大有末累官至右仆射,兼西院御史
刘岩疾笃,欲逾次立越王弘昌,谋于
为划策,当先出弘度、弘熙于、容二州,为崇文使萧益所止,事遂不行。
及弘熙即位,进左仆射
刘晟乾和三年,追废长立少之罪,出为英州刺史
寻赐死于道。
曾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昌军南丰人
曾布玄孙。
孝宗时曾知翁源乐昌二县,以化民成俗为急务,籍官田之入以养士,使文化大兴,邑人祀之于学。
李南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英州真阳人
少颖悟,日记数千言。
十岁中童子科,授从事郎。
徽宗大观初奉议、知康州,以治行闻。
全宋文·卷二九四四
李南仲英州真阳(今广东英德)人。
十岁举神童,中童子科,授从事郎。
大观初康州,以制行闻。
见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
主要活动
  • 1107年-1108年,广南东路康州(广东省德庆县),康州知州
李时秀
全粤诗·卷八六
李时秀字廷宾
英德人
明惠帝建文元年(一三九九)举人,历仕山东按察副使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九有传。
张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
初隶龙骑备征,选为教骏
殴杀掊敛之军校,坐配鼎州
遁去为盗,复招出,隶龙猛军,以材武补三班借职
数攻破堡砦,杀张海、郭邈山。
从平恩州,功第一,累迁如京使资州刺史
真定府定州高阳关京东西路兵马钤辖
侬智高反,移广东,领英州团练使
遇敌中标枪死。
范致虚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建州建阳人字谦叔
哲宗元祐三年进士
太学博士
徽宗时,累官至尚书左丞
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为陕西宣抚使
金兵分道再犯京师致虚会兵入援,因轻信僧人赵宗印,用为将,为金所击溃。
高宗即位,徙知邓州
旋以邓州失守,责授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
建炎三年,起知鼎州,道卒。
全宋诗
范致虚(?
~一一三七),字谦叔建阳(今属福建)人。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闽诗录》丙集卷五),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
徽宗立,召为左正言,出通判郢州
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从此出处华要十馀年。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陕西路经略使率兵勤王。
高宗即位,徙知邓州,因兵败失城责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
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高宗建康,召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行至巴陵率。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七,《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范致虚(一○六二——一一二九)字谦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徙居方城(今河南方城)
元祐三年进士及第,为太学博士
徽宗即位,除左正言,进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
政和七年入为侍读,迁尚书左丞
历知大名河南邓州
靖康初除知京兆府宣抚陕西
金人分道犯京师致虚会兵入援,军出武关,不战而溃。
高宗立,徙知邓州,会金兵压境,致虚遁,坐落职,责授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
起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
建炎三年十二月,行至岳州卒,年六十八。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宋史》卷三六二本传。
主要活动
  • 1088年,进士
  • 11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左正言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舍人,8月为参详官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右正言
  • 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左司谏
  • 1102年-110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兵部侍郎
  • 1104年-1105年,两浙路润州(镇江),润州知州
  • 110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侍郎
  • 1111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17年-11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尚书
  • 1117年-1119年,淮南东路通州(南通市),通州知州
  • 1118年-111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119年8月丁母忧
  • 1120年-1121年,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县),东平府知府
  • 1122年-1124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22年-1128年,京西南路邓州(邓州市),邓州知州
  • 1127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京兆府知府兼安抚使
彭球北宋
全宋文·卷二九四七
彭球大观中浛光县政和二年移官绍兴府
徐明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仲晦人称择斋先生
学有原委,与洪天锡齐名。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
漳州通判,有廉名。
迁知英德,徙知潮州平定潮民起事。
累官兵部侍郎
元军南下,忧愤而死。
有《择斋文集》。
全宋诗
徐明叔字仲晦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辟江淮制幕。
通判漳州、知英德府潮州
累官兵部侍郎
会元兵南下,忧愤以卒。
洪天锡齐名,学者称择斋先生,著《徐择斋文集》,已佚。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徐明叔字仲晦号择斋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
绍定五年进士,辟江淮制幕,秩满,干办广漕。
太学录
通判漳州,以廉闻。
擢知英德府,召为国子监丞
潮寇起,命知潮州,事遂平
除直秘阁江西提刑
累官户部兵部侍郎
会元兵南下,忧愤卒。
明叔学有原委,著有《择斋文集》。
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232年,进士
  • 1248年-1251年,广南东路德庆府(广东省德庆县),德庆府知府
  • 1259年-1261年,广南东路英德府(广东省英德市),英德府知府
  • 1263年-126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国子监丞
  • 1265年-1266年,广南东路潮州(广东省潮州市),潮州知州
  • 1267年-1270年,福建路福州(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67年-1270年,福建路建州建宁府(福建省建瓯市),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 1269年-1271年,广南西路静江府(广西省桂林市),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7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侍郎
  • 1274年-12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侍郎
黄潜善南宋 ?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邵武人字茂和
进士
徽宗宣和初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
高宗即位,拜右仆射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
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欧阳澈
左仆射门下侍郎
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黄潜善(?
——一一三○),字茂和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潜厚弟。
元符三年进士第
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八年提点利州路刑狱。
宣和初左司郎,擢户部侍郎
后以徽猷阁待制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使
靖康二年初,将本路兵至东平康王赵构康王承制副元帅
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
建炎元年八月,擢尚书右仆射二年十二月,进左仆射门下侍郎
右相汪伯彦力唱和议,排李纲,抑宗泽,害忠良。
三年二月中丞张澄劾其误国二十大罪,乃罢相、落职、分司衡州居住,又责置英州
此年十二月卒。
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纪》,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主要活动
  • 1100年,进士
  • 1112年-1114年,利州路,利州路提举学事司
  • 1116年-1118年,利州路兴元府(陕西省汉中市),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2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尚书左司郎中
  • 1123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侍郎
  • 1126年-1127年,河北路河间府(河北瀛州),河间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6月除门下侍郎兼中书侍郎,7月同平章事
  • 1128年-112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宰相,1129年2月罢左相,知江宁府
葛霖南宋
简介
淳熙三年(1176)英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76年-1178年,广南东路英州(广东省英德市),英州知州
周怀政北宋 ? — 10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0 【介绍】: 并州人
宦官
太宗时给事禁中,累迁入内高品
真宗东封泰山,命主修建行宫事。
后屡监修宫观,官至入内副都知英州团练使昭宣使,权势颇盛。
朝臣屡言其妄,帝遂渐疏之。
天禧四年,密谋杀丁谓等人,立仁宗,以真宗太上皇,事泄被诛。
冯安上北宋
全宋诗
冯安上字康国英德(今属广东)人。
夤子。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
吉州通判,寻改广州,权知梧州军。
事见清康熙《重修英德县志》卷三。
今录诗二首。
全粤诗·卷二五
冯安上字康国
英德人
冯寅之子。
宋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
历官吉州通判,改广州,擢知梧州军。
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有传。
诗二首。
主要活动
  • 1112年,进士
林渭夫南宋
简介
淳熙六年(1180)英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80年-1182年,广南东路英州(广东省英德市),英州知州
郭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番禺人字开先
理宗淳祐四年进士
度宗咸淳间平江府,莅事廉明。
监察御史
广州置买银场,以盐科配,暨征榷诸弊罢之。
既没,广人以配享崔与之李昴英
卒年六十六。
全宋诗
郭阊字开先号方泉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其父与廖莹中之父有交好,两家之子同笔砚(《癸辛杂识》别集上)。
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调真阳县
历郁林教授,知高要县梅州佥判,知平江县
累官监察御史(《宋史》卷四二五《徐宗仁传》)。
卒年六十六。
事见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三一,同治《平江志》卷三五。
全粤诗·卷四三
郭阊字开先号方泉
番禺(今广州市)人。
治《》,三试,皆举首。
宋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
历官真阳县、郁林学官高要知县,有政声。
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知平江;寻擢监察御史,知无不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其所弹击,公论莫不快焉。
右正言,所言皆军国大事,不及其私。
以劳瘁至病革,卒年六十六。
素清廉,几无以殓。
帝嗟悼之,赠恤特厚。
人德之,以崔与之李昴英合祠。
明戴璟嘉靖十四年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有传。
诗一首。
全宋文·卷八○九二
郭阊字开先号方泉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淳祐四年进士
真阳,再调郁林州学教授,擢知高要县
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秩宰平江
咸淳中监察御史,迁右正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
年六十六卒,广人以配享崔与之
见《癸辛杂识》别集卷上,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
主要活动
  • 1244年,进士
  • 1271年-127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272年-127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
王缙宋 1073 — 11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59 【介绍】: 睦州分水人字子云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高宗绍兴六年,由侍御史右司谏,每谓人才难得,多事之际,尤宜为朝廷爱惜。
以故不专弹击,而唯论安危大计与所以启沃君心者,时称得谏臣体
后出知温州常州
有《霜台谏垣稿》。
全宋文·卷三一一八
王缙(一○七三——一一五九)字子云严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
崇宁五年进士,调歙州司法参军
历知浦江永嘉县,又知虔二州
绍兴五年,擢殿中侍御史,迁右司谏。
求外补,以直秘阁温州,改常州
后忤宰相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十九年六月卒,年八十七。
有《霜台谏垣藁》九卷。
事迹见张栻王司谏墓志铭》(《南轩》卷三八),《宋史翼》卷八。
主要活动
  • 1106年,进士
  • 113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31年-1134年,广南东路英州(广东省英德市),英州知州
  • 1134年-1135年,江南西路虔州(赣州),虔州知州
  • 1135年,两浙东路温州(温州),温州知州
  • 113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金部郎中
  • 113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35年-113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殿中侍御史,1136年2月为右司谏
  • 113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左司谏
  • 1136年-113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司谏,1137年10月知温州
  • 1139年-1141年,两浙西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林渭夫北宋
全宋诗
林渭夫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八闽通志》卷五○),景德四年(一○○七)浈阳从事,后知英州清同治广东通志》卷二○五)。
主要活动
  • 999年,进士
刘仲堪北宋
全宋诗
刘仲堪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著作佐郎英州
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五。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二七四
刘仲堪咸平中忻州团练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见《定襄金石考》卷一。
又据《宋诗纪事补遗》卷五,刘仲堪累官朝奉郎、守秘书丞大中祥符二年英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武骑尉
是否一人,俟考。
蔡懋北宋 ? — 1134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蔡懋(?
——一一三四),原名渭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确次子。
绍圣元年,哲宗临奠其岳父冯京,因阑诉其父冤状,诏复正议大夫
因得叙荫补官,历太府寺主簿
徽宗时,谄附蔡京父子,得信用。
宣和二年,除延康殿学士
四年,除刑部尚书
六年,自朝议大夫开封府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靖康元年正月尚书左丞
未几,臣僚论其谄事蔡攸,诬诋宣仁皇后,欺惑徽宗,乃罢为资政殿学士大名尹。
寻落职,贬为秘书少监亳州居住。
高宗建炎元年,责授宁国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
绍兴初中大夫
四年四月,卒于德庆府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二之一七、职官六三之一○、六九之二五、七○之一、七六之四一、七八之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七五,《宋史》卷四七一《蔡确传》有附传。
主要活动
  • 1122年-11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尚书
  • 1123年-112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124年-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1126年1月除尚书左丞
  • 1126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尹兼安抚使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2月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