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邵炅初唐 ? — 7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 【介绍】: 相州安阳人,徙居豫州汝南
武周大足元年,举拔萃出类科。
汾阴,累转歙州司仓
玄宗初,任右台监察御史
官至考功员外郎
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 全唐诗》作邵景
安阳(今属河南)人,徙居汝南(今属河南)
武后大足元年(701)举拔萃出类科(一说为其兄邵升)。
汾阴,累转歙州司仓
玄宗即位之初,任右台监察御史
官至考功员外郎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九,《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御史台记》、卷一四三引《朝野佥载》,《大唐新语》卷一三,《登科记考》卷四。
全唐诗》存诗1首。
安阳人
徙居汝南
考功员外郎
张景明 1485 — 1546
维基
张景(1485年—1546年)字光启别号西墅,河南汝宁府汝阳县民籍顺天府大兴县人
治《春秋》,正德八年(1513年)河南乡试第四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一名,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三名进士
山东峄县知县,调山西阳曲县七年正月擢授山东道试御史巡视东城,复巡南城,丁父忧归。
十年辛卯免丧,实授山东道御史,奉命巡按陕西延绥,弹劾巡抚张宏偏执失士卒心,恐致他变,张宏被免职。
母丧归,服阕,十三年九月改除浙江道御史十一月巡按浙江,建天真书院,用以祭祀王守仁
十五年冬任满还京,复掌浙江道,十六年正月弹劾国子监祭酒许成名司业童承叙不称职。
三月从驾幸天寿山谒陵,六月奉命巡按徽宁池太四府,因病未行。
十八年二月复起,仍掌浙江道,点视十二团营。
因与严世蕃相左,嘉靖十九年三月以年例出为陕西按察司副使兵备汉中,不赴任辞官归,二十年考察落职闲住。
嘉靖二十五年卒,享年六十二。
胡遵化
维基
胡遵化字蔡一河南汝宁府上蔡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戊子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联捷进士,授湖广衡阳县知县,居官清慎,不避权贵,请改教职,选潞安府教授,迁顺德府推官,以终养告归。
杨慎矜唐 ? — 7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 【介绍】: 虢州华阴人
隋炀帝玄孙,杨隆礼子。
沉毅有才干,初为汝阳,有能名。
以父有清白风,拜监察御史,知太府出纳。
在台数年,又专知杂事
玄宗天宝间,擢为御史中丞,依旧知太府出纳,寻迁户部侍郎
李林甫王鉷不协,为其所构,赐死。
慎矜
户部尚书隆礼子。
初为汝阳
侍御史
天宝二年谏议大夫
御史中丞
户部侍郎
李林甫恶之。
作飞牒告慎矜谋反。
搒掠服之。
诏赐死。
宝应初复官爵。
高锡北宋初 ? — 9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3 【介绍】: 河中虞乡人字天锡
后汉乾祐间进士
河南府推官
坐按狱失实夺官。
后周显德初,为蔡州防御推官
宋初,弃官归京师
建隆中宰相范质奏用为著作佐郎
左拾遗知制诰
使青州,以私受节帅郭崇赂遗等事,责贬莱州司马
遇赦,改均州别驾,移陈州,卒。
全宋文·卷四一
高锡(?
——九八三),字天锡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
汉乾祐中进士,辟河南府推官
周显德初蔡州防禦推官
建隆中,以书干宰相范质奏擢为著作佐郎
监察御史,拜左拾遗知制诰,加屯田员外郎
乾德中,以受贿责贬莱州司马,改陈州别驾
太平兴国八年卒。
著有《簪履编》七卷。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五代时人
郑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陈留人字公明
进士第
大理评事
累迁度支员外郎盐铁判官
出为两浙转运副使,疏润州蒜山漕河抵于长江,人以为便。
复为盐铁判官,擢知制诰,使契丹
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
有《开皇纪》。
全宋文·卷三二一
郑向(?
——一○三六),字公明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景德四年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蔡州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濠州,徙蔡州
召试集贤院,除三司户部判官修起居注
度支员外郎,为盐铁判官,出为两浙转运副使
润州蒜山漕河抵于江,人以为便。
天圣末知制诰
景祐元年龙图阁直学士杭州三年四月卒。
著有《五代开皇纪》三十卷。
见《宋史》卷三○一本传、《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八、《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孙庸唐末宋初 921 — 9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1—987 【介绍】: 蔡州汝阳人字鼎臣
后周显德中献《赞圣策》九篇,以对世宗问为所奇,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
宋初为河南簿。
太宗太平兴国中以荐擢左赞善大夫
殿中丞,知龙州而卒。
张奎明 1420 — ?
维基
张奎(1420年—?
),字文明号焕中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军籍。
进士出身
正统九年(1444年)甲子河南乡试第五名。
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会试第六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五名。
景泰元年考选为监察御史,九月赴陕西清理军政,二年九月直隶扬州等府清理军伍,劾奏都督佥事石彪擅令所部百户边贵等越关四百馀里,督种庄田,而酷掠居民,占其土地,且招纳流亡五十馀户匿住于庄,并弹劾其叔父武清侯石亨
天顺元年六月,调任知县
刘令誉明末清初 1599年十二月.十七 — 1657
维基
刘令誉(?
—1657年),字仁徵号闇然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治易经,行一,己亥年十二月十七日生。
天启元年辛酉科乡试十四名,二年(1622年),登壬戌进士工部观政三年二月授南直颍上县知县丁忧归。
六年宝丰知县崇祯元年汝阳县三年本省同考
四年考选,授山东道御史,管太仓银库,六年河南巡按御史
八年应天巡按十年皇城巡视巡视西城,升顺天府
崇祯十一年,以右佥都御史衔,任延绥巡抚榆林巡抚十四年回籍。
崇祯十七年兵部添设右侍郎
明亡后归附清朝,顺治十二年,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
方端
维基
方端字察甫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民籍。
河南乡试第五十六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四名,登三甲第七十四名进士
授行人,历官南京礼部郎中十五年十一月贵州佥事、分巡思仁道。
后复除刑部员外郎二十二年四月贵州佥事
二十六年四月复除广东佥事
张守约
维基
张守约字伯操河南省汝宁府确山县人
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三甲第199名进士
中书舍人,迁兵科给事中
确山县城内有进士坊为张守约立。
尚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罗山人字景福
正统四年进士
除行人。
累迁南御史
为人刚直,以劾都御史周铨得罪,下狱,谪云南虚仁驿丞,后量移丰城知县
成化初升任湖广佥事
有治行,致仕卒。
维基
尚褫字景福河南汝宁府罗山县人进士出身
正统四年(1439年),登进士,授行人。
后升南京监察御史
因弹劾周铨下狱,与其他监察御史均谪驿丞,其担任云南虚仁驿
景泰五年(1454年),因灾异上书陈数事,减少佛教影响,奏章抵达礼部时,礼部尚书胡濙因私仇,一概不予遵行。
之后他移丰城县知县
成化初年,因大臣举荐,升湖广佥事,负责赈灾流民。
之后致仕回乡。
曾孙尚维持
刘俊
维基
刘俊河南汝宁府商城县人
万历庚辰进士刘任之弟。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河南乡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知南宫县
桂有根
维基
桂有根字徵实河南汝宁府汝阳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授山东金乡县知县,爱重文士
巡抚都御史周永春微时为有根所赏拔,三年奏最,擢工科给事中,督修乾清宫
神宗张乐别苑,闻有根骤从,声顾左右曰:髯来也!
次日以荒淫疏上,帝为改容。
由六科左右给事中迁吏科都,转南太常少卿,迁左通政,寻转太常寺卿
怡情山水十馀年,无复求进意。
工部右侍郎,致仕归,卒谕赐祭葬,崇祀乡贤
蔡哲明 1423 — ?
维基
蔡哲(1423年—?
),字克智河南汝宁府光州人
同进士出身
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河南乡试第六十五名。
天顺元年(145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名。
袁志高
维基
袁志高号翔轩河南汝宁府商城县人
进士出身
博览载籍,制艺宗守溪、震川,驰声两河,士咸宗之。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授广平府推官,以清慎称。
户部主事,寻以病卒,经济未获尽展。
独孤炫唐 667 — 7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36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丕耀
独孤延寿孙。
以荫补淮阳丞,历洺州参军滑州录事、大平令。
入朝为大理司直,兼判丞事,屡决大狱。
司农丞
司门员外郎,转屯田郎中
出为巴州刺史,转陇、汉三州刺史,卒。
马扬明 1487 — ?
维基
马扬(1487年—?
),字抑之河南汝宁府上蔡县人,民籍。
河南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进士
历官兵部职方司主事嘉靖七年(1528年)正月改任南京山东道监察御史十年十二月与其他南京御史乔英陈洙李祥佘勉学刘志仁李松何宏陈府宋宜等人一起弹劾陕西三边总制王琼,被锦衣卫逮至北京镇抚司讯问。
后任户部郎中,十八年升任苏州府知府,十九年十二月京察被黜为民。
祖士衡北宋 988 — 10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26 【介绍】: 蔡州上蔡人字平叔
少博学,为杨亿等所知。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大理评事
累官史馆修撰
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
义为言者劾以在郡不修饰,降监江州税。
全宋诗
祖士衡(九八七~一○二五)字平叔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
通判蕲州
召直集贤院,迁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
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
三年卒,年三十九。
有《敝帚》、《西掖》、《乾兴》等集,不传。
事见祖无择宋尚书礼部员外郎中祖公墓志铭》(《辅仁学志》民国十九年二卷一期),《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全宋文·卷三六三
祖士衡(九八八——一○二六)字平叔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大中祥符九年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通判蕲州,再迁殿中丞、直集贤院,改右正言户部判官
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
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
三年卒,年三十九。
士衡博学有文,为李宗谔杨亿刘筠等所知,著有《西斋话记》一卷(存)。
见《龙学文集》卷一四《状元紫微始末》,《宋史》卷二九九本传。
卢象升明末清初 1600 — 16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39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
善射,有将略。
天启二年进士
户部主事
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
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
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
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
象升奉诏入,而清兵已去。
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
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
有《忠肃》。
词学图录
卢象升(1600-1638) 字建斗
常州宣兴人。
兵败殁于阵中。
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烈
清乾隆时谥忠肃
诗词慷慨苍凉。
有《卢忠肃集》,词在集中。
维基
卢象升(1600年—1639年—Lu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直隶宜兴张渚茗岭(今江苏)人,祖籍江南东道鄞县(今浙江宁波),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天启进士,练“天雄军”,围剿农民军有方,官至宣大总督,在对清战争中战殁。
南明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
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虽是文人,皮肤白晰,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
年轻时便与东林党人相善。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应天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
象升能与部下共甘苦,善于驭下,过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其“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崇祯改元,任直隶大名府知府
崇祯二年(1629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卢象升募了一万士兵勤皇,还没打仗,满人就退兵了。
崇祯三年,提任参政,负责练兵,于大名府一带(古名天雄)以亲友、同乡的关系网招募军队,号称“天雄军”。
崇祯四年(1631年)因治绩优良升任按察使
崇祯六年(1633年)象升率所练“天雄军”,镇压由山西河北之民变。
后任五省总督管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剿匪事,与将领祖宽左良玉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部。
象升军到汝阳时,军中断粮三日,象升以身随之断粮,军无怨言,无人逃亡。
汝阳之战,卢象升自城西攻,高迎祥几十万大军崩溃。
高迎祥聚合部众二十万之众,继续逃亡,在确山再败于卢象升
崇祯八年五月十一月象升以率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皆胜,斩杀民军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
崇祯九年正月高迎祥会合张献忠,三十万之众攻击南京,不利,退攻滁州
卢象升率军赶到,以两万之众再次击败高迎祥,并以各将领围堵,高迎祥人马散尽,退入湖广郧阳
卢象升手下祖宽所部以不熟山势为由,拒绝入山作战,象升无计可施。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国号为「大清」,六月阿济格率清军攻入喜峰口,纵意抢掠而去。
象升调任宣大总督,率师进驻京畿,严明军纪,操练兵马,清军不敢进犯。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侵,北京戒严,崇祯帝和战不定,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主张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
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切断象升粮饷,屡屡调走象升部生力军,致使号称“总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区区五千老弱残卒。
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卢象升移兵钜鹿(今属河北)贾庄,已断粮七日,全凭百姓自愿捐粮掺杂冰雪为食,然无一人叛。
宦官高起潜统兵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杨廷麟去求援,高起潜置之不理。
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誓与清军决一死战。
随拔寨而出,于蒿水桥决战清军。
史载“……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