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李继忠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汾州人字化远
李继韬弟。
善骑射,从父李嗣昭征讨有功后唐庄宗时历官成德军司马
后晋时历单、泽三州刺史
其母杨氏善治产,积财巨万。
初,石敬瑭起兵于太原继忠举家归之。
时诸军方困,赖以取足。
敬瑭感而奇之,故车驾入,命连领大郡。
陆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初名友悌玄宗嘉其刚正,赐名坚
善书。
历迁汝州参军通事舍人给事中学士,官终秘书监
卒年七十一,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初名友悌唐玄宗嘉其刚正,更赐名坚
初为汝州参军,贬涪州参军,入迁通事舍人
给事中学士中书舍人等职,以秘书监卒,年71岁,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
善书。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若干。
李雄后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洛、巩(今河南洛阳、巩义一带)人。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游览魏蜀吴三国故都邺下成都金陵,各为咏古诗30首,编为《鼎国诗》三卷。
三国鼎峙,故名曰鼎国。
集已佚。
事迹仅见《郡斋读书后志》卷二。
全唐诗》等未收其诗。
韩国存《十抄诗》收其诗10首,当是《鼎国诗》中诗。
李荛后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孟人
后晋
石敬塘时为开封府推官
奉使契丹,归言屈节外国非长久之策。
时敬塘方父事契丹,不悦其言,乃出为鲁山
后唐同光初魏王继岌推官
掌书记
明宗朝授河南少尹
秦王从荣谋叛事。
石州
杨可大明 1538 — ?
维基
杨可大(1538年—?
),字业甫号勤庵山西沁州守禦千户所人,官籍。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山西乡试十一名,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会试三百九十七名,廷试三甲八十七名进士
吏部观政,本年六月授洛阳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荆州府同知五年二月户部员外郎,管理河道挖运。
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郎中三年十月归省侍养。
五年十一月复除本部,七年五月出为河南汝宁府知府十一年二月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校。
十二年五月丁忧十五年十一月服阕到部,以年老致仕。
僧休静唐末五代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至五代初禅僧
洞山良价
初住福州东山华严寺
后唐庄宗时洛阳,授徒300余人,庄宗礼敬之。
后游河朔,卒于平阳,享年70余岁。
谥宝智大师
宋高僧》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
后书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不知何许人。
洞山
得记别于乐普作维那时。
白椎普请云。
上间搬柴。
下间锄地。
于是第一座问云。
圣僧聻。
静云当堂不正坐。
谁赴两头机。
洞山云。
未见理路者。
争免得情识去。
洞云。
汝还见理路也无。
静云见无理路。
洞云。
什么处得情识来。
静云正是学人问处。
洞云汝须向万里无寸草处立始得。
静云无寸草处。
还许立也无。
洞云直须恁么去。
后游河朔平阳示寂。
茶毗获舍利。
建四塔以葬。
晋州房州
终南山逍遥园
终南山华严寺
谥宝智塔号无为
竺僧辅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邺人也。
以讲学鸣京洛
西晋饥乱。
道安等。
隐于濩泽
研析精微。
后止荆州上明寺。
礼忏进脩。
誓生兜率。
琅琊王忱授戒师。
寿六十。
无疾而化。
竺僧辅
邺人也。
少持戒行执志贞苦。
学通诸论兼善经法。
道振伊洛一都宗事。
西晋饥乱。
辅与释道安等隐于濩泽
研精辩析洞尽幽微。
后憩荆州上明寺。
单蔬自节礼忏翘勤。
誓生兜率仰瞻慈氏。
琅琊王忼为荆州刺史
藉辅贞素请为戒师。
一门宗奉。
后未亡二日。
忽云明日当去。
至于临终妙香满室梵响相系。
道俗奔波来者万数。
是日后分无疾而化。
春秋六十。
因葬寺中僧为起塔。
张浩
全宋诗
张浩字巨源西洛(今河南洛阳)人。
以荫入仕,及冠未婚,后娶李氏。
事见《青琐高议》别集卷四。
今录诗三首。
裴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关中人排行第十
玄宗天宝间,与王维同隐蓝田辋川,常游览赋诗,琴酒相乐。
各作有五言绝句二十首,题辋川诸景,合编为《辋川集》。
曾应进士试。
天宝末
后与杜甫有过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关中(今陕西关中盆地一带)人。
排行十
玄宗天宝年间,与王维同隐辋川(今陕西蓝田县南),日与王维崔兴宗游览赋诗,琴酒自乐。
王维倡和之诗收于《辋川集》中。
王维诗中屡称“裴秀才迪”,可见此时未曾进士及第
《旧唐诗·王维传》称裴迪王维之“道友”,笃信佛教,裴迪可能亦为佛教信徒。
天宝末,与杜甫相友善。
又曾任尚书右丞(一作左丞)。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一六、《唐才子传》卷二《王维传》附。
全唐诗》存诗29首。
唐诗汇评
裴迪,生年年不详,闻喜(今属山西)人,一说关中(今陕西)人。
天宝中,与王维崔兴宗隐居终南山,相与唱和。
安史乱起,陷贼中,居洛阳
上元中,曾至蜀中,与杜甫有诗唱和。
全唐诗》存诗二十九首。
作品评论
《蔡宽夫诗话》
王摩诘韦苏州集载裴迪、邱丹唱和诗,其语皆清丽高胜,常恨不多见。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意先秋。
烦暑自兹退,清凉何处求?
”如丹“卖药有时至,白知往来疏。
遂辞池上酌,新得山中书
步出芙蓉府,归乘谷觫车。
猥蒙招隐作,岂愧班生庐
”其气格殆不减二人,非唐中叶以来嘐嘐以诗鸣者可比。
乃知古今文士,淹灭不得传于子孙者,不可胜数。
然士各言其志,其隐显亦何足多较?
观两诗趣尚,其胸中殆非汲汲于世者,正尔无闻,亦何所恨?
其姓名偶见二人集、亦来必不为幸也。
《汇编唐诗十集》
诗雅淡,有类摩诘,恨力弱鲜超拔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辋川倡和,裴迪尤多,其诗体反不甚与王近,较诸公骨格稍重。
裴早友王维,晚交杜甫,篇什必多。
今所存惟集数篇,不胜遗珠之恨。
李存勖后唐 885 — 92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存勖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 923年—926年
同光 923年四月—926年四月 闽太祖王审知和南平武信王高季兴以及新罗亦用此年号,1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26 【介绍】: 五代后唐创建者。
李克用子,小名亚子
克用将死,授以三矢曰:“必报梁、燕、契丹之仇。
”既嗣位,北却契丹,东灭燕,又灭后梁,还矢太庙。
后梁龙德三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
定都洛阳
后骄恣荒于政治,伶人郭从谦谋反,中流矢而卒。
在位四年。
庙号庄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26 小字亚子
沙陀部人
本姓朱耶氏
懿宗咸通间赐姓李
晋王李克用之长子。
昭宗乾宁后先后遥领晋三州刺史
天祐五年(908)晋王之位。
其后与后梁激战十五年,终灭后梁,建立后唐
同光元年(923)皇帝位
在位三年,耽于享乐,宠信伶人,朝政紊乱,同光四年,死于乱中。
庙号庄宗
两《五代史》有本纪。
工词,《全唐诗》存词4首。
敦煌遗书斯三七三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词学图录
李存勖(885-926)后唐庄宗本姓朱耶小字亚子
沙陀部人
李克用长子。
俳优,洞晓音律,能度曲。
尊前集》存词四首。
帝讳存勖
太祖长子。
唐光启元年生。
年十一。
检校司空隰州刺史
天祐五年封晋王
二十年四月
筑坛魏州即帝位。
同光二年
加尊号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在位四年。
年四十二。
谥曰光圣神闵孝皇帝
庙号庄宗
李怿五代 ? — 9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6前—约946 【介绍】: 五代时京兆人
少好学,颇工文辞。
唐末举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
唐亡,仕后梁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后唐天福中,历工部、礼部、刑部尚书
后晋开运末,遇契丹,家事罄空,寻以疾卒,年七十余。
京兆人
唐末进士
入梁累官翰林学士
后唐庄宗入立。
怀州司马
入为卫尉少卿
天成初复拜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户部侍郎右丞
承旨
晋天福中工部尚书太常卿
历礼部刑部尚书
分司洛阳
开运末卒。
年七十馀。
汉乾祐元年尚书左仆射
屈同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历仕千牛兵曹栎阳
生平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元和姓纂》卷一〇。
芮挺章选其诗2首入《国秀集》,《搜玉小集》选诗1首(《小集》逸“仙”字)。
全唐诗》存诗2首。
曾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仲躬
曾几子。
师王
学者称习庵先生
孝宗隆兴二年,为太常丞
历知、湖、润等州府。
淳熙十年,迁户部侍郎
官终敷文阁待制
有《习庵集》。
全宋诗
曾逮字仲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几次子。
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浙西提刑(《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八)。
四年,为户部郎官(同上书刑法一之四八)。
七年,知温州府,除直秘阁(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六)。
九年,除直显谟阁、知荆南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九)。
淳熙八年(一一八一),知镇江府(同上书食货六八之七七)。
十年,为户部侍郎(同上书食货五一之一一)。
十一年,为刑部侍郎权兵部侍郎(同上书选举一八之六)。
官终知湖州
有《习庵集》十二卷,已佚。
事见《渭南文集》卷三二《曾文清公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二九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曾逮字仲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
几次子。
隆兴二年太常丞,后以右朝奉郎温州
乾道九年户部员外郎淮东总领
同年八月直显谟阁荆州
淳熙三年,知宁国府,除集英殿修撰
五年,守湖州
六年,以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润州
十年,迁户部侍郎,同年八月刑部侍郎
敷文阁待制
学者称习庵先生
有《习庵集》。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二六、食货五一之一一,《宋史》卷三八二《曾几传》,《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九,《宋诗纪事》卷四八,《全宋词》。
花蕊夫人前蜀 886 — 9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86—926 【介绍】: 五代时前蜀王建妃。
亦称小徐妃
王建时,进位淑妃
光天元年,进位皇太妃
王衍咸康元年,随前蜀后主王衍后唐
次年,送入,途中与其姊大徐妃赋诗,凄惋动人。
至秦川,与其姊及王衍同时被杀。
有《花蕊夫人宫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九二,名号为花蕊夫人者共有3人:一为南唐后主李煜妃,南唐亡没入宋宫,后为赵光义(晋王)所杀,无诗传世。
二为前蜀主王建妃、王衍母,因其姊亦为王建妃,故史称小徐妃
姊娣倍受宠幸,纵引王衍污乱失国,后母子均唐庄宗所杀。
三为后蜀主孟昶妃一说姓徐一说姓费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人,能文,蜀亡入宋宫,为太祖所宠,口诵国亡诗。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全唐诗》编为1卷,系于孟昶妃名下,而浦江清则以为系王建小徐妃所作,见《花蕊夫人宫词考證》。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花蕊夫人(?
-926),姓徐
父耕,为眉州刺史,二女皆国色。
长女为前蜀王建贤妃,称大徐妃,次女为王建淑妃,称小徐妃,宫中号花蕊夫人
王衍继位,尊为皇太妃
蜀亡,随王衍降唐,被杀。
又,后蜀孟昶费氏(一说姓徐),亦号花蕊夫人青城(今四川都江堰西)人,降宋后,宋太祖召入宫中,有宠。
全唐诗》中小徐妃存诗八首。
另世传花蕊夫人《宫词》百首,《全唐诗》归入后蜀孟昶名下,浦江清考定为王建小徐妃所作,内中且羼入诗人王建等人作品。
作品评论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庭户悄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
不道流年暗中换世传此诗为花蕊夫人作,东坡尝用此诗作《洞仙歌》曲。
或谓东坡托花蕊以自解耳,不可不知也。
《诗源辨体》
蜀王孟昶花蕊夫人有七言绝《宫词》一百首,其词本于王建
大约以全集观,王语不雅驯,而花蕊时近浅稚。
世传其(按指花蕊夫人)宫词百首,清斯艳丽,足夺王建张籍之席。
盖外间摹写,自多泛设,终是看人富贵语,固不若内家本色,天然流丽也。
宋岳倦翁有《宫词》百首……其自叙略云:“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当有以寓讽谏而美音容。
王建世托近幸,花蕊自处宫闺,言多涉于亵俚。”
孔勍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兖州人字鼎文
善骑射,为军中小校
后梁太祖,累官唐邓节度使
后唐庄宗洛阳,遂归后唐,移昭义节度使
明宗立,授河阳节度使
太子太师致仕,卒年七十九。
范埴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范埴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雍曾孙。
大观中累官承议郎权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公事。
卢蘋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
博学善应对。
杨溥时官至司农卿
顺义三年使后唐,还言庄宗荒于游畋,啬财拒谏,内外皆怨,不数年亡矣。
已而果如所言。
王源昌
维基
王源昌字绍贻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湖广乡试亚魁,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进士,授礼部主事郎中,出知恒阳府,时中使监军,威权日肆,源昌抗不为礼,以清直闻。
崇祯七年任福建分巡漳南道佥事,改镇河南禹州,流冠陷洛阳,将窥禹,源昌饬练乡兵,防御周密,禹卒无患。
崇祯十三年参议佥事分巡大梁,时宗室怙宠骄恣,源昌涖任乃止。
时八年不登,岁旱人相食,大盗蜂起,设法赈济防御,郡赖以全。
布政司参政按察司副使,去任时,士民遮道哭送者百余里。
后起补江西按察司副使,值宗室骄恣,悉持法裁抑不少贷。
未几乞终养归,年九十卒。
王树仁,世其学行。
普安堂,下伍重乡山上,邑绅王源昌、朱霞远读书处,山左岩石壁立刻有“峰回路转”,字甚劲
富绍荣北宋
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富绍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富弼侄。
大观中朝奉郎
郭忠孝南宋 ?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河南人字立之学者称兼山先生
郭逵子。
受《》、《中庸》于程颐
以父荫补右班殿直
进士,换文资。
不忍去亲侧,多仕于河南筦库间。
徽宗宣和间河东路提举,坐废格盐法免。
钦宗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力陈追击之策,不获用。
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措置保甲。
金人再犯京师忠孝分兵走太行,破之。
及犯永兴,城陷死。
有《兼山易解》、《四学渊源论》、《中庸说》。
全宋诗
郭忠孝(?
~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以父荫补右班殿直
神宗元丰间进士清乾隆洛阳县志》卷七)。
因侍亲多仕于河南管库任。
徽宗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
钦宗靖康初军器少监,改永兴路提点刑狱
高宗建炎二年,金人犯永兴,城陷殉难。
宋史》卷四四七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郭忠孝(?
——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逵子。
受《》、《中庸》于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迁右侍禁
进士第,授将作监主簿
宣和间河东路提举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
建炎二年,金人犯永兴,城陷死之。
著有《兼山易解》。
见《宋史》卷四四七本传、卷二○二《艺文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