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辛弃疾南宋 1140年5月11日 — 1207年9月10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7 【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
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
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
孝宗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淳熙中,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
历浙西提点刑狱、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
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历知镇江隆兴府
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追谥忠敏
一生力主抗金。
擅为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等。
全宋诗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众抗金。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为掌书记
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
部将张安国降金,弃疾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
历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湖北安抚,知隆兴府江西安抚,知潭州湖南安抚。
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福建安抚,未几又为言者论罢。
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
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
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
辛弃疾以词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传世。
诗集《稼轩集》已佚。
清嘉庆间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
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为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词学图录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人
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
系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等。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宁宗时镇江府,未久落职。
孝宗淳熙六年(1179)暮春辛弃疾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
临行之际,同僚在武昌南楼设宴为其饯行,他即席赋词《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抒发豪放悲壮的抑郁情怀。
全宋文·卷六二一四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绍兴末,金主亮死后,耿京聚兵山东弃疾掌书记,奉表归宋。
乾道元年,奏《美芹十论》。
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又上疏论恢复大计甚备。
八年,出知滁州
淳熙二年提点江西刑狱。
历知江陵隆兴府,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再知隆兴
八年,为言者所劾落职,隐居上饶带湖十年
绍熙二年,起提点福建刑狱,知福州,罢,徙居铅山
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加宝谟阁待制,知镇江
开禧三年卒,年六十八。
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屡起屡罢,忧愤而死。
工于词,所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主要活动
  • 1161年,山东西路济南府历城(山东济南),掌书记,金主亮大举南犯,稼轩聚众二千,与耿京共图恢复
  • 1162年-1164年,江南东路建康府建康(江苏南京),签判,闰二月,耿京为张安国等所杀,稼轩缚安国献俘行在,改差江阴签判
  • 1164年-1170年,两浙西路江阴军江阴(江苏江阴),通判,江阴签判任满,改广德军通判,当为本年秋冬间
  • 1170年-1171年,两浙西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主簿
  • 1172年-1173年,淮南东路滁州滁州(安徽滁州),知州,春,出任滁州知州。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 1174年,江南东路建康府建康(江苏南京),安抚司参议官,春,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 1174年-1175年,两浙西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仓部郎官,叶衡荐稼轩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
  • 1175年-117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提刑,茶商赖文政起事,数败官军。六月十二日,稼轩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进击茶商军
  • 1176年,江南西路赣州赣州(江西赣州),转运判官,调京西转运判官
  • 1177年,荆湖北路江陵府江陵(湖北江陵),知府、湖北安抚,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 1177年-1178年,荆湖北路江陵府江陵(湖北江陵),知府、江西安抚,冬,江陵统制官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稼轩为百姓言,徙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 1178年,江南西路隆兴府豫章(江西南昌),大理少卿,召为大理少卿
  • 1178年-1179年,两浙西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转运副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
  • 1179年-1180年,荆湖南路潭州潭州(湖南长沙),知府、安抚使,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 1180年-1181年,荆湖南路潭州潭州(湖南长沙),知府、江西安抚,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 1181年-1193年,江南西路隆兴府豫章(江西南昌),提刑,冬十一月,改除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旋以台臣王蔺论列,落职罢新任
  • 119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太府卿,迁太府卿
  • 1193年-1202年,福建路福州福州(福建福州),安抚使,秋,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 1203年-1204年,两浙东路绍兴府山阴(浙江绍兴),知府、安抚使,夏,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六月三十一日到任
  • 1204年-1205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江苏镇江),知府,差知镇江,赐金带,三月到任
  • 1206年,江南东路信州铅山(江西铅山),知府、安抚使,赋诗题桃符
  • 1206年-1207年,两浙东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知府,又进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令赴行在奏事
郑邦福明 1541 —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洪畴上饶人
隆庆辛未进士历官太仆寺卿有采真游槁
维基
郑邦福(1541年—?
),字洪畴江西广信府上饶县人,民籍。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江西乡试第二十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七名,二甲第二十八名进士
历官刑部广西司郎中万历十八年(1590年)四月福建副使,二十一年三月升广东右参政,二十二年六月南京太仆寺少卿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处仁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六九
张处仁徽宗时信州(治今江西上饶)人。
曾纡宋 1073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5 【介绍】: 建昌军南丰人字公兖晚号空青老人
曾布子。
以荫补承务郎
哲宗绍圣中复中弘词科。
徽宗崇宁二年,坐党籍编管永州
高宗绍兴初,除直显谟阁,上书辨说宣仁后诬谤。
进直宝文阁、知信州,寻移知衢州,未上任卒。
有《空青集》。
全宋诗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
布第四子。
初以荫为承务郎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布为二后山园陵使,辟为从事
崇宁二年(一一○三),入元祐党籍,编管永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八六之七)。
会赦,调监南京河南税,改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
通判镇江府,知楚州秀州提举京畿常平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再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移两浙路
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抚州
三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四年,改福建路提点刑狱
五年,除知信州,未之官卒,年六十三。
有《空青遗文》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南游纪旧》一卷(同上书卷一一),已佚。
事见《浮溪》卷二八《右中大夫宝文阁衢州曾公墓志铭》。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三○八四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卷(一作公衮),晚自号空青老人
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
布第四子。
以荫补官,绍圣中复中宏词科
崇宁二年,坐党籍贬○陵。
建炎中两浙转运副使
绍兴二年,除直显谟阁
历知、信、衢三州。
官终直宝文阁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三。
汪藻曾公墓志铭》(《浮溪》卷二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四,《宋人法书》第三册等。
主要活动
  • 绍圣中,宏词科
  • 1121年-1122年,淮南东路楚州(淮安市),楚州知州,R5月直秘阁
  • 1122年,两浙路秀州(嘉兴),秀州知州
  • 1122年-1123年,京畿路开封(河南省开封市),京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25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 1126年-1131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 1131年,两浙路临安府(杭州市),两浙路转运副使
  • 1132年,江南西路抚州(抚州),抚州知州
  • 1133年-1134年,江南西路昪州(待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 113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少卿
  • 1134年-1135年,福建路福州(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34年-1135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1135年10月卒
  • 1135年,两浙东路衢州(西安县),衢州知州
朱惟肖南宋
简介
景定五年(1264)汀州知州
咸淳三年(1267)信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264年-1266年,福建路汀州(长汀),汀州知州
  • 1267年-1269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谢枋得宋末元初 1226 — 12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89 【介绍】: 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
理宗宝祐四年进士
抚州司户参军
次年建康考官,出题暗讥时事,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
恭帝德祐初,以江东提刑信州
兵陷信州,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
宋亡,居闽中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荐,辞不起。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上,遂不食而死。
门人私谥文节
有《文章轨范》、《叠山》。
全宋诗
谢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对策极攻宰相董槐宦官董宋臣,抑为二甲,即弃去。
五年,试教官,除教授建宁府,未上,江东西宣抚司吴潜辟为干办
景定五年(一二六四)江东漕试试官,发策十问擿贾似道误国,谪兴国军安置,贬所知州知县皆及门执弟子礼。
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放归。
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
二年信州陷,遂变姓名入,隐于卜。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参政魏天祐强之而北,至燕不食死,年六十四。
门人诔之为文节先生
有《叠山》,其中诗三卷。
事见本集末附《叠山先生行实》、《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二五有传。
 谢枋得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五年刻《叠山》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六年谢氏蕴德堂刻《谢叠山公文集》(简称嘉庆本)。
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词学图录
谢枋得(1226-1289) 字君直号叠山
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
有《叠山》,存词一首。
全宋文·卷八二一三
谢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
宝祐四年进士试,对策极论丞相董槐内侍董宋臣,中乙科。
抚州司户参军,弃官去。
明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授建宁府教授
吴潜宣抚江东、西,辟宣抚司干办公事
兵攻信州,率众坚守。
五年,为建康考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目,指斥其非,坐谤讪,追两官,谪居兴国军
德祐初,兵南下,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
信州不守,变姓名卖卜建阳市中。
宋亡,遂隐居闽中
元朝廷徵求江南人材,以枋得为荐首,屡辞不起。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行,至京师,问故宋太后攒宫及皇帝所在,再拜恸哭。
染疾病,故人延医及馈药米,拒不受,不食而死。
门人私谥文节先生
李源道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叠山》卷一六)、《宋史》卷四二五本传。
主要活动
  • 1256年,进士
  • 1259年-1263年,江南东路信州弋阳(江西弋阳),兵部架阁,元兵渡淮,受枢密使赵葵复用,率民兵起义,后擢为兵部架阁
秦勇均清 1701 — 17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金匮人字健资号柱川
乾隆四年进士,授编修
历任九江广信平阳知府,特迁西安按察使
所至葺桥梁,修书院,禁溺女,恤灾祲,执法宽严有当。
按察使九年,卒于商州旅次,年七十一。
维基
秦勇均(1701年—1771年)字健资号柱川
江苏苏州府金匮县人
清朝官员。
秦勇均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授内阁中书
乾隆四年(1739年)中式己未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江西广信府山西平阳府知府
官至陕西按察使
主要活动
  • 1739年,进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陈察明 1482 — 15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常熟人字元习
弘治十五年进士
南昌推官
正德初,擢南京御史
以养亲归,家居九年,始赴补。
武宗南巡,夺俸。
嘉靖初四川。。
帝亲审讯杨言,落其一指,强谏,退又具疏申理,直声震朝野。
又以请召还言官多人,贬海阳教谕
累迁山西左布政使,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乞休,荐万镗等可用,忤旨斥为民。
既归,敝衣粝食。
有《虞山集》。
维基
陈察(1482年—1539年)字元习号虞山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县)人,官至南赣巡抚
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进士,授南昌府推官
正德初年,升任南京监察御史,随即改北京监察御史
刘瑾被诛后,明武宗仍然宠信重臣,陈察曾与同官请求勤务讲学,节制嗜欲等。
因养亲而归乡。
家居九年方谒部补官。
宸濠之乱时,上疏请求武宗下罪己诏,夺俸一年。
不久巡按云南等地,协助巡抚何孟春讨定弥勒州
世宗继位,陈察弹劾太监刘玉都督沐崧之罪,二人罢官。
嘉靖初巡按四川、京营,与给事中王科弹劾武定侯郭勋贪污。
此后升为南京太仆少卿,上疏辞去,而借此召前给事中世贤等二十馀人。
世宗大怒,贬远方杂职
给事中王俊民郑一鹏论救,皆被夺俸禄。
广东海阳县儒学教谕,升任广信府推官
嘉靖八年(1529年),任浙江按察司佥事
嘉靖十年,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
同年升山西按察使
历任山西左布政使山东右布政使
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浙江左布政使光禄寺卿
同年,以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两年后,乞求归乡,举荐前都御史万镗大理卿董天锡等十四人可用。
世宗以其徇私妄举,斥为民。
陈察居官廉洁,居家敝衣粝食而已。
明史》有传。
主要活动
  • 150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胡则北宋 963 — 10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39 【介绍】: 婺州永康人字子正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许田,以干练闻。
用兵,转运使命则部送刍粮,入奏称旨。
真宗时累官至三司度支副使
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以右谏议大夫杭州
历典七州,更六路使者节,践更中外凡四十七年,所至有声绩。
兵部侍郎致仕。
卒谥忠佑,改正惠。
全宋诗
胡则(九六三~一○三九)字子正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为许田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京西转运使
乾兴初信州
仁宗天圣中历知福州杭州永兴军,累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明道二年(一○三三)杭州
景祐元年(一○三四)兵部侍郎致仕。
宝元二年卒,年七十七。
徽宗宣和间封佑顺侯理宗淳祐间正惠公宝祐初忠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九《胡侍郎碑阴记》)。
事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胡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胡则诗,旧有清嘉庆二十年胡敬辑《宋胡正惠公遗文事迹合录》(又题作《胡正惠公集》,清钞本,藏南京图书馆)。
今参据诸书,得诗七首,重为辑编。
别有诗二首入存目。
全宋文·卷一九六
胡则(九六三——一○三九)字子正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
端拱二年进士起家,补许田县
后知睦州温州,改江淮制置发运使
真宗幸亳还,擢三司度支副使
出为京西广西转运使,累迁太常少卿
乾兴初,坐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杭州永兴军,以给事中权三司使,通京东西陕西盐法,人便之。
以在河北时假官舟贩盐,后按验出知陈州
逾月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刘随上疏言「则奸邪贪滥闻于天下」,徙杭州
再迁兵部侍郎致仕,宝元二年六月卒,年七十七,谥忠佑改谥正惠
范仲淹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范文正公集》卷一二),《宋史》卷二九九本传。
其后裔辑其诗文为《胡正惠公集》一卷。
主要活动
  • 989年,进士
  • 991年-993年,河南许昌,县尉,释褐为官,任许田尉,逢丁谓举进士,客许田,厚遇之
  • 994年-995年,湖北蕲春,县宰,补蕲州广济宰
  • 996年-998年,山西静乐,录事参军,索湘命以督随军粮草事入奏,并陈边防
  • 999年-1006年,河北,秘书省著作佐郎,节度观察判官,以索湘荐,改官秘书省著作佐郎,签署贝州节度观察判官公事
  • 1007年,广西桂平,秘书省著作丞,知州,升本省著作丞,知浔州,治虎患
  • 1007年-1009年,浙江杭州,太常博士,提举二浙榷茶事,兼知睦州桐庐郡,改太常博士,提举二浙榷茶事,兼知睦州桐庐郡
  • 1010年,浙江温州,朝奉郎、太常博士、知温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护军、借紫,以永乐县君哀制,灵泉院继初上人三访倚庐,请述记诫,且云云重礼上人集本院僧颂《金刚般若经》为永乐县君之冥荐,启予述作之诚心,有文
  • 1011年-1013年,屯田员外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迁屯田员外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
  • 1014年,安徽亳州,户部郎中,江淮制置发运使,以户部郎中充江淮制置发运使
  • 1014年-1015年,安徽亳州,三司度支副使,真宗幸亳还,擢官
  • 1016年-1018年,河南洛阳,京西转运使,礼部郎中,出为京西转运使,迁礼部郎中,乞貤赠考妣,有文
  • 1019年,河南洛阳,京西转运使,为进士杨世质、圭质等试卷被摒,付许州通判崔立看详,被旨诘责坐罪
  • 1019年-1020年,广西路转运使,坐进士杨世质等事徙官
  • 1021年,户部郎中,江淮制置发运使,以父八十岁恳辞朝廷拟谏议大夫知广州职,上从其请
  • 1022年-1023年,太常少卿,转吏部郎中,改太常少卿
  • 1024年,江西上饶,太常少卿,知信州,服除,坐丁谓党,降知信州
  • 1025年,福建福州,太常少卿,知福州,奏减官庄田值,章凡三上
  • 1026年-1027年,浙江杭州,知州,右谏议大夫,拜右谏议大夫,知杭州
  • 1028年,河南开封,右谏议大夫,吏部流内铨,知永兴军,迁知永兴军
  • 1028年,陕西,都转运使,改陕西都转运使,仍留吏部流内铨任
  • 1028年,吏部流内铨,坐失保任,复为太常少卿,知池州,未行
  • 1029年,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复以谏议大夫知永兴军
  • 1030年,河北,都转运使,领河北都转运使
  • 1030年,给事中,三司使,以给事中权三司使
  • 1031年,河南周口淮阳,给事中,知陈州,以王沿尝就公假官船贩盐且以其子名求买酒场事遭张宗诲奏,朝廷恶之,因以与王沿等俱黜
  • 1032年,工部侍郎,集贤殿院士,授工部侍郎、集贤殿院士
  • 1033年,浙江杭州,尚书刑部侍郎,知州,再知杭州,乞朝见,上表
  • 1033年-1039年,浙江杭州,兵部侍郎,加兵部侍郎致仕,退居西湖
杨举正北宋
简介
至道二年(996)宣州知州
景德二年(1005)信州知州
大中祥符元年(1008)河中府知府六月在任言事。
主要活动
  • 996年-999年,江南东路宣州(宣城),宣州知州
  • 1005年-1007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 1008年-1010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六月在任言事
郑瑜明末
维基
郑瑜号楚玉广东广州府东莞县虎门白沙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广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大理寺观政后,授绍兴府推官六年考选,九年补任吉安府推官,不久调到广信府,署理府事。
十一年南京户部山西司主事十二年福建司郎中十三年南直隶太平府知府,迁上江漕储道,又转任山东按察司副使,督催南直隶江西湖广军需,屡著功绩,后被提升为太仆寺少卿
告老还乡后,卒于家中,享年八十二岁,著有《焚馀稿》。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吴天骥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二七
吴天骥字伯骏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调建昌司户
将作监丞,改太常博士
出知信州
后知衢州,迁户部员外郎
著有《凤山集》二十卷。
见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八。
主要活动
  • 1163年,进士
  • 1178年-117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将作监丞
  • 1181年-118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博士
  • 1186年-1187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 1191年-119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徐直谅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九
徐直谅字端友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人,元杰子。
景定中兴化军
德祐元年广东经略使、知广州
兵破临安,以所部十四州降于元。
及闻宋益王是立,反拒兵,不敌,弃城而遁。
见所撰《梅野集跋》,《庸斋》卷五,《宋史》卷四七《二王纪》。
主要活动
  • 1263年-1265年,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兴化军知军
  • 1274年-1276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广州知州兼安抚使
  • 1274年-1276年,广南东路连州(广东省连州市),连州知州
孙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府合肥人字希武号冲玄子又号冲夷子
洪武中以经明行修中制科,卒业国子监
户部主事,以语直忤帝,戍云南,旋得复官,升卫辉知府
靖难兵起,坚守不下。
成祖即位,谪戍山海,历二十余年。
宣德初赦回,除上饶丞,不就。
谢杰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三八
谢杰字景英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居台州(今浙江临海)
良佐后裔,与陈傅良楼钥为忘年交。
曾任提干参议幕职淳熙中通判信州温州
奉祠主管云台观,卒。
见《止斋》卷四一,《松隐》卷一三,《攻愧集》卷八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四,雍正《浙江通志》卷六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二四。
蒋延徽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吴杨行密之婿。
临川王杨濛善,为徐知诰所忌。
杨溥太和时,官信州刺史
建州土豪吴光请,不俟朝命而引兵攻建州
城垂克,为徐知诰促归。
人乘势追之,延徽师败,贬右威卫大将军
夏言明 1482 — 15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48 【介绍】: 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
嘉靖初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
十年任礼部尚书
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
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
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
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
二十四年复原官。
严嵩为首辅,至,凡所批答,略不顾
未几,河套议起,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
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词学图录
夏言(1482-1548) 字公瑾号桂洲
江西贵溪人
谥文悯
工词,与张孝祥陆游为近。
有《桂洲集》、散曲集《鸥园新曲》。
词集名《桂洲集》,一作《桂洲词》或《桂翁词》。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广信府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诗文宏整,以词曲擅名。
著有《赐闲堂稿》《桂洲集》《南宫奏稿》等。
夏言(1482—1548) 明代官员。
字公谨号桂洲
江西贵溪人
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进士,初授行人,历任兵科给事中翰林学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首辅加少师上柱国
遭谗被革职,复起为首辅,后遭削职处死。
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
以词曲擅名,著有《桂洲集》《南宫奏稿》等。
曾奉使湖广,登黄鹤楼东道主秦金等唱和,作七古《秦凤山招饮黄鹤楼西涯公原韵》。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谨贵溪人
正德丁丑进士
自行人历吏科都给事中嘉靖中翰林侍读学士,累进少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坐累弃市。
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
桂州集。
维基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
正德丁丑进士
嘉靖间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为严嵩所害,问斩。
隆庆初平反,谥文悯
夏言是临清知州夏鼎之子,眉目疏朗,须髯甚伟,能言善谈,声音洪亮。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江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三甲三名进士,授行人,十五年十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历兵科右,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升礼科左,九月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八年十二月改任吏科都给事中,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
出按皇庄,力主归还侵民之产。
九年十月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充经筵日讲官,赐四品服俸。
十年(1531年)三月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经筵日讲如故,七月以四郊工成,升礼部左侍郎,仍兼学士掌翰林院事九月接替李时升任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十一年太子太保
嘉靖十五年(1536年)少保少傅太子少师
夏言正直敢谏,勇于负责,但为人颇自负,骄蹇见忤,遭忌于张孚敬
严嵩入阁后,尽去夏言亲党。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再以夏言入阁,又遭严嵩忌恨。
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三万骑兵进犯三原泾阳等地,陕西总督曾铣上《请复河套疏》:“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请收复河套。
夏言大力支持,明世宗刚开始时亦雄心勃勃,诏答:“今倡恢复议甚壮,其令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
严嵩谗于世宗,谓其不可轻开边事,疏称“以好大喜功之心,而为穷兵黩武之举,在廷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又贿赂边将仇鸾,让他上书诬告夏言曾铣的勾结。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以夏言“事为任意,迹涉强君”的罪名致仕。
这时俺答率军南下,侵扰宣化,严嵩乘机谗言,“早先夏言曾铣提议收复河套,以致激怒俺答”。
夏言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时,听说曾铣以“结交近侍”的罪名被杀,从车上堕落,痛哭道:“噫!
吾死矣。
夏言再次上疏论冤,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提出了议贵、议能为夏言求情,帝不听,还把喻茂坚屠侨罚俸。
是年十月以“交结近侍”罪名被斩首。
自此无人再敢议复河套之事。
隆庆初年(1567年)夏家人上书而得平反,追复原官,谥文悯
著有《桂洲集》。
主要活动
  • 151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徐俯宋 1074 — 11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40 【介绍】: 洪州分宁人字师川号东湖居士
徐禧子。
七岁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
以父荫授通直郎
累官至司门郎
钦宗靖康间张邦昌僭位,遂致仕。
高宗建炎中郑谌胡直孺汪藻迭荐之,任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赐进士出身
三年,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四年,兼权参知政事
赵鼎议不合,乃求去,提举洞霄宫
九年,知信州,寻奉祠归。
曾几吕本中游。
有《东湖》。
全宋诗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禧子。
神宗元丰末以父荫授通直郎,累迁司门郎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金人扶植张邦昌称帝,遂致仕。
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右谏议大夫,并赐同进士出身
三年,兼侍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
四年,兼权参知政事,因议事不合罢,提举洞霄宫
十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一三五)。
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同上书卷一四一)。
徐俯亦入江西诗派,有《东湖》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本传作六卷),已佚。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四有《东湖居士集》一卷。
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徐俯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他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一四三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禧子。
以荫授通直郎,累官至司门郎
靖康中致仕。
建炎初奉祠,以荐授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进士出身历官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奉祠归。
九年,知信州
十一年卒,年六十七。
工诗,有《东湖》三卷(存)。
宋史》卷三七二有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
主要活动
  • 1082年-1085年,江西修水,通直郎,居乡分宁,授通直郎。
  • 1086年-1101年,江西修水,奉议郎,居乡洪州,转奉议郎。
  • 1102年-1122年,江苏泰州,宫观,至泰州从陈瓘游。韩驹有诗载徐俯与陈瓘交游之事
  • 1123年-1125年,江西吉安,通判,任吉州通判
  • 1126年-1127年,天宁寺(河南开封),尚书员外郎,在汴京任尚书员外郎,寄住天宁寺。与宗杲交游。
  • 1128年-1131年,江西南昌,宫观,主管亳州明道宫。或避难居洪州
  • 1132年,进士
  • 1132年,浙江绍兴,谏议大夫,在会稽,试右谏议大夫
  • 1133年,浙江杭州,谏议大夫;侍读,在会稽,试右谏议大夫兼侍读
  • 1133年,浙江杭州,翰林学士,在会稽,迁翰林学士
  • 1134年,浙江杭州,参知政事,以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同月,因病乞免去参知政事
  • 1135年-1139年,浙江杭州,宫观,在临安,提举洞霄宫。与大慧宗杲有书信往来。
  • 1139年,江西上饶,知州,知信州。
  • 1140年-1141年,江西鄱阳,宫观,王次翁论徐俯不理郡事,免知州,提举临安洞霄宫。
俞嘉言明 1543 — ?
维基
俞嘉言(1543年—?
),字彰甫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
浙江乡试第八十三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四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八名进士
广东兴宁县知县
历任高州府广信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钱易北宋 968 — 10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人字希白
钱昆弟。
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
真宗咸平二年进士
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
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
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
又善绘画,工行草书。
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
全宋诗
钱易(九六八~一○二六)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不第,时年二十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宋史》本传误作年十七)。
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登进士第,年三十二(《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钱公自述》)。
濠州团练推官
通判蕲州
景德中贤良方正科通判信州
改直集贤院
判三司磨勘司
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
累迁翰林学士
仁宗天圣四年卒(《学士年表》),年五十九(《隆平集》卷一四)。
有《金闺集》六十卷、《瀛州集》五十卷、《西垣集》三十卷、《内制集》二十卷等(同上书),已佚。
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今从明抄本《古今岁时杂咏》(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辑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二一○
钱易(九六八——一○二五)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废吴越王钱弘倧之子。
淳化三年进士,言者恶其轻俊,被黜,然苏易简赞其诗不下李白
咸平二年,年三十二,再举进士及第,补濠州团练推官
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
景德中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判三司磨勘司,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
天圣三年翰林学士,儤直未满,卒。
才学赡敏,有《金闺》、《瀛州》、《西垣制集》一百五十卷,《青云总录》、《青云新录》、《南部新书》(存)、《洞微志》(残存)总一百三十卷。
宋史》卷三一七有传,又参《咸淳临安》卷六五。
其生年据《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钱易自述。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等多言淳化三年年十七举进士,则当生于开宝末年(九七六),然其父开宝中已卒(见《十国春秋》卷八○),今不取。
主要活动
  • 景德中,贤良方正科
  • 999年,进士
  • 1017年-10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都磨勘司
  • 1018年-101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鼓司
  • 1019年-102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21年4月管勾会灵观判官事1025年10月拜翰林学士
  • 1020年-1021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25年-10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26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