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康伟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漳州人字中江
贡生
罗源县教谕,迁兴化府教授
雍正间撰有《黉祀纪迹》。
谢章铤晚清 1820 — 19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长乐人字枚如
道光间已有诗名。
光绪三年进士
内阁中书
为致用书院山长
好游山水,游必有诗。
亦工词。
有《赌棋山庄集》、《酒边词》、《赌棋山庄词话》等。
谢章铤字枚如福建长乐人
光绪丁丑进士,官内阁中书
有《赌棋山庄集》。
词学图录
谢章铤(1820-1903) 字枚如晚号药阶退叟
福建长乐人
光绪三年(1877)进士
以年老不用。
同州、丰登书院讲席
陈宝琛江西学政,聘为漳州白鹿洞书院山长。
以荐补内阁中书
归里主讲致用书院。
弟子甚多。
尤工词,扬辛刘之馀波。
尝在闽中开聚红榭词社,风雅擅一时。
有《赌棋山庄集》、《酒边词》、《赌棋山庄词话》。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
陈栩南宋
全宋诗
陈栩字良遇平阳(今属浙江)人。
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
景定中通判真州明嘉靖仪真县志》卷五)。
累官吏部侍郎(《东瓯诗存》卷八),知漳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
主要活动
  • 1241年,进士
  • 1271年-1273年,福建路漳州(漳州),漳州知州
何侑南宋
简介
乾道九年(1173)漳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73年-1175年,福建路漳州(漳州),漳州知州
甘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丰城人字宗华
宣德二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升漳州知府
兴学校,释冤狱,政教一新。
再补庐州邵武知府,以疾乞归。
与邑中致仕孙日良等十四人联续耆英会,赋诗饮酒。
年逾八十卒。
维基
甘瑛江西丰城人
宣德二年(1427年)丁未进士
正统二年(1437年)接替殳文通任漳州府知府一职,正统十年(1445年)李春接任。
主要活动
  • 142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程赟五代 ? — 9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 【介绍】: 五代时人
仕闽。
初事王审知威武节度押牙
有干才,审知视为心腹。
王延政天德间朱文进僭立,署漳州刺史
后为留从效所杀。
钟芳明 1476 — 15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4 【介绍】: 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
正德三年进士
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
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全粤诗·卷二○七
钟芳(一四七六 — 一五四四)字仲实
崖州人,改籍琼山
明武宗正德三年(一五〇八)进士
选庶常,授编修
以忤时,左迁宁国推官
漳州同知
历官南京户部员外郎,署吏部稽勋司郎中,转考功
升浙江提学副使
广西右参政,去贵县虎患,谕降洛容贼,讨田州叛猷岑猛,定平乐峡,屡有军功。
捷闻,两赐金帛。
江西布政使
南京太常寺卿,疏言祭告礼,称上意。
南京兵部右侍郎,改户部右侍郎,奉敕总督太仓经略边储,漕政大举。
南京太庙灾,疏陈修省
寻乞休。
世宗嘉靖二十三年(一五四四)卒于家。
著有《易学疑义》、《春秋集要》、《皇极经世图》、《续古今纪要》、《崖志略》、《小学广义》、《养生举要》、《筠溪诗文集》诸书。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一有传。
钟芳诗,以嘉靖二十七年钟允谦刻本《筠溪文集》为底本。
维基
钟芳(1476年—1544年),榜姓黄,后奏复原姓,字仲实号筠溪广东崖州高山所(今属海南省三亚市)人,学者。
正德戊辰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钟芳幼年丧母,寄居外亲黄家抚养,故姓黄。
其自幼聪颖好学,十岁入崖州州学,师从学者纪纲正。
弘治十四年(1501年)钟芳辛酉广东乡试高中第二名举人
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正德四年(1509年),授翰林院编修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党羽被调外任,贬直隶宁国府推官,历福建漳州府同知,升至南京户部员外郎,转吏部稽勋司郎中吏部考功司郎中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升浙江提学副使
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升广西右参政六年十一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嘉靖九年(1530年)七月南京太常寺卿十一年四月南京兵部右侍郎十二月改官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嘉靖十二年(1533年)奏请复姓钟,十三年七月致仕。
迁居原籍琼山县养老。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卒于家,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赐祭葬如例。
主要活动
  • 150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梦龙
张梦龙字静斋湘阴人
嘉庆辛未进士学尹女,衡山士源室,光绪癸未进士长治知县毓光、同知毓昌、己丑进士翰林院编修漳州知府嘉言母。
有《心堂遗稿》。
慕容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事迹无考。
全唐诗》收《度揭鸿岭》诗1首,出漳州石刻。
冯登府闽中金石志》卷五著录此诗。
俞亨宗南宋 1134 — 12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222 【介绍】: 越州山阴人字兼善
孝宗隆兴二年进士
历知漳州,罢计口抑配民盐,罢溪港津度之榷,减经总制钱额外苛取者。
宁宗嘉定初提点江淮等路铸钱公事,历吏部郎大理少卿秘书少监,终秘阁修撰
有《山林思古录》、《群经感发》、《垂轩稿》。
全宋诗
俞亨宗(一一三四~一二二二)字兼善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进士
宜兴县,迁国子监主簿
后知漳州
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为江东转运判官二年,改福建提刑(《景定建康》卷二六)。
秘书少监致仕。
十五年卒,年八十九。
有《垂轩稿》二十卷等,已佚。
事见《宝庆会稽续志》卷五。
全宋文·卷五七九九
俞亨宗(一一三四——一二二二)字兼善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隆兴二年进士第
常州宜兴,秩满,干办诸军审计司,迁国子监军器监主簿
漳州,秩满奉祠归乡。
嘉定初,起为提点江淮等路铸钱公事,移江东转运。
入为吏部郎,历大理少卿秘书少监
请老,除直显谟阁,加秘阁修撰
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九。
著有《垂轩稿》二十卷、《宏词习业》五卷、《山林思古录》十卷、《群经感发》十卷。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一六、食货六四之一一○,《宋史翼》卷二一(俞󸈠作余)。
宋登科记考
字兼善
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
《宋登科记考》按:是岁知举官不用台谏官,不用枢密院官为试官,以重边事故。
主要活动
  • 1164年,进士
  • 1203年-1205年,福建路漳州(漳州),漳州知州
  • 1208年,浙江荆湖福建广南等路饶州/虔州(江西波阳县/赣州),浙江荆湖福建广南等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
  • 1208年-1209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 1209年,福建路福州(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12年-121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少卿
  • 121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少监
李世奇明至南明
维基
李世奇(?
—17世纪),字亮先号豫石漳州府海澄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世奇九岁时父亲逝世,专心侍奉后母,被称为孝子;成为诸生后,县内出现红毛贼,刘斯[土来]计划修筑港口堡,旁人都认为是件苦差,不肯承担,他说:「让我来把,堡垒不坚固,等如无堡垒。
」盗寇来到,人民因为有港口堡才得以安堵。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戊午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他中辛未进士刑部观政,改庶吉士,做事豪爽,总会为民抗疏;后母年老,占卜得知会在六十二岁时去世,故他向朝廷请求终养后母。
部门催促他供职,他连续上疏说:「之前朝廷考虑我有七十九岁的母让我亲归乡,现在怎能要我离开八十九岁的母亲出仕。
陆清源推荐他任职舍官,能专心养育母亲,又能敦睦乡族,居家亦能报国、利济民生。
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朝廷升任他为左庶子侍读,命相关部门月给石米赡养他的母亲,在当时视作特例。
七月隆武帝驾临国子监,他和赖垓一同进讲;汀州之变后,他刚刚殁葬母亲,悲愤绝食而死。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白齐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译作白聚文。
美国军人。
咸丰十年,与美国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任副领队。
同治元年加入中国籍,任“常胜军”(即洋枪队)领队。
次年,以索饷殴打中国官员等事,被李鸿章革职。
夺取高桥号轮船,赴苏州投降太平军
不久,又脱离太平军上海,转往日本
同治四年,到福建漳州拟投太平军,未成。
被清军俘后,在途中船翻溺毙。
僧文益五代 885 — 9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僧。
馀杭人俗姓鲁
七岁即削发于新定智通院。
南唐国君李昪迎住报恩禅院,署号净慧。
卒谥大法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58 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
五代时僧人
法眼宗创始人。
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戒。
先从育王寺希觉律师学律,后南游入,参长庆慧棱禅师及宣法大师,终往漳州罗汉寺学于桂琛,遂得法。
晚年在金陵清凉山报恩禅院传法,深受南唐中主礼遇。
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卒,谥“大法眼禅师”。
宋高僧》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
有语录传世。
全唐诗》存诗1首,另《景德传灯录》、《唐诗纪事》等书中尚存其诗偈13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禅师讳文益
馀杭鲁氏子。
七龄秀发。
新定全伟律师落发。
越州开元希觉律师
受具足戒。
觉公盛化四明
往习毗尼。
工文章。
觉大奇之。
俄辞去。
初谒长庆棱道者
无所契悟。
与善脩洪进。
漳州抵湖外。
将发而雨。
溪壮不可济。
顾城隅有古寺
解包休于门下。
雨不止。
入堂。
老僧坐地炉。
而曰。
此行何之。
曰行脚去。
又问如何是行脚事。
对曰不知。
曰不知最亲。
疑之。
三人者附火。
举肇公语。
至天地与我同根处。
老僧又曰。
山河大地与自己。
是同是别。
曰同。
琛竖两指。
熟视曰。
两个。
即起去。
大惊。
周行廊庑。
读字额曰石山地藏
顾语脩辈曰。
此老琛禅师也。
意欲留止。
语未卒。
又至。
雨已止。
业已成行。
送之问曰。
上座寻常说。
三界唯心。
乃指庭下石曰。
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
曰在心内。
笑曰。
行脚人著甚来由。
安块石在心头耶。
无以对之。
乃俱求决择。
寻皆出世。
临川崇寿。
僧子方者问曰。
公久亲长庆。
乃嗣地藏
何意哉。
曰。
以不解长庆说。
万象之中独露身故。
子方举拂子示之。
曰。
拨万象。
不拨万象。
子方曰。
不拨万象。
曰。
独露身𡁠。
子方曰。
拨万象。
益云。
万象之中𠰚。
子方于是悟旨。
叹曰。
我几枉度此生。
谓门弟子曰。
赵州曰。
莫费力也。
大好言语。
何不仍旧去。
世间法尚有门。
佛法岂无门。
自是不仍旧故。
诸佛诸祖。
秖于仍旧中得。
如初夜钟。
不见有丝毫异。
得与么恰好。
闻时无一声子闹。
何以故。
为及时节。
无心曰死。
且不是死。
止于一切。
祇为不仍旧。
忽然非次闻时。
诸人尽惊愕道。
钟子怪鸣也。
且如今日道。
孟夏渐热。
则不可。
方隔一日。
能校多少。
五月一日
道便成赚。
须知校丝发不得。
于方便中。
向上座道不是时。
盖为赚。
所以不仍旧。
宝公曰。
暂时自肯不追寻。
历劫何曾异今日。
还会么。
今日只是尘劫。
但著衣吃饭。
行住坐卧。
晨参暮请。
一切仍旧。
便为无事人也。
又曰。
见道为本。
明道为功。
便能得大智慧力。
若未得如此。
三界可爱底事。
直教去尽。
才有纤毫。
还应未可。
祇如汝辈睡时。
不瞋便喜。
此是三界昏乱。
习熟境界。
不惺惺。
便昏乱。
盖缘汝辈杂乱所致。
古人谓之夹幻金。
即是真。
其如矿何。
若觑得彻骨彻髓。
是汝辈力。
脱未能如是。
观察他什么。
楼台殿阁。
诸圣未必长把却汝手。
汝未必依而行之。
古今如此也。
又曰。
出家儿。
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
热即热。
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古今方便不少。
石头初看肇论。
至会万物为己者。
其唯圣人乎。
则曰。
圣人无己。
靡所不己。
乃作参同契。
首言竺土大仙心。
无过此语也。
中间亦只寻常说话。
夫欲会万物为自己去。
盖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已而又嘱曰。
光阴莫虚度。
所以告汝辈。
但随时及节。
便得。
若也移时失候。
即虚度光阴。
于非色中作色解。
于非色作色解。
即是移时失候。
且道色作非色解。
还当得否。
若与么会。
便是没交涉。
正是痴狂两头走。
有什么用处。
但守分过时好。
尝指问僧曰。
还见么。
曰见。
曰。
来眼里。
眼到竹边。
曰总不与么。
笑曰。
死急作么。
有偈曰。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唯识唯心。
眼声耳色。
色不到耳。
声何触眼。
眼色耳声。
万法成办。
万法匪缘。
岂观如幻。
大地山河。
谁坚谁变。
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
李国主驾至。
慰问甚勤。
闰月望。
剃发沐浴。
辞众讫。
跏趺而化。
颜貌久而如生。
阅世七十有四。
坐五十有四。
公卿李建勋已下。
素服奉全身。
江宁丹阳乡建塔。
谥大法眼禅师
赞曰。
玄沙论三句。
初无金银铜轮之语。
不然。
殆与教乘何异哉。
琛公精深广大。
唯以直下便见。
拟成剩法为要。
非三句所能管摄也。
以仍旧自处。
以绝渗漏句为物。
颇事边幅。
永明乃其的孙。
岂所谓深山大泽。
龙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鲁氏馀杭人
七龄即获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削染。
甫弱冠。
希觉律师
登具于越之开元寺
既而师。
又以毗尼之道。
盛化于鄮峰之育王寺
仍听禀焉。
未几南游。
止长庆法会。
俄偕友出湖湘
漳浦罗汉琛公地藏寺
琛公问云。
上座何往。
答行脚去。
云行脚事作么生。
答不知。
云不知最亲切。
有省。
遂求咨决于焉。
后至临川
州收请以崇寿院出世。
筵罢。
四众围绕升座。
谓众云。
诸人既尽在此。
山僧不可无语。
聊为举古人一则现成公案去也。
珍重。
便下座。
时有僧于座下出礼拜。
益云好问著僧方欲伸问。
次。
益云。
长老未开堂。
不答话。
有子方上座。
自长庆来。
棱和尚偈。
问云。
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
子方举起拂子。
益云。
恁么会又争得。
进云。
和尚尊意如何。
益云。
唤什么作万象。
进云。
古人不拨万象。
益云万象之中独露身。
说什么拨不拨。
子方悟。
述偈投诚。
江南国主
教戒。
迎住报恩禅院
署净慧号。
上堂。
古人道。
我立地待汝构去。
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构去。
还有道理也。
无。
那个亲那个疏。
试裁断看。
住清凉上堂。
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热即热。
欲知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不见石头和尚因看肇论。
便解道。
竺土大仙心。
东西密相付参同契语。
岂不是会万物为己么。
上座若能会万物为己去。
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后头道。
光阴莫虚度。
是古人恐尔移时失节。
苦口叮咛如此。
珍重。
显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
闰月五日
剃澡毕集众告别。
跏坐而逝。
寿七十四。
腊五十五。
谥大法眼
塔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名无相。
后主为文勒颂德。
韩熙载铭。
释文益
姓鲁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龄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伟禅伯
弱年得形俱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
于时谢俗累以拂衣。
出樊笼而矫翼。
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
师许命为我门之游夏也。
寻则玄机一发杂务俱损。
振锡南游止长庆禅师法会。
已决疑滞。
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涨之患耳。
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
人止呼罗汉。
罗汉素知在长庆颖脱。
锐意接之。
唱导之由玄沙与雪峰血脉殊异。
疑山顿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变涂回轨确乎不拔。
寻游方却抵临川
邦伯命居崇寿。
四远之僧求者不减千计。
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恩禅院
署号净慧。
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
既传法而有归。
亦同凡而示灭。
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国主纡于方丈问疾
闰月五日剃发澡身与众言别。
加趺而尽颜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腊五十五。
私谥曰大法眼
塔号无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仪礼迎。
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
好为文笔。
特慕支汤之体。
时作偈颂真赞。
别形纂录。
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钟山道润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为碑颂德。
韩熙载撰塔铭云。
孙泰明 1477 —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寅归安人
弘治乙丑进士,官刑部郎,出知成都,改兖州,有《龙溪藏槁》。
维基
孙泰(1477年—?
),字时寅号龙溪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民籍。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浙江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六十名进士
知县正德七年五月选授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后历任刑部郎中十一年正月恤囚南直隶,官至兖州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50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史维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舆地纪胜》卷一三一《漳州》收其诗1首。
《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刘良璧
全台诗
刘良璧(?
~?
),字省斋湖南衡阳人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
雍正五年(1727)连江县转知诸罗县雍正七年(1729)秩满,雍正九年(1731)调补龙溪县
有才干,为政勤敏而爱民。
雍正十三年(1735)漳州海防同知,驻南胜立义学,政声大著
权知漳州府事。
乾隆二年(1737)漳州海防同知升任台湾知府
乾隆五年(1740)升分巡台湾道,《湖南通志》云:「良璧状威猛,而清慎强明,能以恩信驭众,在官数载,令行禁止,台人畏而敬之。
丁艰服阕,乾隆十二年(1747)兴泉永道
以老乞归,卒于家,年八十馀岁。
〖参考谢浩〈湘籍「分巡台湾道刘良璧事功述略〉,《湖南文献》三卷一期,台北湖南文献社,1975年
〗刘氏在台前后近十一年,究心地方风土,曾历时八月,于乾隆五年(1740)主持编修重修福建台湾府》二十卷;另著台湾风土记》一卷,惜未见刊本传世。
杨永智撰)
维基
刘良璧字省斋湖南衡阳人清朝官员。
雍正二年进士,历任连江县知县诸罗县知县龙溪县官员、漳州海防同知台湾知府、代理福建分巡台湾道、分巡台湾道、补兴泉永道
年老致仕,卒于家。
刘良璧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
雍正五年(1727年)连江县知县诸罗县知县雍正九年(1731年)龙溪县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海防同知升任台湾知府乾隆四年(1739年)短暂代理福建分巡台湾道
乾隆五年(1740年)因积极调停处理泉漳械斗颇有功绩,正式任分巡台湾道
乾隆十二年(1747年)兴泉永道
后以老告归,卒于家。
主要活动
  • 172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徐明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仲晦人称择斋先生
学有原委,与洪天锡齐名。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
漳州通判,有廉名。
迁知英德,徙知潮州平定潮民起事。
累官兵部侍郎
元军南下,忧愤而死。
有《择斋文集》。
全宋诗
徐明叔字仲晦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辟江淮制幕。
通判漳州、知英德府潮州
累官兵部侍郎
会元兵南下,忧愤以卒。
洪天锡齐名,学者称择斋先生,著《徐择斋文集》,已佚。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徐明叔字仲晦号择斋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
绍定五年进士,辟江淮制幕,秩满,干办广漕。
太学录
通判漳州,以廉闻。
擢知英德府,召为国子监丞
潮寇起,命知潮州,事遂平
除直秘阁江西提刑
累官户部兵部侍郎
会元兵南下,忧愤卒。
明叔学有原委,著有《择斋文集》。
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232年,进士
  • 1248年-1251年,广南东路德庆府(广东省德庆县),德庆府知府
  • 1259年-1261年,广南东路英德府(广东省英德市),英德府知府
  • 1263年-126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国子监丞
  • 1265年-1266年,广南东路潮州(广东省潮州市),潮州知州
  • 1267年-1270年,福建路福州(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67年-1270年,福建路建州建宁府(福建省建瓯市),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 1269年-1271年,广南西路静江府(广西省桂林市),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7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侍郎
  • 1274年-12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侍郎
王德纯
维基
王德纯镶白旗汉军人
同进士出身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进士
乾隆元年(1736年)接替鄂善福州府知府一职,乾隆三年漳州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72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世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章丘人字道存
康熙五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外补上海县知县
有《龙溪草堂集》。
维基
王世睿山东章丘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登进士
王世睿曾于1739年接替徐艮模任上海县知县一职,1742年李文耀接任。
主要活动
  • 171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黄一龙
维基
黄一龙字鳞伯福建漳州府海澄县民籍龙溪县人
进士出身
黄文豪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廉州府知府
一龙生而颖敏,比长,能为先秦两汉间言,每郡国及里中有所撰著,辄授简焉。
黄一龙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乡试第八,登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擢河南道御史二十二年巡盐河东,又出按广东,卒于官。
所著有《延露编》数十卷行世。
主要活动
  • 158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