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沐天波明末清初 ? — 16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1 【介绍】: 凤阳府定远人
沐朝弼玄孙。
崇祯间袭封黔国公,镇云南
土司沙定洲为乱,奔永昌
乱定,归。
永历帝入滇,任职如故。
后从奔缅甸,缅人欲劫之,不屈死。
王咏霓
王咏霓字子裳黄岩人
光绪庚辰进士历官凤阳知府
有《函雅堂集》。
维基
王咏霓浙江省台州府黄岩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42名。
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主要活动
  • 1880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滕霄明 1425 — ?
维基
滕霄(1425年—?
),字凤翔浙江山阴人进士出身
天顺三年(1459年)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四年联登庚辰科会试第123名,三甲进士,初授理刑进士,半年考称,七年十二月监察御史
成化二年巡按凤阳等府,三年八月以行止不端被纠,贬云南富民知县
主要活动
  • 146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金时舒
维基
金时舒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军籍。
进士出身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历凤阳府知府潮州府知府,仕至广东惠潮兵备副使
其住宅在城内华仕铺大寺后,一座五进,坐北向南。
第三进堂上,有「衡宪师表」匾额。
两边题衔称:巡按福建监察御史门,晚生郑宗周为凤翁金大尊师立。
康熙十六年,前营守备朱溶,向伊孙金伯让借前三进为公馆,嗣后历任接住。
屡欲将匾脱下,以灭其迹。
数现灵异,故得留存。
其第四进、第五进时舒嫡子孙现时居住。
主要活动
  • 158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夏之臣
维基
夏之臣字赞禹直隶凤阳府毫州人,民籍,进士出身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
万历十一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
直隶河间县知县
二十年河南郾城县知县,行取浙江道御史二十二年六月条奏察典八事,二十五年以事被贬。
主要活动
  • 158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徐英明 1426 — 14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6—1484 【介绍】: 四川中江人字士杰,一作时杰
天顺元年进士
吏科给事中
河南左右布政使,谏止开嵩山矿。
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凤阳淮安等府。
维基
徐英(1426年—1485年)字时杰四川潼川州中江县人,民籍,治《易经》,年三十二岁中式天顺元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五名进士
八月二十六日生,行二,曾祖徐必达;祖徐子仁;父徐凯,阴阳训术;母雷氏。
具庆下,妻黄氏,兄刚,弟贯。
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八十三名。
主要活动
  • 145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孙成名明 1549 — ?
维基
孙成名(1549年—?
),字登甫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民籍。
浙江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二十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
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福建道监察御史九月奉差巡视凤阳等处仓粮,又查点坝上等仓,三年十二月条陈马政五事,四年巡按直隶六年八月江西按察司副使,以事贬青阳县知县,十二年擢礼部主客司主事,十三年七月兵科左给事中王三馀担任山东乡试考试官,升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十月湖广提学佥事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彭晰与
维基
彭晰与字倩明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初任福建长乐
长乐故严邑,皙与殚心竭力,群废毕举。
修学宫,创青云路、道义门,皆捐俸为之。
岁荒,劝民出谷以赈,存活者万馀人。
擢南民部主事,督理凤阳漕储,奸弊悉革。
员外郎,升本部郎中,迁楚黄州府知府
黄多宦绅,每视事持札关说者,日以数十计,皙与皆焚之,自是薄俗稍变。
寻调梧州,五载迁云南澄江道,移镇临安
会有小丑之警,皙与调兵转饷,积劳成疾,卒于官。
长乐有去思录,黄、梧有生祠,澄江祀之名宦。
主要活动
  • 158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一栋明 1549 — 1618
维基
张一栋(1549年—1618年)字任甫号起东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民籍。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福建乡试四十五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一名进士
兵部观政,初授新兴县知县,调繁番禺县十六年入觐,改保定府教授
丁外艰,服除,补新安县知县
二十三年国子博士二十四年推南户部主事员外郎巡视凤阳仓。
郎中,出守广西平乐府,调端州肇庆府),三十五年京察降为同知两淮
官至姚安府知府,为御史弹劾罢官。
四十六年卒,年七十。
主要活动
  • 158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朱聿键南明 1602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6 【介绍】: 即南明隆武帝
唐端王朱硕熿子。
崇祯五年袭封唐王
九年,以倡议勤王得罪,锢凤阳高墙。
弘光帝即位,被赦出。
弘光元年南都陷。
王行杭州,遇总兵官郑鸿逵等,遂奉入,称监国
旋在福州即位,年号隆武
闻大顺将李锦等联明抗清,乃西行驻延平,拟出师江西
隆武二年,清兵入走至汀州,被执,死于福州
释季善
上堂 诸大德。
既来这里相从贫道参禅。
究明生死。
须依贫道家风行持。
他后决不相赚。
各各俱要屏息身心诸缘。
一心向道。
追复百丈以前释迦老子所行头陀之行。
是谓家风。
此之苦行头陀。
经中具载。
请自检看。
然虽今人难比古人。
且请于中行得一半。
庶亦得瞻头陀苦行之少分矣。
不可似今时学者。
全不问著。
甘作无惭愧人。
佛法驴年会得。
只如世尊当时。
饥则领众持钵入城乞食。
归则各处岩穴之间。
后来赵州谂和尚三十年不开口。
告人不杂用心。
匾担山和尚唯餐象过日。
丹霞然和尚一生只个布裘。
更看芙蓉楷和尚
不发疏簿。
不请化主。
一生唯事淡泊。
此诸尊宿。
俱是行头陀苦行家风。
所以一个个魁垒秀出于当时。
而千古之下为世所尊上。
诸大德。
若依此苦行。
而行持久之。
不移不易。
则僧问如何是佛。
云门道乾屎橛。
管取呵呵大笑。
尝有僧问。
如何是和尚家风。
答曰。
前江潮急鱼行涩。
后岭高鸟泊难。
下座。
上堂。
僧问昔高峰和尚示众云。
海底泥牛衔月走。
岩前石虎抱儿眠。
铁蛇钻入金刚眼。
昆崙骑象鹭丝牵。
此四句内。
有一句能杀能活。
能纵能夺。
若人点检得出。
许你一生参学事毕。
不知是那一句。
师云。
待你悟即向你道。
会么。
僧云不会。
师云。
不见道你有主杖子。
我与你主杖子。
你无主杖子。
我夺却你主杖子。
下座。
开示五羊深禅人 若了自心本来是佛者。
一切惟假名。
况复诸三有。
傥尔于斯直下不能领略。
别无方便。
但将吾所付之念佛公案。
用心提撕。
单单参究。
以期彻悟。
精进不懈。
勇猛无怯。
务要讨个明白而后已。
欲上参时。
先须拌舍世间恩爱利名等事。
使身心洒落。
虚融淡泊。
切切以了生死大事为己重任。
抖擞精神。
看这念佛底是谁。
要在这谁字上著到。
下疑情。
疑这念佛底是谁。
故谓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良哉言也。
你若才有切切之心。
疑情重也。
话头自然现前。
绵绵密密。
净念相继。
凝定身心。
回光返照。
执而持之。
勿令间断。
一念不生。
前后际断。
目前空牢牢地。
胸中虚碧碧地。
澄澄湛湛。
卓卓巍巍。
到此唤作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正好再见真善知识。
扫除悟迹。
别立生涯。
不受天下老和尚舌头颟。
后水边林下。
保养圣胎。
待时龙天推出。
方可为人也。
大川关主 欲作吾家真种草。
要须直下坐断圣凡情量。
不守灵鉴虚明。
廓亡自他。
当体不顾。
亦不作无己知解。
自然本体露现。
如大日轮升于虚空。
无处不照。
正恁么时。
若有个承当底人。
则不能于那事相应。
此是佛祖自證三昧。
比比不相知。
各各不相到。
唤作大事因缘。
空生身子睥睨不著。
三贤十圣。
只为圣心未忘。
见性如隔罗縠。
饶你才并马鸣。
解齐龙树。
亦只得一生两生不失人身。
此是根思夙净。
闻之即解。
去道逾远。
况小智薄德浮浅之学者乎。
又如慧可大师
无书不解。
无经不通。
到初祖面前一词不措。
方觅安心。
从斯一切放下。
心如墙壁。
至于立雪断臂犹不肯可。
及乎瞥地一下。
则礼三拜依位而立。
始曰汝得吾髓。
此岂造次。
近世学者心粗。
认指为月。
天地悬殊。
自既错解。
将此印證后昆。
一盲引众盲。
为害非细。
或者谓我已坐禅。
得个安乐处。
身心轻安。
更无异念。
直是灵灵不昧。
了常知。
于生死岸头已得不疑。
只未会古今差别公案。
是何言欤。
盖因邪师法眼未明。
妄据师位。
以方便为真实。
是非不辨。
认个湛不摇处作空劫那边事。
岂非认奴作郎。
殊不知湛入合湛。
是识边际。
永嘉云。
损法财。
灭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识。
古德云。
诸佛说心。
为破心相。
令知心相元是虚妄。
今人认心是道。
违佛意。
又增戏论。
殊乖大体。
或者云。
一切皆空。
有甚正悟处。
此是断见外道。
或者云。
一切无著。
自然无碍。
此是掩耳偷铃。
自屎不觉臭。
或者云。
斋戒明白。
清净无染
自然不堕恶趣。
此是住相布施。
三途业因。
或者云。
大悟不拘于小节。
任意浮沈。
随处腾腾。
便是快活道人。
此是见外道。
阐提痴汉。
或者云。
但一切人如死人去。
更有甚事。
此是白日寐语。
誇谈马角。
岂不见道那伽常在定。
无有不定时。
或者云。
某人虽不会道。
奈何死得好。
有坚固子。
此是梦中说梦。
僧问古德云。
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
答云。
不许夜行。
投明须到。
且无你用心处。
你若古今见尽。
迷悟情消。
转法轮。
一切时出生。
一切时灭度
贫道痛以慧命危甚。
若一丝九鼎之悬。
观今玄绍之徒。
槩似儿戏之所为耳。
但要诳得入手则已。
岂知吾祖有行解相应。
名之曰祖之诫乎。
亦是为师者不审学者之才器堪否。
而苟图收拾门人之私。
致招法门之辱累也。
子顺大川禅人。
自舍缘入道。
真定金台二处掩关。
下得定力之功。
而本地光明未发。
南询师匠决择。
怀香礼余。
呈似工夫次第。
余知做到湛不摇处。
犹未出他识阴区宇。
此是静想不脱。
所以己见不明。
殊知劳虑永断。
得法界静。
即彼静解为自障碍。
要知得在神静。
失在物虚。
错认定盘星。
且喜没交涉。
此是大解脱门自在三昧
须是尘劳不染。
静妙不收。
步步活鱍鱍地。
宛转无穷。
闹浩浩处识得。
方始八面玲珑。
七穿八穴。
子更下那一步工夫。
一日如桶底脱。
则知如上尽是为蛇画足。
虽然。
要作大法器。
建立门庭。
须久依吾住。
再向那边更那边打数百个悬空觔斗归来。
始得智过于师。
方堪传受。
岂不见道雪后始知操。
事难方见丈夫心。
行实撮略 季善
祖贯凤阳人
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
吴姓
母钟氏。
十七岁出家。
初遇源明和尚请益。
蒙受无字公案。
嘱云须发大愿以自护持。
我便发愿。
若生死不了。
大事未明。
遗弃修行。
贪著名利。
死堕阿鼻地狱。
受苦无量。
(云云)蒙念长老送入关。
关中不设卧床。
安一凳。
誓不倒身。
以悟为则。
睡魔沈重。
垂头眠著。
不觉半夜。
因去坐凳。
立誓不坐。
昼夜行立。
忽靠屋柱睡著。
又立愿不近墙壁。
辽空经行。
(云云)一朝闻钟声。
忽说偈云。
沈沈寂寂绝施为。
触著无端吼似雷。
动地一声消息尽。
髑髅粉碎梦初回。
(云云)汝等果能依我修行。
须要具我如是诚信决烈。
如是守戒行持。
如是勇猛精进。
如是打七炼磨。
如是剋期取證。
如是禅定解脱。
如是次第觉触。
如是信解悟入。
如是寻师印可。
如是涵养淘汰。
如是待时为人。
还有一重如是。
待案山点头。
即向汝道。
示徒悟玄 诚哉此事。
见则便见。
拟思则白云万里。
况如之若何。
汝欲决要明此一件大事。
须著做捷工夫。
能向一毫头上安身立命。
做教久久。
则便得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矣。
若得真到此地。
则旷劫不明之事当下分明。
犹如哑子梦见亲娘。
与人说不得。
亦复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水边林下保养圣胎。
待时龙天推出。
扶持末运。
接续祖灯
广化众生。
同成正觉。
其或未然。
只须将我所付念佛公案贴在鼻端上。
不许执在一边。
须向一切处常目在之。
勿使须臾失其照顾。
疑个念佛底是谁。
于这一句绵绵密密。
教首尾一贯逼拶将去。
如不得力。
再加个毕竟念佛底是谁。
傥被散乱昏沈之魔搅扰。
或有间断。
莫容滞久。
如鸡抱卵。
若冷却。
其窠子无出头期矣。
工夫绵密之喻无如此也。
傥宿有灵骨。
得个觉触处。
切不可自许。
须见本色宗匠。
入他炉鞴受他煅炼出来。
真伪浅深一一得知。
更不存其悟迹。
做个无事无为底自在道人。
所以道金屑眼中翳。
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
佛祖是何人。
到这里但有纤毫悟理未忘。
佛法玄微去之未尽。
皆堕法尘见刺之圈䙌。
诚哉此事。
乃无大极大底大事。
真能欺贤压圣。
岂可辄作容易想而不慎乎。
至嘱。
袾宏曰。
关内行持。
谓大强勇猛精进矣。
乐閒逸而坐关者惕诸。
季善
凤阳人
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
父姓吴。
母钟氏。
稚小以佛事为儿戏。
十七出家。
初投源明和尚
明示以无字公案。
嘱云。
须发大愿。
以自护持。
师便发愿。
若生死不了。
大事未明。
遗弃修行。
贪著名利。
死堕阿鼻地狱。
受苦无量。
正统八年
入闽参无际。
闭关力究。
关中不设卧床。
安一凳。
誓不倒身。
以悟为则。
昏沉来。
因去凳立。
誓不坐不近墙壁。
辽空径行。
一朝闻钟声忽悟。
说偈云。
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著无端吼似雷。
动地一声消息尽。
髑髅粉碎梦初回。
蒙隐楚山二老。
又见月溪。
溪印可之。
天顺庚辰
赵氏建西湖三塔寺
请师开山。
继兴天目昭明。
继兴吴山宝莲。
继兴南山甘露成化。
庚子。
掩关石屋寺。
壬寅
慈云岭有寺。
曰天真。
宗纲
请师兴建。
事竣。
即掩关杜人事。
师一生苦功。
无与伦比。
虽得相应。
而勒持弥督。
涵养淘汰。
至老无替。
有四十馀年秪掩关之句。
示寂后。
真身覆以缸龛。
藏天真石洞中。
门人辑师言论行实。
三会语录云。
师讳本善
凤阳人
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
父姓吴。
母钟氏。
稚小以佛事为儿戏。
十七岁出家。
初投源明和尚请益。
明示以无字公案。
正统八年入闽参无际师
闻钟声有省。
次见蒙隐
次见楚山。
次见月溪。
溪印可之。
从前打七掩关。
晓夜无怠。
历尽百倍苦功。
乃得大彻。
蒙古庭重授衣拂。
天顺庚辰
赵氏建西湖三塔寺
请师开山。
继兴天目昭明。
继兴吴山宝莲。
继兴南山甘露
成化庚子
掩关石屋寺。
壬寅
慈云岭有山曰登云。
寺曰天真。
宗纲请师兴建。
事峻。
即掩关杜人事。
涵养陶汰。
有四十馀年祇掩关之句。
示寂后。
门人悟深戒新等。
辑师言论行实名昭明甘露天真三处语要录云。
张僖明 1426 — ?
维基
张僖(1426年—?
),字世乐直隶凤阳府宿州灵璧县人,民籍。
同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十八名。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百八十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
曾祖张允升
祖父张干
父张子沾,曾任训导
主要活动
  • 145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赵辅明 ? — 14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6 【介绍】: 凤阳人字良佐
袭职为济宁卫指挥使
景帝嗣位,以荐充左参将,守怀来
成化初都督同知韩雍镇压两广瑶壮民起事,破大藤峡,还封武靖伯
旋以虚报战功被劾,不问。
总兵辽东有功,进侯爵。
八年,拜将军,领兵大举搜河套,至榆林不进又被劾。
好结权幸,虽屡遭论劾,卒无患。
冯煦清末民国初 1842 — 1927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金坛人
光绪丙戌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安徽巡抚
词学图录
冯煦(1843-1927) 字梦华号蒿庵蒿隐
江苏金坛人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
编修
历官凤阳知府山西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
宣统元年(1909)以事罢官。
起为查赈大臣,理江淮水灾救济事。
民国,在沪为寓公,以遗老终。
薛时雨林寿图之门,诗词并工,尤负词名,得涩意,幽咽怨断。
编有《宋六十一家词选》。
有《蒿庵类稿》、《蒙香室词》、《蒿庵词话》。
清名家词·第十卷·蒿盦词
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
江苏金坛五叶人。
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
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安徽巡抚
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
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
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蒿盦词·序
始君年弱冠,客游淮安之桃源,居处寥寂,间为词自娱。
岁莫返棹,出而相示,肇麟心窃好之。
已肇麟读书北村,偶有所作,录稿就正。
时君方共亡友毛子次米更倡叠和,因为肇麟辨析唐五代两宋之流别,风尚之出入,期惟正轨是循,举从来粗犷纤秾与体之若俳若诡苟焉取悦一世之耳目者,屏绝刬除,相引为严戒。
词于蓻事,虽微之微者,而源流正变之故,要非漫无所持择也。
岁丁卯,次米下世,逾年,君移家金坛,独旅居苏镇间。
又一年,相见于江宁江宁江山雄伟,其城北诸峰,又至窅邃,为自昔幽人窟宅。
年少健步,春秋佳日,辄相与披榛莽,穷巉岩,求六朝以来故迹所在,及曩时名贤之游躅,有所兴发,则咸寓诸词。
又越一年,肇麟去客嘉定,属遭离人事,仆仆鲜宁趾,虽时聚首,而游兴亦少衰减矣。
同光之交,君连岁入,所至恒多忧时怀远之作。
丁丑中夏,乃复同居冶城之飞霞阁,阁踞山巅,与钟阜石城相峙,頫睨尘阓如越世。
云烟朝夕,瑰奇变幻,千端万态,雠斠之隙晷,益相与研精声律,商榷同异,纵览古今作者升降而折衷于大雅。
每登台舒啸,或就斗室煮茗,促膝夜话,致足乐也。
嗟乎,自吾两人先后去江宁北度,而谭谐之欢,几几不可复得。
津门距都才两日程,相别三载,未获一执手劳问。
君今年五十,肇麟亦四十有六,盖自总角而弱冠,而壮,而强,而逮五十之年,吾二人之踪迹,数离数合,且迹疏而心愈亲者,未尝不一一见之所为词也。
抑君于学无不通,平生所撰造诗古文辞,若骈四俪六之作,属草殆已逾尺,而君雅不以自名,惟孜孜焉究心天下之大计,以备当代翌日之用,宜于词弥无取焉。
然而少小所习,长大有不能忘,薄技且然,矧足以写性情之郁伊,而藉著友生聚散之迹者哉。
若夫君词之工,则明者能自会之,固无俟肇麟之区区私论也。
光绪壬辰冬十有一月宝应成肇麟
主要活动
  • 1886年,探花
杨完明 1426 — ?
维基
杨完(1426年—?
),字德金直隶凤阳府定远县人
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五名。
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会试第三十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九十七名。
主要活动
  • 145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生威
讳生威字廉甫,邺嗣曾大父也。
年八岁时,从侍御公过淮上。
客有访舟中,言及河工。
公侍侧,即论治河本末,历历画几如见,客大惊。
稍长,益读六经诸子,唐宋大家集,各数百过,至二十一史,古今典故诸书,俱覆览数四。
学博而更精,一时宿儒尽出其下。
太学生应天乡试,谒授凤阳推官
郡故汤沐地,城中有五高墙,所隶州县凡十八最,为剧难治。
公至,申条教约束,法在平而必行。
前此理曹胥史五十馀人,公曰:滋禽伤稼,滋吏伤民。
即尽罢其猾舞文者,裁留重讷十馀人,足给事
居郡一年中,都人爱之若父母。
故事御史出按部,必使理官巡前属耳目。
理官入谒御史,屏左右,出怀中劾,耳语移时。
出以故州县视理官,常侧目望风,迎馈恐后。
公心恶之,独尽却不受。
即有所弹治,对御史显白其短,不肯作呫嗫语,以此所在称李公不置。
公为人简默,饮酒不胜杯杓,与郡太守君齐云同官,交最深。
张君年少,美言词。
日召客燕集。
酒行百觞。
然每置酒非公至辄不驩。
常曰:李公虽不言不饮酒。
然客有李公遂若真气满四座。
未几张君以迁去别公,留连不巳。
代到日,董君其人毛挚深刻,用法酷。
公数持不可,反其狱。
董君积愤愤不平,日夜诇公隙。
无有,乃造为蜚语谤公。
公叹曰:蝮遇手,则螫手,遇足则螫足。
吾家有薄田可耕,乃与若曹角胜负,毋为也。
公有弟曰生文,为凤阳卫参军
即日兄弟并移病,乘柴车行郡中。
争出祖道,骑毂数十里,贤大夫为赋鹿门二隐诗。
公家居廉约,每种瓜则食瓜,种豆则食豆,未尝重味。
一葛冠褐袍十馀年。
时里中张大司马操文柄尝大集郡中名士,客俱盛被服雍容,公揽敝衣直上坐。
既罢,门外车从交错,独公从一髯奴,屩而别。
张公目送久之,曰:此真长者客也。
卒年七十五。
以孙橒守贵阳功,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盖国士明 1550 — ?
维基
盖国士(1550年—?
),字懋贤号居弘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民籍。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一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进士
户部观政
凤阳府推官,擢吏部主事,历文选司员外郎,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
二十六年四月调用。
主要活动
  • 158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宋诚明 1427 — 14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457 【介绍】: 凤阳府定远人
好读书,善骑射
景泰六年,袭爵西宁侯
后充总兵官出镇甘肃,谨边防,明斥堠,卒官。
薛蕙明 1489 — 15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9—1541 【介绍】: 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
正德九年进士
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
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
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
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
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
字君采亳州人
正德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
吏部,历员外郎中,以议大礼下诏狱。
寻复职,未几罢归。
有《考功》十卷。
(《四库总目》:正、嘉之际,文体初新。
《北地、信阳》声华方盛,诗独以清削婉约介乎其间。
古体上挹晋、宋,近体旁涉钱、郎。
虽亦拟议多而变化少,然当其自得,觉笔墨之外,别有微情,非生吞汉、魏,活剥盛唐者比。
湛若水俱为严嵩同年权极盛之时,若水年已垂耄,不免为作《钤山堂集序》,反覆推颂,颇为盛德之累。
初亦爱文采,颇相酬答;迨其柄国以后,薄其为人,凡旧时倡和,愁削其稿。
人品之高,迥出流辈。
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
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
《王氏家藏集》:阮公《永怀》,间亦有迫切者,君采反优游览暇有汉人意,可谓妙拟矣。
《艺苑危言》:薛君采诗如宋人叶玉,几夺天巧;又如傅女临池,疏花独笑。
《国雅》:君采七岁能文,弱年擅艺。
古体如《江南曲》、《从军行》甚佳。
近体如咏独》云:「珠帘照不隔,罗幌映疑空。
」又「馀花飘近渚,众鸟喧深竹」,「征鸟不返顾,浮云相背驰」,「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翠帷低无燕,锦蔗踏惊鸿」,并是警句。
譬之马饰金羁,连翩蹀躞,稳步康庄,子无蹐之迹。
诗薮》:弘、正五言律自李、何外,如君采之萧洒温醇,高子业之精深华妙,置之人,毫无愧色。
梁园风雅》:西原咀英魏、晋,振秀齐、梁,意绵密而辞新,格醇雅而调逸。
《明诗选》:陈卧子曰:「君采诗如贵主初降,云軿联鸾辂,悬珠编贝,自然壮丽。
李舒章曰:「君采如出阁好归,意态妍壮,未能跌宕。
」 《静志居诗话》:「薛公南巡诤吏,大礼正人,条达词源,渊源理学。
古诗自河梁以暨六朝,近体自神龙以迄五季,靡不句追字琢,心慕手追,卓然名家。
《明诗别裁》:西原诗力追雅音,故不落凡近语。
田按:君采诗长于拟古,气馥兰茝,音振琼瑶。
其论诗云:「神韵为胜,才学次之。
」又云:「清远秀丽,深服康乐
」可以识其意境矣。
《戏成绝句》云:「海内论诗伏两雄,一时倡和未为公。
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
」薛之俊逸,与何为近,宜其不许空同也。)
维基
薛蕙(1489年—1541年)字君采号西原直隶武平卫(今安徽亳州)军籍,河南偃师县人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
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因进谏劝阻而受杖夺俸,随后引疾归乡。
此后起用恢复官职,改吏部,历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嘉靖二年(1523年)大礼议事件中,廷臣数次进谏,薛蕙亦上疏劝阻。
世宗读后大怒,夺俸三月,此后因事诬陷而归乡。
主要活动
  • 151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汪铉明至南明
维基
汪铉(?
—17世纪),字以玉安庆府怀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汪铉嘉靖二年进士汪汉的曾孙,年少即工于八股文,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应天乡试举人,三次到礼部受荐失败后署任高淳教谕,任内多有成就。
同县的颜浑宣国柱上表他召对称旨荐任为清要官,他以年老婉拒;其后他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帝时庐州凤阳等地颁下追尊谥号诏,迁任刑部福建司员外郎,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后事不详。
主要活动
  • 164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