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董道醇明 1543 — 1594
维基
董道醇(1543年—1594年)字子儒号龙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
应天府乡试第七十三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一名进士
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
先于父卒,年五十二。
木待问南宋 114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蕴之
洪迈婿。
郑伯熊弟子。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第一
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
官至侍从,无所表现。
全宋诗
木待问(一一四○~?
),字蕴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馆阁》卷七)。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吴都文粹续集》卷八《平江府签判厅勤继堂记》)。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次年,迁著作佐郎著作郎(《南宋馆阁》卷七、八)。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为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八年,累迁中书舍人(《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二一)。
出知吉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四四)、宁国府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福州(《淳熙三山》卷二二),历知湖州婺州(《攻愧集》卷三五《新知湖州木待问改知婺州制》)。
累官礼部尚书(《宋历科状元录》卷六)。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木待问(一一四○——?
),字蕴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一名,年二十四,授平江签判
历官著作郎
淳熙六年起居舍人,进起居郎权中书舍人
出知、湖、宁国、婺诸州府,屡遭论劾。
嘉泰二年礼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卒,赠少师光禄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一二、职官七二之四四、七三之六五、七四之四、选举一之二六,《宋历科状元录》卷六,《南宋馆阁》卷七,《宋史》卷三三。
庄廷鑨明末清初 ? — 16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5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人字子襄又字子美
家巨富,与父、叔、弟等俱以才名著,有“南浔庄氏九龙”之称。
因病用药不当致双目失明。
顺治间购得朱国桢所撰《明史稿》,广聘名士修辑,并增补天启崇祯两朝及南明史事,辑成《明史辑略》,称为己作。
康熙元年知县吴之荣告发,遂成大狱。
廷鑨被剖棺碎骨,凡与该书有一字之连、一词之及者,无一幸免,先后死者七十余人,妇女皆给边,株连得罪共达七百家。
张修北宋
全宋诗
张修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吴兴诗存》二集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作毗陵人熙宁三年进士)。
检详枢密院户房文字(《会稽掇英集》卷四)。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福建路转运副使,寻知宣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一)。
四年,为淮南转运副使(同上书卷四二二)。
绍圣二年(一○九五)越州三年明州(《嘉泰会稽志》卷二)。
钮汝骐
清诗别裁集
字稼仙浙江乌程人
乾隆己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著有《南雅堂诗》。
赵与可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赵与可,宗室。
景定三年两浙运判,试将作监
五年,除两浙总领
咸淳元年六月兼权镇江府事。
咸淳末宁国府
德祐元年初,兵至,弃城遁,除名。
复起为都督府参议官,为浙西安抚使
此年末,元军次安吉州与可以城降,元仍命为湖州路总管
见《咸淳临安》卷五○,《钱塘遗事》卷七,《至顺镇江》卷一五、一七,《宋史》卷四七,《元史》卷八、九,《平宋录》卷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六。
冯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人
度宗咸淳间笔工。
制笔得绝法,圆不至软媚,劲不至峭直,一笔可作万字。
严暻
维基
严暻字山晖浙江乌程县人清朝官员。
严暻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进士
曾任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知县,任内扩建晏海楼,建筑至今尚存。
乾隆十年(1745年)严暻接替何衢,担任台湾府诸罗县知县
李贤明 1408 — 1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8—1466 【介绍】: 河南邓州人字原德
宣德八年进士
授验封主事
少师杨士奇欲一见,竟不往。
正统时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
景泰初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
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旋进尚书
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
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
以惜人才开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
卒谥文达
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原德邓州人
宣德癸丑进士,授吏部主事
郎中,擢兵部侍郎,改户部
英宗复辟,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进尚书
坐事下狱,谪福建参政,未行,留为吏部侍郎
寻复官,进太子太保
成化初,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
卒赠太师,谥文达
有古穰集》三十卷。
(《国史唯疑》:郭琏为兵部尚书,雅持正,试造士嘉禾》诗,谓有公辅器,兴张紞之识杨士奇事同。
《双槐岁钞》:文渊阁右植芍药,有台,相传宣庙幸阁时命工砌者。
初植一本,居中澹红者是也。
景泰初,增植二本,纯白居左、深红居右。
旧常有花,自增植后未尝一开。
天顺改元徐有贞许彬薛瑄李贤同时入为学士,居中一本遂开四花,其一久而不落。
既而三人皆去,惟独留。
人以为兆。
明年暮春,忽各萌芽,左二右三,中则甚多,而彭时吕原、林文、刘定之李绍倪谦黄谏钱溥相继同升学土,凡八人。
约开共赏,首夏四月盛开八花,遂设燕以赏之。
有玉带之赐,诸学士各赐大红织衣,且赐宴,因名纯白者曰「玉带白」,深红者曰「宫锦红」,澹红者曰「醉仙颜」,惟以足疾不赴,明日复开一花,众谓足以当之。
赋诗十章,阁院宫寮咸和,汇成曰《玉堂赏花诗集》。
兰成德《渌水亭杂识》:玉堂赏花会赋诗者四十人。
学土则南阳李贤安成彭时槜李吕原莆田林文、安成李绍永新刘定之钱塘倪谦东吴钱溥侍读金城黄谏詹事庐陵陈文长洲刘铉侍讲眉山万安渔阳李泰中允则古杞孙贤赞善范阳牛纶,修撰则吴中陈鉴博野刘吉钱塘童缘华容黎淳编修西蜀李本,昆陵王㒜馀姚戚澜宜兴徐溥琼山丘浚泰和尹直安成彭华、书川陈秉中临川徐琼四明杨守陈临江吴汇检讨严州傅宗、安成张业河东邢让翰林五经博士天台鲍相,典籍则西蜀李鉴泰和陈谷侍书浙江谢昭,其二人则礼部员外郎临淮淩耀宗、中书舍人江东曹冕。
诗成,李贤序之,彭时作后序。
田按:诸公和李文达内阁芍药黄字韵》诗,彭学士时句云「色借宫袍近柘黄」,林学士句云「玉带几名新赐白,金花应瑞旧围黄」,倪学士谦句云「托根终近省闱黄」,又云「近侍曾闻亚姚魏,品题今喜得苏黄」,黄侍读旬云「资福玉盘先逞白,广陵金带总腰黄」,永新刘学士定之则「玉带白」、「宫锦红」、「醉仙颜」各赋一诗,见本集。
此后成化中徐少傅溥内阁芍药用吟、扉二韵,本院官皆和之。
正德中,大学士梁储杨一清芍药用东、、清、青为韵,诗各别纪于后。
维基
李贤(1408年—1466年)字原德河南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人,进士出身,明朝重臣。
明英宗代宗时代曾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进少保,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
谥文达
宣德正统年间宣德七年(1432年)壬子河南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宣德八年(1433年)联捷进士,奉命调查河津蝗灾,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李贤竟不往。
正统初年,建议减少对塞外降人的俸禄,以消除其祸患。
明英宗不听。
当时廷臣诰敕均须有九年任期,李贤建议改以三年,后准许。
之后升为考功郎中,改文选,跟从明英宗北征,土木之变时脱逃回朝。
景泰天顺年间景泰二年(1451年),上疏谏言景泰帝勤政等策,得到景泰帝赞许,命入翰林院
随后升兵部右侍郎,改户部右侍郎
也先屡次上贡马,李贤则称给金帛以强盗并非正策,于是陈述边界战备废弛,于谦请其写章批评诸将,之后转为吏部右侍郎,并呈上《鉴古录》。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复辟,命其兼任翰林院学士,直入文渊阁,与徐有贞共同在内阁参赞机务
不久,进升吏部尚书
李贤为人气度端凝,所奏对皆中机宜,深得英宗眷用。
当时山东饥荒,英宗发帑币以赈灾,召徐有贞李贤商议。
徐有贞称有官员多在其中私饱己囊。
李贤则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英宗于是下令增加银钱。
当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争权,并忌恨李贤
诸多御史弹劾石亨曹吉祥有罪,两人怀疑此为徐有贞李贤之计,于是向英宗求诉,徐有贞李贤两人均下狱。
恰逢有风雷变,李贤得释,谪福建参政
未行之时,王翱奏请李贤可大用,遂留用为吏部左侍郎
一个月后,恢复吏部尚书,仍然在内阁参赞机务
石亨英宗向著李贤,虽怒却仍无可奈何,只能佯装与他友好。
李贤亦深居简出,非英宗召见则不入阁,而英宗却更加亲近李贤
之后,蒙古孛来进犯边界,石亨称玉玺在孛来处,可以打仗取回,英宗为之心动。
李贤则称不可再主动挑衅,而玉玺不足为宝,事情遂方休。
石亨却更加忌恨李贤
当时英宗亦厌恶石亨曹吉祥骄横,有次屏人对李贤称:「这些人干预朝政,各地奏事者均先到其门,怎么办?
李贤称:「陛下只能独断,这样的趋附方能自息。
曰:「如果不采纳他们的建议,他们的脸上就有难色。
李贤称:「希望您能以缓制之。
」当时石亨曹吉祥用事,李贤顾忌不敢尽言,然而每次都能从容应对。
曹石之变时,曹钦攻入东朝房袭击李贤,并将杀之,逼其写释己罪草奏。
幸亏王翱率军赶来救助得免。
李贤则密疏请擒贼党,英宗得疏后大喜,慰劳特加太子太保
李贤并进言,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得到批准。
曹石之变后,英宗再问李贤“夺门之变”事。
李贤称:「『迎驾』则可,『夺门』岂可示后?
天位乃陛下固有,『夺』即非顺。
且尔时幸而成功,万一事机先露,等不足惜,不审置陛下何地!
英宗大悟并赞同。
李贤并解释道,英宗复辟是自然之理,石亨等人才是夺门之变的真正受益者。
于是英宗下令章奏勿用「夺门」字,并议革冒功者四千余人,仅剩已袭父爵的太平侯张瑾兴济伯杨宗。
至成化初年,诸被革者诉请,李贤又进言,并夺张瑾、杨宗爵位,时论均称大快。
英宗重用李贤,其所言之事均见听,锦衣卫门达忌妒大学士李贤宠,又多次规劝自己,便曾在朱祁镇面前诬陷他,说李贤接受陆瑜的黄金,为他求取尚书一职。
朱祁镇怀疑了,半年仍不下诏书。
至此,门达拷打杨埙,教他引出李贤杨埙即谎称:「这是李学士教我干的。
门达非常高兴,立即上奏朱祁镇,请求法司午门外会审杨埙
朱祁镇宦官裴当监视
门达想抓住李贤一起审讯,裴当说:「大臣不可辱!
门达这才罢休。
到审讯时,杨埙说:「我不过是个小人物,怎能见到李学士
这都是门锦衣教我的。
门达气色沮丧,话都说不出袁彬也历数门达纳贿的情状。
法司害怕门达而不敢上报,结果仍判袁彬绞刑,以财产赎死罪。
杨埙论斩。
朱祁镇下命袁彬赎完后调到南京锦衣卫,而禁锢杨埙
天顺七年李贤英宗宽恤、罢江南织造、清锦衣卫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等事情,英宗感到为难,李贤则四次进言,同列官员均感到恐惧,李贤退则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截止天顺年间李贤一直担任内阁首辅,吕原彭时为辅佐。
董贞元北宋
全宋诗
董贞元淮南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
徽宗政和间金紫光禄大夫,忤蔡京去官,挈年家居乌程梅林里。
性好赋梅诗。
事见《董氏诗萃》卷一。
高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海盐人
高彦子。
吴越
从彦湖州
钱镠衣锦城,会有徐许之乱,焚掠郛郭,将及内城
急遣赴难,遂率所部经灵隐山,遭伏击卒。
陈珙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六○
陈珙字德厚镇江府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淳熙八年进士及第历官秀州崇德县真州司法参军,终湖州教授
嗜书,善属文。
见《宋史翼》卷二八。
钱汝梁
维基
钱汝梁字用甫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民籍。
浙江乡试第六十八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九十八名,登三甲第三十八名进士
潘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照庭号韬斋
潘作梅子。
乾隆六年拔贡,任乐清教官
画山水颇雅秀,书学颜、欧,晚更遒古,自成一家。
工诗。
有《浮玉山人诗集》。
蒋氏吴越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越时人
蒋疑(疑即蒋凝)女,湖州司法参军陆濛之妻。
善属文,尤耽酒。
后染邪气,姊妹劝节饮,犹强饮之,并作诗以答。
事迹见《葆光录》卷二。
全唐诗》存诗1首。
高子润南宋 1141 — 12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1217 【介绍】: 亳州蒙城人字毕老
高士林曾孙。
初官乌程簿,疏河道三十二支通于太湖,复六朝时旧迹。
真州判官,以疾致仕。
宁宗开禧初起为大理司直,官至大宗丞度支郎官
顾简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顾简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淳熙八年进士
尝官教授
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钱尚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云林
有《孝史》。
张映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雪子
雍正十一年进士,官编修
八岁即能诗,为汤右曾等人称赏。
乾隆十二年四川乡试,归卒途中。
有《秋水斋诗集》。
张映斗字雪子乌程人
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有《秋水斋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雪子浙江乌程人
雍正奏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李某南宋
全宋文·卷六一六○
李某,阙名,淳熙年间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