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于民新
维基
于民新奉天府铁岭人进士出身
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二甲第129名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
许志良清 1705 — 1774
清州搜玉
许志良(约1705—1774)字培元号雨亭
原籍沈阳高祖许官,为镶白旗包衣管领下人,入关定居青县,遂为青邑旗人汉军
雍正二年(1724)武进士,授蓝翎侍卫直宿禁行。
历任苏州、浦口、广东广西等地。
著有《步射正仪》、《马射正仪》二书,以训士卒。
又著《诗法针度》一书藏于家。
乾隆十六年(1751),在广东饶平黄冈镇玉泉胜地写下两首《玉泉留题》,诗见《饶平乡土》一书。
英启晚清 1835 — ?
英启字续村满洲旗人
咸丰己未进士历官广东盐运使
有《保愚轩诗文集》。
维基
英启(1835年—?
),字子佑号续村,安氏,汉军镶白旗人,籍沈阳
进士出身
咸丰八年(1858)戊午举人
咸丰九年进士,改庶吉士
咸丰十年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
清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黄州府知府,官知府前后近二十年,后任两广盐运使七年,因耳疾归京师
同治十二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二年广东乡试副主考
黄冈知府任上,同治七年为重修的赤壁东坡1930年左右毁于火灾)题写对联道:“游客几追从,杯酒盘鱼,到处可知鸿踏雪;仙祠重结构,风帘月幌,有时应见鹤横江”;同治七年(1868)率属捐建河东书院,光绪五年书院遭灾,英启再次督率修复;光绪五年劝捐修复黄州青云塔 (黄冈市),光绪八年劝捐扩建黄州府试院。
执政事迹载《问津院志》(1905)。
著《保愚轩诗文集》(诗、文各一卷,含诗268首,多记黄冈鄂州名胜)、《雪堂唱和集》;修《黄州府志》40卷首一卷(光绪十年(1884)刊本)。
在京任职时,与同事、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诗人董文焕(又董文涣)时有往来。
黄州府《[光绪]罗田县志》作序。
宫焕文
维基
宫焕文康熙
年—乾隆?
年),江苏省扬州府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人,字朴若
雍正11年(1733年)进士出身,历任奉天府府丞太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二十二日,乞假回籍修墓,而后致仕。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举人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殿试考中二甲第65名进士,被赐予「进士出身」的功名。
乾隆三年(1738年):四月二十五日,被记名以御史用。
乾隆四年(1739年):九月十二日,已经升任正七品协理山东道监察御史宫焕文,对漕运弊病上摺提议被户部议准。
同年十一月七日宫焕文参奏河南巡抚尹会一
乾隆十三年(1748年):宫焕文正五品吏部给事中的身分担任该年的会试同考官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月二十九日,已经升任正四品奉天府府丞,并且署理奉天府宫焕文上奏,请求让锦县知县徐寅,先不用回去丁忧,因为此时正是差务繁重的时候。
因此申请让该员素服继续办事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八月十六日宫焕文被升任为从三品太仆寺卿。
同年丁母忧而离官。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六月十七日,因丁忧结束被恢复原职,仍旧担任太仆寺卿的职位。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二月十三日宫焕文任正三品的通政使司通政使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二十二日宫焕文乞假回籍修墓。
乾隆帝允之
范文程清初 1597 — 16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66 【介绍】: 清初辽东沈阳人字宪斗号辉岳
原籍江西乐平,明初其先世自江西谪居沈阳抚顺所。
生员出身。
好读书,知兵善谋。
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得宠遇。
崇德元年内秘书院大学士,参与军国机务,为太宗所倚任。
顺治元年入关前后,曾建言应禁杀戮掳掠,严军纪,收人心。
奏请为明崇祯帝发丧,安抚宗室旧臣,并建议减免赋税,举行科举试,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实行军民屯田垦荒,恢复农业生产。
历清初四帝,于清初政局稳定有一定贡献。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汉军旗人
官至秘书院大学士,加太傅太子太师一等子爵。
谥文肃
博卿额
博卿额字虚宥满洲旗人
乾隆戊辰进士历官奉天府
陈廷桂
陈廷桂字子犀号梦湖又号花谷和州人
乾隆乙卯进士历官奉天府
有《香草堂诗略》。
维基
陈廷桂浙江山阴人
进士出身
乾隆二十三年,接替王宗闵。
担任江苏荆溪县知县
后由纪澄中接任。
常纪清 ? — 1771
常纪字铭勋号理斋承德人
乾隆辛卯进士历官崇庆知州
殉难,赠道衔
有《爱吟草》。
爱吟草·校刻常理斋爱吟草序
今昭忠祠享祀金川死事诸臣,吾乡常君纪与焉。
常君号理斋,家于盛京城北九十里之栖霞堡,为人貌奇伟,性尚忼爽,文思清拔,尤嗜吟咏。
余蚤年耳其名,介同学高君惟钦、慈君惺圃以订交。
丁丑理斋进士丙戌谒选铨曹。
时余以计偕入都,因得朝夕过从,纵谈今古,益服君之学识卓迈,殊不可及。
既而余以不第去,理斋遂捧檄入
余方以百里其所优为,而以彼清才逸气,遇山水之奇,将大有所发抒,此行为不虚矣。
何意不数年而金川搆逆,理斋竟死于贼。
余初闻之,窃叹夫豕突狼奔之际,玉石俱焚,不知其临难之状何如也。
是时余已入翰林,求之国史昭忠传,则但云登春遇害,别无载,此外无可问询,惟付之太息而已。
乙未,余以先君忧归里,理斋之弟显斋纯闻之,驰至余家,言已,具衣冠以葬。
荷蒙赠恤诸典,请书黄,将勒石表于墓,且以墓门棹楔大字求书。
余欣然为之薰沐,敬题署名于后。
然意理斋必有著作藏于家,显斋固未之省也。
丙申之冬,余特造其庐,以犹子礼请见太翁。
至墓所,则已穹碑屹然,翁仲华表,森严壮观矣。
再拜哭奠,为欷歔久之。
既夕,太翁留宿,乃遍出家人以次环列,语昔岭事。
因得悉其在贼中,提刀上马,裂眦骂贼诸情状,不胜惊叹,以为向之所期许,今果不虚。
而更痛其埋没于荒山燐火,老亲幼子,哭望天涯。
天之位置才杰,何竟如斯也!
问其生平著述,则嗣子承武才十馀岁,未能收拾,余又为之抱憾,无可如何。
迄于今,理斋之殁,已十馀年矣。
嗣子已壮,以荫授直隶唐县,恂谨不坠家声。
念余为父执,且曾以著述为问,乃以所掇拾其先人诸遗稿,请为校刻。
检之,得爱吟草一卷,乃理斋手订,尚完好。
又有武功张洲所撰殉节录一卷,读之且悲且喜,曰:何幸有此!
盖自丙戌别后,其身所经历、其才所展布,皆宛然如亲见之;而余曩者所歉然于怀,无可表章,庶藉此以少为之偿矣。
乃亟为之校录付镌,并叙其始末,以冠篇端。
其馀尚有诗一册,皆未定藁,残阙紊乱,姑俟徐为编缉,以成全璧云。
张君与余素未相识,观其所叙,录及寄示元亭给谏、应山二书,惟恐其烈迹湮没,义行笔墨,其于友谊亦笃矣哉。
王元亭名猷,义州人,仕终少廷尉
高惟钦名德峻庚辰孝廉
慈惺圃名国璋戊戌进士,官农曹。
此皆与理斋相契合者,每共话理斋之事,思有所表扬。
今乃先后物故,独余以六十有馀之年,与其荫嗣往来,手把遗编,俛仰今昔,可嘅也夫,亦幸也夫。
时乾隆五十有三年,岁次戊申阳月辽阳王尔烈瑶峰氐书于顺天府府丞官署。
爱吟草·序
甲申之冬,予以计偕入都,凡途次所经,往往形诸吟咏。
及在都下时,与诸同人唱酬。
后选授西充,途中名胜,亦间有所作。
戊子新正时,方锁印无事,因检旧作,失去者已过半矣。
用手录其存者,藏之箧衍,聊以志予之夙好云尔。
元宵前一日,书于西充官舍。
爱吟前草·续刻常理斋爱吟前草序
余所梓《常理斋爱吟草》,乃甲申以来理斋赴选入都,至西充所作。
西充以后,军务倥偬,篇什有无,所不可知。
而其嗣君衣轩所撮拾于慈氏败簏中者,尚有诗近百首,皆丁丑榜后需次里居,朋友唱酬,流连景物之作。
字多蝇头小草,间有阙残,知为未定稿也。
而其中深情雅韵,发于自然,足以见胸怀之洒落,学养之深纯。
异日感颂在民,临难不夺,盖基诸此,固不可废也。
且在衣轩既痛其先人之殁,时方幼冲,今日抱恨终天,无可申慕,而此诗得于故纸中,几成煨烬。
手泽幸存,零缣碎墨,皆所宝惜。
因尽以质余。
余亦如逢故友于数十年之前,每读一篇,三叹不忍释手。
乃为补缀,悉以付梓,命之曰爱吟前草。
另为一卷,以别前刻,所以成衣轩之孝思也。
庚戌仲春上浣辽阳王尔烈识。
维基
常纪(?
—1771年),字铭勋号铭廷又号理斋奉天府承德人
清朝官员。
其先世居山西明朝徒往辽东
常纪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
四川西充知县,迁崇庆州知州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金川藩部联合降蛮叛乱,常纪提刀迎击,伤十余处而身死。
著有《爱吟草》、《爱吟前草》。
事入《清史稿》之忠义传
李念兹晚清 1837 — 1909
维基
李念兹(1837年—1909年)字铁帆号慕皋直隶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人。
同治六年,乡试中举。
同治十三年贡士
光绪二年,登进士,以主事用签分刑部云南司行走
光绪十一年,兼秋审处行走
光绪十四年,任奉天司主稿四川司主事
光绪十六年,任刑部贵州司员外郎
光绪十七年,任督捕司郎中
光绪二十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光绪二十二年,任掌浙江道监察御史
光绪二十四年,改四川雅州府知府,后改任浙江湖州府知府
张仁黼晚清 1837 — 1908
张仁黼字劭予固始人
光绪丙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
维基
张仁黼(1837年—1908年)原名张世恩字劭予河南省光州固始县人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进士,改庶吉士
光绪三年(1877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年,改上书房行走、授溥伦溥侗读、光绪十一年提督湖北学政
光绪十五年载济读文渊阁校理
光绪十八年任国子监司业
光绪十九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左中允司经局洗马,后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
光绪二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读
光绪二十二年,改鸿胪寺卿。
次年,任四川正考官
光绪二十四年,任奉天府府丞光绪二十七年,任顺天府府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署兵部右侍郎
次年考试提督衙门笔帖式、验看月官、朝审大臣
光绪二十九年,任磨勘试卷大臣阅卷大臣读卷大臣江西正考官
光绪三十年,任拣选官、从耕大臣
次年,任搜检大臣覆检朝审大臣兵部右侍郎学部左侍郎
光绪三十二年,任工部右侍郎法部右侍郎
光绪三十三年,任大理院卿、吏部右侍郎汉经筵讲官
有子张玮宣统三年进士
张英麟清末民国初 1837 — 1925
维基
张英麟(1837年—1925年)字振卿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属济南市)人。
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光绪年间历任福建云南乡试主考官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奉天府丞兼学政,晋升内阁学士奉天学政,擢为吏部侍郎,授京旗、蒙古副都统
官终都御史
辛亥革命爆发后乞归。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卒,葬于历城红庙庄祖茔。
朱彭年晚清 1837 — 18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96 【介绍】: 浙江富阳人字仲铿号莘潜
光绪二年进士,历任江西兴国贵溪知县
工诗文,古文追摹恽敬
有《春渚草堂诗文集》。
维基
朱彭年(1837年—1896年)字莘潜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人清朝官员。
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浙江乡试解元。
任《嵊县志》纂修奉天学政幕僚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登3甲第104名进士
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分发江西,历任兴国新淦贵溪知县
晚年因病卸职,寄寓南昌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月,在南昌寓所病卒。
有《春渚草堂故纸偶成》、《春渚草堂居士年谱》等。
左宝贵晚清 1837 — 18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94 【介绍】: 山东费县人字冠廷
回族。
咸丰六年投江南军营,与太平军作战。
同治间僧格林沁镇压捻军。
光绪间官至广东高州镇总兵,驻守奉天
甲午战争中,守平壤,阻止总统军叶志超弃城,扼守城北,中炮死。
谥忠壮
李绶清 1713 — 1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91 【介绍】: 顺天宛平人字佩廷号杏浦又号竹溪
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巡抚,官至左都御史
性喜读书,工诗文,作诗不下数千首,文章亦有法度。
维基
李绶(1712年—1791年)清朝官员,字佩廷号杏浦,又别号竹溪
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
李绶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曾任奉天府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江西巡抚乾隆四十九年四月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九年七月湖北巡抚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甲辰1787年3月24日)由工部左侍郎转任左都御史
乾隆五十六年正月戊戌1791年2月25日)在左都御史任上卒。
好读书,作诗千余首,文章也具有法度。
2005年北京发现李绶墓志,由刘墉纪昀董诰三人合作。
李绶孙李熉娶兵部尚书戴联奎之女。
于荫霖晚清 1838 — 19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8—1904 【介绍】: 吉林伯都讷人字次棠一字樾亭
咸丰九年进士,授编修
光绪初疏劾崇厚擅许俄国天山界地数百里。
累擢广东按察使
后因故落职。
中日甲午战争时,奉命赴奉天募兵抗日。
战后,历官安徽布政使湖北河南巡抚,为官清廉,对新法则持异议。
于荫霖字次棠伯都讷人
咸丰己未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湖北巡抚
有《悚斋诗存》。
维基
于荫霖(1838年—1904年),中国清朝官员。
字次棠又字樾亭,先世文登人,明初迁居潍县东乡(今潍坊市寒亭区河滩镇小东庄村),乾隆五十年(1785年),祖父于龙川携眷逃荒,到吉林伯都讷厅(现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太平川屯)落户。
于荫霖咸丰九年(1859年)已未科进士
庶吉士
同治元年(1862年),任翰林院编修
光绪八年(1882年),授湖北荆宜施道
十一年(1885年)任广东按察使次年云南布政使,因丁母忧未成行。
十六年(1890年)除服后授福建台湾布政使
二十一年(1895年)又署云南布政使
二十五年(1899年)补任安徽布政使,未至又调任湖北巡抚次年(1900年)河南巡抚
后被罢官,寓居南阳
光绪三十年(1904年)病卒。
范鏓明 148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东沈阳中卫人字平甫
正德十二年进士
工部主事,迁员外郎
嘉靖初,以议大礼被杖。
二十年,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持重有方略,请还边将田园于民,帝从之。
后官兵部左侍郎总理边关阨隘。
以辞兵部尚书命,触帝怒,削籍。
维基
范鏓(1487年—?
),字平甫号沈溪辽东沈阳中卫(今辽宁省沈阳市)军籍,江西乐平县人
明朝嘉靖年间大臣,官至兵部侍郎
范鏓据说为范仲淹后裔,先祖为江西乐平人,范家在明朝初年被发配沈阳
正德十二年(1517年)范鏓考中会试二百五十名,廷试三甲五十三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工部主事,迁员外郎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与杨慎等哭争,被下狱廷杖。
后由户部郎中长芦运司同知,迁河南府知府嘉靖八年(1529年)河南遭遇严重饥荒,时任巡抚都御史潘埙压下诸多请求赈灾的文牒,等待勘察核实。
范鏓不等回报,即开仓赈民,史称其救活民众十馀万人,民众争相称颂,“语闻禁中”。
世宗责问户部潘埙巡按御史隐匿灾情,潘埙推诿责任,归罪范鏓,结果被弹劾撤职,范鏓从此声名显赫。
历任两淮盐运使四川参政湖广按察使浙江河南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年(1541年),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他讲求方略,专心训练步骑,迫使外敌远徙,俘获五百人
居数年,因病归,又起为河南巡抚
不久,召为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
尚书王以旂出督三边,由范鏓代理兵部事。
随即奉诏总管边境关隘,改善关城防务,多有举措。
世宗甚爱范鏓之才。
兵部尚书赵廷瑞被罢官后,即命范鏓代其职。
范鏓以年老推辞。
世宗怒,责其不恭,削去官籍。
之后,帝召翁万达,尚未就任即因丁忧作罢,以丁汝夔代替。
次年,俺答汗军逼京师汝夔获罪被处决。
隆庆元年(1567年)复官。
佟素衡
佟素衡沈阳人,国器女。
廷杰清末 1840 — 1911
维基
廷杰(1840年—1911年), 瓜尔佳氏, 字用宾满洲正白旗人,清末官员。
同治丁卯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
刑部主事历官郎中承德府知府奉天府府尹直隶布政使
光绪三十年(1904年),代理盛京户部侍郎
次年,代理盛京将军,迁热河都统
宣统元年(1909年),任法部尚书
保衡娶那桐第四女。
延茂清 ? — 19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0 【介绍】: 清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杜氏。
同治二年进士,铨礼部主事
光绪间历官内阁侍读学士奉天府府丞驻藏办事大臣吉林将军
二十六年,补黑龙江将军,未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偕弟延安定门
城陷,阖室自焚死。
谥忠恪
王兀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丽人,出身高丽王族。
阿剌帖木儿弟。
袭兄职,为高丽军民总管
至元二十四年,从讨叛王乃颜,力战屡捷。
又从攻哈丹秃鲁干。
二十九年,升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兼沈阳安抚使高丽军民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