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努尔哈赤后金 1559 — 16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626 【介绍】: 即清太祖
建州卫人
满族,爱新觉罗氏
塔克世子。
明万历十一年,袭建洲左卫指挥使,以遗甲十三副起兵讨尼堪外兰,报父祖之仇。
十七年,任建州卫都督佥事
二十三年,晋号龙虎将军
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编组八旗,并命人以蒙古文字母注满语语音,创制满文。
四十四年,于赫图阿拉即汗位,建元天命,国号金(史称后金)。
天命三年,以“七大恨”誓师攻明。
次年,大破明经略杨镐四路之师。
进而攻占辽河流域各地。
六年,迁都辽阳
十年,再迁沈阳
次年,攻宁远,被袁崇焕所败,愤恨疽发背死,一说受伤死。
清崇德元年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秦化西
维基
秦化西又名秦化西奉天奉天府盖平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5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孙光远
维基
孙光远奉天奉天府承德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45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李楘
李楘字沧云长洲人
乾隆壬辰进士历官顺天府
有《惜分阴斋诗钞》。
维基
李楘字沧云江苏长洲人清朝官员。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进士
嘉庆五年二月,担任奉天府是年三月晋昌盛京将军李楘推荐程伟元幕僚。。
有《惜分阴斋诗钞》十六卷。
孙简明 1502 — 1561
维基
孙简(1502年—1561年)字维敬号大居山东招远县人直隶沈阳中屯军籍,治《诗经》。
六月十五日生,行一。
河间府学增广生中式顺天府乡试第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七名。
年三十一岁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观吏部政,升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卒。
长春晚清 1850 — ?
维基
长春(1850年—?)字寅初号东阳叶赫尔佳氏,汉姓叶氏,奉天府铁岭人,隶满洲镶红旗籍。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丙子科,顺天乡试中举,二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
百龄清 1748 — 18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8—1816 【介绍】: 汉军正黄旗人本姓张字子颐号菊溪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
嘉庆间累官两广总督
招降海盗张保仔部万余人。
旋调两江总督,治河五年,略见成效。
卒谥文敏
有《除邪纪略》、《守意龛集》。
百龄字子颐号菊溪汉军旗人
乾隆壬辰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封三等男
谥文敏
有《守意龛集》。
维基
百龄(1748年—1816年百龄),张姓字子颐号菊溪,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籍河北承德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历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授三等男爵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举人(时隶内务府正黄旗包衣戴保住佐领下),三十七年壬辰(1772)进士四十二年翰林院编修,充《四库全书》提调
曾任内务府镶黄旗第二参领第五管领(据《钦定八旗通志》)。
乾隆四十二年(1777)顺天乡试同考官
乾隆朝,受掌院阿桂看重,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后被罢官,闲职十余年。
嘉庆四年(1799)奉天府丞兼学政
嘉庆五年,浙江按察使
六年贵州布政使,护理贵州巡抚
嘉庆八年九月十四,由云南布政使升任广西巡抚
嘉庆九年十一月二十九1804年12月30日),同广东巡抚互调。
不久,擢湖广总督,后被两广总督那彦成大学士阿桂孙)疏劾,罢职,迁实录馆。
福建汀漳龙道,擢湖南按察使,调江苏,以病归。
病痊,授鸿胪寺卿,历山东按察使,擢山东巡抚(据《清史稿》)。
嘉庆十四年(即1809年2月20日1811年2月16日),奉旨接替永保担任两广总督,期间以武力和诱降结合的手段,瓦解了张保仔等海盗,授太子少保,赐双眼花翎,予轻车都尉世职;十四年5月7日巡视澳门十四年两广总督百龄奏折中附有《澳门图说》;十四年6月2日,制定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
嘉庆十六年,任刑部尚书(满)、都察院左都御史(满),兼都统
嘉庆十六年至廿一年,任两江总督
在两江总督任上,积极治理河道,十八年协办大学士
嘉庆二十年,镇压秘密会首领方荣升,封三等男爵,兼署安徽巡抚
嘉庆二十一年,卒于江宁,赐祭葬,谥文敏
清史稿·列传一百三十》卷343、《承德府志:人物》卷37有传。
任《四库全书》翰林院提调官
有《守意龛诗钞》6卷(嘉庆16年刻本);其孙儿玉年重辑,收二千余诗,成《守意龛诗集》28卷(道光二十六年(1846)读书乐堂刻本),外孙毓泰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恩科进士松龄 (乾隆进士)(又嵩)作序。
曾游访桃源县桃花源,作石刻诗《过秦人洞石刻》(嵌入八角亭壁间)(载道光四年桃源县志》卷14)。
书写黄鹤楼上的“三月楚治”匾。
为纪念百龄两广总督任上平定海盗的功绩,宫廷画师袁瑛绘制了《平海还朝图》手卷(1811),进士伊秉绶题签,进士曾燠等跋。
陈兆文晚清 1851 — 1909
维基
陈兆文(1851年—1909年)字荪石湖南桂阳人
光绪元年(1875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年(1876年)联捷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三年,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国史馆协修武英殿纂修功臣馆纂修
光绪十五年,任甘肃乡试正考官
光绪二十年,任右春坊右庶子
光绪二十一年,升任左春坊左庶子
光绪二十四年,任奉天府府丞,兼奉天学政
光绪二十八年,任太常寺卿
光绪二十九年,任浙江学政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左副都御史
贺世贤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陕西榆林卫人
少为人奴仆,后从军,积功为游击,后擢为副总兵
万历四十七年,从李如柏后金(清),闻刘綎中伏,劝如柏往救,不听,珽军竟覆没。
寻擢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驻虎皮驿,旋移镇沈阳
天启元年尤世功坚守沈阳
恃勇出击,中后金计,身中十四矢,力战而死。
缪润绂清末至民国 1851 — 1939
维基
缪润绂(1851年—1939年)原名裕绂字东霖,又作东麟号钓寒渔人别号太素生
隶属汉军正白旗沈阳人进士出身,后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曾任户部主事山东临清直隶州(今临清县候补知府知州等官职。
其曾祖父是嘉庆道光时期的“留都多少能吟客,总让公才一著先”的盛京名士缪公恩
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55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后曾任户部主事
缪氏切心时艰,期间曾参奏北洋大臣李鸿章
戊戌变法时,缪润绂将《国闻报》转载的康有为谈话内容抄录进呈,以攻击康有为的口实;戊戌后,缪润绂被分发至山东任知县
此后先后出任日照郓城阳信齐河知县濮州宁海知州,升临清直隶州知州,前后在任十有余年。
缪氏在阳信任上,他“举所以兴学育才、保商惠民、课清讼、整顿保甲、筹设工艺者,罔弗以实心行实政”,又捐银数千,两于城内创建“高初两等小学堂”、在各乡里创建“朗秋公学”等乡学九所,为阳信现代教育制度的滥觞。
齐河任上,他严禁鸦片,吏行为数十年长吏之最。
辛亥革命后,缪润绂因忠清朝而辞官归隐;1939年去世。
陈辅尧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扬州人字九室
万历十六年举人
永平同知,转饷出关,驻沈阳
天启初后金兵破沈阳,自刭死。
谥忠烈
何和礼后金 1561 — 16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1—1624 【介绍】: 后金(清)满洲正红旗人,栋鄂氏。
本栋鄂部长,归努尔哈赤,娶其长女。
定旗制后,任正红旗总管,为开国五大臣之一。
从灭乌喇,破明杨镐四路之师,下沈阳、辽
顺治间追谥温顺
唐世明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明人
兵部右侍郎袁应泰之仆。
天启初,清兵攻沈阳,城破,应泰自缢死。
世明凭尸痛哭,纵火焚楼死。
童仲揆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南京人
万历间武进士
都指挥,掌四川都司
万历末,擢副总兵,督川兵援辽。
天启元年后金兵攻沈阳仲揆陈策等驰救,以万余人为后金兵数万所围,力战死。
宿椿明 1504 — ?
维基
宿椿(1504年—?
),字孔龄山西沈阳郡牧所旗籍榆次县人
山西乡试第二十四名举人
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
尤世功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陕西榆林卫人
万历间武举人
历官沈阳游击
天启初,累擢总兵,守沈阳
熊廷弼所倚任。
清兵破沈阳,战死。
铁保清 1752 — 18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2—1824 【介绍】: 满洲正黄旗人,栋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
吏部主事,历郎中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等官。
嘉庆时官至两江总督,因水患降级,又因知县李毓昌被毒死案,革职发往乌鲁木齐效力。
再起后迁至吏部尚书,又因在喀什噶尔受人蒙蔽事革职。
道光初,以三品卿衔休致。
工书法,精医学。
有《惟清斋集》。
铁保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旗人
乾隆壬辰进士,由郎中少詹事,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降洗马,赐三品卿衔
有《梅庵诗钞》、《应制诗》、《玉门诗钞》。
维基
铁保1752年2月28日未时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
铁保先世为觉罗氏,后移居栋鄂之地,便以地为氏。
据其本人考证,为北宋越王赵偲之裔。
家族中世代多出武将,父亲诚泰官至泰宁镇总兵,唯独铁保喜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铁保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
由于性格耿直,得到管理吏部武英殿大学士阿桂的欣赏和举荐,铁保升为郎中户部吏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召见,次年礼部侍郎,主持京师会试、山东顺天乡试。
礼部侍郎调任正黄旗满洲第五参领第十一佐领(据《钦定八旗通志》)。
嘉庆四年(1799年)铁保先因弹劾官员过当被贬到盛京沈阳);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
他在漕运总督任上制定改革漕运章程十一款。
嘉庆七年(1802年)底调补广东巡抚时,又将历年行政经验22条,刻在堂壁,告之后任。
嘉庆八年(1803年)初转任山东巡抚
这一年,黄河在河南封丘县衡家楼决口,淹及下游山东章丘一带十九州县,嘉庆命铁保河南指挥救灾,合拢决口。
嘉庆十年(1805年)铁保升任两江总督,赏头品顶戴,成为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
嘉庆十四年(1809年),发生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查帐委员李毓昌事件,铁保也被免职,流放新疆
回京后升为礼部、吏部尚书
林清事变时由于极力追查通匪太监,又被革职,流放吉林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回京。
道光初年铁保告病退休,道光四年(1824年)去世。
袁应泰明 ?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陕西凤翔人字大来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临漳知县,筑长堤御漳水
河内,凿太行山,引沁水灌田数万顷。
工部主事
泰昌元年,累擢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为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
天启元年辽阳之战,清兵破城,应泰佩剑印自缢。
维基
袁应泰(?
—1621年),字大来号位宇陕西凤翔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
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临漳知县,任内筑长堤四十馀里,捍禦漳水,溉田数万顷,使邻近的州县也享其水利,治绩冠绝两河(河南河北)。
工部主事
后又升任兵部武选郎中,任内清理了数百个假冒世职骗取恩赐的人。
后来又被下放地方出任淮徐兵备参议
当时山东正值大饥,袁应泰开设粥厂救济流民,并以工代赈,使饥者尽得食。
应泰又挪用了额外税收和漕运杂费去赈济灾民,故而被户部弹劾他擅自使用官粮,因而袁应泰放弃升迁的机会以疾辞职回乡。
万历四十六年十月,起用河南右参政明年三月又升为永平兵备按察使,任内练兵缮甲,修缮永平城防,又积极支援关外所需的饲料、火药供应,深受时任经略熊廷弼的信赖。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升至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
一个月后,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袁应泰处理民政号称「精敏强毅」,但为人不知兵事,规画颇疏,刚上任便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蒙古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非常反对,但袁应泰不听。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后金军队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等出城野战,战败而还,沈阳城也因之前投降袁应泰的内应叛将叛卒充当了后金内应而沦陷,而赶往救援的总兵陈策、童仲揆等也在浑河之役中战死。
得知消息的袁应泰于是下令集结各处军队于辽坚守,又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严阵以待。
三月十九日努尔哈赤果然以大兵来攻,袁应泰先是和总兵侯世禄、朱万良等出城五里野战,但惨败而回,后金军队又陆续击败诸将兵。
袁应泰于是回城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分陴固守,但不少官员开始私下逃跑,人心已散。
后来清军再攻城并从成功从小西门涌入,在辽阳城东北镇远楼督战的袁应泰知道大势已去,便向张铨说「公无守城责,宜急去,吾死于此」,说罢随即自缢而亡。
他的仆人唐世明也纵火焚楼殉主而死。
朝鲜则误传为自焚而死。
所部巡按张铨按察使昌国等被俘,不屈而死。
刘大观清 1753 — 18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直隶丘县人字松岚
乾隆时拔贡。
累官山西河东道,署布政使
工诗。
有《玉磬山房诗钞》。
刘大观字松岚丘县人
拔贡,历官山西河东道布政使
有《玉磬山房集》。
岭外集·序
三十年前,于方坳堂斋壁,见李少鹤兄弟诗而异之。
其后,得交刘子松岚,袖所为《二客吟》者。
又见李石桐重订《主客》。
松岚沈阳,又为黄仲则刊诗集于京师
然其所自为诗,天机清妙,寄托深远,初不泥李氏兄弟之说。
即于申辕故里,亦不专主沧溟之格调;抑且不专执渔洋之三昧也。
松岚与予往复商略斯事,迨今又十余年矣。
而其气骨日益高,其取法亦日益上迬者。
李沧云视学陪京时,沧云方自订诗集。
予与别语:“惟勖以勤,与松岚研求作者之意。
”而前年(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李春湖石桐锓续《主客诗》二卷,予亦为辨析。
学唐律者,必求杜法之所以,然又深以不得与松岚面质为憾。
松岚自晋阳来京师,宜有以对榻畅论者。
松岚出示此二卷,亦即日影出都门,又匆遽不得备申也。
故于其《岭外》二集,聊撮数语于简端。
他日再序其续卷,当必有更进于斯者矣!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夏四月廿有八日北平翁方纲
留都集·序
嘉庆丁巳(二年,1797年)仲冬,余遭母忧,居京师
漕河水溢弗克,南下迁延。
至戊午(嘉庆三年,1798年)秋,食不给。
是时,松岚宁远州
遣伻来迎余,遂越礼出塞。
明年己未,嘉庆四年,1799年)秋松岚分俸资送余,乃得以奉母归里。
癸亥(嘉庆八年,1803年)松岚观察,来京止余邸舍。
今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松岚复来京,则须鬓苍然。
乾隆壬子(五十七年,1792年)吴门识面之初,已十有九年矣。
余与松岚以诗合,然历交久得,窥性情、心术之微,则实有相契于语言文字外者。
宁远一年,寒暑昕夕,深谈无间。
塞外草枯,怒马偕出,海色与山光震荡。
当其登高望远,晞发轩眉,几欲乘风飞去。
微吾二人,孰与同兹襟抱哉?!
松岚之诗,初切劘于李子乔
与中、朝魁人杰士交,意境益深阔。
《留都》一集,清雄磅礴,不主故常,得江山之助为多。
尝谓余曰:“子宜为序!
”嗟夫!
余与世寡,谐独松岚
哀其穷,而知之最真。
回忆暮节穷阴,羁居守岁,张阿罗画像于四壁,唱酬达旦,惘惘如昨日事。
松岚尚乏嗣,其之官河东也。
余送出西郊,执手仰天曰:“他日政成,当以添丁为券。
”今连举两雄,复何憾乎?
离合不常,寸心相照,临别黯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五月朔长州吴云谨序
邗上集·序
元曩辑淮海英灵,集扬州图经。
翻阅各家诗集,于邗上事迹特详,未尝不叹!
风气、人物、园池、觞咏,每藉当时名家别集,叠见侧出,掩卷凝想。
如将见之,明代、国初不具论。
近年,马氏玲珑山馆材力非甚饶健也,徒以聚书好客,扶助风雅,迄今家贫书散。
而故宅玲珑一石,犹得歌于松岚观察诗集中,余可知矣。
观察工诗善书,甲子(嘉庆九年,1804年)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间,侨居扬州,勒所得诗为一卷,曰《邗上集》,体格蕴藉,如渔洋
扬州时,相遇之客,则有若吴榖人、胡西庚洪稚存方子云王惕甫乐莲裳诸君子;游宴之地,则有若筱园、康山、休园、白沙、翠竹、江村各园亭;相主之人,则有若沈既堂江子屏杨竹庐江文叔诸旧家。
诗之以邗上而得欤?
抑邗上之得诗人也。
余故幸邗上不甚陋,尚得屡见于各家之诗,甚且以此专勒集名也。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夏月扬州阮元
鹾城集·序
河东上郡,三辅股肱;冀北雄邦,九州领脊。
条山耸翠,擘华岳以西来;涑水流黄,接星源而南戒。
将名飞雪,灵庆宝应之池;楼号歌薰,解愠阜财之世。
缅斯地也,大有人焉。
卯金著姓,谱接尧宗,乙火腾辉;书窥天禄,彦和执器望,特重于雕龙,公干升堂,名还齐于绣虎,始以词坛佳士,藉甚青州
继而,循吏长材,喧传赤县。
掉扁舟于禹穴,驰匹马于医闾
岭南之烟水,不少春游;眠塞北之风云,讵无秋兴。
然而,少能正字,老更耽吟。
三门石畔,中流砥柱,屹如五姓。
湖边一路,福星至矣。
汾雨霍云之馆,河声岳色之楼。
风光络绎,句似碎金;兴致淋漓,手无寸铁。
山川画稿,先有于胸中;锦绣诗肠,伫生花于笔底。
鹤衙放后,昼静庭闲;鸡牖谈余,宵深漏永。
渍麝煤而烟袅,熏鸭以香霏。
梁鸿大妇,调来暖胃之汤;李贺小奚,检出呕肝之句。
兀挑灯而独,对手势宜敲。
蓦槌案以狂呼,眉棱欲舞。
或觞僚佐,乃启华筵。
屐折于魏豹城旁,辖投于野狐泉里。
中秋乘月,庾亮登楼。
九日临风,孟嘉落帽
招来珠履,集上舍以三千;写入银毫,隶贤之人之四十。
传杯,而客皆尽醉,颓倒玉山,刻烛而诗。
如不成,罚依金谷
抑或眷言,还道枨触昔欢。
二三故友,搏羽翼于鹓鸿;四五良宵,流景光于蟾兔。
舟无袁,而独泛车,类阮以频回。
杨朱欲去,歧路踟蹰;李白不归,寒樽萧瑟。
梅花春早,驿使兮!
岭头香草秋零,望美人兮!
天末将进鹅毛,而寄讯报拟琼瑶。
时托雁足以传书,唾成珠玉,积有千篇,类非一体。
综其格律,要不为六朝月露之吟,谱以岁时,大约在三晋云山之地。
《鹾城之集》所由名也。
仆昔膺简命,薄事游遨。
迨岁次乎丙丁,正编成于甲乙,使星甫驻,便作嵇攀;流水重歌,谬称钟听,而乃住止。
三年心遥两地,豢龙有后问字,则曾识太元窥豹,何知裁缄?
时通尺素,唱阳春而和寡,萱草贻来;怀旧雨以神驰,桐花寄去。
忽焉握手,弥复倾心。
酒痕未散伶,辄为醉后之歌。
剑气犹胜琨,更作夜中之舞。
出其手,著删止一通,慰我肠饥,读应万过。
嗟乎!
人非子骥,孰可问津?
世无士龙,终当覆瓿。
待他日鸡林贾竖,定识真诗语。
此闲骏市,词人须求善本。
目凭管测,真堪掷地以成声;腕借胥抄,宜可悬金而计字。
君如不信,请试质邹鲁之儒生,我尚能游期,再访唐虞之故迹。
嘉庆庚午(十四年1810年)夏月江右陈希曾
行脚集·序
松岚先生风骨高奇,音情顿挫。
甫离竿牍,便惬山心。
偶脱簪缨,即寻野服。
芒履行箧,瓢堂打包。
以禅语名集,纪雅游也。
先生树菩刍以祀軷,戴席帽而出都。
朋旧惜别,赋零雨之篇;乡土系怀,按归云之引;历下亭高,寻名士之宴赏;斥邱地古,续童年之钓游。
苾刍之侣,为竹筱之饮。
销夏泛水,追凉入山。
乃逾成臬,陟伊关,访香山之古刹,登龙门之峻巅。
继欧公之雅游,想白傅之高躅。
胜襟拂霓,清淡干云。
诗题松关,墨洒苔壁。
兹复蜡高齿之屐,制远游之冠。
问渡风陵,携筇太华。
经黄卷之坂,历青柯之坪,攀铁锁之千盘,窥箭栝之百尺。
跳岑拔地,嶟嶟造霄;窅崖入云,茜茜梯翠。
帝座呼吸,罡风动摇。
衣牵藤萝,足蹑猿鸟。
可谓穷登陟之胜,极眺听之奇。
故其为诗,缅邈幽邃,雄奇峣峭,霆奔电駴,冰悬雪跨,扪星鸟帑,拾月鲸口,铜廧鬼炊,虎狱剑饵,穿穴险(穴),卒造平淡。
百怪退舍,万象呈露。
盘羊乌栊,化为康庄
珊瑚木难,不易菽粟。
直词正气,宏辩博议。
与道大适,方古无上。
非夫澡元莹素、荡累超神者,其孰能臻斯懿乎?
芳灿辁才寡识,末学肤受,豪楮枯腐,石墨熬燥。
旅愁羁思,损其形魄;陈编断简,销其智慧。
久耽疏放,合号“懒残”,未能追绝尘之踪,自知无济胜之具。
藉君奇作,涤我俗肠。
倘得两版丛书,更愿十年面壁
偶参梵语,且学惠远修心,又作谰言,未免丰干饶舌。
嘉庆庚午九月既望年愚弟杨芳灿拜序
行脚集·自序
余罢官后,百体有主,笠屐远迈。
黄金台下,至七十二泉;又自大梁、成皋洛阳,回至鹾城。
拟偕妻孥,黄粱于破釜,与伏枥之驽,休息骸骨矣。
因念鹾城,只尺太华。
有杖不撰山,且笑人,爰共痴奴,遥践胜地?
听雨于玉泉院,访僧于云台峰,濯顽躯于温泉,嚼秋英于韦杜。
如不送去冠上峨峨之獬豸,焉得换来峰头巍巍之佛髻耶?
游踪所至,辄有题咏,命其集曰《行箧集》。
属同年老友杨蓉裳作序,蓉裳误听,以箧为脚,序中不儒我而僧我,又以不得共游华山,自名“懒残”,以作序此“丰干之饶舌”。
文嘉矣,不忍割去。
又病其役我于比邱,非名集之初意,促蓉裳改之。
蓉裳曰:“吁!
用子之硁硁,度我之恢恢耶?
士为名累,如鱼中钓。
鱼尔,尔不知怒;僧尔,尔则以为怪耶?
夫僧之异于儒者,脱刺促而就逍遥也。
子之游,逍遥矣;子之诗,亦逍遥矣!
逍遥尔,故僧尔;刺促尔,乃儒尔。
安于刺促,不安于逍遥,吾将改吾之序矣!
” 我无言以对,而听其以“脚”替“箧”焉。
怀州集·序
古之诗人,未有不达于天人之际,而能垂世,而能行远者也。
不达于天人之际,则人世一切,升沈得失,菀枯荣辱,戚欣悲喜,皆得而挠之。
于是,处乐则淫,处约则困,处放废、迁流、羁旅则郁。
伊侘傺而无聊,其于诗也,非谰言即剿说耳,何以能垂世而行远乎?
松岚先生,可谓得为诗之本矣。
先生负俊才,而自陶冶于学。
其牧辽左,观察河东也,政声皆卓著。
以上书抗论罢官去,萧然襆被为寓公。
怀州,见其地介太行王屋间,山川清淑,水竹明瑟,遂赁庐舍,徙其孥居焉。
间岁一,归斥丘,省先墓。
返,则居于怀所谓小琅玕馆者。
左图右史,垒石、莳花药以自娱。
窥其意,如未尝衣绣衣、拥麾然者,盖达于天人之际久矣!
先生豪于诗,居怀州所作,凡三集,概题以怀州,而督序于余。
余罢官,略与先生同,意趣亦相似,是以辱忘年之契也。
窃谓先生诗海内所共赏,不待吾党之揄扬,推论先生所以为诗之本如此。
道光纪元(1821年)夏六月既望书于华山玉泉院鲍桂星
怀州集·自序
怀庆之为郡也,《禹贡》曰“覃怀”,商周曰“畿内”,春秋曰“晋南”。
其后为“三川”,为“河内”,为“野王城”,为“王屋郡”。
金、元,为“怀州”;在明及今,为“怀庆”。
太行北峙,沁水东流,南接成星,西联伊洛。
舟车所会,人称“陆海”。
郡之周围,琅玕多如桑麻。
城之内外,芙蕖胜于黍稷,盖得中州之正气。
而风味,则近于江南也。
观解组后,祖籍斥邱,有屋三十余楹,田一百余亩,长兄雪浦先生居而食之。
失林之鸟,无所栖托。
适妇兄牧村太守握符怀庆,姑作萍梗之游,徐图燕巢之寄,时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夏五月中旬也。
入郡十余日,得西域人买氏故宅区,在郡城西北,高台寺下。
其宅有青梧六株,璎珞株,刺株,石榴海棠椿三十余株。
野鸟依人,突逢新雨,虚堂坐月,如遇夙交,不谓余生得此佳地。
观既不敢复作出山之想,闭门省咎,以读书为事。
稍暇,则叠石为山,疏畦种菜,以为娱乐。
同年贾约园大令,来让予曰:“无令人俗,君所居有花有木,有山有石,而无箨龙以摇秋风。
美哉犹有憾。
”于是,移百余竿,种书室之后,额书室曰:“小琅玕馆”,是为仆得兴吟诗处也。
辛未(嘉庆十六年,1811年)甲戌(嘉庆十九年,1814年),得古今体若干首,名之曰《怀州集》。
娱老集·自序
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来居怀州,迄道光丁亥(七年,1827年),越十七年,而予老矣。
一切胶胶扰扰、妄念起伏,皆以老屏绝之。
妄念销磨,归于闲适。
朝哦暮咏,逍遥以送日月,是此生欢娱境也。
怀州集》三卷,始于嘉庆辛未,截自道光辛巳(元年,1821年)
壬午(道光二年,1822年)以后,所得诗名《娱老集》。
盖以诗娱悦性情,而自忘其为七旬之外之老夫也。
予诗有数集,序我《岭外集》、《漓江归棹集》者,阁学翁覃溪先生也;序我《留都集》者,侍御、出守彰德吴玉松先生;序我《邗上集》者,粤东制府阮芸台先生也;《回帆集》不几首,则无序;序我《鹾城集》者,少司空陈钟溪先生也;序我《行箧集》者,农部员外同年杨蓉裳先生也;序我《怀州集》者,少司空詹事鲍觉生先生也。
翁、、杨、鲍,墓草已宿。
芸台制府在滇南,路遥百驿。
玉松先生老于江乡,年八旬有一,近多不称意事,岂复敢劳以笔墨?
而平生文字之交,深于风雅,如吴舍人兰雪者,又牵羁人海,老病窘蹙,无兴趣及于此事,故是集辄自序之。
或问:“集中有伤逝之作,不得以《娱老》概之,曷芟去?
”答曰:“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子未读陈简斋诗乎?”
苏铨
维基
苏铨北直隶河间府交河县(在今河北省)人,明朝进士、清朝官员。
崇祯十年(1637年),登丁丑进士
随后归降清朝,官礼部郎中
顺治二年(1645年),改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京通各仓御史、兼巡视通惠闸河粮运事务。
顺治三年,任苏松学政安徽布政使司都事
康熙年间任光禄寺少卿
康熙八年,任江南乡正考官
康熙十二年,任奉天府丞兼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