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常纪清 ? — 1771
常纪字铭勋号理斋承德人
乾隆辛卯进士历官崇庆知州
殉难,赠道衔
有《爱吟草》。
爱吟草·校刻常理斋爱吟草序
今昭忠祠享祀金川死事诸臣,吾乡常君纪与焉。
常君号理斋,家于盛京城北九十里之栖霞堡,为人貌奇伟,性尚忼爽,文思清拔,尤嗜吟咏。
余蚤年耳其名,介同学高君惟钦、慈君惺圃以订交。
丁丑理斋进士丙戌谒选铨曹。
时余以计偕入都,因得朝夕过从,纵谈今古,益服君之学识卓迈,殊不可及。
既而余以不第去,理斋遂捧檄入
余方以百里其所优为,而以彼清才逸气,遇山水之奇,将大有所发抒,此行为不虚矣。
何意不数年而金川搆逆,理斋竟死于贼。
余初闻之,窃叹夫豕突狼奔之际,玉石俱焚,不知其临难之状何如也。
是时余已入翰林,求之国史昭忠传,则但云登春遇害,别无载,此外无可问询,惟付之太息而已。
乙未,余以先君忧归里,理斋之弟显斋纯闻之,驰至余家,言已,具衣冠以葬。
荷蒙赠恤诸典,请书黄,将勒石表于墓,且以墓门棹楔大字求书。
余欣然为之薰沐,敬题署名于后。
然意理斋必有著作藏于家,显斋固未之省也。
丙申之冬,余特造其庐,以犹子礼请见太翁。
至墓所,则已穹碑屹然,翁仲华表,森严壮观矣。
再拜哭奠,为欷歔久之。
既夕,太翁留宿,乃遍出家人以次环列,语昔岭事。
因得悉其在贼中,提刀上马,裂眦骂贼诸情状,不胜惊叹,以为向之所期许,今果不虚。
而更痛其埋没于荒山燐火,老亲幼子,哭望天涯。
天之位置才杰,何竟如斯也!
问其生平著述,则嗣子承武才十馀岁,未能收拾,余又为之抱憾,无可如何。
迄于今,理斋之殁,已十馀年矣。
嗣子已壮,以荫授直隶唐县,恂谨不坠家声。
念余为父执,且曾以著述为问,乃以所掇拾其先人诸遗稿,请为校刻。
检之,得爱吟草一卷,乃理斋手订,尚完好。
又有武功张洲所撰殉节录一卷,读之且悲且喜,曰:何幸有此!
盖自丙戌别后,其身所经历、其才所展布,皆宛然如亲见之;而余曩者所歉然于怀,无可表章,庶藉此以少为之偿矣。
乃亟为之校录付镌,并叙其始末,以冠篇端。
其馀尚有诗一册,皆未定藁,残阙紊乱,姑俟徐为编缉,以成全璧云。
张君与余素未相识,观其所叙,录及寄示元亭给谏、应山二书,惟恐其烈迹湮没,义行笔墨,其于友谊亦笃矣哉。
王元亭名猷,义州人,仕终少廷尉
高惟钦名德峻庚辰孝廉
慈惺圃名国璋戊戌进士,官农曹。
此皆与理斋相契合者,每共话理斋之事,思有所表扬。
今乃先后物故,独余以六十有馀之年,与其荫嗣往来,手把遗编,俛仰今昔,可嘅也夫,亦幸也夫。
时乾隆五十有三年,岁次戊申阳月辽阳王尔烈瑶峰氐书于顺天府府丞官署。
爱吟草·序
甲申之冬,予以计偕入都,凡途次所经,往往形诸吟咏。
及在都下时,与诸同人唱酬。
后选授西充,途中名胜,亦间有所作。
戊子新正时,方锁印无事,因检旧作,失去者已过半矣。
用手录其存者,藏之箧衍,聊以志予之夙好云尔。
元宵前一日,书于西充官舍。
爱吟前草·续刻常理斋爱吟前草序
余所梓《常理斋爱吟草》,乃甲申以来理斋赴选入都,至西充所作。
西充以后,军务倥偬,篇什有无,所不可知。
而其嗣君衣轩所撮拾于慈氏败簏中者,尚有诗近百首,皆丁丑榜后需次里居,朋友唱酬,流连景物之作。
字多蝇头小草,间有阙残,知为未定稿也。
而其中深情雅韵,发于自然,足以见胸怀之洒落,学养之深纯。
异日感颂在民,临难不夺,盖基诸此,固不可废也。
且在衣轩既痛其先人之殁,时方幼冲,今日抱恨终天,无可申慕,而此诗得于故纸中,几成煨烬。
手泽幸存,零缣碎墨,皆所宝惜。
因尽以质余。
余亦如逢故友于数十年之前,每读一篇,三叹不忍释手。
乃为补缀,悉以付梓,命之曰爱吟前草。
另为一卷,以别前刻,所以成衣轩之孝思也。
庚戌仲春上浣辽阳王尔烈识。
维基
常纪(?
—1771年),字铭勋号铭廷又号理斋奉天府承德人
清朝官员。
其先世居山西明朝徒往辽东
常纪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
四川西充知县,迁崇庆州知州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金川藩部联合降蛮叛乱,常纪提刀迎击,伤十余处而身死。
著有《爱吟草》、《爱吟前草》。
事入《清史稿》之忠义传
主要活动
  • 175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