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高浣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华阳人字浣雪
廷贤继妻。
早寡。
为诗雄浑清挺。
有《鹃血余草》。
黄浣云
全台诗
黄浣云(?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任职台湾府参军
门生丁绍仪来台时曾佐其稽核台郡文册,笔记台事之堪资谈助者,成《东瀛识略》一书。
林占梅交,《潜园琴馀草》有其序言「写景则无奇不搜,深入剑南之室;言情则有感斯托,能摹浣花之神。
刚健婀娜,悱恻芬芳;真得味外味,不厌百回读。
」现存诗仅见查元鼎《草草草堂吟草》所录〈寄示查元鼎四咏〉,查氏并有〈黄浣云参军寄示四咏依韵答之〉四首。
林朝崧晚清 1875 — 1915
全台诗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
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
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上海返台定居。
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
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
随著1906年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
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
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
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
同化会由于台湾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
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
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
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
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
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
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
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
(廖振富撰)
本书(一册一八二面一○九、二○○字)分五卷、附「诗馀」一卷,林朝崧撰。
朝崧一名俊堂字痴仙自号无闷道人台湾(今台中)人。
年二十一,值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割台之变。
后遂避乱桐城,转徙申江;遍历名山大川。
既返故山雾隐,肆力于诗。
光绪二十八年时,倡设栎社,更集诸同好互为唱酬,以宣泄抑郁无聊之气;尝以「无闷」署其堂,又以堂名题其诗集,意在斯乎!
作者于民国四年捐馆;越十七年,诸社友为之选辑「诗存」付梓。
计卷一自乙未庚子、卷二自辛丑乙巳、卷三自丙午庚戌,卷四自庚戌至王子、卷五自甲寅乙卯,「诗馀」则未标年分。
光绪辛卯(十七年)锡祺获识林君痴仙于童子试场。
时君年十七,早有能诗名。
以君夙慧,继以力学,其于词林中出一头地,早为当时能诗诸先辈所深期许。
  沧桑变后,避乱桐城,转徙申江,遍历名山大川,益以助长其雄壮澎湃之诗思。
既返故山雾隐,遂益肆力于诗。
壬寅(二十八年)春,以无聊之极,思倡设栎社,集诸同好互为唱酬,旁且诱掖奖劝,不遗馀力。
我台诗学如斯其盛,即归功于君之提倡,殆非过言。
自是之后,所感愈多,所为诗因之而夥。
年四十一,而无闷草堂诗集积稿已若干卷。
  捐馆以来,十有七年于兹矣。
我社创立首功者之謦欬,无从复接;所可接者,祗此数卷之遗音。
乃时至今日,未为之传,为社友者,何以自慰?
为后死者,又何以能辞其责?
客年春,君之从弟林君献堂敦嘱锡祺陪同社陈君怀澄陈君联玉同事选辑,克期梓行。
忆君在日,一诗之出,人争传诵,今则诗犹是也,似无须强为去取。
然于适兴之作或击钵之吟,则亦有以毋录为议者,因以勉从割爱。
选辑既定,谨以数语,弁其卷端。
至其诗词之工雅与其寄托之遥深,读者自知,不必赘也。
  栎社创立三十年辛未首春傅锡祺鹤亭序。
曷言乎诗?
情郁而不能无宣,意感而不能无作是已。
曷言乎诗人?
思必深,视必锐,立辞必诚是已。
劳人思妇之所为,有不期工而自工者,虽诗人蔑以加也。
至若言人人所欲言而又不能言,见人人所习见而又若无所见,则诗人之过人远矣。
  从兄痴仙先生幼即耽诗,为诸生,不日课举子业而课诗。
沧桑之后,诗酒两嗜,无日不饮,无饮不醉,而亦不醉无诗。
所著无闷草堂诗集,含思宛转,托兴绵渺,务为雅俗共赏之音。
  回忆三十年前,兄尝以击钵吟号召,遂令此风靡于全岛。
有疑难之者,兄慨然曰:『吾故知雕虫小技,去诗尚远,特藉是为读书识字之楔子耳』。
嗟乎!
兄非独擅为击钵吟已也;且今之无闷草堂集中,亦体兄之意,不录击钵吟。
然而吾必述是寥寥数语者,以为非此则不足以知其人而读其诗也。
  兄下世十七年,挚友鹤亭槐庭、豁轩、太岳日以遗集付梓为念。
顾以南强善病,一再因循。
去年秋褉,复有以为言者,鹤、二公力用选校自任,君子成人之美意良可感。
而吾痴仙之苦心,亦将乘吾土文艺复兴之机共见于当世;所关至大,吾又恶可无言?
  一九三一,从弟献堂序于雾峰。
吾岛自斯庵以来而有诗;吾邑诗人,至丘丈仙根大著
岛系中绝,诸老播迁,当莺喑燕哑之交,有作唳鹤哀猿之逸响者,则叔父痴仙先生是已。
尝试论之:先生之诗,当其转徙桐城歇浦间,胜赏既多,时有『小谢清新、太白俊发』之语。
及其归隐故林,虽豪气未除,而机心已茁,则颇杂以『玉溪恢诡、昌谷诘曲』之风。
三十以外,忧患饱尝,乃折而学陶、学杜、学韩、学,正如周处自游侠少年、射虎斩蛟,一变至道耳。
  初,吾辈常见先生于妓筵欢饮中,身不离席,口不绝谈。
次韵和丘仙老所寄「秋感」八律,惊叹无已。
迨及中岁,则又见其一字未安,苦吟移晷。
及今思之,非先生之才有时屈,盖先生之益以善用其才,独奈何其不永年也!
  修,先生之犹子也,私淑久而情谊深。
先生五岁,今兹五十有二,距先生之卒十七年矣。
岁月蹉跎,于无闷草堂遗文,曾不能有涓滴之助。
往岁盍簪之会,从叔灌园始议剞劂,同社赞之;鹤亭槐庭、豁轩三君子,又力任选校之勤。
坐观厥成,此实修所深感而重愧者焉。
  抑修尤有不能已于言者,以为斯集之出,上不必思齐于古人,下不必求知于后世;乃所愿则并世才人,有能谅其抱不得已之苦衷而又于无可如何之境遇者,时取一卷置诸醇酒妇人之侧,荐以铜琶铁板之声,则痴仙之为人,固可旦夕遇之也。
天乎痛哉!
  辛未(民国二十年)六月,兄子资修谨序。
鲤鱼城中春骀荡,微吟侧帽独来往;刺桐花下马蹄骄,少年意气干云上。
撞破家居不足悲,早知误国是纤儿;工愁燕子惊新垒,忍死鹪鹩恋故枝。
萍花吹梦沈消息,贱子关河走觅食;分作天涯海角人,怨鹤凄猿苦相忆。
感时笔砚尽教焚,谈瀛客至动讯君;诗史世争推子美,罪言人解说司勋
旧梦刹尘都了了,底事景头弗掉?
野史亭荒话赤乌,遗民集在歌朱鸟。
无泪可挥惟说诗,不堪著手属枯棋;分明叱雪惊霜地,惆怅残山腃水时。
漫道仙人在岛上,楼台眼底皆无恙;我来天外访安期,落花已把金棺葬。
笋束遗编付阿咸,臣家痴叔本非凡;勋名一任销铜柱,箸述居然出铁函。
白头嗟我垂垂老,金拣沙披时见宝;开卷纷纷堕笔花,登堂落落思文藻。
隐雾人归山亦空,峰头望月天濛濛;每依南斗频瞻北,不信西流偏向东。
江山悠悠草鸡死,藤牌未必无男子;剑南家祭莫伤心,他日谷音留信史。
义熙甲子悲悁悁,人生不幸以诗传;下君浊酒五千卷,迟我扁舟三十年。
  民国二十年辛未三月泉州苏大山荪浦
苏兆奎清末至民国 1879 — 1938
维基
苏兆奎(1879年—1938年8月12日)字凤冈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人,中国近代学者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进士,位列三甲一百四十名。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贺维翰
维基
贺维翰(1876年—1948年)字儒楷四川省彭州市利安乡三合村人
26岁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殿试,中二甲第十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授翰林院编修侍讲衔
旋因丁忧返乡,后又入京师法政学堂攻读。
民国二年(1913年)贺维翰出任巴县地方法院院长
一年后辞职,在成都纯化街尚友书塾任教。
民国十一年至十三年(1922年1924年),任彭县中学堂校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受聘赴万源县总纂《万源县志》。
返回成都后在里仁药王宫和家中设立尚友书塾,继续执教。
1948年病逝。
贺维翰工诗文,长于书法,尤善楷书
著有:《庚辛诗集》、《菊花百咏》、《百花山馆诗集》、《文字碎锦》、《音韵汇通》等。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石凤扬
维基
石凤扬(1798年9月12日—?
年),字彦升号瑞岐四川成都府崇庆州人,世居州北小罗寺,由优增生,中式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四川乡试举人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中式进士,任福建松溪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83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陈祥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人本姓乔号藕渔
康熙间成都府督捕通判
曾辑秦汉以来同姓名者为《同人传》。
另有《蜀都碎事》。
彭炳清末民国初 1881 — 1914
维基
彭炳(1881年—1914年8月)字德武一字德五四川省成都府新津县普兴乡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主要活动
  • 1910年,进士,遊學及北洋大學堂畢業進士,九月壬寅,驗看學部考驗遊學畢業生
刘冰研清末至现当代 1881 — 1951
人物简介
刘冰研字冬心(1881-1951)四川华阳人
清末秀才,曾入吴佩孚邓锡侯刘湘戎幕。
游历大江南北,相交多当时名士。
著有《秋集》、《寒馆丛书》等。
夏云岫
维基
夏云岫(?
年—?
年),号金江奉天岫岩县人
清朝官员。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式壬辰恩科进士,即用知县,历任山西荣河永济孝义湖北黄梅、云梦、四川安县彭县成都、双流等县知县
马边厅同知,充任湖北庚子乡试同考官
因捕获邻境盗犯有功,加知府衔,实授河南南阳府知府,调湖南衡州府,再升河南河陕汝道,加按察使衔
主要活动
  • 183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何椿龄
何椿龄字竹友成都人
拔贡,官沪州学正。
有《竹友诗集》。
卓枟清 ? — 18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7 【介绍】: 四川华阳人
卓秉恬子。
道光二十年进士
编修
咸丰间疏请变通捐例,以广招徕。
历任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兵部吏部侍郎,充考试考差阅卷大臣
主要活动
  • 1840年,进士
黄侃清末至民国 1886 — 1935
词学图录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
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
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
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
殁于南京,仅49岁。
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
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有《量守居士诗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
黄侃(1886—1935) 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
字季刚自号量守居士
湖北蕲春人
师事章炳麟,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
1925年9月武昌中华大学之聘,时章太炎武昌徐复观记黄侃率众人“欢宴太炎先生黄鹤楼上”,后有诗七律《登黄鹤楼故址》,表达对“黄鹤何年复却回”的心情。
顾印愚清末民国初 1885 — 1913
顾印愚字印伯号所持华阳人
光绪己卯兴人,官湖北知县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顾印愚(1855—1913)字印伯四川成都市人
少入尊经书院,颇受张之洞赏识。
张为湖广总督,顾入幕府,曾任湖北汉阳知县武昌通判等职。
拙于仕官而工诗,书法尤著名。
辛亥鼎革,奉母隐居,病殁于北京
门人宁乡程康为刻《成都顾先生诗集》十卷。
历代蜀词全辑
1885-1913字印伯号所持又号塞向翁四川华阳人
生于清文宗咸丰五年,卒于民国二年,年五十九岁。
张之洞入室弟子
光绪五年(1879)举人
湖北知县
印愚喜饮酒、作书。
斗诗钟,偶为诗,类宋人语。
岳升龙清 ? — 17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 【介绍】: 甘肃临洮人,晚年改入四川成都籍,字见之
初为永泰营千总
康熙十二年,杀通吴三桂之本营主官。
旋从王进宝平定关陇,授都督佥事,擢天津总兵
后从征噶尔丹,擢四川提督
继而以故夺官,不久立功复职。
雍正时以子岳钟琪之故,追谥敏肃
彭家珍清末 1888 — 19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8—1912 【介绍】: 清末四川金堂人字席儒
早年入成都武备学堂炮科学习。
后赴日本考察,结识革命派人士。
回国后在四川新军第六十六标任一营左队哨长
后调云南,再调奉天天津,任天津兵站部司令副官
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张绍曾谋在北方响应,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
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己亦牺牲。
乔大壮清末 1892 — 1948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 以字行,号波外翁波外居士四川华阳双流县)人。
出身于清末北京辞学馆。
家学渊源,髫年习经史、小学书法,以诗词、骈文、书法、篆刻知名。
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
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
文学造诣尤以倚声最为当行出色,汪旭初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
金石篆刻名家,喜以大篆入印,平生不爱刻名印而嗜治閒章。
著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大壮印蜕》等。
今有《乔大壮诗集》、《乔大壮词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行世。
词学图录
乔大壮(1892-1948) 原名曾劬,以字行,又字勤父勤孙号壮殴壮夫伯戢劳庵波外翁波外居士
四川华阳(今双流)人。
清末就读于北京辞学馆。
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
1947年应聘赴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
次年苏州赴水自沉。
工诗词书法,尤精篆刻。
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乔大壮遗墨印蜕》等。
庆云清 1801 — 1870
维基
庆云(1801年6月17日—1870年5月26日)字书五号子青,杭阿坦氏,汉姓赵氏,蒙古镶白旗人京口驻防(今江苏省镇江市)。
道光壬午举人(1822年)戊戌进士(1838年)
庆云天资聪颖,资性过人。
幼年随父在塾中学习,稍大即跟从长兄庆安学习。
十七岁参加镇江府童生考试名列第一,因为其父过世而作罢。
道光元年(1821)镇江府是年秋长兄庆安得中举人,而庆云却未中。
然而两位主考官汤金钊熊遇泰极其欣赏庆云,收为弟子。
道光二年(1822)庆云乡试中举,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及第
钦点即用知县,签分江西,署东乡县知县道光二十三年(1843)题补吉安府永丰县知县道光二十五年(1845)调补南昌府南昌县知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宁都直隶州知州道光二十九年(1849)巳酉科江西乡监试官道光三十年(1850)江西盐法道兼巡瑞袁临兵备道
咸丰八年(1858)庆云长子国澍任职四川知县,遂入川就养。
同治九年四月二十六日(1870年5月26日)卒于四川华阳县,时年七十岁。
庆云素有学识,在他署理南昌县知县时参与编写《南昌县志》三十六卷。
封中宪大夫晋封资政大夫
蒙古旗人科举世家,一门七进士
主要活动
  • 183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蓝二顺清 ? — 18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2 【介绍】: 云南昭通人本名蓝朝鼎
蓝大顺弟。
骁悍善战。
咸丰九年大顺起事,进入四川
军锋一度到达成都附近的新津灌县,后为骆秉章军所败。
二顺在丹陵失守后,突围至麻沟牺牲。
杨自唐清 1659 — 17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9—1729 【介绍】: 四川天全宣慰使字翊清
先世于蜀汉诸葛亮南征,授封食其土,传世数十。
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自唐被川陕总督岳钟琪召至成都,收印绶。
旋安置于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