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林元赓
维基
林元赓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160名。
殿试登进士2甲第126名。
同年五月6月3日),著分六部学习。
历官刑部主事
晚年在福州三牧书院教读。
卢经
维基
卢经(16世纪—17世纪),字得一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卢经万历四十年(1612年)福建乡试举人,到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在贵州主考乡试取录多位知名文人,升任御史巡按河南
当地的宗室莱阳朱在錋以受献为名目,拘押一名儒生到府中刑讯;卢经一到任就公正裁决此案件,使朱在錋害怕,派长史求情但遭拒绝,不久他就因此事被谴责入狱。
礼部侍郎陈子壮刑科给事中李如璨都为他特疏申救,于是他遭戍边,很快获放归。
隆武年间,他获起用为考功员外郎,七十九岁时去世。
新柱清 ? — 17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8 【介绍】: 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
康熙间蓝翎侍卫
乾隆间累擢福州将军,署湖广总督,请修筑堤岸,保障田庐。
理藩院尚书正红旗蒙古都统,官终盛京将军
刘铭传晚清 1836 — 18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6—1895 【介绍】: 安徽合肥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
咸丰初在乡办团练,屡从湘军作战。
同治元年,从李鸿章上海,所部为淮军“铭字营”。
奉贤金山卫,解常熟围,破江阴常州,自千总累擢至提督,继程学启为淮军大将
后从曾国藩李鸿章镇压东西捻军。
中法战争时,督办台湾军务,屡与法军交战。
台湾设省后任巡抚,在台七年,修炮台,造铁路,设电线,开煤铁矿,举办新式学堂,多所建树。
后乞病归。
卒谥壮肃
有《奏议》及《大潜山房诗稿》。
刘铭传字省三合肥人
官至台湾巡抚一等男爵,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
赠太子太保谥壮肃
有《大潜山房诗钞》。
全台诗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人
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陷芦洲,练乡团筑堡自卫,随同官军应战,奖叙千总
同治二年(1862)李鸿章募淮勇援苏,率练勇从至上海,号「铭字营」,所向克捷。
平西捻,累升至一等男爵,遂为淮南宿将。
光绪十年(1884)法军犯台湾,诏起为福建巡抚督办台湾军务
抵台未一月,法兵至,燬基隆炮台,以无兵舰,伺登陆,歼敌百馀,复基隆,而终不能守。
敌三犯沪尾,又泛月眉山退之,相持八阅月。
和议成,授福建巡抚
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设行省,改福建台湾巡抚
遂著手整军经武,全面规划台湾建设,设军械机器、清赋、抚垦、脑务、煤务、铁路、招商等局,兴殖产业,发展工商,施行保甲,创立西学堂,种种新政,成绩斐然,奠定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唯劣绅土豪因有损其利益,多方攻击,阴事阻扰,朝廷亦颇多挚肘,士论又讥其过激,刘铭传知不可为,乃因病请辞。
邵友溓继任巡抚,遂罢新政,百事俱废。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日寇侵华,海防告急,清廷欲起为领兵大臣,因病辞不就。
翌年卒。
清廷轸念,赠太子太保谥壮肃,赐恤,建专祠。
著有《大潜山房诗集》二卷、《奏议》二十四卷〖参考:(1)国家图书馆特藏组《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月增订再版。
(2)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1版1刷。〗。
  刘铭传《大潜山房诗集》大多少年从军之作。
抚台时,竟少吟咏。
存诗一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
(吴福助撰)
王铤
维基
王铤字紫长号东峰山东莱阳人(古登州府昌阳),进士出身
雍正乙卯举人乾隆七年(1742年),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
散馆主事,历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福建司主事户部贵州司员外郎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道监察御史,擢太常寺少卿通政使司副使
乾隆三十三年,担任太常寺卿;同年改任通政使
毛辉祖清 1709 — 1774
维基
毛辉祖(1709年—1774年)字镜浦乃行号敬园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进士出身
雍正十年,乡试中举。
乾隆十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六年,授翰林院编修次年侍讲学士
乾隆十八年,任福建乡试副考官
乾隆二十一年,任湖南学政
丁忧,除服后掌广东道监察御史,任福建乡试副考官乾隆三十年,再任福建乡试副考官
后升任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尚书房行走
子毛圻、毛坤、毛垿,孙毛式郇
钱琦清 1709 — 17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9—1790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相人号玙沙晚年自号耕石老人
乾隆二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
平生以“虚心实力”四字自勉。
好为诗。
有《澄碧斋诗钞》。
钱琦字相人号玙沙仁和人
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福建布政使
著《有澄碧斋诗钞》。
全台诗
钱琦(1704~?
),字相人湘纯号玙沙述堂晚号耕石老人浙江仁和人
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河南道御史、江苏按察使福建布政使
乾隆十六年(1751)二月巡台御史
台湾旧例,生番杀人,地有官处分,比熟番加重。
是年有彰化生番杀内凹庄兵民二十九人,钱琦据实奏闻,总督徇庇武员,所奏与钱氏异。
清廷严旨责其覆奏。
或劝改前奏,以顺督臣之意,钱琦不可,执前奏益坚。
会断狱者需取回生番所猎人头定案,饬地方官入山取头,而彰化知县乃另剖棺取新死人头以充。
继其任者崔应阶据实上闻,番案始定。
乾隆十七年(1752)六月初四日交部议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复任福建布政使
  钱氏生平好吟咏,与袁枚相交五十年
著有《澄碧斋诗钞》十二卷,《别集》一卷。
晚晴簃诗汇》云:「袁简斋玙沙诗,称其『立朝有风节,仕外多惠政,虽官尊,雅好为诗,其神清,其韵幽,曲致而不晦于深,直言而不坠于浅。
』又为作志铭,言其海外诸诗尤为雄伟。
」彭国栋评《澄碧斋诗钞》:「各体皆胜,雅堂谓足与九池鹭洲颉颃,诚非虚语。
」又论其〈台阳八景诗〉:「自来咏八景者,多作村语,玙沙殊不尔,亦可为台阳生色也。
」〖参考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以下诗作自清代台湾方志辑录。
杨永智撰)
维基
钱琦(1709年—1790年)字相人号屿沙又号述堂晚号耕石老人
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人。
中国清朝诗人、政治人物。
乾隆丁巳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
钱琦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历官河南道御史
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巡台御史,任内对军事内政多所革新。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升江苏按察使
历任四川按察使江西布政使
官至福建布政使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原品休致。
卒年八十馀。
李友棠
李友棠字西华临川人
乾隆乙丑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全台诗
李友棠(?
~?
),字苕伯西华号适园
江西临川人
乾隆十年(1745)进士
二十一年(1756)以刑科给事中巡台御史四月到任,九月卸任回京。
绘有〈台湾赏番图〉,蒋士铨钱大昕姚鼐为之题诗〖参考:(1)连横台湾诗乘》卷2。
(2)许雪姬总策画《台湾历史辞典》附录表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1版1刷。〗。
有〈赤崁城〉诗二首,系集唐人诗句,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
(吴福助撰)
维基
李友棠字苕伯又字西华号适园江西临川人清朝官员。
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进士
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福建道监察御史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刑科掌印给事中提督福建学政,并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
历升鸿胪寺少卿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卿宗人府府丞内阁学士等职。
官至工部右侍郎
曾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陈阿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同安人
在沪初为外国人马夫,后为小刀会福建首领
咸丰三年,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被推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作战英勇,拒降固守。
五年初,流亡香港新加坡,不知所终。
石涛明末清初 1636 — 17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或1636—1707或以后 【介绍】: 明末清初全州清湘人本名朱若极
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释号原济,一作元济,又有道济一号,或出于后人误传,字石涛别号瞎尊者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
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为清初山水画大家。
画花卉也别有生趣。
对绘画理论卓有所见,主张遗貌取神,著有《画语录》。
晚年定居扬州,对明朝覆亡虽尚存隐痛,于康熙南巡亦往接驾。
生卒年歧说甚多,上述分别为近人傅抱石、郑拙庐所考,别有1642年生之说等。
道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又号大涤子又号苦瓜和尚又号瞎尊者又号石公上人
靖江后人,明楚藩后。
词学图录
石涛(1642-1707) 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乙酉(一六四五)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又号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粤山人湘源济山僧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一枝叟零丁老人等。
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
广西全州今全县)人。
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
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为僧。
凡山水、人物、花果、梅花,无不精妙。
有名句云"搜尽奇峰打草稿"。
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代表人物。
王原祁尝云:"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
"其推重至此。
尤工八分隶,擅诗文,每画必题,时寓亡国之痛。
著有《画语录》,精癖卓绝,词义奥衍不易解。
石涛(约1642—约1718) 清代画家。
姓朱,名若极
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等。
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系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
书画大家,亦善诗,在画史上与清初的弘仁髡残朱耷并称“四僧”。
康熙元年(1662)深秋武昌登上黄鹤楼,被名山胜景吸引,作诗《登黄鹤楼》,感叹鹤去楼空,抒发悲凉惆怅之情。
并曾依李白黄鹤楼孟浩然广陵》诗意绘成一幅山水画,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堪称与李诗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佳作。
道济字法舟秀水人,祝发溪东禅寺,晚居天宁,有《剩语》一卷。
释慈视
慈视字阿视号笠居一号不庵又号井人福建人
江宁碧峰寺
张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鹭洲号南漪又号柳渔
雍正十一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工诗,与金志章厉鹗等以诗相切磋。
有《柳渔诗钞》。
全台诗
张湄(?
~?
),字鹭州号南漪又号柳渔浙江钱塘人
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
曾任《大清一统志编修
乾隆六年(1741)四月十二日翰林院巡台御史,兼理提督学政
乾隆八年(1743)四月秩满,十月丁忧回籍。
乾隆十六年(1751),任工部科给事中十八年(1753)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张湄书法俊秀,殿试时无人能出其右;又善于诗,常与厉鹗等人唱和,人谓其诗「舂容华润」。
在台二年馀,严查冒籍,校士公明,政绩卓著。
颇重文教,在台期间主岁、科两试,曾仿夏之芳《海天玉尺》编有《珊枝集》,选取诸生课艺佳作,纂集而成,以为士子科考撰文之楷模。
  张湄在台期间著有吟咏风物之作(瀛壖百咏),乃其自厦门澎湖,自澎湖台湾,及其在南、北两路之作。
每首四句,诗后皆附诂释,可作为采风者参考。
台湾道刘良璧曾推崇其作:「山川景物历历如绘,令观者如阅山海经,如读水经注。
光燄陆离,千态万状,皆于斯集见之」,并将之与苏轼的海外奇文并论。
连横在《台湾诗乘》中赞云:「张鹭洲之(瀛壖百咏),蜚声艺苑,传播东瀛」。
(瀛壖百咏)原有乾隆年间的精刊本,今未得见。
除(瀛壖百咏)外,张湄另著有《柳渔诗钞》十二卷,共一千一百多首,收在乾隆十年(1745)刊刻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其中,仅七、八卷收录其在台之作,但亦未见(瀛壖百咏)全貌。
近人林文龙曾做辑佚,去其重复,共收得五十七首(含断句)。
以下收录的作品乃以《柳渔诗钞》为底本,辅以范咸重修台湾府》(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风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并参考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此文刊于《台南文化》,新八号,1980年
〗以进行校对、补充。
(施懿琳撰)
张湄字鹭洲号南漪又号柳渔
浙江钱塘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其诗春容华润,不为险怪之体,著有《柳渔诗抄》。
范棫士清 1710 — 1769
维基
范棫士(1710年—1769年)字祖年号芄野江苏娄县(今太仓市)人。
清朝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范缵孙。
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擢福建道监察御史,转兵科给事中,官至工科掌印给事中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卒,享年六十岁。
分类:清朝翰林分类:清朝监察御史分类:太仓人
徐景熹
维基
徐景熹浙江省钱塘县人清朝官员。
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进士
乾隆十五年(1750年)接替王淳福州府知府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党罗四明接任。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接替宫兆麟兴化府知府一职,同年由孟琇接任。
何澄
全台诗
何澄(?
~?
),字竟山浙江山阴人,宦游福建,曾为王凯泰幕客。
光绪元年(1875)五月福建巡抚王凯泰因牡丹社事件奉旨来台,何澄参幕来台。
公馀之暇,凯泰作〈台湾杂咏〉、〈续咏〉等作,皆委由何澄保管。
十月王凯泰内渡,遽然逝世,何澄滞留台湾
光绪三年(1877)何澄汪序东、林鹤荪、马清枢等人在台唱和,见马清枢〈台阳杂兴〉三十首,何澄作〈台湾杂咏〉二十四首。
何澄返陆后,在光绪七年(1881)王凯泰旧作、马清枢〈台阳杂兴〉及自作〈台湾杂咏〉合刊出版,称《台湾杂咏合刻》。
  〈台湾杂咏〉为七言律体,风格典重,内容往往触及时事、历史、地理。
王凯泰首倡杂咏,作品几前附序,诗有注文,因其意在补述,遂在注文极下工夫,引起评家的注意。
龚显曾作〈序〉,便说:「诗成自注,格非竟创;事靡不搜,典足参故。
」(江宝钗撰)
嵇璜清 1711 — 17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1794 【介绍】: 江苏无锡人字尚佐一字黼廷晚号拙修
嵇曾筠子。
雍正八年进士
少时从父视察河工,熟悉情况。
乾隆间南河东河河道总督
四十六年观察河情,谓必改归山东入海,请乘决河之势,挽全河北之流,时不能用。
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
卒谥文恭
嵇璜字尚佐一字黼廷,晚自号拙修长洲人
雍正赓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乾隆庚戌重宴琼林。
太子太师谥文恭
有《锡庆堂诗集》。
维基
嵇璜(1711年—1794年)字尚佐晚号拙修江南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
水利专家。
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长于治河。
嵇璜祖父嵇永仁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僚
三藩之乱时,嵇永仁范承谟耿精忠所杀。
其父嵇曾筠雍正年间副总河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
嵇璜幼聪慧,读《禹贡》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
盖下游宣通,水自顺流而下。
”在场的长者皆惊为天人。
雍正八年(1730年)嵇璜进士,任翰林院编修
曾随其父习河工,帮办河务。
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治水工程。
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淮水涨,上宣防八事,提出固堤与宣泄相结合。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授江南河道副总督
乾隆二十九年丁母忧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守丧结束后署礼部尚书,不久实授。
同年七月,再度出任河东河道总督
乾隆三十三年九月(1768年),授工部尚书,罢直南书房
不久因故左迁左副都御史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迁工部侍郎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新擢升尚书,调兵部
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调工部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
乾隆四十四年(1770年)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夏天,黄河青龙岗段决口,泛滥成灾,嵇璜曾提出让黄河重返山东故道的建议,未获准,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最后竟自行返山东故道。
乾隆四十七年(1773年),加太子太保,在上书房总师傅上行走
因年老,获准日出后入朝,获赐玄狐端罩,并为汉大臣领班。
乾隆五十年(1776年)正月,赴千叟宴。
次年以年老乞休,乾隆帝赐诗慰留。
乾隆五十五年四月嵇璜进士已年过六十年,重与恩荣宴。
嵇璜多次随从帝南巡,乾隆常有诗歌赠答唱和。
乾隆帝同岁,在八十寿辰前,特意上奏将其生日从六月改到乾隆帝万寿节后。
乾隆帝嘉许嵇璜“知礼”,代定为八月十九日,并赐诗及联榜、上方珍玩以示恩宠。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七月嵇璜病卒,年八十四,乾隆帝命皇八子祭奠,赠太子太师,赐祭葬,谥文恭
清史稿》有传。
吉梦熊清 1711 — 17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 【介绍】: 江苏丹阳人字毅扬号渭厓
乾隆十七年进士,由编修累官通政司通政使四十六年告归。
工诗文。
有《研经堂集》。
维基
吉梦熊(1721年—1794年)字毅扬号渭崖又号研经老人江苏省丹阳县人
进士出身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二甲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广东道监察御史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兵科给事中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鸿胪寺少卿、升光禄寺少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通政司参议尚书房行走,升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副使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顺天府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太仆寺卿,并提督福建学政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内阁侍读学士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诏与千叟宴。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太仆寺卿,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通政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再任福建学政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告病回籍,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卒,年七十四岁。
嘉庆八年(1803年)入祀江南乡贤祠。
苏大治晚清 1837 — 1886
维基
苏大治(1837年—1886年)字立堂号树滋湖南茶陵枣市枣园人,同进士出身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进士,授户部主事,分派陕西主政,兼福建司。
同治十一年,母丧丁忧
光绪八年,返京供职。
孙楫
维基
孙楫(1827年—1902年)字济川号驾航山东济宁人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二甲二十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内阁中书
礼部主客司郎中记名御史福建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广东按察使盐运使广东雷州府知府广州府知府广西右江兵备道湖南按察使扬州知府等职,官至顺天府府尹
光绪二十八年卒于京师寓次。
富明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满洲镶红旗人,富察氏。
雍正间初授笔帖式,累迁户部郎中
乾隆间历两广各道、福建按察使,累擢为山东巡抚,留心水利,浚胶河、小清河济宁境内各渠。
三十八年,授闽浙总督,调湖广
卒谥恭恪
富明安字师樊号仁轩满洲旗人
笔帖式官至湖广总督
谥恭恪
有《挹翠轩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