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赵居任明 ? — 14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9 【介绍】: 应天府溧水人
洪武中以耆老授通政司参议,历升左通政奉使日本,所馈之物,悉却不受。
永乐中治水苏松,无恤民之心,民不得尽力农事而居任恒以丰稔闻。
及卒,民甚慰悦。
邢玠明 1540 — 16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612 【介绍】: 山东益都人字搢伯
隆庆五年进士
密云知县,擢御史
万历二十二年,以南京兵部右侍郎总督川贵军务,讨播州杨应龙叛。
次年,以应龙投降罢兵,还朝。
右都御史
二十五年总督蓟、保定军经略御倭。
经略杨镐遣将攻日军于蔚山,大败。
乃增调陈璘刘綎邓子龙等部入朝鲜
二十六年,丰臣秀吉死,日军撤退,诸将追击得胜。
报捷,以功予世荫。
维基
邢玠(1540年10月26日—1612年3月17日)字搢伯又字式如号昆田山东益都县(今青州)人。
明朝大臣,官至蓟辽总督,曾在万历年间援朝抗倭战争中统帅明军取得重大胜利。
山东乡试第四十四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五名,三甲八十二名进士,授密云知县,升浙江道御史巡按甘肃
万历五年(1577年)鞑靼俺答汗想要去青海邢玠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受到皇帝赏识。
万历十年任山西行太仆寺卿,治兵宁武
万历十二年,升为陕西按察使,治兵甘州
当时甘州遭到蒙古游牧势力抢掠,邢玠针对蒙古游牧部落的动向进行防御措施,当地人称:“邢公真天威,不敢再窥边矣”。
万历十八年九月任山西布政使
万历二十二年南京兵部侍郎总督川贵军务,处置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杨应龙之谋叛,以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大学士张位沈一贯上疏,推荐邢玠领导抗倭。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人关白丰臣秀吉调兵再犯朝鲜,朝廷委任邢玠蓟辽总督,统兵入朝鲜
邢玠朝鲜使节权悏等人要求绘制朝鲜军用地图。
邢玠因缺乏水师支援,在岛失利受挫,邢玠开始招募水兵。
隔年,明军已将日军压缩在蔚泗水顺天三地。
万历二十六年邢玠再分兵三路南下,东路麻贵进攻蔚西路刘綎进攻顺天,中路董一元进攻晋江
三路军队与日军激战,双方互有胜负。
万历二十六年,丰臣秀吉病殁,日军兵心涣散,准备撤退。
在随后的露梁海战中,明军击沉日舰九百艘,几乎全歼日本水军。
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凯旋京都,在北京午门外举行献俘仪式,由久居内宫的万历帝亲自主持。
官至兵部尚书
晚年归乡养母,终不复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去世,年七十三。
赠太子太保
沈思孝明 1542 — 16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纯父号继山
隆庆二年进士
番禺知县,以廉洁闻。
万历初,举卓异,入为刑部主事,累官右都御史
素以直节高天下,然负气好胜,颇遭人讥评。
有《晋录》、《溪山堂草》。
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与人。
隆庆戊辰进士
神庙初,为刑部主事
疏论江陵夺情,杖八十,戌广东神电卫
踉跄万里,徒步行乱山深树间,就獠族寄食。
比至,刘抚令囚致之,思孝乃仗剑往。
恩平,谓县令毛凤彩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耳。
但不知若何面目见天下士大夫
毛与刘皆楚人,见思孝意不善,遂款之,驰书止刘。
蔡观察文范作仗剑行,指此也。
江陵没,赐归。
晋尚宝丞。
历迁府尹
思孝感上恩,益发舒无少顾忌,浸失当事意。
调南太仆卿
御史房寰以私憾诋海忠介
有三进士上书直忠介,俱罢去。
思孝疏救,有旨切责。
乃叹曰:时事如此,不去将自及!
遂拂衣归。
久之,起右佥都,出抚陜西。
宁夏难作,思孝躬擐甲胄,出穷塞,转饷济师,而为督臣所挤,移河南,不赴。
寻召为大理卿
论杀内官后晋工部侍郎右都御史兵部侍郎
疏减羊绒及止盔甲之请,省金钱无算。
日本封贡议起,上疏力争,不得,乞归。
家居萧然,筑绣野庄以老。
天启初赠太子少保
著有行戌郊居、西征、陆沉漫稿、溪山堂、吾美堂等集。
其诗格调幽疏,声文华洁,长于近体。
使先生不以功名显,犹当独立词场,孤游艺圃,况矫矫者耶?
求诸文行之途,可谓全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甫嘉兴人
隆庆戊辰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侍郎赠太子少保有行成郊居西征陆沈诸槁溪山堂吾美堂诸集
维基
沈思孝(1542年—1611年)字纯父纯甫号继山浙江嘉兴县人
明代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生。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浙江乡试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64名进士
高拱想要用他为属官,但被思孝拒绝,出京为广东番禺知县,并纠正两广总督殷正茂与洋人通商的政策。
沈思孝认为此举易引来海盗,加以阻止。
万历初年,升为刑部主事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日,因与艾穆一起上书,反对张居正夺情,说是“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
”结果艾穆沈思孝各受刑八十杖,昏死过去,三天后才苏醒过来。
张居正死,起复原官,升任光禄寺少卿,又迁太常寺少卿,被御史龚仲庆攻击,改任顺天府,又被弹劾,改调南京太仆寺卿,最后沈思孝告病辞官。
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卿,又升任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宁夏征讨叛乱时与魏学曾意见不合,而后被给事中侯庆远弹劾,说思孝放弃边关,只敢躲在内部,守著妻小。
朝廷将思孝改任为河南巡抚思孝推辞,而后被改为大理寺卿
宦官郝金假传太后旨意被捕,刑部为郝金脱罪,但沈思孝反对,说要处以极刑,皇帝提拔沈思孝工部侍郎
陕西必须进贡大量羊绒,是当地的一大负担,思孝上奏求情,朝廷同意减少四成,升右都御史,协助办理马政
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攻击,皇帝处罚了杨东明邹廷彦
万历二十三年,日人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是为朝鲜之役,明朝官员们打算媾和,说要封秀吉为日本国沈思孝奏请力战,斥责主和派。
此时其友丁此吕吏部尚书孙丕扬藉由考察的机会贬斥,沈思孝因而捲入党争,与孙丕扬等人争执,蒋时馨也怀疑自己遭到沈思孝陷害,于是陷入大量的阴谋论。
沈思孝辞官归里。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
天启年间赠太子少保
思孝以正直闻名于天下,然而其重义气、又好胜,动辄得罪朝臣
吴广明 ? — 16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 【介绍】: 广东翁源人
武生从军,累著战功,历福建南路参将
万历二十五年副总兵刘綎朝鲜日本,俘斩甚众。
甫班师,李化龙播州,以广总兵官
与诸军逼海龙囤,从囤后登,遂平播州
广中毒箭,逾年而卒。
柳成龙明 1542 — 1607年5月13日
简介
柳成龙1542年—1607年6月7日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见号西厓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河回村人,朝鲜王中期宰相、学者。
黄海道观察使仲班次子,属南人党,曾于朝鲜宣祖时担任领议政一职。
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李舜臣、权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宣祖击退倭军。
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
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
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张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常熟人字宗海号止庵
洪武中坐累戍云南帅臣延教子弟,荐为靖江王府教授
永乐中为行人奉使日本,又赴缅甸。
洪熙初召入翰林,官修撰。
有《南夷书》、《使规》。
字宗海常熟人永乐初授行人(外交使节),曾出使缅甸。
洪熙初召入翰林,改修撰,致仕。
沈应文明 1543 — 1627
维基
沈应文(1543年—1627年)字征甫号雷门浙江余姚县人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浙江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三甲进士,授池州府推官
有徽商被杀,无主名,应文行部青阳,鸦数百绕舆飞噪,应文曰:此间有逆旅乎!
牵其人诘之,果得杀商者。
历升吏部郎中,十一年二月出任江西按察司副使,十三年十一月升本省参政,改广西参政,十六年六月升本省按察使,十七年四月广东右布政使,改江西左布政使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出任顺天府府尹
二十三年四月升南京大理寺卿,二十六年四月乞休归乡,十二月起升南京工部右侍郎
丁艰归,三十二年十一月起任刑部右侍郎,三十三年(1605年)八月,署工部印。
御史曹学程日本封事,系狱十年,应文疏请得改戍。
咸宁知县满朝荐忤税阉梁永被逮,应文疏救之。
三十六年八月刑部尚书,屡引疾乞归,遂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正月致仕。
四十四年二月起复任南京吏部尚书,掌京察,天启元年具疏乞休,许之,仍以覃庆给与恩典。
天启五年年八十三,遣官存问,又二年,天启七年(1627年)因病卒于家中,赠太子太保谥庄敏
僧洪莲明 1366 — 14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6—1456 【介绍】: 僧。
太原人俗姓吴字独芳
幼孤,事母孝,母没后出家,戒行卓越。
永乐中诏选注大明三藏法数,校大藏经典,既成,辞还归山卒。
洪莲
字独芳
山西太原吴氏子。
赋性严敏。
孩提时已若成人。
出家饶益寺
二十具戒。
见休云。
蒙印可。
授以信衣。
天龙洞结足。
刺十指血书。
写五大部经。
又于名仙洞
立曼怛啰座。
设𦦨口食。
赈济幽类者三年
王闻之。
延致问道。
奉衣馔。
请住鸿祐寺。
自是声德遐播。
永乐中
奉旨。
笺注大明三藏法数。
较勘藏经。
又命入香殿。
与进法主
问答楞严大旨。
又命于海印寺
较写三藏。
前后从事
皆得圣心。
继承仁宣二庙恩眷。
僧录司右讲经
正统七年
转左讲经。
以年老。
上谢事之请。
遂免师朝参。
职事如故。
至景泰七年七月四日
端坐书偈而逝。
上闻悲悼。
礼官致祭
净梵教禅师
寿九十一。
僧腊七十一。
茶毗得舍利百颗。
敕归西山万佛寺
造塔安厝。
师资貌魁特。
襟度豁如。
议论磊落。
一出于正。
解行兼全。
以身任道。
故得列圣。
礼遇殷至。
景泰四年
日本僧入贡。
其僧。
本国大禅伯也。
少所与可。
独服膺于师。
偕来者。
各有所问。
言人人殊。
师应答如流。
皆得所请。
叹未曾有而退。
其辩才服人。
又如此。
聊述应迹粗槩。
以备传。
其潜德密行
證悟所及。
可想见于语言之外也。
陈钝
维基
陈钝字斯钝号寿斋
浙江乐清竹冈人。
进士出身
正统元年(1436年),登进士,授行人司行人
景泰三年(1452年),出使朝鲜日本琉球等国。
后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之后辞职归乡。
著有《宦游集》。
天顺初年(1457年),自乐清县玉环乡竹冈(今玉环楚门镇东西村)迁徙至乐清县城,是南郭陈氏的始迁祖。
高萃明 1544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波府鄞县人字升伯
万历二年进士
刑部郎中,出知肇庆府,兴利惠民,置田赡士。
号南麓,为诸生,已有名,浙中登进士,就教延平,稍迁国子博士
宗伯唐公文献方滞于成均,困甚,公力加奖拔,期以国士,果大魁天下,人服其识。
历官刑部山东司郎中
日本封贡议起,司马石星力主之,遣临淮小侯李宗城往封。
事败,宗城逃归。
上怒,下之狱。
司马惧罪,欲委于辽督抚。
公语宗城曰:汝罪应死第。
实言无妄及他人,吾当生汝。
宗城,具伏会廷鞫。
公虑有变,复严诫之。
宗城如公语,得无连坐。
宗城亦援八议从轻典陈太后梓宫至陵所故事,一中官偕四指挥驰报,适中官马蹶,指挥直驰至宫门,被劾罪死。
公曰:指挥固有罪,然自皇城至宫门皆有守者,罪宜并坐。
为檄取守者姓名,群奄恐,因共缓之,四人得无死。
其善处狱多若此。
出守肇庆,方锄强疏困,为民兴永利会,与监司忤,遂解组归。
以名德为里中模楷。
家学世传,大中丞斗枢,其长孙也。
维基
高萃(1544年—?
),字升伯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军籍。
浙江乡试第五十七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十一名,登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进士。。
李舜臣明 1545 — 1598
简介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리순신;英语:Yi Sunshin/Lee Sunshin,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朝鲜王中期武臣,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李舜臣出生于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后迁居忠清牙山
万历四年(1576年朝鲜宣祖四年)中武科,在咸镜道忠清道、全罗道等地任职,后经柳成龙举荐而出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爆发日本入侵朝鲜的“壬辰倭乱”,李舜臣元均李亿祺等四次出海打击日军,取得了以闲山岛大捷为代表的一系列胜利。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升任三道水军统制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宣祖三十年)因朝鲜宣祖日本反间计而被革职逮捕,不久获释,成为普通士兵。
同年秋,因朝鲜水师被日军击溃而官复原职,重建水师,取得了
丁继嗣明 1545 — 1623
字国云,以进士刑部郎,历迁湖广参议,荐布衣瞿九思孝廉邓元锡于朝,副都御史,抚闽中
日本诈为琉球贡使,突入会城,瞰虚实,公疑之,使核其贡物,果皆日本所产,乃独留其使寿候旨,而尽遣所从归国。
如是积三岁,日本计卒不行。
公为人坦厚,善善意长。
人言其开府,有荐无劾,终不失长者。
所著苍虬馆集行世。
维基
丁继嗣(1545年—1623年)字国云号禹门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
中国明朝官员。
浙江乡试第七十七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四十七名,登二甲第五十一名进士
历任兵部员外郎二十年升为河南佥事兵备颍州道
湖广佥事二十四年升本省兵备参议
二十六年江西副使二十九年参政三十一年升广东按察使三十三年江西按察使三十五年江西右布政三十八年福建左布政三十九年八月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巡抚福建地方。
著有《苍虬馆集》。
卢明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黄岩人字君发,一作君教
万历十四年进士
太常博士官至户科右给事中
日本侵略朝鲜时,力陈石星与日议和之失。
后以疏救顾宪成,坐降杂职,寻被削籍。
卒年四十二。
维基
卢明诹字君教一字君发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民籍。
乙酉乡试六十二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四十六名,登三甲第二百六十一名进士
卢明诹太常博士官至户科右给事中
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王朝时,力陈石星日本议和之失。
后以疏救顾宪成,坐降杂职,不久被削籍为民。
四十二岁时去世。
金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本清号太瘦生又号朽木居士
正统中举人
以善书授中书舍人,升太仆寺丞,风节甚著。
成化间使朝鲜,还朝致仕,屡征不起。
善画竹石,篆隶行草,皆有晋人风度,亦善摹印篆。
先生字本清,为人气体甚高,自童时辄能诗,长益渔猎史籍。
举于乡,以善书法授中书舍人待诏文华殿,迁太仆寺丞,督山东河南马政
初,监牧者多以墨败,士林畏居之。
公笑曰:谁谓必廉泉方可饮耶?
即日乘传诣部,尽釐剔宿奸,风节大著
时俱曰:此公诚金铸人也。
因荐,敕赐一品服,宣诏朝鲜
其国雅尚文学,陪臣闻公有诗名,请留词翰。
公即席草答数十首,文义溢发。
自王以下尽惊曰:前天使所未有也。
因请公使节所历文章,镌诸国中,名曰皇华集。
复选美人侍夜。
公赠以小诗,笑遣之。
诸馈贻尽却不受。
还朝,遂请致仕,屡徵不起。
家居三十年,足不一迹公。
府,即族党庆唁,亦谢不往,唯里中耆旧觞咏为集。
居尝坐卧一小楼,嗜,学至老不衰。
尝曰:吾平生喜读易,窥造化之微,适有所得,即涣。
然有馀乐,他书则未然也。
为诗多逸韵,篆、隶、行、草,俱有汉晋人风。
性嗜,因善写,每命笔,姿态横生,率题小诗于上,人称为三绝。
喜杖策过禅舍,所交多高逸沙门
一日口占一律示僧,有谢世语,后数日果卒。
公事亲至孝,执丧尽礼。
待诏时以书法荐其弟溥并入直,与诸弟侄分田宅,多让肥美,人以是益高之。
太仆居里门,萧然四壁,风格最高,每画竹,辄有一诗。
杨文懿公每称太仆先生,重其笔墨,谓在子瞻与可之间。
晚年尝过湖南延庆寺,为老僧画竹一纸,悬诸寺壁,后时过之,辄加题一绝,积至十首。
及垂老,复至寺中,见尚有素处一方,即欣然命笔曰:草堂南北路高低,林下相逢日又西。
只为诗多不碍,几番题过又重题。
以后遂不复过。
今此画为好事家所得,尚传在人间,先辈人风,良足爱重也。
字本清鄞人
正统辛酉举人,授中书舍人,迁太仆丞
有《皇华集》。
(《无声诗史》:金湜朽木居士,善书法,写竹石甚佳,其钩勒尤妙。
甬上耆旧集》:倪味易金太仆交最深。
味易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皆属和。
太仆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味易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田按:本清归四后,与洪郎中常卢给事瑀严员外端宗员外佑、局布衣祜、章布衣珍、宋布衣恢、张布衣憬、倪李布邹通判訚、王衣政、周理问颂、馀宾、周恺、陈渭等十八人为高年社会。
倪光有《怀金太仆》诗云,「诗社几人在?
湖山空舟圆。
」纪其事也。
社中诗不尽可传。
李杲堂所谓诸公皆解外胶、略世事,身当太平之日,从容吟唱,良足志也。
馀择其诗之雅令者,录四人。
其有句可采者:洪常《宿方丈》云:「花外雨腥龙出钵,松间云暖鹤归,」周祜《送人还滇南戍所》云:「楚江树色经寒早,巫峡猿声向晚多。
李端《送日本僧归国》云:「已向檀林修白业,更携飘史历青山。
本清有游天童寺过中峰》云:「满地竹阴人迹少,四檐花气鸟声闲。
」皆琅琅可诵。)
丁应泰
维基
丁应泰字元父湖广武昌左卫人,官籍。
万历八年汪道昆主持文人结社,丁应泰汪道昆等七人结成了白榆社,多有诗文唱和。
万历十一年会试第一百五十七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九名。
休宁县知县,政绩卓著。
万历十七年(1589)刑科给事中
次年丁忧
服满复职,被弹劾,降为山西按察司照磨
万历二十二年(1594)改任登封知县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丁应泰任赞军务参谋)。
蔚山之战后,他弹劾杨镐李如梅等前线将领瞒报兵败,并且称内阁大学士张位沈一贯杨镐结党欺君。
张位上书自辩,语忤明神宗,被勒令冠带闲住。
后来朝鲜杨镐上奏辩解,丁应泰又上疏弹劾朝鲜日本勾结,内容均为捕风捉影。
朝鲜大为震恐,国王李昖闭阁待罪,派使臣李恒福等赴北京辩解。
得知真相后,明神宗大怒,将丁应泰革职回籍。
成浑
简介
成浑朝鲜王朝中宗宣祖年间的学者。
字浩原号牛溪默庵
1594年柳成龙一起主张与日本和议,因被罢官。
仁祖时复职,升任佐议政。
李珥6年间展开了四端七情的论争,在性理学上,打下了畿湖学派的理论基础。
著有《牛溪》,在《花源乐谱》上,传时调3首。
钱养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国维
万历十七年进士
官至吏部郎中
少聘黄氏,后失明,养廉仍娶之。
卒年五十八。
有《贻清堂日钞》。
维基
钱养廉字国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匠籍。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授工部主事,筦河镇、汶泗诸泉,以镇为壑,而昭阳诸湖又在其下流,自留城至镇口,百里无际,粮船非乘风不得达,养廉亲履其地视察,从堤旁开二支河,以杀水势,又议于昭阳凿石通道至徐邳,以下出口,则内水无壅滞,而漕渠可百年无事。
总河舒应龙然其策,会以父丧去位,后人卒用其议,成泇河。
服阕,召补吏部考功郎中事,日本入侵朝鲜尚书石星主和议,总督孙矿不用其议,乃诬通书币,奉旨会议,养廉属草剖析利害,极明无罪,计不得行,和议亦止。
稽勋司员外郎,调验封,署司事。
礼部尚书范谦赠荫事,吏部司官忤辅臣张位吏部在任在籍二十七人,留用五人,余尽放逐,养廉竟削夺归。
养廉少时娶黄氏,后失明,黄翁意且难之,养廉请于父,以方刘庭式,竟娶之。
卒年五十八,所著有《贻清堂诗文》二十卷、《考功疏草》一卷,后赠光禄寺少卿
答里麻
人物简介
日本使臣
一云名普福,或云即嗐哩嘛哈
郭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真定府高邑人字伯华
万历十一年进士,授朝邑知县
选授御史
同官王麟趾弹劾湖广巡抚秦耀麟趾被左迁。
复劾耀耀乃罢。
后实与议日本朝鲜事,主战,忤帝意黜罢归。
家居十五年,起复,终官大理寺右丞
维基
郭实字伯华直隶高邑县人,民籍。
万历十年壬午顺天府乡试第五十六名。
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
朝邑县知县,选授广西道监察御史
念父老,移疾归。
明年,补河南道
御史王麟趾因参劾湖广巡抚秦耀,谪徐沟县
郭实也弹劾秦耀,其终于罢官。
卸任后,秦耀被查出贪污赎银上万,被衡州同知沈鈇检举,下吏戍边。
此后,郭实因论朝鲜事被贬为怀仁县典史
后擢刑部主事,寻改吏部,任命未下,被免官削籍。
家居十五年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年)起为南京刑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官终大理寺右寺丞
比推左佥都御史,不报。
时出使晋藩,过里,遂称病,尚书屡趣,终不应。
自是闭门谢客曰:惟治田课圃,或集子姓辈说礼称诗,融融然乐也。
与同邑赵南星结姻好,东林党祸起,为南星株连者半海内,以醇谨用晦,独不与,时比之申屠蟠云。
卒后宁晋孙昌龄为其作墓志铭。
明史》有传。
董一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宣府前卫人
出身将家。
嘉靖时历蓟镇游击将军,御鞑靼有功,迁参将
隆庆中再以功迁副总兵
万历中都督佥事昌平、宣府、蓟州总兵官
劾罢。
旋再起署都督同知,擢镇辽东
二十二年,大破卜失兔、炒花等。
后随总督邢玠朝鲜日本,失利贬秩。
日军退出朝鲜后,还故秩。
久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