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古洵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金水人,字梦符
哲宗元符末上书得罪,后登徽宗崇宁间进士第
复追究上书之事,诏狱徙淮阳,历二年而归。
六年,始得赐进士出身入仕。
高宗绍兴二年,由知华阳县迁一官。
张伯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天台人一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
相传神宗熙宁中游蜀,遇异人传授丹法。
尝著《悟真篇》,授河东马处厚
元丰中卒,年九十九。
全宋诗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
少好学,游历四方。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陆诜辟为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
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
八年,著《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
元丰中留偈而逝。
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
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为底本。
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拾遗》(简称拾遗),编为三卷。
词学图录
张伯端字平叔
天台人
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卒于神宗元丰中,年九十九。
有《紫阳真人词》。
全宋文·卷三○四
张伯端(九八四——一○八二)字平叔后改名用成(亦作诚),号紫阳山人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
精通天文、地理、医卜、形法。
累试不第。
熙宁间成都,遇刘海蟾,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修炼于阴山中,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
治平间访扶风马处厚河东,以所著《悟真篇》授之。
元丰五年趺坐而化,年九十九,为道教南宗第一祖。
所著除《悟真篇》五卷外,尚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鍊丹诀》三卷、《金丹四百字》、《紫阳真人词》等。
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五,《历代仙体道通鉴》卷四九,《三洞群仙录》卷二,《栖真志》卷四,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五九。
范冲宋 1067 — 11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7—1141 【介绍】: 成都华阳人字元长
范祖禹子。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高宗即位,历两淮转运副使
绍兴四年,召为宗正少卿直史馆,命重修神宗、哲宗两朝实录。
翰林侍读学士,旋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
性好义乐善,司马光家属皆依冲所,抚育之。
全宋诗
范冲(一○六七~一一四二)字元长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祖禹长子。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嘉庆华阳县志》卷二七)。
高宗即位,召为虞部员外郎,历两淮转运副使
建炎中,知衢州,因请祠与赵鼎有连,夺职(明崇祯衢州府志》卷一一)。
绍兴中诏修神、哲两朝实录,为宗正少卿直史馆
累官翰林侍读学士,寻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卒于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年七十五。
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九
范冲(一○六八——一一四二)字元长一字益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祖禹长子。
绍圣元年进士及第
高宗即位,历两淮转运副使绍兴中召为宗正少卿直史馆,重修神、哲两朝《实录》,迁起居郎
累官翰林侍读学士,寻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复知婺州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五。
尝编类司马光《记闻》十卷奏御。
修神、哲实录时,别为《神宗实录考异》五卷及《辨诬录》。
著有《春秋讲义》四卷、《宰辅拜罢录》二十四卷、《范太史遗事》一卷、《范祖禹家传》八卷等。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宋史》卷二○三、二○五《艺文志》及卷四三五本传。
史渐南宋
全宋文·卷四九七○
史渐字鸿渐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绍兴中进士,以经术教授乡里,嘉泰中成都府学教授
张积
全宋诗
张积成都(今属四川)人。
曾应冯时行嘱咏《梅林分韵》诗。
事见《成都文类》卷一一。
吴拭北宋
简介
元符二年(1099)金部郎中
崇宁二年(1103)开封府安抚使
崇宁四年(1105)单州知州
崇宁四年(1105)户部侍郎
崇宁四年(1105)工部侍郎
崇宁五年(1106)齐州知州
大观二年(1108)苏州知州
大观三年(1109)陈州知州
政和元年(1111)成都府知府安抚使3月在任。
政和三年(1113)郓州知州安抚使
政和三年(1113)江宁府知府安抚使
罗济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华阳人
后蜀孟昶
历官宁江军都巡检判官
宋师陷夔州,夔帅高彦俦以符印授而死。
降宋,累迁太常丞
黄居宝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人字辞玉
黄筌次子。
后蜀孟昶,累官水部员外郎
入宋隶翰林图画院,授翰林待诏赐紫金鱼袋。
工画花鸟松石,兼善八分书。
年未四十卒。
梁子野北宋
简介
崇宁二年(1103)虞部郎中
大观元年(1107)河北路转运使
大观元年(1107)都水使者
大观三年(1109)成都府知府安抚使
政和二年(1112)青州知州安抚使
政和二年(1112)定州知州安抚使
政和二年(1112)太原府知府安抚使
政和三年(1113)河阳知州
唐慎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蜀州晋源人,寄籍成都华阳字审元
世业医。
治病号称百无一失。
患者不论贵贱,每召必往。
士人求医则不取分文,唯索秘方,故人每于经史诸集中获一药一方,必录以告。
徽宗大观间取《嘉祐补注本草》、《图经本草》合为一书,并采旧本所遗者补入,又以百家有关药物之篇附后,名《證类本草》。
丘崇南宋 1135 — 12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8 【介绍】: 江阴军人字宗卿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
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修复捍海堰
光宗时,擢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吴氏世掌兵权为忧,请得便宜行事。
吴挺死,奏选他将代之,遂革除世将之患。
庆元府,与韩侂胄议北伐,谓不宜侥幸轻举。
江淮宣抚使淮北兵败后,扼守庐、和二州。
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后以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拜同知枢密院事
卒谥忠定
全宋诗
丘崇(一一三五~一二○八)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建康府观察推官,历知华亭县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
为接伴金国贺生辰使,被劾不礼金使奉祠
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知平江府
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移帅绍兴十四年两浙转运副使(《嘉泰会稽志》卷二),以忧去。
光宗即位,擢四川安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庆元府(《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四年,改知建康府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以忤韩侂胄奉祠
开禧三年(一二○七),复知建康府
嘉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
有《丘文定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文定公词》一卷传世。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赵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剑南人字昌之
工画花果。
初师滕祐,后声誉过之。
喜对景写生,自号写生赵昌
游于巴、、梓、遂间,不肯轻易为人作画。
晚年多出金自购其旧画以自珍。
黄哲北宋 ? — 1129
全宋文·卷三一二五
黄哲(?
——一一二九),成都府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崇宁五年进士
政和中国子录
宣和中累迁朝奉大夫国子司业
靖康中宗正少卿
高宗即位,自国子祭酒擢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进给事中侍讲
建炎三年二月死于兵乱。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二、二○之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三、一五、一七、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一五五。
杨震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府人字革父
孝宗淳熙二年进士
阆州新井县,以惠政闻。
大安军,时吴曦叛,驰檄招之,震仲辞疾不赴,饮毒自尽。
谥节毅
全宋文·卷五八○三
杨震仲字革父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淳熙二年进士第
阆州新井县,以惠政闻。
兴元府通判,权大安军
吴曦叛,驰檄招之,辞疾不赴。
饮药而死,谥节毅
见《宋史》卷四四九本传。
庞寅孙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六三
庞寅孙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籍孙。
以荫为将作监主簿大观中管干成都府利州陕西等路茶事兼提举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公事,三年除直秘阁,后为司农少卿
政和元年显谟阁待制杭州三年徽猷阁直学士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八九、食货三○之三六,《乾道临安》卷三,《临川集》卷五二《庞籍遗表孙保孙寅孙将作监主簿制》。
郭思南宋 ?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河南温县人字得之
郭熙子。
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历官通义大夫
徽宗宣和中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历帅三路。
高宗建炎中徽猷阁直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致仕。
工杂画。
有《瑶溪集》。
全宋诗
郭思(?
~一一三○),字得之河阳温(今河南温县)人。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宋史翼》卷三八),一说熙宁初进士(《挥麈录》前集卷四)。
善杂画,徽宗崇宁大观间曾应制画山海经图。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提举成都府等路茶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兼提举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三)。
六年,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同上书刑法二之八九)。
高宗建炎四年提举嵩山崇福宫,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八)。
有诗话《瑶池集》(《桐江》卷七《瑶池集考》)。
已佚。
今录诗二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白石镇古城》诗2句,不载事迹。
郭思字得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画家郭熙之子。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官通议大夫徽猷阁待制秦凤路安抚经略使,仕至龙图阁直学士
宋高宗建炎中提举嵩山崇福宫
宋史翼》卷三八有传。
白石镇秦凤路岷州,诗当为其经抚秦凤时作。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全宋文·卷二七七二
郭思(?
——一一三○),字得之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熙子。
元丰五年进士第
政和七年提举成都府路茶事。
宣和初管勾成都府秦凤等路茶事,兼提举陕西等路买马监牧,进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仕至龙图阁直学士
建炎四年通奉大夫提举嵩山崇福宫致仕,卒。
工杂画,著有《瑶池集》(《宋史·艺文志》八作《瑶溪集》十卷),编《林泉高致集》一卷(存)。
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职官四三之一○○、选举三三之三三、刑法二之九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八,许光凝《林泉高致集跋》,《宋史》卷二○九,《画史绘要》卷五。
席贡北宋 ? — 1131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席贡(?
——一一三一),字叔献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政和五年陕西路转运使次年泾原路安抚使
宣和间成都府
靖康中建炎初枢密直学士泾原经略使、知渭州,除徽猷阁学士、知遂宁府
绍兴元年卒,赠光禄大夫谥襄荣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一九、食货四○之一○、方域一○之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五、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七,綦崇礼北海》卷四,《皇宋书录》卷中,《》卷一、二,《北宋经抚年表》卷三、五。
赵楙南宋
全宋文·卷六一六○
赵楙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云龙州(治今四川江油北)人。
乾道中进士第,以词赋冠蜀。
六年,为合州赤水县主簿、摄县令,以罪去。
淳熙中承务郎利州东路安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
绍熙四年二月广安军,寻罢。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一四,魏了翁《新知邛州何君墓志铭》(《鹤山集》卷七四),乾隆《合州志》卷一二。
许光凝北宋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许光凝字嘉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崇宁中通直郎蕲州,移知苏州
大观中中书舍人
政和初历知邓州三年显谟阁待制四年移知扬州五年再徙成都
翰林学士、兼修国史,除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七○、礼二四之六六、礼三四之四、礼六一之七、职官六八之一二,《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吴郡志》卷一一,《能改斋漫录》卷一八,《玉海》卷九六,翟汝文忠惠》卷四,《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五,及所撰《林泉高致集序》。
周焘北宋
全宋诗
周焘字通老改字次元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敦颐次子。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山谷外集》卷九《奉送周元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史容注)。
初授贵池(《沅湘耆旧集》卷一九)。
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为成都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乐四之一)。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权发遣庐州
六年,移舒州
七年,知成都府(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二二、二八、三八)。
重和元年(一一一八),知扬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
事见《宋史》卷四二七《周敦颐传》。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七九二
周焘字通老改字次元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敦颐次子。
元祐三年进士
绍圣四年宏词科,入次等。
初授贵池大观中成都府路转运副使
政和三年庐州六年舒州七年移知成都重和元年扬州
两浙转运使,终宝文阁待制
见《宋会要辑稿》乐四一之一、职官六八之三二、职官六八之三九、选举一二之四,《宋史》卷四二七《周敦颐传》,《沅湘耆旧集》卷一九,《宋元学案》卷一一,《北宋经抚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