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韩存宝北宋 ? — 1018
全宋文·卷一六三七
韩存宝(?
——一○一八),泾原路(今宁夏南部甘肃东部)人。
熙宁中熙河路钤辖,屡立战功,号熙河名将
左侍禁供备库使皇城使,迁西上閤门使忠州团练使泾原路总管
泸州罗茍夷人叛,元丰元年,诏以存宝都大经制泸州纳溪夷贼公事。
叛平,迁四方馆使
泸州蛮乞弟复叛,再经制泸州蛮贼事。
以逗挠避怯,擅自退军,又「杀戮降附,招纵首恶」,元丰四年八月,诏斩于泸州
见《宋史》卷四五九《巢谷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三至三一四各卷。
郭允哲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四九
郭允哲庆元三年朝请大夫忠州
陈求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鄂州咸宁人字得之
进士
钦宗靖康间判都水监
朝议二帝出郊请和,求道力争,不听。
金人立张邦昌,令京官不朝者死,求道称疾不往,召之不能屈。
高宗建炎四年,命为襄阳府、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以兵食不给,待命未行。
张浚用便责求道单州团练副使,安置忠州
蒲圻僧寺。
招抚刘忠叛,欲奉求道为主,骂贼被杀。
主要活动
  • 进士
  • 1126年-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都水使者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仆少卿
  • 112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仆卿
  • 1130年,京西南路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京西南路转运副使,6月已在任
  • 1130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
屈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忠州防御使
高宗建炎二年,领兵解陕府之围,围解而身被俘死。
解元宋 1089 — 11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42 【介绍】: 保安军德清寨人,字善长
善骑射,起行伍,为清涧都虞候
高宗建炎三年,隶韩世忠麾下,为偏将
四年,随世忠截金兵有功,升忠州团练使统制前军。
后又屡建奇功。
绍兴十年,代领世忠军,官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保信军节度使
主要活动
  • 1134年-1135年,淮南东路承州(高邮市),承州知州,1135年废为镇
辛道宗南宋
全宋文·卷四○四六
辛道宗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叔献子。
建炎元年提点京兆府路刑狱公事,御营统制
三年忠州防禦史,以节制司参议官总舟师,提点江南东路刑狱。
四年枢密副都承旨
绍兴元年福建路马步军总管福州观察使
官至翊卫大夫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二一、二三、四○、四四、一五八。
主要活动
  • 1129年-1131年,江南东路饶州(波阳县),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30年-113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副都承旨
杨应诚北宋
全宋文·卷三五○六
杨应诚成都府郫县(今四川郫县)人。
景宗孙。
宣和三年武功大夫成州团练使提刑两浙、权知婺州五年,移河北河东宣抚使司机宜文字
建炎元年以浙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刑部尚书大金高丽国信使,约高丽与金战,不果。
绍兴三年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提举台州崇道观
四年正月同主管客省四方馆阁门公事;三月枢密副都承旨七月提举江州太平观九年二月落致仕,提举京城四壁节制军马参议官
见《宋会要辑稿》兵五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六、七○、七二、七四、七八、一二六,《会稽续志》卷二,张纲华阳》卷六,《宋史》卷二五、一八八、一九六等。
主要活动
  • 1121年,两浙路婺州(金华),婺州知州
  • 1121年-1123年,两浙路越州(绍兴市),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1123年5月移河北河东宣抚使管勾机宜文字
  • 113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副都承旨
史志聪北宋
全宋文·卷五九一
史志聪内侍省内侍
庆历五年鄜延钤辖内侍押班徙为泾原钤辖
至和二年左骐骥使英州刺史入内副都知忠州团练使,六年领嘉州防禦使,迁入内内侍省都知
嘉祐六年以役卫士伐木事,落都知提点集禧观
七年,复迁入内都知,差勾当军头引见司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六、一五七、一七九、一八二、一八七、一九五,《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二八。
陶弼北宋 1015 — 10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78 【介绍】: 永州祁阳人字商翁
仁宗庆历中,佐杨畋湖南瑶,得任阳朔主簿,升县令
历知宾、容、、邕等州,颇多善政。
章惇经理五溪蛮事,荐知辰州,迁皇城使
北江彭师宴,授忠州刺史
神宗熙宁九年郭逵南征交趾,转康州团练使,再知邕州
以所得广源峒建为顺州,进西上閤门使,留知州事
恩威并施,交人畏服。
东上閤门使,未拜卒。
全宋诗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
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主簿,迁为阳朔
后历知宾、容、、顺诸州。
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
有文集十八卷,已佚。
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
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
主要活动
  • 1065年-1077年,广南西路邕州(广西省南宁市),邕州知州
  • 1071年-1073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市),鼎州知州,1073年知辰州
边顺南宋
全宋文·卷三四○五
边顺建炎中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绍兴元年,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忠州防禦使权马军司公事。
以城中多盗,降海州团练使,未几复旧官。
绍兴七年,为莱州防禦使主管宫步军司、兼殿前马军司公事,寻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四九、五一、五八、一一二等。
郑挺南宋
全宋文·卷六五六四
郑挺字唐老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兴裔长子。
累官忠州团练使
嘉泰二年襄阳三年求去。
四年扬州
开禧初官至武功大夫文州刺史
三年,因事追官、南雄州安置。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六、三七之三九,《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主要活动
  • 1203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12月,力求去
  • 1203年,两浙东路婺州(金华),婺州知州
王彦宋 1090 — 11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9 【介绍】: 上党人字子才
初为清河,曾从种师道守边,有战功。
金兵攻,隶张所部,擢为都统制
率兵收复新乡,旋被金兵包围,突围至共城西山,创“八字军”,屡破金兵,众至十余万,威震河朔
高宗绍兴五年,知荆南府,屯田八百余顷。
后历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知邵州,卒于任。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王彦(一○九○——一一三九)字子才河内(今山西永济一带)人,或作上党(今山西长治)人。
政和五年以武艺中选,补下班祗应,为清河
金人攻汴京弃家赴阙,河北招抚使张所异其才,擢都统制
聚众十馀万,号八字军,屡破金兵。
建炎二年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制置两河军事。
张浚奏为利州路兵马钤辖,改金均房州安抚使、知金州
绍兴中差知荆南府,充归峡荆门公安军安抚使,措置荆南屯田。
为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以言者论罢政。
起复洪州观察使、知邵州
九年十月卒于官,年五十。
累破坚敌,威震河朔,时称名将。
见《王彦行状》(《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八),《宋史》卷三六八本传。
主要活动
  • 1129年-1133年,利州路金州(安康),金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35年-1136年,荆湖北路荆南府(荆州),荆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36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
  • 1139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市),鼎州知州兼安抚使,10月卒于邵州
赵淳南宋
黄鹄山志
字清老河阳人宋庆元时官荆鄂都统制
全宋文·卷六六○一
赵淳(?
——一二○九),字清老,其先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
从军开禧二年武经大夫鄂州江陵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兼京西北路招抚使
寻兼知襄阳府
三年以守城功转忠州团练使,擢殿前副都指挥使、兼江淮制置使
嘉定二年五月卒。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六七、兵二○之八,《两朝纲目备要》卷一二,《宋史》卷三八《宁宗纪》二。
主要活动
  • 1206年-1209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
  • 1207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兼安抚使
李𡉙南宋
全宋诗
李𡉙字叔廑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焘子,塾兄。
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权知忠州(《周文忠集》卷六六《李焘神道碑》),历知邛州(《全蜀艺文志》卷三○《重刊华阳国志序》)。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夔州路提点刑狱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四○)。
事见《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四六○
李𡉙字叔廑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李焘次子。
尝知邛州,累官至夔州路提点刑狱
嘉定四年为言者所劾,放罢。
𡉙承家传史学,尝病世传《华阳国志》刓缺太甚,叙事失序,参考他书,校补《华阳国志》十二卷。
见《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四○。
唐酉南宋
全宋文·卷六八六二
唐酉忠州(治今重庆忠县)人,开禧初为云安军使兼知云安县
见《龙脊滩题名》。
范温南宋
全宋文·卷三九九五
范温莱州(治今山东莱州)人。
本农家子,金人渡河,率众乘船入海,据守福岛。
绍兴元年,遣使奉表归宋朝,授武翼郎山东统制忠义军马,迁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升团练使
三年,以食尽涉海归宋,封御前忠锐第四将、神武中军统领官。
四年,添差江南西路兵马钤辖抚州驻劄。
七年,添差两浙东路兵马钤辖,依旧镇江府统辖人兵。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四、五四、五七、六七、八三、一○九。
吴玠宋 1093 — 11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39 【介绍】: 德顺军陇干人字晋卿
以良家子从军
通兵法,善骑射,屡立战功。
高宗建炎中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改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
富平兵败,收兵与弟吴璘保和尚原。
绍兴元年,大败来犯金军十万骑。
四年,大败金军于仙人关
授川陕宣抚副使
善读史。
用兵务远略,不求小利。
与弟戮力协心,据险抗金,卒全蜀。
官终四川宣抚使
卒谥武安
全宋文·卷四○七二
吴玠(一○九三——一一三九)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徙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
知兵善骑射靖康初擢第二副将
建炎中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斩史斌,迁忠州刺史
张浚承制,用为统制
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移秦凤,转忠州防禦使
绍兴初明州观察使,兼陕西路都统制,屡败金兵,扼守仙人关,授川陕宣抚副使
官终四川宣抚使
九年卒于仙人关,年四十七。
少师谥武安孝宗时追封涪王
见《宋史》卷三六六本传。
毕再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兖州人字德卿
以荫补官,隶侍卫马军司
武艺绝人。
宁宗开禧间与金人战,取泗州,定盱眙,完楚州,皆以勇智立奇功,时称名将。
历镇江都统制,兼知扬州淮东安抚使
嘉定元年,除左骁卫上将军
武信军节度使致仕。
卒年七十。
谥忠毅
全宋文·卷六四○九
毕再遇(一一四八——一二一七)字德卿兖州(治今山东兖州)人。
以父荫补官,隶侍卫马军司
开禧二年北伐,率敢死军取泗州,败金兵于灵壁,以功除左骁卫将军,知盱眙军,坚守六合,授忠州团练使
三年除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解楚州围,兼知扬州淮东安抚使
嘉定元年左骁卫上将军
十年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
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见《宋史》卷四○二本传。
主要活动
  • 1207年-1210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成闵宋 1094 — 11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4 【介绍】: 邢州人字居仁
初隶真定刘韐麾下。
高宗南渡,随韩世忠屡立战功。
历殿前游奕军统制庆远军节度使。
金主完颜亮南下时,率禁旅镇武昌
后除淮东制置使,驻镇江,未曾与金兵战。
死,纵金兵渡淮北去,遂奏已克淮东,超拜太尉
御史所劾,罢太尉节度使,责婺州居住。
孝宗乾道初,复都统镇江诸军。
全宋文·卷四○六七
成闵(一○九四——一一七四)字居仁邢州(治今河北邢台)人。
靖康初,在真定刘韐麾下。
高宗继位,隶韩世忠,积功至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擢磁州团练使
与金盟,进棣州防禦使、殿前游奕军统制、迁保宁承宣使
绍兴二十四年,拜庆远军节度使。
三十一年,金主亮败盟,被命镇武昌,除湖北京西制置使,兼京西河北招讨使
未几除淮东制置使,驻镇江
亮死,入朝,拜太尉
御史论列,罢,婺州居住。
乾道初,听自便,归湖州,寻都统镇江诸军。
九年致仕。
淳熙元年卒,年八十一。
见《宋史》卷三七○本传。
高居简北宋 ? — 10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 【介绍】: 广州番禺人字仲略
以父任为入内黄门
历领龙图天章宝文阁内东门司干当御药院
每闻外廷议论,必以入告,人称高直奏
神宗时,为司马光所劾,罢为供备库使
内侍押班,以文思使忠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