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蒋偕北宋 ? — 10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 【介绍】: 华州郑县人字齐贤
进士
韶州司理参军,改大理寺详断官
陕西用兵,数上书论边事。
同州通判,计置陕西钱粮。
庞籍范仲淹荐,为环庆路兵马都监
历知原州泾原路钤辖
羌人诸部为寇,邀击,大胜,迁华州兵马钤辖
后又历知数州。
侬智高兵围广州驰援,遭敌夜袭,死。
李德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子晋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两浙广东提举
赐对称旨,除度支郎官
高宗建炎初建州
先遣建州士卒三百屯广州,后叶侬叛,有言屯卒从叛者,德昭不之信,屯卒得全活。
苗傅刘正彦之乱,擒苗、京师
寻谢病归。
郑良北宋
简介
宣和二年(1120)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宣和五年(1123)广南西路转运使
靖康元年(1126)广南东路转运使
马晞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新会人字千里
马持国子。
孝宗淳熙间进士
肇庆府,守己以廉,不污家声。
历知雷州,官至朝议大夫
尹崇珂唐末宋初 932 — 9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2—973 【介绍】: 秦州天水人,徙居大名
太宗淑德皇后兄。
初仕后周,官至殿前都指挥使
宋初出为淄州刺史,有善政。
太祖乾德中征岭表,克广州,擒刘鋹,以功迁保信军节度
汪槔南宋
简介
淳熙十六年(1189)广南东路提举市舶
段少连北宋 994 — 10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4—1039 【介绍】: 开封人字希逸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登词学科。
历知崇阳蒙城名山金华诸县,累迁太常博士
仁宗明道二年刘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屡谏郭皇后不当废。
出任两浙转运副使,徙淮南陕西,皆有治绩。
河东地震,奉使安抚,还,擢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知广州
西夏李元昊反,范仲淹荐其才堪将帅,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改渭州,命未至而卒。
全宋文·卷四一二
段少连(九九四——一○三九)字希逸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大中祥符七年举服勤词学科,历知崇阳蒙城、名山等县。
明道二年刘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与范仲淹等伏阁极言郭皇后不当废。
后除尚书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为三司度支判官两浙转运副使淮南陕西转运使,入兼侍御史知杂事三司度支副使
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知广州
时元昊反,范仲淹少连才堪将帅,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
宝元二年卒,年四十六。
范仲淹龙图阁直学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范文正公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七本传。
陈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闻野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
惠州佥判,与州守大兴学校,亲典教事,又捐俸置学田以增廪,表置学官惠州倡学自此始。
通判广州卒。
吴昭夫南宋
简介
淳熙十年(1183)刑部郎中
绍熙四年(1193)广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邓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中甫号中斋
本名剡字光荐
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宋末避于闽,赵总卿辟为干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
帝炳厓山,除秘书丞礼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宋亡,屡投海不得死。
为元将张弘范所得,待以宾礼。
后同文天祥燕京,尝教弘范次子。
得放归,卒于元成宗大德初
有诗名,与文天祥为同门友。
有《东海集》,一名《中斋集》。
全宋诗
邓剡字光荐一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
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避兵于闽。
端宗音炎元年(一二七六)辟干官
二年,除宗正寺簿
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扈驾至崖山,除秘书丞权礼部侍郎
二年权直学士
崖山败,投海未死,与文天祥同被执北行,至建康,从黄冠归。
元大德初卒。
有《东海集》,已佚。
事见《广州人物志》卷二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七六。
今录诗二十三首。
全宋文·卷八二六○
邓光荐本名剡,以字行,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景定三年进士
宋末入文天祥幕,举家入赵总卿辟为干官,除宣教郎宗正寺簿
随驾至厓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
国亡投海,为元兵所救,与文天祥同拘建康,后得释。
元将张弘范礼致之,以教其子。
晚隐于乡。
著有《东海集》、《中斋集》;又有《文丞相督府义传》一卷,今存。
文天祥《集杜诗·邓礼部序》,《南宋书》卷六○,《宋季忠义录》卷一○,《宋史翼》卷三四。
蔡蒙休北宋
简介
宣和六年(1124)广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周仁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太祖开宝间岭南初平,命仁俊琼州
既至,用旧官骆崇璨等四人分知、振、万安四州,因俗而治,卓有政绩。
傅共北宋
全宋文·卷四二九一
傅共字洪甫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移居建昌军新城(今江西黎川)
权子。
政和七年乡荐第一,登绍兴二年进士第
初授潮阳县,调增城
进《南都赋》,又上排和议疏,权臣忌之,解归。
后起任东莞广州知录
见雍正《福建通志》卷三四、乾隆《仙游县志》卷三九。
林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福清人字述中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历官中书舍人、知广州等。
苗、刘之变,在西掖不失节,高宗嘉之。
卒赠少师
有《妙峰集》。
全宋诗
林遹字述中福清(今属福建)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
徽宗宣和间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起居郎中书舍人
三年,以大中大夫徽猷阁待制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
宝文阁待制广州
龙图阁学士
少师
有《妙峰集》四十卷,已佚。
事见《淳熙三山》卷二七、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一四。
全宋文·卷三○三四
林遹(?
——一一三三),字述中福清(今福建福清)人。
未冠,试国子监第一。
元符三年进士,历提举本路常平
宣和间南剑州建炎间累官至中书舍人
建炎四年正月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十二月再任中书舍人
绍兴元年九月宝文阁待制广州十月龙图阁直学士
明年提举宫祠,三年卒。
见《淳熙三山》卷二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四○、四七、四八、六五,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三。
李兑北宋 995 — 10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颍昌临颍人字子西
进士第
仁宗时历官殿中侍御史同知谏院,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襮,故鲜传世。
出知杭州,徙越州
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有清节声。
还知河阳,徙邓州
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
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卒年七十六,谥庄
全宋诗
李兑(九九五?
~一○七○?
),字子西许州临颍(今属河南)人。
进士,以屯田员外郎殿中侍御史,改同知谏院,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历知杭、越。
英宗时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
工部尚书致仕。
神宗熙宁三年卒(《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四、之六),年七十六。
谥庄
宋史》卷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四一三
李兑(九九五——一○七○)字子西许州临颍(今河南临颍)人。
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殿中侍御史
仁宗皇祐间同知谏院,上言太常新乐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在言职凡十年。
出知杭州,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
还知河阳,徙邓州
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
积官至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熙宁三年五月卒,年七十六。
见《宋史》卷三三三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许钦北宋
全宋文·卷四七七
许钦景祐元年南海县
三年秋罢,以宣奉郎秘书丞改知吉州太和县。
见所撰《重修地藏院记》,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
任中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曹州济阴人字祖圣号大块翁
任中正弟。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
陈尧叟河中,辟掌笺奏。
广州,兼市舶使
累官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转运使韩渎急于笼利,自薪刍蔬果之属莫不有算,中师尽奏蠲之。
吕夷简荐,召为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致仕。
卒谥安惠
全宋文·卷二七九
任中师(九七三——一○五○)字祖圣晚号大块翁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中正弟。
大中祥符二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平陆县
历知千乘襄邑二县,为右正言
中正贬,亦降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
未几,通判应天府,徙知滑州,入为开封府判官
累迁尚书度支郎中直史馆、知澶州
太常少卿、直昭文馆广州、兼市舶使
还,为谏议大夫判尚书刑部,加集贤院学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并州
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召为枢密副使,进给事中,以尚书礼部侍郎资政殿学士永兴军,徙陈州
太子少傅,致仕,进少师
卒,谥安惠
宋史》卷二八八《任中正传》有附传。
孙沔北宋 996 — 10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6 【介绍】: 越州会稽人字元规
真宗天禧三年进士
仁宗朝,历监察御史陕西转运使
尝上书力诋宰相吕夷简
两知庆州,熟谙边事,有治军才。
皇祐中,为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平侬智高叛有功,授枢密副使
后因淫纵不法坐废。
英宗立,知河中府,后徙延州,道卒。
谥威敏
全宋诗
孙沔(九九六~一○六六)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隆平集》卷一一),补赵州司理参军
仁宗时历知处、、并诸州,官至枢密副使
因事坐废。
英宗即位,起知河中府,改知庆州
治平三年,徙延州,道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年七十一(《隆平集》作年七十二)。
谥威敏
宋史》卷二八八、《东都事略》卷七○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四
孙沔(九九六——一○六六)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天禧进士,补赵州司理参军
秘书丞监察御史里行
景祐元年末因乞宽贷李安世,黜知衡山县,于道上书言时事,再贬永州监酒
通判潭州,知处州楚州,召为左正言,为陕西转运使
三知庆州,为陕西都转运使,再知徐州秦州
皇祐中,以退侬智高功授枢密副使
历知、并、寿州,因淫纵不法废。
英宗即位,起知河中府庆州,徙延州,道卒。
有集十卷。
毕仲游孙威敏公沔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三),《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宋登科记考
字元规
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
枢密副使
黄抡南宋
简介
淳熙十四年(1187)右正言
绍熙二年(1191)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庆元元年(1195)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贾昌龄北宋
简介
天圣八年(1030)京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荆湖北路转运使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潭州知州安抚使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6月,知广州?。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广州知州安抚使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连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