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余绍祖南宋
全宋文·卷五○一二
余绍祖字光裔洪州奉新(今江西奉新)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授潭州推官
历知庐陵县
淳熙末通判江陵府
秩满,擢知归州,命下,以疾终。
见《夷坚志》甲卷六,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
主要活动
  • 1157年,进士
贾选南宋
全宋文·卷五三九四
贾选字子公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安宅子。
绍兴二十九年大理评事,与外任。
乾道中历知归州
淳熙中历官大理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
九年,为贺金主生辰使。
十三年,以中奉大夫福州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五一、一○之三六、二四之二四、二四之三四、四八之一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陆游入蜀记》,《嘉泰吴兴》卷一七,《宋史》卷三五。
主要活动
  • 1166年-116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寺正
  • 117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少卿
  • 1178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卿
  • 1181年-118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侍郎
  • 1183年-118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翁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崇安人字景文
徽宗大观中太学生,尝上书言事。
政和五年进士
归州教授
以论花石纲事,谪漳州刑曹。
全宋诗
翁采字景文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归州教授
因上疏论花石纲扰民,贬潭州司法参军,不久致仕。
事见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七。
主要活动
  • 1115年,进士
高彦晖北宋初 ?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 【介绍】: 蓟州渔阳人
契丹瀛州守将
后周世宗北征,以城降,迁耀、阶二州刺史
宋太祖时从伐蜀,为归州路先锋都指挥使
乾德三年,镇压蜀将全师雄起事时,战死。
时年七十余。
王相南宋
全宋文·卷六三五○
王相和州(治今安徽和县)人,乾道间进士
官至朝散大夫
见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光绪《安徽通志》卷一五四,民国《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卷四。
又据《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六,王相嘉定三年差知归州,以老谬罢任。
是否即此人,俟考。
主要活动
  • 乾道间,进士
张宗说南宋 1145 — 12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5—1227 【介绍】: 建宁府崇安人字岩夫自号玉峰逸老
学于朱熹
事继母尽孝,以厚德为乡里所重。
光宗绍熙间盗作,至其境,相戒毋犯。
宁宗庆元初,以累举恩授官,仕至归州推官
俞献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歙人字昌言
太宗端拱初进士
有吏称。
吏部郎中
真宗大中祥符间,为广西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为立互市,筑塞以厄其险,自是诸蛮不敢来犯。
官终龙图阁待制
全宋诗
俞献可字昌言歙县(今属安徽)人。
献卿兄。
太宗端拱初进士
归州军事推官、权领州事。
真宗景德四年(一○○七)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
历任提点广西刑狱、转运使
仁宗时权吏部流内铨。
新安》卷六有传,事见《宋史》卷三○○《俞献卿传》。
全宋文·卷二○五
俞献可字昌言歙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俞献卿之兄。
少以文学知名,端拱二年进士第
归州军事推官、权领州事。
景德四年王嗣宗荐为监察御史
大中祥符中殿中侍御史广西提点刑狱祥符末为广西转运使
天圣初三司盐铁副使
官终龙图阁待制
见《宋史》卷三○○《俞献卿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八六、八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一七,《新安》卷八,《》卷二,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七。
主要活动
  • 太宗端拱初,进士
  • 1007年-100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015年-1018年,广南西路桂州(桂林市),广南西路转运使
李进卿后周至宋初 915 — 9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并州晋阳人
后晋天福中,从杜重威安重荣有功,擢兴顺军校
后周时历官内殿直都虞候
宋初,从太祖伐蜀,为归州路行营步军都指挥使,拔巫山寨,下、万二州。
累官靖江军节度使。
卒年五十九。
张廷翰唐末宋初 917 — 9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69 【介绍】: 泽州陵川人
初为后汉高祖亲校,高祖入汴,补内殿直,迁东西班军马。
后周初改护圣指挥使,从世宗淮甸,以功迁铁骑右第二军都虞候
显德末,改殿前散都头都虞候
宋初,领开州刺史,从平扬州,又以功迁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
太祖乾德中伐蜀,以为归州路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平蜀功授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领彰国军节度
以疾卒。
孙觌宋 1081 — 1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69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仲益号鸿庆居士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翰林学士,为钦宗草降金表。
后被李纲斥罢。
黄潜善等引为试中书舍人,历户部尚书,知温州平江临安等职,所至扰民,盗用军钱,除名。
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阿谀万俟卨,毁谤岳飞,为世人不齿。
工诗文。
有《鸿庆居士》。
全宋诗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
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为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卷三二《与吴世范帖》)。
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
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
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
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
未几再试中书舍人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
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
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
孙觌为人依违无操,《宋史》无传。
有《鸿庆居士》、《内简尺牍》传世。
 孙觌诗,以《常州先哲遗书》据宋钞本所刊《鸿庆居士》(四十二卷,其中诗七卷,多为绍兴二年被贬后作品)为底本,校以宋刻残本《孙尚书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诗见卷六、卷五七。
简称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钞《南台孙尚书大全集》(七十卷,诗见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明钞本多出底本之诗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乐语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二卷。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
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
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
三年三月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
绍兴元年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五年,归隐太湖
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
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
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
封富阳县伯
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
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
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
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
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
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主要活动
  • 1109年,进士
  • 1113年,河南开封,将仕郎,在开封,或在本年为将仕郎。
  • 1114年-1119年,河南开封,校书郎,在开封。
  • 1120年-1125年,河南开封,员外郎,在开封。或在本年任兵部员外郎。
  • 1126年,河南开封,侍御史,在开封。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论太学生伏阙事,力抵李纲、陈东。有文。
  • 1126年,安徽含山县,知州,在和州。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有文。
  • 1127年,河南商丘,中书舍人,在应天府,任中书舍人。
  • 1128年,江苏苏州,知州,充显谟阁待制、改知平江府。
  • 1129年,江苏苏州,知府,为龙图阁直学士出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宫。
  • 1129年,浙江宁波,提举,言者论孙觌专务常平聚敛罢任。提举南京鸿庆宫。
  • 1130年,浙江绍兴,徽猷阁待制,复徽猷阁待制。
  • 1131年-1135年,浙江杭州,知府,在临安府。因范宗尹荐复龙图阁待制,知临安府。
  • 1136年-1160年,江苏常州,奉议郎,居家乡常州,叙左奉议郎。
  • 1161年-1168年,江苏常州,敷文阁待制,复敷文阁待制致仕。
万俟卨宋 1083 — 11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57 【介绍】: 开封阳武人字元忠,一作元中
万俟湜子。
徽宗政和二年上舍登第。
相州颍昌府教授,迁枢密院编修官
高宗绍兴初曹成有功,除湖北转运判官,改提点湖北刑狱。
岳飞宣抚荆湖,遇𠨆不以礼,𠨆憾之。
十一年,承秦桧意构陷岳飞死狱,天下冤之。
次年和议,任参知政事,充金国报谢使。
因奏事忤意,谪居归州,移沅州
二十五年,召还,复除参知政事,寻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主和固位,无异于
有《回銮事实》。
全宋文·卷三七七三
万俟卨(一○八三——一一五七)字元忠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
政和二年上舍第,授相州州学教授
绍兴中,自湖南路转运判官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御史中丞侍读
秦桧意,构陷岳飞父子成狱。
徽宗梓宫还,拜中大夫参知政事,充金国报谢使。
后忤意罢去,谪居归州,移沅州
绍兴二十五年召还,复参知政事,寻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十七年卒,年七十五。
编纂太后回銮事实》、《贡举敕令格式》五十卷、《看详法意》四百八十七卷。
孙觌万俟公墓志铭》(《鸿庆居士》卷三六),《宋史》卷四七四有传。
主要活动
  • 112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院编修官
  • 1128年-112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比部郎中
  • 1134年-1135年,荆湖北路鄂州(武昌),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 1137年-1138年,荆湖北路常德府(湖南省澧县),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40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荆湖南路转运判官
  • 114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40年-114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1141年4月试右谏议大夫
  • 114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谏议大夫,11月试御史中丞
  • 1141年-114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御史中丞,1142年8月除参知政事
  • 1142年-115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参政,1144年2月罢参知政事1156年5月授右仆射、同平章事
  • 115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宰相,冬致仕
程戡北宋 997 — 10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66 【介绍】: 许州阳翟人字胜之
真宗天禧三年进士
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三司户部副使,出知数州府。
仁宗至和元年,召拜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
因与枢密使宋庠议不合,自请罢。
旋除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英宗即位,以安武军节度使留再任。
为边帅既久,号习边事,然无甚显绩。
卒谥康穆
全宋诗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授泾州观察推官
历知、归、凤翔永兴、益诸州府,累官参知政事
仁宗嘉祐五年(一○六○)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延州
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东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作七十七)。
谥康穆
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九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天禧三年进士甲科,补泾州观察推官,历判许州蕲州虔州,知归州,召为三司度支判官
宝元中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未几知渭州,又进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
庆历八年降知凤翔府,寻迁河中,复为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徙瀛州,四迁给事中
皇祐中益州,迁端明殿学士
至和元年召拜参知政事,改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拜宣徽南院使,出判延州
嘉祐中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累官武安军节度使
治平三年卒,年七十。
谥康穆
见《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九二本传。
主要活动
  • 1019年,进士
  • 1037年-104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判官
  • 1038年-104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谏院
  • 1042年-104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知杂事
  • 104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11月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 1043年-1044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1044年2月仍在任。
  • 1045年-1047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11月在任言事
  • 1047年-1054年,益州路益州(成都),益州知州兼安抚使,1048年4月知凤翔府1053年李顺起义1054年7月为参知政事
  • 1048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4月知凤翔府
  • 1048年-1049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1049年正月改任枢密直学士
  • 1049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正月复枢密直学士
  • 1049年-1052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兼安抚使
  • 105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院
  • 1054年-105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56年闰3月除枢密副使
  • 1056年-106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1060年4月同群牧制置使
  • 106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副使,8月判延州
  • 1060年-1066年,永兴军路延州(延安),延州知州,1066年1月卒
杨美唐末宋初 931 — 9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1—978 【介绍】: 并州文水人字仲和
后周世宗广顺初从征淮南,以功擢铁骑都指挥使
宋初为北海军使,政尚简易。
马步都头,以归州路战擢左右厢都指挥使参与讨蜀。
太宗时出为保静军节度使。
为人任气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
主要活动
  • 977年-978年,淮南东路宿州(宿州市),保静军节度使
邹杞南宋
全宋诗
邹杞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
尝知归州
事见明正德南康府志》卷六。
主要活动
  • 1196年,进士
释道琛南宋 1086 — 1153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道琛(一○八六——一一五三)俗姓彭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
年十八受具戒,学于息庵
高宗温州,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道琛应诏
前后三坐道场,化缘不衰。
晚主南湖,为第八代祖师。
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八。
谥曰圆辩
见《补续高僧传》卷三,《释门正统》卷七。
道琛
温之乐清彭氏子。
母梦紫气萦身而生。
年十八具戒。
学教息庵
微言妙旨。
一闻便领。
归乡弘法。
高宗永嘉
有旨。
林灵素故居。
资福院
丞相吕颐浩
师应诏
凡前后三坐道场。
化缘不衰。
于禅定中。
四明垂示。
行法华忏。
感普贤放光。
自是慧辩益进。
一日讲至六罗汉义。
学者请说。
斥之曰。
小乘法相。
说之何益。
当为说经王义
联翩三日。
一语无重。
绍兴二十三年示寂。
说偈曰。
唯心净土。
本无迷悟。
一念不生。
即入初住。
谥曰圆辩
师高德硕行。
与雪窦大圆。
王谌二禅师
为道交。
二老深敬之。
实有以动之。
不徒辩说而已。
师居山匮粮。
尝以僧伽梨。
质米于市。
夜见流先煜煜。
送还光乃已。
苦无水。
指工凿之。
泉随凿涌。
乐清江岸。
每以颓倒为患。
咸谓鬼物所衅。
师为神授戒。
后遂凝然无恙。
其将主南湖也。
门人清顺
延庆诸祖来谒。
侍者持位图于傍。
而缺第八。
指问之。
对曰。
汝师将补其处。
及后居南湖
果第八世。
噫。
岂偶然哉。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道琛,赐号“圆辩”。
姓彭氏,乐清人也。
母梦紫气萦身而生,年十八具戒,初学律仪,未几,去从息庵法明,微言妙旨,一闻便领。
后至南湖依圆照,既归乡,出主广济,十二年迁广慈。
宋建炎三年,车驾幸永嘉,有旨以林灵素故居为资福院丞相吕颐浩应诏
尝以僧伽黎质米于市,夜见流光煜煜,旦即奉还。
山居无水,指工凿井,得古砖,有天康字,泉涌其下。
尝专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净土,一而已矣。
良以弥陀悟我心之宝刹,我心具弥陀之邦。
虽远而近,不逾一念。
虽近而远,过十万亿。
譬如青天皓月,影临万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际,自然照映。
”偶于定中见一老宿,顾谓之曰:“吾四明也。
”便惊,喜作礼曰:“于一家习气法相,未能通达,乞垂指教。
”尊者首肯之。
及觉,心地豁然,自是言教观者皆禀为正则。
宋绍兴十二年,圆照退老,举以代,寺经虏寇焚荡之馀,诚心感格,施者自归。
岁月之间,栋宇悉备。
因行法华三昧,感生异光,慧辩益弘。
郡大旱,请祷雨,以时政苛猛为言,守大感寤,出囚徒数百人,是夕大雨。
有久病,为说法施食,病多愈。
与雪窦大圆禅师道交最深。
尝为说经王义及六即,联翩三日,一语不重。
绍兴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众讽经,昼夜不绝。
众闻异香盈室,乃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
一念不生,即入初住。
”令讽《安乐行》,未终,嗒然坐亡。
留龛弥月,颜体如生。
葬于崇法塔侧。
陈起北宋
全宋诗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
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
嘉祐间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
主要活动
  • 1034年,进士
释处谦北宋 1011 — 1075
全宋文·卷九九○
处谦(一○一一——一○七五)字终倩俗姓潘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年九岁依常宁契能出家,大中祥符元年泰山覃恩得度,出参诸名师,归继契能法席。
住白莲院,号冲悟大师
前后十坐道场,赐号神悟,终住南屏
熙宁八年四月卒,年六十五。
著有《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一卷(存)。
见《释门正统》卷六,《嘉定赤城志》卷三五,《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六。
处谦
永嘉潘氏。
处胞三年。
九岁出家。
谒神炤。
大明圆顿之旨。
然三指供佛祈妙悟。
未几。
擢居第一座。
炤以止观一帙。
授之曰。
汝当建大法幢。
恨吾不之见耳。
后屡主大刹。
道化隆振。
旨署神悟之号。
丞相王安石
与一时朝贤。
竞为歌诗。
以赞其德。
郡大旱。
师至龙湫
为龙语。
忽大风黑云从湫起。
骤雨如注。
师四十年中。
十坐道场。
讲唱无倦。
登门受法者。
三千人。
熙宁乙卯四月
集众讽普贤行法阿弥陀经。
乃曰。
吾得无生。
日用久矣。
今以无生。
而生净土。
遂寂。
弟子塔其全身。
杨无为
为之铭。
师与咸。
同出神炤。
人称神炤之门
二处一身云。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处谦姓潘氏永嘉人也。
母感异兆,见瑞云入怀,娠三年而生。
九岁依常宁契能出家。
能得教旨于昱法师,讲道不倦。
天台自智者以来,以炉拂传授为信,至能已四十世。
乃慨然曰:“得法在心,岂在器乎?
”乃藏之。
天台道场,遂不复传。
宋大中祥符元年,封泰山,诏天下寺观得度一人。
遭际覃恩,乃得度牒,往学于天竺慈云。
复谒神照,大明圆顿之旨,然三指供佛,用祈妙悟。
末几,擢居首座神照以止观一帙授之。
已而言归乡邑,卒继契能之席。
道不在器,斯言乃验。
后迁慈云妙果赤城,讲道益振。
少师李端悫请主白莲。
北海郡高行,诏锡号为“神悟禅师”。
王丞相安石与朝贤,竞为歌诗,以赞其德。
郡大旱,龙湫祈雨。
俄而大风黑云从湫起,骤雨如注。
后十馀年将归永嘉郡守士庶固留,乃于巾子山慧林精舍讲小般若。
赵内翰陈舍人,与杭之无择禅师,以宝阁净住南屏天竺诸胜,前后相乞请者不绝。
遂十坐道场,历四十年,讲演无间,登其门者三千人。
宋熙宁乙卯四月丙,晨兴沐浴更衣,集众讽《普贤行法》、《阿弥陀经》,乃曰:“吾得无生,日用久矣,今以无生而生净土。
”即入定寂然。
塔于南屏之右,无为扬杰为之铭,词甚清洁,见于别集。
赵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希平,一作希中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通判抚州,审定疑狱,获免者众。
改知归州,毁淫祠,投像于江。
又奏请疏凿州东滩河,以免民溺舟之苦,并亲自筑庐督视,役成,人称“赵江”。
三司户部判官,出知明州卒。
主要活动
  • 1027年,进士
  • 1063年-1066年,梓州路梓州(三台县),梓州路转运使
赵諴北宋 ? — 1072
全宋诗
赵諴字希平晋江(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通判抚州,知归州
入为三司户部判官,出知明州,卒。
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五有传。
今录诗四首。
主要活动
  • 1027年,进士
  • 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71年-1072年,两浙路明州(鄞县),明州知州,1072年卒
黄照北宋 1013 — 1066
全宋诗
黄照(一○一三~一○六六)字晦甫长沙益阳(今属湖南)人,后徙江陵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
归州司理参军,移岳州华容道州江华
秘书丞(《粤西金石略》作屯田员外郎通判桂州
英宗即位,改福建转运判官
治平三年召为侍御史,行次衢州卒,年五十四。
有《漫为集》,已佚。
事见《忠肃》卷一三《侍御史黄君墓志铭》。
全宋文·卷一○二九
黄照(一○一三——一○六六)字晦甫长沙益阳(今湖南益阳)人,徙江陵(今湖北江陵)
庆历六年进士第,除归州司理参军,历著作佐郎,知华容江华二县,以屯田员外郎通判桂州,转福建转运判官,迁都官员外郎
治平三年召为侍御史,行次衢州卒,年五十四。
有诗数百篇,曰《漫为集》。
刘贽侍御史黄君墓志铭》(《忠肃》卷一三)。
主要活动
  • 1046年,进士
  • 1064年-1066年,福建路建州(建瓯市),福建路转运判官,1066年5月以疾终
  • 106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