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僧觉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嘉州人字虚静
善画山水,尤工草虫,南僧称为心草虫
作诗自然超脱。
历住临汝叶县东禅及州之天宁、香山三大刹,还蜀住毗庐以终。
觉心
字虚静
嘉州夹江农家子。
甚富。
少好游猎。
一旦纵鹰犬弃妻子。
出家学道。
周历云水。
似有得者。
性喜画。
善作草虫。
人称为心草虫
游中原。
作从犊图诗。
名动一时。
诸学士大夫。
翕然宗之。
孔南明崔德符
招致临汝
叶县东禅。
及州之天宁香山三大刹。
后因兵乱还蜀。
邵泽民刘中远两侍郎
善之。
请住毗卢
陈涧上称之曰。
虚静师所造者道也。
放乎诗。
游戏乎画。
如烟云水月。
出没太虚。
所谓风行水上。
自成文理者耶。
后终于所居。
令狐俅北宋 1041 — 1110
全宋诗
令狐俅(一○四一~一一一○)字端夫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挺子。
以父荫试将作监主簿
郓州司户参军濮州雷泽县尉洺州曲周县、监汝州洛南稻田务。
废而家居,又起为泾原路转运司勾当公事
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从军灵武
后为处州松阳县环州录事参军
武胜军节度推官,未行,以疾致仕。
徽宗大观四年卒于汝州,年七十。
事见《西台集》卷一二《令狐端夫墓志铭》。
王皙北宋
简介
元丰元年(1078)汝州知州
元祐元年(1086)任判登闻院
元祐元年(1086)卫尉少卿
张商英北宋 1043 — 11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122 【介绍】: 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
张唐英弟。
英宗治平二年进士
通川主簿
熙宁中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
坐事责监荆南税。
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
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
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
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
大观四年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
台臣疏击出贬。
后还故官职卒。
谥文忠
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
全宋诗
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
唐英弟。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六《张少保商英传》),调通川县主簿,知南川县
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
五年权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二三一)。
贬监荆南税。
元丰初,除馆阁校勘
三年(一○八○),检正中书刑房,寻责监江陵县税(同上书卷三○三、三○八)。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开封府推官
二年,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书卷三七五、四○三、四五○、四八一)。
绍圣中,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因事责监江宁酒税。
起知洪州
元符元年(一○九八),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五○四)
召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
徽宗立,出为河北路都转运使,降知随州
崇宁初,为翰林学士,拜尚书右丞左丞
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
大观四年(一一一○),除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乾道临安》卷三),顷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寻落职知邓州,再谪汝州团练副使衡州安置。
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
少保
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一卷。
宋史》卷三五一、《东都事略》卷一○二有传。
张商英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从《新刊古今岁时杂咏》(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等书中辑得之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二二二八
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唐英弟。
治平二年进士,调达州通川主簿,辟知南川县,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里行,责监荆南税。
更十年,得馆阁校勘检正刑房,责监赤岸盐税。
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反对变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
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
又以事责监江宁酒。
起知洪州,入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出为河北都转运使,降知随州
崇宁初,历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学士
雅善蔡京,拜尚书右丞,转左丞
复攻,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削籍知鄂州
大观四年,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之政。
政和元年,为臣僚所攻,罢知河南府,旋贬衡州安置,继复还故官职。
宣和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
绍兴中赐谥文忠
有《无尽居士集》一百卷,久佚。
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章悙北宋
简介
元丰四年(1081)蔡州知州
元丰四年(1081)陈州知州
元祐元年(1086)汝州知州
释洪諲北宋
禅师洪諲者。
襄水人也。
传失其氏(或云生于扈氏)。
隐于衡岳三生藏
湘阴男子。
邦称右族。
来游福严。
室。
气貌闲靖。
一钵挂壁。
莫能亲疏之。
倾爱之忘去。
谓曰。
师宁甘长客于人。
亦欲住山乎。
我家神鼎之下。
邻寺吾世植福之地。
久无住持者。
可俱往。
笑曰诺。
乃以己马驮还。
至。
设鱼鼓粥饭。
如诸方。
一年而成丛席。
十年而有众三十辈。
僧契嵩少时游焉。
坐堂上。
受其展。
指庭下两小瓮。
咤曰。
汝来乃其时寺。
今年始有酱食矣。
明日将粥。
一力挟筐。
取物投僧钵中。
睨上下。
有即咀嚼者。
有置之自若者。
袖之下堂出。
以观皆碎饼饵。
问诸耆老。
曰此寺自来不煮粥。
脱有檀越请应供。
次第拨僧赴之。
祝令𢹂乾残者。
归纳库下。
碎焙之。
均而分俵。
以当面也。
堂头言。
汝来适丁其时。
良然。
大惊。
有木床一。
夜则坐其上。
三十辈者环之。
听其诲语。
曰。
洞山颂曰。
贪瞋痴。
太无知。
果赖今朝捉得伊。
行即打。
坐即槌。
分付心王子细推。
无量劫来不解脱。
问汝三人知不知。
古人与么道。
神鼎即不然。
贪瞋痴。
实无知。
十二时中任从伊。
行即往。
坐即随。
分付心王无可为。
无量劫来元解脱。
何须更问知不知。
又尝曰。
无量劫来赁屋住。
至今不识主人公。
借问诸人还识主人公也未。
良久云。
若有人问神鼎。
向伊道作么作么。
又云。
不得作主人公话会参。
智度寺沙门本延。
夜语。
还谓郡将曰。
諲公所谓。
本色老宿。
惜陆沈山中。
郡以礼请开法。
辞免不得已曰。
山僧年十八游方。
亦无正意参禅。
只欲往东京
听一两本经论。
以答平生。
何期行到汝州
忽值风发吹上首山
见个老和尚
劈头槌一槌。
当时浃背汗流。
礼却三拜。
如今思量。
悔不当初。
束缚送去首山后。
却归乡井。
古寺闲房。
任运过时。
岂不快哉。
虽然如是。
官不容针。
私通车马。
今日有一炷香。
也要对众烧却。
供养此老。
只是汝州土宜。
乃升座问答罢。
又曰。
斋会已具。
僧俗已集。
问答已毕。
佛法成办。
只将此善。
上祝 今上皇帝圣寿无疆。
便下座。
道俗欢呼。
以为未始见也。
于是声名普闻
僧问。
鸟窠侍者
欲往诸方。
学习佛法去。
鸟窠但吹布毛。
便悟去。
如何。
曰。
此事即知。
此人久积净业。
旷劫修行。
方能了解。
乃拈布毛举似。
复吹之曰。
会么。
不得辜负老僧
良久曰。
我在首山
汾阳师兄。
曾如此说。
汾阳作偈曰。
侍者初心慕胜缘。
辞师拟去学参禅。
鸟窠知是根机熟。
吹毛当下得心安。
看他吐露。
终是作家。
又曾同作拄杖子偈。
昭曰。
一条拄杖刺蝎。
劲直螺纹爆节。
寻常肩上横担。
大地乾坤挑斡。
𭣟开懵钝顽痴。
打破伶俐尖黠。
如今卓在面前。
诸方作么拈掇。
我即不与么道。
僧曰。
闻和尚偈。
偈曰。
得处不在高峰。
亦非浅溪深壑。
如今幸得扶持。
老病是为依托。
僧问。
有问首山
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曰。
我不将小意对阇梨
曰。
若有问神鼎。
但向道。
此一问岂是小意。
会么。
首山大似担水河头卖。
神鼎只解就窝里打。
良久曰。
相见不扬眉。
君东我亦西。
有时示众曰。
雨下阶头湿。
晴乾又没泥。
姨姨娘姊妹。
嫂嫂阿哥妻。
若与么会得。
犹是长连床上粥饭僧。
作么生道得一句。
作个出格道人。
有么。
良久云。
适来有一人。
为蛇𦘕足。
踣跳上梵天。
𡎺著帝释鼻孔。
帝释恶发。
雨似盆倾。
诸人还觉袈裟湿么。
有僧自汾州来(传是举道者)。
倚拄杖曰。
一朵峰峦上。
独树不成林时如何。
僧曰。
水分江树浅。
远涧碧泉深。
又问。
作么生是回互之机。
僧曰。
盲人无眼。
又问曰。
我在众时。
不会汾阳一偈。
上座久在法席。
必然明了。
僧曰。
请和尚看。
曰。
鹅王飞鸟去。
马头岭上住。
天高盖不得。
大家总上路作么。
起坐具曰。
万年祝融峰
曰。
不要上座答话。
试说看。
僧曰。
忽忆少年曾览照。
十分光彩脸边红。
即拂衣去。
曰。
弄巧成拙
僧请首山答佛话。
作偈曰。
新妇骑驴阿家牵。
谁后复谁先。
张三与李四。
拱手贺尧年。
从上诸圣。
总皆然。
起坐忪𢥃没两般。
有问又须向伊道。
新妇骑驴阿家牵。
乃又曰。
虽然如此。
犹未尽首山大意。
进曰。
如何尽首山大意。
曰。
天长地久
日月齐明。
又作偈曰。
长安甚乐到人稀(千圣同源)。
到者方知不是归(方可较些子)。
直道迥超凡圣外(有人不肯在)。
犹是曹溪第二机(青霄有路)。
郴州道俗。
即山迎
王莽山
不赴。
僧问。
佛不违众生之愿。
为甚有请不赴。
曰。
莫错怪老僧好。
有偈曰。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若人解了如斯意。
大地众生无不彻。
德腊俱高。
丛林尊仰之。
如古赵州
同曰神鼎。
闲书壁作偈曰。
寿报七十六。
千足与万足。
若问西来意。
彼此莫相触。
何付嘱。
报你张三李四叔。
山又青水又绿。
殁时年八十馀。
少年时。
与耆宿数人。
游湘中。
一僧论宗乘。
颇博敏。
会野饭山店供办。
而僧论说不已。
曰。
上人言三界惟心万法惟识。
惟识惟心。
眼声耳色。
何人之语。
僧曰。
眼大师偈也。
曰。
其义如何。
对曰。
惟心故根境不相到。
惟识故声色摐然。
曰。
舌味是根境否。
对曰是。
以箸挟菜置口中。
含胡而言。
曰何谓相入耶。
坐者相顾大惊。
莫能加答。
曰。
路涂之乐。
终未到家。
见解入微。
不名见道。
参须实参。
悟须实悟。
阎罗大王。
不怕多语。
赞曰。
不欲争虚气于形迹之间。
唯务收实效于言意之表者。
憃叟论也。
予观神鼎。
殆庶几。
无愧此言。
得道时未壮。
隐于南岳二十年。
乃领住持事。
又二十年。
方开堂说法。
然皆缘起于他。
寔非己意。
譬如夜月行空。
任运而去至。
于甘枯淡。
以遂夙志。
依林樾以终天年。
可以追媲其师也。
洪諲者。
生扈氏
襄水人。
自受首山印记。
衡岳三生藏
湘阴男子来游。
即师室见师。
气貌闲静。
一钵挂壁。
莫能亲疏。
爱之忘去。
谓曰。
师宁甘长客于人。
亦欲住山乎。
家神鼎下邻寺。
乃吾世植福之地。
久无住持者。
可俱往。
师笑曰。
喏。
乃以己马驮师还。
十年始成丛席。
一朽床为说法座。
甘枯淡。
无伦比。
僧契嵩
少时游焉。
师坐堂上受其展。
指庭下两小瓮。
诧曰汝来。
乃其时。
寺始有酱食矣。
明日将粥。
一力挟筐。
取物投僧钵中。
睨上下。
有即呾嚼者。
有置之自若者。
袖之下堂。
出以观。
皆碎饼饵。
问诸耆老。
曰。
此寺自来不煮粥。
脱有檀越请应供。
次第拨僧赴之。
祝令𢹂乾残者。
归纳库下。
碎焙之。
均而分俵。
以当面也。
堂头言汝来。
适丁其时。
良然。
大惊止此。
已见老平生尔。
他具灯录。
系曰。
颂古自汾阳始。
观其颂布毛公案。
曰。
侍者初心慕胜缘。
辞师拟去学参禅。
鸟窠知是根机熟。
吹毛当下获心安。
胡僧锡光偈。
看他吐露。
终是作家。
真寔宗师一拈一举。
皆从性中流出。
殊不以攒华叠锦为贵也。
王师约北宋 1044 — 11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02 【介绍】: 洛阳人字君授
王克臣子。
少习进士业。
尚神宗妹徐国公主,为驸马都尉
神宗朝官至晋州观察使
哲宗立,迁镇安军节度观察留后
宣仁太后临朝,屡上书言事,被劾为职不当言而夺秩。
官终枢密都承旨
卒谥恭惠
全宋文·卷二二六八
王师约(一○四四——一一○二)字君授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王克臣子。
少习进士业,治平三年尚英宗女徐国公主,授左卫将军
神宗即位,拜嘉州刺史,历成州团练使汝州防禦使晋州观察使
哲宗时镇安军节度观察留后
元符中以越职言事褫其秩。
三年,复为枢密都承旨
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九。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四、三二八、五○四,《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三九,《宋史》卷一六二、二四八,《宋史》卷二五○有附传。
释元琏北宋
禅师元琏者。
闽人也。
得法于首山念禅师
汝州广慧寺。
褊颅广颡。
瞻视凝远。
望见令人意消。
尝谓众曰。
我在先师会中。
见举篦子问省驴汉曰。
唤作篦子即触。
不唤作篦子即背。
作么生。
省近前掣得。
掷地上云。
是什么。
先师云瞎。
省从此悟入。
我道省驴汉。
悟即大杀悟。
要且未尽先师意旨。
遮个说话。
须是到此田地。
方相委悉。
情见未忘者。
岂免疑谤。
又见智门纲宗歌曰。
胡蜂不恋旧时窠。
猛将那肯家中死。
曰祚兄消许多气力作么。
我寻常说禅。
手中扇子。
举起便有风。
不举一点也无。
既称宗师。
却以实法与人。
好将一把火照看。
与么开口。
面皮厚多少。
岩头云。
若以实法与人。
土也消不得。
知么。
究取好。
莫面面相觑。
在此作么。
内翰秘书监知郡
杨亿大年问曰。
承云一切罪业。
皆因财宝所生。
劝人疏于财利。
况南阎众生。
以财为命。
邦国以财聚人。
教中有财法二施。
何得劝人疏财乎。
曰。
幡竿尖上铁笼头。
大年曰。
海坛马子似驴大。
曰。
楚鸡不是丹山凤
大年曰。
佛灭二千年。
比丘少惭愧。
大年尝书寄内翰李公维
叙师承本末。
其词曰。
病夫夙以顽憃。
获受奖顾。
预闻南宗之旨。
久陪上国之游。
动静咨询。
周旋策发。
俾其刳心之有诣。
墙面之无惭者。
诚出席间床下矣。
矧又故安公大师
每垂诱导。
自双林影灭。
只履西归。
中心浩然。
罔知所旨。
仍岁沈痼。
神虑迷恍。
殆及小间再辩方位。
又得云门谅公大士。
见顾蒿蓬。
谅之旨趣。
正与安公同辙。
并自庐山归宗云居而来。
皆是法眼之流裔。
去年假守兹郡。
适会广慧禅伯
实嗣南院
风穴
风穴嗣先南院
南院兴化兴化
临济
临济黄檗
黄檗嗣先百丈海
马祖
马祖让和尚
曹溪之长嫡也。
斋中务简。
退食多暇。
或坐邀而至。
或命驾从之。
请叩无方。
蒙滞俱释。
半岁之后。
旷然弗疑。
如忘忽记。
如睡忽觉。
平昔碍膺之物。
嚗然自落。
积劫未明之事。
廓尔现前。
固亦决择之洞分。
应接之无蹇矣。
重念先德。
率多参寻。
雪峰九度上洞山
三度上投子。
遂嗣德山。
临济得法于大愚
终承黄檗
云岩蒙道吾训诱。
乃为药山之子。
丹霞承马祖印可。
而作石头之裔。
在古多有。
于理无嫌。
病夫今继绍之缘。
实属于广慧
而提激之自。
良出于鳌峰也。
忻幸忻幸。
大年所叙。
详悉如此。
岂欲自著于禅林乎。
予恨其手编传灯录。
首山之嗣。
独载汾阳
而不录广慧机语。
何也。
赞曰。
广慧机缘语句。
虽不多见。
然尝一脔知鼎味。
大率如刀斫水不。
见痕缝。
真可谓作家宗师也。
平生说法。
如云雨。
暮年止得一杨大年
鲁国儒生。
何其少哉。
元琏禅师
泉州陈氏子。
褊颅广颡。
瞻视凝远。
望见令人意消。
首山
山问近离何处。
曰。
汉上。
山竖起拳曰。
汉上还有这个么。
曰这是甚么碗鸣声。
山曰。
瞎。
曰。
恰是拍一拍便出。
他日又见。
于火把子话下大悟云。
某甲。
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后出世汝州广慧院。
华严隆为嗣法上首。
杨龟山大年
亦出师位下。
有寄内翰李公书。
叙师承本末云。
系曰。
首山一把火。
前烧谷隐。
后烧广慧。
二老故得出头光燄。
又有二智嵩
一住三交。
一住铁佛。
首山门下。
皎皎者也。
不及传。
黄好信北宋
简介
元祐三年(1088)汝州知州
张知权北宋
全宋文·卷二三五七
张知权元祐时汝阴(今河南临汝)人。
蹇序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双流人字授之
蹇周辅子。
进士
泗州推官提举江西常平,继父行盐法。
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右司谏。
哲宗绍圣中,累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
请类编元祐章牍,使缙绅之祸,无一得脱。
奉使辽国无状,黜知黄州
旋除龙图阁待制、知扬州
徽宗立,除名勒停,放归田里。
蔡京为相,复拜刑部礼部侍郎,为翰林学士承旨
坐事黜知汝州苏州,谪单州团练副使江州安置,又坐移永州
会赦,复官中奉大夫卒。
全宋文·卷二五九一
蹇序辰字授之双流(今四川双流)人,周辅之子。
宗朝举进士,历泗州推官提举京西江西常平
元丰中,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右司谏。
元祐初,改司封员外郎
周辅得罪,以序辰成其恶,降签书庐州判官
起知楚州提点江东刑狱。
绍圣中,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礼部尚书
后坐事黜知黄州,改龙图阁待制、知扬州
徽宗立中书言其类元祐章牍,傅致语言,指为谤讪,诏除名放归田里。
蔡京为相,复拜刑部礼部侍郎,为翰林学士,进承旨
屡为言者所劾,黜知苏州,谪单州团练副使江州安置。
会赦,复官中奉大夫,遂卒。
见《东都事略》卷九八,《宋史》卷三二九有附传。
邢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郑州阳武人字和叔
进士第
曾从程颢学。
以荐为崇文院校书,因非议新法,被贬七年。
后复官,历著作佐郎职方员外郎
哲宗绍圣初,累官御史中丞,助章惇蔡卞,诬谤宣仁太后,排斥元祐诸人。
蔡京入相,为泾原经略安抚使,所谋皆迂诞,夺职。
久之,复显谟阁待制
卒年七十。
全宋诗
邢恕字和叔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人。
早年从二程学,举进士,补永安主簿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崇文院校书,忤王安石,出知延陵县十年,复为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
元丰二年(一○七九),为馆阁校勘(同上书卷二九八)。
谄事蔡确,累迁职方员外郎
哲宗即位,除起居舍人
元祐四年(一○八九)蔡确败,贬永州监仓(《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
哲宗亲政,知青州,召为刑部侍郎,累迁御史中丞
元符中出知汝州
徽宗即位,贬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居均州
崇宁三年(一一○四)蔡京当国,起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
以谋略乖方,徙知太原等州府,未几夺职。
卒年七十。
东都事略》卷九九、《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一
邢恕字和叔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西)人。
程颢学,登进士第,补永安主簿,以吕公著荐,得崇文院校书
因语新法不便,出知延陵县,浮湛七年,复为校书
馆阁校勘史馆检讨著作佐郎,进职方员外郎,趋附宰相蔡确,交结章惇黄履,人目之为四凶。
哲宗立,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黜知随州,改汝襄、河阳,责监永州酒。
绍圣初,擢宝文阁待制、知青州,累迁至御史中丞,诬宣仁后有废立谋,历诋梁焘刘挚,将陷诸人于族罪。
章惇相互攻讦,终为所陷,出知汝州
徽宗时蔡京当国,起为鄜延经略安抚使,改泾原,擢至龙图阁学士,以处置迂诞,连徙并夺职。
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
天资反覆,为司马光客即背光,附章惇即背,至与蔡京等为腹心则之死弗替。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有传。
张耒北宋 1054 — 11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14 【介绍】: 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字文潜号柯山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哲宗时累官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润州
坐元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徙复州
徽宗时召为太常少卿,又出知汝二州
崇宁初再坐党籍落职,以曾为苏轼举哀行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
后得自便,居陈州
工诗赋散文,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作诗务平淡,效白居易体,乐府学张籍
有《宛丘集》、《明道杂志》、《诗说》等。
全宋诗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
为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
元丰元年(一○七八),为寿安
七年,迁咸平丞。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
元祐末,擢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
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
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
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
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
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
五年,归淮阴
大观二年(一一○八)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
有《柯山》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为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为底本。
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隐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简称田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全宋文·卷二七五○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人。
少即颖异能文,后得苏轼兄弟爱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熙宁六年进士,任临淮主簿等职。
元祐初太学录召试馆职,历任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
三馆八年,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直龙图阁润州,坐党籍落职,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
徽宗即位,历知汝州
崇宁初复坐党籍落职,并因为苏轼举哀行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
五年,得自便,居陈州
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
著有《宛丘集》七十卷(存)、《治风方》一卷。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三、一七,《宋史》卷四四四本传,邵祖寿《张文潜先生年谱》。
邓忠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
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
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
有《玉池集》。
全宋诗
邓忠臣字慎思一字谨思长沙(今属湖南)人。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
元丰四年(一○八一)开封府界提举管勾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
五年,为秘书省正字(《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六)。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权通判瀛州
六年秘书省注《晋书》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六四)。
绍圣间入元祐党籍,出知汝州,以宫祠罢归。
居玉池峰,号玉池先生
徽宗崇宁大观间卒(《沅湘诗》卷二○)。
有《玉池集》十二卷,已佚。
事见《宋诗拾遗》卷九、清范能浚辑补《范忠宣集补编·覆忠宣公谥议》按语。
 邓忠臣诗,《同文馆唱和诗》十卷中收有与余干张耒晁补之等人唱和诗,今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收录,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一六六三
邓忠臣字慎思自号玉池先生长沙(今湖南长沙)人。
熙宁三年进士
累官知衡阳县大理丞
元丰四年开封府界提举管勾官,以献郊祀庆成诗赋擢秘书省正字
元祐三年通判瀛州,迁考功郎,充注《晋史》官。
崇宁初权发遣汝州
坐撰范纯仁谥议过实,罢为管干南京鸿庆宫,后入元祐党籍。
著有《玉池集》十二卷。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四○○、四○八、四六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能改斋漫录》卷一四,《范忠宣公集补编》,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六有传。
王汉之北宋 1054 — 11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3 【介绍】: 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彦昭
王介子。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真州,时诏诸道经画财用,汉之请先置都籍,从之。
入为开封府推官
历知、苏、、洪等州,又连徙五州,入为工部侍郎
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卒。
全宋诗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汝州教授
和州防御推官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金华渑池二县。
绍圣四年(一○九七)颍州真州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河东路常平,入为开封府推官
崇宁二年(一一○三)始,历知州府。
宣和五年卒,年七十。
有文集三十卷,已佚。
事见《北山小集》卷三四《王公行状》,《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
熙宁六年进士甲科,调秀州司户参军
累迁太常少卿
蔡京引为讲议司参详官
历礼、户、兵、工诸部侍郎,知、苏、定诸州,徙江宁
以平方腊之功迁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
宣和五年卒,年七十。
其子集其文得三十卷。
程俱王汉之行状》(《北山》卷三四),《口耆旧传》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方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子正
方峤子。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京东检法召对,除司农丞
章惇蔡确蔡京均荐之,欲处以台阁力请外补,得西提举常平
不畏党禁牵连,奏请发还程颐所买汝州田,又论范镇子范百揆不当罢官。
仕至转运判官
全宋文·卷二六二二
方宙初名辅宋字子正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熙宁六年进士
京东检法召对,除司农丞
章惇等荐之,将处以台阁,不就。
提举京西常平,奏乞给还程颐旧田。
官至转运判官
见《道命》卷二,刘克庄《跋王道辅作河东方漕墓志》(《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万姓统谱》卷四九。
吴安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传正
吴充子。
以荫入仕。
哲宗元祐三年礼部员外郎,擢右司谏,累除中书舍人,以草苏辙罢知汝州诏制,不中帝意,降为起居舍人
绍圣四年坐附会元祐党人,责守濮州团练副使连州安置。
徽宗崇宁元年入党籍。
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吴安诗字传正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充长子。
以荫补官,历校书郎
元祐元年礼部员外郎
四年右司谏,迁天章阁待制侍讲,改直集贤院
寻除中书舍人,尝与苏轼等人校正陆宣公奏议》进呈。
绍圣初以草苏辙罢知汝州制词不中帝意,降为起居舍人
四年责授濮州团练副使连州安置。
崇宁初入党籍。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九、职官六七之一六、职官六七之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二、四二四、四三四,《宋史翼》卷六,《宋史》卷三一二《吴充传》有附传。
苻世功北宋
全宋文·卷二七○九
苻世功绍圣间内殿崇班西京河阳汝州都巡检使
释清觉北宋 ? — 1121年9月26日
清觉
号本然
洛京登封孔氏子。
宣尼五十三世孙也。
父䜣。
进士
有隐德。
母崔氏。
师幼而颖悟。
习儒业。
熙宁二年
阅法华经有省。
求出家。
父母许之。
汝州龙门海慧大师剃染。
海。
会器之。
嘱其南询。
初参峨眉千岁和尚
蒙指诀。
舒州浮山。
结庵于太守岩。
宴坐二十年。
似有省发。
元祐八年
至杭入灵隐寺
随众居止。
有汪罗二行人。
求师心要。
一言而中。
千里响应。
参叩之士。
风雨而至。
寺主
以寺后白云山庵。
俾居之阐化。
觉自立宗旨。
著證宗论。
三教编。
十地歌。
皆依仿佛经而设。
人称为白云宗
大观元年
卓庵湖州千金市
复至乌程菁山。
卓锡得泉。
结庵而居。
名曰出尘。
徒众复邀归正济寺。
正济。
旧讲华严经处也。
立说。
专斥禅宗。
觉海愚禅师
力论其非。
坐流恩州
宣和二年
弟子政布等。
陈状被旨放还。
次年八月
作偈投太守游公请。
九月二十六日为别。
至期而化。
灵骨舍利。
归葬馀杭南山
白云之道不淳。
讥议归之宜矣。
至诋与白莲相混。
特以无妻子为异。
则亦太甚。
然其持守精谨。
于患难生死之际。
脱然无碍。
去常人亦远。
予故取其行。
已而恨其为言也。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清觉字本然
姓孔氏曲阜人
少颖异别群,常有逸志。
偶读《法华经》,因之有省,竟尔出家。
元祐八年,至灵隐,后建白云庵以居。
开阐玄化,自立一宗,曰“白云宗”。
大观时,毁教风炽,清觉著《證宗论》,多所辨正指斥。
当时为忌者发之,编管广南思州
后放归,作偈投太守游公,指日为别,至期而化。
钟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傅
饶州乐平人字弱翁
本书生,荐为兰州推官
哲宗绍圣中,以破西夏功,进集贤殿修撰,知熙州
因诈增首虏,责监永州税,贬连州别驾
徽宗崇宁中起知河中府,历、瀛诸州,累官龙图阁直学士
寻坐事黜知汝州,夺学士
后复知杭州真定延安等州府。
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钟傅(一作传),字弱翁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
本书生,用李宪荐,为兰州推官
元符元年正月,以熙河兰岷路经略判官集贤殿修撰,差权发遣熙河兰岷路经略安抚都总管司公事、兼知熙州
二年三月责监永州税,再贬连州别驾韶州安置。
崇宁中,复起知河中府,历渭三州,进龙图阁直学士
复知杭州真定永兴太原延安
卒,赠端明殿学士
宋史》卷三四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