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赵时橐南宋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赵时橐台州天台(今浙江天台)人,宗室。
淳祐七年进士第
景定二年袁州
四年,以朝散郎差充沿江制置使参谋官
仕至工部侍郎
见所撰《折狱龟鉴跋》,《景定建康》卷二五,《宋史》卷二三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主要活动
  • 1247年,进士
  • 1264年-1266年,两浙西路安吉州(吴兴),安吉州知州
张栻南宋 1133 — 11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180 【介绍】: 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张浚子。
胡宏,以古圣贤自期。
以荫补承务郎参赞幕府,人称其能,间以军事入奏,孝宗与定君臣之契。
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屡言事,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
出知袁州,家居累年,复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诸蛮感悦。
江陵府湖北路安抚使,礼遇诸将,得其欢心。
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卒谥宣
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
有《易说》、《论语解》、《孟子》及《南轩》等。
全宋诗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赞》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
浚子。
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为友。
以荫入仕。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
乾道初主讲岳麓书院
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
六年,召为吏部员外郎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
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
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七年卒,年四十八。
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
事见《晦庵》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为底本。
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张栻(1133—1180)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
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
曾任江陵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等职。
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为南宋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一代学者宗师,著述甚丰。
今存《南轩易说》等。
作有《黄鹤楼说》文一篇,对黄鹤楼的各神传说、来源加以评论,论证“盖黄鹤名楼,以山得名也”,使黄鹤楼以山命名有了一个说法。
又据王葆心考证,旧有“江汉亭”在“南楼蛇山间,绍兴中南轩先生张栻所建”。
全宋文·卷五七二一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后因避讳改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迁衡阳(今湖南衡阳)
浚子。
早年师事胡宏隆兴元年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居父丧,服除,主讲于城南、岳麓二书院。
乾道五年,因刘珙荐,除知严州
召为吏部员外郎权起居郎,兼侍讲,除左司员外郎
时宰,出知袁州
退而家居累年,授徒讲学。
淳熙元年,诏除旧职,知静江府主管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公事。
有善政,诏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
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求退,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朱熹吕祖谦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
淳熙七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嘉定中赐谥曰宣淳祐中从祀孔子
著作有《论语解》十卷(存)、《孟子》七卷(存)、《南轩易说》(存)、《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存)、《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存)等。
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文公文集》卷八九),杨万里张左司传》及《宋史》卷四二九《张栻传》。
主要活动
  • 1163年-116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 1169年-1170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知州,以补郡临遣,得复见皇上,接连论奏
  • 1170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尚书吏部员外郎,自严州赴召
  • 1170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兼权左右司侍立官,奏罢发运使职
  • 1170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兼侍讲,除左司员外郎,得对经筵
  • 1171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开经筵,将《葛覃》篇,推广其事以进陈
  • 1171年-1173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知州,以论近习张说,被命出知袁州
  • 1174年-1178年,荆湖南路潭州(湖南长沙),知府兼安抚使,除旧职,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
  • 1178年-1180年,广南西路静江府(广西桂林),知府,子焯病故,力请出广,遂除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安抚本路
张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浚仪人字辅之
累举进士不第,于宜春门后坊营药肆。
据传遇道士七枚,食之,自是不食。
年六十而颜如四十许人。
后不知所终。
李处全南宋 1134 — 11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189 【介绍】: 徐州丰县人,徙溧阳字粹伯
李淑曾孙。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太常丞提举湖北茶盐。
孝宗乾道间秘书丞,迁殿中侍御史,出知袁州
淳熙间权发遣处州军事。
能文章,善书。
官至朝议大夫
有《晦庵词》。
全宋诗
李处全(一一三一~一一八九)字粹伯号晦庵(《云庄》卷一),祖籍徐州丰县,南渡后侨居溧阳(今属江苏)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
宗正寺簿太常寺丞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以事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一一)。
起知沅州提举湖北茶盐。
六年,除秘书丞,累迁侍御史(《南宋馆阁》卷七),丁母忧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袁州,以贿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五)。
七年权发遣处州(同上书食货四一之一○)。
赣州,改舒州
十六年卒于任,年五十九。
有《晦庵词》。
景定建康》卷四九有传。
今录诗五首。
主要活动
  • 1160年,进士
  • 1160年,浙江杭州,宗正寺簿、太常丞,是年登第并授宗正寺簿,迁太常丞
  • 1161年-1169年,浙江杭州,太常丞,在太常丞任上
  • 1170年,浙江杭州,秘书丞,除秘书丞
  • 1170年-1174年,浙江杭州,殿中侍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重阳节与周必大等登高
  • 1175年-1189年,江西宜春,知州,知袁州,以受贿罢
葛谦白南宋
简介
景定元年(1260)袁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260年-1262年,江南西路袁州(宜春),袁州知州
刘清之南宋 1134 — 11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190 【介绍】: 临江军人,徙居庐陵字子澄号静春先生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宜黄县,以荐召对,论“古今未有俗不可变、弊不可革者”。
太常寺主簿、差权发遣常州,改衡州
被诬告罢归,筑槐阴精舍以讲学。
光宗立,起知袁州,病卒。
初中进士后欲应博学宏词科,及晤朱熹,遂志于理学。
吕祖谦张栻神交,为汪应展、李焘敬慕。
有《曾子内外杂编》、《戒子通录》、《墨庄总录》及文集等。
全宋诗
刘清之(一一三四~一一九○)字子澄学者称镜春先生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二)。
靖之弟。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建德宜黄县
孝宗召对,改太常主簿通判鄂州,改知衡州
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以言者论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八)。
光宗即位,起知袁州,未赴而卒。
年五十七。
有文集、《衡州图经》等(《宋史·艺文志》),均佚,仅《戒子通录》八卷传世。
宋史》卷四三七、《宋元学案》卷五九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九
刘清之(一一三四——一一九○)字子澄号静春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
万安县,知宜黄县
丞相周必大荐于孝宗,召对称旨,改太常寺主簿
通判鄂州
权发遣常州,改衡州
光宗即位,起知袁州,疾作,犹贻书执政论国事。
绍熙元年卒,年五十七。
清之少从兄靖之学,后见朱熹,遂致力于义理之学。
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外书》、《戒子通录》(存)、《墨庄总录》、《祭仪》、《时令书》、《续说苑》、《农书》、文集。
宋史》卷四三七有传,又见《朱文公文集》卷八七《祭刘子澄文》,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主要活动
  • 1157年,进士
  • 1181年-1182年,荆湖北路鄂州(武昌),鄂州知州
  • 1186年-1188年,荆湖南路衡州(衡阳市),衡州知州,1188年1月奉祠
  • 1187年,两浙东路衢州(西安县),衢州知州
章采南宋
全宋诗
章采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之纯孙。
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
度宗咸淳间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事见明嘉靖临江府志》卷五。
今录诗十首。
主要活动
  • 1244年,进士
王国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庐陵人号东庐
为文天祥师
尝官从政郎袁州军事推官
理宗景定三年廷对,因一字之讳未审,而不得赐出身。
汪悟南宋
简介
乾道九年(1173)袁州知州
淳熙三年(1176)衢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73年-1175年,江南西路袁州(宜春),袁州知州
  • 1176年-1179年,两浙东路衢州(西安县),衢州知州
翁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汀州长汀人字正之
孝宗淳熙二年进士
袁州户曹,长于吏事,审刑明察。
官至朝请大夫
主要活动
  • 1175年,进士
程逸南宋
简介
景定三年(1262)袁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262年-1264年,江南西路袁州(宜春),袁州知州
詹仪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遂安人字体仁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尝问学于吕祖谦朱熹之门。
孝宗淳熙中信州,迁广东提刑,又擢广东转运使
论广盐官鬻之弊,孝宗韪之,除吏部侍郎静江府
在任六年,官鬻弊革。
已而因蜚语谪袁州
光宗即位,许自便,归卒。
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詹仪之字体仁严州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乾道中家居,从张栻吕祖谦问学。
淳熙初信州,时朱熹吕祖谦鹅湖,往复问辩无虚日。
二年静江府,历帅广东,入为起居郎
十年吏部侍郎,再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兼提举买马。
十六年,以盐法事谪袁州
光宗即位,许自便,既归而卒。
著有《奏议》二卷、《淳熙经筵日进故事》一卷、《淳熙东宫日纳故事》一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二、六二之二四,《景定严州续志》卷三,《宋史》卷二○三、二○八,《宋元学案》卷七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粤西金石略》卷九。
主要活动
  • 1151年,进士
  • 1173年-1175年,两浙东路台州(临海),台州知州
  • 1175年-1176年,广南东路韶州(广东省韶关市),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75年-1176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 1176年-1177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市),广南东路转运副使
  • 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舍人,10月兼左庶子
  • 1181年-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83年-1188年,广南西路静江府(广西省桂林市),静江府知府兼安抚使
胡安老南宋
简介
淳熙三年(1176)袁州知州2月23日罢新任。
主要活动
  • 1176年,江南西路袁州(宜春),袁州知州,2月23日罢新任
黄潭南宋
简介
淳熙三年(1176)袁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76年-1177年,江南西路袁州(宜春),袁州知州
陈琦南宋 1136 — 11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4 【介绍】: 临江军清江人字择之号克斋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张栻游,负用世才,甚重之。
赣县,政最,知兴国县
留正帅蜀,辟为机宜,革除官吏索贿等弊端。
朝议欲用为郡,会病卒。
有《克斋》。
全宋诗
陈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择之号克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清江西南)人。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
张栻游。
衡阳簿、赣县
留正帅蜀,辟掌机宜文字
淳熙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九。
事见《诚斋》卷一二九《陈择之墓志铭》,《宋史翼》卷二一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陈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择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乾道二年进士及第
尝与张栻游,甚重之。
留正帅蜀,辟为机宜,颇有贤能,交口赞之。
淳熙中,除袁州刑狱参军
朝议欲用为郡,会病卒,时淳熙十一年,年四十九。
见《诚斋》卷一二九《陈择之墓志铭》。
主要活动
  • 1166年,进士
文及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绵州人,移居吴兴字时学号本心
理宗宝祐元年进士
景定间言公田事,有名朝野。
国子司业礼部郎官秘书少监
恭帝德祐元年,自试尚书礼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将至,弃官遁。
宋亡,累征不起。
有文集。
全宋诗
文及翁字时举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吴兴(今浙江湖州)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
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秘书正字,累迁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漳州
四年,知袁州(同上书卷七、八)。
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签书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宰辅五》),出知嘉兴府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今录诗六首。
词学图录
文及翁字时学,一作时举号本心
绵州人,移居吴兴
存词一首。
文及翁字本心
蜀眉州人,住秀州本觉寺
苏文忠三度过访,因立三过堂,勒诗传焉。
诗曰: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谭经日,便觉峨嵋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与题诗满浙东。
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曲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翁川畔待秋深。
全宋文·卷八二○六
文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
宝祐元年进士,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
历官太学录秘书省正字
咸淳中权知嘉兴府权尚书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权礼部尚书侍读
德祐元年初,自吏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兵逼临安,亟出关遁。
宋亡,隐居著书,累徵不起。
有集二十卷。
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三、七○、七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二一,《宋史翼》卷三五本传及所撰文
主要活动
  • 1253年,进士
  • 126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校书郎
  • 126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郎
  • 126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著作佐郎
  • 126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著作郎
  • 1268年,江南西路袁州(宜春),袁州知州
  • 126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翰林学士
  • 126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少监
  • 126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国子司业,10月已在任。
  • 1269年-1271年,两浙西路嘉兴府(嘉兴),嘉兴府知府
  • 1274年-12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2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副使
王时会南宋 1137 — 12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00 【介绍】: 明州奉化人字季嘉号泰庵
王时叙弟。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会稽,遇水涝,郡方催已减免之赋甚急,时会坚持反对,乃罢。
能体恤人民疾苦。
刻意经学,文辞简古,尤喜为诗。
有《泰庵存稿》。
全宋诗
王时会(一一三七~一二○○)字季嘉奉化(今属浙江)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台州司户参军袁州教授,监行在左仓西库,知会稽县湖南转运司主管文字
宁宗庆元六年卒,年六十四。
有《泰庵存稿》三十卷,已佚。
事见《渭南文集》卷三七《王季嘉墓志铭》。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吕大圭宋末元初 1227 — 12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275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圭叔号朴卿
杨昭复弟子。
理宗淳祐七年进士
累官国子编修实录检讨
出知兴化军,以俸钱代输中户以下赋,著《莆阳拙政录》。
迁知漳州军,节制左翼屯戍军马,未行。
蒲寿庚降元,捕大圭命署降表,不从,变服逃入海,为寿庚所追杀。
有《易经集解》、《春秋或问》、《学易管见》等。
全宋文·卷八二三九
吕大圭(一二二七——一二七五)字圭叔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
少嗜学,师事王昭复
淳祐七年进士,授潮州教授,改赣州提举司干官
秩满,连调袁州福州通判,升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兼崇政殿说书
出知兴化军
德祐元年转知漳州,节制左翼屯戍军马。
未行,蒲寿庚降元,强署降表,大圭不署,变服逃入海,为寿庚追杀,年四十九。
著有《易经集解》、《学易管见》、《春秋或问》(存)、《春秋五论》(存)、《论孟集解》等。
见《宋季忠义录》卷八。
主要活动
  • 1247年,进士
  • 1269年-127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著作郎
薛绍南宋 1139 — 12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1212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承之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历知鄱阳宜春二县,有能政。
通判无为军,摄和州,积宽剩籴米十万余,岁饥而民赖以无死。
擢知真州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就迁提刑
官至太常少卿
全宋文·卷六一八四
薛绍(一一三九——一二一二)字承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乾道二年进士第,授台州推官
历知鄱阳宜春县,判无为军,知真州
户部郎淮东总领,迁太府少卿
召为太常少卿,累秩中奉大夫
嘉定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四。
叶适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秘阁致仕薛公墓志铭》(《水心先生文集》卷一九)。
主要活动
  • 1166年,进士
  • 1198年-1199年,两浙西路苏州平江府(江苏省苏州市),两浙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98年-1199年,江南东路池州(安徽省贵池区),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99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市),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99年-1200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
  • 1199年-1200年,淮南东路真州(仪征市),真州知州
  • 1199年-1202年,淮南东路楚州(江苏省淮安市),淮东总领军马钱粮
  • 1200年-120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202年-120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202年-1204年,淮南西路和州(和县),和州知州
罗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袁州宜春人
少贫,屠畜为业,晚卖药市中。
遇异人,授以方术,年几百岁。
徽宗政和二年卒,次日复见其在浏阳市货药,遂以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