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曹耜南宋 1137 — 1197
全宋文·卷六○六四
曹耜(一一三七——一一九七)字仲本,世为开封人,以父曹勋天台(今浙江天台),遂为天台人
绍兴十九年以郊恩奏补成忠郎
乾道五年明州通判八年临安府推官
后出知严州徽州衢州,入为司封郎官,改工部郎中
绍熙元年差知常州,以论罢。
庆元元年差知蕲州,待次里第。
三年以疾卒,年六十一。
楼钥攻愧集》卷一○三《工部郎中曹公墓志铭》。
吕祖谦南宋 1137 — 11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181 【介绍】: 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
吕大器子。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官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
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
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
卒谥成改谥忠亮
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
全宋诗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
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严州教授
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年,参与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
三年,召为秘书郎,兼职如前。
重修《徽宗实录》成,迁著作佐郎
先是奉诏编类《皇朝文海》,六年,书成,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八年,卒,年四十五。
著有《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辑有《近思录》。
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吕祖谦诗,以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为底本。
校以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清胡宗楙辑《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一卷。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八六七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秘书郎著作郎
淳熙八年卒,年四十五,谥曰成
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徵博取,一时卓荦之士皆归心,人称东莱先生
朱熹张栻齐名,号东南三贤
著述数十种,主要传世之作有《书说》三十五卷、《左氏传说》《续说》三十二卷、《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历代制度详说》十五卷、《丽泽论说集录》十卷、《诗律武库》三十卷、《东莱吕太史文集》《别集》《外集》三十六卷等。
詹元宗南宋
简介
乾道七年(1171)严州知州
淳熙九年(1182)吉州知州
淳熙十年(1183)3月23日别与差遣
黄衡北宋
简介
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194)封州知州
庆元三年(1197)严州知州
庆元五年(1199)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滕岑南宋 1137 — 1224
全宋诗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
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
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
有诗集,已佚。
事见《桐江》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六一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号龙岭老樵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
绍熙元年特奏名,筮仕徽州歙县,终更,丁母忧
再调温州平阳丞,秩满请祠,监南岳庙,凡五任。
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
有诗三十卷,号《无所可用集》。
有《钓台集》等三卷传世,计诗三百馀首。
方回滕元秀诗集序》(《桐江》卷一)。
胡宗伋宋 1071 — 11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0 【介绍】: 越州馀姚人字浚明号定翁
刻意于学,哲宗元符间,试礼部不第,归而教授乡里。
高宗即位,授房州文学,调潭州浏阳县,以荐监严州比较务,请祠禄
史称醇儒
潜说友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处州人字君高
宋淳祐四年进士咸淳中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知临安军府事封缙云县开国男
贾似道势方炽,说友曲意附和,故得进。
后守平江兵至,弃城遁。
宋亡,降元,受宣抚使之命。
以官军支米不得,王积翁以言激众,遂为李雄剖腹死。
有《咸淳临安》。
全宋诗
潜说友字君高缙云(今属浙江)人。
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
历知南康军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八)。
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秘书丞,迁军器少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出为两浙路转运判官
三年,迁转运副使
四年知临安府两浙路安抚使(《咸淳临安》自序)。
八年,知平江府
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兵逼境,以乞降输财犒军全城,削职贬南安军(《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
后随二王入留守福州
降元,为元守城,死于兵变(《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有《咸淳临安》。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八○二六
潜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
淳祐四年进士,尝知建德县
咸淳二年三月枢密院编修官权刑部郎官权右司郎官,除秘书丞十一月军器少监
四年朝散郎直华文阁两浙运副司农少卿知临安府,寻措置两浙运司,擢户部尚书
十年平江府明年以城降元。
后为李雄所杀。
编有《咸淳临安》一百卷(存)。
见《咸淳临安》卷四九,《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史胄之南宋
简介
咸淳元年(1265)建德府知府
赵孟(立羲)南宋
简介
景定五年(1264)严州知州
咸淳元年(1265)浙江荆湖福建广南等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
咸淳元年(1265)建德府知府
凌唐佐南宋 ? — 11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徽州休宁人字公弼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高宗建炎初提点京畿刑狱,加直秘阁,知南京
南京陷,刘豫因使为守。
唐佐宋汝为密疏其虚实,遣人持蜡书告于朝,事泄被害。
全宋诗
凌唐佐(?
~一一三二),字公弼休宁(今属安徽)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授大名府司户参军,调夏津县
入为敕令所详定官,历提举京畿江东常平,知严州,以劾罢。
高宗建炎初,起提点京畿刑狱。
三年(一一二九),知南京
金人立刘豫,使为守,唐佐宋汝为密遣人持蜡书告于朝,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事泄被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
新安》卷七、《宋史》卷四五二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三五五
凌唐佐(?
——一一三二),字公弼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元符三年进士第
政和初,为朝散郎权发遣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公事。
建炎初提点京畿刑狱,三年加直秘阁、知南京
南京陷,刘豫因使为守。
唐佐宋汝为等密疏其虚实,遣人归报。
事泄,为刘豫所害,时绍兴二年
有言其事于朝者,诏赠徽猷阁待制
著《易解》一卷。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七》、《新安》卷七、《新安文献志》卷六四。
郑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寿昌人字伯寿
郑颖子。
以荫补官。
大理评事
时权相诬边守王惟中,欲致于死,执法不阿,遂以忤归。
理宗景定间起为大理寺正
出守处州,除刑部郎中,迁军器少监
曾仿范仲淹义田置仁寿庄,以赒宗族。
延玺南宋
全宋文·卷四八九五
延玺隆兴间象山县淳熙初仪真县
四年,以严州观察使知閤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永丰县开国伯使金。
八年,以武节大夫安抚淮西,兼知庐州
十三年,以武功大夫高州刺史除浙东提刑、兼权知明州
宝庆会稽续志》卷二,《宝庆四明》卷一,隆庆仪真县志》卷五,《万姓统谱》卷二八,韩元吉《风鹤楼记》(《南涧甲乙稿》卷一五),《庐州重建包马二公祠堂记》(同上),《周文忠公集》卷一一六。
赵孟传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庆元鄞县人字岩起
宋末累官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
,授沿海宣抚使
世祖至元十五年拜浙东宣慰使
二十一年入为集贤学士,未几卒。
全宋文·卷八二一一
赵孟传字岩起号松壑,宗室子。
历知严州泉州德祐初临安尹
华文阁直学士制置庆元府,擢淮东总领使、浙东制置使,官至户部尚书
见《后村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一、六九及《四明文献集》卷五所载除官制,《景定严州续志》卷二,《延祐四明志》卷五。
杨潮南南宋
简介
咸淳二年(1266)建德府知府
余植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四○
余植咸淳三年建德府建德县
见《景定严州续志》卷五。
吕直之南宋
简介
景定五年(1264)校书郎
咸淳三年(1267)秘书郎
咸淳四年(1268)吏部郎中
咸淳四年(1268)著作佐郎
咸淳五年(1269)建德府知府
咸淳六年(1270)兵部郎中
张徽言北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京西路转运副使
大观二年(1108)主客郎中
政和元年(1111)荆湖南路转运副使
政和二年(1112)2月,转一官。
宣和二年(1120)睦州知州
方回宋末元初 1227年5月11日 — 13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307 【介绍】: 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
幼孤,从叔父学。
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
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
寻罢归,遂肆意于诗。
有《桐江》、《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人
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提领池阳茶盐,累迁知严州
兵至迎降,即以为建德路总管
寻罢,徜徉杭、歙间以老。
虚谷傲睨自高,不修边幅。
贾似道败,尝上十可斩之疏。
晚而归元,终以不用,乃益肆意于诗。
吟咏最多,亦不甚持择也。
其自序《桐江续集》云:「予自桐江休官閒居,万事废忘,独于读书作诗,未之或辍。
」是时年已六十馀矣。
仇仁近尝赠诗云:「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
」颇为时论所笑。
尝选唐、宋以来近体诗评论之,名曰《瀛奎律髓》,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
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
海虞冯定远曰:「方君所娓娓者,止在西江一派。
观其议论,全是执己见以绳缚古人,以古人无碍之才,圆变之学,曲合于拘方板腐之辈。
吾恐其说愈详而愈多所戾耳。
」此言可谓深中虚谷之病矣。
全宋诗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
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
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
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
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
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府尹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
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
以诗游食新贵间二十馀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
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
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
以宋守土官腼颜仕,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
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證明。
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方回或有私愤,而人品确不能称道。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
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万里号虚谷
宋景定三年别省登第,累知严州
入元为建德路总管
桐江集。
洪从龙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五二
洪从龙建德府桐庐(今浙江桐庐)人。
咸淳四年婺源县
见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刘文富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二八
刘文富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人,淳熙二年进士淳熙十年迪功郎严州州学教授
见《景定严州续志》卷三,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