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李继忠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汾州人字化远
李继韬弟。
善骑射,从父李嗣昭征讨有功后唐庄宗时历官成德军司马
后晋时历单、泽三州刺史
其母杨氏善治产,积财巨万。
初,石敬瑭起兵于太原继忠举家归之。
时诸军方困,赖以取足。
敬瑭感而奇之,故车驾入,命连领大郡。
张公铎五代 884 — 9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4—945 【介绍】: 五代时太原乐平人
后蜀孟知祥都知兵马使
后与五臣同受顾命。
孟昶立,加检太尉,累官领保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好文史之学,为政清严。
吴峦五代 ? — 9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 【介绍】: 五代时郓州卢人字宝川
少好学,举明经不中。
后唐末帝清泰中,为沙彦珣大同军节度判官
石敬瑭太原,召契丹为援,彦珣为契丹所虏,主州事,闭门拒守。
敬瑭后晋高祖,以云州入于契丹,而犹守城不下。
契丹围之凡七月
高祖致书契丹解兵,召宁武军节度副使
后代王令温贝州契丹急攻之,牙将邵珂开门引契丹军入,投井死。
常思五代 886 — 9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54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克恭
应募于后唐庄宗,累从戎役,为捧圣军使
后晋初,迁六军都虞候
后汉高祖即位,历武胜军昭义军节度使
无誉可称,唯以聚敛为务,性且鄙吝。
尝济后周太祖于微时,及即位,加兼侍中,后改平卢军节度使,寻卒。
李怀忠五代 886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53 【介绍】: 五代时太原晋阳人字光孝
初事后唐庄宗,累迁都指挥使,遥领辰州刺史
石敬瑭后晋,以怀忠故人,召典禁兵。
石重贵嗣位,入为右羽林统军,改迁左武卫上将军
太子太保致仕。
李崧五代 ?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 【介绍】: 五代时深州饶阳人
幼聪敏,能文章。
后唐,迁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
明宗长兴时契丹入扰雁门太尉石敬瑭太原
敬瑭深德之。
敬瑭后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开运末契丹耶律德光京师,拜太子太师
刘知远大梁后汉为其弟之家人延遇告欲叛,自诬伏,族诛。
石敬赞五代 ?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 【介绍】: 五代时沙陀部人字德和
石敬瑭弟。
少无赖,窜身民间。
敬瑭使人求之,补太原牙将。
累迁曹州御史
后晋出帝开运中,为曹州节度使,恣为暴虐,故召还。
张彦泽兵犯京师,敬赟夜走坠沙濠死。
安金全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代北人。
骁勇善骑射
初事李克用,为骑将
后唐庄宗时累至刺史,以老病居太原,曾力破后梁王檀后梁畏之,目之为“安五道”。
明宗时振武军节度使,病卒。
张彦泽五代 ?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 【介绍】: 五代时人,其先突厥部人,后徙居太原
少有勇力,骁悍残忍。
以骑射事后唐,从战有功,领郡守
后晋高祖时曹州刺史华州节度使,移镇泾州,累官至检校太保
契丹战,频献捷于阙下。
后降契丹耶律德光用为先导,遂率兵入京师,纵军大掠,昼夜以酒乐自娱。
擅杀桑维翰,又杀閤门使高勋之亲属。
德光怒,命监杀之。
赵廷隐五代 ? — 9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 【介绍】: 五代时开封人,一作太原人
初仕裨将,后随孟知祥西川,遂仕后蜀
拳勇有智略,充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
石敬瑭,拒董璋,累官保宁军节度使
受遗诏辅政。
孟昶时封宋王
卒谥忠武
赵德钧五代 ? — 9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 【介绍】: 五代幽州人
本名行实后唐庄宗赐名李绍斌,后改今名。
幽州凡十余年,甚有善政。
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契丹兵太原末帝德钧击之。
德钧迟疑不从,通款契丹,求立以为,仍许石敬瑭长镇太原
契丹不许,遂降焉。
敬瑭至,迎谒马前,敬瑭不礼。
寻卒于契丹
德钧本名行实
幽州人
后唐庄宗赐姓名曰绍斌。
累迁沧州节度使
同光三年移镇幽州
明宗即位
归本姓。
改名德钧
天成中侍中
授东北面招讨使
累官至检校太师中书令
封北平王
晋祖起义晋阳
末帝德钧诸道行营都统
范延光领兵于辽州
德钧欲并其军。
奏请不从。
乃遣使契丹
求立为
晋祖入立。
契丹锁以入蕃。
天福二年卒于契丹
僧德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并州太原人俗姓侯
学业精深,尤精于《瑜伽论》。
高宗征为翻经大德,参义净译场。
高宗悦之,授昌平县
后住洛阳佛授记寺。
终年六十余。
著有《义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侯氏
太原人也。
仪容瑰丽。
学业优赡。
于瑜伽论。
左所如意高宗诏为译经大德。
又与胜庄大仪等。
同参义净译场。
对扬称旨。
封昌平县开国公
累井田至三千户。
上赐赞曰。
河汾之秀。
山岳之英。
早袪俗累。
解尘缨
缁门仰德。
绀宇驰声。
式亚龙树。
爰齐马鸣教门歆艳焉。
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
顷之升寺任。
中外肃然。
卒年六十馀。
义门
行于世。
释德感
姓侯氏
太原人也。
仪容瑰丽学业精赡。
众典服勤于瑜伽论特振声彩。
天皇大帝徵为翻经大德。
又与胜庄大仪等同参义净译场。
对敡受赐言谢浏亮。
帝悦寻授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田至三千户。
帝为赞曰。
河汾之宝。
山岳之英。
早祛俗累。
解尘缨
缁门仰德。
绀宇驰声。
式亚龙树。
爰齐马鸣。
为时君之所贵为若此也。
御制风行缁伍荣之。
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
晚升寺任中外肃然。
终年六十馀。
义门行于世。
如其七方便人回心渐顿悟义。
湛法师
为勍敌耳。
故交绥而退焉。
僧宗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西河平遥人
玄奘弟子。
玄奘新翻诸经论,宗哲就之学,备穷经典,于玄奘门下号为“得意哲”。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西河平遥人也。
稚岁天资聪颖。
既寻师范。
三藏奘公
方翻经论从之。
时历周星。
学穷诸典。
其淹贯该博。
门下。
号得意
启后又谓之为法江
曰。
为谢诸人。
毋为此目殊。
不知法海近在乎太原也。
所指者。
浮丘云。
尝著义例沼法师以其佛位三事喻中。
三点三目。
强分上下。
胜劣配属。
太成巧诬。
噫是岂知哉。
释宗哲
西河平遥人也。
稚岁而有奇相聪颖天资。
既寻师范砥节饰躬。
玄奘三藏新翻诸经论。
就其门请益无替。
凡几周星。
备穷诸典。
若指于掌。
门下号为得意哲慧布之题目焉。
后因讲唱厥义日新。
时谓之为法江
曰。
为吾谢此品藻焉。
殊不知法海在乎大原矣。
所指者盖浮丘为沧溟也。
悯学者不达其意。
而师悖哉。
乃著义例。
寰海之内莫不企羡。
其如说佛位三事喻中。
沼法师言。
三点三目强分上下。
胜劣配属太成巧诬。
云。
三事俱得。
无名师品量。
退而省之。
其得矣。
号之得意
岂虚也乎。
师所以成馀师之说也。
聂文进五代 ? — 9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并州人
善书算。
刘知远太原,以为押司官
知远后汉,拜枢密院承旨
郭威镇邺,文进居中用事,谋杀杨邠等,指挥杀戮。
京师隐帝遇弑,文进亦见杀。
何福进五代 889 — 9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54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善长
从军,以骁勇闻。
后唐庄宗宿卫军校
末帝清泰中范延光平邺,以功历、陇二州防御使
后晋出帝开运中左骁卫大将军,与李筠等力战拒契丹
后汉高祖时曹州防御使检校太保
后周太祖入平内难,以辅佐功拜忠武军节度使,移领镇州
数年之间,北鄙无事。
卢质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南人字子徵
幼聪慧善属文。
唐末为秘书郎
后游太原晋王李克用以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张承业等定议立庄宗为嗣。
庄宗即位,欲以质为相,性疏逸,不欲任责,因固辞不受。
太原尹、北京留守,迁户部尚书翰林学士
后晋高祖入立,以疾分司西京,拜太子太保
卒谥文忠
字子徵
河南人
芮城
天祐三年
李克用承制检校兵部郎中
庄宗之立
有翊赞功。
累擢户部尚书知制诰
翰林学士承旨
同光元年从平梁。
兵部尚书
赐论思匡佐功臣
天成元年特进检校司空同州节度使
明年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
就加检校司徒
三年入拜兵部尚书
四年进封开国公
长兴二年检校太保河阳节度使
入为右仆射
应顺初检校太傅
正拜河南尹
太子少师
清泰末复为右仆射
晋祖入立。
以疾分司洛阳
少帝嗣位。
太子太保
天福七年卒。
年七十六。
太子太师
谥文忠
张瓘五代 ? — 9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同州车渡村人。
张承业从子。
承业后唐庄宗,甚见委遇,乃奔太原,得任麟州刺史
后晋密州刺史,后入居环卫
郭瑾五代 891 — 9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50 【介绍】: 五代时太原晋阳人字守节
从军,能骑射,历河中教练使
后晋,累官至左神武统军、镇鄜州
后汉高祖立,镇滑台,官终彰德军节度使
郑珙五代 ? — 9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 【介绍】: 五代时青州人
少有异才。
刘崇太原尹时,辟为留守判官
后汉隐帝乾祐初枢密使郭威有大功,与刘崇有隙,因劝据有晋阳,以图发展。
从之。
后汉亡,北汉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寻为礼部侍郎奉使于辽,请行册礼。
在辽因饮酒过量卒。
孙汉英五代 ? — 9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
孙汉韶弟。
少事戎伍,稍至都将后唐时迁东面马步军都指挥使
以其兄汉韶降蜀,久不得调。
后汉乾祐中,为绛州刺史检校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