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五十九卷目录

 青州府部汇考一
  青州府建置沿革考
  青州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青州府星野考

职方典第二百五十九卷

青州府部汇考一

青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益都县附郭〉
秦,齐郡地,汉置益县,属北海郡。武帝时,封淄川。懿王子为益都侯,立国于此,传子及孙,国除,复为益县。东汉属乐安国,曹魏始名益都,置县寿光县,南属齐国。晋更名利益县,属乐安国。永嘉末为前赵将,曹嶷所陷,改筑广固城,有大涧甚广,因之为固,故名。据险扼要,在县西四里尧山之阳,逮刘裕恢复,改筑东阳城,为刺史治;南北朝刘宋未,初间复,别置益都县,属齐郡;元魏因之。后齐天宝七年,废临淄,移益都县治郡城。后周于此置总管府;隋开皇初,郡废,置青州府。大业二年,州废,置北海郡;唐改置青州北海郡。宋因之;金为益都府治;大定八年,于此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元为益都路。倚郭明,改益都为青州府县,仍附郭。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一百七十七里。
临淄县
周以营丘封太公,为齐国;后献公徙都临淄,亦营丘地;秦属齐郡;汉置临淄县,为齐郡,治城临淄水,故曰临淄;东汉因之,为齐王国都;晋为齐国,治青州,刺史亦治于此;南北朝刘宋元魏因之,改国为郡;后齐省入益都;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青州;大业初,省高阳、时水二县入,移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唐武德八年,复省时水入后州,改为青州北海郡,属如旧;宋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至元三年,并入益都县,十五年,复置,属益都路;明属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六十一里。
博兴县
殷薄姑氏国,周成王灭之,以其地益封齐。秦属齐郡;汉置博昌县,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晋因之;南北朝刘宋因之;元魏属乐安郡;后齐改为乐安县;隋复曰博昌,属北海郡;唐武德八年,省乐安、安平二县入;五代、后唐讳昌,始改曰博兴,属青州;宋因之;金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州,属益都路;明复为县。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七十六里。
高苑县
周地,名苑墙,或云:齐桓公尝置苑囿此地。汉置高苑县,属千乘郡;东汉曰高苑,属乐安国;晋曰高苑,古字宛、菀、苑盖通用;南北朝废,别于县西二里故城置长乐县,属渤海郡;元魏因之;后齐改属长乐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青州;十六年,属淄州;十八年,改长乐曰会城;大业初,复名高苑,属齐郡;唐武德初,属邹州;八年,邹州废,属淄州,后改州为淄州郡;景龙元年,析置济阳县;元和十五年,复省入;宋初因之;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复为县,隶淄州,即县治,置军使;金因之;元属益都路;明属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三十一里。
乐安县
周广饶地,属齐。秦属齐郡;汉置乐安县;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晋废,入广饶县,属齐国;南北朝刘宋复置为千乘县,属乐安郡;隋开皇初,罢郡属青州,又废广饶,移千乘于广饶城;大业二年,罢州为北海郡,县仍为属;唐以千乘及博昌、寿光置乘州,寻罢州,以县属青州北海郡;宋因之;金复为乐安县,属益都府;元属益都路;明因之。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九十五里。
寿光县
夏斟灌氏地。周、春秋、战国属齐;秦属齐郡;汉置寿光县,属北海郡;东汉属乐安国;晋因之;南北朝刘宋省;隋开皇六年,以纪县、剧县、斟县地于县北十里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属青州;十六年,析置闾城县;大业初,废,入寿光,属北海郡;唐初属乘州,寻州罢,属青州北海郡;宋属益都府;元属益都路;明属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一百三十里。
昌乐县
夏营丘邑,商故国。周武王以营丘封太公,遂筑此为都城。晏子曰:先君太公筑营之丘。临淄乃其境上,春秋谓之缘陵。汉置营陵县,为北海郡治;东汉迁郡治于剧,营陵为属;晋初属城阳郡;太康中,割属东莞郡;南北朝刘宋属高密郡;元魏属平昌郡;后齐废;隋开皇十六年,于营陵故地置营丘县,属潍州;大业初,州废,改属北海郡;八年,县亦废;唐初,营丘民汲嗣率乡人扼贼于此,权治杞州;武德二年,复为营丘县,同北海属潍州;八年,潍州废,县亦废,入青州北海郡;宋乾德中,复置安仁县,寻改曰昌乐,属潍州;金因之;元至元间,省入北海;明复置,属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九十八里。
临胊县
周齐伯氏骈邑,即桓公与管仲地。汉置临胊县,属齐郡;东汉属齐国;晋属东莞郡;南北朝刘宋省入昌国县,属齐郡;元魏因之;隋开皇间改为蓬山,属青州;大业初,复名临胊,属北海;唐宋俱属青州、金属益都府;贞祐间,析置穆陵县;元省入益都,寻置,属益都路;明因之。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一百一十里。
安丘县
周根牟国地,又为莒渠丘父封邑,后为齐并。秦属齐郡;后属琅琊郡;汉置安丘县,属北海郡,琅琊亦有安丘县,盖安丘、山界二郡,故各以名其县;东汉更名安平,属北海国;晋复名安丘,属东莞郡;南北朝刘宋割属平昌郡;元魏因之;后齐省入昌安县;隋开皇十六年,析昌安地于牟乡城,置牟山县,属密州;大业二年,省昌安入,改名安丘,属高密郡;三年,移治汉平吕城;唐武德三年,移于今地;六年,省郚城县入;乾元二年,更名辅唐,属密州高密县;五代梁曰安丘;后唐复为辅唐;晋省入胶西县;宋开宝四年,复置安丘县,属密州;金元因之;明省州入诸城,改安丘,属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一百七十四里。
诸城县
周鲁诸邑,春秋文十二年,城诸即此。秦属琅琊郡;汉诸县,属琅琊郡;东汉属琅琊国;晋属城阳郡;南北朝、刘宋、元魏属东莞郡;后齐省入东武县,为高密郡治;隋开皇间改属胶州,寻改为密州,改东武曰诸城;大业初,升州为高密郡,诸城仍为郡治;唐复置密州,以治诸城;宋金因之;元仍旧,宪宗三年,省司侯司入;明省密州入,改属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一百八十一里。
蒙阴县
周鲁附庸颛臾国地,后为齐所并。汉置蒙阴县,属泰山郡;东汉废入东莞县,杜预曰:东莞,蒙阴县也。晋复置蒙阴,属琅琊国;南北朝、元魏并入新泰县,《魏书》新泰县注曰有蒙山;齐复置,后废蒙阴入新泰;隋属琅琊郡;唐宋因之,元中统二年,以李坛之乱,又省新泰入沂水县,以其地置新寨镇,因其地广邈不可治,皇庆二年,复以新寨镇置蒙阴县,为莒州属邑;明改直隶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五十里。
莒州
周武王封少昊,后嬴兹期于莒为子国,为楚所灭。战国属齐;秦属琅琊郡;汉置莒县,为城阳国都;东汉属琅琊国;曹魏于莒县置城阳郡;晋因之;南北朝刘宋改为东莞郡治;元魏因之;齐复置义唐郡;后周于沂水县置莒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独以莒县属琅琊郡;唐武德五年,以沂水、新泰、莒县复置莒州;贞观八年,州废,以莒县属密州;宋因之;金置城阳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更为莒州,治莒县。元因之,属益都路;明省县入州,割蒙阴直隶青州府。皇清属青州府,编户一百七十里。
沂水县
周、春秋时为鲁东郓邑,后为齐并。东郓,莒鲁所争;西郓,昭公所处也。汉置东莞县,属琅琊郡;东汉属琅琊国;晋于此置东莞郡;南北朝刘宋因之;元魏孝文于此置新泰县;后齐废东莞郡为东安;隋开皇初,郡废,改新泰曰东安;十六年,改东安为沂水,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城,属莒州。大业初,州废,属琅琊郡;唐宋俱属沂州;金元俱属莒州;明仍置沂水县,属莒州。皇清属青州府,莒州编户一百四十三里。
日照县
汉琅琊郡,海曲县地,旧设盐官于此,名日照;魏、晋、南宋、北魏、隋、唐、宋俱莒县地;金始置县,属莒州;元因之;明属莒州。皇清属青州府,莒州编户八十三里。

青州府疆域考

     府县《志》合载青州府疆域图

《府志》不详,《县志》体例不一,今姑照原本载之〉本府
郡名青者,青东方也。居少阳,其色为青,取生生不已之意。青州之域,北去京师千里,东界莱州潍县百里,西界济南淄川百二十里,南界兖之沂州三百八十五里,北界济南利津百九十里。东西广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五百七十五里,古齐地。
益都县
东界昌乐县五十五里。
西界济南府新城县一百里。
南界临胊县二十五里。
北界临淄县三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五十五里。
南北袤五十五里。
临淄县
东至益都县,界朱良店三十里,到寿光县七十里。
南至益都,界淄河店南十五里,到益都五十里。西至济南府长山县,界皇晋村三十五里,到长山县九十里。
北至乐安县,界黄丘店二十五里,到乐安五十里。
东南至益都,界齐陵十五里,到昌乐一百里。西南至益都,界金陵驿三十里,到淄川县九十里。
东北至彭家庄三十五里,到寿光县八十里田。西北至博兴县,界大夫店北二十五里,到博兴九十里至。
京师九百五十里,至省三百里,至本府五十里。
博兴县
东至乐安县六十里,以刘官庄店为界,至县治四十五里。
西至高苑县三十里,以姚家套为界,至县治八里。
南至临淄县九十里,以兴福为界,至县治五十里。
北至蒲台县六十里,以杨家桥为界,至县治十八里,北至
京都八百里。
南至江南一千七百里;
西南至省二百八十里;
东南至本府一百四十里;
东西广六十里,
南北袤九十里。
高苑县
东至博兴县三十里,以姚家套为界,至县治二十里;
西至青城县五十里,以田镇为界,至县治三十里;
南至新城县三十里,以小清河为界,至县治五里;
北至蒲台县七十里,以旧镇为界,至县治四十里;
东南抵临淄县九十里,以通济桥为界,至县治五里;
西南抵邹平县七十里,以岔河为界,至县治七里;
东北至利津县一百四十里,以郑家店为界,至县治三十里;
西北抵武定州一百四十里,以田镇为界,至县治三十里;
东南达本府一百五十里;
西南达省会二百四十里,至
京都八百里;
至江南一千七百里;
东西延五十里,
南北袤四十里。
乐安县
东至彭家道口寿光县,界三十里;
南至黄丘店南临淄县,界二十三里;
西至白家务博兴县,界十里;
北至稍头村利津县,界一百里;
东南至邓家庄寿光县界,二十七里;
西南至张郭店临淄县,界二十五里;
西北至利城博兴县,界二十里;
东北至海口一百一十里;
南抵府城九十里;
西南抵省城三百五十里;
西北抵
京师九百里;
西南抵江宁一千六百里;
广四十里,袤一百二十三里。
寿光县
城至海涯一百里;
东至斟灌四十里斟灌之东,即潍县界;
南至纪城二十五里纪城南三里许即益都界西至阳水四十馀里;
北至青州七十里,去济南四百里;
广九十里,袤一百三十里。
临胊县《县志》不载。按《府志》图考。〉
县在府东南四十里;
东界安丘七十五里;
西界益都七十里;
南界沂水一百五里;
北界益都二十里;
东西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
安丘县
东至潍水高密,界五十里;
西至雨罗临胊县,界六十里;
南至清河诸城,界六十里;
北至归疃潍县,界十里;
西去府百六十里,去省五百里,去
京师一千四百里;广百四十里,袤七十里。
诸城县
东至胶州界七十里;
西至莒州界五十里;
南至日照县,界百二十里;
北至安丘县,界六十里;
抵本府二百八十里,抵省城六百三十里,达
京师一千二百里,广一百二十里,袤一百六十里。
蒙阴县
正东四十里黄草关,接沂水县西界;
正西四十五里南鲍村,接新泰县东界;正南四十里抵蒙山,接费县北界;
正北一百六十里鲁山,接益都县南界。
东南四十里紫荆关,接费县东北界;
西南三十五里白马关,接费县西北界;
东北六十里坦埠,接沂水县西界;
西北一百里栾家庄,接莱芜县东南界;
由县治北三百五十里,达于青州府西北四百里,达于山东布政司,达
京师陆路一千三百里,水路二千零六十里,历陆
路三百二十里,至济宁登舟,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二百里。
昌乐县
东至潍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益都县,界十五里;
南至安丘县,界八十里;
北至寿光县,界一十里,至
京师一千一百里。
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
莒州
东至日照县,界平柳河铺五十里;
南至沂州,界大神堂铺九十里;
西至沂水县,界苏家峪铺六十里;
北至诸城县,界汉王铺一百二十里,至
京师一千五百里。
东西横一百二十里,南北纵三百六十里。
沂水县
县在州之西八十里;
东界本州十里;
西界蒙阴八十里;
南界沂州一百二十五里;
北界临胊一百五里;
东西广九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五里。
日照县
东扺石臼所二十里,接海;
西抵九里坡莒州,界一百里,至莒州一百六十里。
南抵分水江南赣榆,界九十里,至赣榆一百六十里。
北抵两城集、诸城县,界四十里,至诸城一百六十里,至本府四百六十里,至省城八百里,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径二百二十里,广一百二十里。
形胜附益都县
《县志》未载形胜
临淄县
南距牛山,西绕时水、淄渑,北流活活,东秦之走集郡。徼之胜概
附八景
龙池秋月  高阳酒馆  牛山春雨西寺晚钟  矮槐夏阴  淄河晚钓桓台旧址  晏相遗冢
博兴县
本县距青州百四十里,地势平衍,无山陵之峻,绝林壑之幽奇,惟西南一带有小清、诸河汇流环抱,万一有警,则决水捍城,汪洋浩瀚,可保无虞。至城北渐高,水不及护,则用屯劄守御之法。东北、西北增置敌楼,肩背相望,足称一邑之形胜云。
附八景
蒲姑春草  柳桥夜月  贝丘风细湾水霞明  通济酒家  南湖渔棹东野田畴  西城蔬圃
高苑县
唐县令李仁碑包泰山而作镇,负东海以为池,《山东通志》:商山峙其东,清河阻其西。
城之四周,西北高阜,东南污下,大清河经其北,小清河界其南。
附八景
南山霁雪 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奇崎晴岚,四时皆佳,至雪霁后,则一岩簇玉,万树缀琼,宛然天开图画也。
济水明霞 水横县南五里,澎湃潋滟,状难尽写,乃若朝晖夕照掩映波中,始知水天一色,霞鹜齐飞非虚语矣。
灵庙遗忠 灵侯周厉王时三谏官也,祠与墓俱在城内。
笼河播孝 颜文姜笼,盖水也,发源颜神镇,流至岔河入境。
翟城春雨 县西北长堤如带,父老传云:此古翟城也。
灵台秋月 县东郭稍北,有台岿然,相传为灵异台。
南浦渔歌 浦名锦秋,饶鱼藕,土人竞采取之。
古墟牧唱 墟为鲁仲连墓,在县西五里,遗址尚存。
乐安县
《县志》未载形胜。
寿光县
《县志》未载形胜。
临胊县
东有灵纪诸山,群峰插汉,西有逢嵩绎络,叠嶂摩云。
南则穆陵,三关横亘长,城险阻可守,北则俯临三涧,环以绝巘,夹道难驰,岂非十二河山由来称胜者乎。
安丘县
《县志》未载形胜。
诸城县
东峙庐山,南挹马耳,泆淇环其西,潍浯阻其北,苏子瞻盖公堂记云:东并海,南放之九仙,北属之劳山,此形胜之大观也。
蒙阴县
《山东通志》:前据蒙山之险,后阻穆陵之固。野言百流出其中,千峦环其外,颇有四塞之固,在所不争之区。
昌乐县
《旧志》:面云门而作,镇负沧溟以为池,势拱上游,地当孔道。
附十景
剧县春晴  营丘夜雨  黄村黍熟白石花飞  龙洞云开  马山雪霁孤峰夕照  方水朝烟  庵上僧钟埠头人集
莒州
北枕大岘,东襟溟渤,南据沂赣之上游,西接龟蒙之左鄙。
附八景
屋楼春晓  浮来夕照  西湖烟雨络山樵牧  马鬐耸翠  书院夜诵沐水拖蓝  山寺晚钟
沂水县
面表临沂,背枕穆陵,左携莒父,右提龟蒙。河东冲而南折形,如玉符之悬肘,山左肱而西抱,势若宝月之堕怀。
日照县
大洋环东,群山萃秀,南北走集,青莒维藩。《明一统志》:东道之雄,凭负山海。
《通志》:孤奎南峙,沧海东濒。
《郡志》:地控青齐,山连兖鲁。
南燕潘聪云:四塞之固,负海之饶。
木华海赋:洪涛澜汗,万里无际。
附十景
聚奎耸翠 即聚奎山,形如笔架,青翠欲滴。丝河烟雨 即丝山、河山,每将雨,山顶辄有云。如冠
空水喷珠 即空中水山也,其岩水下流瀑布,如珠累累不绝。
矮岐朝元 即矮岐、朝元二山,顶有岐峦,中有朝元观、银杏树,大数围,山形环抱,竹木参差。驮儿真像 即驮儿山,在城西北,绝顶后有石如人负小儿状。
碧瀚连天 碧瀚,东海也,在县东二十里,潮汐滔天。
珠盆银浪 县东大海,每日将出,形如花盆,托之色赤若珠,其波浪照耀,如银光彩夺目。海市奇观 按齐乘海市之名,始见江邻几。《杂志》:夏三四月、秋七八月天气晴和,东风微作时,常常见之,见则城郭、山峦、林木、楼阁、车马、旌旗、衣冠人物,杂奇变幻,恍惚若真。
蹬山春晓 三月间含桃盛开,凌晨一望,粲若朝霞,山花辉映,春色莫丽于此。
娄沟夜月 在县西北九十里,山径迂曲,入六七里许至三官庵,当星月皎洁,群岚献秀,林木参差,月色出没,隐现景况不一,殊有异观云。

青州府星野考

        《府志》齐分
女、虚、危在子元枵之次齐分野。
《天文志》曰:齐国入虚六度,北海入虚九度,乐安入危四度。
《天文志》曰:须女、虚、危,元枵也,初须女五度,馀二千三百七十四秒四少,中虚九度,终危十二度,自济北东,踰济水,涉平阴,至于山茌,循岱岳众山之阴东南及高密,又东尽莱邑之地,得汉
北海千乘,淄川、济南齐郡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古齐纪》祝淳于莱谭寒及斟鄩有过,有鬲。蒲姑氏之国,其地得娵訾之下流,自济东达于河外,故其象著为天津,绝云汉之阳,凡司人之星与群臣之录,皆主虚危,故岱宗为十二诸侯受命府,又下流当九河末,派比于星纪。
今青州属邑,曰益都,曰临淄,曰博兴,曰高苑,曰乐安,曰寿光,曰昌乐,曰临胊,皆齐之旧境也,宜属于此。
鲁分
奎娄在戌,降娄之次鲁分野。
《天文志》曰:东海入奎一度,琅琊入奎六度,城阳入娄九度。
《天文志》曰:奎娄,降娄也,初奎二度,馀一千二百一十七秒十七少,中娄一度,终胃三度,目蛇丘、肥城,南届钜野,东达梁父,循岱岳众山之阳,以负东海;又滨泗水,经方与、沛留、彭城,东至于吕梁,乃东南抵淮,并淮水而东,尽徐夷之地,得汉东平、鲁国、琅琊、东海、泗水、城阳、古鲁薛、邾莒、小邾、徐郯、鄫、鄅、邳、邿、任宿、须句、颛臾、牟遂、铸彝,介根牟及大庭氏之国,奎为大泽,在陬訾。下流,当钜野之东阳,至于淮泗、娄胃之墟,东北负山,盖中国膏腴地,百谷之所阜也。
今青州属邑。曰莒州,曰沂水,曰日照,曰安丘,曰诸城,曰蒙阴,皆鲁之旧境也,宜属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