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父溥赠尚书令中书令追封鲁国公可赠太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武溪集》卷一一
敕:朕嗣保丕基,奉顺旧典,致诚恤祀,尊祖配天。
四海骏奔,三神纯佑,诞布霈泽,被及中区
矧惟参典机衡,陟降左右,因予继孝之志,特厚显亲之荣。
某父某,佐命元勋,兴邦硕老,经纶王业,勤劳我家。
翼贲竭其股肱,缔构同于柱石,云龙胥会,寰海具瞻,功格皇天,德垂后裔。
肆惟令嗣,辅予冲人,祗畏一心,赞襄万务。
陪祠展肃,追远均恩,宜因国爵之荣,更益帝师之重。
可。
兄贻正赠太师可赠中书令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武溪集》卷一一
敕:朕祗修祼鬯,躬执圭币,至诚蠲洁,上帝顾临
九州骏奔,万国嘉靖,思与臣庶,同兹休祉。
矧以国婚之重,宜广天伦之爱。
某兄某,名臣之子,素行自饰,早登赤韨之士,尤号白眉之良。
功昭于时,位不充量。
屡推恤典,以宠华宗,庸为戚里之荣,亦表相门之美。
增崇西省,式贲京原。
可。
祖赠太师尚书令王伦宜特赠兼中书令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武溪集》卷一一
敕:朕嗣守丕业,奉顺先猷,三岁一郊,百神受职。
芬芳上达,明灵降休,式敷纯嘏,浃于区域。
恩被于远,当由近始;
泽浸于外,必自内均。
某祖某,以廊庙之才,逢风云之会,功在彝鼎,位登台衡。
厥有令孙,备职先朝,坐论妇礼,有光彤管。
因此视卿之秩,尝启真王之封,宜兼鸡树之荣,更耀密章之赐。
可。
中书令太尉沂国公墓志铭822年6月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长庆二年某月某日。
司礼氏持第一品幰弩已下备卫。
椎钲鼓鸣铙箫笳笛。
前导我沂国公洎某国夫人某氏合葬于某县某乡某里某原。
先是沂国嗣子肇乞予铭墓石。
沂国公姓田氏
讳某
字某
平州卢龙人
曾祖璟。
官至郑州别驾
祖延恽。
官至安东都护府司马
沂国既贵。
尚书右仆射
父庭玠。
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相州刺史中丞
沂国既贵。
累赠至司空
公本讳兴
司空第某子。
敏隽
年十八。
为魏博衙前都知兵马使
自是魏剧地剧职尽更之。
太子宾客沂国公累加殿中御史侍御史中丞秘书监
元和七年节度副使
步射之众皆隶焉。
魏帅季安卒。
子怀谏始十馀岁。
恶辈树之。
不累月。
魏法大坏。
一旦万众相叫噪。
皆曰田中丞当为帅。
公曰。
叱叱止止。
众曰。
何谓也。
公曰。
尔辈牵制孺子犹一累。
吾焉能受。
尔辈即欲受吾使。
用我乎。
皆曰诺。
公曰。
孺子之家敢有辱者死。
擅杀人者死。
掠财者死。
天子未命敢有言吾麾节者死。
讫吾世敢有不从吾忠孝者死。
汝辈可乎。
皆曰可。
公乃状其事于先帝。
先帝大悦。
工部尚书魏博相卫贝澶六州节度支度田观察处置制。
刻节以授之。
而又赐缗钱。
赦死罪。
复租入。
公乃献地图。
口籍
修职贡。
吏员
凡魏之废置。
不关于有司者悉罢。
军司马已下。
皆请命于廷。
然后斩暴乱。
叙劳旧。
僭异
禁闭
家家始以灯火相会聚。
亲戚吉凶通吊问。
出入封无所诘。
魏之人。
老者闻见平时多出涕。
少者不知所以然。
百辟四方皆奉贺
明年锡嘉名。
明年仆射
十三年子布功于蔡。
司空
十四年帅师克东平
司徒章宰相事。
八月京师
侍从
先帝付以山东
侍中实封以遣之。
十五年。
会上新即位。
成德表帅。
上曰。
非吾勋贤
莫可入者。
中书令以往焉。
是日命子布节度河阳以张之。
公既入镇。
去就事法犹在魏。
魏之人相与立石乞文于陛下。
陛下诏臣稹为文以付之。
先是瀛之乐寿博野入于镇。
公乃奏归之。
长庆元年七月
幽州乱。
公即日命将悉帅麾下集于境。
镇人初受制。
未惯用于王。
是月二十八日潜作乱。
公薨于师。
年至五十八。
天子震悼。
五日朝
册赠太尉
下诏徵天下兵。
且命子布脱缞绖总魏师以自报。
兵势未合。
布冤愤自杀。
遂罢讨。
三年。
镇人归其丧。
诏葬有加焉。
呜呼。
魏之法虐切疑忌。
诸将以才多死者。
公既故为刺史子。
又多才好读书。
识理乱形势。
孝友信义
士众多附服
官望已重。
不宜免。
然而晦养谨慎。
不下二十年。
讫无祸。
用是建大勋。
更大镇。
模样声名。
施于后世。
身以忠殁。
子以孝殁。
累累在坟下者。
如公几何人。
公若干男。
若干女。
子布
魏博节度使
子肇。
凤翔府少尹
子犨。
将军
子某。
某官。
子某。
某官。
女邵氏某氏妇。
近世勋将。
尤贵富者言李郭。
然而汾阳西平
犹不得父子并世为节制。
公与子布同日登将坛。
诸子洎伯季。
龟緺金银。
被腰佩者十数人。
不亦多乎哉。
铭曰。
忠乎仁乎。
可以用于彼。
而不可用于此乎。
何魏人之不我以异。
而镇人之不与我为徒。
化苌宏而为血。
辨青旂于苇蒲。
感异物之先兆。
岂人力之能图。
送横之客歌薤露。
吁嗟沂公今已乎。
故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枢密使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一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保中书令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景祐三年1035年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景祐元年秋八月壬戌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公薨于位,天子震悼。
翌日,临其丧,废朝三日。
以太保、中书令告其第,命鸿胪内侍通治丧事,赙物恤孤,卒用其加等。
礼官考行,谥曰文康
即以其年十月,葬河南府河南县洛苑乡魏封原,举二夫人祔焉。
公讳曙,字晦叔,其先太原人
始,王氏居太原,为著姓,其后有徙西河者。
公之先君,能传其世系之所从,实隋世文中子之弟绩之后。
绩号东皋子,东皋而下,间有儒者,然不大显,亦未尝去河汾。
经乱亡,其谱不复贯叙,故后世唯祖东皋子
至公始葬先君河南,今遂为河南人
曾祖杰,祖崇,生兵间,以义勇自许。
河东大将周德威闻其名,召补裨校。
德威后帅燕军,以战死。
失知己,功业不著,以寿终。
景纯,少客燕地,感家世儒者,不当用材武进
乃南游嵩洛,得左嵩谭用之者为之友,寖以文称。
太原,至境上,时刘氏方据其地,叹曰:「天下将定,以区区一方支天下兵,此危国也」。
遂不入,止上党,帅延致幕府
府罢,不复作吏,购四方书,或手抄之。
晚年,书数千卷。
端拱中,终京师
及公之贵,追荣三代,曾祖太傅,曾祖妣张氏韩国太夫人
太师,祖妣阎氏齐国太夫人
太师尚书令,妣祁氏鲁国太夫人
公少举进士淳化三年上第。
释褐河南府巩县主簿,再调定国军节度推官
咸平中,天子用古科目考方闻之士,工部尚书赵公昌言举公贤良方正,试入等,授著作佐郎,出知明州定海县
代还,为群牧判官,赐五品服,迁太常丞
受诏脩《传灯录》,判三司凭由勾簿司,考发开封贡士
坐失实,出监庐州茶税。
东封加恩,迁博士通判陈州
未至任,诏还,豫脩《册府元龟》,以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赐三品服。
从祀汾阴,迁工部郎中,改右谏议大夫河北转运使
部吏受赇失举,劾罢,知寿州,改淮南运使
归朝,勾当三班院纠察在京刑狱权开封府事。
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开封府日保任掾吏犯法,降授左司郎中
寻复谏议大夫,召为给事中太子宾客
天禧三年,同知礼部贡举,所诎士或倡言被抑,无行者从而哗之,不复辨状,降为谏议大夫
俄复给事中同知通进银台司、门下封驳事,兼群牧使
四年,寇莱公被罪,坐姻累罢学士,知汝州
乾兴元年,犹以前坐责授郢州团练副使
天圣元年,起为光禄卿、知襄州
二年,再知汝州
四年,复给事中、知潞州
六年,迁工部侍郎,知河南府,移永兴军
七年,入为御史中丞理检使
七月,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明道元年六月,朝,入殿庐,未及对,以疾还第,即上章求解政事。
七月,授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知陕州
是冬改元推恩,迁吏部
二年夏,徙知河阳
,再知河南府
十一月被召,加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明年七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未几疡发,下乎浸淫,以至大病,享年七十二。
公幼得先公所聚书,读之,至《周官》、《春秋》,尤极其义,故为文章,必本制度,临政长于断事
虽天性通悟,发为事业,迹其源流,盖有助焉。
景德中,天子尝命近臣修书,时杨文公在翰林,公止太常属丞,制以二公并命。
论者以材名等夷,非复爵位差降也
临益部日,会岁饥,众心颇摇。
公曰:「往时蜀扰,非有豪杰为倡先,特以攘寇不息,驱而合之,浸大耳。
今欲制其前,莫若禁盗」。
于是严盗法,犯者一切皆死。
出金谷募告者,又俾爪牙吏摘其囊橐画谋者,久必就拘,或示惨刑,人股栗,岁中遂无盗。
然用他法皆宽平,诖误多贷免。
尝有卒夜告其军将乱,公覆状,立辨其伪,斩之,军士皆感泣。
蜀旧以季春粜廪粟以济民,言利者增其直,公抗奏复旧,著为定制。
先是,礼部尚书张公咏再守成都人怀之,以为后无继者。
及公去,遂有「前张后王」之谚。
其临他郡,则因其俗而治之,施其术若无穷,然使人爱之,如蜀人为尤重。
狱讼无细大,必精意处之。
上党有杀人者,公察情非是,面讯其状。
其人以为不得真杀人者,已无免理,卒不自明。
僚吏亦言不足疑。
公密以物色,捕杀人者,得之,作《辨狱记》以戒理官
前在西部,有中人建议广旁陵屋居,僦之取利,以荐园寝。
公上言神道尚静,今亟有兴作,牟细利,为家人烦亵之荐,非所以奉祖宗意。
于时近倖方用土木取功赏,书奏,皆惮其守正。
中宪日,属玉清昭应宫灾,诏以卫卒及掌事者付台劾火起状。
太后临政,谓公曰:「此人火,非天灾,必戮守卫者」。
公上疏曰:「昔鲁桓、僖宫灾,孔子以为桓、僖亲尽,当毁者也。
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曰:『高庙不当居辽东,高殿不当居陵旁』。
故天灾若语此宫所建非应经义,望以臣议下大臣,茍不合故典,请归田里」。
时议者或云宫当修复,大臣虽以财费不充沮之,未有斥言不当建者。
及公援据经典,辞颇切至,上及太后皆感悟,薄前守卫者罪,修宫议亦寝。
明道中,岁旱,公以成汤六事为言,且云:「今一岁四赦,则政不节,一事也,愿深以五事为戒」。
河阳,会遣使济渎祠醮,公上言岳渎山川自非时祀,请罢勿祀,以息扰下之弊。
公坐莱公,去京师十年,天下有宰相望,士大夫惜公且老,惧不克相,延企者久之。
及晚节登用,虽以东宫之旧,上雅意所属,然亦公议有在焉。
尝以人臣患不节俭,深自亏损,在京师居第隘甚,起居常一室,中厩唯二马,食无重肉,处之泰然,矫时之为也。
笃于朋友,乐周其急。
治家甚严,退居私庭,诸子甥侄,横经侍席间,命次子鼓瑟以自娱,终岁无丝竹之乐。
中营小园,归意甚决。
末年恩礼愈极,终不得谢,有志弗就,良足悲已。
初夫人石氏,平原郡
次夫人寇氏,冯翊郡
子二人:益恭,虞部员外郎,孝谨温厚,得其家法;
益柔,右赞善大夫,笃学好古,善自树立。
二孙:慎言光禄寺丞
慎行,太常寺太祝
女七人,适校书郎陈勘、将作监主簿赵士宗、殿中丞孙瑜殿直舜臣唐州推官尹宗济、光禄寺丞张宗简、将作监主簿陈安石
孙女四人,并幼。
公母弟映,试将作监主簿,早世。
有子二人:益谦,左侍禁
益冲,将作监丞
公所著文集四十卷,《两汉诏义》四十卷,《周书音训》十二卷,《唐书备问》三卷,《群牧故事》六卷,《庄子指归》三篇,《列子指归》一篇。
再使北虏,作《戴斗奉使录》二卷。
公既葬二年,虞部君泣谓某曰:「先君素慎密,在中书枢府,为上谋虑,虽子孙莫得闻,故嘉言密论,无一传者。
在任他官,多用章疏论事,命从子益冲书之,益冲密留其藁,今颇得存。
及诸行事,皆世所睹者,大惧失其传。
故吏,当次之,将刻石以示后世」。
洙不敢让,并以世系官阀总载之,系以铭云:
惟君御臣,勿贰勿疑,知之厥艰。
惟臣事君,曰进曰退,处之惟难。
畴其知之,公始庶士,旅于外庭。
乃列从官,乃宾东朝,惟先帝明。
逮今皇圣,信之有初,保之有终。
乃翊大政,乃冠内枢,惟皇之聪。
畴其处之,公在中岁,官尝下迁。
不勉而和,匪畏而虔,秉常以坚。
亦既在位,帝咨考成,时唯典刑。
靡逸自居,靡高自名,竭忠以诚。
知臣处身,匪厥艰难,惟圣逮贤。
公实全德,颂之刻之,以永其传(《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二,明抄本。)
在任他官:四库本作「其任外官」。
正仲遗二物咏之 金盏子钟传令公谓之醒酒花1055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钟令昔醒酒,豫章留此花。
黄金盏何小,白玉碗无瑕。
始入吴郎宅,还归楚客家。
从兹不能醉,只恐费(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卖)流霞。
复授韩宏中书令 中唐 · 穆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四
帝王之理天下也。
外有方岳。
所以宣教化。
内立宰辅。
所以秉枢衡。
授任之重莫踰。
人臣之位斯极。
至于出分垣翰
入作股肱。
非闻望尊高。
功庸显赫。
则何以允膺佥属。
光赞谋猷。
前忠晋绛隰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司徒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三千户韩宏。
德器宽宏。
识度迈远。
才资英特。
学茂韬钤。
萧何画一之心。
有杜晦立断之利。
顷以关河右地。
藩屏近郊。
爰辍台臣
仗兹戎节。
以清静廉平之理。
牧我黎元。
通明正之方。
抚我师旅。
奸盗自息。
欺诈不生。
晨无饮羊。
夜无惊犬。
五郡富庶。
巳饱仁惠之风。
三军训齐。
既习严明之令。
宁资借寇。
是用徵黄。
今选日来朝。
乘轩即路。
宜先极拜。
光我元臣。
上宰三公崇秩。
俾复乃位。
惟其敬之。
可守司徒中书令
散官勋封如故。
上金连枝令公 其一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公我朝正岁戊寅,奉王纶命作陪臣。
大同冰阔浮船酒,辽野天寒籍草茵。
身在五云瞻日角,班随万国听天钧
瞥然十载成今古,遇兴题诗一首新。
上金连枝令公 其二 明 · 金守温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拭疣集卷之四
一昨从容侍政丞,谓言同访性均僧。
当时酷热难为出,他日新凉庶可乘。
纵伎复言成诺诺,迩来多故却腾腾。
烦公更约楼门宅政丞宅在楼门),晤语须同一夜灯(去夏沈政丞诣阙。仆亦在坐。语及性均首座。参禅已几四十年。必有所见。暇日陪轩骑同访性均。性均参禅已数五十馀年。尚无戊就佛祖之语。恐顽坐无功。因噱笑一场。)
裴炎中书令时,徐敬业欲反,令骆宾王画计,取同起事。宾王乃为此谣,访学者令解之,宾王北面拜曰,此真人矣。遂与敬业等合谋起兵,从内应,则天因诛。) 唐 · 不详
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蜀王氏谶文王建妻弟眉州刺史周德权,值梁祖纂唐,引谶文上表劝进云:“李祜西王,言唐后王氏兴西方也,土德,坤维也,兑兴,亦西方也,丹者,朱也,丹莫当,亦朱梁不敢抗也。”建大悦,遂即位,德权中书令。) 唐 · 不详
李祜西王吉昌,上德兑兴丹莫当。
嘲圆觉经(时举国。崇信佛法。上下奔走要福之场。权臣崔沆。雕圆觉经。令公跋之。公不肯许。作此嘲之。怒曰。谓我缄口耶。遂左迁济州判官。) 元初 · 金丘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止浦先生文集卷之一
蜂歌蝶舞百花新,总是华藏藏里珍。
终日啾啾说圆觉,不如缄口过残春
楚人萧符长以新邑王芦人令公书至赋别 其一 明末清初 · 何吾驺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馀寒疏雨洗蘼芜,客过津亭候雁孤。
楚水湘烟天一色,扬帆东下醉屠苏。
楚人萧符长以新邑王芦人令公书至赋别 其二 明末清初 · 何吾驺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小窗尊酒未成欢,一读新篇欲别难。
王宰当年廑抱璞,祇今知己满长安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其一 839年3月 唐 · 温庭筠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碑沈汉水 污车茵 铭勒燕山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
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839年3月 唐 · 温庭筠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燕台 国香荀令 金縢
箭下妖星落,风前杀(一本缺)气回。
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
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四首 公亮 其一 1078年闰2月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三朝辅翊秉鸿钧,功在旂常泽在民。
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去保天真。
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四首 公亮 其二 1078年闰2月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二府陪游垂二纪,服公哲范每思齐。
留心旧典皆驯致,从事新书悉顺稽。
言发清风常穆若,心停止水更渊兮。
先朝付嘱非无谓,必为其仁在放麑。
长平怀古(原注:康定元年河东转运副使,入境题长平驿舍。先是,先令公河东漕使,捐馆,公服除,继为漕,初至部,赋此。)1040年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此子徒能读父书,兵降始信蔺相如
却令后代承家者,每到长平戒覆车。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四首 公亮 其三 1078年闰2月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龟蒙启土世传荣,犹倚耆英作政(二字原缺,据四库本补)卿。
及见伯禽亲拜后,方知遗爱在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