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罗好心
好心
德宗朝官检校太子詹事
从幸奉天
奉天定难功臣
方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子元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建州教授,闽士闻而至者近千人。
徽宗大观元年,以集贤校理越州
九年,除徽猷阁待制、知广州
再知越州,凡五年,为政平易。
两浙安抚使,缮城隍,创楼船,上水战法。
政和中太子詹事
累爵文安郡开国侯
全宋文·卷二四○八
方会字子元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熙宁九年进士
历知越州,充两浙安抚使
政和中太子詹事,累爵文安郡开国侯
见《莆阳文献传》卷一四,《越中金石记》卷三。
刘琨西晋 271 — 3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1—318 【介绍】: 西晋中山魏昌人字越石
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希为世用。
初为司隶从事
晋惠帝时,以迎驾功,封广武侯
晋怀帝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
悯帝立,任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
元帝称制,遣使劝进,转太尉
为晋廷招抚流亡,孤守河北,与刘聪石勒抗衡。
所败,奔鲜卑贵族幽州刺史段匹碑。
匹碑忌之,遂被杀。
有《刘越石集》辑本。
全晋文
字越石中山魏昌人元康中司隶从事,历太尉掾,迁著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赵王伦以为记室督,转从事中郎,伦篡位以为太子詹事冠军假节齐王囧辅政,拜尚书左丞,转司徒左长史范阳王虓引为司马光初封广武侯永嘉初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建兴初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进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为石勒所败,奔段匹磾建武初侍中太尉大兴元年匹磾所害,谥曰悯,有集十卷,别集十二卷。
卞壶东晋 281 — 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1—328 【介绍】: 东晋济阴冤句人字望之
怀帝永嘉中起家著作郎
司马睿(元帝)镇建邺,召为从事中郎,委以选官之职,甚见亲信。
后为太子中庶子
侍讲东宫
明帝时尚书令,与王导等俱受遗诏共辅幼主。
勤于吏事,性刚正,不肯苟同时好。
曾力劝庾亮勿征苏峻入朝。
苏峻反,攻建康领军将军率六军拒击,力战而死。
二子相随赴敌,同时见害。
全晋文·卷八十四
字望之,粹子。
永嘉中著作郎袭父爵成阳公,寻行广陵相。
元帝江东召为从事中郎,出为明帝中郎长史
中兴建,补太子中庶子,转散骑常侍,迁太子詹事,转御史中丞,迁吏部尚书
明帝时中军将军封建兴县公,寻迁领军将军,领尚书令复拜右将军,加给事中尚书令
成帝即位,与王导庾亮辅政,寻解职,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苏峻反,复为尚书令右将军,领右卫将军,寻都督大桁东诸军事,假节复加领军将军给事中,战死。
平、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贞
有集二卷。
尹拙五代至宋 891 — 9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71 【介绍】: 五代、宋间颍州汝阴人
后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后晋天福中仓部员外郎,与张昭同修《唐史》。
后周显德中又同详定《经典释文》。
入宋,迁判大理寺太祖乾德六年秘书监致仕。
全宋文·卷九
尹拙(八九一——九七一)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后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后唐长兴中著作佐郎直史馆清泰二年忠武军掌书记
后晋天福四年右补阙八年左司员外郎
后汉初为司马郎中弘文馆直学士
后周显德初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通判太常礼院事,与张昭同修后唐应顺清泰及周祖《实录》,又与田敏同校定《经典释文》。
宋初检校工部尚书太子詹事判太府寺,迁秘书监判大理寺
开宝四年卒,年八十一。
宋史》卷四三一有传。
颍州汝阴人
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摄本镇馆驿巡官
后唐
累迁御史大夫检校虞部郎中
晋天福四年入为右补阙
八年左司员外郎
汉初召为司马郎中宏文馆直学士
周显德初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
入宋终秘书监
耿南仲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开封人字晞道
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历任两浙、广南、荆湖江西监司。
徽宗政和二年,为太子右庶子,寻迁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
钦宗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尚书左丞门下侍郎
金人来侵,力主求和,每与李纲等异议,故战守之备皆罢。
出使河东,与金议割地。
高宗即位,言者论其主和误国,降授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
有《周易新讲义》。
全宋诗
耿南仲(?
~一一二九),字希道,(《宋元学案》卷九八),开封(今属河南)人。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宋史》卷三五二《余深传》)。
提举两浙河北西路常平提点广南东路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使
入为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坐事出知衢州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太子右庶子,改定王、嘉王侍读
俄试太子詹事,在东宫十年。
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力主割地求和。
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寻责临江军居住。
建炎二年十二月,降授单州别驾(《宋史》卷二五《高宗二》),南雄州安置,行至吉州卒。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耿南仲(?
——一一二八),字晞道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
元丰五年进士第,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改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副使
入为户部员外郎,罢知衢州
政和二年礼部员外郎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
钦宗即位,以东宫旧臣礼重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
金兵南侵,坚主和议割地。
高宗即位,薄其为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议者论其主和误国,责授单州团练副使临江军居住。
建炎二年十月,再降授单州别驾,行至吉州卒。
有《周易新讲义》十卷(存)、《易明蒙》行世。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余端礼南宋 1135 — 12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1 【介绍】: 衢州龙游人字处恭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乌程县,岁蠲民间丁绢钱六万缗。
以荐为监察御史,累进吏部侍郎
光宗立,历知赣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等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宁宗,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初,代汝愚右丞相,寻进左丞相,为韩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历判潭州庆元府
全宋诗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
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迁左丞相,寻出判隆兴府,改判潭州,移庆元,复为潭帅。
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
事见《诚斋》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东)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时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转太常少卿
权兵部侍郎太子詹事,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时,授集英殿修撰,知赣州,还为吏部侍郎权刑部尚书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建康府
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嘉泰元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谥忠肃
杨万里左丞相余公墓铭》(《诚斋》卷一二四)。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赵上交后唐至宋初 895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61 【介绍】: 涿州范阳人
本名远,避后汉高祖刘知远讳,以字称。
后唐庄宗同光中、秦二镇州节度判官
后晋时累官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避。
后周太祖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出游别墅,被论劾免官。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
好吟咏。
所莅官以干练闻,时称有公辅器
远字上交
范阳人
汉祖讳以字行。
后唐
历泾秦二镇节度判官
晋初召为左司郎中
累迁刑部侍郎
户部侍郎
御史中丞
契丹入汴。
明宗幼子许王从益为帝。
以远为右丞相
汉祖即位。
检校礼部尚书太仆卿
秘书监
周广顺初礼部侍郎
户部
太子詹事
显德初宾客
二年吏部侍郎
寻免官。
建隆二年卒。
韦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人字正封
博学工诗,与萧颖士刘长卿游。
玄宗时河南令
官至秘书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士经一字正封排行九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天宝中,为河南令(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后为太子詹事
贞元五年(789),以秘书监致仕。
韦建“中明外纯”(李华《三贤论》)。
生平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唐会要》卷六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诗纪事》卷二四。
萧颖士刘长卿高适等人交游,与萧颖士最为友善。
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韦建,生卒年不详,字正封一字士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天宝末河南令,与萧颖士交厚。
贞元初,官至太子詹事
五年,授秘书监致仕。
全唐诗》存诗二首。
何昌言北宋
简介
崇宁二年(1103)任礼部郎中
崇宁四年(1105)任国子司业
大观四年(1110)应天府知府
大观四年(1110)太平州知州
靖康元年(1126)太子詹事
靖康元年(1126)工部侍郎
杨凌(一作陵)
凌字恭履
太子詹事凭子。
侍御史
杨昭俭后唐至宋初 902 — 97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2—977 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后唐长兴中进士第,累官左拾遗,迁殿中侍御史
后晋天福初,出使契丹回,授职方员外郎,迁虞部郎中知制诰
六年(941),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后任河南少尹,改秘书少监,复为中书舍人
后周显德二年(955),改御史中丞,后以鞫狱之失,贬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
入宋任太子詹事礼部尚书
太平兴国二年(977)卒。
生平散见《南部新书》卷癸、《宋史》本传。
昭俭善谈名理,能诗善文,尤长史才。
曾预修《明宗实录》及《开元通礼》。
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77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仲宝
后唐长兴中进士
历官殿中侍御史
后晋时中书舍人,尝以河南少尹兴役治河。
柴荣后周,召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
宋初,为太子詹事,以工部尚书致仕。
善谈名理,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
全宋诗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后唐明宗长兴中进士
仕后唐、后晋、后周,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太子詹事
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父景,梁左谏议大夫
昭俭后唐长兴中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
后迁殿中侍御史
晋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
寻拜中书舍人,又为翰林学士
骄将张彦泽泾原,暴杀从事张式昭俭上疏请诛彦泽以谢军吏,为权臣所忌,停官。
后起为河南少尹中书舍人
开宝二年太子詹事六年工部尚书致仕。
太宗即位,就加礼部尚书
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昭俭字仲宝
京兆长安人
后唐长兴中进士
殿中侍御史
累迁中书舍人
周显德中翰林学士
御史中丞
出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
入宋。
累官礼部尚书
太平兴国二年卒。
司马恬东晋 ? — 39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恬 谯敬王 351年—390年 司马无忌长子,太元十五年(390年)正月去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元愉
司马无忌子。
袭爵谯王
少拜散骑侍郎
累迁御史中丞
忠正有干局。
尝奏劾桓温
有勋望才用。
晋孝武帝深仗之。
官至领镇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
卒谥敬
全晋文·卷十五
字元愉无忌子,嗣封谯王
散骑侍郎,累迁散骑常侍黄门郎御史中丞
简文即位,迁右卫将军,司雍秦梁四州大中正,拜尚书,转侍中,领右卫将军,补吴国内史,又领太子詹事
孝武时复为御史中丞,拜都督兖青冀幽并扬州晋陵徐州之南北郡军事,领镇北将军、假节兖青二州刺史
太元十五年薨,赠车骑将军谥曰敬王
杨崇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弘农华阴人
杨师道从兄子。
高宗朝,历太子詹事常州刺史工部侍郎鸿胪卿散骑常侍太子少师封郑国公
卒谥懿
木待问南宋 114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蕴之
洪迈婿。
郑伯熊弟子。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第一
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
官至侍从,无所表现。
全宋诗
木待问(一一四○~?
),字蕴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馆阁》卷七)。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吴都文粹续集》卷八《平江府签判厅勤继堂记》)。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次年,迁著作佐郎著作郎(《南宋馆阁》卷七、八)。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为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八年,累迁中书舍人(《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二一)。
出知吉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四四)、宁国府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福州(《淳熙三山》卷二二),历知湖州婺州(《攻愧集》卷三五《新知湖州木待问改知婺州制》)。
累官礼部尚书(《宋历科状元录》卷六)。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木待问(一一四○——?
),字蕴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一名,年二十四,授平江签判
历官著作郎
淳熙六年起居舍人,进起居郎权中书舍人
出知、湖、宁国、婺诸州府,屡遭论劾。
嘉泰二年礼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卒,赠少师光禄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一二、职官七二之四四、七三之六五、七四之四、选举一之二六,《宋历科状元录》卷六,《南宋馆阁》卷七,《宋史》卷三三。
王猛前秦 325 — 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5—375 【介绍】: 十六国前秦北海剧人字景略
少贫贱,博学,好兵书。
隐居华山东晋桓温入关,被褐诣,扪虱而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
苻坚用之,云“如玄德之遇孔明”。
累迁司徒录尚书事。
整顿吏治,勒禁豪强,注重农业,国用日富,前秦日益强盛。
苻坚建元六年,统兵灭前燕,留镇邺。
旋入为丞相
临终告不宜图晋,应逐渐除鲜卑及羌,不能用,后有淝水之败。
全晋文
字景略北海剧人,家于魏郡苻坚引为龙骧府僚属。
及僭位,进中书侍郎,转始平
尚书右丞咸阳内史京兆尹,除吏部尚书太子詹事,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进尚书令太子太传,加散骑常侍
以平燕功封清河郡侯,留镇冀州
入为丞相中书监,加都督中外诸军事,拜司徒卒谥曰武侯,有集五卷。
王恭东晋 ? — 3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8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孝伯
王蕴子。
起家佐著作郎。
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以中书令都督五州诸军事青二州刺史,镇京口
安帝立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宠信王国宝数谏,为道子所忌。
安帝隆安初,起兵讨国宝道子国宝,乃罢兵。
明年复起兵,号为讨王愉司马尚之兄弟。
部将刘牢之司马元显收买,击败,收送京师斩杀。
全晋文·卷二十九
字孝伯小字阿宁,濛孙。
著作佐郎秘书监中书郎吏部郎、建威将军
太元中丹杨尹,迁中书令,领太子詹事
孝武以后兄擢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州晋陵诸军事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改号前将军,寻降号辅国将军
安帝即位,以为安北将军,不拜。
举兵讨王瑜等,为会稽王道子所杀。
桓玄执政,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
有集五卷。
孔公恂明 1413 — 14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曲阜人字宗文
景泰间进士天顺初少詹事侍东宫讲读。
成化初以言兵事,为诸武臣所不满,给事中御史亦交章驳之,下狱,谪汉阳知府
后复故秩,莅南京詹事府。
维基
孔公恂(1413年4月16日—1471年6月25日)字宗文山东曲阜人孔子五十八代孙,属宫端户,进士出身
景泰五年(1454年)会试考试时,孔公恂听闻母亲得病,便回乡不赴廷对。
明代宗向礼部问明原因后,遣使召孔公恂觐见。
其入见当日已到正午,不及准备试卷,代宗翰林院给以笔劄。
孔公恂登第二甲第十四名进士,随即丁母忧归县。
衍圣公孔彦缙去世时,其孙孔弘绪幼弱,代宗诏遣礼部郎治丧,而孔公恂代理衍圣公府的家事。
天顺初年(1457年)礼科给事中
孔弘绪袭封衍圣公后,大学士李贤把女儿嫁给孔弘绪孔公恂于是与李贤有交往。
李贤明英宗进言道:“孔公恂是孔圣人的后人;司马恂宋朝大贤人温国公司马光的后人。
他们适合辅导太子
明英宗大喜,于是拜两人为詹事府少詹事侍东宫讲读。
明英宗退朝后对周皇贵妃称:“我今天让圣贤的子孙当你儿子的老师。
周皇贵妃具冠服拜谢,宫中传以为盛事。
明宪宗即位后,孔公恂改任大理寺左少卿
孔公恂对此感到不高兴,上疏自称不懂法律,于是复任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左谕德
成化二年(1466年)孔公恂上疏谈军事,武臣哗然,科道官员纷纷弹劾,被下狱论罪,贬为汉阳府知府,未及上任即遇父丧丁忧
守丧结束后,商辂请恢复孔公恂的职位,改任南京詹事府少詹事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卒于官。
全祖望清 1705 — 17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5—1755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绍衣号谢山
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
借读《永乐大典》,钞难得之书。
散馆后以知县用,不就。
后曾主蕺山广东端溪书院讲席
生平钦佩黄宗羲,学问长于史学,对明末忠烈初学者事迹,最为留意,所撰《鲒埼亭集》,收此类人士碑、表、传、志极多。
又续补黄宗羲宋元学案》。
另有《经史问答》、《勾馀土音》、《汉书地理志稽疑》,并校《水经注》,笺《困学纪闻》,辑《甬上耆旧诗》。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
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
有《鲒埼亭诗集》。
词学图录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室名双山房。
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绝意仕途,家境渐贫,竟至三餐难继。
1742年与同县蒋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
1748年应聘至绍兴主讲蕺山书院。
后因郡守失礼,拂然辞归。
贫病继迫,为学益力。
1751年广东端溪书院讲席次年因病归里。
1754年寓居扬州,病中仍校著不辍,返里。
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恸至极卒。
家人售双山房藏书万卷,获银200两始予安葬。
墓在南郊王家桥畔。
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
著《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鲒埼亭诗集》。
以10年功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仅完成约十之三四之《宋元学案》,又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
另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尤有功于宁波地方文献,搜求、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开庆四明志》、《甬上耆旧诗》,编《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维基
全祖望(清末宁波话:,;当代宁波话:,,(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清朝史学家文学家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时全祖望生于鄞县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
其四岁能解《四书》、《五经》,七岁能读《资治通鉴》,人称神童,师从董次欧
十九岁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见当时侍郎方苞
雍正十年(1732年)顺天乡试,临川翰林李绂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
是年八月其妻张氏因难产而死。
雍正十三年(1735年)续娶满洲学士春台之女曹孺人为妻,家贫,典当二万卷书于仁和黄坚仓。
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二岁。
初为庶吉士,不久受权贵排斥,散馆归班,乾隆二年九月回乡,专心著述,授徒为业。
绍兴太守杜甲之请,任蕺山书院山长,因杜甲傲慢,不久辞去,又主讲广东高要端溪书院。
谢山学派创始者,弟子有董秉纯卢镐、蒋学镛等。
其遗作由董秉纯整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七月二日,声渐微,卒年五十一岁。
全祖望既逝,董秉纯、蒋学镛又请杭世骏校订《鲒埼亭集》书稿,并代为作序。
杭世骏的原稿后来不知所终,但董秉纯还保存着副本,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王珣东晋 349 — 4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9—400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元琳
王洽子。
弱冠为桓温掾,转主簿
桓温北伐,军中机务并委
从讨袁真封东亭侯
谢安有隙,出为豫章太守,不之官。
卒,迁侍中
殷仲堪王恭徐邈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孝武帝
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
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复领太子詹事
安帝隆安初王国宝专权,黜旧臣,几被杀。
会稽王司马道子国宝官至散骑常侍
卒谥献穆
全晋文·卷二十
字元琳小字法护,洽子。
弱冠为桓温掾,转主簿,以从讨袁真功封交趾望海县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邪王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
后忤谢安,出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迁秘书监
卒,迁侍中,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徵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复领太子詹事
安帝即位,迁尚书令
王恭举兵,拜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
事平,加散骑常侍
隆安四年以疾解职,岁馀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
桓玄辅政,改赠司徒
有集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