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卞壶东晋 281 — 328
老人星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陛下圣德应乾,嘉瑞屡臻玄象垂耀,老人启徵万寿无疆(《艺文类聚》一)
奏弹尚书丞郎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丞郎取急及属出,皆尚有封,使职局不废。
而昨左右二丞及诸皆出,唯次直二郎在,役使有兵火警急,便为无复行事者,二丞顿行,无印可以封符疏。
此之逋慢,莫斯之甚(《御览》二百十三)
奏议王式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王式继母,前嫁夫终,后嫁父。
父终,持服葬讫,还前夫家。
前家亦有继子,养至终,遂合葬于前夫。
为制出母周服。
辞以「父临终,母求去,父许诺」。
就如其辞,必也正名,依礼为无所据。
若父在,与亡臧否有命,须显七出之责,则当存时受遣,告宗庙而弃之。
无缘以绝义之妻留家制服。
父不及礼义,或以情相许,或疾在临困谬乱,听使去留自由者,此必为相要以非礼,相要以非礼,则存亡无所得从,宜正之以礼。
魏颗父命,从其治不从其乱,陈乾昔属其子尊己,殉殡二婢子。
尊己以非礼不从,《春秋》、《礼记》善之。
并以妾媵,犹正以礼,况其母乎!
礼,妇人三从。
母于夫,事生奉终,居丧以礼,非为既绝之妻。
及亡制服,不为无义之妇。
不绝之验,彰于制服。
自云守节,非为更嫁。
考行无绝于夫,离绝之断,在夫没之后。
夫之既没,是其从子之日,而以为出母比,此母以子出也。
即何以子出其母,而致使存无所从以容居,没无所归以托终也?
寄命于他人之门,埋尸于无名之冢。
若是父亡后,母寻没于家,必不以为出母,明矣。
许诺之命一耳,以为母于同居之时,至没于前子之门而许以为母,所处不同而以为出母。
此为制离绝于二居,裁出否于义断。
离绝之断,非而谁!
假使二门之子皆此母之生,母恋前子,求去求绝,非礼于后家,还反又非礼于前门,去不可去,还不可还,则为无寄之人也。
必内尽匡谏,外极防闲,不绝明矣。
何至守不移于至亲,略情礼于假继乎!
继母如母,圣人之教。
为国士,闺门之内犯礼违义,开辟未有,于父则无追亡之善,于母则无孝敬之道,存则去留自由,亡则合葬路人,可谓生事不以礼,死葬不以礼者也。
母依前子,非为更嫁;
日月远近,理有异。
礼,长子不为出母服,出继母尤不应服。
,长子也,又母非所生,不应服坦然,而乃制服,明前绝无徵,违礼莫据;
内愧于心,欲以诈眩视听,托过厚以制饰。
寻其事情,考之正礼,义不容恕。
母再嫁,前后俱继,何慈如此!
事受之日,应有过礼之贬,出之者宜受莫大之责。
礼义之阙,发于事亲,伤孝敬之道,亏损时教,不可以居人伦铨正之任。
宜请议,即下禁止。
侍中司徒临颍荀组,敷宣五教,实在任人,而含容违礼,曾不贬黜;
扬州大中正侍中平望亭侯陆晔淮南大中正散骑侍郎胡弘等显执邦论,朝野取信,曾不能率礼正违,崇孝敬之教,并为不胜其任。
请以见事免、晔、弘官,大鸿胪削爵土,廷尉结罪(《晋书·卞壶传》,《通典》九十四,太兴三年淮南中正王式继母先嫁有继子,后嫁父,父临终,继母求去,父许有遗命。及父亡,母制服积年,后还前弱子家,及亡,与前夫合葬,追服周。杜夷、江泉、荀崧、萧轮议皆恕御史中丞卞壶奏。)
奏论乐谟庾怡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时召南阳乐谟为郡中正颍川庾怡为廷尉评
谟、怡各称父命不就。
壶奏曰:「人无非父而生,职无非事而立。
有父必有命,居职必有悔。
有家各私其子,此为王者无人,职不轨物,官不立政。
如此,则先圣之言废,五教之训塞,君臣之道散,上下之化替矣。
乐广平夷称,庾珉以忠笃显,受宠圣世,身非己有,况及后嗣而可专哉!
所居之职若顺夫群心,则战戍者之父母皆当以命子,不以处也。
若顺谟父之意,则人皆不为郡中正,人伦废矣。
顺怡父之意,人皆不为狱官,则刑辟息矣。
凡如是者,其可听欤?
若不可听,何以许谟、怡之得称父命乎!
此为谟以名父子可以亏法,怡是亲戚可以自专。
以此二涂服人示世,臣所未悟也。
宜一切班下,不得以私废公。
绝其表疏,以为永制(《晋书·卞壶传》)
群臣拜皇太子明帝太宁二年。)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周礼》,王后太子不会,明礼同于君,皆所以重储贰,异正嫡;
苟奉之如君,不得不拜矣。
太子若存谦冲,故宜答拜。
臣以为皇太子之立,郊告天地,正位储宫,岂得同之皇子揖让而已!
谓宜稽则汉魏,阖朝同拜(《晋书·礼志》下,《通典》六十七。)
周札赠谥议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石头之役,开门延寇,遂使贼敦恣乱:之责也。
追赠意所未安。
懋筵兄弟,宜复本位(《晋书·周札传》)
拜敬保傅议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臣历观纪籍礼经,无拜臣之制。
汉成帝张禹,庸主凡臣,不足为轨。
或说师臣友臣,师模共道,又未是其拜也。
至于先帝之拜司徒导,特以元皇帝兴自藩国,布衣之交,拜在人臣之日,故率而不改。
陛下尊顺先典,伏膺礼中,不宜降南面之尊,拜北面之臣。
大教有违,名体不顺,事应改正(《通典》六十七)
又奏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臣考先典之极,无过于周公,而周史无拜敬之礼。
记称王者入学,躬拜三老,此一朝之敬,犹子冠而母拜,岂可终身行焉(《通典》六十七)
上笺自陈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壶天性狷狭,不能和俗,退以情事,欲毕志家门。
亡父往为中书令,时壶蒙大例,望门见辟,信其所执,得不祗就。
门户遇祸,迸窜易名,得存视息,私志有素。
加婴极难,流寄兰陵,为苟晞所召,恐见逼迫,依下邳裴盾,又见假授,思暂之郡,规得托身。
寻蒙见召,为从事中郎,岂曰贪荣,直欲自致,规暂恭命,行当乞退。
华轶之难,不敢自陈。
既枭悬,壶亦婴病,具自归闻,未蒙恕遣。
世子北征,选宠显望,复以无施,忝充元佐。
荣则荣矣,实非素怀。
顾以命重人轻,不敢辞惮。
西台召壶为尚书郎,实欲因此以避贤路,未及陈诚,奄丁穷罚。
壶年九岁,为先母弟表所见孤背。
十二,蒙亡母张所见覆育。
壶以陋贱,不能荣亲,家产屡空,养道多阙,存无欢娱,终不备礼,拊心永恨,五内抽割。
于公无效如彼,私情艰苦如此,实无情颜昧冒荣进。
若废壶一人,江北便有倾危之虑,壶居事之日功绩以隆者,诚不得私其身。
今东中郎岐嶷自然,神明日茂,军司马、诸参佐并以明德宣力王事,壶之去留,曾无损益。
贺循、谢端、顾景、丁琛、傅等皆恩命,高枕家门。
壶委质二府,渐冉五载,考效则不能已彰,论心则频累恭顺,柰何哀孤之日不见悯恕哉(《晋书·卞壶传》)
温峤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元规召峻意定,怀此于邑
温生足下,此事何!
吾今所虑,是国之大事。
且峻已出狂意,而召之更速,必纵其群恶以向朝廷。
朝廷威力诚桓桓,交须接锋履刃,尚不知便可即擒不?
王公亦同此情。
吾与之争甚恳切,不能如之何。
本出足下为外藩任,而今恨出足下在外。
若卿在内俱谏,必当相从。
今内外戒严,四方有备,峻凶狂必无所至耳,恐不能使无伤,如何(《晋书·卞壶传》)
东晋 · 卞壶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四
足下佳不?
朝□(此二字姜作「北中」)郎上获诸城文墨,至便在舍,事许改变,子纸下物知此草,勿令一人见也。
吾今敕书事令不发,亟付卿发。
发便密令人传(姜作「房」,谓与「防」通。)之,壶白(《淳化阁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