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清朝
嵩贵清 1733 — 1789
维基
嵩贵(1733年—1789年)石姓字抚棠号补山,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乾隆癸酉拔贡,丙子举人二十六年(1761年),登进士,改庶吉士
乾隆二十八年,任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年,任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河南乡正考官
乾隆三十一年,任右庶子
次年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三十二年提督河南学政
乾隆三十七年,任詹事府詹事次年内阁学士
乾隆三十九年任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顺天乡试副考官,兼署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乾隆四十年,任殿试读卷官
次年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三年,任会试副考官
乾隆四十八年,任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
乾隆五十年,任司经局洗马
著有《邮囊存略》。
主要活动
  • 176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沈初清 1735 — 17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 【介绍】: 浙江平湖人字景初号云椒
乾隆二十八年探花
编修
累擢兵部侍郎
曾任福建顺天江苏江西省学政,充《四库全书》馆、《实录》馆副总裁,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校勘太学《石经》。
嘉庆间,官至户部尚书
卒谥文恪
有《韵堂集》。
沈初字景初号萃岩又号云椒平湖人
乾隆壬午举人召试,授内阁中书
癸未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
谥文恪
有《韵堂诗集》。
维基
沈初(1735年—1799年)字景初号云椒浙江平湖(今属嘉兴市)人。
沈初少时即被同郡人士钱陈群称为异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召试,钦赐举人功名,并授予内阁中书职位。
次年(1763年)沈初赴京会试,连捷殿试,成为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直懋勤殿,合写经为皇太后祝釐。
次年,在大考中成绩突出,升侍讲
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直南书房,督河南学政,因祖母去世未能赴任。
守丧结束,迁右庶子
累官礼部侍郎,督福建学政
又因生父去世,以丁忧停职。
守丧之后,重新起用为兵部侍郎,以母病为由请归。
不久被起复委用,督顺天学政,又调江苏
任满回京,调职到吏部,又督江西学政
沈初文学才能而受重用,历任四库全书馆、三通馆副总裁曾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校勘太学石经》等。
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千叟宴。
擢为左都御史,授军机大臣,又迁为兵部尚书历官吏部户部
嘉庆四年(1799年),因年老,不再处理核心事物,充任实录馆副总裁
不久卒,谥文恪,祀贤良祠
著有《西清笔记》、《韵堂集》。
主要活动
  • 1763年,榜眼,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黄机明末清初 1612 — 16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86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人字次辰
顺治四年进士
编修,累迁为礼部侍郎
康熙间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卒谥文僖
黄机字次辰号雪台钱塘人
顺治丁亥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谥文僖,有《浥露堂诗文集》。
维基
黄机(1612年—1686年)字次辰号雪台
浙江钱塘(今属杭州市)人。
清初政治人物。
清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被选入庶吉士任弘文院编修
顺治帝巡院时命其与侍讲纂修撰文,皇帝看后任命他为左中允,后升任弘文院侍读
十二年进谏请求对太祖太宗圣训进行编撰,获准,任纂修官
先后担任国史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
康熙六年(1667年)任礼部尚书,疏奏民穷之根源在于官吏、兵丁、权贵的欺压等,主张严肃吏治,皆获准。
康熙七年(1668年),调任户部,再调吏部
后因为辩议任用官员的制度和品级的授予,被御史季振宜弹劾,黄机经过再三辩护,方被免去罪责。
不久因为迁葬而上奏归乡。
康熙十八年(1679年)又奉旨回京,暂任吏部尚书一职管理刑部。
十九年(1680年)正式授吏部尚书,想要告老还乡,没有被批准。
二十一年(1682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吏部
二十二年(1683年)再次奏请辞官归乡,被批准后卸任归乡。
二十五年(1686年)病卒。
朝廷追赠太傅太师谥号文僖
葬于灵鹫山金墩武林白乐桥之南。
著有《浥露堂诗文集》。
清史稿》有黄机传。
主要活动
  • 164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德昌
维基
德昌(?—?),字容伯号树堂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举人(时隶镶黄旗满洲兴德佐领下),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进士(时隶镶黄旗满洲定住佐领下)(载《钦定八旗通志》卷104、106)。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编修检讨
乾隆四十八年,任贵州主考官,历升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后降司业
著《凭轩小草》。
主要活动
  • 177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亨嘉晚清 1847 — 1911
维基
张亨嘉(1847年—1911年1月21日)字燮钧号铁君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
晚清进士,政治人物。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
同治四年(1865年)举于乡。
光绪二年(1876年)秋,与吴曾祺同为福建巡抚丁日昌幕僚,随丁渡海驻台湾道巡视南北,教民耕种,并开设义学。
光绪五年八月(1879年)艋舺学海书院重新竣工,受陈维英推荐,任山长(监督校长)。
历时数年,淡北学者出其门者数百人。
光绪六年(1880年)以大挑一等得知县并升同知,分发河南东河总督府任职,参与审理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之王树汶案,并为其平反。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二甲六十二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提督湖南学政,识拔熊希龄出其门下。
光绪十九年(1893年),充广西乡试正考官,遍搜遗卷,选拔出十数人。
二十三年(1897年)入直南书房,升授国子监司业,迁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升司经局洗马,迁翰林院侍讲,升太常寺少卿,一年间五次升迁,为当时罕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张亨嘉林旭等集合在京闽籍人士,创建闽学会,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事。
八月政变发生,林旭六君子被杀害,闽学会亦遭取缔。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掌记纂修之事;继任司经局洗马,掌经籍、典制、图书刊刻之事;又迁翰林院侍讲太常少卿,掌坛庙祭祀礼仪。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亲贵大臣相信义和团民有神术,可以抵御外敌,光绪帝张亨嘉察视,张亨嘉认为拳民不能依赖,并谏西太后勿用义和团,勿围攻外国使馆,险被构陷杀害。
待两宫西狩,又上「奏请回銮摺」。
主要活动
  • 1883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柯劭忞清末至民国 1848 — 1933
词学图录
柯劭忞(1848-1933) 字凤荪凤笙号蓼园
山东省胶州市大同村人
同治九年举人光绪十二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典礼院学士,被赐"紫禁城骑马",教4岁溥仪读书。
民国任宣统侍讲,以遗老自居。
民国三年袁世凯设清史馆赵尔巽为馆长,柯劭忞等为总篡,赵尔巽死,柯劭忞代理清史馆馆长,任《清史馆》总纂,兼任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长。
参与编修清史稿十四年,负责总阅全稿。
长于史,治《春秋谷梁传》、《尚书》等,独力编著《新元史》,并为岳丈吴汝纶订正《尚书》4册。
王国维以为"今世之诗,当推柯凤老为第一,以其为正宗,且所造诣甚高也。
"祖培元嘉道间名诗人,父横亦名学者,有《汉书七表校补》、《旧雨草堂诗集》等,母李长霞亦长于诗文。
有《尔雅注》、《文献通考校注》、《文选补注》、《说经札记》、《蓼园文集》、《蓼园诗钞》等。
刘权之清 1739 — 18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9—1818 【介绍】: 湖南长沙人字德舆号云房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累擢司经局洗马
预修《四库全书》,以劳擢侍讲
屡任乡、会试考官
嘉庆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卒谥文恪
刘权之字德舆号云房长沙人
乾隆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谥文恪
维基
刘权之(1739年—1818年)字云房湖南长沙人
刘权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举人次年联捷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累升司经局洗马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督安徽学政
预修《四库全书》期间,刘权之在职最久,待总目提要告成时,被擢升侍讲
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考二等。
逾年,擢大理寺卿,迁左副都御史
不久,督山东学政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礼部侍郎
乾隆六十年(1795年)江南乡试,留任学政
嘉庆二年(1797年)调职吏部
嘉庆四年(1799年)擢升左都御史,典会试。
嘉庆六年(1801年)被任命为军机大臣
嘉庆九年(1804年)兵部
嘉庆十年(1805年)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因推荐袁煦与英和生龃龉,嘉庆帝不悦,将两人一同革职,刘权之被降为编修
不久,又升侍读,迁光禄寺卿,历迁兵部尚书
嘉庆十五年(1810年)再次协办大学士,典顺天乡试。
次年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复加太子少保
癸酉之变被平定后,朝廷年老体衰的官员多被解职。
嘉庆十八年(1813年)朝廷诏令权之以原品级休致回籍,给予半俸养老。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权之卒于家。
谥文恪
主要活动
  • 176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庄承篯清 1739 — 1788
维基
庄承篯1739年7月17日—1788年1月27日乾隆四年六月十二日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字少彭号羹堂又号古香
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属苏州市)人,祖籍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曾寄籍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
清朝官员。
自幼天赋异禀,资质颖异。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七岁时,父庄大中因「与汪华氏聚赌奸宿诡名徐天爵一案」遣戍陕西,母徐氏有疾且祖父庄楷人年老,奉命照料祖、母,未跟随前往陕西
不久,母徐氏去世,承篯居丧携带二个幼弟前往陕西父亲戍地,旅费不足,仅以手推车载弟、自己步行前往陕西,后遂寄籍陕西咸宁
三十年(1765年)陕西咸宁县籍拔贡生中式乙酉陕西乡试举人
三十一年(1766年)中式丙戌科第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四年(1769年)五月初一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三十六年(1771年),以编修差充辛卯顺天乡试同考官
三十八年(1773年),以编修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兼分校官分校永乐大典》。
进献家藏南宋萧常续后汉书》四十七卷。
签提《永乐大典》卷七七五六、七七五七。
三十九年(1774年),充咸安宫官学总裁
四十一年(1776年),迁詹事左春坊左赞善
充文渊阁校理
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初二日,敕授儒林郎
后迁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
充三通馆纂修校对官文渊阁校理
四十七年(1782年)二月乾隆帝赐宴,获赐墨刻如意、彩缎、砚笺、笔墨。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与记过次数清单,庄承篯共记过二十六次。
翰林院侍讲
四月,记过三次,交吏部察议,销去纪录一次,免罚俸。
七月,《四库全书》告成。
四十八年(1783年)翰林院侍读
七月,差任癸卯山东乡试正考官
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一日,诰授奉直大夫
二月,于乾清宫考试列第三等,降授詹事左春坊左赞善
九月,改授六部主事候补,选补吏部考功司。
五十二年(1787年)十二月二十日,卒,年四十九岁。
葬于吴县俶字圩周行阡。
早年家遭变故,备尝艰辛,生性孝友,独力抚养多位弟、妹至成人,并给予教育,诸弟也依次出仕。
庄承篯仕官之后,与族兄庄通敏同官翰林,值宿时则一起承舆进出,维持关照联系;亲族子弟数十人聚集到京师,也延揽不倦,过年时则开筵席招待,以慷慨为乐,并不使人知悉其经济拮据。
喜欢赒济急困的友人,曾帮助流徙到京的松江人陆德粲州胡实斋学士,因此胡实斋的诗有「深恩直比怜儿女」句。
因祖父在家乡、父大中陕西,不能省亲,曾慨叹:「天伦聚顺之乐,乃真乐也。
吾但得祖孙父子萃一堂,平生志愿足矣。
」于是千方百计办理借贷,呈请捐纳赎父罪,花费钜万,生活清贫,四十一年(1776年)得到恩旨允许赦归,庄大中到达京师郊外时,承篯出郊迎接,但随后突然得疾,死于旅途中,承篯哭踊哀慕,几不欲生。
终生时常受讨债者困扰。
曾经在乾隆帝召见对答时,乾隆帝询问庄承篯说话口音不似陕西人庄承篯回答本籍江苏、父遣戍陕西等事,乾隆帝说:「此所谓塞翁马矣。
」同僚认为是得到知遇的开始,但生前始终仅是词臣
生子早殇,之后又不育,继嗣困难,承篯往往暗自悯悼忧伤。
姜晟为之作赞:惜丁未冬,刘退谷给事之丧,君往吊焉,翌日而卒。
先是,梦至一所,如浮屠老子之宫,中设几案,三见退谷及同官某并坐,虚其左案;君至皆起,指其左曰:『待君久矣。
』觉而述之,辄咄咄不乐,初不意妖梦之遽践也。
夫鬼神之说,儒者弗道,然以君之内行兼开敏之才,未究厥施,郁伊以殁,所谓生而为英、殁而为神者,以古律今,亦容或有之者欤。

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直隶等处提督军营粮饷兼管河道巡抚事年姻愚弟姜晟拜撰。
主要活动
  • 176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佩纶晚清 1848 — 19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8—1903 【介绍】: 直隶丰润人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
同治十年进士,擢侍讲
光绪间侍讲学士,署左都副御史
以纠弹大臣名著一时。
中法战争期间会办福建军务,马尾之役,以戒备不严,舰队、船厂被毁,乃逃避乡间。
褫职戍边。
后释还,入李鸿章幕。
佐办庚子议和。
旋称疾不出。
有《涧于集》、《涧于日记》。
张佩纶字幼樵号蒉斋丰润人
同治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候补四品京堂
有《涧于集》。
主要活动
  • 1871年,进士
诸豫
梁溪诗钞
诸豫字震坤无锡人
己丑进士
选庶常历侍讲
维基
诸豫,生卒不详,字震坤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县)人,进士出身
顺治六年,登进士二甲第七十二名,改庶吉士
顺治八年,任内翰林国史院编修
顺治十三年,任通鉴全书纂修官右春坊右中允
顺治十四年,任内翰林弘文院侍读
主要活动
  • 164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达椿清 ? — 18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2 【介绍】: 满洲镶白旗人乌苏氏,字香圃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
历官翰林院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大理寺卿
入直上书房,充《四库全书》总阅。
嘉庆间,官至礼部尚书
主要活动
  • 1760年,进士
叶昌炽清末 1849 — 1931
叶昌炽字颂鲁一字缘裻号鞠裳长洲人
光绪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
人物简介
1849-1931,原籍是浙江绍兴,后来入籍江苏长洲
字兰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号“缘督庐主人”。
叶昌炽是清末著名藏书家和金石学家,是第一位确认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价值的人。
叶昌炽早年就读于冯桂芬开设的正谊书院,曾协编修过《苏州府志》。
1889年应试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入京任职于国史馆、会典馆等处。
1902-1906年担任甘肃学政,在1906年由于清朝废除科举、因而也就废除主管科举的学政之官时被撤职。
叶昌炽学识渊博,著有《语石》、《缘督庐日记》、《藏书纪事诗》、《喜斋书记》等书。
有《奇觚庼诗集
主要活动
  • 1889年,进士
宝丰晚清 1850 — 19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0 【介绍】: 宗室。
正蓝旗字和年
光绪十五年进士,官编修,历迁至侍讲
溥□立为大阿哥,命宝丰弘德殿,与高赓恩同授大阿哥读。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西逃,宝丰未能随行,饮金死。
维基
宝丰(1850年12月9日—1900年8月16日)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初七日酉时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寅时),字和年爱新觉罗氏
清朝翰林、宗室正蓝旗第八族载字辈。
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
个性喜好读书,有清白高尚的节操。
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恩科宗室乡试举人
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第三甲第六十七名同进士出身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二十四年(1898年),十二月,授翰林院侍讲
二十五年(1899年),朝廷立溥俊为「大阿哥」,命宝丰入直弘德殿,与高赓恩共同教授大阿哥读书。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转补翰林院侍读学士
七月,八国联军逼近京师光绪帝慈禧太后两宫西狩,宝丰未能随扈西行,愤懑不已,发誓以死殉职。
七月二十二日寅时,自题绝命辞「忠孝节廉,本乎天性。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呜呼宝丰,不失其正」之后,吞金自杀殉国,年五十二岁。
同月追赠太仆寺卿衔谥文洁
主要活动
  • 188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陈万青
维基
陈万青字湘南远山号湘南浙江嘉兴府石门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榜眼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登进士一甲二名进士,任翰林院编修
乾隆四十八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乾隆五十年,任翰林院侍讲
乾隆五十一年,任江西乡正考官
乾隆五十二年,任会试同考官
次年,任翰林院侍读、戊申预行正科乡试同考官
乾隆五十五年,任会试同考官
乾隆五十九年任山乡试副考官
次年任广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
主要活动
  • 1781年,榜眼,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盛昱晚清 1850 — 18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0—1899 【介绍】: 宗室,镶黄旗人字伯熙
光绪二年进士
编修
累迁国子监祭酒
精经史舆地及清代掌故,与缪荃孙沈曾植称谈故三友。
有《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雪履寻碑录》。
宗室盛昱字伯羲,肃武亲王豪格六世孙。
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
有《郁华阁集》。
词学图录
盛昱(1850-1899) 字伯熙,一作伯羲
满洲镶白旗人宗室。
光绪三年(1877)进士
编修
历官中允侍讲庶子祭酒
典试山东,引疾归。
诗与宝廷齐名。
词豪放似辛,清雄出苏。
编有《八旗文经》。
有《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
词在《郁华阁遗集》中。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
钱开仕
钱开仕字补之号漆林嘉兴人
乾隆己酉进士,改度吉士,授检讨历官侍讲
有《漆林集》。
主要活动
  • 1789年,进士
尤侗明末清初 1618 — 17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70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艮斋
明季已有才名。
入清,以贡生永平推官,因打旗丁罢归。
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辞科,授检讨,与修《明史》,三年后辞归。
诗词古文均有声于时。
有《西堂杂俎》、《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及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等。
简介
余以放废馀生,停骖吴市,悔庵握手劳苦如平生。
各有近词一帙,拟授无言较梓者,迭为序之。
追惟三十年以来,世事沧桑,功名荣落,不可胜计。
独笔墨之缘,少年积习,老而不辍。
自髫龀至今,追随倡和者,同里尚朩、质生尔斐寅仲诸君子,引为同调。
而扁舟过从,商搉《花间》、《草堂》之胜事者,吴门独吾悔庵耳。
悔庵古文词,下笔妙天下。
《西堂杂组》已登虎观、走鸡林,其所为词,供奉于内廷,流传于酒楼邮壁,天然绮艳,粉黛生妍,未许元杜牧独擅风流也。
余与悔庵齿既肩随,息机近亦相似,年且半百,意气渐平。
回忆画舫寻春,山房听雨,如梦如幻,请从此斗笠枯筇,婆娑于支硎邓尉之间,咽冰雪,嚼梅花,槁朩形骸。
愯然悟道,则青箱红豆之缠绵,檀板金尊之婉娈,皆可一齐放下。
翻读平日所作小词,疑是古人,疑是前身,不复记忆,则吾两人当有嗒然而自得者,况临去秋波,悔庵早从此证入,又何俟余之饶舌耶。
康熙乙巳夏日嘉善年家同学弟曹尔堪拜题。
尤侗(1618-1704)字展成一字同人号悔庵艮堂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人
明末诸生,顺治拔贡,官至翰林院检讨,分修《明史》诗多写生活琐事,著有《鹤栖堂集》、《西堂诗集》等。
尤侗字同人更字展成别字悔庵,又曰艮斋,晚自号西堂老人长洲人
贡生,官永平府推官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侍讲
有《西堂集》。
词学图录
尤侗(1618-1704) 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晚号西堂老人
江南长洲人
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
告归。
四十二年清圣祖南巡召见,赐侍讲
工诗词古文,又擅作戏曲,运笔奥劲,使事典切,下语艳媚。
有《西堂全集》。
词集名《百末词》。
清诗别裁集
字展成江南长洲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
家居后,加侍讲
著有《西堂诗集》。
先生所著《西堂杂俎》传入禁中,章皇帝称为真才子。
后入翰林时圣祖称为老名士。
位虽不尊,天下羡其荣遇,比于李青莲云。
○西堂少岁时,专尚才情,诗近温、李。
归田以后,仿白乐天,流于太易,虽街谈巷议入韵语中,远近或以游戏视之,比于王凤洲之评唐伯虎
不知四十至六十诗,开阖动荡,轩昂顿挫,实从盛唐诸公中出也。。
《咏明史乐府》一卷,尤为神来之作。
今选中所收,皆铮铮有声者,使艺苑人见之,共识西堂面目。
主要活动
  • 1679年,宏词科
施闰章明末清初 1618 — 1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宣城人字尚白号愚山蠖斋
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
所至有治绩。
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
有《馀堂文集》、《试院冰渊》、《青原志略补辑》、《矩斋杂记》、《蠖斋诗话》。
施闰章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宣城人
顺治己丑进士历官江西分守湖西道布政司参议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迁侍读
有《愚山先生学余集》。
词学图录
施闰章(1619-1683) 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蠖斋矩斋
安徽宣城人
工诗,主持东南坛坫数十年,时称"宣城体"。
祖父皆理学家。
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有政绩。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
二十二年(1683)转侍读
王士祯康熙诗人,以与宋琬合称"南施北宋"。
古文学欧阳修苏轼
以辨析理学及论史之作最精。
有《馀堂文集》28卷,《诗集》50卷,《别集》4卷,《遗集》6卷。
清诗别裁集
字尚白江南宣城人
顺治己丑进士,官江西参议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宏辞,官翰林院侍讲
著有《愚山诗集》。
○南施北宋,故应抗行,今就两家论之,宋以雄健磊落胜,施以温柔敦厚胜,又各自擅场。
王渔洋云:“门人洪昉思问诗法于愚山愚山曰:‘子师言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又如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天际。
余则譬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俱就平地筑起。
’洪曰:‘此禅宗顿、渐义也。
’”今观两家诗,此论确不可易。
维基
施闰章(1618年—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又号蠖斋晚号矩斋
江南宣城县(今属安徽省)人。
中国清代官员、诗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十八岁,考中秀才
早年游学于复社名士沈寿民周镐门下。
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山东学政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
康熙六年(1667),归里。
康熙十八年,召博学宏词,仅列二等第四名,充《明史纂修官
康熙二十二年,任翰林院侍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
施闰章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又与严沆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其诗风“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
张裕钊在《国朝三家诗钞》中,将郑珍施闰章、姚鼐并列为清代三代诗人。
蒲松龄在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大加赞扬作他考官的施闰章
主要活动
  • 164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 1679年,宏词科,第二等
李殿图清 ? — 1812
李殿图字桓符号石渠又号露桐高阳人
乾隆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福建巡抚,降侍讲
谥文肃
有《番行杂咏》。
维基
李殿图(?
—1812年),清朝官员,直隶高阳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同考官湖南乡正考官、会试同者官、广西道监察御史广西学政山东道监察御史、转掌河南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
嘉庆六年(1801年)福建巡抚
他于福建巡抚任内,谕以外省阵亡官弁、兵丁、乡勇为数较多,特地于原籍府、州建祠致祭,以激励将士士气。
另外,也致力于平定闽台两地海贼盗匪。
除此,也制定添募兵丁口粮、燂洗船只等费,以有效遏止蔡牵盗乱。
主要活动
  • 176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昭炜
维基
李昭炜安徽婺源县(今江西婺源)人,同进士出身
监生出身。
咸丰九年,乡试中举。
同治十三年,登进士,改庶吉士
光绪二年,任翰林院检讨
光绪五年任国史馆协修
光绪十一年,任国史馆纂修
光绪十六年任国史馆总纂
光绪十九年,任右赞善左赞善
光绪二十年,署日讲起居注官次年实授。
光绪二十一年,任右中允
光绪二十二年,任左中允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
光绪二十三年,任左春坊左庶子
光绪二十五年,任詹事府詹事
次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江西乡正考官
光绪二十六年,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
光绪二十七年,任兵部左侍郎
光绪二十八年,任江西乡正考官
光绪三十年,任工部右侍郎
次年兼署礼部右侍郎
主要活动
  • 187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