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南北朝
谢庄南朝宋 421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46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希逸
谢弘微子。
七岁能文,及长,美容仪,宋文帝赞为“蓝田生玉”。
初为诸王属官,曾制木地图,可分可合。
宋孝武帝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
曾上表反对以门第选才。
前废帝时,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卒谥宪
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全宋文·卷三十四
字希逸灵运从子,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王绍中郎咨议参军
又转随王诞后军咨议,并领记室,除太子中庶子
元凶弑立,转司徒左长史
孝武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拜吏部尚书,免。
大明初起为都官尚书,补选职,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改领游击将军
又领本州大中正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加冠军将军,改为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
又为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坐事免。
新安王子鸾板为长史,随府转抚军长史临淮太守
前废帝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明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领寻阳王师,转中书令,寻加金,紫光禄大夫泰始二年卒,谥曰宪子,有集十九卷。
袁粲南朝宋 420 — 4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0—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
字景倩初名悯孙
袁淑侄。
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
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
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后废帝)掌朝政。
萧道成后废帝,立顺帝
谋讨道成,事泄被杀。
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
全宋文·卷四十四
字景倩,淑兄子,本名悯孙,慕荀奉倩之为人,改名粲
元嘉中扬州从事,历孝武安北镇军、北中郎参军、南中郎主簿
孝武举义,转记室参军
及即位,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免。
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出为辅国将军西阳王子尚中郎长史广陵太守,行兖州事,仍为永嘉王子仁冠军长史
大明初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封兴平县,免。
寻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又为中庶子,领左军将军,出补豫章太守,复还为侍中长水校尉,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转吏部尚书出为海陵太守
前废帝即位,复为吏部尚书,徙右卫将军,复为侍中,领骁骑将军
明帝即位,转司徒左长史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迁领军将军,徙中书令,转尚书仆射,领吏部,加中书令
又领丹阳尹,徙右仆射,迁尚书令
后废帝即位,加卫将军,授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
顺帝即位,出镇石头,谋攻萧道成,事泄,被斩。
有集十一卷。
王僧达南朝宋 423 — 4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3—458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
王弘子。
临川王刘义庆婿。
早慧,宋文帝以为太子舍人
性好游猎,历宣城吴郡太守
孝武帝大明中,以归顺功,封宁陵县五等侯,累迁中书令
自负才地,以不得宰相为恨。
曾辱宠臣颜师伯路太后侄孙。
遂因高阇谋乱事陷之,下狱赐死。
全宋文·卷十九
僧达,弘少子。
元嘉中始兴王睿后军参军,迁太子舍人
又迁洗马,出为宣城太守,徙义兴
孝武举义,以为长史,加征虏将军
及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
寻出为使持节南蛮校尉、加征虏将军
不行,补护军将军,除吴郡太守
坐事免,除太常
又免,除江夏王义恭太傅长史临淮太守
太宰长史、迁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封宁陵县侯,迁中书令
有集十卷。
郑羲北魏 ? — 4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2 【介绍】: 北魏荥阳开封人字幼驎
秀才文成帝末拜中书博士
孝文帝时累官中书令冯太后为父立庙,以太常卿
出为西兖州刺史,在州多所受纳,政以贿成,且吝啬,西门受羊酒,东门沽卖之。
冯太后孝文帝纳其女为嫔,征为秘书监
卒谥文灵
刘宏南朝宋 434 — 45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宏 宣简王 444年—458年 宋文帝第七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4—458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度
文帝第七子。
封建平王
少闲素,笃好文籍,文帝宠爱异常,为立第于鸡笼山,尽山水之美。
孝武帝刘劭事平,以为尚书左仆射
为人谦俭,礼贤接士,明达政事,甚信仗。
尚书令
卒谥宣简
全宋文·卷十三
字休度文帝第七子,元嘉二十一年封建平王,历中护军领石头戍事,出为征虏将军江州刺史,征为中书令,领骁骑将军
元凶弑立,以为左将军丹杨尹,迁镇军将江州刺史
孝武即位,拜尚书左仆射,加冠军将军中书监,转尚书令,加散骑常侍,进卫将军
大明二年薨,追赠侍中司徒谥曰宣简王
褚渊南朝宋至南齐 435 — 4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482 【介绍】: 南朝宋、齐时河南阳翟人字彦回
褚湛之子。
少有清誉。
初尚宋武帝女始安公主,复尚宋文帝南郡公主,姑侄二世相继,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
湛之卒,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
袭爵都乡侯
宋明帝时,累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
明帝泰豫元年,受遗命,与尚书令袁粲同辅苍梧(后废帝)。
后又背袁粲萧道成宋建齐。
封南康郡公,加尚书令
时人耻其背宋无节操,讥之云:“宁为袁粲死,不作彦回生。
卒谥文简
全齐文·卷十四
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义兴太守爽曾孙,尚宋文帝南郡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太宰参军太子洗马秘书丞袭父湛之都乡侯,历中书郎司徒右长史吏部郎
明帝即位,迁侍中,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加骁骑将军改封雩都县伯,转侍中,领右卫将军,迁散骑常侍丹杨尹,出为吴兴太守,复征吏部尚书,授右仆射,受遗诏,为中书令护军将军元徽初中军将军,加侍中,进爵为侯,授中书监升明初改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中书监司空
齐受禅,迁司徒改封南康郡公,寻加尚书令录尚书事。
武帝即位,复为司空,领骠骑将军,卒。
太宰谥曰文简
有集十五卷。
刘昶南朝宋 436 — 49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昶 445年—465年 宋文帝第九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497 【介绍】: 南朝宋宗室。
彭城人字休道
文帝第九子。
封义阳王
前废帝即位,为徐州刺史
废帝疑其有异志,欲讨。
乃携爱妾一人与数十骑北奔魏。
驸马都尉
封丹阳王
每陈本国事故,语及征伐,则敛容涕泗。
魏孝文帝拜为大将军
卒谥明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字休道彭城人
宋文帝第九子。
元嘉二十二年封义阳王,历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郡太守
元凶弑立,加散骑常侍
孝武即位,迁太常,出为东中郎将会稽太守
孝建初,进东扬州刺史
大明初,徵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迁中军将军、南彭城下邳郡太守
又出为前将军江州刺史,徵为护军将军,转中书令中军将军,加太常
前废帝即位,出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
惧诛,以魏和平六年来奔,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
皇兴中,拜外都大官
太和初,转内都大官
仪同三司,领仪曹尚书
中书监、五等建,封齐郡开国公,加号宋王
使持节都督吴越楚彭城诸军事,镇彭城
二十一年卒,赠假黄钺、太傅、领扬州刺史,备九锡,谥曰明
(案《魏书·刘昶》云:「前后表启,皆其自制。
」)
王奂南齐 435 — 4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493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道明小字彦孙
官至丹阳尹。
入齐,武帝宋室外戚,从弟王蕴又与沈攸之连谋反萧道成,疑有异志,王晏叩头力保才免。
齐武帝永明中,累迁尚书右仆射,出为雍州刺史
与宁蛮长史刘兴祖不睦,十一年,征蛮失利,乃诬杀兴祖
遣使收之,闭门拒守,为宁蛮长史裴叔业所杀。
全齐文·卷十二
,僧虔从子。
出继从祖中书令球,字彦孙
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安陆王冠军主簿太子洗马、本州别驾中书郎桂阳王司空咨议黄门郎
元徽初晋熙王征虏长史江夏内史,迁侍中,领步兵校尉
复出为晋熙王镇西长史,加冠军将军江夏武昌太守
祠部尚书,转掌吏部
升明初冠军将军丹杨尹
出为吴兴太守,进号征虏将军
齐受禅,进号左将军
太常,仍转侍中秘书监,领骁骑将军
又迁征虏将军临川王镇西长史、领南蛮校、尉南郡内史,进号前将军
武帝即位,征右仆射,转使持节前将军湘州刺史,徙散骑常侍江州刺史,迁中仆射、本州中正
尚书仆射领军将军,转左仆射,加给事中,出为使持节、镇北将军雍州刺史
永明十一年,坐擅杀宁蛮长史刘兴祖被收,举兵拒命,寻伏诛。
刘浑南朝宋 438 — 45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浑 永光 455年七月—455年七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454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渊
文帝第十子。
少凶戾。
袭封汝阳王,后徙武昌王
刘劭文帝自立,以为中书令
孝武帝孝建初雍州刺史
作文檄自称楚王,建号永光,备置百官以为嬉笑。
长史王翼之呈其手迹于孝武
免为庶人,逼令自杀。
谢朏南梁 442 — 5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2—507 【介绍】: 南朝梁陈郡阳夏人字敬冲
谢庄子。
十岁能属文,赋诗揽笔便就,宋孝武帝称为奇童。
起家宋抚军曹行参军
萧道成辅政,迁左长史
道成谋禅代,以有重名,引魏晋故事讽使劝进。
不附和,道成不悦,转侍中
齐受禅,不肯解宋顺帝玺,免官。
齐武帝永明中,起为义兴太守,历都官尚书中书令侍中
出为吴兴太守,不理郡事,常务聚敛。
梁代齐,累征不至,后拜尚书令
素惮烦,职事多不览。
官至卫将军
卒谥孝靖
全梁文·卷四十五
字敬冲陈郡阳夏人宋中书令庄子,为抚军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临川内史齐高帝辅政,选为骠骑长史,随府迁太尉长史,进侍中,领秘书监,以梗禅议废于家,永明初起为通直散骑常侍,迁侍中,领国子博士,出为冠军将军义兴太守,徵都官尚书中书令隆昌初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建武中解职,屡徵不起,天监二年侍中司徒尚书令五年改授中书监司徒卫将军,卒年六十六,赠侍中司徒谥曰靖孝,有集十五卷。
萧宝嵩南齐 ? — 50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宝嵩 ?—502年 齐明帝第十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智靖
齐明帝子。
封晋熙王,历冠军将军丹阳尹,迁南徐州刺史
和帝中兴初以为中书令
明年以谋反为萧衍所杀。
高闾北魏 ? — 5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北魏渔阳雍奴人,字阎士
本名驴
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奇其才,为改其名与字。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
文成帝卒,冯太后高允同决大政。
以功封侯,加昭武将军
献文帝时高允自代,遂为所知。
孝文帝承明初中书令给事中
冯太后信重间,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出其手。
上书屡谏讨伐及时政,多有不纳。
出为相州刺史
谏迁都洛阳颇嫌之。
乃请本州自效,不允,征为太常卿
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
全后魏文·卷三十
字阎士渔阳雍奴人。
本名驴崔浩改为而字之。
太武时,徵拜中书博士
文成末,迁中书侍郎
献文初,赐爵安乐子,加南中郎将,领东徐州刺史
进爵为侯,加昭武将军
承明初,为中书令,加给事中
太和中,除广陵王师,出为镇南将军相州刺史,徙平北将军幽州刺史,徵为太常卿
宣武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
景明三年卒,谥曰文侯
(《魏书·高闾》:「文明太后甚重,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其文也。
」)
何胤南梁 446 — 5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6—531 【介绍】: 南朝梁庐江灊人字子季
何点弟。
好学,师事刘瓛,受《》、《礼记》、《毛诗》,又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通佛学。
起家齐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出为建安太守,为政有恩信,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
后上表辞职。
,屡征不受。
隐居秦望山
注《周易》、《毛诗总集》、《礼记隐义》等。
全梁文·卷四十
字子季更字胤叔,点弟。
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出为建安太守,迁司徒主簿中书郎员外散骑常侍太尉从事中郎司徒右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领国子博士丹阳邑中正
永明末,迁侍中,领步兵校尉,转国子祭酒
郁林即位,迁民部尚书,领骁骑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致仕。
永元中,徵太常太子詹事,并不就。
梁台建,引为军谋祭酒,不至,及受禅,授特进右光禄大夫,给白衣尚书,又月给库钱五万,并不受。
中大通三年卒,年八十六。
有《周易注》十卷,《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义》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注《百法论》、《十二门论》各一卷。
沈约南梁 441 — 5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1~513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
沈璞子。
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
,为安西外参军
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
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
,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
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
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
谥隐
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
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
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全梁文·卷二十五
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宋征虏将军林子孙。
孝建中,为奉朝请,历安西外参军、征西记室参军,带阙西
元徽末,为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记室,入为尚书度支郎
齐受禅,为征虏记室,带襄阳
太子步兵校尉,迁家令著作郎,进中书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尚书左丞,寻为御史中丞,转车骑长史
隆昌初,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太守
永元初,迁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改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
义兵起,为骠骑司马。
梁台建,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右仆射
及受禅,进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加侍中
遭母忧,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进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
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
尚书令,领太子少传,转左光禄大夫,加特进
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
谥曰隐侯,有《谥法》十卷,《四声》一卷,《晋书》一百十一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宋世文章志》三十卷,《迩言》十卷,《俗说》五卷,《杂说》二卷,《神中记》二卷,《袖中略集》一卷,《珠丛》一卷,《集钞》十卷,《集》一百一卷。
崔光北魏 451 — 5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
少随父徙代。
家贫,佣书为业。
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所知重。
孝明帝东宫,以为太子师傅。
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
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
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
并为二经义疏。
全后魏文·卷二十三
字长仁东清河鄃人
亮族兄。
本名孝伯孝文赐改。
太和中中书博士,转著作郎
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
赐爵朝阳子,拜散骑常侍、兼太子少傅
寻兼侍中,进爵为伯。
宣武即位,正除侍中
太常卿,领齐州大中正
正始初,加抚军将军,除中书令,进号镇东将军
延昌初,迁中书监太子少傅
右光禄大夫,迁特进
孝明即位封博平县公,领国子祭酒,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更封平恩县,进司徒太保,固辞。
正光四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傅、领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谥曰文宣
有集五十馀卷。
李冲北魏 450 — 4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0—498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思顺
李宝子。
献文帝末为中书学生。
孝文帝初典禁中文事。
以敏慧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
北魏建国后以宗主督护为治民基础,民多隐冒。
太和十年上书议立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便于查检户籍,均徭省赋,抑制宗主豪强多占民户。
又建议颁行新租调制,革除宗主中饱之弊,增加朝廷收入。
冯太后信重,迁南部尚书进爵陇西公
后佐孝文帝议定礼仪律令,主持营建洛阳新都南攻萧齐,委留守洛阳
尚书仆射
后以愤李彪倨傲无礼见负,发病卒。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字思顺陇西狄道人
西凉武昭王皓之曾孙。
献文末,为中书学生。
孝文初,迁秘书中散、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
中书令,加散骑常侍,转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
进爵陇西公
五等建,封荥阳郡开国侯,拜廷尉卿,迁侍中吏部尚书咸阳王师。
东宫建,拜太子少傅,领将作大匠,加辅国大将军,进镇南将军
改封阳平郡开国侯,兼左仆射
尚书仆射改封清渊县开国侯
太和二十二年卒,谥曰文穆
元协北魏 ? — 5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彦和
献文帝子。
孝文帝太和九年封始平王
侍中,长直禁内,参决军国大政。
中书令,改彭城王
宣武帝即位,除使持节侍中都督七州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又以本官领扬州刺史,屡破梁军,平淮南
还除录尚书侍中
小心谨慎,初无过失。
后为尚书令高肇所谮,被杀。
孝庄帝即位,追号文穆皇帝
全后魏文·卷二十
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
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
光禄大夫,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
中军大将军开府宗师。
寻为司徒太子太傅
宣武即位,出为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
寻领扬州刺史,进大司马,领司徒录尚书,加侍中
高肇所谮,永平元年九月遇害,谥曰武宣王
孝庄帝即位,追尊曰文穆皇帝庙号肃祖
张稷南梁 451 — 5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13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公乔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
南齐时起家著作佐郎,不拜。
齐武帝永明中,为豫章王萧嶷主簿
给事中黄门侍郎新兴、永宁二郡太守
东昏侯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
萧衍(梁武帝)率军至建康卫尉江淹出奔,遂兼卫尉卿
北徐州刺史王珍国谋,使直阁刺杀东昏侯
梁朝建,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封江安县,累迁尚书左仆射
后出为青冀二州刺史
武帝天监十二年北魏来攻,州人徐道角等为魏内应,城破被害。
刘芳北魏 453 — 5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513 【介绍】: 北魏彭城人字伯文
刘邕兖州长史
父死,至青州
献文帝皇兴三年入魏。
处贫贱而不戚戚,笃志坟典,昼佣书以自资给,夜读经至终夕不寝。
特精经义,尤长音训,时人称为“刘石经”。
初兼主客郎。
孝文帝,路由朝歌,作吊比干墓文,为注解。
超迁国子祭酒
后为散骑常侍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
宣武帝时累迁中书令,出除青州刺史
还朝,转太常卿,定律令及朝仪。
撰述经史音义共十三种。
卒谥文贞
全后魏文·卷三十八
字伯文彭城人
(《北史》作字「伯支」。
彭城丛亭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文明太后擢兼主客郎,寻拜中书博士,进中书侍郎,授皇太子经。
太子庶子、兼员外散骑常侍
寻除正,兼通直常侍,超迁国子祭酒
遭母忧,起为辅国将军太尉长史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兼侍中
宣武即位,正侍中,迁中书令
出除安东将军青州刺史,转太常卿
延昌二年卒,赠镇东将军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有《毛诗笺音义证》十卷,《仪礼》、《周官义证》各五卷,《王肃尚书音》、《郑注仪礼周官音》、《干宝注周官音》、《何休注公羊音》、《范宁注谷梁音》、《韦昭注国语音》、《范晔后汉书音》各一卷,《辨类》三卷,《徐州人地录》四十卷,《急就篇音义证》三卷。
李平北魏 ? — 5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 【介绍】: 北魏顿丘人字昙定
涉猎群书,有文才。
孝文帝太和初,拜通直散骑常侍
宣武帝时,官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
京兆王元愉反,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
寻为高肇等所攻,除名。
延昌初复官。
孝明帝初,官吏部尚书
击退梁军,以功迁尚书右仆射
卒谥文烈
全后魏文·卷三十五
字昙定,崇从弟。
太和初通直散骑常侍袭父嶷爵彭城王
后例降爵为公,拜太子中书舍人,迁散骑侍郎
出为长乐太守
冀州仪同开府长史,行河南尹
宣武即位,除黄门侍郎
司徒左长史河南尹,行相州事。
寻正剌史,加征虏将军,又加平东将军
入为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
拜镇北将军,行冀州事。
相州大中正,加散骑常侍
延昌中,迁中书令
孝明即位,加抚军将军封武邑郡公,进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
寻正右仆射熙平元年卒,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