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皇太后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第十六卷目录

 皇太后部汇考二
  魏〈文帝黄初三则 明帝青龙一则 景初一则 齐王嘉平一则 高贵乡公甘露一则 元帝景元一则〉
  晋〈总一则 武帝泰始一则 太熙一则 惠帝永平二则 光熙一则 明帝泰宁一则 成帝咸和一则 康帝建元一则 穆帝永和二则 升平二则 哀帝兴宁二则 废帝太和一则 简文帝咸安一则 孝武帝宁康一则 太元三则 安帝隆安一则〉
  宋〈总一则 武帝永初二则 少帝景平二则 文帝元嘉二则 孝武帝大明二则 明帝泰豫一则 后废帝元徽一则〉
  南齐〈武帝永明一则 郁林王隆昌一则 海陵王延兴一则 东昏侯永元一则 和帝中兴一则〉
  梁〈元帝承圣一则 敬帝绍泰一则〉
  陈〈总一则 武帝永定一则 文帝天康一则 宣帝太建三则〉
  北魏〈惠帝一则 昭成帝建国一则 明元帝泰常一则 神麚一则 文成帝和平一则 宣武帝延昌一则 孝明帝熙平一则 神龟二则 正光一则 孝昌二则 武泰一则〉

宫闱典第十六卷

皇太后部汇考二

魏文帝黄初元年,帝初受禅。尊母卞王后曰皇太后,称永寿宫。
《魏志·文帝本纪》:延康元年十一月庚午,王升坛即阼,改延康为黄初,大赦。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尊王太后曰皇太后。按《武宣卞皇后传》:后,琅琊开阳人,文帝母也。二十四年,拜为王后,策曰: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二十五年,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践阼,尊后曰皇太后,称永寿宫。黄初三年,诏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与政。按《魏志·文帝本纪》:黄初三年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违背,天下共诛之。按《武帝卞皇后传》:黄初中,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诏下藏之台阁,永为后式。
黄初七年,明帝即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按《魏志·明帝本纪》:黄初七年夏五月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按《文德郭皇后传》:后,安平广宗人也。祖世长吏。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黄初三年,立为皇后,明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
明帝青龙三年春正月丁巳,皇太后薨。
《魏志·明帝本纪》云云。按注《魏略》曰: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按注《汉晋春秋》曰: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耶。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景初三年,齐王即位,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称永宁宫。
《魏志·三少帝本纪》:明帝景初三年正月丁亥,齐王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按《明元郭皇后传》:后,西平人,世河右大族。黄初中,本郡反叛,遂没入宫。明帝即位,甚见爱幸,拜为夫人。叔父立为骑都尉,从父芝为中郎将。帝疾困,遂立为皇后。齐王即位,尊为皇太后,称永宁宫。追封谥太后父满为西都定侯,以立子建绍其爵。封太后母杜为合阳君。
齐王嘉平六年,郭太后令废齐王芳,定策立高贵乡公髦。
《魏志·三少帝本纪》:嘉平六年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沈漫女色,日延倡优,纵其丑谑;迎六宫家人留止内房,毁入伦之叙,乱男女之节;恭孝日亏,悖傲滋甚,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于宗庙,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丁丑,令曰:东海王霖,高祖文皇帝之子。霖之诸子,与国最亲,高贵乡公髦有大成之量,其以为明皇帝嗣。十月己丑,公至于元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欣欣焉。按注《魏略》曰:景王将废帝,遣郭芝入白太后,太后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耶。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景王,景王甚欢。又遣使者授齐王印绶,当出就西宫。帝受命,遂载王车,与太后别,垂涕,始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十人,太尉司马孚悲不自胜,馀多流涕。王出后,景王又使使者请玺绶。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绝祀乎。吾以为高贵乡公者,文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其详议之。景王乃更召群臣,以皇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是时太常已发二日,待玺绶于温。事定,又请玺绶。太后令曰:我见高贵乡公,少时识之,明日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
高贵乡公甘露五年,郭太后复废高贵乡公,而立常道乡公奂。
《魏志·三少帝本纪》:甘露五年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隔绝两宫。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即密有令语大将军,不可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大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当令中吾项,箭亲堕吾前。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次。此儿俱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我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行酖毒,重相设计。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呼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言今日便当施行。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吾老寡,岂复多惜馀命耶。但伤先帝遗意不遂,社稷颠覆为痛耳。赖宗庙之灵,沈、业即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而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擂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阵间,为前锋所害。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重令吾悼心不可言。昔汉昌邑王以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当令内外咸知此儿所行。使使持节行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北迎常道乡公璜嗣明帝后。辛卯,群公奏太后曰:殿下圣德光隆,宁济六合,而犹称令,与藩国同。请自今殿下令书,皆称诏制,如先代故事。六月甲寅,常道乡公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
元帝景元五年,皇太后崩。
《魏志·三少帝本纪》云云。按《明元郭皇后传》: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太后而后施行。毋丘俭、钟会等作乱,咸假其命而以为辞焉。景元四年十二月崩,五年二月,葬高平陵西。〈按《本纪》《郭后传》崩年不合。〉

晋制定皇太后官属及舆辇之制,又定太妃服章同于太后之礼。
《晋书·职官志》:太后三卿,卫尉、少府、太仆,汉置,皆随太后宫为官号,在同名卿上,无太后则阙。魏改汉制,在九卿下。及晋复旧,在同号卿上。按《舆服志》:皇太后法驾,乘重翟羽盖金根车,驾青辂,青帷裳,云栌画辕,黄金涂五采,盖爪施金华,驾三,左右騑。其庙见小驾,则乘紫罽軿车,云栌画辀,黄金涂五采,驾三。非法驾则乘辇。
《南齐书·礼志》:晋朝太妃服章之礼,同于太后。
武帝泰始元年,帝受禅即位,尊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宫名崇化,为太后置宫卿,追崇太后母羊氏谥号。
《晋书·武帝本纪》:泰始元年十二月景寅,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宫曰崇化。按《文明王皇后传》:后,讳元姬,东海郯人也。既笄,归于文帝,生武帝及辽东悼王定国、齐献王攸、城阳哀王兆、广汉殇王广德、京兆公主。武帝受禅,尊为皇太后,宫曰崇化。初置宫卿,重选其职,以太常诸葛绪为卫尉,太仆刘原为太仆,宗正曹楷为少府。后虽处尊位,不忘素业,躬执纺绩,器服无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参味。而敦睦九族,垂心万物,言必典礼,浸润不行。帝以后母羊氏未崇谥号,诏曰:昔汉文追崇灵文之号,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所以奉尊尊之敬,广亲亲之恩也。故卫将军、兰陵景侯夫人羊氏,含章体顺,仁德醇备,内承世胄,出嫔大国,三从之行,率礼无违。仍遭不造,频丧统嗣,抚育众子,克成家道。母仪之教,光于邦族,诞启圣明,祚流万国。而早世殂陨,不遇休宠。皇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极。朕感存遗训,追远伤怀。其封夫人为县君,依德纪谥,主者详如旧典。于是使使持节谒者何融追谥为平阳县君。
太熙元年,惠帝即位。尊杨皇后为皇太后。
《晋书·惠帝本纪》:太熙元年四月己酉,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后。按《武悼杨皇后传》: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引,元后从妹。父骏,别有传。以咸宁二年立为皇后。及帝崩尊,为皇太后。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壬辰,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
《晋书·惠帝本纪》云云。按《武悼杨皇后传》:太子妃贾氏妒忌,帝将废之。后言于帝曰:贾公闾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谓后构之于帝,忿怨弥深。及帝崩,尊为皇太后。贾后凶悖,忌后父骏执权,遂诬骏为乱,使楚王玮与东安王繇称诏诛骏。内外隔塞,后题帛为书,射之城外,曰救太傅者有赏,贾后因宣言太后同逆。骏既死,诏后军将军荀悝送后于永宁宫。特全后母高都君庞氏之命,听就后居止。贾后讽群公有司奏曰:太后阴渐奸谋,图危社稷,飞箭系书,要募将士,同恶相济,自绝于天。鲁侯绝文姜,春秋所许,盖以奉顺祖宗,任至公于天下。陛下虽怀无已之情,臣下不敢奉诏。可宣敕王公于朝堂会议。诏曰:此大事,更详之。有司又奏:骏藉外戚之资,居冢宰之任,陛下既居谅闇,委以重权,至乃阴图凶逆,布树私党。皇太后内为唇齿,叶同逆谋,祸衅既彰,背捍诏命,阻兵负众,血刃宫省,而复流书募众,以奖凶党,上背祖宗之灵,下绝亿兆之望。昔文姜与乱,春秋所贬,吕宗叛戾,高后降配,宜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中书监张华等以为太后非得罪于先帝者也,今党恶所亲,为不母于圣世。宜依孝成赵皇后故事,曰武帝皇后,处之离宫,以全贵终之恩。尚书令、下邳王晃等议曰:皇太后与骏潜谋,欲危社稷,不可复奉承宗庙,配合先帝。宜贬尊号,废诣金墉城。于是有司奏:请从晃等议,废太后为庶人。遣使者以太牢告于郊庙,以奉承祖宗之命,称万国之望。至于诸所供奉,可顺圣恩,务从丰厚。诏不许。有司又固请,乃可之。又奏:杨骏造乱,家属应诛,诏原其妻庞命,以慰太后之心。今太后废为庶人,请以庞付廷尉行刑。诏曰:听庞与庶人相随。有司希贾后旨,固请,乃从之。庞临刑,太后抱持号叫,截发稽颡,上表诣贾后称妾,请全母命,不见省。
永平二年春二月己酉,贾后弑皇太后于金墉城。按《晋书·惠帝本纪》云云。按《武悼杨皇后传》:初,太后尚有侍御十馀人,贾后夺之,绝膳而崩,时年三十四,在位十五年。贾后又信妖巫,谓太后必诉冤先帝,乃覆而殡之,施诸厌劾符书药物。
光熙元年十一月,怀帝即位,追尊所生太妃王氏为皇太后。
《晋书·怀帝本纪》: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孝惠帝崩。羊皇后以于太弟为嫂,不得为太后,催清河王覃入,已至尚书阁,侍中华混等急召太弟。癸酉,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羊氏为惠皇后,居弘训宫,追尊所生太妃王氏为皇太后。按《怀王皇太后传》:太后讳媛姬,不知所出。初入武帝宫,拜中才人,早卒。怀帝即位,追尊曰皇太后。
明帝泰宁三年,成帝即位,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晋书·成帝本纪》:泰宁三年闰月戊子,明帝崩。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秋九月癸卯,皇太后临朝称制。按《明穆庾皇后传》:后讳文君,颍川鄢陵人也。性仁慈,美姿仪。元帝闻之,聘为太子妃,明帝即位,立为皇后。成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辞让数四,不得已而临朝摄万机。后兄中书令亮管诏命,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
成帝咸和三年,皇太后庾氏崩。
《晋书·成帝本纪》: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等反。三年,贼乘胜麾戈接于帝座,突入太后后宫,左右侍人皆见掠夺。是时大官惟有烧馀米数石,以供御膳。三月,景子皇太后崩。按《明穆庾皇后传》:苏峻作逆,京师倾覆,后见逼辱,遂以忧崩,时年三十二。后即位凡六年。其后帝孝思无极,赠父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母丘氏安陵县君,从母荀氏永宁县君,何氏建安县君。亮表陈先志,让而不受。
康帝建元二年,穆帝即位,尊褚皇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因议后父进见之礼。
《晋书·穆帝本纪》:建元二年九月己亥,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岁。大赦,尊皇后为皇太后。壬寅,皇太后临朝摄政。按《康献褚皇后传》:后讳蒜子,河南阳翟人也。少以名家入为琅琊王妃。及康帝即位,立为皇后。穆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时帝幼冲,未亲国政。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陛下体兹坤道,训隆文母。昔涂山光夏,简狄熙殷,实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妫,淑美关雎,临朝摄政,以宁天下。今社稷危急,兆庶悬命,臣等章惶,一日万机,事运之期,天禄所钟,非复冲虚高让之日。汉和熹、顺烈,并亦临朝,近明穆故事,以为先制。臣等不胜悲怖,谨伏地上请。乞陛下上顺祖宗,下念臣吏,推公弘道,以协天人,则万邦承庆,群黎更生。太后诏曰:帝幼冲,当赖群公卿士将顺匡救,以酬先帝礼贤之意,且是旧德世济之美,则莫重之命不坠,祖宗之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于内而已。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先后允恭谦抑,思顺坤道,所以不距群情,固为国计。岂敢执守冲闇,以违先旨。辄敬从所奏。于是临朝称制。有司奏,谢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亦应追赠,皆后之前母也。太后不许。太常殷融议依郑元议,卫将军裒在宫庭则尽臣敬,太后归宁之日自如家人之礼。太后诏曰:典礼诚所未详,如所奏,是情所不能安也,更详之。征西将军翼、南中郎尚义谓父尊尽于一家,君敬重于天下,郑元议合情礼之中。太后从之。自后朝臣皆敬裒焉。按《礼仪志》:褚太后临朝时,议褚裒进见之典。蔡谟、王彪之并以:虞舜、汉高祖犹执子道,况后乎。王者父无拜礼。尚书八座议以为:纯子则王道缺,纯臣则孝道亏。谓公庭如臣,私觌则严父为允。
穆帝永和元年,褚太后抱帝临轩,诏详振恤之宜,停不急之务。
《晋书·穆帝本纪》: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抱帝临轩。九月景申,皇太后诏曰:今百姓劳弊,其共思详所以振恤之宜。及岁常调非军国要急者,并宜停之。
永和十二年春正月,帝临轩,以太后母丧,悬而不乐。按《晋书·穆帝本纪》云云。
升平元年,帝加元服,褚太后反政,居崇德宫。
《晋书·穆帝本纪》:升平元年春正月壬戌,帝加元服,告于太庙,始亲万机。皇太后居崇德宫。按《康献褚皇后传》:帝既冠,太后诏曰:昔遭不造,帝在幼冲,皇绪之微,眇若赘旒。百辟卿士率遵前朝,劝喻摄政。以社稷之重,先代成义,僶俛敬从,弗遑固守。仰凭七庙之灵,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礼成德备,当阳亲览,临御万国。今归事反政,一依旧典。于是居崇德宫,手诏群公曰:昔以皇帝幼冲,从群后之议,既以闇弱,又频丁极艰,衔恤历祀,沉忧在疚。司徒亲尊德重,训救其弊,王室之不坏,实公是凭。帝既备兹冠礼,而四海未一,五寇叛逆,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愿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馀齿。仰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升平五年,穆帝崩。崇德太后定策立琅琊王丕。按《晋书·哀帝本纪》:升平五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后令曰:帝奄不救疾,后嗣未建。琅琊王丕,中兴正统,明德懋亲。昔在咸康,属当储贰。以年在幼冲,未堪国难,故显宗高让。今义望情地,莫与为比,其以王奉大统。于是百官备法驾,迎于琅琊第。庚申,即皇帝位。
哀帝兴宁二年,崇德太后复临朝摄政。
《晋书·哀帝本纪》:兴宁二年,帝雅好黄老,断谷,饵长生药,服食过多,遂中毒,不识万机,崇德太后复临朝摄政。
兴宁三年,哀帝崩。崇德太后复定策立琅琊王奕。按《晋书·废帝本纪》:兴宁三年二月景申,哀帝崩,无嗣。丁酉,皇太后诏曰:帝遂不救厥疾,艰祸仍臻,遗绪泯然,哀恸切心。琅琊王奕。明德茂亲,属当储嗣,宜奉宗庙,纂承大统。便速正大礼,以宁人神。于是百官奉迎于琅琊第。是日,即皇帝位。
废帝太和六年,桓温宣崇德太后令废帝为海西公。按《晋书·废帝本纪》:太和六年十一月丁未,桓温诣阙,因图废立,诬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
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长欲封树,时人惑之,温因讽太后以伊霍之举。己酉,集百官于朝堂,宣崇德太后令曰:王室艰难,穆、哀短祚,国嗣不育,储宫靡立。琅琊王奕亲则母弟,故以入纂大位。不图德之不建,乃至于斯。昏浊溃乱,动违礼度。有此三孽,莫知谁子。人伦道丧,丑声遐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诬罔祖宗,倾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今废奕为东海王,以王还第,供卫之仪,皆如汉朝昌邑故事。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社稷大计,义不获已。临纸悲塞,如何可言。按《康献褚皇后传》:桓温之废海西公也,太后方在佛屋烧香,内侍启云外有急奏,太后乃出。尚倚户前视奏数行,乃曰我本自疑此,至半便止,索笔答奏云:未亡人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温始呈诏草,虑太后意异,悚动流汗,见于颜色。及诏出,温大喜。
简文帝咸安元年,崇德太后再定策立会稽王昱。
《晋书·简文帝本纪》:废帝既废,皇太后诏曰:丞相、录尚书、会稽王体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元虚,神栖事外。以具瞻允塞,故阿衡三世。道化宣流,人望攸归,为日已久。宜从天人之心,以统皇极。主者明依旧典,以时施行。咸安元年十一月己酉,简文帝即皇帝位。
孝武帝宁康元年,崇德太后复临朝摄政。
《晋书·孝武帝本纪》:宁康元年八月壬子,崇德太后临朝摄政。按《康献褚皇后传》:简文帝即位,尊后为崇德太后。及帝崩,孝武帝幼冲,桓温又薨。群臣启曰:王室多故,祸难仍臻,国忧始周,复丧元辅,天下惘然,若无攸济。主上虽圣资奇茂,固天诞纵。而春秋尚富,加在谅闇,蒸蒸之思,未遑庶事。伏惟陛下德应坤厚,宣慈圣善,遭家多艰,临朝亲览。光大之美,化洽在昔,讴歌流咏,播益无外。虽有莘熙殷,任姒隆周,未足以喻。是以五谋克从,人鬼同心,仰望来苏,悬心日月。夫随时之义,周易所尚,宁固社稷,大人之任。伏愿陛下抚综万机,釐和政道,以慰祖宗,以安兆庶。不胜忧国喁喁至诚。太后诏曰:王室不幸,仍有艰屯。览省启事,感增悲叹。内外诸君,并以主上春秋冲富,加蒸蒸之慕,未能亲览,号令宜有所由。苟可安社稷,利天下,亦岂有所执,辄敬从所启。但闇昧之阙,望尽弼谐之道。于是太后复临朝。
太元元年,帝加元服,崇德太后复归政。
《晋书·孝武帝本纪》:太元元年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见于太庙。皇太后归政。按《康献褚皇后传》:帝既冠,乃诏曰:皇帝婚冠礼备,遐迩宅心,宜当阳亲览,缉熙惟始。今归政事,率由旧典。于是复称崇德太后。太元九年六月癸丑朔,崇德太后褚氏崩。
《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按《康献褚皇后传》:太元九年,崩于显阳殿,年六十一,在位凡四十年。太后于帝为从嫂,朝议疑其服。太学博士徐藻议曰:资父事君而敬同。又礼云其夫属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则夫属君道,妻亦后道矣。服后以齐,母之义也。鲁讥逆祀,以明尊卑。今上躬奉康、穆、哀皇及靖后之祀,致敬同于所天,岂可敬之以君道,而服废于本亲。谓应齐衰期。从之。
太元十九年,追尊太妃郑氏为简文宣太后,尊母皇太妃李氏为皇太后,宫名崇训。
《晋书·孝武帝本纪》:太元十九年夏六月壬子,追尊会稽王太妃郑氏为简文宣太后。秋八月己巳,尊皇太妃李氏为皇太后,宫曰崇训。按《简文宣郑太后传》:后讳阿春,河南荥阳人也。建武元年,纳为琅琊王夫人,生琅琊悼王简文帝,咸和元年薨。简文帝即位,未及追尊。临崩,封皇子道子为琅琊王,领会稽国,奉太妃祀。太元十九年,孝武帝下诏曰:会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诞载圣明,光延于晋。先帝追尊圣善,朝议不一,道以疑屈。朕述遵先志,常惕于心。今仰奉遗旨,依阳秋二汉孝怀皇帝故事,上太妃尊号曰简文太后。于是立庙于太庙路西,陵曰嘉平。时群臣希旨,多谓郑太后应配食于元帝者。帝以问太子前率徐邈,邈曰:臣按阳秋之义,母以子贵。鲁隐尊桓母,别考仲子之宫而不配食于惠庙。又平素之时,不伉俪于先帝,至于子孙,岂可为祖考立配。其崇尊尽礼,由于臣子,故得称太后,陵庙备典。若乃祔葬配食,则义所不可。从之。按《孝武文李太后传》:后讳陵容,本出微贱。始简文帝为会稽王,有三子,俱夭。自道生废黜,献王早世,其后诸姬绝孕将十年。帝令善相者召诸爱妾而示之,皆云非其人。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崙。既至,相者惊云:此其人也。帝以大计,召之侍寝。后数梦两龙枕膝,日月入怀,意以为吉祥,向侪类说之,帝闻而异焉,遂生孝武帝及会稽文孝王。及孝武帝即位,尊为淑妃。太元三年,进为贵人。九年,又进为夫人。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一同太后。十九年,会稽王道子启:母以子贵,庆厚礼崇。伏惟皇太妃纯德光大,休祜攸钟,启嘉祚于圣明,嗣徽音于上列。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八月辛巳,帝临轩,遣兼太尉刘耽尊为皇太后,称崇训宫。
安帝隆安四年三月,追尊所生陈夫人为安德太后。按《晋书·安帝本纪》云云。按《安德陈太后传》:太后讳
归女,松滋浔阳人也。父广,以倡进。后以美色能歌弹,入宫为淑媛,生安、恭二帝。太元十五年薨,赠夫人。追崇曰皇太后,神主祔于宣太后庙,陵曰熙平。

宋皇太妃侍官内职之制,并与太后同。
《南齐书·礼志》:宋代皇太妃唯无五牛旗为异。其外侍官则有侍中、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各二人,分从前后部,同于王者,内职则有女尚书、女长御各二人,棨引同于太后。
武帝永初元年,帝受禅,尊太妃萧氏为皇太后。
《宋书·武帝本纪》: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诏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为穆皇后,尊王太后为皇太后。按《孝懿萧皇后传》:后,讳文寿,兰陵兰陵人也。孝穆后殂,孝皇帝聘后为继室。高祖为宋王,加太妃之号。高祖践阼,有司奏曰:道积者庆流,德洽者礼备。故祗敬表于崇高,嘉号彰于盛典。伏惟太妃母仪之德,化穆不言,保翼之训,光被洪业。虽幽明同庆,而称谓未穷。稽之前代,礼有恒准,宜式遵旧典,允副群望。臣等参受宋王太后号。故有司奏犹称太妃也。上以恭孝为行,奉太后素谨,及即大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未尝失时刻。
永初三年,诏母后不烦临朝,太后制三年之服。按《宋书·武帝本纪》:永初三年五月,手诏曰: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按《礼志》:武帝崩,萧太后制三年之服。
少帝景平元年,尊所生张夫人为皇太后,宫名永乐。按《宋书·少帝本纪》:景平元年秋七月癸酉,尊所生张夫人为皇太后。按《张夫人传》:夫人,讳阙,不知何郡
县人也。生少帝。永初元年,拜为夫人。少帝即位,有司奏曰:臣闻严亲敬始,所因者本,充孝之道,由中被外。伏惟夫人德并坤元,徽音光劭,发祥兆庆,诞启圣明。宜崇极徽号,允备盛则。从《春秋》母以子贵之义,遵汉、晋推庆之典,谨上尊号为皇太后,宫曰永乐。
景平二年,张太后令废少帝而立宜都王义隆,奉还玺绂。
《宋书·少帝本纪》:景平二年夏五月,帝居处所为多过失。乙酉,皇太后令曰:王室不造,天祸未悔,先帝创业弗永,弃世登遐。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大行在殡,宇内哀惶,幸灾肆于悖词,喜容表于在戚。至乃徵召乐府,鸠集伶官,优倡管弦,靡不备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采择媵御,产子就宫,腼面无怍,丑声四达。及懿后崩背,重加天,亲与左右执绋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谑,殿省备闻。加复日夜媟狎,群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殚尽。刑罚苛虐,幽囚日增。居帝王之位,好皂隶之役;处万乘之尊,悦厮养之事。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徵发工匠,疲极兆民。远近叹嗟,人神怨怒。社稷将坠,岂可复嗣守洪业,君临万邦。今废为荥阳王,一依汉昌邑、晋海西故事。奉迎镇西将军宜都王义隆入纂皇统。是日,太后令奉还玺绂。
文帝元嘉元年秋八月,追尊所生胡倢伃为皇太后,谥曰章后。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按《胡倢伃传》:倢伃,讳道女,
淮南人。义熙初,为高祖所纳,生文帝。五年,被谴赐死。高祖践祚,追赠倢伃。太祖即位,有司奏曰:臣闻德厚者礼尊,庆深者位极。故閟宫既构,咏歌先妣;园陵崇卫,聿追来孝。伏惟先倢伃柔明塞渊,光备六列,德昭坤范,训洽母仪。用能启祚圣明,奄宅四海。严亲莫逮,天禄永违。臣等远准《春秋》,近稽汉、晋。谨上尊号曰章皇太后,陵曰熙宁。立庙于京师。
元嘉三十年,孝武帝即位,尊所生路淑媛为皇太后,宫名崇宪。
《宋书·孝武帝本纪》:元嘉三十年四月己巳,即皇帝位。五月甲申,尊所生路淑媛为皇太后。按《文帝路淑媛传》:淑媛,讳惠男,丹阳建康人也。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帝,拜为淑媛。世祖入讨元凶,淑媛留寻阳。上即位,遣建平王宏奉迎。有司奏曰:臣闻历集周邦,徽音克嗣,气淳汉国,沙麓发祥。昔在上代,业隆祚远,未有不敷阴教以阐洪基,膺淑庆以载圣哲者也。伏惟淑媛柔明内昭,徽仪外范,合灵初迪,则庶姬仰曜;引训蕃阃,则家邦被德。民应惟和,神属惟祉,故能诞钟睿躬,用集大命,固灵根于既殒,融盛烈乎中兴。载厚化深,声咏允缉,宜式谐旧典,恭享极号。奉尊号曰皇太后,宫曰崇宪。
孝武帝大明元年,有司议皇太后出行副车定数。
《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大明元年九月丁未朔,有司奏:未有皇太后出行副车定数,下礼官议正。博士王燮之议:《周礼》,后六服五路之数,悉与王同,则副车之制,不应独异。皇太后既礼均至极,弥不应殊。谓并应同十二乘。通关为允。诏可。
大明八年,废帝即位,崇皇后王氏为皇太后,宫名永训。
《宋书·废帝本纪》:大明八年闰五月庚申,太子即皇帝位。秋七月庚戌,崇皇后曰皇太后。八月己未,皇太后崩。九月乙卯,文穆皇后祔葬景宁陵。按《文穆王皇后传》:后,讳宪嫄,琅琊临沂人。元嘉二十年,拜武陵王妃。生废帝。世祖在藩,后甚有宠。上入伐凶逆,后留寻阳,与太后同还京都,立为皇后。废帝即位,尊曰皇太后,宫曰永训。其年,崩于含章殿,时年三十八。祔葬景宁陵。
明帝泰豫元年,后废帝即位,尊皇后王氏为皇太后,宫名弘训。崇所生贵妃陈氏为皇太妃,宫名弘化,舆服一如晋孝武故事。
《宋书·后废帝本纪》:泰豫元年四月庚子,太子即皇帝位。六月乙巳,尊皇后曰皇太后。秋七月戊辰,崇拜帝所生陈贵妃为皇太妃。按《明恭王皇后传》:后,讳贞风,琅琊临沂人也。元嘉二十五年,拜淮阳王妃。太宗即位,立为皇后。废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宫曰弘训。
《陈贵妃传》:妃,讳妙登,丹阳建康人,屠家女也,生

废帝。太宗即位,拜贵妃,礼秩同皇太子妃。废帝践阼,有司奏曰:臣闻河龙启圣,理浃民神;郊电基皇,庆烁天地。故资敬之道,粹古铭风;沿贵之谊,眇代凝则。伏惟贵妃含和日晷,表淑星枢,徽音峻古,柔光照世,声华帝掖,轨秀天嫔,景发皇明,祚昌睿命。而备物之章,未焕彝策。远酌前王,允陟鸿典。臣等参议,谨上尊号曰皇太妃。舆服一如晋孝武帝太后故事。置家令一人。改诸国太妃曰太妃。宫曰弘化。按《礼志》:后废帝即位,尊所生陈贵妃为皇太妃,舆服一如晋孝武太妃故事,唯省五牛旗及赤旂。
后废帝元徽五年,以皇太后令废帝为苍梧王,立安成王准。
《宋书·后废帝本纪》:元徽五年己丑,皇太后令曰:卫将军、领军、中书监、八座:昱以冢嫡,嗣登皇统,庶其体识日弘,社稷有寄。岂意穷凶极悖,自幼而长,善无细而不违,恶有大而必蹈。前后训诱,常加隐蔽,险戾难移,日月滋甚。弃冠毁冕,长袭戎衣,犬马是狎,鹰隼是爱,皂历轩殿之中,韝绁宸扆之侧。至乃单骑远郊,独宿深野,手挥矛鋋,躬行刳斮,白刀为弄器,斩害为恒务。舍交戟之卫,委天毕之仪,趋步阛阓,酣歌垆肆,宵游忘返,宴寝营舍,夺人子女,掠人财物,方筴所不书,振古所未闻。沈勃儒士,孙超功臣,幼文兄弟,并豫勋效,四人无罪,一朝同戮。飞镞鼓剑,孩稚无遗,屠裂肝肠,以为戏谑,投骸江流,以为欢笑。又淫费无度,帑藏空竭,横赋关河,专充别蓄,黔首嗷嗷,厝生无所。吾与其所生,每励以义方,遂谋酖毒,将骋凶忿。沈忧假日,虑不终朝。自昔辛、癸,爰及幽、厉,方之于此,未譬万分。民怨既深,神怒已积,七庙阽危,四海褫气。废昏立明,前代令范,况乃灭义反道,天人所弃,衅深牧野,理绝桐宫。故密令萧领军潜运明略,幽显协规,普天同泰。骠骑大将军安成王体自太宗,天挺淹睿,风神凝远,德映在田。地隆亲茂,皇历攸归,亿兆系心,含生属望。宜光奉祖宗,临享万国。便依旧典,以时奉行。未亡人追往伤怀,永言感绝。太后又令曰:昱穷凶极暴,自取灰灭,虽曰罪招,能无伤悼。弃同品庶,实所不忍。可特追封苍梧郡王。按《明恭王皇后传》:废帝失德,太后每加勖譬,始者犹见顺从,后狂慝转甚,渐不悦。元徽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煮药,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复得出入狡狯。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顺帝禅位,太后与帝逊于东邸,因迁居丹阳宫,拜汝阴王太妃。顺帝殂于丹阳,更立第京邑。建元元年,薨于第,时年四十四。追加号谥,葬以宋后礼。

南齐

武帝永明十一年,郁林王即位,尊皇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宫名宣德,置卫尉、少府、太仆三卿。
《南齐书·郁林王本纪》:武帝永明十一年,文惠太子薨,立昭业为皇太孙,居东宫。世祖崩,太孙即位。冬十月壬寅,尊皇太孙太妃为皇太后。按《文安王皇后传》:后,讳宝明,琅琊临沂人也。建元元年,为南郡王妃。四年,为皇太子妃。永明十一年,为皇太孙太妃。郁林即位,尊为皇太后,称宣德宫。赠后父金紫光禄大夫,母桓氏丰安县君。其年十二月,备法驾谒太庙。按《百官志》:宣德卫尉、少府、太仆。郁林王立,文安太后即尊号,以宫名置之。
郁林王隆昌元年,以皇太后令被废,立中军将军新安王昭文。
《南齐书·郁林王本纪》:隆昌元年秋七月癸巳,皇太后令曰:镇军、车骑、左仆射、前将军、领军、左卫、卫尉、八座:自我皇历启基,受终于宋,睿圣继轨,三叶重光。太祖以神武创业,草昧区夏,武皇以英明提极,经纬天人。文帝以上哲之资,体元良之重,虽功未被物,而德已在民。三灵之眷方永,七百之基已固。嗣主特钟沴气,爰表弱龄,险戾著于绿车,愚固彰于崇正。狗马是好,酒色方湎。所务唯鄙事,所疾唯善人。世祖慈爱曲深,每加容掩,冀年志稍改,立守神器。自入纂鸿业,长恶滋甚。居丧无一日之哀,缞绖为欢宴之服。昏酣长夜,万机斯壅,发号施令,莫知所从。阉竖徐龙驹专总枢密,奉叔、珍之互执权柄,自以为任得其人,表里缉穆,迈萧、曹而愈信、布,倚泰山而坐平原。于是恣情肆意,罔顾天显,二帝姬嫔,并充宠御,二宫遗服,皆纳玩府。内外混漫,男女无别。丹屏之北,为酤鬻之所,青蒲之上,开桑中之肆。又微服潜行,信次忘返,端委以朝虚位,交戟而守空宫积旬矣。宰辅忠贤,尽诚奉主,诛锄群小,冀能悛革,曾无克己,更深怨憾。公卿股肱,以异己寘戮,文武昭穆,以德誉见猜。放肆丑言,将行屠脍,社稷危殆,有过缀旒。昔太宗克光于汉世,简文代兴于晋氏,前事之不忘,后人之师也。镇军居正体道,家国是赖,伊霍之举,实寄渊谟,便可详依旧典,以礼废黜。中军将军新安王,体自文皇,睿哲天秀,宜入嗣洪业,永宁四海。外即以礼奉迎。未亡人属此多难,投笔增慨。
海陵王延兴元年,以皇太后令废帝为海陵王,立太傅宣城王鸾。
《南齐书·海陵王本纪》:延兴元年秋七月,即皇帝位。冬十月,皇太后令曰:司空、后将军、丹阳尹、右仆射、中领军、八座:夫明晦迭来,屯平代有,上灵所以眷命,亿兆所以归怀。自皇家淳耀,列圣继轨,诸侯官方,百神受职。而殷忧时启,多难荐臻,隆昌失德,特紊人鬼,非徒四海解体,乃亦九鼎将移。赖天纵英辅,大匡社稷,崩基重造,坠典再兴。嗣主幼冲,庶政多昧,且早婴尪疾,弗克负荷,所以宗正内侮,戚藩外叛,觇天视地,人各有心。虽三祖之德在民,而七庙之危行及。自非树以长君,镇以渊器,未允天人之望,宁息奸宄之谋。太傅宣城王遗体宣皇,钟慈太祖,识冠生民,功高造物,符表夙著,讴颂有在,宜入承宝命,式宁宗祏。帝可降封海陵王,吾当归老别馆。昔宣帝中兴汉室,简文重延晋祀,庶我鸿基,于兹永固。言念家国,感庆载怀。
东昏侯永元三年,以宣德太后令废为东昏侯。
《南齐书·东昏侯本纪》:永元三年,宣德太后令曰:皇室受终,祖宗齐圣,太祖高皇帝肇基骏命,膺箓受图,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早晏。皇祚之重,允属储元;而禀质凶愚,发于稚齿。爰自保姆,迄至成童,忍戾昏顽,触途必著。高宗留心正嫡,立嫡惟长,辅以群才,閒以贤戚,内外维持,冀免多难,未及期稔,便逞屠戮。密戚近亲,元勋良辅,覆族歼门,旬月相系。凡所任杖,尽慝穷奸,皆营伍屠贩,容状险丑,身秉朝权,手断国命,诛戮无辜,纳其财产,睚眦之间,屠覆比屋。身居元首,好是贱事,危冠短服,坐卧以之。晨出夜反,无复已极,驱斥氓庶,巷无居人。老细奔遑,寘身无所。东迈西屏,北出南驱,负疾舆尸,填街塞陌。兴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络以隋珠,方斯已陋;饰以璧珰,曾何足道。时暑赫曦,流金铄石,移竹艺果,匪日伊夜,根未及植,叶已先枯,畚锸纷纭,勤倦无已。散费国储,专事浮饰,逼夺民财,自近及远,兆庶恇恇,流窜道路。府帑既竭,肆夺市道,工商稗贩,行号道泣。屈此万乘,躬自角抵,昂首翘肩,逞能撞木,观者如堵,曾无怍容。芳乐、华林,并立阛阓,踞肆鼓刀,手铨轻重。干戈鼓噪,昏晓靡息,无戎而城,岂足云譬。至于居丧淫宴之愆,三年载弄之丑,反道违常之舋,牝鸡晨鸣之慝,于事已细,故可得而略也。罄楚、越之竹,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岂或能匹。征东将军忠武奋发,投袂万里,光奉明圣,翊成中兴。乘胜席卷,扫清京邑,而群小靡识,婴城自固,缓戮稽诛,倏弥旬月。宜速剿定,宁我邦家。可潜遣閒介,密宣此旨,忠勇齐奋,遄加荡扑,放斥昏凶,卫送外第。未亡人不幸,骤此百罹,感念存没,心焉如割。奈何。奈何。又令依汉海昏侯故事,追封东昏侯。
和帝中兴二年,宣德太后临朝,禅诏至,逊居外宫。
《南齐书·和帝本纪》:中兴二年春正月戊戌,宣德太后临朝,入居内殿。大司马梁王解承制,致敬如先。三月乙未,皇太后令给梁国钱五百万,布五千匹,绢千匹。夏,四月,辛酉,禅诏至,皇太后逊居外宫。

元帝承圣元年冬十一月己卯,追尊所生妣阮修容为文宣太后。
《梁书·元帝本纪》云云。按《阮修容传》:修容,讳令嬴,本姓石,会稽馀姚人也。高祖纳为䌽女。天监六年八月,生世祖。拜为修容。大同六年薨,谥曰宣。世祖即位,有司奏追崇为文宣太后。
敬帝绍泰元年冬十月戊午,尊所生夏贵妃为皇太后。
《梁书敬帝本纪》云云。

陈承梁制,定皇太后官属品秩。
《隋书·百官志》:陈承梁,皆循其制。太后卫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大匠、太仆、鸿胪、太舟等卿。已上中二千石。太后三卿、十二卿、大长秋等丞,并六百石。
武帝永定三年秋七月丙辰,尊皇后为皇太后。
《陈书·文帝本纪》云云。按《高祖宣皇后章氏传》:后,讳要儿,吴兴乌程人也。高祖先娶同郡钱仲芳女,早卒,后乃聘后及践阼。永定九年,立为皇后。高祖崩,后与舍人蔡景历定计,秘不发丧,召世祖入纂。世祖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慈训。按《侯安都传》:高祖崩,安都随世祖还朝,仍与群臣定议,翼奉世祖。时世祖谦让勿敢当,太后又以衡阳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又手解世祖发,推就丧次。世祖即位,迁司空。按《蔡景历传》:高祖崩,时外有彊寇,世祖镇于南睆,朝无重臣,宣后呼景历及江大权、杜棱定议,乃秘不发丧,疾召世祖。景历躬共宦者及内人,密营殓服。时既暑热,须治梓宫,恐斤斧之声或闻于外,仍以蜡为秘器。文书诏告,依旧宣行。
文帝天康元年四月癸酉,太子即皇帝位。五月乙卯,尊皇后曰皇太后。
《陈书·废帝本纪》云云。按《世祖沈皇后传》:后,讳妙容,吴兴武康人也。梁大同中归于世祖。为临川王妃。世祖即位,为皇后。废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安德。
宣帝太建元年春正月甲午,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复太皇太后尊号曰皇太后。
《陈书·宣帝本纪》云云。按《高祖宣皇后章氏传》:世祖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光大二年,后下令黜废帝为临海王,命高宗嗣位。太建元年,尊后为皇太后。太建二年三月丙申,皇太后崩。四月戊寅,皇太后祔葬万安陵。
《陈书·宣帝本纪》云云。按《高祖宣皇后章氏传》:大建二年三月丙申,崩于紫极殿,时年六十五。遗令丧事所须,并从俭约,诸有馈奠,不得用牲牢。其年四月,群臣上谥曰宣太后,祔葬万安陵。后亲属无在朝者,惟族兄钮洽官至中散大夫。
太建十四年正月丁巳,太子即皇帝位。乙丑,尊皇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
《陈书·后主本纪》云云。按《高宗柳皇后传》: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为安成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是之时,新失淮南之地,隋师临江,又国遭大丧,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丧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皆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

北魏

惠帝元年,未亲政事,祁太后临朝。
《魏书·惠帝本纪》:惠皇帝讳贺傉立,桓帝之中子也。以五年为元年。未亲政事,太后临朝,遣使与石勒通和,时人谓之女国使。按《桓帝皇后祁氏传》:后,生三子,长曰普根,次惠帝,次炀帝。平文崩,后摄国事,时人谓之女国。后性猛忌,平文之崩,后所为也。
昭成帝建国二年,王太后定计都灅源川。
《魏书·昭成帝本纪》:建国二年夏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灅源川,连日不决,乃从太后计而止。按《平文皇后王氏传》:后,广宁人也。年十三,因事入宫,得幸于平文,生昭成帝。昭成初欲定都于灅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烈帝之崩,国祚殆危,兴复大业,后之力也。
明元帝泰常八年,太武即位,追尊皇妣为密皇太后。按《魏书·太武帝本纪》:泰常八年十月壬申,即皇帝位。十有二月,追尊皇妣为密皇太后。神麚三年九月癸卯,立密皇太后庙于邺。
《魏书·太武帝本纪》云云。按《礼志》:神麚三年九月,立密皇太后庙于邺,后之旧乡也。置祀官太常博士、斋郎三十馀人,侍祀,岁五祭。
文成帝和平六年,献文帝即位,尊冯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听政。
《魏书·献文帝本纪》:和平六年夏五月甲辰,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尊皇后曰皇太后。按《文明皇后冯氏传》:后,长乐信都人也。父朗坐事诛,后遂入宫。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三,居于谅闇,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及高祖生,太后躬亲抚养。是后罢令,不听政事。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奕。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宣武帝延昌四年,孝明帝即位,尊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寻出俗为尼。尊所生胡充华为皇太妃,又崇为皇太后。亲览万机,摄行代祀之典。
《魏书·孝明帝本纪》:延昌四年春正月,即皇帝位。二月,尊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己亥,尊胡充华为皇太妃。三月甲辰朔,皇太后出俗为尼。八月丙子,尊皇太妃为皇太后。戊子,帝朝皇太后于宣光殿。壬辰,群臣奏请皇太后临朝称制。九月乙巳,皇太后亲览万机。诏曰:高祖革礼成治,遗泽在民。世宗纂承丕业,圣德昭远。朕以冲孺,属当宝图,洪基至重,若履薄冰。王公百辟群牧庶官,皆受遇先朝,宠荣自昔,宜各勉崇,共康世道,勠力竭诚,以匡辅不逮。其有怀道丘园、昧迹板筑、山栖谷饮、舒卷从时者,宜广戋帛,缉和鼎饪。有能谠言直谏、济世益时者,在所以闻,当待以不次之位。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以彰厥美。高年孤独不能自存者,赡以粟帛。若因饥失业、天属流离,或卖鬻男女以为仆隶者,各听归还。比冀方未肃,徐城寇扰,将统久劳,士卒疲敝,并遣抚慰,赐以衣马。缘边州镇,固捍之劳,朔方酋庶,北面所委,亦令劳赉,以副其心。其有先朝旧事寝而不举、顷来便习不依轨式者,并可疏闻,当加览裁。若益时利治、不拘常制者,自依别例。其明相申约,称朕意焉。十二月丁卯,帝、皇太后谒景陵。按《宣武皇后传》:后高氏,文昭皇后弟偃之女也。世宗纳为贵人,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后拜为皇后,甚见礼重。性妒忌,宫人希得进御。及肃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寻为尼,居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入宫中。按《宣武灵皇后传》: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也。世宗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既诞肃宗,进为充华嫔。肃宗践阼,尊后为皇太妃,后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犹称殿下,下令行事。后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太后以肃宗冲幼,未堪亲祭,欲傍《周礼》夫人与君交献之义,代行祭礼,访寻故式。门下召礼官、博士议,以为不可。而太后欲以帏幔自鄣,观三公行事,重问侍中崔光。光便据汉和熹邓后荐祭故事,太后大悦,遂摄行初祀。
孝明帝熙平元年,群臣上议皇太后车舆之制。
《魏书·孝明帝本纪》不载。按《礼志》:肃宗熙平元年六月,中侍中刘腾等奏:中宫仆剌列车舆朽败。自昔旧都,礼物颇异,迁京已来,未复更造。请集礼官,以裁其制。灵太后令曰:付尚书量议。太常卿穆绍。等议:案《周礼》王后之五辂:重翟锡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安车彫面鹥总,皆有容盖;翟车贝面组总,有握;辇车,组挽,有翣,羽盖。重翟,后从王祭祀所乘,厌翟,后从王宾飨诸侯所乘;安车,后朝见于王所乘;翟车,后出桑则乘;辇车,后宫中所乘。谨以《周礼》圣制,不刊之典,其礼文尤备。孔子云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以其法不可踰。以此言之,后王舆服典章,多放周式。虽文质时变,辂名宜存,彫饰虽异,理无全舍。当今圣后临朝,亲览庶政,舆驾之式,宜备典礼。臣等学缺通经,叨参议末,辄率短见,宜准《周礼》备造五辂,彫饰之制,随时减。太学博士王延业议:案《周礼》,王后有五辂,重翟以从王祠,厌翟以从王飨宾客,安车以朝见于王,翟车以亲桑,辇车宫中所乘。又《汉舆服志》云:秦并天下,阅三代之礼,或曰殷瑞山车,金根之色,殷人以为大辂,于是始皇作金根之车。汉承秦制,御为乘舆。太皇太后、皇太后皆御金根车,加交络、帷裳,非注驾则乘紫罽軿车,云𣚛文画辀,黄金涂五末,盖瓜,在右騑,驾三马。阮谌《礼图》并载秦汉以来舆服,亦云:金根辂,皇后法驾乘之,以礼婚见庙;乘辂,后法驾乘之以亲桑;安车,后小驾乘之以助祭;山軿车,后行则乘之;绀罽軿车,后小行则乘之,以哭公主、邑君、王妃、公侯夫人;入閤舆,后出入閤、宫中小游则乘之。晋《先蚕仪注》:皇后乘云母安车,驾六騩。案周、秦、汉、晋车舆仪式,互见图书,虽名号小异,其大较略相依拟。金根车名虽起自秦造,即殷之遗制,今之乘舆五辂,是其象也,华饰典丽,容观庄美。司马彪以为孔子所谓乘殷之辂,即此之谓也。案《阮氏图》,桑车亦饰以云母,晋之云母车即是,一与周之翟车其用正同。安车既名同周制,又用同重翟。山軿车,案《图》饰之以紫。绀罽軿车,虽制用异于厌翟,而实同用。于今入閤舆与辇,其用又同。案《图》,今之黑漆画扇辇,与周之辇车其形相似。窃以为秦减周制,百事创革,官名轨式,莫不殊异。汉魏因循,继踵仍旧,虽时有损益,而莫能反古。良由去圣久远,典仪殊缺,时移俗易,物随事变。虽经贤哲,祖袭无改。伏惟皇太后睿圣渊凝,照临万物,动循典故,贻则后王。今辄竭管见,稽之《周礼》,考之汉晋,采诸图史,验之时事,以为宜依汉晋:法驾,则御金根车,驾四马,加交络帷裳;御云母车,驾四马,以亲桑;其非法驾则御紫罽軿车,驾三马;小驾则御安车,驾三马,以助祭;小行则御绀罽軿车,驾三马,以哭公主、王妃、公侯夫人;宫中出入,则御画扇辇车。案旧事,比之《周礼》,唯阙从王飨宾客及朝见于王之乘。窃以为古者诸侯有朝会之礼,故有从飨之仪。今无其事,宜从省略。又今之皇居,宫掖相逼,就有朝见,理无结驷,即事考实,亦宜阙废。又哭公主及王妃,《周礼》所无,施之于今,实合事要。损益不同,用舍随时,三代异制,其道然也。又金根及云母,驾马或三或六,访之《经礼》,无驾六之文。今之乘舆,又皆驾四,义符古典,宜仍驾四。其馀小驾,宜从驾三。其制用形饰,备见图志。司空领尚书令任城王澄等五十人,议以为:皇太后称制临朝,躬亲庶政,郊天祭地,宗庙之礼,所乘之车,宜同至尊,不应更有制造。《周礼》,魏晋虽有文辞,不辨形制,假令欲作,恐未合古制,而不可以为一代典。臣以太常、国子二议为疑,重集群官,并从今议,惟恩裁决。灵太后令曰:群官以后议折中者,便可如奏。
神龟元年,皇太后高氏崩,葬以尼礼。
《魏书·孝明帝本纪》:神龟元年九月戊申,皇太后高氏崩于瑶光寺。冬十月丁卯,以尼礼葬于北邙。按《宣武皇后传》:神龟元年,太后出觐母武邑君。时天文有变,灵太后欲以后当祸,是夜暴崩,天下冤之。丧还瑶光佛寺,殡葬皆以尼礼。按《礼志》:神龟元年九月,尼高皇太后崩于瑶光寺。肃宗诏曰:崇宪皇太后,德协坤仪,徵符月晷,方融壸化,奄至崩殂。朕幼集荼蓼,夙凭德训,及翕暴定难,是赖谟谋。夫礼沿情制,义循事立,可特为齐衰三月,以申追仰之心。有司奏:案旧事,皇太后崩仪,自复魄敛葬,百官哭临,其礼甚多。今尼太后既存委俗尊,凭居道法。凶事简速,不依配极之典;庭局狭隘,非容百官之位。但昔径奉接,义成君臣,终始情礼,理无废绝。辄准故式,立仪如别。内外群官,权改常服,单衣邪巾,奉送至墓,列位哭拜,事讫而除。止在京师,更不宣下。诏可。
神龟二年,诏遵旧典,崇奉太后。
《魏书·孝明帝本纪》:神龟二年春正月丁亥,诏曰:朕以冲眇,纂承宝位,夙夜惟寅,若涉渊海。赖皇太后慈仁,被以夙训。自临朝践极,岁将半纪,天平地成,四海宁乂。天道高远,巍巍难名,犹以撝挹自居,称号弗备,非所以崇奉坤元,允协亿兆者也。宜遵旧典,称诏宇内,以副黎蒸元元之望。
正光元年七月,侍中元乂等矫,皇太后诏逊位归政,寻幽后于北宫。
《魏书·孝明帝本纪》:正光元年秋七月,侍中元乂、刘腾奉帝幸前殿,矫皇太后诏曰:魏有天下,奕叶重光。高祖孝文皇帝,以英圣驭天,徙京定鼎。世宗宣武皇帝,以睿明承业,廓宁区夏,而鸿勋未半,早已登遐。乃令车书弗同,鲸寇尚炽。幼主稚弱,夙纂宝历,曾是宗祏,莫克祗奉。朕所以敬奉群请,临朝总政。帝年已长,久思退身,所以往岁殷勤,具陈情旨。百官内外,已照此怀。佥尔众意,苦见勤夺,僶俛从事,以迄于兹。自此春来,先疾屡发,药石摄疗,莫能善瘳。夏首及今,数加动剧,便不堪日釐万务,巨细兼省。帝齿周星纪,识学逾跻,日就月将,人君道茂,足以抚辑万邦,谐决百揆。朕当率前志,敬逊别宫,远惟复子明辟之义,以自绥养。实望群公逮于黎庶,深鉴斯理。如此,则上下休嘉,天地清晏,魏道熙隆,人神庆悦,不其善欤。乃幽皇太后于北宫。
孝昌元年,皇太后复临朝摄政,诏治权臣擅命者。
《魏书·孝明帝本纪》:孝昌元年夏四月辛卯,皇太后复临朝摄政,引群臣面陈得失。诏曰:朕以寡昧,夙承天历,茫若涉海,罔知所济,实凭宗社降祐之灵,庶勉幼志,以康世道。而神龟之末,权臣擅命,元乂、刘腾阴相影响,遂使皇太后幽隔后宫,太傅、清河王无辜致害,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横被夷灭,右卫将军奚康生仍见诛剪。从此以后,无所畏忌,恣诸侵求,任所与夺。无君之心,积习稍久;不臣之迹,缘事弥彰。蔽耳目之明,专生杀之柄,天下为之不康,四郊由兹多垒。此而可忍,孰不可怀。虽屡经赦宥,未容致之于法,犹宜辨正,以谢朝野。腾身既往,可追削爵位。乂之罪状,诚合徽纆,但以宗枝舅戚,特加全贷,可除名为民。
孝昌二年二月,帝、皇太后临大夏门,亲览冤讼。按《魏书·孝明帝本纪》云云。
武泰元年,帝崩。皇太后诏立临洮王世子钊,寻为尔朱荣所害。
《魏书·孝明帝本纪》:武泰元年二月癸丑,帝崩。甲寅,皇子即位,皇太后诏曰:皇家握历受图,年将二百;祖宗累圣,社稷载安。高祖以文思先天,世宗以下武经世,股肱惟良,元首穆穆。及大行在御,重以宽仁,奉养率由,温明恭顺。朕以寡昧,亲临万国,识谢涂山,德惭文母。属妖逆递兴,四郊多故。实望穹灵降祐,麟趾众繁。自潘充华有孕椒宫,冀诞储两,而熊罴无兆,维虺遂彰。于时直以国步未康,假称统嗣,欲以底定物情,繁仰宸极。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绝祀。皇曾孙故临洮王宝晖世子钊,体自高祖,天表卓异,大行平日养爱特深,义齐若子,事符当璧。及翊日弗愈,大渐弥留,乃延入青蒲,受命玉几。暨陈衣在庭,登策靡及,允膺大宝,即日践阼。朕是用惶惧忸怩,心焉靡洎。今丧君有君,宗社惟固,宜崇赏卿士,爰及百辟,凡厥在位,并加陟叙。夏四月戊戌,尔朱荣济河。庚子,皇太后、幼主崩。按《宣武灵皇后传》:母子之间,嫌隙屡起。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潘充华生女,太后诈以为男,便大赦改年。肃宗之崩,事出仓卒,时论咸言郑俨、徐纥之计。于是朝野愤叹。太后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位。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三岁,天下愕然。及武泰元年,尔朱荣称兵渡河,太后尽召肃宗六宫皆令入道,太后亦自落发。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并沉于河。太后妺冯翊君收瘗于双灵佛寺。出帝时,始葬以后礼而追加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