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军器监计定河北三处所阙制造军器御批熙宁八年四月甲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
军器监初造军器,样制虽多,未应所用,朝廷间有须索,多无见在。
可令计定河北三处合用名件所阙,少数制造,其无用者毋得妄费财力。
令具析相视地界以闻御批熙宁八年四月甲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
刘忱等相视地界,画图不审,令具析以闻。
熙河路市易司等分隶经略司秦凤路都转运司熙宁八年四月甲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
熙河路市易及茶场经略司,盐酒税、坑冶等隶秦凤路都转运司
都转运司阙钱,听于经略司辍市易净利钱应副。
熙河路经略司速相度移军马事施行诏熙宁八年闰四月甲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张琬奏乞移河州军马驻熙州熙州军马驻通远军,缓急追呼策应,以省极边粮草。
其令熙河路经略司速相度施行。
根究置军器监以来施行措置事诏熙宁八年闰四月甲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根究自置军器监以来施行措置事,有何实效及有无失计置事;
熙宁五年开封府逐县保甲呈试武艺酬奖以闻。
在京市易司发物货赴熙河市易司货易见钱为本诏熙宁九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
在京市易司发物货为钱计直十五万缗,赴熙河市易司货易见钱为本,其货物却于截到发运司钱内除破。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七之二四。第六册第五四六○页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四。
河北等路以义勇保甲上番减放兵级弓手诏熙宁九年四月庚戌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四、《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一一(第七册第六七七七页)
河北、河东等路义勇、保甲,令于巡检县尉下上番,第减放兵级弓手,其上番人并半月一易。
自上番三日后,每二日一次,取二分事艺精熟人先放归,至三次止,仍不得放过充填。
逐处所减兵级弓手人数,每年于农隙之月,并下番人令巡检县尉聚教五日,其替下巡检兵级,即于本路兵额内豁除,更不招补。
其所减兵级弓手,旧合支钱物,委监司勾收封桩,每季具数申兵部中书点检,以备移用。
黄履李舜举相州法司狱手诏元丰元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
御史台相州法司颇失直,遣知谏院黄履勾当御药院李舜举据见禁人款状引问,證验有无不同,结罪保明以闻。
两浙路减罢耆户长壮丁坊正诏元丰三年四月丙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
两浙路减罢耆户长、壮丁、坊正,并拨还支酬衙前度牒等钱百二十馀万缗,其变市金帛输司农寺封桩。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之一三(第三册第二九二六页)、食货三七之二八(第六册第五四六二页)。
诸课利场务监官敷及祖额依旧卯入申出诏元丰六年四月三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二、《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七八四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
诸课利场务监官比祖额见亏者,早入暮出;
候敷及祖额,依旧卯入申出。
开封府三路保甲教阅事诏元丰七年四月壬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三○(第七册第六七八六页)
开封府路提举教阅保甲官并本司勾当公事官,指使每再遣官教阅,通比三等武艺,及五分与减磨勘三年,六分减四年,七分迁一官。
以上每分更减一年,至十分取旨。
如止及三分,展磨勘二年,二分展三年。
一分以下降一官。
定武李氏兰亭帖摹本 北宋 · 子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
世传《太史箴》、《大雅吟》、《黄庭经》《、乐毅论》、《遗教经》、《兰亭记》,皆逸少奇迹,而《太史箴》、《大雅吟》不复传。
《黄庭》虽有本,然殊不类,似后世依放而托之者。
《遗教经》又讹缺过半,独《乐毅论》字完正,精劲绝出。
此本藏于毗陵高氏,云始得之石城,已亡其一角,所存三百馀字,即其真也。
其后或见其石者,以为元玉,高氏子弟以火试之,今将破为数段。
石盖楚石,坚莹似玉而畏火,予亦尝见之。
然物之不幸,有如此者,亦可嗟也。
兰亭记》传者尤多,行草不一,竟未见其正本。
嘉祐中,侍官陈留,得集贤胡公谨家本,观之,与世之传者不相类,而字势奇绝,非后人所能为,然予不知公谨果何从得之也。
治平乙巳,予归毗陵,又获琅琊模本,而字体乃与公谨所藏悉同,其后有永阳杜符卿题云:「《兰亭记》,自永嘉之乱而亡其石刻,今存于定武李氏。
李氏初亦不甚秘,而今无能见之者,惟府帅下教,或得墨本一二而已」。
于是予乃知公谨所藏,盖定武李氏本也,杜守真可谓好事者。
然其传模非良工,仅存梗概,而失其精神远矣。
聊识而藏之,然不知异日果能得李氏正本否。
四月壬辰,南阳子厚题于山轩南斋。
按:《兰亭续考》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君墓志铭崇宁四年四月1105年4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四、《鸡肋集》卷六六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进士王君,讳龟龄字安仁济州钜野人也。
其得姓,在周为姬氏,在齐为田氏。
其出姬者名晋,为灵王太子,或传其得道,弃家仙去。
其出田者名和,王齐二世,嬴灭之,项封之,汉兴失国,人咸谓之王家云。
其鼻祖如此,不知孰出,然其姓蕃,故多贤。
君曾祖讳志,祖讳丕,官皆大理寺丞,皆以长者称。
考讳彦博,不仕,生二十二年而夭,然少奇伟惊人,迄今人言王仲远犹慕,仲远其字也。
尝十七八岁时,邻人吹笛者,仲远听之而悲,赋诗曰:「黄须战士据鞍听,白发将军抚剑叹」。
补之先大夫与仲远善,见之愀然曰:「仲远有大志,然恐终不遇,奈何」!
无几时则仲远卒。
此闻诸先大夫云。
于时君始龀也,季龄,字子固,尚襁抱。
鲁郡孔氏,哀号自誓,谨生业以厚其鞠子,使学。
而君亦资开爽,总角而愿,能慰其母心,故人皆曰王氏「嫠守义而孤克家」。
稍长,则益好修,日夜治其文学,以从里之贤君子才士游,如恐失之。
其自刻厉,冀必有以表于世,终发扬其先人之所遭不幸,禀厚而报艰,幸因己益闻,使不遇若遇者,其志深矣。
而君又不幸生二十七矣亦夭。
乡人之长者既厚期君父子两世宜大,而重痛其里之再失才士也,皆为文若诗以吊之。
君没以熙宁九年七月丙寅,而葬以崇宁四年四月庚午
时子固为白马丞,而君二子彬、彤长矣,始克举其祖以下凡六丧,卜任城县之吕村原,吉而祔焉。
岁月远矣,人尚为之流涕。
夫人晁氏,尚书比部员外郎仲渊之女,蚤寡而庄,如其闺中时。
彬、彤皆举进士,以文义称。
三女适李公权、阎璪、祝晋,皆进士
补之先大夫于其祖厚,而补之又蚤与君游,求为铭。
君为人孝弟博闻,敏于辞章。
再举礼部不第。
然喜言世务,近可用者。
乐易善与人交,家无赢馀而轻财尚义,以好事闻。
倦游无所依若急难者,必求王安仁
客醉卧其舍,或穷日夜諠呼求索无已时,而君益欢,僮仆无惰容。
孔夫人自屏窥之,喜,为致甘脆,所嗜益设,曰:「客不辱与吾儿善,吾儿不愧客矣」。
嗟夫,以布衣能得士,有名誉,使见遇,可量哉!
铭曰:
谓天无意于材耶,孰生而膍之?
谓天有意于材耶,孰厚而摧之?
谓意有无,人所愠喜,匪天其然,人则意异。
抑生而淑,虽穷不寿,吾生也不苟,亦足以告尔后矣。
宋故夫人苏氏墓志铭(并序元祐六年闰八月 北宋 · 杨维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二
夫人姓苏氏,世籍青州,自曾大父再徙,为开封人
秘书监讳峻之曾孙,尚书礼部侍郎、赠太尉讳肃之孙,虞部郎中、赠刑部尚书讳卞之女。
嫁为安国军节度推官刘君阳之夫人,刘君,故天章阁待制元瑜子也。
虞部君素与刘公善,且器其子,卒以夫人归之。
历十有八年,而节推捐馆舍。
是时,夫人齿且少而无子,苏氏昆弟方有显人,服除,力欲更有所归。
夫人坚誓弗许。
事舅姑益孝,而接族属益睦。
为人天资粹和,动范礼义,平居怡然,虽家人辈未尝辄见喜怒。
居皇姑仁寿县郡太君丧,哀毁过制,族中多之。
刘氏素贵家,甲第池馆为西都胜概。
夫人仅析十数舍足庇风雨,人或陋之,而夫人弗歉也。
平生喜佛书,日翻数帙,虽寒暑不废,以为燕适之趣。
外此则纷华绮丽,恬若不较。
尝曰:「得丧厚薄身外事,何足留思虑间哉」!
女二人,长适供备库副使徐州淮阳军都巡检张永寿,次适进士江懋绩,皆夫人躬自访择,咸得雅士,而适江氏者前亡。
夫人以元祐六年四月三日终于供备君之公舍,享年五十五。
二子婿即以闰八月十六日奉其丧归葬于洛阳杜泽里节推之兆,礼也。
呜乎!
如夫人终始之节,皆人之所难能者而卒无愧焉,是可铭矣。
谨为之铭曰:
一气造物,理寔是常。
祸福之应,云乎不臧?
于维夫人,德音是皇。
圭璧挺粹,摧芳。
曷啬其报,不寿而昌?
龟筮协吉,日时告祥。
刻铭黄壤,贲于幽光。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C三○。
凉飔阁记 北宋 · 史之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四夷之患,犯顺侵轶,其来久矣,虽古圣王不能无虑。
我朝龟鉴前弊,安不忘危,命将率,遣戍役,讲肄貙虎,丰实储蓄。
虽穷陬荒徼,亦扼恃险隘,控压喉襟,置设堡寨,络绎对峙,盖欲广斥候而备不虞也。
陇城寨距秦一百二十里,本黠虏鬼留等穹庐所止之地。
庆历中仁宗遣将展拓边疆,自泾原水洛城界披山刊木,锄去猾羌,路开坦然,直通于秦寨,因置寨设官以治之。
时有僧从善者,于寨之东南阜绝顶,创葺精宇,以备邑僚行香。
又于院之北隅,别建一亭,下瞰闉垒。
其亭迄今,年祀浸远,栋摧桷衰,将不蔽风雨。
一日知寨狄公偕僚佐因祷于金仙氏,睹是亭,不觉叹息曰:「凡物之兴废由人,苟嗣而葺之,则其功易成,其力易集。
奈何宰是邑者,惟穷日之力,止曰忧公不暇,或廨宇敝漏弗顾,畴能及此耶」?
因谕僧云起,俾求化有缘,番汉子来,材力云萃,因广其基,增之版筑。
遂搆成一阁,轩楹宏敞,引檐翚飞,周眺云山,景益虚旷。
狄公因暇日与宾僚落成,曰:「是阁也材木非珍,俭而有制,因民力而成。
且人之或崇一台,或浚一沼,尚寓之名,此独无之,可乎」?
客有预坐者曰:「公言是矣,窃敢议其名以献」。
诸公曰:「其阁面于北,长风远来,故《诗》曰『北风其凉』。
飔者,风之貌,宜目之曰凉飔阁」。
公曰:「善」。
遂揭而题之。
夫搆是阁者,岂特独乐其乐,以助众人嬉游之乐。
然则众人嬉游之乐,何而至邪?
愚窃谓一郡一邑之长,在得其人,必曰号令明,刑赏公,不昵憸人,不虐无告。
呜呼,号令明则下皆畏肃矣,刑赏公则法无僭滥矣,不昵憸人则邪佞退藏,不虐无告则冤枉澄雪。
其和气之来也,犹桴鼓之应,则阴阳调,风雨时,百谷丰穰,群黎康阜,孰不瞻对景物,忻欢以嬉游之乐邪?
此真民之乐而有所至也。
陇城寨去岁自徂秋,谷告成,比秦之他邑,实曰丰稔,岂非狄公善治之所及欤?
孰曰民之乐无所至邪?
之才辱公之请,辞不获免,因直书其事,以志岁月云。
元祐七年岁次壬申四月癸丑朔、三日乙卯建。
陇城主簿兼管句𢇲穰堡长孙革右班殿直、监秦州陇城寨酒税张慥书。
东头供奉官陇城寨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赵珣文思副使、权知秦州陇城寨事、轻车都尉开国侯狄訷立石。
按:光绪《甘肃新通志》卷九二,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乞除推司事外言事官通知不为泄漏奏元丰六年四月三日 北宋 · 翟思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一二(第三册第二七四○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
法有漏泄,察事者杖一百。
台分言、察,正欲便察官按法而治其稽违,而法所不及,理容可议,则有责在于言官。
盖言、察理势相须,宜不与别司同体。
况朝夕同见,丞杂议事,岂有所不闻,则事势之实,果不能自异。
臣欲乞除见推司事,虽言事官不许与闻外,其馀言事官通知,不为漏泄。
游公墓志铭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
公讳师雄字景叔姓游氏,世居京兆之武功。
曾祖永清,祖裕,皆潜德不仕;
考光济,始为大理寺丞,赠朝请郎
公为儿时,不妄戏笑,闻弦诵声,则悦而慕之。
授以书,如夙习,握笔为诗,语已清拔。
年十五,入京兆学,益自刻励,蚤暮不少休。
同舍生始多少之,已而考行试艺,屡居上列,人畏敬,无敢抗其锋。
横渠张载,以学名家,公日从之游,益得其奥,由是名振一时。
豪俊皆慕,与之交,宿望旧德,争相引重。
治平元年,乡举进士第一,遂中其科,授仪州司户参军
郡委公以学校,公徙而新之。
士皆就业,其后登科者继踵。
丞相范公为转运使,闻而荐之,于是使者识与不识,争荐其能。
忠献魏公在长安,遣公督刍粮,筑熙宁寨,及使相叶燮会胡卢河,定西三川之地,复中利病,魏公爱其才。
蔡挺泾原,以公权管句机宜文字
熙宁四年,迁德顺军判官
时初议役法,常平司公相秦凤路,公条画甚多,其后朝廷下陕西役法,悉用其说。
韩康公为宜抚,委公同提举
常平刘琯鄜延,与主帅措议战守之策。
初,欲自延州安定黑水堡,过绥平寨地,逼贼境,公疑其有伏,请由他道。
已而谍者至,言西夏尝伏精骑数千于黑水傍,伺其过掩之,将诘以机事。
惊曰:「向非公,堕于虏矣」。
赵卨延安,以公权管句机宜文字
夏人将扰边,时鄜延之兵与战具,悉为保安、啰兀二将所分据,自延州龙安以北,诸寨无屯备,患之。
为谋发义勇以守,且聚石于城上以待寇,夏人闻其有备,乃引兵入麟州,袭荒堆三泉而归。
韩康公尝遣公按视啰兀,城抚宁和市。
公言啰兀无井泉抚宁在平川,皆不可守,康公然之。
未几,抚宁果陷贼中,啰兀终弃而不用。
丁母艰,服除,充鄜延路经略司句当公事,复从赵卨之辟也。
熙宁七年,河溢,坏永宁关宁和桥。
商贾道绝,河东,不入于鄜延,有诏治桥甚急。
议者谓石岸险,用力多,非期以岁年不可就。
公往经度,两月而成,人皆服其神速。
时旱甚,委公行诸垒振贷,公使弓箭手、汉番户磨铠运石,浚沟完壁。
计口而授粮,人无殍亡,边备因之以固。
八年,王师征安南赵卨宣抚招讨副使,首辟公,舍于同文馆
方迫奏禀,不暇省文檄,皆倚公以办。
王韶枢密副使,谓曰:「幕中得士,良可贺也」。
军将行,闻父忧,有旨给告百日,复赴军。
公丐以终丧,凡三被诏,恳辞乃免。
之行,与主帅郭逵议不协,公忧其无功,悉以书勉之。
其后皆如所料。
服除,升颍州团练推官
秦帅吕大防辟充管句机宜文字
朝廷命徐禧计议边事,持议不同,大防遣公往条白,悦其言,留之数日,边议始合。
叹曰:「诸幕府如游君,复何虑」!
元丰四年,王师问罪夏人,转运副使李察辟公句当公事。
军驻灵武,馈饷之计,公力为多。
忠武军节度推官,充泾原路经制司句当公事。
未几,以疾辞归。
赵卨庆阳,再辟公管句机宜文字
环庆当用兵之后,扶伤补弊,师壮民安,皆公之赞画。
延安范丞相代之,留辟。
事无巨细,一以付之。
元祐元年,改宣德郎,除宗正寺主簿
朝廷以夏人久为边患,思有以怀来,欲以四寨归之,未决。
执政以公习知西边事,召问之。
曰:「四寨,先帝所克,所以形势夏人者也。
上当守而勿失,奈何轻以畀人?
且割地以纾边患,不唯示中国之弱,将启蛮夷无厌之求。
四寨既予,泸南荆粤,如有请者,亦将予之乎?
非特此也,若燕人遣一介之使,奉只赤之书,求关南十县之地者,又将予之乎?
六诸侯割地以饵秦,当时犹以为耻,安有以天下之彊盛,而弃地以悦夷狄者哉」?
因进《分疆语录》二卷。
而主议大臣不听,卒弃四寨。
夏人夷其地而不有,侮慢加前。
□年春,迁军器监丞
夏四月吐蕃寇边,其酋长青宜结素号桀黠,熙宁中河州,踏白城,杀主将景思立者也。
元祐以来,例行姑息,因乘閒胁属羌,结夏贼为乱,谋分据熙河,朝廷患之。
□可使者与边臣措置,佥以公行。
公奏以谓奉使绝塞,兵谋军势,閒不容发,俟中覆则失于机会,欲如古者大夫出疆之事。
上允其请,许以便宜从事
公既至,谍知西夏聚兵于天都山,前锋已屯通远境上;
吐蕃之兵,欲攻河州
鬼章又欲以别部出熙州
公将先发以制之,告于熙帅刘舜卿
舜卿曰:「彼众我寡,奈何」?
曰:「在谋不在众,斗知不斗力,此机一失,后将噬脐。
傥不济焉,愿为首戮」。
三夕而后从之。
乃分兵为两道,姚兕将而左,破六逋宗城,斩首一千五百级。
讲朱城,断黄河飞桥,青唐十万之众不得渡。
种谊将而右,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一千七百级。
馀众奔溃,溺死者数千人,洮水为之不流;
遗铠仗刍粮数万。
于是奏捷曰:「臣闻憺天威,震皇武,所以讨不庭也。
西夏授策而弗谢,辄阴援吐蕃、鬼章,结衅搆奸,欲为边患。
臣与宋帅合谋,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圣神,陷阵克敌,斩获以万计;
生禽元恶,系送并阙下,愿戮尸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书奏,百寮班贺,遣使告裕陵。
朝廷欲厚赏公,而言者谓邀功生事,必开边隙,甚则欲坐以擅兴,遂薄其赏,止迁奉议郎赐绯
先是,青唐酋长来告主帅,曰:「董毡死,阿里骨秘不发丧,诈以为嗣当立,请封于朝廷;
已而复杀董毡妻心牟氏,囚温溪心部族首领,国人怨之。
若中国以兵问罪于境上,当煞阿里骨以献,愿立董毡之后,以安国人」。
主帅未纳。
公方使而闻之,喜曰:「此天赞我也」。
以利害上于朝,且曰:「若遣赵醇忠于青唐,城依府州,折氏世受封爵,则西方可保百年无变矣」。
会鬼章就禽,其事遂寝。
出为陕西转运判官
行郡邑则首兴庠序,过田里则亲劝农桑。
驿传四十馀区,轮奂之美,甲于天下。
自周秦已来,古迹之堙没者,皆表之以示往来。
凿故关山道为坦途,便熙秦之飞挽。
长安之北,泾阳栎阳,沃壤千里,而水不浸灌。
公教民浚沟洫,引泾渭之流,于是溉田数千顷。
自陕以西,水利之兴者,复万馀顷,民赖其惠。
熙河地种粟由他道往者,常高其直而后售;
而马亦病于无草。
公以与农具给汉蕃□民,而教以耕种之法。
不数年,所收富于内地;
又课边人种木,所在森蔚。
其后公私材用,皆取足焉。
五年,移秦凤路提点刑狱公事,迁承议郎,加武骑尉
完郡县之狱,且授以唐张说《狱箴》,使置之坐右,朝夕省观;
尽心于听讯,买书以给学者。
大散关路,利巴蜀之行人。
自朝廷弃四寨之后,熙河与夏人分疆,至是未决,命公往视之,具利害以闻,由是形势之地,皆为我有。
六年,贼寇泾原,复入熙河,杀掠甚众。
公上疏曰:「元丰以拓土为先,故进筑之议略;
元祐以和戎为务,故进筑之议废。
兰州距贼境一里,而通远军不及百里,又非有重山复岭为之限障,犬羊之势,得以潜窥而轻突,边民不安其居者屡矣。
宜自兰州定远城东,抵通远军定西城,与通渭寨之閒,建汝遮、纳迷结、珠龙三寨,及置护耕七堡,所以固藩篱,使寇至而不可犯:此边防无穷之利也」。
疏入不报,公又论土民之亲,死而不葬,寓骨于佛舍,岁久暴露,于风教有伤,宜立法禁之。
其贫而死于道路者,愿委郡县给閒田以聚葬,如《周官》墓大夫之法。
又言州郡奏疑狱,下其案于刑部大理寺,往往历岁时而不降,淹狱缓刑,宜有以督之。
又上役法廿条,朝廷多行其
七年,召拜祠部员外郎
言天下祠庙多颓弊,春秋荐享,牲瘠酒漓,非所以敬鬼神、严祭祀也,愿申戒州县。
工部员外郎
鄜延阙帅,上欲用公,御延和殿谕宰执,上三问不答,既而对以资浅,姑再使以待之。
乃除公集贤校理,权陕西转运副使
同列欲变民租为钱,意在取羡馀以献,公面折之,曰:「五路宿兵以待饷,反令输钱,钱可食乎?
借若帑藏盈积,而仓廪空虚,边陲有警,师徒雾集,君能任其责耶」?
同列无以应。
内州两税支移于边者,民常以为病,为奏曰:「在昔边士不耕,仰于内,故设支移之法。
今沿边之既多,籴之军食自足,宜令内州税户,随升斗计地里输脚乘钱,以免支移之劳。
既可以休民力,又可以佐边用,公私便之」。
九年,迁朝奉郎,加云骑尉
以疾丐郡,有旨免按行以自养,犹上章坚请,乃召赴阙。
上谓辅臣曰:「有自西方来者,言游师雄已安,旦夕当至矣」。
辅臣初皆不知,及将陛见,班当第四,御笔升班第一。
既赐对,上顾谓曰:「知卿所苦已安,殊可喜也」。
公方谢,上又曰:「洮州之役,可谓奇功,恨赏太薄耳」。
公对曰:「平黠羌,执丑虏,皆上禀睿算,臣何力之有焉。
叨被宠光,实已过其分矣。
但当时将士,奋命力斗,而其劳未录,此为可惜」。
因陈其本末,又奏元祐中尝议筑汝遮等寨,上皆然之,复面谕公,将付以边阃。
公辞以疾,乃除卫尉少卿
上数问公边防利害,公即具庆历以来,边臣措置之臧否,庙堂谋议之失得,及今捍禦之切务,凡一十六事上进,曰《绍圣安边策》。
绍圣二年,恳求外补,以公知邠州
未几,改守河中府
时河中久旱,公入境,天即大雨,民皆欢谣;
又自中条山下,立渠堰,引苍陵谷水,注之城中,人赖其利。
三年,迁直龙图阁,权知秦州,兼权发遣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加飞骑尉
方及境,被旨摄帅熙河
时夏贼寇延州塞门寨,诸路皆屯将兵于境上,以不虞,久而未罢。
至,则命解严彻备以休士卒,已而虏亦不犯,人皆服其持重。
西鄙自破洮州之后,如于阗、大食、拂林、邈黎等国,贡奉般次,道常不绝。
朝廷惮于供赉,抑留于熙河,限二岁一进。
公奏曰:「夷狄慕义,万里而至,此太平之盛事,汉唐欲之而不得者。
今抑之,使不即朝于阙下,恐非所以来远人也」。
朝廷从之。
于是异国之使,接踵于中都焉。
夏五月,朝廷遣使与熙河泾原秦凤之帅合谋以制夏国使者锐于成功,意在讨击。
公以谓宜且进筑城垒,以为藩卫,席卷之师,未可轻举,因上疏论列,不报。
使者日持攻取之以迫公,公度不可共事,乃三上章求引避。
六月,被命还秦,再求内郡,移公知陕州
其后使者悟攻取之难,卒用修筑之议。
如建汝遮寨、金城关,皆公已陈之策也。
四年,自陕及雍大旱,公日夕斋戒祷雨。
已而沾霈,境内独丰,民无流徙;
而旁郡饿殍,相枕于沟渎。
陕当西道之冲,兵民繁夥,使传旁午,为守者惮之。
抚治有经,应接多暇,不见其劳。
优居无事,时常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以劝诸生
七月六日,以疾卒于治,享年六十。
公初寝疾,有星殒于州宅思邵堂下,光燄炯赫。
不数日而终,人咸异之。
公娶张氏,承务郎程之女,封仁寿县君,贤淑有妇道,先公六年卒。
子八人:靖,前河南府左军巡判官、管句书写秦凤路机宜文字
竑、𥫃、伫、竦,皆举进士
端、翊、邵奴,早夭;
女一人,适前蔡州遂平县李圭
孙男四人,孙女一人,尚幼。
其年十月丁酉,葬于京兆府武功县西原凤凰冈之先茔,以仁寿夫人祔焉。
公有《文集》十卷、《奏议》二十卷,藏于家。
公幼丧母东阳县太君习氏,茕然悲啼,人不忍视。
及侍继母江陵县太君杨氏,尤以孝行著于里中。
尝侍疾,衣不解带者累月。
既执丧,毁瘠过制。
朝请君殁于延安
公被发徒跣,躬负其而归,行路为之伤恻。
友爱其弟师韩甚笃,尝遇明堂推恩,不奏其子,而以师韩为请,朝廷虽不从,而人皆义之。
不喜聚货财、广田宅为子孙计,独以赒给亲旧为心。
族人生无以赡、死无以葬者,皆公是赖。
故卒之日,家无馀赀。
从宦二十馀年,率常在边塞,其蕃汉情伪,将佐才否,以至熟羌生界住坐,山川险易,种落族姓,靡不周知。
抚循劳问,下逮孩幼,故远蕃之人,莫不怀附。
及摄镇洮,羌人欢呼,争迎于境上;
比其去,汉蕃士卒,泣诉于走马承受,曰:「为我闻朝廷,使公且留此」。
所至民尤爱戴;
其殁也,陕民号恸,如丧其所亲;
而蒲人之哭奠者,相属于路。
羌酋边卒,旧将故吏,多绘公之像而事之者。
其后于阗之使入贡,必过公之墓而祭之。
其得人心如此!
公恢廓敦大,不事边幅,奫然莫窥其涯。
遇人接物,未尝忤其意;
至于论当世事,则毅然正色,辞劲而不挠。
虽人主前,亦不阿合。
左右方恐惧,而公言益亹亹;
临危难不顾其身。
呜呼!
才猷器识,度量风槩,瑰奇卓绝如是,而不得尽所蕴焉,可不为惜哉!
铭曰:
游本姬姓,吉兴于
魏靖侯,儒风聿修
悠悠千祀,典刑孰继?
嶷生陕州,文武之器。
文则华矣,其武伊何?
矢谋于军,书劳实多。
在昔熙宁,鬼章方命,先帝不诛,以待嗣圣。
嗣圣继明,公初请缨。
指踪将士,机发雷霆。
既破洮州,仍执丑虏。
告庆庙陵,百寮蹈舞。
穷发鬼区,詟我皇武。
桓桓奇功,焜耀海寓。
乘轺关陇,剖竹蒲豳。
省曹卿寺,出入拖绅。
忠以利国,仁以爱民。
其所施设,同风古人。
憬彼羌,屡齧西境。
提将符,岳立山挺。
忽徙一邦,志不获骋。
乃令犬羊,尚保要颈。
大勋不遂,非公独然。
廉颇去赵,乐毅离燕。
惟有令名,炯如星悬。
刻名幽宫,万世哀焉(《画墁集》补遗。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永乐大典》卷八八四二,《金石萃编》卷一四一,《金石一隅录》卷一,《古志石华》卷二七,国家图书馆拓片·章专一二六七。)
和义郡胡氏墓志铭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摛文堂集》卷一四
夫人姓胡氏,开封人卫尉少师令仪之曾孙,耀州三原县主簿规之孙,渭州军事判官潜之女也。
治平元年,归于宗室成州防禦使叔彖,初封金华县君,进和义郡
崇宁二年四月三日卒,享年五十有五。
子三人;
但之,右侍禁
次升之、景之。
女适右班殿直王仲端,其三早卒。
夫人事舅姑以孝,相夫以义,训子以学,抚媵妾以慈。
晚喜释氏书,持诵不懈。
大观元年某月某日,葬汝州梁县
铭曰:
岁丁亥,日吉辰良。
卜兹新竁,万岁之藏。
正法院常住田记政和七年四月 宋 · 杨天惠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三、《成都文类》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六
建隆中,王师西征,蜀之君臣念天威不违咫尺,自知灵诛之不可逃也,惶怖稽首,愿奉土地以献,举其孥入受廛比编氓,有诏俞许。
命诸将振旅,独以降王北还。
由是伪国一时迷复之士,始脱罪死,蒙更生,㸌然如蠛蠓之发覆瓿,旷然如蛙黾之出坎井,若将伏砧锧而起,若己据鼎耳而下,靡不振抃,狂走相庆。
时伪节度使田钦全与其夫人郭氏,谋所以饰喜而效报者,尽捐所有之土田施诸正法寺,仰为皇明祷于上下天地神祇,蕲千万年欣载无极。
盖其田东成都之会仁,折而南属之华阳升仙,又西尽会仁;
少北起成都之学射缭,而北合于成都万岁、罫布、绮舒、粲若、一井。
其旁虽时间以他田,概亡几棱。
以今量法步之,周袤度可为田万亩以上。
然其中颇包屋庐、坟墓、道涂、之埧、沟间之塍,多寡乘除率十数,实得七八。
田郭既还朝,受宅里于王府,大过望,辄以前日舍田状闻。
诸公丐下府县订正,垓入付寺僧为久远据。
是时蜀人新去不譓,乍安有德,剟裂之馀土,多荒漫,蹊断隧灭,殆不可识。
有司亶摭闻见,趣成图券,仅能记南东衡从之位,若畦町之交入,经界之错出,茫如也。
升平寖久,生齿渐繁,人藏刀剑,市钱鏄,相与垦田,修穑事,以故曩时𤭏甓之区,茀在草者,类泽泽就开凿,初得新田三千七百七十三亩,而佃氓之老身长子者,妄主名,窃有之。
而府县覈实,乃获隶寺。
然地之未入者参半弗翅。
自庆历距元丰,执耜日以众,辟壤日以广,盖又得美田四千七百七十三亩,而旁近计伍侵蚀如故,调加巧焉。
寺僧稍欲检察,则其徒辄手棘待诸涂,往往相掊击濒死,府县病之。
上下合谋,以为此弊之滋,岁久不可亟正,姑归县官,可弭欢讼。
因两置枉直不竟,第籍入之,众遂噤塞舍去。
独长僧德信奋曰:「理固有在,初固有归,在公即输之公,在私宜还之私,何得愦愦若此」!
遽挟故图辑破券走三千里,赴于都下
事付县府,仍格不行。
寺众疑怠,诿曰:「已矣,亡可为者」。
信犹不变,攘袂言曰:「是故我图券中物,我当以死争,田若不归,义不生还」!
复裹粮叩头省户下,辩析尔若。
师鲁国公适秉笔,见而哀之曰:「咄,汝毋若是。
田之籍于官,其与几何?
惟田郭葵藿之愿,有不可逆尔。
衲子精卫之志,有不可夺。
吾为汝直之」!
翌日言于上,悉以田归寺。
于是宝文阁待制汝南周公方领漕事,捧符叹曰:「廊庙之识大体不当如是邪?
尔信子何为者,乃能成事卓卓如夙志学,若遭遇自有时哉」!
顾语东蜀杨集大书之。
某书已,重为告曰:「信子今朝廷推方田,令疆理,四海寻尺之土,咸一二究正,无容毫发盈缩之差,异日书具,将户颁焉,信子当砻别石谨刻之。
其于始远,益可保无疑」。
某重为信子乐之。
凡田之被旨,乃崇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其复之寺,乃崇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综之新旧田合八千五百四十六亩有畸。
而记之成,实政和七年四月初三日也。
某既应汝南周公之教,为正法寺考订常住田畎,后先之数,县乡经界衡从之位,有司辨治岁月之实,大书于石矣。
禅师信老犹振祴特过,愿继有述。
其言曰:「凡田之赋役,公有板籍;
凡租之出纳,寺有簿领。
不必复记,可按而知也。
独兹夏秋,佃氓输租于寺廪者,故事斗有升龠之耗,号曰斗面,积微而衍,可馀五百斛。
顾此经入外物,易以乾没,信以谓租之经入,当办赋役,严佛供、饰道场、安僧徒亡可加损者,乃如田郭氏捐施之休德大丞相畀还之隆赐,岁时报礼,渠可怠轻信?
谨以剩入之赀,岁度僧一,仍斥其馀,大合佛事,广为田郭,滋幽显之福,尽数乃止。
信老矣,恐一夕僵仆,而或者奄私之也,吾子强为信申记之,庶来者莫之窥窬也」。
某曰:「嘻!
天下宁有不信佛天,不畏鬼神者乎?
其孰敢公攫之?
将安用记乎?
虽然,记此所以虑后而图远也,正过计庸何伤。
始附书著前记之末,有渝斯记,法众盍共谯诘之」?
东蜀杨某书。
门下省关到小使臣初补及改转降宣事限三日投进诏元祐六年四月壬寅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七
自今门下省关到小使臣初补及改转降宣事,限三日逐旋投进,遇假,即以次日分进。
其元祐三年闰十二月每旬以一日、六日类进条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