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烈侯祈雨祝文绍圣四年四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一、《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维绍圣四年岁次丁丑四月甲申朔初三日丙戌,具位韦某谨以清酌之奠敬告于威烈侯之神:今之部使者与夫郡守县令皆为劝农官,劝之至矣,而畎亩不治,污莱不修,惰农之罚,可归于民。
民力尽矣,而乾旱水溢为之害,非求之神,将何赖乎?
惟侯英灵不泯,血食兹土,载在祀典。
今也田种未毕,时雨忽愆,群心惘然,仰觊神惠。
而某职按一道,官居于此,得不先吾民而为之祷耶?
幸膏泽早施而底于有年,则皆侯之赐也。
唯拳拳以俟。
尚飨。
龙图阁直学士新差知秦州吕公孺乞改授宫观小郡差遣不允诏元祐二年四月三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孺:朕顾怀西方,思得贤守,使边有备而民无扰。
以卿耆老练达,德宇渊静。
秦又旧治,吏士服习。
卧护诸将,无以易卿。
英州谢上表1094年闰4月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罪盈义绝,诛九族以犹轻;
威震怒行,寘一州而大幸。
惊魂方散,感涕徒零。
伏念臣草芥贱儒,岷峨冷族。
袭先人之素业,借一第以窃名。
虽幼岁勤劳,实学圣人之大道;
而终身穷薄,常为天下之罪人。
先帝全臣于众怒必死之中,陛下起臣于散官永弃之地。
恩深报蔑,每忧天地之难欺;
福眇祸多,是亦古今之罕有。
自悲弃物,犹欲吁天。
惟上圣纂宗庙之图,方太母听帘帷之政。
招延俊乂,登进老成。
何期章句之謏才,使掌丝纶之要职。
凡一时黜陟进退之众,皆两宫威福赏罚之公。
既在代言,敢思逃责。
茍不能敷扬上意,尊朝廷于日月之明;
则何以耸动四方,鼓号令于雷霆之震。
固当昭陈功伐,直喻正邪。
岂臣愚敢有于私心,盖王言不可以匿旨。
当时之天夺其魄,但谓守官;
今日之臣肆其言,期于必戮。
赖父母之深悯,免子弟之偕诛。
罪虽骇于听闻,怒终归于宽宥。
不独再生于东市,犹令尸禄于南州
累岁宠荣,固已太过。
此时窜责,诚所宜然。
瘴海炎陬,去若清凉之地;
苍颜素发,谁怜衰暮之年。
恩重丘山,感藏骨髓。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智惟天锡,行自生知。
巍巍继六圣之神休,孜孜尽三宫之孝养。
深原心迹,曲示哀矜。
臣实何人,恩常异众。
在先朝偶脱于诛戮,故此日复烦于典刑。
顽戾如斯,生存何面。
臣敢不噬脐悔过,吞舌知非。
革再三而不改之愆,庶万一有善终之望。
杀身莫喻,敢怀穷困之忧;
守土非轻,遐荒之俗。
傥先朝露之化,永惟结草之忠。
臣无任。
宝月大师(一)1059年4月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七、西楼帖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轼顿首。
昨者累日奉喧,既行,又沐远出,至刻厚意。
即日法履何如?
所要绣观音,寻便召人商量,皆言若今日便下手绣,亦须至五月十间方得了当。
如成见卖者即甚不佳,厥直六贯五六。
见未令绣,且此咨报,如何如何?
借及折枝两轴,专令归纳,并无污损,且请点检妆佛,甚烦催督。
今令两仆去迎,且请便遣回,今趁追荐,仍希觑令子细安置结束,勿使磨损,为祝。
其馀者,亦幸与督之,至祝至祝!
所借浮沤画一轴,近将比对壁上画者,恐非真笔,然亦稍可爱。
前人如相许辍得亦妙。
冗事甚聒雅怀,非宗契不至此也。
大人未及奉书,舍弟亦同此致恳。
珍重珍重!
不次。
轼顿首宗兄宝月大师
三日早。
前买缬一匹,花样不入意。
却封纳换黄地月儿者一匹,厥直同否?
聒噪聒噪!
昨所说两药方,劄去呈大人。
近召𠦜八哥,与说前来事意,他言待归与一亲情计会,此欲与再扣前人,恐要知。
浮沤请与挂意图之。
厥费亦请勿令过,前来所说,但量贫宗所办得,莫作何三辈眼目看也。
呵呵。
因送宰,千万□及。
轼手启。
文宣王庙祝文湖州1079年4月2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文宣王庙
至圣文宣王。
窃惟吏治以仁义为本,教化为急。
故以视事之三日,祗见于先圣先师,问所当先于学。
其所从来尚矣,敢忘其旧。
尚飨。
谒诸庙祝文1079年4月2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轼猥以不肖,来长此邦。
实于有神,分职幽明。
谨以视事之三日,祗见于庙。
惟神保佑斯民,俾风雨时若,疫疠屏息。
吏既免罪,神亦不愧。
尚飨。
言科场事状元祐元年四月初三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栾城集》卷三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四、《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伏见尚书礼部会议科场,欲复诗赋。
议上未决,而左仆射司马光上言,乞以九经取士,及令朝官以上保任举人为经明行修之科。
至今多日,二议并未施行。
臣窃惟来年秋赋,自今以往,岁月无几。
而议不时决,传闻四方,学者知朝廷有此异议,无所适从,不免惶惑懑乱。
盖缘诗赋虽号小技,而比次声律,用功不浅。
至于兼治它经,诵读讲解,尤不可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
臣欲乞先降指挥,明言来年科场一切如旧,但所对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议论,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之学,仍罢律义。
令天下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
然后徐议元祐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罢修河司劄子元祐五年九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栾城集》卷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大河北流,经今十年,已成河道
每年夏秋汎溢,孙村地形低下,涨水东出。
因此张问等辈,欺罔朝廷,建为回河之议。
自此北京灵怀鱼鳖之忧,日夜为迁徙之计。
监司守臣及敕遣使者,皆言其不便,朝廷亦知其难矣。
而去岁八月宣德郎李伟辄敢献言,欲闭塞北流,回复大河,力排众议,侥倖万一,私觊功赏
朝廷为之置修河司,调发民夫,刬刷役兵,差文武官吏收买梢芟,百废并举。
河北京东、西路公私为之骚动,万口一词,知其无成。
上赖陛下圣明,照知利害,然犹未能尽罢其役。
始令且开减水河,次因旱灾令权罢修河,放散夫役。
修河司依前不罢,李伟提举东流故道。
后因给事中范祖禹封还敕命,寻奉四月五日圣旨,李伟差遣候过涨水检举取旨。
臣访闻是时大臣面许陛下,俟求得一人可代者,即令罢去。
以欺君动众,害及数路,据法当即日诛窜以谢天下,今乃迁延至此。
况有前件圣旨,必非虚言,理当检举施行,以信大臣前说。
今涨水已退,而终不罢。
今月三日圣旨,止是依吴安持等所请,候霜降水落,从北丞司相度,将梁村口至孙村河身内妨碍处取豁壁掠,候冰冻消释,相地形顺便,随宜开导,深阔,酾为二渠。
臣详观安持等说,盖犹挟奸意,观望朝廷,欲徐为兴动大役之计,以固权利。
不然,但掠行开发口地,则北外丞司自可办事,自不须复存修河司及留李伟,使时进奸谋,以败大计也。
以臣观之,修河司若不罢,若不去,河水终不得顺流,河朔生灵终不得安居。
伏乞指挥大臣速罢修河司,及检举前敕,流窜李伟,以正国法。
取进止。
〔贴黄〕臣观大河北流,北京在其东,军民仓库所在,河朔之都会也。
昔人远为涨溢之备,于其西岸开三河门,使涨水西流于空闲之地。
馆陶合入河身,故北京苦无大患。
今自李伟闭塞三河门,筑截河马头、指水锯牙,激水东向,仍于东岸第三、第四、第七铺开拨河道,恣令涨水灌注北京之上。
今岁八月涨水东流,几与北京签横堤平,南望㳽汎五十馀里。
是时北京中若雨不止,风不定,本京必致疏虞。
等申请皆没此目前实害,而探言北流深、瀛汎浸之害,以为不可不存东流,以分减水势。
据今年深、瀛等州堤防新复,未甚高厚,然皆不至决溢
若将来岁岁增筑,使与从前河堤相若,加以海口深快,涨水不得停留,纵有小溢,必不至深害,虽无东流,未为患也。
故臣以为等皆妄言,茍欲自便耳。
若不斥去,则邪说无穷,正论无由得伸,最河坊之巨蠹也。
齐州李肃之谏议谢表熙宁七年四月1074年4月25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栾城集》卷四九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敕,就差臣知齐州,已于今月三日到任上讫者。
衰疲无用,退避为宜。
尚分邦符,以便私计。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念臣幼蒙基业,早与簪裳
遭遇先朝,荐更烦使。
逮圣明之有作,登贤俊于无方。
误识鄙凡,首被选擢。
节制西夏尹正上都
用舍皆独断之明,左右无一人之助。
才微地薄,宠至心惊。
誓坚愚忠,以报天造。
然自出入要地,讫无丝发之可称;
驱驰莫年,已觉筋骸之不迨。
东秦之奥壤,实故里之近邦。
顾惟绥抚之权,非复羸老之任。
飞章自乞,倚宸眷之未移;
明命俯从,知圣恩之愈厚。
况复历山旧治,父老犹存;
濮水弊庐,封畛相望。
首丘自得,恋主徒深。
秋稼粗登,民情稍复。
坐布德泽,岂劳施为?
惟是丘山之恩,猥被桑榆之景。
报效无所,寝兴不遑。
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古今家诫叙1079年4月3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栾城集》卷二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八、《观澜文集》丙集卷一一、《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三六、《永乐大典》卷一五○三七、《楚纪》卷一五、《文编》卷五二、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四七、同治《长沙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或曰:慈则安能勇?
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
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
此慈之所以能勇也。
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
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
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
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
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
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
父母则不然。
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
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
《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饙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
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
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
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
既又集《古今家戒》,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
吾病焉,是以为此。
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
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
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
虽广之天下可也。
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
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李陆二公祠堂记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 北宋 · 关杞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四、乾道《四明图经》卷九、至正《四明续志》卷一一、天顺《宁波郡志》卷一○
东平吕君献之为鄞主簿之二年,新钱湖之六堤,属节度推官石君声叔刻词以纪其详。
而又考迹其初,不忘前人之功,俾揭示来者,乃立李、陆之祠于其堤之傍。
唐天宝閒,邑令陆公南金辟湖之广,为渟滀灌浸之饶。
宋天禧中太守李公夷庚补其旧之废址,增筑全固,经画以制,使数乡之民,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二公之功,及乎明民,可谓深且厚矣。
然而民之安飨其利,无岁时之报,是亦忘前人之施欤。
况于其法,又宜祀之。
夫民莫不乐生而安业,恶劳而就佚。
朝廷责任于守宰者,不独恺悌其政,亦将资以深思远虑,厚其生殖,物物各遂其养,故风俗美而礼谊行,田里安而狱讼息。
余观循吏之治,有功德以加于民者,必久而见思。
盖以功则安而久,以德则服而化,虽相去数百年,犹想仰其风采,岂不盛哉!
孟坚黄霸等「廪廪然庶几有德让君子之遗风」,则二公之烈,祀之而无愧焉。
若吕君之廑夺于众多之议而卒就其功,又能表二公之祠以劝于后,他日明民之怀思,亦足以继二公之贤。
故余为之书而不敢让。
治平元年四月初三日观察推官、监船埸关杞记。
陇西郡李氏尊胜陀罗尼经幢 北宋 · 李禧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七、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二
氏本定武曲阳县归善虎山里河流李明经咸宁之爱女也。
氏以□淑閒(缺)门有礼,故东郭郭君俊闻而媒娉。
及归其门,果舅姑称其孝,中外道其贤(缺)
彦升祖宗积庆,气概豪杰,果致资□及数万膏腴(缺)知也。
其治家之道,李氏同有力焉。
氏生三女一男:其(缺)西郭李君衡,女不幸早夭,有甥李子仪,其季女为高(缺)为人倜傥有材力,能挽强善神射,有将材,累试中不(缺)三女,长曰娘哥,始七岁,次曰昭哥,又次曰住姐,皆孩幼(缺)
之大莫大于孝,孝之大莫大于终亲。
然则,其生也可(缺)也,昊天罔极,则何以哉?
亡妣于熙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以寿终,年七十有(缺)癸地,礼也。
且禧闻诸释氏,世有佛经名曰《尊胜陀罗尼真言》(缺)如曰□石工刻其文立于其坟之南,待其日亭午,影覆其上,亡灵有罪,免而必生天。
遂使天下孝子顺孙,闻其大雄之力。
如是则元元之众,得不免而从之者耶?
虽匮于财者,亦将勉而为之,况我巨有资产哉!
元长择年月市石为其幢,幢之成必有文以表之,故求之于余。
余与元长同乡里,系亲其间,□故不得□焉。
时熙宁十年岁次丁巳四月庚辰朔初三日壬午江夏李□述。
中山石玉书并刻字。
论保甲之害奏元丰八年四月 北宋 · 王岩叟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一、《文献通考》卷一五三、《宋史》卷一九二《兵志》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一
臣窃以保甲之法行之累年,朝廷固已知人情之所共苦,而前日下诏,蠲疾病,汰小弱,释第五等田不及二十亩者,省一月之六教,而为三日之并教,甚大惠也。
然其司尚存,其患终在。
今臣蒙恩,由河北知县擢置御史,敢以其所目见而身自历之者为陛下言。
不敢隐其实以欺朝廷,亦不敢饰其事以罔成法,惟陛下垂听,幸甚。
朝廷知教民以为兵,而不知教之太苛,而民不能堪;
知别为一司以总之,而不知扰之太烦,而民以生怨。
教之欲以为用也,而使之至于怨,则恐一日用之者不能如吾意矣,不可不思也。
民之言曰:「教法之难不足以为苦也,而羁縻之虐有甚焉。
羁縻不足以为苦也,而鞭笞之酷有甚焉。
鞭笞不足以为苦也,而诛求之无已有甚焉」。
方耕而辍,方耘而罢,方干而去,此羁縻之所以为苦也。
其教也,保长得笞之,保正又笞之,巡检之指使与巡检者又交挞之,提举司之指使与提举司之干当公事者又互鞭之,提举之官长又鞭之;
一有逃避,县令又鞭之。
人无聊生,每相与言曰恨不死尔。
此鞭笞之为甚苦也。
创袍、市巾、买弓、修箭、添弦、换包指、治鞍辔、盖凉棚、画象法、造队牌、缉牌架、僦倚卓、团典纸墨、看厅人雇直、均菜缗、纳秸粒之类,其名百出,不可胜数。
故其父老之谚曰「儿曹空手,不可以入教场」,非虚语也。
都副两保正、大小两保长,平居于家,婚姻葬丧之问遗,秋成夏熟,丝麻谷之邀求,遇于城市,一饮一食之责望,此迫于势而不敢不致者也。
一不如意,则以艺不应法为名而捶辱之,无所不至。
又所谓巡检者、指使者,多由此涂以出,贪而冒法,不顾后祸,有踰于保正、保长者。
此诛求之所以为甚苦也。
又有逐养子,出赘婿,再嫁其母,而兄弟析居,以求免者;
有毒其目,断其指,炙烙其肌肤,以自致于残废而求免者。
有尽室以逃而不归者,有委老弱于家而保丁自逃者。
保丁者逃则法当督其家出赏钱十千以募之。
使其家有所出,当未至于逃,至于逃则困穷可知,而督取十千,何可以得?
故县县皆常有数十百家老弱嗟咨于道路,哀诉于公庭。
如臣之愚且知不忍,使陛下仁圣,见之当如何也?
又保丁之外,平户之家凡有一马,皆令借供逐场教骑,终日驰骤,往往至于饥羸残坏而就毙,谁复敢言?
或其主家偶因出处,一误借供,遂有追呼笞责之害。
又或其家官逋督迫,不得已而易之,则有抑令还取之苦,故人人以有马为祸。
此皆提举司官吏倚法以生事,重为百姓之扰者也。
臣窃惟古者未尝不教民以战也,而不闻其有此,何则?
因人之情而为之法尔。
夫缘情以推法,则愈久而愈行,倚威以行令,则愈严而愈悖,此自然之理也。
兽穷则搏,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臣观保甲一司,上下官吏无毫发爱百姓之意,故百姓视其官司不啻虎狼,积愤衔怨,人人所同。
比者保丁执指使,逐巡检,攻提举司干当官,大狱相继,今犹未已。
虽民之愚,顾岂忘父母妻子之爱,而喜为犯上之恶以取祸哉?
盖激之至于此极尔。
臣以谓蓄而益深,安知其发有不甚于此者?
情状如此,不可不先事而处,以保大体为安静计。
夫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先王之通制也。
臣愚以谓一月之间并教三日,不若一岁之终并教一月
农事既毕,无他用心,自安于讲武而无憾,遂可罢提举司,废巡教官,一以隶州县,而俾逐路安抚司总之。
每俟教,则安抚司旋择教官,分诣诸邑,与令佐同教于城下。
一邑分番,当一月起发,则与正长论阶级罢教,则与正长不相谁何,而百姓获优游以治生,无终年逃遁之苦,无侵渔苛虐之患,无争陵犯上之恶矣。
且武事不废,威声亦全,岂不易而有功哉?
惟陛下深计远虑,断在必行,以省多事,以为生灵安乐之惠,以为国家安静之福。
天下幸甚。
宜州乙酉家乘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七、《豫章先生遗文》卷一二
四年春正月庚午朔
元明永州唐次公俱来,居四日矣。
是日,州司理管及时当来谒元明,饮屠苏。
二日辛未,小雨。
永州脚夫四人回寄糟蟹、虾朐、、蠓子、大烛、草豆蔻、蜡,作未酉亥腪肫。
元明、次公会食罢,步出小南门,西过龙水县,道遇崇宁道人文庆。
三日壬申,阴,微寒。
食罢,元明、次公对棋,予独步至安化门,得黄雀数十。
四日癸酉,微阴。
叔时元明、次公同饭,为元明作花吉贝背子。
叔时棋,叔时再胜而三败。
五日甲戌,晴。
郡守而下,来谒元明,得柘姑。
六日乙亥
四山起云而朝见日,大热,才裌衣。
始迁书药入新居。
七日丙子,阴。
辰巳,大雨。
入新居,大寒
八日丁丑,晴。
张载熙兄弟、冯当时、周惟深书。
得大含笑一枝。
叔时来棋,人胜一筹,叔时三胜而四败。
九日戊寅,晴。
元明步至管时当莫疏亭。
十日己卯,晴。
步至三角市。
食罢,从元明步自小南门,绕城观四面皆山,而无林木。
历西门、北门、东门、正南门,复由旧路而还。
得曹醇老书,寄二酒、乾、生熟栗、黄甘、山蓣。
十一日庚辰,阴。
元明步出小南门,西入慈恩寺,又西入香社寺,乃折而东,入植福寺,略龙水乡而归。
十二日辛巳
朝雨霢霂,巳、午晴。
十三日壬午立春,晴又阴。
元明步出小南门,访崇宁道人文庆,卧于庆公之室。
紫堂山人王渐、僧惠宗实同行。
十四日癸未,晴又阴。
夜从元明步出东门,上高寺,入天庆观,乃至崇宁寺
僧崇广自融州回。
十五日甲申,晴。
嗣文书,送五缣,报嗣深光山罢归,得先民辟通行交子司勾当
兄弟仕同郡而不阂法,可庆也。
知命长女与其婿张钧及其姑之乳媪来留半月。
十六日乙酉,晴。
夜从元明步至崇宁寺
十七日丙戌,晴。
元明浴于小南门石桥上民家浴室。
叔时棋,叔时三北。
太医朱激馈双鹅。
十八日丁亥,晴。
大热,不可裌衣。
十九日戊子,又阴,小冷,可重裌衣。
华阴细辛于王紫堂,初见楝实,与□产不异。
二十日己丑,阴。
大寒,可重茧。
永州平安书,并得南丰无恙书,知李倩、女睦家音问,云欲遣人至宜。
元明得李磁州及女姻书。
相书报张子发出自讼斋,会蒋子人、邹得久、棁于高山寺
借马从元明南山及沙子岭,要叔时同行。
入集真洞,蛇行一里馀,秉烛上下,处处钟乳蟠结,皆成物象。
时有润壑,行步差危耳。
出洞顷之,得张贵州书,传致范德孺晁无咎书。
夜中急雨,寒甚。
二十一日庚寅,阴。
夜从元明过王紫堂。
中夜大雨达旦。
二十二日辛卯,雨不已。
二十三日壬辰,晓雨乃晴。
武阳寨书、象州书、贵州书。
入夜小雨彻明。
二十四日癸巳,雨不已。
得曹醇老书,以元明至宜,予暂开肉,故寄一羊及子鱼、虾朐、蛤蜊酱、蟹螯、腊蟹酱、金橘三百,并为督到王溉逋钱九十千。
二十五日甲午,晴。
安国对棋,且胜且败,而安国负七局。
二十六日乙未,晴,不见日。
崇宁道人来速元明及予同饭。
二十七日丙申,阴不雨。
二十八日丁酉,晴。
元明北山,由下洞升上洞,洞中嵌空,多结成物状。
又有泉水清彻,胜南山也。
二十九日戊戌,晴。
三十日己亥,阴不雨,气候差温。
叔时来棋,且胜且败,而叔时负三局。
元明作平气丸成。
乐善寨黄远送雪菌䐳。
酉后冻雨,夜雨达旦。
二月庚子朔,雨不已,小寒
带溪文颀刲羊见馈,继以建溪北果又以万钱为寿,是张子发之媦婿也。
二日辛丑,雨甚,可复近火。
三日壬寅,要秦禹锡、区叔时同酌,元明叔时棋,叔时负三局。
四日癸卯,雨。
五日甲辰,晴又雨。
诸人置酒饯元明于崇宁,并召予,予亦宿崇宁寺
六日乙巳,晴,天极温,才可裌衣。
与诸人饮饯元明于十八里津。
七日丙午,晴,似都下四月气候也。
象州人回,得才叔书,报松柏市之縡已达。
李仲牖书,寄建溪叶刚四十銙、婆娄香四两、蜀笺四轴、鲎桶赤鱼鳔五十。
并得少伊书。
八日丁未,晓寒甚,已而小雨,又晴。
九日戊申,阴寒不雨。
步到崇宁采荠作羹。
叔时来对棋。
十日己酉,雨,不甚寒。
元明丙午柳城书,报周通叟象州教授,要来苏舟,为邹至虚乞正书两纸。
唐次公柳州来,送菖蒲四器。
是日午后雨止。
十一日庚戌,晴。
唐次公来,共蔬饭。
十二日辛亥,雨,又霁,夜中冻雨。
十三日壬子,雨。
作素包子,召次公不至。
元明书。
十四日癸丑,晴,又雨。
柳州僧禅进送才叔上元日书。
遣高德修书。
十五日甲寅,雨。
元明甲子书。
下重酝酒。
十六日乙卯,晴。
答禅进书。
夜中月明。
十七日丙辰,晴。
叶筠元礼来约相见。
十八日丁巳,晴又阴,而不雨,天小寒
唐叟元老寄书,并送崖香八两。
十九日戊午,阴不雨。
元明十二日师塘铺书。
二十日己未,雨。
崇宁道人同宗广二僧、王紫堂来啖素包子。
累日苦心悸,合定志小丸成。
二十一日庚申,晴初见日。
元明乙丑寄书。
午雨,晚晴,夜雨。
二十二日辛酉,雨不已。
崇宁庆公来,遂率至寺中食包子。
僧崇广之全州
二十三日壬戌,雨。
二十四日癸亥,雨止,气微温。
小许送鸤鸠六,王沙监送溪鱼十五,皆班诸邻。
得鞭笋二十馀,甚美。
二十五日甲子,晴,不可挟纩。
蒋侃送蛮布坐荐四,絮以苇花、金铃子、雪菌,皆一篰。
三鼓马军营外火,焚十家。
二十六日乙丑,晴。
元明二月十四日丁卯书,寄书一篇、《青玉案》一篇、滑石压纸五枝。
得相、棁正月二十八日平安书。
得李德素李郎三十日、本月十七日书。
蒋侃送山药(佳。),莫泂送雪菌。
得天民正月书,报乡中事种种(新知县陈夬宣德二月上。)
得戴坤父正月五日书。
二十七日丙寅,晴。
元明丙寅书。
二十八日丁卯,微雨不寒。
发相、棁书。
二十九日戊辰,社雨。
宾州王元道书,送丙椰子及来阳火箸。
昼晴骤温,可单衣。
闰二月己巳朔,晴,中夜冻雨。
初二日庚午,晓晴,终日夜雨达旦。
初三日辛未,雨。
王佺来求白鹇,得雌雄一双与之,此《尔雅》所谓雗雉也。
初四日壬申
过管时当西斋
初五日癸酉
西斋
终日夜大雷雨。
初六日甲戌
数日皆夜雨昼晴,是夕星月粲然。
初七日乙亥,晴。
初八日丙子,晴,夜雨达旦。
初九日丁丑,雨止。
元明戊辰书。
孝叔寄书,并送所买药一篰。
初十日戊寅,雨。
蒋侃、莫泂寄买崇宁倚卓钱四千,莫并寄橄榄百枚、数十头。
德谨砦秦靖寄橛、山药
食罢,过管时当西斋
十一日己卯,雨。
十二日庚辰,雨。
十三日辛巳,不雨。
十四日壬午,晴。
德谨寨秦靖馈山药、炭四笼。
改火。
十五日癸未,晴。
十六日甲申,雨。
十七日乙酉,晴。
十八日丙戌,阴,辰、巳晴。
崇宁道人出诸岩作佛事。
十九日丁亥,晴。
沐浴于石桥之湢室。
二十日戊子,阴不雨。
自南门步向东城,过望仙楼,复至小南门而归。
二十一日己丑,晴。
与僧惠宗、了观浴于石桥。
叔时来对棋,予败四局。
二十二日庚寅,晴,大热,不可裌衣。
叔时来对棋,叔时再胜而三败。
二十三日辛卯,晴。
观书于南楼
二十四日壬辰,晴。
卧于南楼终日。
叔时来棋,三胜而再败。
二十五日癸巳,晴。
天气似京师五月。
二十六日甲午,晴。
接癸巳,夜涷雨,晨凉,辰巳间阴曀小冷。
二十七日乙未,晴,寒。
二十八日丙申,晴。
永州书。
思立寨孙彦升子渐崇班送石菖蒲二桶、小菜桶四枚。
二十九日丁酉晦,晴,寒,时作数点雨,不沾湿。
元明丁卯书至长沙
三月初一日戊戌朔,晴。
初二日己亥
丁酉戊戌中夜皆澍雨。
德谨寨寄大簟一床,又寄大苦数十头,甚珍,与蜀中苦笋相似,江南所无也。
初三日庚子,大雷雨。
初四日辛丑,晴。
初五日壬寅,晴。
入夜星月粲然。
初六日癸卯,晴。
郭戎送枇杷,甘甚(又送面两石。)
初七日甲辰,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初八日乙巳,晴。
党君送含笑花三枝。
初九日丙午,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初十日丁未,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作顺气丸成。
十一日戊申,晴。
暑气欲不可堪。
元明闰月十四日己巳书,并得相、棁书。
十二日己酉,晴。
十三日庚戌,晴。
普义邵革送山药二篰。
十四日辛亥,晴。
夜中大雷雨。
十五日壬子,晴。
成都范寥来相访,好学之士也。
得相、棁书。
十六日癸丑,晴。
长沙僧去。
元明戊辰书。
十七日甲寅,晴。
十八日乙卯,大雷雨,沟浍皆盈。
得张八十外甥须城正月书。
十九日丙辰,晴。
武阳莫彦照送粟米。
二十日丁巳,大雷雨,溪水溢入城濠,井泉皆达。
王紫堂将诸雏入桂林
二十一日戊午,雨。
何浚、范寥同饭。
二十二日己未
得高德脩书。
二十三日庚申,晴。
思立孙子渐送人参、芎。
二十四日辛酉,晴。
普义邵革侍禁来。
二十五日壬戌,晴。
普义送粟米二㪷。
二十六日癸亥,晴。
二十七日甲子,大雷雨。
郡守杀鹅于城南之龙泓,于是三日矣。
二十八日乙丑,又雨,农夫以为庆。
二十九日丙寅,晴,又雨。
三十日丁卯,晴。
四月初一日戊辰,晴。
城西南再火。
初二日己巳,晴。
初三日庚午,晴。
孝叔元明己巳书及相、棁书,寄纸药鞋袜及公衮书,送纸六轴,人参十两。
朱彦明、徐靖国皆有书。
邹德久及棁各寄诗来,皆可观。
夜雨,震电。
初四日辛未,阴,欲雨。
是日煨菹、菹、茄菹。
初五日壬申,昼晴夜雨。
初六日癸酉,晴。
崇宁僧法旻置饭,与范信中同之。
初七日甲戌,晴。
与时当、信中剥粽子。
初八日乙亥,午风,未冻雨,少顷又晴。
初九日丙子,晴。
初十日丁丑,晴。
十一日戊寅,晴。
十二日己卯,晴。
十三日庚辰,晴。
十四日辛巳,晴。
十五日壬午,晴。
予病暴下,不能兴。
十六日癸未,晴。
十七日甲申,晴。
十八日乙酉,晴。
十九日丙戌,晴。
普义寨寄米、山蓣。
二十日丁亥,晴。
沙监王稷寄朱砂及猿皮。
二十一日戊子,晴。
思立寨寄竹床。
二十二日己丑,晴。
德谨寨寄竹簟。
二十三日庚寅,晴。
自丙子至庚寅,昼夜或急雨,檐溜沟水,行辄霁,问民间,未可以立苗也。
新莲实
二十四日辛卯,晴。
大腑始和,沐浴于城南民家。
二十五日壬辰,晴。
崇宁道人来同粥。
二十六日癸巳,晴。
二十七日甲午,晴。
市人始卖木等多改切子,皮殷红,肉甘酸,生者微涩,核猥大而肉少。
余旧闻岭南等子即药中山茱萸也。
沙监王稷寄渠酒、历来,自去年十二月未请。
二十八日乙未,晴。
二十九日丙申
四鼓欲竟,大雷雨,至寅卯少止,农民遂有西成之庆。
乙酉之夜,郡守斋宿,请雨于上帝。
郭全甫置酒于南楼,与者四人,予及刘君赐、管时当、范信中
思立孙子渐寄糟、簟、凉床,秦禹锡送鲊。
五月初一日丁酉,雨。
普义邵彦明木瓜及蜜,郭子仁荷苞鲊。
初二日戊戌,雨。
夏至
郭全甫、管时当、李元朴、范信中会于南楼
初三日己亥,雨。
元明长沙三月书,南丰三月书,转附到睦三月书。
初四日庚子,雨,晚晴,夜见星月。
初五日辛丑,晴。
郡中以令为安化蛮置酒。
初六日壬寅,雨。
初七日癸卯,雨。
自此宿南楼范信中同之。
初八日甲辰,雨。
陶君送牛脯、雀鲊、蜜
初九日乙巳,雨,夜中大雨。
初十日丙午,晴。
邵彦明木瓜二十。
十一日丁未,晴。
十二日戊申,雨。
十三日己酉,雨。
十四日庚戌,雨。
十五日辛亥,晴。
欧阳襄自柳州来。
邵彦明来。
十六日壬子,雨。
李元朴置酒郭全甫之东轩,与者向日华、邵革、管及王彦臣、贾琪、刘焕、高权、范寥、欧阳襄,其一客则予也。
彦明五㪷。
十七日癸丑,晴。
陶君送鲂鱼䱹十包。
十八日甲寅,晴。
范信中、欧阳佃夫浴于崇宁
崇宁道人过徐常,步至石泉,泉甚清壮甘寒,但不渫不甃耳。
邵普义送䱹。
十九日乙卯,晴。
佃夫弄琴,作《清江引》、《贺若》、《风入松》□□米七㪷。
/(中缺)二十五日庚寅,雨。
二十六日辛卯,雨。
二十七日壬辰,雨。
二十八日癸巳,雨。
二十九日甲午,晴。
三十日乙未,雨。
沐浴于崇宁。
七月初一日丙申,晴。
郭全甫、幸子宜晚过南楼
初二日丁酉,晴。
步出城西。
安国,亦可啖。
初三日戊戌,晴。
郭全甫携酒来,与李元朴、范信中、欧阳佃夫同饮。
初四日己亥,晴。
甘祖奭来访,问得岩西寿圣院是计监院,又云其叔父表民第十三在岩西居。
未申间,大雨。
医黄宝全送安石榴
初五日庚子,雨。
冯才叔送八桂两壶。
初六日辛丑
信中、佃夫浴于崇宁。
初七日壬寅,晴。
初八日癸卯,晴。
吴彦成送焦子石栗。
初九日甲辰,晴。
全甫送五石。
初十日乙巳,晴。
佃夫闻其母夫人疾作,不俟晨饭而行。
十一日丙午,晴。
信中浴于崇宁。
高允中来,卧南楼
十二日丁未,晴。
昌天河寄木瓜及瓷瓯十枚(昌惟贤字任之。)
全甫、元朴、允中、信中来会,酌于南楼下月明中。
十三日戊申,晴。
将官许子温见过,弹《履霜》数章,又作《霜钟晓角》而去。
陶君送面十斗,区君送及蕉子、紫水茄。
全甫、允中、信中来,小酌月明中。
十四日己酉,晴。
子宜家庄客还南丰,附元明己巳书。
十五日庚戌,晴。
子温来,弄琴数曲。
禹锡牂柯酒,殊可饮。
全甫、允中、信中月下饮牂柯酒,尽一壶。
十六日辛亥,晴。
三人者又同饮牂柯酒。
十七日壬子,晴。
信中浴于崇宁。
十八日癸丑,晴。
牂柯酒一尊于刘君。
信中步至秦禹锡家。
明日,刘君又送牂柯酒二壶。
十九日甲寅,晴。
自壬子至今,有风,甚凉。
二十日乙卯,晴。
任德公(黄丕微仲携来。)
二十一日丙辰,晴。
同允中、信中浴于崇宁。
二十二日丁巳,晴。
同允中、信中就全甫小饮。
二十三日戊午,晴。
带溪文仪甫来送二簟、黄粱、鱼腊。
前日黄微仲送沉香数块,殊佳,从以乌樠、花梨木界方、粉腊。
天河昌任之送蜜。
二十四日己未,晴。
闻郡官请雨。
崇宁道人来,受粥而不受饮。
二十五日庚申,晴。
同黄微仲范信中浴于崇宁,崇宁道人置饮。
二十六日辛酉,晴。
全甫、允中来饮解酲酒。
二十七日壬戌,晓雨,又大晴。
黄积微、文仪甫来,共蔬饭。
范信中李元朴问疾。
二十八日癸亥
晓,大风而雨。
二十九日甲子,晴。
同积微、信中浴于崇宁。
八月乙丑朔,晴。
初二日丙寅,晴。
初三日丁卯,晴。
宜守党明远是日下世。
初四日戊辰,晴。
初五日己巳,晴。
初六日庚午,晴。
初七日辛未,晴。
初八日壬申,晴。
初九日癸酉,晴。
初十日甲戌,晴。
子正送八桂十二壶。
十一日乙亥,晴。
德谨寨送香橼子、芭蕉
十二日丙子,晴。
允中置饭于南楼,全甫不至,与积微、允中信中同饭。
十三日丁丑,晴。
十四日戊寅,晴。
十五日己卯,晴。
十六日庚辰,晴。
十七日辛巳,晴。
十八日壬午,晴。
十九日癸未,晴。
二十日甲申,晴。
二十一日乙酉,晴。
二十二日丙戌,晴。
二十三日丁亥,晴。
二十四日戊子,晴。
二十五日己丑,晴。
二十六日庚寅,晴。
小雨甚急,不能久。
二十七日辛卯,小雨,不能歛尘。
二十八日壬辰,小雨,颇清润。
晚,大雨。
积微致糯三担、八桂四壶。
二十九日癸巳,晴。
邓温伯差除不当奏(四 元祐五年四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五、《尽言集》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九
臣前日以职事进对,因及治乱安危之大计,伏蒙圣慈特赐开纳,感激抃蹈,莫能自胜。
最后论邓温伯差除不当,陛下谕臣曰:「卿等须体朝廷之意,天下事岂可尽由台谏,亦当出自宸衷」。
臣虽已具义理开陈,退而深思,犹有未尽,辄布悃愊,上渎天聪,惟陛下不惮烦而试听之。
臣尝读《国语》,以谓「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是三代之前,上则公卿大夫朝夕得以纳忠,下则百工庶民犹执艺事以谏,故忠言嘉谋日闻于上,而天下之情无幽不烛,无远不通,所为必成,所举必当者,谏诤之效也。
后世之士,不务献纳于君,而多为自全之谋,正论远猷,鲜有入告,于是设员置职而责之以谏矣。
夫进言者日益少,而听言者不加勤,此天下之治所以终愧于先王之盛时也。
神宗皇帝考古揆今,更新官制,以朝廷者政事之所自出,乃用有唐《六典》之法,置舍人中书省,凡诏令之未安,法度之未便,皆得抗议,庶协厥中。
万一差失,则设给事中门下省,委之封驳。
犹恐人之谋虑不能尽善,则又命谏官议论,御史纠弹,上下维持,纲纪完密。
诚使此地率皆得人,交修职业,而朝廷不治者,未之有也。
今天下方制万里,获睹陛下之清光者,亿兆之中,仅有一二;
就获睹之中,得接言议者,又千万无一焉。
自二圣临御以来,群臣无非次之对,上则六七执政,下则四五言官而已。
陛下所与谋议者,其寡少如此。
臣若更以体朝廷为事,知公议之不可,而不以告于陛下,则黎民疾苦,万务阙失,邪正之消长,中外之情伪,何以尽达于圣听乎?
唐太宗之朝,三日不谏,则责侍臣。
盖高卑之势既已辽绝,上下之情常苦不通,虚己招来,犹或不至,傥示厌薄,人谁尽忠?
《书》称尧之德,则曰「稽于众,舍己从人」;
语舜之功,则曰「明四目,达四聪」;
序禹之所以兴,则曰「益赞于禹,禹拜昌言」;
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惟其谏而能听,听而能改,此之所以圣也。
伏望陛下开广聪明,延纳忠谠。
言或逆耳,则求诸道;
语或逊志,则知其恶。
任贤勿二,去邪勿疑,使怀奸者无隙可乘,履正者乐告以善。
陛下广览兼听,日新圣德,与并驱争先,不其伟欤!
臣待罪谏垣,曾乏善状,惟是尽诚无隐,庶几报塞大恩。
更愿陛下察其爱君之心,恕其狂妄之罪,少赐采择,不胜幸甚。
取进止。
陕西籴买粮草不足令根究等事诏熙宁五年四月壬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二
环庆路勾当公事度支判官张穆之根究陕西去岁籴买粮草比三司元支拨数少钱二百七十二万馀缗因依;
盐池去年亏价钱五十五万馀缗,令转运司制置解盐司具析以闻。
答中书奏庙祧之序诏熙宁五年四月壬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二、《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三七(第一册第六六九页)、《宋朝事实类苑》卷一八
庙祧之序,盖有典彝,所以上承先王、下法后世。
朕嗣宅大统,获奉宗祀,而世次迁毁,礼或未安。
讨论经常,属我哲辅,于以佐朕不逮,而仰承祖宗追孝之心,朕览之矍然,敢不祗服,宜依所请施行。
河北沿边县差夫无得出本州军界诏熙宁六年四月丙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四
河北沿边县,自来不差春夫于近里州军功役。
自今差夫无得出本州军界。
减黄河堤岸官诏熙宁七年四月庚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
都水监黄河六都大司,除开封府白马等县黄河堤岸留二员,馀各减官一员,并其馀埽岸地里狭处使臣,亦具相度减并以闻。
吕嘉问吴安持同取问免行钱利害诏熙宁七年四月庚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
已差韩维孙永参问行人出钱免行利害,可令元详定官吕嘉问吴安持同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