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一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7147
人物库2010
古籍库63414
活动2533
诗文库
诏有司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建平三年十一月 西汉 · 元王皇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
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解怠,而久疾未瘳。
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
春秋大复古,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如故(《汉书·郊祀志》下,明年太皇太后诏有司。)
浯溪景定癸亥仲冬 南宋 · 戴煜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断崖文字是唐碑,无限名贤赞颂诗。
莫把中兴□前代,会须重见太平时(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三)
和归去来辞淳熙四年十一月 南宋 · 汪大猷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一、《新安文献志》卷四九
归去来兮
谪居三年今得归,圣恩之无终弃,徒感涕以成悲。
每自讼其前谬,虽驷马而莫追,既脱名于丹籍,亦两忘其是非。
念昔叨于朝列,曾无补于宵衣。
佩乾坤之德厚,恨蛇雀之报微。
眷予衰晚,流年似奔,亟理征棹,前趋里门。
在望,亲戚俱存,问讯三径,放怀一尊。
洗胸中之磊块,回暮景于韶颜,将无往而不适,故虽贫而亦安。
忘势利之汩没,绝人事之交关,叹世路之崄巇,鉴止水以默观。
顾祸福之倚伏,乃天道之好还,相前哲之遗训,常思奉以周旋。
归去来兮
盖尝闻之少游,取衣食之裁足,何盈馀之苦求!
与其身之可乐,孰若心之无忧?
兄弟群居于弊庐,伏腊仰给于先畴。
园有名花,湖有扁舟。
兔尚营于三窟,狐犹念于首丘。
矧吾生之漫仕,唯委顺以乘流。
久倦游而乐闲,亦至是而宜休。
已矣乎!
聪明不及于前时,何必霸越而封留?
岂不能随遇而安之?
达哉白居士,乐乎荣启期
存方寸之馀地,付子孙以耕耔。
庶几安分之义,无愧《式微》之诗。
惟知足之常足,适翁归去乐无疑。
乐昌大滩 清 · 苏廷魁
 押词韵第十七部
乐昌六十滩,兹滩为巨擘。
风雷万古忿,蛟龙不敢宅。
我来子月尾,潦尽滩见脊。
尚挟三泷流,争此五里石。
先声蓄高势,后劲接生力。
滩师语约束,激昂赴大敌。
一舟方枝梧,数舟助嚄唶。
屡挫气益厉,竞进劳未息。
下滩虎蓦坡,上滩蚁缘壁。
朔风吹暮雨,并作寒威逼。
水宿今浃旬,江梅慰行客。
贵池县胡同年书(五) 宋末元初 · 曹泾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梅岩文集》卷一○附录
七月末一书附东宇行,计必达必报,暨其来,则言台旆适入州。
夫能出,则康强可贺。
令孙久已勿药,则团栾之适尤可贺,虽不书犹书矣,何慰如之。
先是王浩古将归,信来,问有无问讯,不欲赘渎,近归矣,入十一月必来,倘可赐书,勿遐遗也。
今拜此者,同里地理人程乐山,纯静老成,游仙里日久,古修与之甚熟,钦仰大名,欲一拜识干吹送,知某托年契厚,特来索书为容。
某与言:胡判簿与某是一般贫苦人,宜自知之,又必古修书乃可往。
设其造门,幸与之进,而随宜度事以应之,不费钱财而费笔舌,谅亦台慈之所不深拒也。
儒役仍免,亦芘之及。
尊旆入州,为户门何事?
老而传矣,而犹出乎?
可念也。
乐山立俟书,草草,伏几尊照。
澹山岩 南宋 · 文子璋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舣澹岩前,岩扃不记年。
台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
洞古依禅刹,碑残纪昔贤。
胜游回首望,林麓锁云(自注:景定甲子仲冬,蜀东如斋文子璋自道之吉,舣舟岸下,挈家来游,男起传、道传侍。)烟。
按: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五
花木房栊竹歌己未十一月,新居内室落成,颜曰「花木房栊」。夫妇手种梅多株,今皆活,喜赋。)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人生富贵必取辱,何须甲第连云矗。
人生及时行乐耳,安能牵萝补茅屋。
我乡山水甲吴郡,山色湖光绕西麓。
潘岳閒居赋面城,渊明归去理松菊。
楼居新筑二十楹,广庭百弓杂花木
林下未脱脂粉气,妻种红梅种竹
岂无劲节凌云霄,自有红妆伴幽独。
高窗大几书万卷,君子美人俱拔俗。
男儿所贵能适意,牛衣何堪供双宿。
少陵江头亦太苦,床上屋漏毋乃酷。
党家金帐原不恶,风雪之夜煖诗腹。
两行红粉侍修史,宋家乃亦屏围肉。
是知富贵亦能清,未必寒素便不浊。
平生品藻原自知,弃材人誉丰年玉。
刘樊中岁早偕隐,莫待头童与齿秃。
荷锄种花岂得已,今世何世宁非福。
春韭秋菘谨祭祀,扫地焚香供佛竺。
后房清肃绝姬侍,但闻鸟语伴儿读。
天寒索笑拥貂裘,细雨寻诗擎红烛。
客来酒食谋诸妇,饭抄云子清茶熟。
安乐窝中气如春,言笑于房缭而曲。
幽人居之利贞吉,寿且康兮无不足。
有钱当再买青山,早晚李愿盘谷
平明日出见房栊,掩映花红绣帘绿。
周必大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淳熙六年十一月 南宋 · 郑丙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三、周益国文忠公年谱
敕:天官综叙群才,翰苑对扬密旨,冠侍臣之首选,极儒生之至荣。
非望高于一时,曷身兼于二任?
大中大夫、试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兼侍读、兼太子詹事、兼修国史管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周必大,德全至粹,道造大原。
早躐殊科,事朕初载。
发言抗论,严、徐皆义理之文;
摛藻掞庭,常、杨得制诰之体。
总领数职,勤劳百为。
劝读延英,直笔东观。
春官典礼,履声直上于星辰;
东宫为僚,国本自成于羽翼。
比恳欸以求佚,为眷怀而少留。
宜司文部之崇,仍陟金銮之长。
岂惟人才品藻,若水鉴之清明
抑使号令文章,还古风而粹正。
往祗茂渥,益励远猷。
可特授依前大中大夫试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兼太子詹事、兼修国史,封如故。
许皇后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皇帝问皇后,所言事闻之。
夫日者,众阳之宗,天光之贵,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
夫以阴而侵阳,亏其正体,是非下陵上,妻乖夫,贱逾贵之变与?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变异为众,莫若日蚀大。
汉兴,日蚀亦为吕、霍之属见。
以今揆之,岂有此等之效与?
诸侯拘迫汉制,牧相执持之也。
又安获齐赵七国之难?
将相大臣,裹诚秉忠,惟义是从,又恶有上官博陆、宣成之谋?
若夫徒步豪杰,非有陈胜、项梁之群也;
匈奴、夷狄,非有冒顿、郅支之伦也。
方外内乡,百蛮宾服,殊俗慕义,八州怀德,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又况其无乎?
求于夷狄无有,求于臣下无有,微后宫也当,何以塞之?
日者,建始元年正月,白气出于营室。
营室者,天子之后宫也。
正月于《尚书》为皇极。
皇极者,王气之极也。
白者西方之气,其于春当废。
今正于皇极之月,兴废气于后宫,视后妾无能怀任保全者,以著继嗣之微,贱人将起也。
至其九月,流星如瓜,出于文昌,贯紫宫,尾委曲如龙,临于钩陈,此又章显前尤,著在内也。
其后则有北宫井溢,南流逆理,数郡水出,流杀人民。
后则讹言相传惊震,女童入殿,咸莫觉知。
夫河者水阴,四渎之长,今乃大决,没漂陵邑,斯昭阴盛盈溢,违经绝纪之应也。
乃昔之月,鼠巢于树,野鹊变色。
五月庚子,鸟焚其巢太山之域。
《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言王者处民上,如鸟之处巢也。
顾恤百姓,百姓畔而去之,若鸟之自焚也。
虽先快意说笑,其后必号而无及也。
百姓丧其君,若牛亡其毛也。
故称凶。
泰山,王者易姓告代之处,今正于岱宗之山,甚可惧也。
三月癸未,大风自西摇祖宗寝庙,扬裂帷席,折拔树木,顿僵车辇,毁坏榄屋,灾及宗庙,足为寒心!
四月己亥朔,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已犹戊也。
亥复水也。
明阴盛,咎在内。
于戊己,亏君体,著绝世于皇极,显祸败及京都。
东井,变怪众备,末重益大,来数益甚,成形之祸月以迫切,不救之患日浸娄深,咎败灼灼若此,岂可以忽哉!
书》云:「高宗彤日,粤有雊雉。
祖己曰:『惟先假王正厥事」』。
又曰:「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即饬椒房及掖庭耳。
皇后有所疑,便不便,其条刺,使大长秋来白之。
吏拘于法,亦安足过?
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
且财币之省,特牛之祠,其于皇后,所以扶助德美,为华宠也。
咎根不除,灾变相袭,祖宗且不血食,何戴侯也!
传不云乎:「以约失之者鲜」。
皇后欲从其奢与?
朕亦当法孝武皇帝也。
如此,则甘泉、建章,可复兴矣。
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遵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
君子之道,乐因循而重改作。
昔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
盖恶之也。
《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孝文皇帝,朕之师也。
皇太后皇后成法也。
假使太后在彼时不如职,今见亲厚,又恶可以逾乎!
皇后其刻心秉德,母违先后之制度,力谊勉行,称顺妇道,减省群事,俭约为右。
其孝东宫,母阙朔望,推诚永究,爰何不臧!
养名显行,以息众欢,垂则列妾,使有法焉。
皇后深惟毋忽(《汉书·外戚·孝成许后传》:于是省减椒房掖延用度,皇后乃上疏,上于是采刘向谷永之言以报。)
乞早定大计奏隆兴二年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四、《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卷一四
臣尝妄议本朝禦戎得失之原,景德之胜本于能断,而靖康之祸由夫致疑。
寇准之欲战,陈尧叟、王钦若之欲避,惟真宗皇帝断然决策,不惑于同异,所以成功,若是其烈也。
至于靖康则不然,规模屡变而无素定之谋,议论徒多而无可行之实。
吴敏、李纲、耿南仲与夫李桷、郑望之之流,议论冰炭,迭为胜负。
欲和者类无远虑,甘于受欺;
欲战者大率寡谋,动则败事。
以至今日遣将追袭虏骑,明日趣令班师,已而复遣无益也;
今日召兵入卫,明日遽止其行,比及再召,缓不及事矣。
甚者如弃三镇,割两河,发言盈庭,互相诋訾。
元年三月虏人退师,至十一月再犯京阙,纷纷之议犹未决也。
愿陛下深思熟虑,早定大计,毋摇于浮议,毋狃于暂宁,深防未然,常若弗及,仰法景德之断而勿为靖康之疑,则宗社幸甚。
抚州罗城 唐 · 张保和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九
夫开物成务。
圣人驭世之通规。
保大定功。
诸侯因时而善治。
醇素既降。
智虑萌生。
物乖结绳之约。
城有重门之警。
国崇雉堞。
境藉金汤。
物理固然。
其来尚矣。
且如秉四方之用。
行五等之道。
酌损益于未兆。
裁取舍于永存。
总括冲机。
富有大业者。
罗城版筑。
久逸暂劳。
千载一时。
义斯见矣。
请言其实。
国家自贞观甫平之初。
文轨均化。
干羽率服。
武事鲜备。
郊垒夷没。
间者天宝建中之乱。
或衅起两河。
或毒流三辅。
江汉之外。
搀抢殆微。
故支郡属邑。
封闬而已。
洎先帝幼冲之始。
数丁九六。
物极屯难。
长鲸吞噬以横流。
大厉元黄而噫气。
饥馑仍荐。
兵戈重复。
暴骸遍野。
游魂惨天。
人烟断绝。
罗城莽为邱墟。
螫毒冯陵。
斩为干盾。
天涯地角。
邈然丧乱之事。
邱甸要荒。
纷如征伐之苦。
临川古为奥壤。
号曰名区
翳野农桑。
俯津阛阓。
北接江湖之脉。
贾货骈肩。
南冲岭峤之支。
豪华接袂。
既而封豕豗发。
饥鸷攫碎。
相视为盗。
割据而逞。
连延数载。
罗列□□丝纶捶□品节既慢。
汝南危公。
挺英逸之资。
运匡济之略。
倡起忠义。
志惟扫平。
初黄天感啸聚欢踊。
众踰数万。
兵棼殄炽。
势摩中原。
刺史李公□□先为胁逐。
始僭剧号。
大署伪属。
其馀孽堡妖垒。
互相支属。
犬牙鱼贯。
肘跗绳约。
莫不竞好凶吻。
争践王师。
出征比比而北总戎□钱□□□外壤公爰初誓众。
靡盈数队。
兄弟亲爱。
翼以从焉。
励力一致。
所向神速。
诚明激天。
故恢廓□□由是凶邪清辟。
次第澡雪。
不五六稔。
诸恶毕拔。
膻慕送款。
饮清归辙。
不可胜既。
公擒纵之外。
按举无必推诚以同务剔刬蠹旧创成□指挥而化二道驯致勤王之事捞疲薾挽养疮痍。
诱还逋逃。
□复耕种。
凡据鞍甲。
蒙矢石。
引少击众。
环攻鏖战。
不绎锐。
□暖席。
涉乎七载。
破嵓洞。
擒酋豪。
偃戈□析。
踰二十算。
四邑以之康定
邻疆自因慄伏。
中和五年三月
下明诏。
假符竹。
褒美成节。
慰安井闾。
于戏。
物不终否。
天树司牧亦明矣。
当拱天阙之际。
孰知其故□□□□□□之详所以非其时无以彰其才。
微其用不能静其乱。
伟夫忘身循义。
大节横秋。
气凌丹霄。
精贯白日。
中正之行□□□□□义士子来。
摧虏刚悍。
铄绝殁虺蝪。
武烈也。
宽以得众。
静而有法。
导德齐礼。
敦本今古。
文昭也。
举善遏恶。
先教后令。
去不急之务。
流洪彰之名。
其政术也。
四者立而众美附。
之条张而百姓服。
鼎新纲纪。
草创廨署。
于时乘舆暴露。
海内沸□兵不遏地靡有定。
公□检制之中收今日始未遑接栋。
惟谨然烽。
彼皆眩惑于狼心。
我岂因循于雉堞。
所谓大君忧寄□□□在守土。
赤子依投。
岂忘城壁。
苟无捍闭之所。
有如缓急之事。
外乃备预五材。
经营百堵。
目运心匠。
规令矩定。
金瓯取胜。
铁瓮事奇。
荷锸蜂攒以□举杵雷兴而胶固。
无执扑之劳。
非夺农之志。
崇崇带绕。
他山之秀色争来。
屹屹云平。
列岫之祥光俯协。
岁在丁未律中南吕始事。
冬十一月讫。
去奢也。
周十五里。
高二仞。
酌中也。
敞八门。
通驰道。
便事也。
古人有言。
大夫出疆。
利国家为巳任。
贤者处世。
能安社稷是盛业。
矧夫九围多难之日。
□□失驭之年。
一呼而豪□□□再而领纲振。
不骄矜以任欲。
能撙节以茂绩。
众心成城。
一德化俗。
其勤也。
杜当阳武库
廉叔度之嘉谣。
汉宣帝每云。
所欲共理天下者。
守宰而已。
今天步未康。
去疚有一于是。
东顾之劳可罢。
有十于是。
太平之作可待。
异时登天朝。
翼景命。
舒之于五侯九伯。
表之于烟阁麟台
济时策勋。
在我羿彀。
岂惟抚城独称不朽。
岂惟抚民独居多佑者哉。
保和谬当殊遇。
□详具美。
奉命纪录。
顾惭不文。
大顺元年(下阙)
总说符命始建国元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协成五命,申以福应,然后能立巍巍之功,传于子孙,永享无穷之祚。
故新室之兴也,德祥发于汉三七九世之后。
肇命于新都,受瑞于黄支,开王于武功,定命于子同,成命于巴宕,申福于十二应,天所以保佑新室者深矣,固矣!
武功丹石出于汉氏平帝末年,火德销尽,土德当代,皇天眷然,去汉与新,以丹石始命于皇帝。
皇帝谦让,以摄居之,未当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马。
皇帝复谦让,未即位,故三以铁契,四以石龟,五以虞符,六以文圭,七以玄印,八以茂陵石书,九以玄龙石,十以神井,十一以大神石,十二以铜符帛图。
申命之瑞,寝以显著,至于十二,以昭告新皇帝。
皇帝深惟上天之威不可不畏,故去摄号,犹尚称假,改元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克厌上帝之心。
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故是日天复决以勉书,又侍郎王盱见人衣白布单衣,赤缋方领,冠小冠,立于王路殿前,谓盱曰:「今日天同色,以天下人民属皇帝」。
盱怪之,行十馀步,人忽不见。
至丙寅暮,汉氏高庙有金匮图策:「高帝承天命,以国传新皇帝」。
明旦,宗伯孝侯刘宏以闻,乃召公卿议,未决,而大神石人谈曰:「趣新皇帝之高庙受命,毋留」!
于是新皇帝立登车,之汉氏高庙受命。
受命之日,丁卯也。
丁,火,汉氏之德也。
卯,刘姓所以为字也。
明汉刘火德尽,而传于新室地。
皇帝谦谦,既备固让,十二符应迫著,命不可辞。
惧然祗畏,苇然闵汉氏之终不可济,亹亹在左右之不得从意,为之三夜不御寝,三日不御食,延问公侯卿大夫,佥曰:「宜奉如上天威命」。
于是乃改元定号,海内更始。
新室既定,神祇欢喜,申以福应,吉瑞累仍。
《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此之谓也。
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侥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
赐吏爵人二级,民爵人一级,女子百户羊酒,蛮夷币帛各有差。
大赦天下(《汉书·王莽传》中)
米珠恸(哀上海饿殍,箴暴富米商。)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近年东南沦陷诸区,幸农事不废,连岁丰收,苏松尤聚米之地,而沪海乃有抢米攫食之风,至今岁十一月,每石价逾百金,民多饿死。独怪苏常江河纵横,内地谷贱,价仅二三十金,而不得出境济饥以获利,斯何故耶?盖日本岁荒,沪米既悉索东渡,而沪市米商非米商,因缘为奸利,复使遏内地米不许运沪,使沪米涌贵,旦暮争长,贱入贵出。绝来源,售积货,价由己口,自由为操纵,于是半年中,暴富至数百千万者更仆难数,而一月中饿毙尸达二万九千馀具矣。夫食为民天,是而可忍?饕餮之民,国之妖孽,今日何日,是宜极刑。其屯积他货亦若是,米其大也者耳。夫饱暖知礼义,饥寒生盗心,治民者以令穷民有饭吃,天下方太平。计八口之家,月必食米一石,价贵若此,贫户何来百金?是非为盗劫则饿死耳。嗟我赤裸良民,终日劳力,但求一饱,非有他求,非如富人之有宫室、车马、衣服之娱也,今求一饱不得,且使八口皆饥,是无异驱使共产,激之为乱耳。且一石之米,非得不可,而百金之价,俱为暴富奸商洗劫而去,非真年荒而米贵,事出操纵之人为,怨毒之深,每饭不忘,枵腹切齿,甚非富人之福也。玉石隐忧,不可终日,悠悠江国,心为危之,作《米珠恸》。
天下贫如洗,忽多暴富翁。
斗米十万钱,得者非我农。
尺帛中人产,得者非我工。
铜山入私室,饿殍如飞蓬。
东南岁大熟,连年收屡丰。
飞挽满江湖,曷为盖藏空。
内地伤谷贱,遏籴百货穷。
狼狈为垄断,断绝舟楫功。
流脂东出海,万艘急其供。
戋戋狼藉馀,奇货明珠同。
旦暮百千万,自诩陶朱公
食为我民天,满地况兵戎。
此时温饱难,百里皆哀鸿。
朝饥鬻一妻,暮饱卖一童。
哀哀我子民,何以继飧饔。
黄金战白骨,未决知雌雄。
夜静无声哭,断续杂雨风。
独肥利众瘠,小子鸣鼓攻。
相煎何太急,豆泣在釜中。
饕餮不祥物,妖孽戾气钟。
是宜投豺虎,五刑诛不容。
杀一人者死,在律惩厥凶。
日屠万人不血刃,江头杀气干苍穹。
哀哉佛说地狱满,天视天听明且聪,饿鬼恶道多邓通
举荐兴化军进士郑樵绍兴二十七年十一月 南宋 · 王纶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续资治通鉴》卷一三一
兴化军进士郑樵耽嗜坟籍,杜门著书,顷年尝以所著书献之朝廷,降付东观。
比闻撰述益多,恐必有补治道。
终老韦布,可谓遗才。
望赐诏对,验其所学果有可取,即乞依王蘋、邓名世例施行,庶学者有所激劝。
奏间匈奴乌孙 西汉 · 息夫躬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单于当以十一月入塞,后以病为解,疑有他变。
乌孙两昆弥弱,卑爰疐强盛,居强煌之地,拥十万之众,东结单于,遣子往侍,如因素强之威,循乌孙就屠之迹,举兵南伐,并乌孙之势也。
乌孙并,则匈奴盛,而西域危矣。
可令降胡诈为卑爰疐使者来上书曰:「所以遣子侍单于者,非亲信之也,实畏之耳。
惟天子哀,告单于归臣侍子。
愿助戊己校尉保恶都奴之界」。
因下其章诸将军,令匈奴客闻焉。
则是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汉书·息夫躬传》:会单于当来朝,遣使言病,愿朝明年,躬因是而上奏,以为。)
知县县令任满因事改差罢任请依恩例奏淳熙四年十一月 南宋 · 蔡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四○(第四册第三四七五页)
承务郎上官,前任知县县令已任满,偶缘替人未到,因改差,或避亲、丁忧罢任,请依得替罢到部收使升压名次恩例。
王瀹郑时中林机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 南宋 · 张修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右通直郎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王瀹左承事郎添差通判广德军郑时中,以大臣之亲,骤加进用;
左奉议郎、知邵州林机,以宰相姻娅,进躐清显
附下罔上,妄立异议,宰相曾不以为罪,犹付之名郡,物议籍籍。
乞罢黜黄兑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 南宋 · 张修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两浙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黄兑,以大臣之侄婿,累冒差除,唯知谄事曹泳
浙东提举阙官,何与焉,辄敢以姓名,达之天听。
望赐罢黜,以协中外之望。
吾谨五首 其四 明 · 郑善夫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少谷集卷一下
麟为希旷祯,何以至藩。
大道久丧世,麟趾在人间。
仲冬钜野风,犺獍乃高蹲。
合围不孑遗,灵物罹其樊。
虞人折尔足,眩尔貂与貆。
岂但子锄商,鱼视乃漫漫。
大鹏息南溟,培风会高抟。
纷纷枋榆鴳,安知九霄翰。
奏废刘氏 西汉 · 孙建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一
西域将钦上言,九月辛巳戊己校尉陈良、终带共贼杀校尉刁护,劫略吏士,自称废汉大将军,亡入匈奴
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建车前,自称「汉氏刘子舆成帝下妻子也。
刘氏当复,趣空宫」。
收系男子,即常安姓武字仲。
皆逆天违命,大逆无道。
请论仲及陈良等亲属当坐者。
奏可。
汉氏高皇帝比箸戒云,罢吏卒,为宾食,诚欲承天心,全子孙也。
其宗庙不当在常安城中,及诸刘为诸侯者,当与汉俱废。
陛下至仁,久未定。
前故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快、陵乡侯刘曾、扶恩侯刘贵等,更聚众谋反。
狂狡之虏或妄自称亡汉将军或称成帝子子舆,至犯夷灭,连未止者,此圣恩不蚤绝其萌牙故也。
臣愚以为汉高皇帝为新室宾,享食明堂。
成帝,异姓之兄弟,平帝,婿也,皆不宜复入其庙。
元帝皇太后为体,圣恩所隆,礼亦宜之。
臣请汉氏诸庙在京师者皆罢。
诸刘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
其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
上当天心,称高皇帝神灵,塞狂狡之萌(《汉书·王莽传》中:始建国二年十一月,立国将军建奏云云,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