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六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3400
人物库2531
古籍库93087
活动2442
诗文库
樊仲益省郎解州 元 · 郯韶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六月吴国,重逢樊省郎
题诗过山馆,惜别度河梁。
淮树生秋早,汾阴去雁长。
明年朱绂贵,遥忆奉华觞。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九十 南宋 · 释月涧
投子欲挂羚羊之角,争奈臭肉来蝇。
荣禅客猎犬无灵性,徒恋枯桩(举巨荣禅客参投子,云:老僧未曾有一言半句,挂著诸方耳目,汝为什么来见山僧?僧云:到者里不施主(原校:疑三)拜,要且不甘。子云:出家人与么勿碑记。僧绕禅床一匝,便去。子云:有眼无耳朵,六月火边坐。)
和耿宪秘校喜雨 北宋 · 范纯仁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愆阳六月气仍骄,多士身劳思亦焦。
膏泽俄随恩诏溥,螟蝗半逐野云飘。
岁时敢望家聊给,赋敛能供政有条。
凿井耕田忘帝力,何当鼓腹播民谣。
重修州学咸淳七年八月 南宋 · 冷应徵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魁星现南海之岁七月既望,有鹄袍诣阃府曰:「某封士也,虽小,亦诗书文物。
郡邑有学,岁月云远,殿庐堂府,日以陊圮。
资阳张君骥典教,未几,慨然以兴废为己任,悉撤而新之。
工告毕,求记以垂不朽」。
余辞曰:「台阃多事,自有郡侯在土」。
又曰:「封旧隶晋康郡先生前守康,则封为旧治也。
提学总一道文衡,愿嘉惠封学,其勿辞」。
遂取公牍考之,学创于嘉定庚午,距今周一甲子。
南方木植不坚,久必敝,敝必改,为常事也,奚庸书?
抑六十年间,司政教者,曾不一动念,得非职教者有是心,或怵于府命之未遑,为政者有是志,或窘于郡计之未裕,因循迨今。
张君博士郡符,合政教为一,致视学教如一家,规模鼎新,是则可书也。
今视礼殿翼如,视讲堂巍如,两庑从祀,郁郁乎文,斋庐庖湢,秩秩斯举。
问材木安取,则市诸民产,问工料安出,则取诸邻郡,问材谷安仰,则师弟捐俸缩费以成。
经始于庚午季秋,毕工于辛未季夏,一钱不支郡帑,一丁不役郡兵,此又难之难者,宁不可书乎!
窃惟斯文之在天下,犹水之行地中,虽穷崖绝岛,犹可凿井得泉,患人力未至耳。
仲尼之道,果与王化远迩欤!
学无大小,得人则兴;
事无难易,有志则成。
学校之新美,人物之魁杰,莫不有数,存乎其间,神而明之,存乎人。
今君相立贤无方,五岭以南,大魁出焉。
列城多士,意气轩豁,而封学适成,非数而何!
订之郡志:唐大中间封人莫宣卿尝魁天下,然则天荒之破,封已为之先,其可小吾封学哉!
有贤师儒以作成,复新泮宫以涵养之,封士来游来歌,岂但以轮奂为美耶!
激龙吟之水,以沈浸问学;
登忠谠之山,以培植气节,盖将蹑唐、宋抡魁之武,以发山川张大之气,斯无负张君期待之盛意,提学者有荣焉,毋谓华高,企而齐之,毋谓封小,张而大之,二三子勉诸。
士曰「唯」,于是乎记。
咸淳七年八月一日
按:道光《肇庆府志》卷六,道光十三年刻本。
季夏逢朝客 唐 · 于濆
 押词韵第八部
引用典故:瑶草 騕袅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
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
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袅
岂知山谷中,日日吹瑶草
君子亭 元 · 郯韶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扁舟忆过娄江曲,修竹泠泠隐者家。
五月凉风生草阁,几回白月照江沙。
幽人长夏寻棋局,稚子应门理钓槎。
更爱开门玉山里,隔溪千树种梅花
周秀实田家行 宋 · 王庭圭
旱田岁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自注:近报杀退龙虎大王。)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中原纪痛诗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昔为迁客久,秋至便心惊。
月照洞庭水,夕来烟浪清。
三湘与七泽,鸿雁杂军声。
国事皆因楚,从今再用兵。
按:四月,湘军唐生智既逐,其省长赵恒惕遣使来输诚,愿受驱策。吴公以有事北方,而赵已适日本,又素不欲预湘事,遂纳之,任为边防总司令矣。时叶开鑫犹屯兵岳州赵既弃湘,思自取之,兵败,来汉乞师,吴公与唐有成,弗许。叶谋之湘人豪、符定一,二人皆吴公参赞也。豪其兄应龙为省长要之,而更索岳州税务,皆许之。定一先曾斥开鑫于吴公前,谓不宜拒唐乱湘,至是难以为言。开鑫贿六万,于是与豪变前说,日言于吴公,谓唐不可恃,叶得军士心,其事甚秘。言之旬日,乃改定征湘之计,出师岳州生智大惧,始遣使通款于蒋介石。蒋初不纳,谭延闿、鲁涤平保證入党,乃定假道之谋,于是乱作矣。陈嘉谟贪庸粗鄙,自春间长、鄂,遂与鄂结,自言先世籍咸宁为鄂人,以此夤缘,互为奸利。五月湘乱起,吴公尚在京师,唐知吴公必讨之也,乃贿陈左右,请勿助不倒陈为约。嘉谟昏愚,信之,恃而无恐。及吴公委李济臣为援湘总司令驻岳州,又派兵数路援湘,令陈给饷械,陈置之不理,人亦不敢告吴公,催之急则曰:「此湘事耳,何与鄂事?吴公诚多事哉。」李济臣催饷,仅给二千,宋大霈兵二万,亦给二千元,时援湘诸军队且十万,陈前后仅给数千,盖其左右皆通蒋、,自信虽败无与己事,好官自为也。于是李司令岳州,诸军索饷待发,李无以应,盛暑枵腹,军心涣散,无所统属,各路战况,亦不报李,各不相谋,遂溃。李仅员役数人相对而已。敌至岳州,从人挟之登舟,李愤曰:「我死报吴公矣。」遂投湘江,从人救之起,复投水者再,均未得死。吴公闻岳州陷,始返,李亦来,余亲见其言语恍惚,举止震动,盖积郁成痫矣。初,吴公在北,以鄂军由陈督指挥岳州李济臣主持,则遥制而已,至是余见陈之儿戏、李之无力,乃密电吴公,力言党军气锐,鄂军暮气不可用,请携生力军来。吴公复电,已调得生力军来。乃调刘玉春一师,半途,余又电请沿途调生力军来,吴公乃沿途抽拨閤曰仁高汝桐诸军来,乃到而鄂军全败,犹得以新军应敌,盖不幸而中耳。
中原纪痛诗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收尽江边骨,谁怜釜底鱼。
睢阳方杀妾,即墨已降书。
甫也悲青坂,苍凉百战馀。
似闻天下动,徵调及青徐。
按:岳州既陷,敌兵即至咸宁,吴公以七月二十日长辛店驰归汉上,即日调遣水军,二十二日即自往汀泗桥督战。余从行,车至贺胜桥,而宋大霈、孙建业、余荫森、董政国、陆沄诸军皆先败,汀泗桥已失,前线无一兵,时吴公但携刘玉春一师、张占鳌一旅、余荫森残部千馀,及卫队一团而已。廿三、廿四调遣应战,两日皆败,距敌仅十余里,枪声相闻,前线各军溃兵蔽野而下。余亲问溃卒战况,盖陈家谟不设兵站,不给军食,士卒处雨水中已三日不食矣,枵腹既久,盛暑口渴,舌无津液,往往口吐白沫,顷刻而死,其何能战?时从公左右者,仅余与唐天如、张月波、张方严、许铁峰五人而已。溃兵势如奔潮,不可复止,吴公下令集合,不许退,而各乱军竟开枪抗命,弹如雨下,敌亦逼近,知事不可为,车亦遂行。枪声夹车而起,行数十里,吴公以贺胜已失,遂于车中定退守武昌之计。余进曰:「圻料敌必夹江而进,若专守武昌,恐敌由仙桃以趋汉阳,则汉阳必失,武昌处于死地。不如令陈督自守武昌,而我军扼守襄河汉阳,画江而守,有两层退步为上策。」吴公曰:「汉阳甚固,且襄河口我有兵舰,敌何能渡?」意甚重武昌,于是遂定。时田野大水,火车行黑暗中,半途车相撞五次极猛烈,亦莫敢究诘。余密呼司机人至,啖以重赏,晚乃至鲇鱼套。是夕,汉部张其锽、李蕴鼎、刘少南密商起用靳云鹗,遣车迎之,吴公未及知也。次日,吴公驻武昌,修战守之备,乃回汉口二十六日,敌占洪山鲇鱼套,余复从吴公躬冒弹雨中,渡江至武昌,步行一日,周城详视战备。日晚,敌攻宾阳门,从吴公御敌,夜宿警署,猛攻终夜。委刘玉春为城防总司令,春胆识忠勇,缮守甚坚,吴公乃回汉口。余又曰:「我数日转修武昌战备,彼必闻之矣,请注意汉阳谍报。」敌果由仙桃直趋汉阳二十八日从事汉阳战备,而刘佐龙遣其参谋长孙楚英持函请公退让三镇,将来徐图恢复,表示倒戈,以免牺牲桑梓为言。余曰:「徐图恢复,不更牺牲桑梓耶?」公力责其谬。是夕,汉阳炮台炮击我军司令部,时靳云鹗已至汉,要挟必任副司令,吴公遂以委之。既而靳与刘佐龙晤商,又不肯任事,声言:「败坏至此,我何能为?」次日,刘弟刘鼎甲以炮台降敌,刘部开秘密会议,以是夕刃吴公绝后患,乃有一党人以历史为言而止。吴公乃于明日八月朔下午行。刘玉春坚守武昌公临行,电刘死守待援,故四十馀日昼夜战声不息,士卒劳苦,中粮且尽,计口授米粮食粥无怨者。至九月十一日,犹有十日粮,而陈家谟数与南军议降,由夏口知事王绳高偕商会渡江入,往返议四度。陈军守保安门,在城上受城下南军酒食,乃缒南军数人登,次日又数十人,因以利诱,约开城得巨赏,允之,复缒而上下,至双十节,城中党人已有千馀。及攻城急,陈嘉谟河南三师吴俊卿之郝团长开门纳之,以武昌降,春犹奋臂率士卒二千,下城巷战半日,曰:「有一人一枪,必战也。」于是士卒死且尽,无一降者,被执不屈。陈亦被俘,南军敬刘,优待之,而鄙陈,议杀之。陈自白求以赂赎死,南军索五百万,陈愿献百万,不许,增至二百万,又不许,今犹囚焉。开城前一夕,陈署内警卫队,愤陈之贪鄙不忠,侵饷肥己,指枪相约,曰:「明日必杀此贼,毋令漏网。」陈知之,携二仆至刘玉春营,曰:「与刘司令商。」公匿不归。致电刘佐龙曰:「病痢甚,请以小轮相迓。」明日遂降。当武昌未下,孙师已至九江,与春以无线电约夹攻,南军新至,地理未悉,兵少,武昌之围,实死劲旅七千人,不能分力应战,甚恐。至是,武昌降,声势大震江西,孙军退金陵,自度力不支,乃请奉、鲁援师,东南震动,海内骚然,羽书达乎齐鲁矣。
先大夫薛公圹铭景定元年七月 南宋 · 薛阐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五、光绪《奉化县志》卷三五
先君朝散大夫、新通判扬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赐绯姓薛讳师曾字与参,世为明之鄞人,明今升庆元府
曾祖讳朋龟,朝奉大夫、知衡州,赠正议大夫
妣王氏,硕人
祖讳居实朝请大夫、直秘阁淮东安抚、知扬州,赠中大夫
妣朱氏,太令人。
考讳扬祖,朝奉大夫刑部郎中、赠中奉大夫
妣蒋氏、汪氏,并恭人
先君生于庆元丙辰三月十二日酉时
嘉定十三年以刑郎致仕恩补将仕郎
十五年吏部铨,调绍兴府上虞县
十六年修职郎
十七年,今上登极恩,循从事郎。
宝庆二年,循文林郎
三年儒林郎,调处州录事参军
丁内艰,服阕,调徽州岩寺镇
绍定三年承直郎
端平改元,监行在榷货务门。
淳祐元年,特差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
三年,以考举及格改通直郎、知常无锡县
五年,封奉议郎
八年,监行在左藏西库;
十年,转承议郎六月,转朝奉郎
十一年,通判台州,改平江镇江九江,皆不赴;
十二年,封朝散郎
宝祐改元,充行在点检酒所主管文字;
二年,转朝请郎
三年,主管建康府崇禧观;
四年,转朝奉大夫
五年,通判扬州
六年,封朝散大夫,及瓜,而以病告,至九月十九日酉时卒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三。
呜呼痛哉!
同里厉氏,封宜人,先五年殁,葬于奉化县忠义乡双谷山之原。
子男二:阐,将仕郎
次岩,幼为先伯父儒林后。
女一,顺之,适外甥太学待省进士杨应翔。
孙男二:登秀,辰秀。
孙女一,谦之。
阐不孝,将以景定庚申七月壬辰奉柩合宜人厉氏之兆,方请铭当世大手笔
葬日薄,先摭世系、历官岁月,臧诸圹。
孤哀子阐泣血谨识。
表弟大中大夫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节制屯戍军马、鄞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高衡孙填讳,陈洪刊。
答知已书(一作谢旧恩书) 中唐 · 刘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九
蜕尝感近世知已隳离。
交道沈废。
不忍终日疚之于心。
思出其门闾。
上谒于公卿。
水行吴楚之城。
陆走商周之甸。
旁听天下。
岁晚而归。
卒无所遇。
十六国之故墟。
四渎之隅落。
未足为大也。
卒不能副蜕也区区之望。
况有一言解相印。
一见爵上卿者乎。
斯不无人。
晚乃遇之。
不自绍介之口。
不因媒属之势。
缨绥车佩。
下入蓬蒿。
一言而胶附不离。
有忧其终始出处之事者。
况蜕之遇执事南康也。
其来六月而馀。
无不得日奉论议。
欲变阴谷为生植之地。
起死人为奔走之夫。
返覆踰时。
将止复动。
虽人有昆弟亲戚之爱。
哭其死。
忧其病。
荣其达。
则或过于执事之心。
至于诱掖殷勤。
不遽以违命见绝者。
则昆弟亲戚相强。
一不相从。
则终身不复意之。
蜕前日来求人为知已交道之心。
一旦得遇昆弟亲戚之爱。
又自思之。
而夫人之身。
宜如何以报谢。
将报谢。
复与执事何所补哉。
然有意益厚违命固难者。
则不敢书。
具式托之于韩繁秀才
风雪满砚。
不获多书。
赠蕲簟与潞公二首 其一 北宋 · 范纯仁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双文封卷如筒小,六月铺张满榻寒。
曾是吐茵狂醉客,敢尘斋閤助清欢。
中原纪痛诗 其七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吴楚虚牛耳,貔貅在石头。
江南好烟月,裘带自风流。
半壁思陶侃,东风怨仲谋
后时不可再,功业令人愁。
按:党军初于六月份兵窥江西,吴公以江西属于五省联军总司令,应由孙馨帅指挥,即电请出师铜鼓修水,以为犄角之势,扼其要,免糜烂下游。孙帅日言出师,而党军信使往还,申其议和之请,以遂其缓敌之谋,孙意则利蒋倒,而后自起驱蒋,盖必俟我军失败净尽,而后自取之耳。故我军岳阳肉搏之时,犹孙帅金陵投壶之日,迨公退出武关,江汉既陷,即率全军自往督师九江,然其时刘玉春尚守武昌,上游卢、杨诸军犹无恙,群思应孙合击。当此之时武汉党军仅万余,不敷分应,方大恐惧,若孙师乘时速战,分兵溯援武汉,则三镇旦夕可复。乃孙以邓如琢为公所委,意在先易赣督,故于南昌之失,坐视不救,迨邓再失南昌,省城糜烂,乃以为罪,免邓职而易以卢香亭,始与党军正式绝交宣战。事迟半月,党军气盛势成,锐不可当矣,一战不胜,精锐丧失,班师金陵,不可复振。邓则怒而入浙,以军火供夏超,说其独立以扰其后,事虽即平,孙自知江浙势危,乃乞师于奉,而东南自兹多事矣,失机后时,可胜惜哉!
己酉南甸大阅 其一 清 · 胤禛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陈师鞠旅卜良朝,万里糇粮备已饶。
习战自能闲纪律,临戎惟在戒矜骄。
剑莹鸊鹈清光闪,旗绕龙蛇赤羽飘。
听彻前锋歌六月云台合待姓名标。
咸淳仓记咸淳六年 宋 · 冯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九、《咸淳临安志》卷九、《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五
宋有天下以来,壹是以务农重谷为元元系命,自京徂荒,粒民是斛,时有船仓、税仓、折中仓之名。
太宗皇帝太平兴国七年,至斥故迎春苑为富国仓。
圣圣其承,臧衍益,其虑深远矣。
今天子即祚之五年,有司言:「寰内岁比数登,行在所诸仓皆盈,不增庾积,新者将靡所储胥」。
于是太傅、平章、魏国公请以琼华园废地,官予其直,增创如太平故事。
制曰「可」,其赐楮二百万,命守臣潜说友莅其役。
十有一月鸠工,越明年六月成,诏以咸淳名之。
仓之督吏来谓史官冯梦得曰:「盖闻圣人积不涸之仓,王者用无穷之府,所从来尚矣。
汉太仓在长安城南,为楹百二十耳,陈陈之,著牒犹或称之,斯事体大,可无纪乎」?
梦得窃惟古者委积之法,至周而甚详,周之氏于仓者,我知之矣。
所掌粟入以待邦用,藏之于有馀,而颁之于不足,凡以为民而已。
方田同井,井九百亩,一夫授田百亩,其中为公田。
当是时,乡遂畿也。
其法贡都鄙甸也,其法助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外之一豪不取也。
夫是以民有常产,官有常赋,邦有常用,以时藏馀,谓之称数。
藉令年有不艾,赤子扶扶,亦皆有常饩,恃此以不恐。
《甫田》之诗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于乎其仁哉!
自农田不井,薮泽肆既,使民蒿然千馀年于此矣。
昔在先帝,既再造我区夏,斯民欣若更生,平旦视朝,深念异时岁下郡国籴官办于楮,与吏并缘为奸,日载其怨,每与魏公共论兹事,以为泉源之浑浑,丘山之暴暴也。
是维放𢘍周官法度之遗焉其可。
繇是买浙水西六州公田,蠲和籴,停造楮,时人始而遌,中而疑,久而厌然以服。
呜呼!
难与虑始者民也,不能什利者法也。
今岁不籴楮,不造民,不加赋,皆得以自有其有,而之积于毂下者已六百万斛,隶外司农者不与焉。
我积我仓,如京如坻,念兹在兹,永言孝思。
我神后在天之灵,其相吾民,嘉气娄应,用成兹康年,不已怿乎!
陛下图匮于丰,防俭于逸,以克知于稼之难,地宁天清,五谷睦熟,含嘉表瑞,常满习祥。
是仓之作,名以咸淳,志时也。
民曰天子之德,而天子曰先帝之心。
继自今厥谷惟脩,厥菑惟播,利用厚生之功,将万世而下,实嘉赖之。
凡仓敖百敖之间五百有二,规置崇钜,甍宇齐平,卓乎诸仓弗及已。
仓前旧有河,凿而广之,以便船粟,亘以石梁亦名曰咸淳云
若夫屋材墙形,木功土事之概,乃图而著之矣。
暑雨 北宋 · 范纯仁
 押侵韵
暑候积隆暵,骄阳变重阴。
朱灵弛纲权,蒸郁资霖淫。
惊声递汹汹,密脚罗森森。
阶除垂玉霤,朝暮无停音。
修虹挂明带,奔云仆危岑。
雷电收震耀,曦光久潜沈。
老火不复炎,凄飙迓柔金。
大道泻溪壑,穷巷多污涔。
朝泥涴羸屐,夜气凌疏衾。
腐耳帖朱槛,美实堕青林。
蛙黾生意气,蝼蚓相讴吟。
嘉谷失耘耨,坐忍莱莠侵。
白屋生罅漏,工女停机纴。
庭圃亦芜蔓,谁能辨藁芩。
长夏方长养,渐渍所不禁。
伊予抱最灵,咨戚何由愔。
安得排九阍,感激露至忱。
诉帝求阳明,咄嗟破凝霃。
薰风阜万物,复将歌舜琴。
天高不可达,耿耿徒此心。
演福禅寺记咸淳六年 宋 · 冯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九、《咸淳临安志》卷七八、《西湖志》卷一一
恭惟皇上圣性仁孝,思皇继述,政教肃穆,神天亿宁。
繇即祚以来,亦既六载,凡可以厚伦纪,发幽潜,咸用其极。
其诸布善因,资冥福,惟礼制人情之中,以承先志焉。
粤先皇帝在宥,以戊申年六月诏有司,备礼葬惠顺贵妃贾氏于积庆山之原。
盖是山自天目蜿蜒逦迤,清淑磅礴,面金钟,腋龙井,并湖诸峰,势若拱揖。
乃建宝坊,赐名崇恩演福教寺
越十四年壬戌,周汉国端孝公主薨。
公主,妃所出也,遂祔于右。
尔来若干年矣,若稽旧刻锡之,上腴资荐惠顺甚备。
端孝未果辍赐,上心慊然,及是益以吴门田五千亩,蠲其科繇,以崇先帝割爱遣育之意。
始改教为禅,宸奎昭回,烨填龙象。
太傅、平章、魏国公发大施舍,建无量福海,薝卜林,易丈室,而东堂庑寮位内外焕列,种种严备,最上殊胜。
法筵请众,延领十方弘誓,圆成将迈,南北两山,开阐无遮,续续未艾,以广上恩。
僧可湘主寺事。
一日,杖锡来谒记,合众言曰:「尔时韦提希娑竭龙女现身净妙,住无垢世界,普发人天。
我今承旨掌大总持,即无垢圆与佛三世毫刹相涵,名义吻合,端的福缘无有际断如是,故摄末归本,由渐而顿,愿演诸法,一妙音周遍现界。
夫佛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为彼异解,令离心意识,无上菩提义则不堕。
今摘叶寻枝,纷籍诸境,利根蹉过,钝根难入,如嚼铁撅,不知毗纽。
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大善知识,具大力量,成就善慧,希有功德,饶益化利,欢喜毕具。
会同诸智,同一性故,无为实相。
由顿而圆,可无宣示,以永勿坠」。
梦得学自孔氏,无外闻见,惟方寸心不殊三昧,诸学佛者,悟无无法,是大圆觉,如水中月不出不入,无所于名,强名曰禅。
大和尚自毗婆尸祖祖相传,迦叶微笑,不是罔人,至南能法嗣,厥徒万亿。
今予大善知识,自佛地来,照见正觉,汝往摄大众,满体精神,方能点勘。
譬如落种一旦触发,如桶底脱,得无生息,是法界性自相应,当證上乘,如是我闻,从上训典。
儒、道、释一理,儒门广大平实,为善具足,性义汝诸;
佛祖偈言,在明真谛,唯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佛心印归哉!
是为记。
长夏杂诗 其一 丁亥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三
披衣敞林扉,窗壁色微晓。
天光尚腾腾,我意独浩浩。
人家犹闭户,魂㝱苦萦扰。
安得共兹晨,相与写澄抱。
及时苟不寤,才志皆非宝。
渊然静者性,迥立千劫表。
长夏杂诗 其二 丁亥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三
天意稍习炎,鸟语入亭午。
好风从南来,林叶相媚妩。
曲录短榻置,次第深杯举。
襟怀夺清,草树混太古。
从来沸鼎中,自有冰雪贮。
沸鼎有时竭,冰雪理无腐。
长夏杂诗 其三 丁亥 清 · 何绍基
 押侵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三
清宵四壁静,兀似深山深。
狂风撼林木,万斛洪涛音。
栖雀惊且还,砌虫不复吟。
邈然澄我观,翛然披我襟。
浪浪天籁过,聆之如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