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右通直郎曹君墓志铭绍兴五年七月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四、《毗陵集》卷一二、《南宋文范》卷六五
左朝散大夫通判饶州曹琏,状其先叔父通直之行,泣且诉于晋陵张某曰:「始之先伯父直讲公登嘉祐进士第,学行名东南,后进生无远近负笈执经,屦满户外。
时叔父羁丱侍坐,窃听讲论问答,皆默识不少遗,直讲爱异之。
遂力学多闻,议论有前辈风。
数试进士不合,则刻意治生产业。
先大父晚致家事,叔父谈笑处决,悉得理合。
衣食滋殖,治居第园,馆延宾客无虚日,公卿贵人时从之游。
振贫恤孤,不问多寡。
士缓急扣门有请,必悉力赴之,既去且贵达,往往不复顾念,而叔父绝口不道也。
秘阁修撰蒋公圆为布衣,公两以女妻其子。
枢密张公康国召与语,奇之,奏补假承务郎,改官制授登仕郎
宣和间,浙西置水利司,部使者闻其才,挽为属,既至,见其谋画乖剌,拂衣径归。
后果败事,皆坐法,而叔父独不预,其识虑过人如此。
不见施用以没,士大夫叹息之。
夷考其行应铭。
之先兄珙昔尝为无锡所窘,移江阴捕之。
先兄时以母疾迎医他州,具以诉令,令迁怒并按,追逮甚急,赖叔营救乃免。
不肖报德无日矣,惟是忍死乞铭于当世闻人,俾叔父之实不泯。
得没于地戴面见先叔父,庶乎其可也,敢不死请」。
念余与通直昧平生,固辞。
继来请益勤,又以余族父之命镌谕切至,乃叙而铭之。
讳础字润甫,世居金陵
上世避李氏乱徙江阴,遂为其军人。
曾祖延训、祖维正、父文雅皆隐不仕。
公至建炎元年,以其子球升朝,封承事郎致仕
封通直郎,又以球转官回授赐绯衣银鱼。
绍兴五年四月十七卒,年七十五。
娶朱氏,封安人,先公而卒。
男三人,长即球,武翼郎、前两浙路都巡检使
次琚,次瑶,皆应进士举
孙九人,岠、峄、峒、岩、岱、嵩、冈,二未名。
峄预乡贡,以公丧未赴礼部试。
七月壬辰于县顺化乡黄山村,从安人之域。
犹子贤业表于荐绅,言可信不诬。
余既载其语,且系以诗曰:
维德有基,维学有师。
有蕴不施,天维显思
昌其本支,黄山之陲。
纳石琢词,万世是诒。
泰山题名政和四年 北宋 · 董元康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三、《顾氏求古录》(朱氏槐庐校刊本)
长清董元康权宰奉高,挈家游瑶池馆,观元功弟题字,怆然久之。
政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质、贽侍行。
七月初八日。听诏征东省。拜明善学士在焉。廿一日王太医来。语及明善。仙去十馀日矣。惊呼之馀。作歌以哭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八
元朝进士二人存,卧病长年两眼昏。
扶杖省中同听诏,望槎天上欲销魂。
那知数日仙游去,最是多生客死冤。
杨柳依依知我痛,低垂门巷截来辕。
论地震奏熙宁元年七月 宋 · 钱顗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二
臣伏以今月甲申辛卯京师连日地震者五。
窃观人事,以考变异,皆阴盛阳微之象也。
故《易》传曰:「凡灾异所生,各以其政。
变之则除,消之亦除」。
古之王者,或因天地谴告,则必责躬修德,祗畏省惧。
思所以致之之咎,务所以改之之理,日新庶政,以答天变。
故《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此之谓矣。
臣窃思国家以来,灾变不一。
日月薄食,星辰陵犯。
天雨毛,雹害稼。
始则蝗旱作孽,终则秋霖为沴。
河北诸郡,大河决溃,地复震裂,庐舍摧塌,人民压溺,几以万数。
其馀百川涌溢,天下被水患者,十有五六,殊可骇愕。
虽《春秋》所记灾异,未有若此之甚也。
陛下临御未久,精心万机。
以至德深仁,爱育元元。
躬有日昃之劳,而无暇豫之乐。
然犹嘉气尚凝,阴阳缪盭。
岂庙堂之燮理,有非其人乎?
天下郡县,刑狱有所冤滥者乎?
深宫之中,女谒有过盛者乎?
右近习,有窃弄威权者乎?
三陲蛮夷,兵革有所阴谋者乎?
中外奸臣,有潜怀不顺者乎?
谗人而下情有不通者乎?
土木盛而兴不急之役者乎?
号令数易,而赏罚有所不当者乎?
赋役重困,而民心有所愁叹者乎?
水灾、地震,二者应验尤急,岂非阴盛阳微之极也?
伏望陛下深思远虑,以杜未萌。
陛下无谓尧、汤水旱为天数也,日月之食为三辰之行也。
箕子之陈《洪范》,刘向之传《五行》,皆非空言也。
要在应之以诚,感之以德。
宋景公,小国之诸侯尔,有不忍移过之言,荧惑为之退舍。
况陛下之圣明,其肯忽之哉?
臣愿陛下询求至言,矫革前弊,密推至诚,以应天变。
何灾之不除,何福之不至也!
臣叨居言职,不敢缄默。
元观妙先生祠堂政和七年十月 北宋 · 郑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先生姓曹氏讳道冲字冲之,全赵宁晋人
中书令尚书令保贵之来孙,襄悼魏国公利用之族孙也。
宗哲,故承务郎钦州灵山县主簿
母石氏,五代晋之后。
初,魏国公章圣时和戎有大勋,赐都城普惠坊第,因以居汴。
奕世忠义,冠剑蝉联。
同爨者十馀世,诏旌其门。
先生自扶坐能言,便解文字。
五岁赋诗属文,十五岁古今载籍所记,博极无遗,一经目终身不忘。
家人患其弄翰墨,即登屋赋咏,书遍万瓦。
诸教洞彻,咸得其要妙。
尝谓处世居家,均在樊笼,不愿嫁适,脱身遁去。
二十一岁,隐于少室山玉华峰,栖神导气者凡十馀年。
惟恐一物累己,衣粮不赍,人自供给,若有神助。
时二亲在堂,弟妹满前,弗恤也。
家人踪迹之,则宛转潜避。
齐人张公谏议知其异,度为女冠
因遥指青州远游观张几真为师,欲受箓,无资,乃足历四方,货文于市,以寓乎所谓道者
既而受箓于閤皂山,于是四方始知先生之名矣。
然天资萧散,放旷物外,不就绳检,故毁誉几半天下,而先生无喜愠
时或谐谑,形于词章,微著其意而已。
晚入京师,大隐于阊阖门之咸宁坊。
衣足蔽体,食仅充腹,荫容膝之地,混然与猫犬同迹。
其鼠壤馀蔬,不可向迩,意欲杜绝势利焉。
至贫困者有所告,则丐以诗,使货鬻度日。
都人供馈者肩踵相摩,多所不纳;
有不能却,寻以施予。
不茹荤血,但日市以食猫犬。
或问其故,曰:「无他,救其欲杀者而已」。
或谤其肉食者,即取以对食,曰:「于道何害?
但不欲耳」。
谤者惭焉。
岁时都人游赏,则放傲先至,讽咏以归。
或嘉节良辰,反杜门不出,皆所不可晓也。
上方以道在宥,天下异人并出,始以徐神翁言,得先生于辇毂之下。
召对无时,仍给金牌二,听赴行在与诸池苑,无得禁止。
其延见异数,莫与伦比。
上尝曰:「此真仙也。
文华乃其馀事」。
诏加清虚文逸大师
先生初名希蕴,至是始赐今名,又加道真仁靖先生
复为起第,乃沥恳牢辞,不得已,仅受数楹为楼,以奉三清,晨夕焚脩,用祝君寿。
诏复名其室为宝箓堂。
又为营保庆泰宁宫于其侧,将落成,而先生尸解矣。
上为之恻然,葬于国郊开封县新里乡,使观察贾公护其事;
仍给御府钱,斋七作黄箓醮,以为资荐。
赠号希元观妙先生,以诰付其第。
诏复建宫于顺天门瑶华宫中之左方,使弟子张居淡以奉其祠。
淡,清脩人也,慕道甚坚,早辞家,师事先生凡二十年,始终如一。
先生之化,见其畴昔与先生厚者,则泣涕沾襟,惟恐师后事之不周。
因请起祠堂于今宫昊天玉皇上帝清都高邈殿之后。
质不至陋,华不至侈,户牖取具,务欲垂久。
淡谓先生初阙铭志,为终身恨。
仆告以古今名师大士,道行天下,名流后世,讵可泯邪?
区区铭勒,端无重轻。
了不以仆言为然,复泣以告。
仆久与先生游,且实里人,义不得辞,因为叙其略。
先生名播四海久矣,初还都邑,寓籍于延宁宫,而身未尝往。
及保庆泰宁宫成,迁延不入,终以化去,则仆前所谓先生自言以处世居家,均在樊笼者,意谓是也。
诰命谓「凝情冲和,混迹民伍」,盖尽之矣。
自遭际,未尝以纤毫私辄冒上听,故恩眷益隆。
若叙其平生所为,则歌辞备矣。
知者得之,无复覼缕。
至若声律、书画、历数、方技,他人尽智力而能之者,先生皆优为之。
其尤长者,文词也。
初若不经思虑,人方见其含毫伏纸,转眸之间,掀雷抉电,而珠玉已粲然矣。
人所需索,无不如意。
于阛阓宴席、岑寂幽隐之地,咸无所择。
以一物为题,有至百篇者。
其警策语,尤出人意表。
依随声韵,立笔赓和,愈见其工。
案无文籍,所用事实,备无遗缪。
上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之书,下至里巷俳谐、方言时谣,无不穷贯。
彼世人徒见先生嘲谑之语,而不识先生典丽之文;
徒见先生典丽之文,而不知先生要妙之道。
吁,可怪也!
如《老》、《庄》与《黄庭》、《西升》、《清净》经注解,性命之说,则得之者几希。
盖其平生所为文,意之所至,目之所睹,凡天地范围之间,无不模写,而世或能道之;
至于微妙希夷之语,脩身尽性之说,其和者盖寡焉。
矧其起居动静之间,笔端风生,著述万数,浩浩如江河,沛然莫之能禦。
顷有诏,尽索其箧中所有,閤于玉清和阳宫转轮之藏室。
既化之日,益令收掇其残稿,自是落人间者无几矣。
噫,先生之遇圣主,可谓时矣,馀何恤哉!
尝谓士子于道,未得秋毫之一,涸思乾虑于章句之末,幸有司一得以取终身之富贵,自谓天下莫己若,安知先生之所谓浩浩如江河,沛然莫之能禦者邪?
或问先生之道。
仆尝见其蓬头垢面,衣结履穿,而声韵清畅,眸子莹澈,夷然自得,宛若童稚。
且尽天下无穷之能事,而甘举世不堪之寂寞,先生处世之迹,概可知矣,若先生之道,仆又安足以知之?
姑叙其文词之能而已矣。
夫聪明辩知固足以害道,而道之至则非聪明辩知之所能害也。
今有人,未尝与文墨亲,一有所悟,则吐言为辞,咸契至理。
何则?
道本无为,而无所不通,聪明辩知者乃道之用而已。
逮其源流深远,词藻华丽,则又非一世之习也。
考诸古今能文之士,白首而穷一经,十年而工一赋者,比比如也,其至倚马七步之敏,固已无几。
虽然,此特穷篇短翰尔。
先生之落笔万言,声律无误,小大不拘,真解鲜俪也。
抑闻之,昔人以太白为谪仙,则文词之豪,非神仙似不能为。
白玉楼成,必待长吉之文,则神仙之于文,亦云难矣。
仆是以乐为之书。
先生享年七十有七。
生于宝元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化于政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葬以其年十月十五日
其化也,道院产玉芝一本五茎。
既葬之日,天气晴霁,其祖茔魏国公碑泉润交下,如泪落状。
众谓天寒露润,徐视他茔,皆所无有,始大惊叹。
呜呼!
先生间气所钟,其异事难以毛举云。
政和丁酉冬十月十有七日
按:《汴京遗迹志》卷一一,明嘉靖刻本。
刘观赠四官制绍兴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1161年7月2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掖垣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若夫仕更三朝,而公卿推其德;
身享耄期,而四方仪其行。
逝者如斯,亦可以无憾矣。
具官某学造乎道,文根于理。
陟降左右,早得陈力之谊;
燕安闾里,晚蹈知止之规。
考终厥命,五福备矣。
进阶三品,宠以书赞,庶几令闻广誉,后世犹有考焉。
可。
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712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钦若于天者。
谓之代工。
覆冒于人者。
谓之成务。
则调元气。
法三象。
鼓洪炉。
宜万物。
其代工成务之本也。
大僚所以服其事。
明先正所以诏其功。
卜熊罴所以占其兆。
从龙虎所以合其应。
匪徒然而已哉。
有唐元老宋公侯矣。
公讳
字休璟
晋昌酒泉人也。
昔在夏商。
大夫陈其氏姓。
洎迁汾晋。
季子听其声乐。
岂轩之后唐之遗乎。
既仕楚而闻魏。
亦家秦而灭项。
凉武昭王中州之杰。
居右地之盟。
七代祖晋昌宣王和。
佐厥威霸。
守其夷险。
故累为郡之首族。
宣王逮我曾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一作襄)刺史讳某
世位大将军二千石
大父洛阳朔方郡赞特赠秦州都督讳某
烈考咸阳岐州刺史讳某
操斧钺班圭瑞者。
耀洪烈于四世。
垂馀风于百里。
于穆不已。
莫之与京。
公初髫而孤。
入则孝。
出则悌。
承于母兄之旨。
及冠而立。
学以聚。
问以辨。
从于师党之言焉。
张嘉运先授于易。
森然可见者万象。
贾公彦次授于礼。
坦然可观者百度。
射策高第。
初补吴王典签
绵州巴西同州冯翊主簿
弗之好也。
尝欲屠郅支。
刺楼兰
执浑邪。
呼韩
始自谋于将帅
终见器于公辅
遂为疏勒道行军从事
策勋至上柱国
营州都督府户曹参军
寻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
盖养能而成绩矣。
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长寿中
威军大总管王孝杰之复四镇。
实赖其谋。
表公为西州刺史
涉龟沙。
薄乌垒。
精绝
渠犁
此之谓也。
公至则扶厥伤止其擅。
因所利补其阙。
西州之士。
刻石而建碑焉。
无何。
灵州都督新昌防禦营田等使。
萧关
都尉
绝梓岭。
符离
此之谓也。
公至则城彼方要其险。
狎诸野垦其实。
故北地之大者。
有备而无讨矣。
就加银青光禄大夫
入拜左豹韬将军
迁司卫卿。
未几。
摄右肃政大夫检校凉州都尉假节陇右诸军事
参警夜之肃。
严不时之禁。
事典之常者。
惟公是迁。
受南宪之宠。
总西方之役。
邦家之急者。
繄公是任。
其年。
曲莽布支率种落数万寇于洪源也。
公训钲镯完甲兵以禦之。
虏见积尸之凶。
我悬斩级之赏。
遁则忘草。
在而蒙。
他他籍籍。
不可胜云。
朝实休之。
右武卫右金吾大将军
俾仍旧镇。
虽贵而不留中也。
先后稽六官之本。
思五法之要。
自我聪明。
惟天照鉴。
乃拜公文昌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隐心而行。
正色不挠。
功多微管。
议切安刘。
中宗之践副君。
旁求中庶
特转公太子右庶子
金紫光禄大夫
知政如故。
召绮里而称叔孙也。
属驾言北垂。
薄伐东鄙。
复公为夏官尚书兼幽营二州都督安东都护
河北之州军。
自弼鄘巡辽碣。
贪夫廉而忌法。
战士逸而待寇。
且有伦要。
而无怨讟。
神功初徵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特进尚书右仆射
食实封三百户
已而居守秦雍。
今之揆路。
古曰台司
百寮师师。
万事理也。
分郡关而典之。
京师以留之。
岂富人之始封。
酂侯之大任。
位益高而勇退。
年愈迈而思止。
抗闻旒扆。
密奏封章。
久之。
听致仕。
进封宋国公
朝朔望。
天子方崇文太学
讲武宣扬。
延首鸿儒。
倾心硕老。
复以公为太子少师监修国史
乞言而书法也。
景云初
匈奴公主使臣
为约未坚。
致辞或绐。
因命公为特进检校御史大夫方军大总管以禦之。
仗宸威。
肃戎令。
人莫闻于吠犬。
骑宁惮于射雕。
举则全师。
还而罢事。
将弃轩冕。
神明芝术。
然邦有大礼乐大政刑。
率由典谟。
罔不咨度。
享年八十有六。
景命不造。
延和元年七月戊子
薨于长安怀真里第。
呜呼哀哉。
皇上闻哀撤悬。
出次挥涕。
柳庄而亟命。
郑产而安归。
制赠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赠物四百段。
米粟四百石。
丧事官给。
仍差官四品一人监护。
有加等也。
太常考行。
谥曰忠
书不云。
殷之得傅。
用训朕志。
而承其道。
雅不云。
周之命程。
是用戒我师而就其绪。
于戏。
惟公浚明前典。
允迪古训。
总而成之。
入则献规。
出不言政。
石建孔光之比。
决胜千里。
通知四夷。
子房充国之亚。
将军
尊重于位。
谢宾客
公之不敢专。
丞相
开陈其端。
以归人主。
公之不敢伐。
如是则镂彝器。
图旂常。
史官
列盟府矣。
夫翠鹄犀象。
非不鸷也。
有其用则不全。
麟凤龟龙。
非不灵也。
无其时则不至。
若乃时已偕。
用不竭。
身已康。
名不灭者。
既明而且哲也。
公上惟祖祢。
傍至功缌。
顷于槐里之閒。
堇原之右。
卜其兆。
图其域。
各以族而为之度焉。
临薨。
戒诸子曰。
俭则自完。
孝不忘本。
吾之志矣。
嗣子陈州刺史先慎左千牛中郎将先择等。
克奉遗命。
能循懿业。
以年月日。
葬于旧茔。
亡夫人太原王氏从祔。
礼也。
禽息进里奚于秦。
穆公之政厚。
虞邱进叔敖于楚。
庄王之力霸。
故有代祀而代禄焉。
则我师臣计功。
允子宏风。
小彼秦楚之事。
大哉韦平之烈。
谋可久者。
敢作铭曰。
稽古陶唐。
惟帝之初。
迁虞事
俾侯而居。
曾盘峻峙。
令德之祉。
亦曰绵系。
诞生君子。
君子伊何。
邦之宰臣
宰臣伊何。
秉我洪钧。
登于庙堂。
王则是保。
服于戎狄。
公常致讨。
事惟一心。
恭乃三命。
崇让颐老
归闲体正。
天也不慭。
人之云亡。
大夫掌域。
偫公会丧。
咸阳北坂。
渭水南渡。
其如邢山。
永此防墓。
重修云岩寿宁禅院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五、《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六
云岩寿宁禅院分宁县中,据凤皇山修水流其前。
背山临流,真一方归向之地,而大善知识行道之区也。
院废不治,虽在事者时因祷祈而至,然香火不继,亦莫之恤。
县人谋曰:「苟不得所主,院将终废乎」!
乃谋于上,得今黄龙悟新禅师主之。
既到,慨然有志于兴葺,姑作转轮经藏,成之甚艰,而新之志愈励。
藏成,遽迁席,而事亦断续。
已而,通直郎金陵李君来知县事
既入院,问其所以兴废本末,而叹曰:「是在事者之过也,岂有为国焚修,为民植福,为众化导,而官不晓谕奖劝而能成者乎」?
闻者踊跃相告曰:「吾令君之语如此,我辈其可缓邪」?
输财献工,肩相穿,足相蹑。
君乃命蜀僧天游董之。
本儒者,又富家子,有才智,尤敏于是学。
迁就更易,凡所以崇奉提唱,安集馆待,庖厨储偫之所,莫不完具。
而无一椽一甓之旧。
又收其馀,随景所聚而迎致之,以寄游息。
既成,君曰:「非本分人不可分付」。
于是因众所愿,请今长老德逢,以承所付。
逢又邀其所厚守宜为之佐佑。
二人者妙悟固相期,而资藉䌷绎,互能表发。
又于其后作灵源方丈,自黄龙惟清禅师居之,故来学者至无挂褡之次。
县人又曰:「微吾令君,不能主兹事。
非二三善知识,不能相与维持。
苟无以记之,则四方无闻,来者何以取信?
殆将委诸草莽矣」。
乃请于君,遣使至太平求予文以为记。
予以为天下无难事,顾力行何如耳。
谋之而不能行,行之而不能至,与不谋等。
吾友黄庭坚鲁直,其里人也。
于此因缘,尤所寘力。
初劝成转轮藏而为之记,叙置固已详尽,是才新禅师一则语尔,曾不知后来俊功伟绩,展衍振起如是,岂非默有所托,而实待于今日邪?
君于鲁直则气类也,灵源与逢、宜二老,皆其平昔所先后者,不独一新壮观为不易得,是亦成吾鲁直之素也。
兴工于大观四年冬,而落成于政和二年夏
院始于唐,不知其岁月与所因,其赐额则本朝太宗皇帝诞圣节名也,当在其时。
李君名孝遵,字道甫,轩辟磊落,可人也。
能举鲁直之殡,而葬于其先陇之侧,又能周旋诸老,以究竟一时极则之事,是皆可书。
其位置之适其宜,参次之应其序,名实不爽,而奢俭得中,非到其地,则不能知。
要之因人而推之,固不待见而已可信也。
成之年七月二十一日姑溪老农李之仪记。
余于丁卯四月。有源之梦。去年九月。偶乘游览。见菊花之泛流。遂攀挽石。始得此地。于是。校其梦睹。则草树参差之状。川原窈窕之态。稍可髣髴。乃至今年。结构数间。取武溪之意。扁其户曰武溪精舍。实怡神楼隐之地也。仍成杂咏五章。以备来访之所问 其五 明 · 琅玕居士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朴先生遗稿
闭门终日斥嚣喧,兀坐蒲团尽绝邻。
满地雪花争入句,上阶梅影已传春。
逃禅纵有招人谤,养拙还同避世尘。
永夜寥寥何事足,一炉香火长精神。
按:景泰二年辛未秋七月二十有一日。泉主人琅玕居士清之。书。
七月廿一日留别陈太常先生 明 · 谢铎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五
去年八月二日到,未到今年八月归。
白头自爱此身在,清世敢言吾道非。
乡井梦随多病苦,江湖心与故交稀。
相逢莫问莼鲈兴,不待秋风已拂衣。
信王卢妃文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八
维天宝二年岁次癸未七月戊戌朔二十一日戊午
皇帝若曰。
于戏。
建邦为屏。
必勉于阃教。
嘉耦曰妃。
是赖于嫔则。
咨尔前殿中省尚书局直长卢季融第三女。
淑德贤明。
令仪柔顺。
含和自整。
备详环佩之容。
禀训有方。
更出衣冠之族。
实资女范。
作配藩维。
是用命尔为信王妃
今遣使尚书右仆射右相晋国公李林甫副使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徐安贞持节礼册。
尔其肃穆闺闱。
虔恭礼度。
克终妇道。
以正国风。
可不慎欤。
醴泉观使准诏言事绍熙五年1194年7月2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周文忠公奏议》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一三、一四七、一九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臣伏准七月二十一日求言诏书一道。
臣恭惟皇帝陛下临御大宝,圣德日新,博询谠言,图回盛治,不遗老臣,特下玺书之宠。
臣伏读感凛,无所容身,自当披肝沥胆,上裨初政之万一。
但臣连年抱病,今夏绝而复苏,心剿形瘵,气息仅属。
平昔既无嘉谋远虑可补大猷,况衰残垂尽之时,安能有所献纳?
谨陈四事,仰塞明诏。
言无伦理,冒渎宸聪,臣无任战汗俟罪之至。
一曰圣孝。
臣闻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以孝为本。
汉以火而兴,本朝亦用火德王天下。
按五行火主孝,故两汉帝号自孝惠而降皆冠以此字,至本朝亦然。
今陛下受天眷命,光宅中夏
太上皇帝皇后春秋鼎盛而得陛下之圣子,就天下之至养,无疆之庆,自今以始。
又有慈福太皇后为曾祖母,重华皇后为祖母,宫闱鼎立,自古简册所载,人主奉三世之亲如今日之盛者鲜矣。
凡定省之诚,奉养之勤,充陛下天性之孝,光于祖宗,使火德蕃昌,照临万方,在圣德固优为之,何待赞也!
臣偶有愚见,辄冒言之。
汉《百官公卿表》皇后詹事,而皇太后亦有长信詹事景帝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夫以椒殿深严犹参用士人典领宫掖,况太上皇帝居东宫者踰二十年,即帝位者已五六载,用人多矣,其间岂无久被简知可备顾问者?
今娱侍左右不过中贵数人,诚能若稽古昔,乘间请奏,稍沿汉事,于太上旧臣中遴择一二人,入则侍清间,出则从游幸,谈论赓歌,以乐圣怀,斯亦养志之大端也。
若谓古谊不可遽行,臣请引近事为證。
靖康初徽宗内禅之后,首命中书舍人谭世绩等以显谟阁待制主管龙德宫,甚被顾遇,至今以为美谈。
高宗内禅,寿皇亦尝命钱端礼使德寿宫
重华移御日浅,未暇及此,况累朝止奉母后,比近世事体不同,惟陛下与大臣熟议,酌古今之制而行之。
二曰敬天。
臣闻人君所践者天位,所保者天禄。
故爱民则欲如天之仁,勤政则欲如天之健。
博爱无私以法天,存心养性以事天。
然后可以奉若其道,顾諟其命,亿万斯年,受天之祜矣。
列圣相传,以为家法,至于寿皇,尤笃意焉。
尝御制《敬天图》,疏经传法语于其下,朝夕省览。
此图必在禁中,愿陛下访求而观之,则古今成说不待儒生学士铺张议论固已毕陈于前矣。
抑臣尚有管见,敢并言之。
扬雄曰:「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
如上所奏,盖欲陛下以人占天也。
德修而化行,自然三光宣精,百川循理,虽无太史之占可也。
然以尧之圣犹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以之圣犹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况后世乎?
今太史局虽有其官,皆以技进,名隶秘书省,不过岁时检点钟鼓而已。
政事或阙于下,灾祥或见于上,彼何预焉?
尧、舜远矣,羲和固难复置,以本朝论之,凡提举司天监皆委忠直近臣,如神宗初年首用司马光元丰间复用王安礼
设或躔度稍异,必能入告,图消弭之方。
自然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所谓风雷弗迷,荧惑退舍,可拱而俟,其助治也大矣。
臣愿陛下酌本朝故事,择侍从台谏之忠直者提举史局,此亦复古格天之一端也。
三曰崇俭。
臣闻《论语》首篇载孔子之言曰:「节用而爱人」。
《易》云:「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诗》颂鲁僖公能修伯禽之法,先及俭以足用,次之宽以爱民。
夫圣人方论爱民,乃首言节俭者,盖不俭则用度不足,用度不足则必重敛于民,虽有仁心仁言无所施矣。
臣恭闻陛下俭约出于天性,今发政之初必将如汉文帝示惇朴为天下先,而臣尚以为言者,盖自南渡以来,疆土未及承平之半。
悉中外之贡输奉三宫之荣养,自当有增而无损,至于既养州郡之兵,又聚屯戍之兵,又厚添差不釐务之禄,视祖宗时所入弥寡,所用弥多,东南民力安得不困?
往者京官选人惮于作邑,止为财赋难办尔。
迩来州郡亦以不办为忧,严于催科,巧于措画,仅乃有济。
陛下虽怀爱民之意,何自而行?
臣愿因圣性之节俭,凡赐予支费损之又损,如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
在位皆节俭,然后上行下效,其效可睹。
至于民力之盈虚,州里之贫富,殆不可一槩而举,惟监司守令乃能详知。
欲望申诏诸路,各陈所部凡可省费而裕民者,指事申明,限以半年上之朝省,随宜斟酌,特降处分,庶使实惠遍及于天下,不为虚文。
舍是则虽诏旨谆谆,不过宣读之后徒挂墙壁而已。
四曰久任。
臣闻尧舜而下,设官分职未尝不以久任为先。
鲧堙洪水,汩陈五行,尧犹待其九年然后易置,暨舜以三载考绩,九年然后黜陟幽明,后世何独不然?
粤自汉唐以迄于今,论者孰不以是为急务,固无待于缕进。
只如本朝文彦博,年过九十,更事最多。
元祐二年辅哲宗初政,累上言谓中外任官移替频速,在任不久,有如驿舍,无由集事,何以致治?
今圣主临御询事考言,窃计讲之已熟,次第施行。
抑臣偶有管见,辄妄言之。
今外路迎送守倅监司借请不赀,凋耗郡计,最为大弊。
其尤可虑者,川广小郡,厢禁军人数至少,每遇迎新送旧,往往别作名色尽数差拨,远者一年,近或半岁,奔走道路,废其阅习。
平时既已伤财,缓急又将误事。
若皆任满,犹且庶几。
其间偶有事故,则岁中一再如此,何以堪之?
臣意欲朝廷将川广小郡迎送在千里之外者别为区处,或就所过州郡随其川陆应付舟车,逐节交替,所费度不甚多。
其本处迎送止以邻境为断,一则大省借请,二则不妨备禦
然须所过州郡体国奉公,乃无阻滞。
其馀大郡事力可办,又当别作措置。
愿付议臣详审利害,使之悠久可行,免至轻于出命。
若乃选择得人,深戒数易。
或令因任,举增秩赐金之典,则不劳更张,善无以加矣。
右,谨录奏闻。
谨奏。
覆验唐历及新历以究疏密奏端拱中 宋 · 郑昭晏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宋史》卷七○《律历志》三
唐贞观二年三月朔,日有食之,前志不书分数、宿度、分野、亏初复末时刻。
臣以《乾元历》法推之,得其岁戊子,其朔戊申,日所食五分,一分在未出时前,四分出后,其时出在寅六刻,亏在三刻,食甚在八刻,复在卯四刻,当降娄九度。
按历书云,凡欲取验将来,必在考之既往。
谨按《春秋》交食及汉氏以来五星守犯,以新历及唐《麟德》、《开元》二历覆验三十事,以究其疏密。
日食:
春秋》:鲁僖公十二年春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其年五月庚午朔,去交入食限误为「三」也。
文公元年春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其年三月癸巳朔,去交入食限误为「二」也。
文公十五年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是月汛交分入食限前。
汉元光元年七月癸未晦,日有食之。
今按历法,当以癸未八月朔,盖日食朔、月食望,自为常理,今云晦日食者,盖司历之失也。
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
辛酉亦当为九月朔,又失之。
五星守犯:
后汉永元五年七月壬午,岁星犯轩辕大星(《麟德》星五度。《开元》张五度。《乾元》张八度。)
元初三年七月甲寅,岁星入舆鬼(《麟德》井二十九度。《开元》鬼一度。《乾元五度。)
后魏太延二年八月丁亥,岁星入鬼(《麟德》井二十八度。《开元》鬼二度。《乾元三度。)
正始二年六月己未,岁星犯昴(《麟德》昴二度。《开元》昴三度。《乾元》昴四度。)
宋大明三年五月戊辰,岁星犯东井(《麟德》参四度。《开元》参六度。《乾元》井初度。)
后汉永和四年七月壬午,荧惑入南斗,犯第三星(《麟德》箕七度。《开元》斗一度。《乾元》斗十二度。)
魏嘉平三年十月癸未,荧惑犯亢南星(《麟德》角六度。《开元》亢五度。《乾元》亢三度。)
晋永和七年五月乙未,荧惑犯轩辕大星(《麟德》星七度。《开元》张二度。《乾元》张二度。)
后魏太常二年五月癸巳,荧惑犯右执法(《麟德》翼六度。《开元》翼十二度。《乾元》翼十三度。)
陈天嘉四年八月甲午,荧惑犯轩辕大星(《麟德》张二度。《开元》张五度。《乾元》张四度。)
后汉延光三年九月壬寅,镇星犯左执法(《麟德》翼十九度。《开元》轸二度。《乾元》翼五度。)
晋永和十年正月癸酉,镇星掩钺星(《麟德》参六度。《开元》参七度。《乾元》井三度。)
后魏神瑞二年三月己卯,镇星再犯舆鬼积尸(《麟德》井二十八度。《开元》井三十度。《乾元初度。)
齐永明九年七月庚戌,镇星逆在泣星东北(《麟德》危二度,《开元》虚九度。《乾元》危四度。)
陈永定三年六月庚子,镇星入参(《麟德》参七度,《开元》参八度,《乾元》井二度。)
后汉永初四年六月癸酉,太白入鬼(《麟德》参五度,《开元》井三十度,《乾元》鬼初度。)
延光三年二月辛未,太白入昴(《麟德》晨伏,《开元》昴六度。《乾元》昴一度。)
魏黄初三年闰六月丁丑太白晨伏(《麟德》丁亥晨伏,后十日。《开元》同,丁丑晨伏。《乾元十月置闰,七月丁丑晨伏。)
晋咸康七年四月己丑,太白入舆鬼(《麟德》三度,《开元》鬼一度。《乾元一度。)
晋永和十一年九月己未太白犯天江(《麟德》尾四度,《开元》尾九度,《乾元》尾十二度。)
汉太始二年七月辛亥,辰星夕见(《麟德》伏末见。《开元》夕见轸九度。《乾元》夕见轸九度。)
后汉元初五年五月庚午,辰星犯舆鬼(《麟德》井二十七度。《开元》井二十八度。《乾元》井二十九度。)
汉安二年五月丁亥,辰星犯舆鬼(《麟德》夕见井二十二度。《开元》夕见鬼二度。《乾元》夕见鬼一度。)
晋隆安三年五月辛未,辰星犯轩辕大星(《麟德》夕见星五度。《开元》夕见星三度。《乾元》夕见星五度。)
后魏太和十五年六月丙子,辰星随太白于西方。
按:《麟德》张二度。《开元》星五度。《乾元张初度。
丁巳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八月六日展谢祠下皆被旨也然祷后越七日始雨神所为耶其不然也审自神出不无愆期之尤有如不然神之饕上赐也多矣为诗以问之1137年8月13日 宋 · 郑刚中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奉祝出阊阖,祷雨祠中元
陈祠信已荐,拱俟心亦虔。
山云屡触石,散去如飞烟。
惭衷迫秋阳,汗流颈徒延。
趑趄念亡状,归马不敢鞭。
云台欲旬浃,蹇兆方解悬。
皇慈喜嘉霔,报贶礼弗偏。
谓乃百神功,共相成丰年。
遣昨致祠吏,奔趋各如前。
我载谒水府,意惑口莫言。
黄屋四海心,责已汤未贤。
抑畏动黎庶,精诚格高圆。
正恐三日雨,帝敕下九天。
神令享丰报,然乎其不然。
贪功认有者,鄙贱人所怜。
神聪冠四渎,宜弗蹈尔愆。
益思赞元化,后效图所先。
小臣此将命,芒刺终未捐。
秋分日享寿星及角亢七宿奏景德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三、《文献通考》卷八○、《玉海》卷一○一
臣谨案《月令》:八月命有司,秋分日享寿星于南郊。
唐开元二十四年七月,敕所司特置寿星坛,以千秋节日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著之常式者。
伏以皇帝陛下光润鸿猷,严重大事,三代之礼,莫不兼修,百神之祠,于焉咸秩。
而萧芗之祭,独略寿星;
󲦤绅之谈,皆谓阙典。
加以德星之出,实居角宿之间。
况今已届中秋,伏望特诏礼官,俾崇祀典。
庶几祖宗运祚,传之亿万也。
按:《太常因革礼》卷八○,宛委别藏本。
中元水府文1137年7月21日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二、《北山文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旱久伤稼,皇帝忧动颜色,谓神之能以云雨出灵者,惟中元最闻,命小臣郑某祝于祠下。
二十一日,某既致命矣。
念其还也,非得霔雨嘉泽以报天子,则某所以为朝廷来者,无乃虚乎!
九重彻膳以俟,而乃不得报以归,罪宜如何?
王以水府之尊,爵号显著,人所钦事,天子遣使祝辞,而邈然无所报称,则自馀以灵感望神者,将疑而怠矣。
使者微甚,宜勿为神所听;
王者号令百神,使之受职,其庸可忽?
又况时方孔艰,丰凶所系,神亦有焉,当能一二鉴也。
谨再拜告王以归。
尚享。
题干禄字书1178年7月2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三、《省斋文稿》卷一五、《益公题跋》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予读开成四年湖州刺史杨汉公颜鲁公《干禄书碑》云:「工人用为衣食业,昼夜不息,刓缺遂多。
亲侄颙顷牧天台,欲移他石,资用且乏,不能克终。
汉公谬憩棠阴,得以馀俸成之」。
乃知唐时不敢妄用公钱如此。
近世若止刊刻文字,乃是伯夷、公仪休,其他以公帑为私帑可胜计哉!
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一日夜偶书。
程宗正之子铸墓铭1176年7月2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五、《省斋文稿》卷一七、《益公题跋》卷一○、《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七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哭鲤伤乌,圣贤有所不免。
新安程公铭冢子之藏,笔力得于天成,慈爱出于天性,使人读之于十年之后犹太息不已。
黄太史云:「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予于程亦云。
淳熙丙申七月二十一日东昌周某书,时同试馆职于玉堂。
权邦彦草书舞剑器行1192年7月2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九、《省斋文稿》卷一九、《益公题跋》卷一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枢密权公进士起家,当靖康扰攘,偕宗泽邀击金虏,功虽不成,斯亦壮矣。
旋以智略被遇高庙绍兴初由兵书践西府,未满岁薨于位,不及有所设施。
今观草书杜工部《舞剑器行》,龙蛇飞动,得颠张、醉素之遗意。
前辈文武自将,不名一善,大率类此。
后题庚戌中元,盖年五十有一,辞免起复发运使时所书。
「风尘澒洞王室昏」,殆有感云。
绍熙壬子七月二十一日
任中正仓就便输纳诏咸平三年七月丙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二(第六册第五三一九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
山泽之征,所宜公共,苟便氓俗,岂图羡赢。
而言事之人,不明大体,务为沿革,罔恤蒸黔。
特命使车,往询疾苦,用循旧制,式遂舆情。
已令制置茶盐江南转运使司并依任中正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