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四川文昌醮疏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九
成都进士宋一鹗、黄仲振等过前进士魏某,言明年当科举之前一年,其日秋分,循旧比同四蜀之士以道家者流有事于府北五里梓潼大神之别祠,愿得一言以励众志。
曰:《易·系》言天地鬼神阴阳之道,而卒之以「嘿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中庸》论鬼神之德之盛,而卒之以「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夫神之与人,隐显异致,而圣人乃合言之,终归诸德行与诚云者,非夫至嘿与微之地,德行而诚之所自,是则神人之所以一者乎!
夫孰为嘿乎?
其诸不言而信者乎,德行之不修,非信也。
夫孰为微乎?
其诸诚之不可掩者乎,不睹不闻之不谨,非诚也。
嘿与微、德行而诚,一道也,人神之际,于是乎在。
既进此矣,虽安行吾常,何有于计功谋利,而人神已契,福禄攸系,有不占者焉。
《诗》曰「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诸君其勉所当事,以思对越。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九 清 · 孙原湘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一年小梦事循环,又值秋分白露间。
十洞三清皆阻碍,六张五角每空閒。
诉将幽怨鹍弦语,替得悲啼凤蜡斑。
镇日画图中看杀,何如暂许对芳颜。
潮赜后记 南宋 · 朱中有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一、《宝庆会稽续志》卷七
《潮赜》既出,亲旧书来,问闰年多两汛,与节气二十四不相应。
愚答之曰:前问答中谓天地之数奇而不齐,月有大小尽,岁有一再闰。
潮之为大,汛随大小尽与闰,亦未尝差。
节候参差不齐,故潮信亦有搀先落后之异。
此数句特举其略,不曾细细条析,故未免致疑耳。
今以壬午癸未甲申三年一闰考之。
壬午正月一日雨水次年癸未,次甲申
置闰在甲申八月是年十二月十九,却是乙酉正月立春节
壬午少了一个节气,甲申年尾却多了次年节气十二日。
三年虽是多一个,而节气只是七十二个,递相乘除,均摊其间。
盖节气自合均在三百六十六日内,虽大略十五日一易,然壬午年五个节气十六日一易,一个节气十四日一易。
癸未年五个节气十六日一易,甲申年六个节气十六日一易。
三年中展了十六日,缩了一日(若不展填,不得本身所馀六日。),更增十八个小尽,添得一个闰月,折除外,只多两日。
今以甲申本年论之,虽是十三个月,有二十六汛,前八月二十九秋分,闰月十五寒露九月一日霜降,节气只是十五日,潮未尝不同之。
盖天地之数不齐,节气赢缩,全在巧历运用。
若谓闰月多两汛,则甲申年头占癸未大寒八日,年尾占乙酉立春十二日,谓之年多两节气,可乎?
况年有,潮亦有
何以言之?
一日两潮,一月六十潮,人知其如是而已。
一潮递差四刻(俗谓一潮差五里。),两潮占十二时八刻,以一月十五日一汛按钱塘馀姚潮候,初一午时日潮数至十五日子时夜潮,只有二十九潮。
初六日日潮申末,夜潮五更后;
初七日日潮寅时,晚潮酉时
所谓日潮寅时,即是初六夜五更之潮在此处递互趱欠一潮,以一月计之欠两潮,一年欠二十四潮,五年欠百二十潮,正当再闰两个月,折得恰好。
以此益知潮与节候未尝有纤毫差。
但今人晓历法者少,愚亦只能言其大概耳。
今当于赋中「非出于臆也」之下增入「年之有,潮亦有之。
计一月不尽之潮,积于五年之再闰,考节气之赢缩,盖未尝不相入也」。
然后潮之情变无馀蕴矣。
广州杂诗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一
红旗影飐角声喧,南海牙高留后尊。
秋至将骄谁出岭,日高人沸一开门。
有司心厌王官贱,除吏书愁幕府(永和不出岭,日除吏而已。)
莫怪总戎难节制,将军原未识君恩。
题宋版春秋分乾隆乙未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六
分记原通记,尊王义寓中(程公悦宋宁宗时人所撰春秋分记以史记法取左传事釐为年表世谱名谱又为历书天文五行诸书又分记周天王内鲁外诸侯以及次国小国四夷之事条分缕析事因左氏义本圣经皆首记天王以见天下之一乎周分记诸国以见列国之所以异详见公悦自序其弟公许于乾祐三年刻梓以广其传)
年经国为纬,外抑内斯崇。
统万乃惟一,会殊则以同。
希珍传宋椠,遣暇可研穷。
立秋日罗仙 清 · 孙原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青鸟殷勤下碧城,蓝桥重许见云英。
书随梧叶先秋至,人比荷花隔水迎。
百恨尽抛云外释,双眸豫喜月边明。
却愁好事临期阻,抱柱依然作尾生
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 中唐 · 杨衡
五言排律 押先韵
秋至触物愁,况当离别筵。
短歌销夜烛,繁绪遍高弦。
桂水舟始泛,兰堂榻讵悬。
一杯勾(一作勿)离阻,三载奉周旋。
鸦噪更漏飒,露濡风景鲜。
斯须不共此,且为更留连。
皖中酬成二鸿广文 其四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十五
端居未觉省交游,召客研经共一楼。
秋至渐看渔火乱,天晴时有雁声流。
异书偶借随加点,佳酝亲储不用谋。
自说学仙无一效,年来但觉此心休。
蟋蟀篇 明 · 邓云霄
城南思妇娇无力,蟋蟀环轩促人织。
秋至寒衣空旧箱,夜深冷泪徒沾臆。
闻此虫声意转忙,买丝典却双明珰。
既从邻女求残烛,更向天孙乞七襄。
织才半匹犹未了,床下喓喓似相笑。
借问裁衣寄阿谁,停梭不语自迟迟。
衣成又恐晨炊乏,塞外狂夫那得知。
兵要望江南 其四 禳厌第二十四(京本作「占厌禳第十九」) 唐 · 易静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军行日,秋始与秋分
金气旺时须要顺,先持弓矢向前行(京本作「存」),得胜远方闻。
迈陂塘 蕉扇 清 · 刘嗣绾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筝船词
碧丛丛、芳心一卷,蒲葵不要人寄。
露华烟翠分明在,带得几丝凉气。
残梦里。
听叶叶声声,旧雨都抛弃。
怀中袖底。
沈约弹来,王维画出,风骨冷无际。

西窗畔,一片绿天犹记。
有人临过书未。
圆期总似团团月,知否缺时容易。
秋至矣。
试问讯秋娘,可惯秋滋味。
金飙吹起。
剩白纻单衫,青罗小簟,准作断肠例。
送别张敦复还朝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五
秋至天清一雁飞,故人相送出林扉。
青山来去云常在,白首追陪客渐稀。
读易有书陈讲幄,吟诗无梦到渔矶。
赐金园上亲栽树,争长新阴待尔归。
立秋日闻蝉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新凉五言呈尤延之1185年7月 南宋 · 杨万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暑极无可增,馀亦复几。
幽人暍欲腊,日日望秋至
秋至凉不随,去热未已。
一夕睡美馀,从簟波起。
新凉来何方,洒若清到髓。
夕前轻雨作,雨后微风駃。
凉偶与之偕,未必凉因此。
向来亦风雨,既止暑更倍。
但令暑为凉,老病有生意。
何必问所来,亦莫悲徂岁。
秋雨蚤作有叹1186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细雨澹无质,安得更有声。
如何却作泥,亦能妨晨征。
宿昔忽过暄,心知非坚晴
何须暄晴极,然后寒雨生。
寒暄使人觉,妙物亦何曾。
剪剪自神妙,无乃与物矜。
造物本非作,观者或强名。
老夫近稍聋,此事无暇听。
平生感秋至,此意念已平。
独念老病身,颇不耐夙兴。
何时归故园,晏眠闭柴荆。
鸣鸡亦不留,好梦无吾惊。
他年忆此诗,惘如宿酒醒。
思归已可喜,而况真归耕。
感秋五首 其五 1188年 南宋 · 杨万里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
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
书册可读,诗句可搜。
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
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
请办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邸舍立秋 其二 明 · 沈守正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盻盻望秋至,今宵梦亦秋。
鹊衔蝉噪急,云带汉光流。
有酒难独醉,无人堪说愁。
如何不归去,闲老荻花洲。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七 北宋 · 释道潜
六言诗 押阳韵
江城秋至几日,风物斗觉凄凉。
邻女机丝何有,夜闻促织悲伤。
物候(摘句) 晚清 · 王润生
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
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
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
小暑一条吼(俗谓虹),拔下黄秧种赤豆。
云南督抚富纲谭尚忠奏报秋禾收成九分有馀诗以志慰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八
夏中以末,晴雨总宜时。
合省秋收矣,九分馀获之(本年云南省徂秋晴雨调匀节经该督抚奏报田禾长发情形深为欣慰兹又据奏秋分前后正当稻谷成熟之际雨润日暄更为合时现据各属报到秋成分数自八九分至十分不等合计通省收成共九分有馀市廛粮价日见平减民情倍觉欢跃)
市廛价平减,民户率熙怡。
南顾增欣慰,畏盈益敬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