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秋日闻黄鹂乾隆甲子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二
柳外啭金衣,纱疏入听稀。
所欣共秋至,差胜送春归。
素景看新洁,浓阴比旧肥。
关关声未已,西陆转斜晖。
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四
爱此招摇种,纷敷郁烈芳。
叶翻遮户绿,花散逗林黄。
夏半迎薰秀今夏早桂之作)秋分裛露香。
拟增新品格,月木驻年长。
贷严科诏天禧四年五月丙寅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
大辟有先准诏即行处斩者,自今除恶逆四等准律用刑,自馀斩刑遇春夏止决重杖处死,俟秋分如故。
八月朔秋分夕月乾隆戊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
少采当秋仲,禋宗重夜明。
九经循白道,万物西成。
朔魄将临望,亏轮本是盈。
银蟾与丹桂,齐语任閒评。
张徵君寅游江南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八
初贞元二年。进贤星明。
于是夫子与广陵马曾。俱以元纁辟焉。
一命而俯。受服赤墀之下。
子甘节不夺。归耕南阳
议者称马之利用。陋子之独善。
及以为不然。君子之道。
舒之则云蒸雨降。以救大旱。
卷之则天倪道机。不盈一握。
姑务忠信。以安圣时。
则歌国风于畎亩。是亦为政。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何必薄游。然后称德。
至是夏六月。以菰菜之兴。
扁舟而东。是行也。
与夫乘桴扬舲者不同日矣。津楼直望。
江汉在目。少别非志士所悲。
深衷岂短章能见。桃源秋至
仆当搴其仙实。俟子于武陵南溪
偈十首 其六 南宋 · 释道行
 押虞韵
狗子佛性无,韶石不相辜。
为君重决破,秋至雁衔芦。
太阳篇 宋 · 蔡发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二、牧堂公集
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父之所配,有生育大恩德,众星为之辅助。
在地为火,在天为日,方圆八百六十里,内有金乌,从东出而西没。
《汉官仪》云:「木山东南名曰日观,鸡一鸣时见日出长三丈许。
东边日出扶桑国,有百万四千里,须闲无人烟也。
去地没于西,在昆崙山之后」。
屈子曰:「折若木以拂日兮」。
盖灰野之山有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淮南子》曰:「日出旸谷,落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登于霄汉,爰始将行,是谓朏明;
至于曲阿,是谓旦明;
至于会,是谓早食;
至于桑野,是谓晏食;
至于衡阳,是谓禺中;
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至于鸟次,是谓小昃;
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至于悲泉,爰息其马,是谓悬车;
泊于虞渊,是谓黄昏;
沦于濛谷,是谓定昏。
日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
《淮南子》又云:「日入崦嵫,经细柳,垂影在桑榆」。
皆言其所入处也。
日体径一度半,自西而东,一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以分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合该有三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五分,日行一度,该有九百四十分也。
史家所谓天有黄赤二道,所行之路谓之黄道,与赤道相交,半出赤道外,半入赤道内。
冬至之日黄道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去北极最远,日出辰时一刻,日入申时七刻,故时寒,昼短而夜长。
夏至之日黄道入赤道内二十四度,去北极最近,日出寅时七刻,日入戌时一刻,故时暑,昼长而夜短。
春分秋分黄道与赤道相交,当南极之中,日出卯,日入酉,故时和而昼夜均。
第三表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五
臣某言。臣闻春秋。
龙见而雩。以其盛德在火。
万物炳然。阳骄而旱也。
周礼所以修一县之大祀。命三公以卜郊。
则知古之勤雨。首于是月。
盖圣人顺天以垂训。王者奉时以告虔。
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忧勤庶政。寅畏上元
全万物而曲成。恐一夫之不获。
嘉生是降。率土皆穰。
又自春以来。膏泽相继。
禾方长茂。犹润纤茎。
且擢芒。仍涵秀色。
及纯阳用事。流辉是忧。
未失旬期。已劳圣虑。
勉农祈谷。合乐圜丘
感上帝之储祉。顾苍生之禔福。
祭之明日。夜合层云。
微风既和。震电不作。
霭然四合。滂洒终朝。
动乾坤而满盈。洽阴阳之化育。
郊原益茂。田稚皆登。
俯观秋至之收。伫广岁成之望。
自朝及野。咸庆时和。
比肩鼓腹。空迷日用。
臣谬参衮职。久荷鸿私。
仰圣泽之无涯。愧生成之未答。
无任忭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礼部员外张惟中七月十二日暮归赋诗入韵知者自尚书牛公以下凡若干人夫汉谣魏体互有不同巧于状物者过丽切于言志者怕直惟中退食之顷率尔成章且不以私而忘公情与景俱至已予因续众作之后凡器不足以谐空桑也 元末明初 · 贝琼
 押词韵第十七部
秋至星火流,病觉中岁剧。
成均忝分教,才非一狐腋。
日入欣暂休,野老或争席。
清谈杂虚无,以永风月夕。
百年会有尽,富贵非所适。
鸣虫亦知候,倦鸟思假息。
脱冠已童然,如何拘百役。
酒醉不复言,道固存目击。
新秋廷鸣移具小楼待月 明 · 严绍宗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六十六
秋至杳无迹,飒然风满林。
倚楼羁客思,呼盏故人心。
红叶疏帘冷,青蘋小院深。
月明今共赋,心事两浮沈。
包大侍御冬日过余城馆见贻新诗率尔奉酬 明 · 何良俊
 押药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二十八
弱年慕大隐,中岁栖附郭。
试以惬微尚,兼用谐胜托。
环堵有旧营,山楹无改凿。
高树列偃蹇,群峰罗岝㟧。
轻飔披药房,微雨洒菌阁。
新竹渐紫苞,繁花吐芳萼。
春归竞敷荣,秋至同瓠落。
林卧阅代谢,天游恣寥廓。
遗形偶斥鴳,混迹随屈蠖。
岂无寰市喧,幸免缨组缚。
毕岁矢勿谖,中怀谅无怍。
包子台中彦,风期眇丘壑。
暇日访衡茅,投我游园作。
委曲陶令言,缠绵尚平约。
丈夫贵得意,乘时展明略
勉终天上期,庶果林中诺。
家内八咏 其六 明 · 成伣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虚白堂补集卷之二
曼多真异种,秋至始鲜明。
璀璨朱衣襞,飘扬绛帻轻。
临风如欲斗,对雨讶飞鸣。
不似埘中勿,胶胶报夜更(右鸡冠花
黄龙再见赋 唐 · 潘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二
景龙三年六月十五日。黄龙再见于牛山。天意汲汲于圣人。赋曰。
龙之见也。春分而登于天。
龙之潜也。秋分而入于川。
崇山而再见。应元圣而通元。
蜿蜒孤蟠。云雾四发。
目中精耀。光飞列缺之火。
颔下珠悬。色夺蟾蜍之月。
方将游彼池囿。岂徒止于郊野。
非同上天之五蛇。有异渡江之一马。
孙权象之而置于军中。魏帝范之而在于殿下。
永言于此。我皇是宜。
秦王之梦。立乎鄜畤。
汉后之时。见于成纪
彼皆一至。此则重光。
采色炫耀。文明焜煌。
错甲镂鳞。既以成乎字。
分官纪号。可以表其祥。
超紫凤于丹穴。越青鸾于女床。
龙德相承而无悔。天家久久而蕃昌。
黔阳江上 清 · 宋湘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南行草
今朝楚水游将尽,明日黔山又一方。
诗不发扬因地小,酒偏悭啬为途长。
秋分天气阴阴夕,江浦云容淰淰凉。
且喜青青见禾黍,兼思白白衬衣裳。
避氛海陵倏又秋至感时兼以自感用杜少陵秋兴第四首第七首韵 其一 清 · 钱福炜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文征第四
世事浑如一局棋,旁观空作楚囚悲
苏公谠论谁登牍,杜老悲歌为恸时。
三辅闲中围未解,六龙天上驾还迟。
丹青零落麒麟阁,回首当年有所思。
避氛海陵倏又秋至感时兼以自感用杜少陵秋兴第四首第七首韵 其二 清 · 钱福炜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文征第四
何年身建救时功,虚掷年华逆旅中。
水驿篷窗山驿店,夜程霜月晚程风。
深秋岸荻花飞白,返照江枫叶染红。
最是异乡无限思,强听巴曲啭巴翁。
赋得暖风抽宿麦(得风字,五言八韵。) 清 · 宋湘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红杏山房试诗(第初集)
乍见渐渐,由来习习风。
年光春晼晚,物候陌西东。
三白窥犹小,崇兰泛许同。
卷旗增寸碧,雊雉没纤红。
才道埋霜久,还知积雪融。
偃微黏草上,出不滞泥中。
未遇吹嘘力,应无旦夕功。
从今占两穗,秋至报和丰。
乞祀夕月于未后三刻行礼奏天禧元年四月 北宋 · 王博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太常因革礼》卷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九
监察御史祀夕月,其日辰时,据礼院直官白请行事,臣与摄太尉公卿就坛行事,至巳时前礼毕者。
今以祀称夕月,坛号夜明。
既荐阴灵,翻居昼祭,以臣愚见,恐未合宜。
伏乞特下礼官博士,别加详定。
今据本院状,准《礼》文:「秋分夕月于西郊」。
《国语》云:「大采朝日,少采夕月」。
又曰:「秋分夕月」。
唐柳宗元论:「夕之名者,朝拜之偶也。
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
故《诗》云:『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左传》曰:『百官承事,朝而不夕』。
《礼记》曰:『朝不废朝,莫不废夕』。
按《礼》文,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分平,太阳当午而阴魄已往,遂行夕拜之祭以祀。
未前十刻,太官令率宰人以鸾刀割牲。
未后三刻行礼。
唐刘禹锡御史,监祀夕月坛,有诗备记故事。
又按《礼》云:「从子至巳为阳,从午至亥为阴」。
兼取到光禄寺府史状,称二十馀年常于巳时赴坛所,设祭器实馔行礼者。
参详典礼,合准旧仪,于未后三刻行礼」。
杂曲歌辞 其一 妾薄命三首(一作妾薄命) 中唐 · 李端
引用典故:偷香 长门 折步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
回灯入绮帐,对(一作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
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中秋夜雨感怀 晚清 · 洪锡爵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流落荆南郡,飘零庾子山
英雄髀肉感,风月鬓毛斑。
时令秋分过,天涯客未还。
阳台今夜雨,鸥梦隔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