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历数议熹平四年 其二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二
议郎蔡邕议,以为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数无常。
是以汉兴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
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及初,元用丁丑。
行之百下产,孝章皇帝清河李梵之言,改从「四分」,元用庚申。
今光、晃各以庚申为非,甲寅为是。
案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
光、晃所据,则殷历元也。
他元虽不明于图谶,各有一家之术,皆当有效于当时。
昔《太初》始用丁丑之后,有六家纷错,争讼是非。
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杂候清台,课在下第,卒以疏阔,连见劾奏,《太初》郊验,无所漏失。
是则虽非图谶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
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有效于今者也。
延光元年中谒者亶诵亦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命历序」甲寅元。
公卿百寮参议正处,竟不施行。
且三光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一。
术家以算追而求之,取合于当时而已。
故有古今之异。
今术之不能上通于古,亦犹古术之不能下通于今也。
由此言之,有文于谶,无验于今,未必为是。
有验于今,无文于谶,未必为非。
《元命苞》、《乾凿度》皆以为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
及《命历序》积获麟至汉,起庚午蔀之二十三岁,竟己酉戊子丁卯蔀六十九岁,合为二百七十五岁。
汉元年岁在乙未,上至获麟,则岁在庚申
推此以上,上极开辟,则元在庚申。
谶虽无文,其数见存。
而光、晃以为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五万九千八百八十六岁,获麟至汉百六十一岁,转差少一百一十四岁。
云当满足,则上违《乾凿度》、《元命苞》,中使获麟不得在哀公十四年,下不及《命历序》获麟至汉相去四蔀年数,与奏记谱注不相应。
当今历正月癸亥朔,光、晃以为乙丑朔。
乙丑之与癸亥,无题勒款识可与众共别者,须以弦望晦朔光魄亏满可得而见者,考其符验。
而光、晃历以《考灵曜》为本,二十八宿度数及冬至日所在,与今史官甘、石旧文错异,不可考校;
以今浑天图仪检天文,亦不合于《考灵曜》。
光、晃诚能自依其术,更造望仪,以追天度,远有验于图书,近有效于三光,可以易夺甘、石,穷服诸术者,实宜用之。
难问光、晃,但言图谶,所言服。
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书曰:「朕闻古先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史官用太初邓平术,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而历以为牵牛中星,立春一日,则四分数之立春也,而以折狱断大刑,于气已迕,用望平和,盖亦远矣。
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
是始用《四分历》庚申元之诏也。
深引《河》、《洛》图谶以为符验,非史官私意独所兴构。
而光、晃以为固意造妄说,违反经文,谬之甚者。
昔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叶时月正日,汤、武革命,治历明时,可谓矣,且犹遇水遭旱,戒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
而光、晃以为阴阳不和,奸臣盗贼,皆元之咎,诚非其理。
元和二年,乃用庚申,至今九十二岁,而光、晃言秦所用代周之元,不知从秦来,汉三易元,不常庚申
光、晃区区信用所学,亦妄虚无造欺语之愆。
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已课不效,亶诵之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议著,非群臣义者所能变易(《续汉·律历志中》,《宋书·历志一》,《御览》六十)
朝日夕月论黄初二年正月乙亥 曹魏 · 薛靖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旧事朝日以春分,夕月以秋分
案:《周礼》:「朝日无常日。」郑玄云:「用二分,故遂施行。」秋分之夕,日多东升。(齐书作「潜」。)而西向拜之,背实远矣。谓朝日宜用仲春之朔,夕月宜用仲秋之朔。(《南齐书·礼志上》永元元年何佟之议,引薛循请论云云,「循请」乃「靖」之误,又见《通典》四十四)
冠礼仪 西晋 · 王堪
 出处:全晋文
永平元年正月戊子,冠中外四孙。
立于步广里舍之阼阶,设一席于东厢。
引冠者以长幼次于席南,东上。
宗人立于西厢,东面南上。
立于东轩西,南面西上。
陈元服于席上。
宗人执仪,以次呼冠者,各应曰“诺”。
宗人申诫之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
兄弟具来,咸加尔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敬慎威仪,惟人之则,寿考惟祺,永受景福”。
冠者高跪而冠,各自著布,兴,再拜,从立于宾,南上。
酌四杯酒,各拜醮而饮。
事讫,上堂,向御史府君再拜。
讫,冠者皆东面坐,如常燕礼时。
宗人东平王隆叔祚、王循道安、王建始
此皆古礼也。
但以意斟酌,从其简者耳(《通典》五十六)
鞞婆沙序 前秦 · 释道安
 出处:全晋文
阿难所出十二部经,于九十日中佛意三昧之所传也。
其后别其径至小乘法,为《四阿含》,阿难之功于斯而已。
迦旃延子撮其要行,引经训释,为《阿毗昙》四十四品,要约婉显,外国重之。
优波离裁之所由为《毗尼》,与《阿毗昙》、《四阿含》并为三藏。
身毒甚珍,未坠于地也。
其后《昙摩多罗刹集修行》,亦大行于世也。
又有三罗汉,一名尸陀盘尼,二名悉达,三名鞞罗尼,撰鞞婆沙,广引圣证,言辄据古释《阿毗昙》焉,其所引据,皆是大士真人佛印印者也。
悉达迷而近烦,鞞罗要而近略,尸陀最折中焉。
其在身毒,登无畏座,僧中唱言,何莫由斯道也!
其经犹大海与?
深广浩汗,千宝出焉;
犹昆岳与?
蒐峨幽蔼,百珍之薮,资生之徒,于焉斯在。
兹经如是,何求而不有乎?
秘书郎赵政文业者,好古索隐之士也,常闻外国尤重此经,思存想见,然乃在昆岳之右艽野之西,眇尔绝域,末由也已。
建元十九年罽宾沙门僧伽跋证讽诵此经四十二处,是尸陀盘尼所撰者也,来至长安,赵郎饥虚在往求出焉。
其国沙门昙无难提笔受为梵文,弗图罗刹译传,敏智笔受,为此秦言,赵郎正义起尽,自四月出至八月二十九日乃讫,梵本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二首卢,长五字也,凡三十七万六千六十四言也。
秦语为十六万五千九百七十五字。
经本甚多,其人忘失,唯四十事是释《阿毗昙》十门之本,而分十五事为小品回著前,以二十五事为大品而著后,此大小二品,全无所损。
其后二处是忘失之遗者,令第而次之。
赵郎谓译人曰:“《尔雅》有‘释故’‘释言’者,明古今不同也。
昔来出经者,多嫌梵言方质,而改适今俗,此所不取也。
何者?
传梵为秦,以不闲方言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
文质是时,幸勿易之。
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
众咸称善,斯真实言也。
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
余欣秦土忽有此经,挈海移岳,奄在兹域,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校,一月四日,然后乃知大方之家富,昔见之至狭也。
恨八九之年方窥其牖耳。
愿欲求如意珠者,必牢装强伴,勿令不周沧海之实者也(《释藏迹》十)
答问礼 晋 · 董勋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四
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北齐书·魏收传》:魏帝宴百顺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对曰:晋议朗董勋答问礼云云。)
赠四王冠诗 晋 · 应亨
 押有韵
《诗纪》依《初学记》编入汉诗。曾培《初学记》校记云。为贞从孙。贞见《晋书》文苑传。又永平晋惠帝年号。则后汉字误也。逯案。曾说是。序:永平四月。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贻四王子《诗》曰:(○《书钞》八十四。《初学记》十四。○逯案。晋惠帝永平元年三月改元元康。此云永平四月。仍有讹误。通典五十六载王堪冠礼仪云。永平元年正月戊子冠。中外四孙设一席于东厢。引冠者以长幼次于席。南面东上。宾宗人立于西厢。东面面上。立于东轩陈元服于席上云。据此王堪为冠者之一。又王堪之字曰世胄。《书钞》引序文有世彻、世从、世毋三人。世毋乃世胄之脱误。可证此诗为王景系、王世胄等加冠作。序文四月正月之讹。)
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
令月惟吉日,成服加元首。
人咸饰其容,鲜能离尘垢。
虽无兕觥爵,杯醮传旨酒(○《初学记》十四作后汉应亨赠四王冠诗。《诗纪》四。又《书钞》八十四作贻四王子诗。引九、首、酒三韵。《御览》五百四十引九、首、酒三韵。)
皇子叔陵始兴王太建元年正月甲午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六
汉祖天伦,伯叔追封,晋元世系,琅邪传国,仰惟二后重光,率由前典。
朕昔因蕃次,蒙继本宗,分在要荒,久离寒燠,天嘉绍祚,别命皇枝,归自崤函,礼隔登献,每至霜庭可履,瞩垣寝而怀悲,风树鸣条,望章陵而增感,今嗣王乖德,获罪慈训,永言主奠,宜自朕躬;
但国步时艰,皇基务切,复奉家业,升纂帝图,重违情礼,言深哽恸,可以第二皇子叔陵始兴王(《艺文类聚》五十一。)
即位改元大赦诏太建元年正月甲午 陈朝 · 陈顼
 出处:全陈文卷三
夫圣人受命,王者中兴,并由懿德,方作元后。
高祖武皇帝揖拜尧图,经纶禹迹,配天之业,光辰象而利贞,格地之功,侔川岳而长远。
世祖文皇帝、体上圣之姿,当下武之运,筑宫示俭,所务唯德,定鼎初基,厥谋斯在。
朕以寡薄,才非圣贤,夙荷前规,方传景祚,虽复亲承训诲,志守藩维,咏季子高风,思城阳之远托,自元储绍国,正位君临,无道非几,伫闻刑措;
岂图王室不造,频谋乱阶,天步艰难,将倾宝历,仰惟嘉命,爰集朕躬,我心贞确,坚誓苍昊,而群辟启请,相喧渭桥,文母尊严,悬心长乐,对扬玺绂,非止殷汤之三辞,履涉春冬,何但代王之五让,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若据沧溟,逾增兢业,思所以云行雨施,品物咸亨,当与黔黎,普同斯庆。
可改光大三年为大建元年,大赦天下,在位文武,赐位一阶,孝悌力田,及为父后者,赐爵一级,异等殊才,并加策序,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赐谷五斛(《陈书·宣帝纪》)
恤死事军人诏光大二年正月庚子 陈朝 · 陈伯宗
 出处:全陈文卷三
华皎军人死王事者,并给棺槥,送还本乡,仍复其家(《陈书·废帝纪》)
闻隋军至下诏祯明三年正月戊辰 陈朝 · 陈叔宝
 出处:全陈文卷四
犬羊陵纵,侵窃郊畿,蜂蜂有毒,宜时埽定。
朕当亲御六师,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严(《南史》十采石戍主子建至告变乃下诏。)
册代王宏皇太子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四
维永徽七年岁次景辰正月景寅六日辛未。于戏。
夫明两载象。道贯三才。
元良表德。业隆千古。
是以夏启作贰。光阐高猷。
姬诵升储。发挥王道。
详求典册。式瞻七鬯。
固本垂统。允归正绪。
惟尔代王宏。猗兰毓祉。
凝华。岐嶷表于天姿。
符瑞彰于神授。器业英远
风鉴昭朗。践嘉义而总深仁。
舍幼志而标成德。爰资玉裕。
早振金声。朕虔奉灵图。
肃膺丕业。仰惟七庙之重。
思隆万叶之庆。畴咨列辟。
钦若前修。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往钦哉。尔其祗奉宪章。
率由轨度。尽谦恭于齿冑。
审方俗于迎郊。诗。
趋庭匪懈。三善六德。
勖志无愆。绝骄奢之心。
纳忠良之训。播徽猷于外宇。
申敬奉于中闱。允睦周亲。
务殷尧族。永隆四术。
式宁万类。无怠无荒。
固保我宗基。可不慎欤。
贺飨太庙拜南郊表 唐 · 王晙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
臣某言。臣得度支盐铁转运副使户部侍郎孟阳状报。
伏承皇帝陛下以来年正月四日谒元元宫。五日飨太庙。
六日拜南郊。制命施行。
中外庆抃。臣某诚欢诚抃顿首顿首。
臣闻四气首时。履端为贵。
六经重祭。报本是先。
伏惟皇帝陛下光启睿图。纂承宝历。
功格宇宙。德冠勋华。
以建寅之吉辰。备用辛之大礼。
祗事宫(一作宗)庙。克禋烈祖之严。
对越天地。聿修孝孙之敬。
万灵从祀以肸蚃。四夷率职而骏奔。
乐奏九成。神降百福。
臣幸逢昌运。外守藩条。
不及侍苍辂之后尘。仰泰坛之盛典。
心驰魏阙。目极汉仪。
踊跃海隅。倍万恒品。
命皇帝谒享太庙诰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重华嗣德。格于文祖。
高密陟后。至于神宗。
盖所以敬履端之元。申孝享之道。
皇帝初嗣大宝。允膺休命。
欢洽人灵。庆溢宗社。
宜躬祗祀典。用展肃雍。
可以今月四日谒享太庙。所司准式。
邠州刺史韦公神道碑 唐 · 韩休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夫贤者所以称至业也。
居贤而德故有尊。
位者所以叙才用也。
有才而位不必贵。
缅觌志则。
代有其人焉。
公讳钧。
字季和
京兆杜陵人也。
昔大彭授征伐之任。
总齐偫后。
立为商伯。
扶阳擅儒雅之道。
仪刑列辟。
起为汉相。
由是迈种厥德。
光昭盛门。
轩裳奕叶以济美。
灵庭肸蚃而相属。
故夫重辉洪业。
启彼元绪。
淳德介祉。
归诸后昆者焉。
曾祖澄。
皇朝国子祭酒
儒门肇业。
国庠贻训。
祖庆植。
皇朝舒密二州刺史
成师长。
化洽黎元。
父瑶。
皇朝驾部员外郎
誉重国桢。
道高人望。
光膺三署之拜。
克彰九德之美。
公淳辉秉灵。
鸿芬锡祉。
合英秀发。
扬光炯曜。
其少也。
则圭璜自然。
克有成器。
其长也。
则礼乐攸在。
光其大名
式是古训。
洽于前烈。
怀利器而待割。
含虚明而独照。
学无不综。
窥先王之书府。
言必有则。
得夫子之文章。
挹其道则虚往而实归。
论其德则敬容而贵允。
所谓乐只君子。
邦家之晖者也。
解褐。
以常调授绵州魏城丞。
矫曾翰。
淩绝壑。
立兹政声。
宏彼邦教。
以尤异擢授雍州长安
未几。
雍州司士参军
超于辇剧。
佐此神京。
既位以才迁。
亦高由政举。
无何。
洛州陆浑
京皋底绩。
河县为荣。
铜墨载美。
弦歌用誉。
以亲累出为晏州嵯峨县丞
寻改授雅州司功参军
雍州三原县令
又改授邠州三水
又改岐州扶风
穷通在命。
喜愠在我。
当运而宠辱不惊。
养空而逝止恒适。
用能因事立训。
自公灭私。
虽得丧系乎其时。
亦风轨存乎所莅者矣。
呜呼。
物不可终否。
道不可以遂丧。
夷然顺之。
艰以贞之。
俾夫人亨。
则自天而佑之矣。
景龙二年
圣人发明制。
袖有功。
太子司议郎内供奉
寻正除。
乃迁尚辇奉御
恭承嘉惠。
肃奉彝则。
膺美选于礼门。
拜殊荣于御府
又以亲累授果州司马
寻改授汉州司马
公道直而正。
德贞而修。
虽行必恒存。
而运无常泰。
善不违已。
固无负于神明。
累则因人。
亟又从于贬降。
且人有厚于德而薄于命。
行其道而屈其身者欤。
栖迟下列。
竟以卒岁。
开元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遘疾终于汉州之官舍。
春秋六十有四。
惟公含宏光大。
洵秀冲雅。
澹然而静。
漻乎以清。
神崖自高。
海量孰测。
韫随和以增美。
将𦶜而共芬。
而天爵斯茂。
朝宗莫及。
盛名空在。
昌运不留。
可为长叹惜者也。
开元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迁窆于万年县洪固乡陪先茔。
礼也。
公之第四女。
兰畹生秀。
金闺植德。
以良家之选。
参帝子之荣。
克彰庆善之馀。
允洽徽章之命。
开元二年正月四日
乃下制赠公邠州刺史
赠先夫人辥氏晋国夫人
制曰。
代荣簪组。
才称桢干。
方居参佐
奄谢中年。
朝选良家。
既闻馀庆。
义崇恩礼。
爰在饰终。
且分符节之荣。
无忝笳箫之梦。
可赠使持节邠州刺史
并赠夫人为晋国夫人
非夫宏风励俗。
明察在人。
岂能袖崇光兹训翼者也。
君子曰。
管氏之代祀。
不亦宜乎。
其斯之谓欤。
有子尚舍直长悦然等。
晋之明用。
干蛊而克。
永惟孝思。
训我淳则。
爰播美于穹壤。
用图芳于篆刻。
乃为铭曰。
缅彼大彭兮佐于有商。
自我楚傅兮庆流扶阳
逮兹后昆兮奕世以昌。
诞此明德兮与时而光。
良玉不斲兮幽兰自芳。
为邦之彦兮为人之纲。
明德之修兮而命之不臧。
既道崇而位薄。
亦身没而名扬。
呜呼。
积其善也。
闻季女之宠章。
崇其构也。
称郑公之不亡。
勒贞石。
旌高堂。
德音昭昭以孔彰。
俾夫堕泪之美者。
岂独岘山之阳。
郢王嗣谦皇太子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一
树之后王。
所以辑宁黎献。
承之储副
所以安固宗祧。
故能崇四术之科。
为万国之本。
长幼君臣之序。
齿冑知归。
温文恭敬之风。
偫生攸属。
古之制也。
其在兹乎。
郢王嗣谦
聪睿夙成。
端庄特秀。
三雍礼乐。
必也生知。
五官词藻。
居然暗合。
体道为器。
非假于学问。
资灵授德。
自符于神解。
夏弦春诵。
地义天经。
立人之道既彰。
为子之诚皆著。
升平在运。
中外咸宁
将有事于元良
固不踰于三善。
宜光近日之敏。
俾则前星之耀。
宜以来年正月四日备礼册为皇太子
所司准式。
禁士女施钱佛寺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八
内典幽微。
惟宗一相。
大乘妙理。
宁启二门。
化度寺及福先寺三陛僧创无尽藏。
每年正月四日
天下士女施钱。
名为护法。
称济贫弱。
多肆奸欺。
事非真正。
即宜禁断。
其藏钱付御史台京兆河南府勾会知数。
明为文簿。
待后处分。
郢王皇太子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八
维开元三年岁次乙卯正月甲申朔四日丁亥
皇帝若曰。
于戏。
书不云乎。
一人元良
万邦以贞。
易不云乎。
黄离元吉
得中道也。
将以守监从抚。
主器承祧。
执经陈东序之容。
端冕见南郊之礼。
本支百代。
宜哉福禄。
咨尔郢王嗣谦
忠肃恭懿
元亨利贞。
遵在镐之惠慈。
禀生谯之祥应。
学能知道。
孝乃因心。
书及春卿
悬推早秀。
言穷叔誉
远愧生知。
当试象之年。
备成人之敏。
九元赞命。
百姓与能。
正位少阳。
钦惟大典。
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其在靖恭尔位。
聿修厥德。
诗书礼乐。
敦说为本。
父子君臣。
威仪罔忒。
寝门问竖。
必视寒暄。
望苑招贤。
用资端直。
使三灵合契。
四海系心。
延我累圣之业。
积尔重辉之庆。
必敬必戒。
无怠无荒。
钦哉。
可不慎欤。
举人自代状中书省朝议郎权知尚书兵部郎中骑都尉杨嗣复821年1月4日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臣伏准建中元年正月五日敕。
文武常参官上后三日举一人自代者。
伏以前件官有辩敏之学。
有体要之文。
文可以掌王言。
学可以待顾问。
名实相副。
辈流所推。
选备侍臣。
参知制命。
酌其宜称。
诚合在先。
臣既谙详。
辄举自代。
谨具闻荐。
伏听敕旨。
皇太子即位册文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三
维元和十五年岁次庚子闰正月甲辰朔越三日景午。皇帝若曰。
于戏。上天降鉴。
保乂于我国家。十圣丕承。
光宅四海。鸿休大业。
以逮予一人。严恭祗畏。
惧弗克荷。赖宗社垂庆。
生灵乂安。今朕寝疾弥留。
弗兴弗寤。神器所付。
属之元良。咨尔皇太子恒。
孝友聪明。温文睿哲。
自主七鬯。日新厥德。
必能缵序朕志。绥靖万邦。
是用命尔。陟于元后。
宜令中书侍郎平章事令狐楚奉册。即皇帝位。
懋建皇极。无忝我祖宗之休烈
李石刘稹844年1月4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贾偫至。
二十八日书诲。
郎君自知愆负。
思保生全。
望阙披诚。
祈天请命。
远述迷复。
聊慰怀。
思之。
郎君为子为臣。
忠孝并弃。
居丧求袭。
阻命专权。
数遣乱军。
侵轶邻境。
比者河阳晋绛。
未有重兵。
侵犯颜行。
屡焚庐舍。
又疆场之吏。
收得彼管簿书
皆呼官军为贼。
来即痛杀。
可谓悖言肆口。
逆节滔天。
今欲自新。
诚为善意。
伏思圣上屈累朝之法。
实亦至难。
将相等怀忿惋之心。
岂宜延纳。
然须得实事。
并见忠诚。
则圣上矜贷有名。
偫臣陈请有路。
惟有尽率国属。
面缚来降。
即驰诣界首。
亲自受纳。
然后承诏解缚。
送赴阙庭。
则在朝公卿。
岂有异议。
临境将帅
皆得息词。
如拟先求解兵。
次望洗雪。
则此暂延旬月之命。
以偷顷刻之安。
苟怀是心。
谁敢保信。
属忝宗室。
任极台阶。
将身族保人。
岂是小事。
况国家自元和以来。
累剪叛臣。
至于事迫计穷。
潜输密款。
伪词变诈。
无不备谙。
今欲行之。
必恐非计。
夫鲁阳回日。
邹子动天。
更无其他。
只在诚信。
如未从鄙见。
空献表章。
帅臣
岂敢任受。
时不可失。
幸少详思。
不宣。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