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鞞婆沙序 前秦 · 释道安
 出处:全晋文
阿难所出十二部经,于九十日中佛意三昧之所传也。
其后别其径至小乘法,为《四阿含》,阿难之功于斯而已
迦旃延子撮其要行,引经训释,为《阿毗昙》四十四品,要约婉显,外国重之。
优波离裁之所由为《毗尼》,与《阿毗昙》、《四阿含》并为三藏
身毒甚珍,未坠于地也。
其后昙摩罗刹修行》,亦大行于世也。
又有三罗汉,一名尸陀盘尼二名悉达三名鞞罗尼,撰鞞婆沙,广引圣证,言辄据古释《阿毗昙》焉,其所引据皆是大士真人佛印印者也。
悉达迷而近烦,鞞罗要而近略,尸陀最折中焉。
在身毒,登无畏座,僧中唱言,何莫由斯道也!
其经犹大海与?
深广浩汗,千宝出焉;
昆岳与?
蒐峨幽蔼百珍之薮,资生之徒,于焉斯在。
兹经如是,何求而不有乎?
秘书郎赵政业者好古索隐之士也,常闻外国尤重此经,思存想见然乃昆岳之右艽野之西,眇尔绝域末由也已
建元十九年罽宾沙门僧伽跋证讽诵此经四十二处,是尸陀盘尼所撰者也,来至长安,赵郎饥虚在往求出焉。
其国沙门昙无难提笔受梵文,弗图罗刹译传,敏智笔受为此秦言,赵郎正义起尽,自四月出至八月二十九日乃讫,梵本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二首卢,长五字也,凡三十七万六千六十四言也。
秦语为十六万五千九百七十五字。
经本甚多,其人忘失,唯四十事是释《阿毗昙十门之本,而分十五事为小品回著前,以二十五事为大品而著后,此大小二品,全无所损。
其后二处是忘失之遗者,令第而次之
赵郎谓译人曰:“《尔雅》有‘释故’‘释言’者,明古今不同也。
昔来出经者,多嫌梵言方质,而改适今俗,此所不取也。
何者
传梵为秦,以不方言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
文质是时,幸勿易之。
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
众咸称善,斯真实言也。
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
余欣秦土忽有此经,挈海移岳,奄在兹域,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校一月四日然后乃知大方之家富,昔见之至狭也。
恨八九之年方窥其牖耳。
愿欲如意珠者,必牢装强伴,勿令不周沧海之实者也(《释藏迹》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