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谢特许任知州差遣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〇五、《陶山集》卷七
臣自十月得疾,久在病告。
伏准十一月初八日进奏院报;
籍记人除陆佃外,并不得知州差遣者。
挂名罪戾,已分隔于云泥;
曲意矜怜,独容有其民社。
阖门饱煖,举族依归。
窃念臣熟烂腐儒,聱牙曲士。
久叨法从,滥预政机。
果然灾兴,忽以罪去。
惊魂战灼,病骨缠绵。
谁谓再生,自知千死。
忽睹恩言之照察,得与罪党而差殊。
回顾沈疴,不知去体。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尧蹈舜,跨商轶周。
孝友有光,慈寿无极。
火炎玉在,实资鸿造之私;
死魄苏,弥极大明之望。
续清凉传(下 元祐四年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三
传既成,遣人以锦囊盛一本,赍疏一通,以八月二十八日至真容院文殊前表明。
疏文曰:「近者亲诣台山,获瞻圣像。
慈悲赴感,殊胜现前。
庆云纷郁于虚空,宝焰荧煌于岩谷。
同僧祇之队仗,不可说之圣贤。
大风昏霾,愈彰瑞相;
赤壁峭绝,更示真身。
商英直以见闻,述成记传,庶流通于沙界,或诱掖于信心。
使知我清凉宝山,眷属万人之常在;
金色世界,天龙八部之同居。
和梵宇以赞明,冀导师之證察」。
僧正省奇集僧众八十馀人读疏讫,菩萨殿内忽现金灯四十馀遍。
商英思有以归奉者,即自塑泥像。
十一月出按民兵,八日,赍像于菩萨前发愿,其文曰:「一切处金色世界,真智所以无方;
东北方清凉宝山,幻缘所以有在。
无方则一尘不立,有在则三界同瞻。
我是以投体归依,雨泪悲仰。
伏念商英昔在普光殿内,或于大觉城东,一念差殊,四生流浪。
出没于三千刹土,缠绵于十二根尘。
以往善因,值今胜事,刹那之方便,开无始之光明。
揣俗垢之已深,恐慢憧之犹在。
托之土偶,明此愿轮。
三界空而我性亦空,孰真孰妄;
十方幻而我形亦幻,何异何同。
伏愿菩萨摄入悲宫,接归智殿,起信足于妙峰山顶,资辩河于阿耨池中。
誓终分段之身,更显希奇之作」。
读文讫,殿内现金灯三。
其日大雪,雪止之后,五色祥云遍空。
其夕清辉阁前,罗睺殿左右,现金灯十四;
黄嵬岭上现大白光三。
翌日,五色云自辰及申,盘绕不散。
至夜雪作,商英祝曰:「昨日银灯光焰微细,与六七月所见不侔,岂商英黑业所招?
抑圣贤变化,亦有春夏秋冬之异?
常闻诸佛、诸大菩萨身光蔽映魔宫,犹如聚星,若随时小大,则一大藏教乃是虚言」。
于是阁前雪中现向所见大金光三。
商英即踊跃拜辞曰:「大雪现灯,非所求也」。
命开菩萨殿,取续书所见于后。
既开殿,爱慕不能自已。
又祝曰:「待罪本路,傥未罢去,明年五六月乃可再来,颇更一瞻光相,满愿而去」。
良久,于阁前再见大金光四。
明年夏六月,以并亢旱,诸山祈求雨泽,因安奉罗睺菩萨圣像。
乙巳平旦至中天閤,东南林麓忽变金色,有青赤光直起,鲜明夺目,移时乃隐。
日昳,登清凉山,有五色异气,为菩萨骑狮子之像。
丙午,至真容院,具威仪迎所安罗睺像。
比及寺门,而报者曰:「殿中灯且现矣」。
既谒菩萨,瞻仰之次,顶上宝盖,忽尔明朗。
主殿僧曰:「此殿幡盖无数,掩蔽稠密,而顶盖最高,隐莫能办。
今烂若此,未之有也」。
是夕,东台洎罗睺殿左右,现十馀大金灯,往来上下,或移时,或移刻,或良久。
丁未,诣菩萨前,白言:「《华严经》中世尊八处放光表法。
此光若是法性本有无相之光,视之不见,则商英不疑;
若是诸佛果德圆满之光,使人可见,则愿为示现」。
于是顶上宝盖忽然通明,孔隙流光,迸射四出。
已而襟领间,如意间,各放宝光,烨烨闪动。
又于殿前金莲花叶,灯焰交辉,开合无数。
是时远近僧俗,千数云集,呼而视之,欢呼震动。
继以悲泪,各各叹言无始以来,罪戾深重,请从今日改往修来。
戊申,诣中台,日将暝,四山青黯,忽有异气,横跨北台,山如烂银刻划,长十丈。
众呼曰:「银桥现」!
商英曰:「非也,此殆白银阶道,圣贤所游蹑者也」。
俄而现宝灯一,分而为二。
时有游僧十数人,已归台屋止宿,呼而视之,众僧叩头念佛。
商英曰:「此处当有三灯」。
各各谛观。
良久,三灯齐现。
商英取《续传》示之曰:「吾去年所书如东方心宿,岂妄语邪」?
己酉太原佥判景山经略司管勾机宜文字邵埙来,会于东台,而商英已还真容院,即遣人招二君还。
二君曰:「适已于东台光、摄身光矣,但未见圣灯也」。
是夕,遂与二君祈灯而观焉。
庚戌,宿佛光寺,祥云异气,缤纷无数。
辛亥,往秘魔岩,未至岩之三里,直光现;
既至岩,而庐舍那佛面门放光,照耀满殿。
初夜,于层崖间现大金灯五。
壬子,出岩,于空中现金桥一。
此桥不依山谷,不依云气,不假日光,亘空黄润,如真金色。
呜呼!
当处出生,当处入灭,非大幻善巧方便,其孰能与于此哉!
是行也,既以旱祈雨,在山三祷三应,但须臾即霁。
癸丑还,至代州,大雨弥日,将槁之苗,变为丰岁。
商英即以其事奏闻,其略曰:「臣近以本路亢旱,躬诣五台山文殊像前及五龙池祈求雨泽,昼夜所接灵光宝焰,殊形异相,赫弈显耀,莫可名状。
是时四方僧俗千馀人,同共瞻睹,欢呼之声,震动山谷
已而时雨大降,弥覆数州。
臣之始往,草木萎悴,农夫愁叹;
及其归也,木麻荞菽,青绿生动,村落讴歌,指俟大稔。
此盖朝廷有道,众圣垂佑,有司推行诏条,布之于名山异境,其应如响。
勘会五台山十寺,旧管四十二庄,太宗皇帝平晋之后,悉蠲租赋,以示崇奉。
比因边臣谩昧朝廷,其地为山荒,遂摽夺其良田三百馀顷,招置弓箭手一百馀户,因此逐寺词讼不息,僧徒分散,寺宇隳摧。
臣累见状乞给还,终未蒙省察。
臣窃以六合之外,盖有不可致诘之事;
彼化人者,岂规以土田得失为成与亏?
但昔人施之为福田,后人取之养乡兵,于理疑若未安。
欲乞下本路勘会,如臣所见所陈,别无不实,即乞检会累奏,早赐施行」。
虽然如是,彼大士以十方三界为一毗庐遮那座体,而商英区区以数百顷田浼之,其志趣狭劣,不亦悲乎!
按:《续清凉传》下。又见续藏经第二编乙二第三套第二册。
傅尧俞苏颂可任大事奏(与梁焘同奏 元祐四年十一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四、《尽言集》卷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
傅尧俞素有德行,众人推服,凝重有守,得大臣体。
仁祖英宗朝,尝历台谏,有正直之誉。
苏颂学问该博,练达典故。
神宗朝任知制诰,以不草奸人李定御史词,落职归班,遂有重名。
右,臣等今月八日延和殿面奉圣旨,令具可用臣僚姓名进入者。
臣窃谓朝廷大除拜,自合出于人主之意,左右大臣亦不当预,固非臣等所可轻议。
陛下特示至诚,曲降清问,欲采外庭公议,上裨宸断。
臣等不敢坚避僭易之罪,辄以名闻,伏望圣慈更赐询考。
河北州军官吏罪诏熙宁元年十一月八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九、《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一六九(第七册第六四五五页)
河北州军昨因菑伤之际,误不依条贯支与贫民钱米等,干系官吏法当倍纳者,并特除之。
京朝官等乞寻医侍养依致仕条诏熙宁三年十一月八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五(第五册第四一四五页)
京朝官等乞寻医侍养依致仕条,只令逐州军勘会,如别无规避,即其保明,本处放离任讫,各申所属差人承替。
通判以上差遣,即候朝廷指挥
尚书刑部诸州灾伤事诏熙宁三年十一月八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七(第三册第二七○一页)
诸州奏到灾伤,朝廷差官体量安抚及量轻重,降不下司指挥,付逐处长吏收掌施行,中书画时上簿拘管。
令置逐路灾伤簿,委法直官专切封掌,凡遇送下捉贼酬奖,令一就检簿定夺系与不系灾伤,明具合该酬奖等文状申奏,如有差错,其本部官吏取旨,重寘之法。
祠祭分献官令审官东院差摄诏熙宁三年十一月八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之七(第一册第四○一页)
应系祠祭合差分献官,只令审官东院准例差摄。
常参官不举官自代诏熙宁三年十一月八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五、《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三四九页
省副知杂上官依旧举官自代外,其馀常参官不用此令。
河北等路赴河役夫纳免夫钱诏熙宁十年十一月乙卯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五
河北京东西淮南等路出夫赴河役者,去役所七百里外,愿纳免夫钱者听从便,每夫止三百五百。
刘昌祚奏北人取直路团山铺往来答诏元丰三年十一月丙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
如北人来境上问语言,密谕使臣等以理道婉顺开说,毋得先为形迹,致使别起事端。
河北安抚司言移牒北人问人船入界事御批元丰三年十一月丙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
移牒已数,可具止之,恐其习玩,不以为诫。
责罚赵济等诏元丰三年十一月丙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
右正言直龙图阁、前知熙州赵济直龙图阁,追三官,勒停。
太常博士、前管勾机宜文字许醇镇宁军节度推官经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司勾当公事赵辉,各追一官,并勒停。
崇仪使泾原都监第六将张恩、西染院使熙河都监第二将许利,见各追一官指使。
西头供奉官张祚三班借职吕忱各赎铜十斤,并冲替。
赵济所奏催驱发遣急夫津般人马食御批元丰四年十一月庚寅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九
济虽一面已牒本司,深虑道路遗坠,或有不达。
可从朝廷依济所奏,下本司及泾原路经略转运司照会,于经过本路城寨地分催驱发遣。
原庙奉安毕赦天下制元丰五年十一月乙酉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三
门下:朕累圣之烈,拥万方之区,永惟至艰,靡敢遑息。
常虑礼乐未具,不足以绍制作之文;
衣冠出游,不足以殚严奉之意。
乃建上都之左壤,是为真祖之殊廷。
肆营新宫,萃兴宝构,载差谷旦,祗妥睟容。
于时日景晏温,天休交至,体神之沛,岂朕敢专?
落以斯干,庆备成于熙事;
布之涣汗,庶大赉于多邦。
可大赦天下(云云。)
于戏!
揭虔妥灵,兹本礼经之意;
涤瑕荡故,用昭神况之敷。
盖制之所就者隆,则泽之所流者远。
咨尔有众,宜体朕怀。
都大提举成都府路茶场之人与转运使叙官御批元丰六年十一月己酉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
都大提举成都府路茶场,朝廷特以增广榷卖路分,所以改置司名,其将事之人,资任虽浅,不可不随宜令与转运使叙官。
请雕印王安石字说奏绍圣二年十一月八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续资治通鉴》卷八四、《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二八(第三册第二二六○页)
王安石在先朝时,尝进所撰《字说》二十二卷。
乞差人就其家缮写定本,降付国子监雕印,以便学者传习。
牛氏夫人墓志铭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东堂集》卷一○
夫人姓牛氏,保宁军节度推官南阳赵君岯之妻,以元祐八年十月十五日卒于赵氏私第。
某适从吴中来归,往赴哭,凡其家人咸来会哭,至无疏戚,其声必哀尽。
某退而叹曰:殁者何以在人,是何哭之悲也?
赵氏尊显,为一乡之望,太师清献公无恙时,门内百口,上下肃雍有法度,此亦难为妇矣。
夫人十五岁归赵氏,性仁厚委随,妇道有可观。
群居与人,不为纤芥,虽媪御无一退言。
积二十年,一家喜悦,共语曰:「佳乎妇也」。
于戏,家人子当丰少时,能婉娩如是,至死使人有可论记,而其亲戚之念不衰,世未多有哉。
夫人曾王父讳景,为右正言,直集贤院三司盐铁判官
王父讳进贤开封府扶沟县主簿,赠太子中允
考讳正平,左朝散郎致仕。
朝散君自王父三世,以词学进,而夫人亦能读《孟子》、《论语》,写字不类女子。
父母怜之,择所宜归,以节推君善,故归之。
节推警敏能吏,其进方未央,而夫人生之日迫,不果待其贵,命也。
有子十人,六男子,四女。
长子霩,隽颖可爱,今举进士,馀皆幼嶷能读书,此夫人素教然也。
一女适进士徐锐,其三尚幼。
后一年,将以十一月丙午葬于西安县清平乡衣锦里童乌之原,节推君临某云,以吾妻之铭累子。
某故赵氏诸婿,而节推丈人行也,侧闻夫人之善甚熟,于义宜铭。
铭曰:
牛氏三世有文,而礼义之气徘徊阃内。
旦薰夕陶,天质是懿,以为清献公家之妇而无愧者也。
剑南东川灵护庙记崇宁三年正月 宋 · 王吉甫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九
崇宁二年十一月八日剑南东川被旨,以东川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彦亮□□□从其弟检校司空东川节度使彦晖,载在祀典。
十一月二十一日奉敕,宜赐灵护庙为额,从所请也。
命下之日,郡人欢呼鼓舞,相率诣守□王吉甫求文以□其事。
吉甫辞不能文,而郡人勤请不已,乃采□舆议,□□故实以为之记曰(缺):□□形势□□□□□□地居要害,唐室之衰,朝纲弛紊,号令不及于王畿,礼乐征伐自方镇出,大者连州数十,小者凭城负固,以众并寡,以弱臣强,天下日寻于干戈,而东西(缺)以安民立□□□□者□矣。
是时王建凶暴,播二十万之众,横行于成都□阆之间,甲兵犀利,所向无前,磨牙砺吻,有吞噬并包之心。
顾公伯仲豪迈英杰,□□节旄,为东(缺)太保□□□之以赀□申之以婚□,卑辞厚礼,求得其欢心者,无所不至。
盖欲□□缓师,与民休息,以纾患尔,为此者所以诡与之合也。
既而□之以财币,则不得免焉。
结之以姻□则(缺)□□□□□□□□之□□击辎运,以沮其懭悍□□之气,为此者所以显与之绝也。
昔古公居邠,狄人侵之,去之,邑于岐山之下居焉,从之者如归市
子思居于卫,有(缺),守□古公有可迁之地,以康保斯民,而子思则尽臣道以致其身而已。
方建之围东川也,公岂不知弃城□□以自全邪,乃独抗节固守,城在与在,民亡与亡,以至力竭(缺),然雷□云纷纭□□□所在皆是也,吾何行如之?
是则古公□□山□水浒以□难之迹,不可遽期也明矣。
况土地者吾所受于君而有之者也,人民者所与保此者也(缺),于□□生而取义者,吾之节也。
公雍容详缓,有儒者风,岂慕子思居守乎,真可谓仁者之勇也。
嗟乎!
太保司空之志节如此,而史传不深□其本末,得(缺)东川士人□寿朋等状,列公之行事□□,前后连名叙述,上闻于朝廷,下诉于本州者多至千人,少犹数百。
章累上而每为执事者所却,寿朋等□□于(缺)之间,未始一日而怠于陈请也。
秦汉以还,下暨唐季,守兹土者莫知其几何人,寥寥千载,庙祀血食者惟公伯仲,岂非功德之被于人者深,□□之表于世者著而然欤?
(缺)□□之若是也。
□按都□顾公祠宇,郡人呼为二相公庙,乃畴昔□□□□之故基。
当建攻城垂破之日,司空将佐亲从会饮于□堂,□□□□以寄□□(缺)□于贼也。
太保有□□□民之功,司空□□□□□之□心,□□□东川忠荩,罄于王室。
既没,而东川之人思之,为之立庙于死事之所,岁时奉祀,以迄于今。
□□(缺)九重□□降香,为民祈祷,□汉高祖之追甄□□□□□□□□□□□□□□□以加也。
然而庙额未崇,祀典不载,将何以旌伟绩于既往,扬芳烈于无穷?
又且何以(缺)□□□。
吉甫到官视事之始,观风谣,问耆考,□□□化民无疾苦,□□□□之□□则曰:「畏吾顾公之英严,不敢犯也」。
设有争者,不讼于官府而质于庙廷,往往(缺)顾公之□□,不敢为也。
苟有盗者,不报于司寇,而祈于祠下,往往应祈而必得也。
仓廪完实而无耗暴之患,则曰:「顾公之禁止雀鼠,使不得啄食也」。
边境安静而无(缺)掠也,以至里无□□,则曰:「顾公之保祐吾民,俾□疫不□也」。
野无饿殍,则曰:「顾公之惠泽吾民,俾风雨以时也」。
阖境之内,□□神休,人□贤□交□(缺)而郡人丐所以崇□□□至或连□屡请而不报,岂□□不得其要,将言之不深切著明邪?
抑□□贲赐固自有时,而发扬德□亦有□□邪?
则王之设庙额也(缺),□故□西伯有清明之德、缉熙之典,而其所祀之庙,亦□徵□以为之表,《清庙》之诗是也。
然则,庙必有名,所以崇之也。
先王之□祭也,必有功于民则祀之,以死□(缺)令出于天子而载之典册,故谓之祀典,非其所载而祭之名曰淫祀。
淫祀无福。
然则纪载册书而以时祀之,其为礼命,顾不重欤?
比□□□一以(缺)与夫祈祷有应而不载祀典者,各以名闻于朝廷,□加□□以助生民之福。
吉甫询考二相公庙神灵显著之迹,□□□□□□□以继惠之义,不敢(缺)察判官厅公事崔琯□□郎□□节度判官厅公事何宗韩、节度推官宇文□□祈请□庇民之□□祈祷有应灵迹以上之,□曰不□□定于太常,曰祀□(缺)□是乎□□,佥曰然,乃具以闻。
制曰可,于是郡人相与□饰庙宇而题之,尚祈灵德,□□覆照,俾雨旸时若,年谷顺成,灾害不生,□无夭恶,以答□□□□崇礼命之意。
恭惟太保(缺)节以死事,没而庙食于此土,捍患于一方,□□□□永隆无□固非寡闻鄙陋之人所能□次其髣髴也。
吉甫司空二百馀年,假守东蜀,敬览寿朋等□□保□□□□(缺)司空尽节之后,亲属寮吏从公死义,皆无在者,史笔但凭怨家仇人所记之事,□书之简。
试略举其行事之大者一二以明之,则其馀可以类推矣。
且如本传称□□□□□(缺)之师,以拨乱反正乎?
此其勋烈之尤著者,庶几乎桓文之□□固当□□□□以示□□而其所纪述止如此,则于劝善扬功之义缺矣。
又如太保被命节度东川,□□□□(缺)敬瑄之罪,固不容诛,而嫌隙之端亦启于此矣。
他日王建成都,□敬瑄以太保并力告难于朝,前尝夺节见诬,今其告难之辞,讵可信乎?
至若王建率兵二十万□□□(缺)不解,又遣李洵谕止而复拒命,则不臣之罪在建,而不在司空也灼然矣。
又书梓州围急,司空王宗□曰:「可自求生」。
指颓垣令逸,然则将佐之欲遁逃者岂无可□之(缺)一人苟免者,可谓能得士心,生死共之矣。
今乃书其誓约曰□□□□□□宾□□□□□□也,乃与请欲死难之事相矛盾矣。
善乎,王肃之桓公公子纠召忽死之,而其辞有(缺)尝不叹美其言之是者而三复之,以为笃论之君子也。
士之以身许□□忠□命斯□□矣,而好事者乃以无根之语疵之,异夫君子成人之美,其亦近于薄矣。
又书城破之日,寮(缺)能摧坚陷敌,而谓司空之无能为尔,且禽困覆车,古人尝有是喻,岂□握七□□□□□出□□□一旦之胜负,顾乃安坐围城之中,以自尽者乎?
此虽愚庸,无复计□之,□(缺)□□□□□□□之兵,恭行天讨,师之所至,如摧枯拉朽,未有不因□□□□兵□□□而□□□□□其□□同心与夫士卒之众,死□□事矣。
至于守禦拒敌,穷□危困,然后(缺)谓□传所□□□□□□□之辞,若非凭怨家仇人之所记,必不如是之甚也。
□□□人而□□□□□□□□□□其□□□则询考之际,一凭于仇人之辞而已,苟欲加诬,何所不可?
听□者(缺)□□□得其□也□□□□□□□夫由是益知书传之不可尽信,孟轲亦尝曰:「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
是诚有痛于斯言。
其或徇名顾义,视死如归者,此固天下烈丈夫之□□若处之不得(缺),□□□□□□□□是□□生之□□□□□之最难者也。
世□□□□□之士□□顾身□□□□□□□□天下之为人臣者□□□□要□濡忍贪懦之夫,方且窃笑而心非之,甚者□(缺)□□□□□□□□□□而□□也,昔杜牧围□□使君□没恨不□□□□□□□□□□□□□□□□忠义所□古今同□□□□意于斯文以道感槩之□心而已。
仰惟忠贯白(缺)□□□□□□□□□□□□千兔之毫,不足以既其实,揭南山,不足以□其□。
□扬□而□□□伯夷特立独行,饿死首阳之下,柳下惠直道事人,三黜而不去父母之邦,孔子称其仁(缺)
称其□□□□□于三□□西山□□夫东□□绌臣□张巡□□□宁□□□□□□睢阳之卒,□□□□□之军保障江淮,使不得□轶,而南粮尽失,□外救不至,城陷被擒,不屈而□□未□□□□□□□□□作,俾以明之,□□纷纭之论,乃忌公之□□□□□□□□□□□司空□□□方沈沦于下□于兹有年矣。
□□□□□□□□□□□世发□□□□□□□□□为□有休光,□□而□以明□,然则昔日之沮抑,乃所以启今日之□□□,独为今日之光荣,□□以□□百代而不为也。
至若巡、远□□于睢阳,□□之□□□□乎□□引张□□□□□之功,存识虑之所□,必有能辩之者,是以不□□□□□□□又称□□死□而言之曰□□□自□于□□□岂□军□客闻之,慕义而□死者五百馀人,太史公高其□□□睢阳□□□吏三十六人□□□降,同日□害□中□□其功□□□□□□□□□门公在危城之中,将佐门生信以死而无异心,及围且急,咸同日以徇,□□□之感人也如是。
由□□贤也,而其寮属亦皆天下之节士也。
夫夫也,岂斯人之徒,可以无愧于田氏之客,及睢阳之将吏矣。
于是又知公之能得士也。
崇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朝请大夫、摄知梓州军州、兼管□□州□□□□军兵□巡检贼盗公事、骑都尉、借紫王吉甫□。
夫人墓志铭大观四年十一月1110年11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氏出燕郡,名褒者为扬州刺史
季氏出寿春郡,名布者为河东太守
贵氏出常山郡,名迁者为庐江太守
三姓声相近而其出不同,然桂与季近世为著姓,而贵独无闻焉。
夫人扬州之裔也,曾祖承庆,祖弼,考舒,今为信之贵溪人
生二十有一年,嫁金溪朱世衡子平
于是子平之兄仕为县佐,携妻孥以行。
子平亦匹马游学京师,舅姑又皆倦于勤,故闺门之内,婚姻丧祭,宾客庆吊,一委之夫人。
夫人天资精敏,其经画家事,如栉发治丝,虽烦而不紊。
舅姑死牖下,而子平既倦游矣,乃慨然叹曰:「小隐吾之菟裘也,行将老焉」。
于是夷荒秽,种花莳果,作池亭园囿,以娱宾客
每觞行乐作,起舞上寿,陆珍海错,杂然前陈,鼎俎之羞,咄嗟而办,皆夫人手自调芼,而子平径醉不知也。
晚年得病癯瘠,犹不敢暇逸,手指目顾,厮役扈养,莫不得职。
虽平生自奉有节,而周人缓急,随所求应之,初无齐量。
呜呼!
薄于己而厚于人,士大夫所不能也,而谓妇人能之耶!
大观三年四月甲午卒,春秋五十有七。
四年十一月壬申,葬永和乡鱼泽原。
二男:璪、瑗,应进士举
六女,嫁婿许君翼、陈大声、董昭叶、倪谌、吴纶,皆士人,一未嫁。
君翼叶者,先夫人卒。
子平既卜远日,大声状夫人行来乞铭。
大声从余学,岂欺我哉!
铭曰:
夫贤好客,妇贤是助。
夫妇克从,如风斯雨。
夫欲馈浆,妇酌以醑。
夫欲烹鹜,妇封其羜。
宾筵初秩,殽核已具。
悍妇恶客,如畏虓虎。
履声及门,已轑其釜。
夫未留客,先谋诸妇
口噤不启,目若无睹。
怒瘿忽张,挥之以斧。
欲知其人,请观其客:佳客满门,惟妇之德;
门无停轨,职妇之贼。
懿此贤妇,胡不寿岂;
喟彼悍妇,不死何待?
我作铭诗,以著妇戒。
夫人墓表大观四年十一月1110年11月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八、《溪堂集》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夫人贵溪桂府君舒之女也。
氏为江东大族,其子弟仕于朝者为能吏,游于学者为善士,处于家者为良民,女之嫁人者又皆贤妇也。
夫人童而愿敏,习与性成,姆训不烦。
府君奇之,妙择姻对。
既归夫家,姑曰:「予其致家政,有贤妇」。
姒曰:「予其休妇事,有贤娣」。
夫曰:「予其出游以干禄,有贤妻」。
既而男祗厥训,女勤厥功,宗族法象其德,而妾御化之,不敢急步疾呼也。
嫁三十有七年,大观三年四月甲午以疾卒于室,时年五十有七矣。
明年,葬于永和乡鱼泽原,十有一月壬申也。
璪、瑗两男子,皆治儒术。
君翼、陈大声、董昭叶、倪谌、吴纶,女婿五,皆应进士举
一女许嫁而未归。
三男孙,一女孙,尚幼。
金溪朱世衡子平,其夫也。
瑗与陈子皆从余学。
子平以谓知夫人之贤者莫予若也,既属余特书之,瘗诸圹中矣,又属余屡书之,揭于冢上。
余尝闻城阳炅横得罪于汉末,俾其四子各逃以避难,人授一姓,字皆九画。
其一曰炅,守坟墓;
其二曰,居徐州
其三曰,居幽州
其四曰炔,居华阳
夫人之先得九画之姓于城阳,自幽州而徙信州,其来远矣。
呜呼!
古人所以重谱籍者,欲知姓氏所出也
当横得罪之时,炅氏之宗不绝如线,倘不各授其子之姓,而以九画为验,则子孙安能蕃衍如是哉?
后世谱籍不明,而同姓相为婚姻者有之矣。
谱籍且不可复于后世,况欲居今之世而行古之道哉!
况欲驱今世之民,而尽行先王之政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