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乞进筑灰家觜及修复安疆寨奏元祐七年六月 北宋 · 章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四 创作地点:甘肃省庆阳市
检准元祐七年二月二十四日枢密院劄子节文,勘会陕西沿边,见各有紧切控扼贼马道路。
以自来夏国讲和,未曾修筑堡寨。
今既绝彼贡奉,可以乘时踏逐地基修筑。
奉圣旨,令环庆路经略司疾速选官,带领合用人马亲诣汉界,及并汉地生界内,选择形势要害堪作守禦寨基去处,先据汉蕃地内紧要处选定两处,约度每处城围地步大小,并去见今城寨四至远近珠旺去处,及多少月日可以毕工,子细画图,开说闻奏。
仍先行计置一处,合用楼橹材植物料等百色名件,应于支费钱粮候见实数,具状闻奏。
所有兴工下手先后月日,即听朝廷别降指挥
续准当月二十日枢密院劄子节文,窃虑诸路所遣官不量事势,缘此深入贼境,却致落彼设伏奸便。
奉圣旨令,逐路经略司除汉界寨基,依前降指挥外,止作本司意度,严紧约束,所遣官如入生界踏逐,仰只于并汉界侧近去处相度地利,按视选择,即不得轻易深入。
本司自承准续降指挥后来,观望贼势,未敢建议,迁延以至今日。
又累探得西贼七月已后便欲点集,揣度奸计,未有归顺之心。
若不先事开陈,窃恐有失机会,遂于环庆州界合踏逐到可以修建城寨利便去处,寻选差权本司干当公事种建中计会。
皇城使、权第二将折可适宫苑使、本路兵马都监、第三将张诚亲诣逐处,相度形势利害,堪与不堪守禦
今据逐官申逐处形势并系要害,堪作守禦城寨。
及约度到逐处城围地步大小,并去见今城寨四至远近珠旺去处,及约度到逐处合用楼橹材植物料等百色名件、支费钱粮下项一处。
环州洪德寨西北白马川地名灰家觜,在边壕内系汉界生地,南至见今守坐白鱼峰四里,东至洪德寨二十里,西北去界壕不远。
依山据险,两面皆是天堑,正当青岗峡口。
控扼得青岗峡、相济乾川、同家川三处贼马来路。
若于此修建城寨,则四面良田约计可得千顷以来,足以招置汉蕃弓箭手以为篱落。
不惟扼贼喉矜,至于平时,贼马常由中原贺子原犯归德州,并自牛圈入帕克巴原侵扰,日恣剽掠,一带蕃部皆可以照应。
兼直北去西界清远军沟井水窗,自来西界屯集人马处,止是八十馀里,去中路牛圈有水草处四十馀里,委是要害阻固之地,可以修建城寨一处。
庆州大顺城北安疆寨,东至保安军德靖寨七十馀里,西至庆州东谷寨五十里,南至庆州大顺城三十五里,北至西界白豹镇三十五里。
虽是已给赐城寨,缘城形最为利便。
我得之,则柔远寨、大顺城、荔原堡一带边面尽在腹里。
控金汤白豹贼马来路,自隆云一带部族不敢宁处。
贼得之,则金汤白豹尽能障蔽。
自欢乐烽下窥汉川,不踰十里,卒然寇至,脱莫能支。
贼马据此以为家计,而数出轻骑以扰吾边,则柔远、大顺、荔原门不敢昼开。
是以熙宁中贼筑垒于此,本路三塞枕戈而寝,万一贼复来占据,将见庆州东北百里便是贼巢,不可不虑也。
其废安疆寨两面亦是大涧,因险起城,费工极少,城中故井犹在,四面良田仅二千顷。
往年未废以前,赡养汉蕃弓箭手千人尚有馀地
其故地虽已废毁,大率版筑处不多,且顺则与之,违则取之,自于朝廷无所不可。
右谨件如前。
勘会版筑之兴,贵于神速,须当预行措置,物料具备,其楼橹城门仓库舍屋合用材料,并须成就。
只令以检计庆州大顺城、荔原、柔远、环州洪德、肃远、乌兰官舍楼橹为名,津送至逐塞,然后探伺贼中点集人马,侵犯别路,则量事势大小,分遣将兵作牵制,次第出界。
或三五十里,或百里内驻劄,一面版筑,约半月日可毕工。
比至贼人知觉,城垒已就。
今来所请事理,或城灰家觜,或复安疆寨,并委本司相度事势、贼寇所聚集远近,择利兴工,使其首尾不相及,候工毕日,许令一面招募沿边百姓,并近里弓箭手,投换分配,住佃四面田土,以为藩篱。
仍且以一将兵马分番防戍,候城垒坚全可以固守,渐次抽那。
其合铺巡防、远硬探人马亦只于近里递相趱那出外,委无妨阙。
伏乞朝廷更赐详酌,如可施行,即乞于三五月前密降指挥,所贵不失计置。
今画到图子二本,连黏在前。
〔黄贴子〕勘会灰家觜虽是创行修筑,亦不须大段添屯兵马防守。
止乞从本司相度,临时于诸将下及城寨那移本路土兵六百人,更权那移东兵三百人相兼防守。
仍乞候招刺汉蕃弓箭手及六七百人,即渐次减那东兵三百人,却归元差去处,其费颇省,为利甚大。
又勘会废安疆寨,若复兴筑,则边面东西始与鄜延德靖寨、本路东谷寨相照齐一,旧日弓箭手见今散在荔原堡、大顺城、柔远寨等处,其安疆四面原隰饶衍,人所乐居,只可令复旧业,有不存者,量加招募,易为安辑。
其战守人兵,亦依旧权那移第三将副一员,带领旧日所定人马驻劄,那移东兵三百人充守禦
其那移东兵,候边事息日,却那差土兵抵替归营。
盖今日所使防戍正兵及弓箭手,多是曾经在彼之人,地利土风,皆所便习,与创置之处利害相远。
又所遣将兵防拓支费须观贼马近远事势,今且以六将人马为率,若贼势不至重厚,只销三将人马,其城寨了日,合贮钱粮,只是近里趱出人马,更不计会。
胡立方墓铭咸淳二年二月 宋末元初 · 车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四、《赤城后集》卷一九
友人胡立方讳常台州黄岩人
曾祖磻锡,父升。
予向年仅能一见勿庵范先生,不再进而隔世。
后知谷口郑公隐居有趣遇,抵邑必求之。
先祖旧有屋于西桥之南巷,与立方邻。
谷口访予,必访立方,予始知立方
一日,谷口同往,纵观所藏古刻名书,遂见勿庵《思斋说》,言语甚至。
于是始交立方
思斋者,立方所名斋也。
立方长予八岁,予兄事之。
立方尤执谦,三二十年未尝一语慢亵,真所谓久而敬者。
手编诸子史、胡氏《春秋》、黄氏《仪礼》、方氏《记》等书,无虑四十巨册,予恨心粗不能也。
尝爱其汇聚《朱文公语录》,其分门寡,其联属者不殊,使人从容探讨。
而闽蜀所刊大快后生,虽工无益。
杜清献公亦以为然。
初,立方幽居久,琴书自娱,虽在市廛,一步不户外。
实翁王公华甫新昌,与吾邑马起伯、善伯多谈立方
实翁黄岩,亲访其闾,叩以政事得失。
石窗洪公穮继之,礼待尤厚。
二公善政,立方之助居多。
然自是不得闭关矣。
实翁守台,数致之。
星渚赵公景纬与洪公共居天目山,讯黄岩士友,及来守,又致之。
逮徐公宗臣尝与星渚同在讲筵,又知立方
立方虽少出,而有问未尝不告。
一日论折米钱,吏人固争。
立方王使君故事,徐公喜,减三之一。
天子锡恩台士,使尽赴春官,悉由郡贡。
徐公曰:「若思斋,不可浼之」。
其相重如此。
壬子癸丑间得飧泄,试药久不效,绵绵十有馀年,遂炼朱砂,养火三月,煮台附吞之。
喉舌不利,医者谓上壅,大进凉药。
泄甚,胃不受食,六脉如吹绵,再造朱砂,死矣。
前数日与赵良夫别,后事悉以属焉。
遂作书别予,并属铭墓。
惊往省之,神气俨然。
予尝疑《大学》末章错简,尚记奋语相问,予归有书复予书,又复徐公书。
遂属纩,咸淳乙丑十月十六日也。
星渚嘉兴,闻之惊曰:「哀哉斯人,失此直谅多闻之友矣」。
年六十有四。
夫人郑氏名巽,号巽斋,有妇道,门内不闻声,先公十年卒。
子二人,长汝为,既冠且娶,立方始再得子,命鞠于兄嫂,他日以父母之恩事之,遂名似孙。
立方先葬夫人于灵云山,今汝为将以明年春二月甲申奉柩往葬,先期来取铭。
立方恬静好修,亲扫户庭,一唾不委于地,几案光洁如洗,书籍图画端正完整,若手未触。
观书端坐,未尝行动挟携。
通达世故,有规模,诸公问政,阴及及物者甚众。
日中所为事,一一簿而记之。
义气慷慨,与人交有终始,坚如金石。
其书《戛釜吟》三卷,《朱子汇语》十卷,皆予序。
铭曰:
穷约命也,独善分也。
既穷奚及物也?
其所前日闭关之乐乎!
悲夫!
彦和河州司户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石渠宝笈续编、《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二、《六艺之一录》卷三九四、《宋人法书》第二册
之奇启:辱书,承比来体履佳悆。
远宦枹罕,想难于行计也。
往使陕右,乃所尝到。
一味只有□人与兵马,便可心习帅才也,呵呵!
承国门尝见访,非谕及则不知也。
方暄,自爱自爱!
不宣。
之奇顿首彦和河州司户
二月二十日
指南录后序1276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五、《文山全集》卷一三《指南录》卷首 创作地点: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脩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馀庆献谄于后。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馀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经北舰十馀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
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通州,几以不纳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
付之度外矣。
呜呼!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
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
海道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馀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赖天之灵,宗庙之福,脩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杂帖 其四十八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六
二月廿日羲之顿首,二旬期等小祥日近,伤悼深至,切割心情,奈何奈何!
近得告为慰,力及数字,王羲之
杂帖 其六十五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六
二月廿日羲之(阙),不可言,得六日告,为慰。
寒,想各安善,司马与无还问,耿耿。
仆可耳,力不具,王羲之白。
百蛊将军显灵碑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晋文
将军姓伊氏讳益,字隤岂攴,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者也。
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堂庙,永康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赞示后贤(《水经·洛水》注)
居养院展限居养诏政和五年二月十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六(第六册第五八六七页)
居养院见居养居,合止此月二十日住罢,可更展限。
陈府君并夫人何氏墓志铭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五、《洺水集》卷一四
某顷年两至秋浦,般礴紫微山上,见其水光山晖,联岚接霭,为江左奇观。
窃意其间必多育德人才士,今读陈府君之行述,不诬也。
君讳玑,字天受,系出于妫。
国朝宝元间大理寺丞昱出守池阳,爱秀山玉镜之胜,遂居焉,今二百年矣。
曾祖畸、祖彦贤,世以孝义闻,遂为望族。
父大政,故修职郎,调鄱阳司户,雅淡不仕。
母钱氏孺人
君禀初明悟,自幼不凡,从乡先生游,秀出侪辈,累试辄左,遂无复仕进意。
笃志事亲,承颜养志。
父殁,居丧尽哀,送终尽礼。
母年高,谨事益力。
平居恂恂,待人平恕,犯者不校,里中嚚讼多晓化之。
岁丙寅,边陲绎骚,君谓县令曰:「防江本以卫民,今久于妨农,反摇根本」。
令听其言,请于台府丞,散所调,俾得安业,人知所自,莫不感悦。
乙亥岁大歉,于是悉发所储,减直出粜,贫者施之,人赖全活。
遣其子梦高游上庠,交天下士,以讲贯义理、涵养气质为先,不止为科举而已。
丙子秋,梦高预乡荐,次年进士第,调祁门尉
归拜重闱,双亲绿发,莫不荣之,而君慈训益严,戒以少年登科,当急培厚德业,为盛时伟器。
幼子梦㢸亦登名天府
梦高之官,以迎侍为请,君曰:「汝大母年将八帙,岂堪远游」?
乃举明道语,谓:「一命之士苟存心爱人,亦必有以及物。
汝能洁己奉公,一意爱人,吾虽家食,犹禄养也」。
高遂奉母以行,职业脩明,荐剡交上。
君襟度笃实,趣识融明,年未五十,息念世纷,不问家事,日侍母慈,从容往来宗姻间,以为亲乐。
一日同室有郁攸之变,金帛钱谷未免有乘时攫取者,君曰:「非偶然也。
物傥来耳,不归于盗则燬于火,吾岂复以此累人邪」?
人服其识量。
丁亥春,遽婴夙恙。
一日呼二子告之曰:「生死常理,生既无慊,死亦何悲」?
乃奄然而逝,盖平日所养深厚如此。
得年五十有七,宝庆三年二月二十有二日也。
梦高、梦㢸乃以是年九月三十日窆于留田之原。
女一人,适乡贡进士乔奇。
孙二人,敬学、敏学。
孙女二人,尚幼。
家法整整,庆源深长,皆君一念之造也。
娶何氏,奉槃帨滫瀡者越三十年,如一朝夕。
司户既世,事姑钱夫人尤谨。
岁在乙酉,夫人病革,适恭人暴苦肿疡,家人危之,方且力疾,榻前日奉汤液,或勉以少佚,则曰:「姑病未愈,遑恤我躬」。
纯孝一念,发于天性。
舅姑既殁,岁时奉祠藻必亲。
至于睦娣姒,厚姻傥,抚孤幼,表里协比,曾无间言。
其爱子也,不事姑息,曰慈母多败子,当择严师教之。
梦高尉祁门祁门居万山间,俗以椎牛为常,恭人恻然谓梦高曰:「牛为耕稼之资,法严盗杀之禁,汝能晓以利害,使知避就,亦奉职之一端也」。
于是严为禁戢,祁俗一变。
辛卯元日东朝介寿,拜锡类之恩,梦高授常德推幕。
骎骎瓜戍,忽命二子周行庭户所寓瀹茗曰:「吾年已老,婚嫁已毕,生平无憾矣。
汝父讳日将临,吾当相从于地下矣」。
二子惊,请所以,曰:「吾昨梦朱衣二女驾云軿相召,恐不复久于人间」。
又曰:「生死常理耳」。
府君之讳,翼日果逝,实绍定六年二月廿四日也。
留田之窆,亦既久矣,乃嘉熙庚子之岁,其孤以显谟叶公府君之行,及婿乔君述夫人之懿,而谒铭于予。
予嘉其为亲之意,久益卷卷也,乃为之铭曰:
九华列笔,下横秋浦
笔禅其秀,浦大其宇。
英英其华,君寔开之。
绵绵其基,君实培之。
始于事亲,终于及物。
仁至义尽,不孝不忒。
成德达才,教风周普。
载观其子,益知其父。
留田松柏,参天其青。
天上玺书,照石麒麟。
施俊卿墓碣嘉定元年十二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七、《漫塘集》卷三二
君讳世英字俊卿,居句容
祖璿、祖道、父泾,皆有隐德。
淳熙锡类,祖尝授迪功郎
君业进士,病乡举员隘,以助边补将仕郎
淮东总领闻其,俾摄丞幕下,檄至不就。
嘉定改元二月庚申,以疾卒,得年四十有五。
配巫氏,故签书秘院之曾孙。
弟惠与嗣子宗旦、宗儒,将以其年十有二月壬午葬君于县之来苏乡倪塘山之原,列公行事以书求志,比三往反不惮。
昔余先君与君有识面之旧,先君之葬,不远百里来会,余虽拙于文,义不得辞。
君之行事,如劝分则率先,置产则增价,平籴以惠乡井,甓道以便往来,贷缗钱族子而不责偿,给槥椟流民而不受直,余虽不能详知,然以君之志尚观之其信,而余之雅爱君者不在是也。
兄弟天伦,拟于手足,世衰道丧,或疾视如仇雠,尤于富家见之。
君蚤失怙恃,终其世,兄弟财不分。
今观君拜疏吁天,祈减己算以延伯兄之寿,厚资送女,不慕名阀而续女兄之好,又欲广室庐以聚居,情义隐然,使人爱叹,知世俗分财之议,盖君所不忍闻,而尚忍行之!
推是心也以往,则君之进特未可量,而遂止此,可哀也已。
书感1206年3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疋马曾为塞上游,东归几见剡川
故城废市古今叹,断角残钟朝暮愁。
尺寸无功真碌碌,耄期未死转悠悠。
阿奴尚喜强人意,三日于菟气食牛(自注:开孙以二月二十日拿晬盘。)
到国门奏状1136年2月24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一、《梁溪集》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右,臣近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已降指挥李某召赴行在,令臣疾速前来。
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国门讫。
伏望圣慈降旨閤门,依元降指挥,令臣不隔班先次上殿奏事。
辞免知潭州奏状1139年2月20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二、《梁溪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右,臣今月二十日尚书省劄子,二月八日三省同奉圣旨,差臣知潭州
臣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伏念臣受材谫薄,赋分奇穷。
误被使令,荐更方面,无丝发之功以报殊遇,有丘山之咎以致烦言。
闲废以来,岁月未久,遽蒙抆拭,复畀籓维,自顾何人,可以当此!
湖湘之重地,乃东南之上流,兵火之馀,寇盗未靖,师帅之选,授受惟难。
如臣忧患馀生,疾疢交作,血气凋零,精力弗强。
自藏寂寞之滨,尚嗟衰瘁;
傥膺繁剧之寄,必致颠隮。
伏望圣慈垂情旧物,怜驽马之已老,哀倦翮之屡伤,特降俞音,收回成命,使遂安于丘壑,庶或保于桑榆。
仰报大恩,愿期他日。
上圆丘合祭六议劄子1093年2月2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一、全宋文卷一八八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一、《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一二(第一册第四四五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五、《黄氏日钞》卷六二、《文献通考》卷七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右编》卷三四、《文编》卷一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七二、《三续古文奇赏》卷八、《经世八编》卷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六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八年三月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劄子奏。
臣伏见九月二十二日诏书节文,俟郊礼毕,集官详议祠皇地祇事,及郊祀之岁庙飨典礼闻奏者。
臣恭睹陛下近者至日亲祀郊庙,神祇飨答,实蒙休应,然则圆丘合祭,允当天地之心,不宜复有改更。
臣窃惟议者欲变祖宗之旧,圆丘祀天而不祀地,不过以谓冬至祀天于南郊,阳时阳位也,夏至祀地于北郊,阴时阴位也,以类求神,则阳时阳位,不可以求阴也。
是大不然。
冬至南郊,既祀上帝,则天地百神莫不从也。
古者秋分夕月于西郊,亦可谓阴位矣,至于从祀上帝,则以冬至而祀月于南郊,议者不以为疑,今皇地祇亦从上帝而合祭于圆丘,独以为不可,则过矣。
《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舜之受禅也,自上帝六宗山川群神,莫不毕告,而独不告地祇,岂有此理哉?
武王克商,庚戌,柴望。
柴,祭上帝也。
望,祭山川也。
一日之间,自上帝而及山川,必无南北郊之别也。
而独略地祗,岂有此理哉?
臣以知古者祀上帝则并祀地祇矣。
何以明之?
《诗》之序曰:「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此乃合祭天地,经之明文,而说者乃以比之丰年秋冬报也,曰:「秋冬各报,而皆歌《丰年》,则天地各祀,而皆歌《昊天有成命》也」。
是大不然。
《丰年》之诗曰:「丰年多,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歌于可也,歌于亦可也。
《昊天有成命》之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终篇言天而不及地。
颂,所以告神明也,未有歌其所不祭,祭其所不歌也。
今祭地于北郊,歌天而不歌地,岂有此理也?
臣以此知周之世,祀上帝则地祇在焉。
歌天而不歌地,所以尊上帝。
故其序曰:「郊祀天地也」。
《春秋》书:「不郊,犹三望」。
《左氏传》曰:「望,郊之细也」。
说者曰:「三望,太山、河、海」。
或曰:「淮、海、岱也」。
又或曰:「分野之星及山川也。
鲁,诸侯也,故郊之细,及其分野山川而已」。
周有天下,则郊之细,独不及五岳四渎乎?
岳、渎犹得从祀,而地祇独不得合祭乎?
秦燔诗书,经籍散亡,学者各以意推类而已。
王、郑、贾、服之流,未必皆得其真。
臣以《诗》、《书》、《春秋》考之,则天地合祭久矣。
议者乃谓合祭天地,始于王莽,以为不足法。
臣窃谓礼当论其是非,不当以人废。
光武皇帝,亲诛者也,尚采用元始合祭故事。
谨按《后汉书·祭祀志》:「建武二年,初制郊兆于洛阳
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
此则汉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
又按《水经注》:「伊水东北至洛阳县圆丘东,大魏郊天之所,准汉故事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
此则魏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
唐睿宗将有事于南郊,贾曾议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夏后氏黄帝而郊鲧,郊之与庙,皆有禘,禘于庙,则祖宗合食于太祖,禘于郊,则地祇群望皆合祭于圆丘。
以始祖配享,盖有事祭,非常祀也。
《三辅故事》:祭于圆丘,上帝后土位皆南面」。
则汉尝合祭矣。
褚无量、郭山恽等皆以言为然。
明皇天宝元年二月敕曰:「凡所祠享,必在躬亲,朕不亲祭,礼将有阙,其皇地祇宜于南郊合祭」。
是月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自后有事于圆丘,皆合祭。
此则唐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
今议者欲冬至祀天,夏至祀地,盖以为用周礼也。
臣请言周礼与今礼之别。
古者一岁祀天者三,明堂飨帝者一,四时迎气者五,祭地者二,飨宗庙者四,凡此十五者,皆天子亲祭也。
而又朝日夕月四望山川社稷五祀及群小祀之类,亦皆亲祭,此周祀也。
太祖皇帝受天眷命,肇造宋室,建隆初郊,先飨宗庙,郊祀天地。
真宗以来,三岁一郊,必先有事景灵,遍飨太庙,乃祀天地。
此国朝之礼也。
夫周之礼,亲祭如彼其多,而岁行之不以为难,今之礼,亲祭如此其少,而三岁一行,不以为易,其故何也?
古者天子出入,仪物不繁,兵卫甚简,用财有节,而宗庙在大门之内,朝诸侯,出爵赏,必于太庙,不止时祭而已,天子所治,不过王畿千里,唯以斋祭礼乐为政事,能守此,则天下服矣,是故岁岁行之,率以为常。
至于后世,海内为一,四方万里,皆听命于上,机务之繁,亿万倍于古,日力有不能给。
自秦汉以来,天子仪物,日以滋多,有加无损,以至于今,非复如古之简易也。
今所行皆非周礼。
三年一郊,非周礼也。
先郊二日而告原庙,一日而祭太庙,非周礼也。
郊而肆赦,非周礼也。
优赏诸军,非周礼也。
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荫补亲属,非周礼也。
宰相宗室以下至百官,皆有赐赉,非周礼也。
此皆不改,而独于地祇,则曰周礼不当祭于圆丘,此何义也?
议者必曰:「今之寒暑,与古无异,而宣王薄伐猃狁,六月出师,则夏至之日,何为不可祭乎」?
臣将应之曰:「舜一岁而巡四岳,五月方暑,而南至衡山十一月方寒,而北至常山,亦今之寒暑也,后世人主能行之乎?
周所以十二岁一巡者,唯不能如舜也。
夫周已不能行舜之礼,而谓今可以行周之礼乎?
天之寒暑虽同,而礼之繁简则异。
是以有虞氏之礼,商有所不能行,商之礼,周有所不能用。
时不同故也。
宣王六月出师,驱逐猃狁,盖非得已。
吉父为将,王不亲行也。
今欲定一代之礼,为三岁常行之法,岂可以六月出师为比乎」?
议者必又曰:「夏至不能行礼,则遣官摄祭祀,亦有故事」。
此非臣之所知也。
《周礼·大宗伯》:「若王不与则摄位」。
郑氏注曰:「王有故,则代行其祭事」。
贾公彦疏曰:「有故,谓王有疾及哀惨皆是也」。
然则摄事安吉之礼也。
后世人主,不能岁岁亲祭,故命有司行事,其所从来久矣。
若亲郊之岁,遣官摄事,是无故而用有故之礼也。
议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臣将应之曰:「古者以亲郊为常礼,故无繁文。
今世以亲郊为大礼,则繁文有不能省也。
若帷城幔屋,盛夏则有风雨之虞,陛下自宫入庙出郊,冠通天,乘大辂,日中而舍,百官卫兵,暴露于道,铠甲具装,人马喘汗,皆非夏至所能堪也。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不可偏也。
事天则备,事地则简,是于父母有隆杀也。
岂得以为繁文末节而一切欲省去乎?
国家养兵,异于前世,自唐之时,未有军赏,犹不能岁岁亲祠,天子出郊,兵卫不可简省,大辂一动,必有赏给。
今三年一郊,倾竭帑藏,犹恐不足,郊赉之外,岂可复加?
若一年再赏,国力将何以给;
分而与之,人情岂不失望」!
议者必又曰:「三年一祀天,又三年一祭地」。
此又非臣之所知也。
三年一郊,已为疏阔,若独祭地而不祭天,是因事地而愈疏于事天,自古未有六年一祀天者,如此则典礼愈坏,欲复古而背古益远,神祇必不顾飨,非所以为礼也。
议者必又曰:「当郊之岁,以十月神州之祭,易夏至方泽之祀,则可以免方暑举事之患」。
此又非臣之所知也。
夫所以议此者,为欲举从周礼也。
今以十月夏至,以神州代方泽,不知此周礼之经耶,抑变礼之权耶?
若变礼从权而可,则合祭圆丘,何独不可。
十月亲祭地,十一月亲祭天,先地后天,古无是礼。
而一岁再郊,军国劳费之患,尚未免也。
议者必又曰:「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于方泽,上不亲郊而通爟火,天子于禁中望祀」。
此又非臣之所知也。
《书》之望秩,《周礼》之四望,《春秋》之三望,皆谓山川在境内而不在四郊者,故远望而祭也。
今所在之处,俛则见地,而云望祭,是为京师不见地乎?
此六议者,合祭可否之决也。
夫汉之郊礼,尤与古戾,唐亦不能如古,本朝祖宗钦崇祭祀,儒臣礼官,讲求损益,非不知圆丘方泽皆亲祭之为是也。
盖以时不可行,是故参酌古今,上合典礼,下合时宜,较其所得,已多于汉、唐矣。
天地宗庙之祭,皆当岁遍,今不能岁遍,是故遍于三年当郊之岁。
又不能于一岁之中,再举大礼,是故遍于三日
此皆因时制宜,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今并祀不失亲祭,而北郊则必不能亲往,二者孰为重乎?
若一年再郊,而遣官摄事,是长不亲事地也。
三年间郊,当行郊地之岁,而暑雨不可亲行,遣官摄事,则是天地皆不亲祭也。
夫分祀天地,决非今世之所能行。
议者不过欲于当郊之岁,祀天地宗庙,分而为三耳。
分而为三,有三不可。
夏至之日,不可以动大众、举大礼,一也。
军赏不可复加,二也。
自有国以来,天地宗庙,唯飨此祭,累圣相承,唯用此礼,此乃神祇所歆,祖宗所安,不可轻动,动之则有吉凶祸福,不可不虑,三也。
凡此三者,臣熟计之,无一可行之理。
伏请从旧为便。
西汉之衰,元帝纳贡之言,毁宗庙。
成帝丞相衡之议,改郊位。
皆有殃咎,著于史策,往鉴甚明,可为寒心。
伏望陛下详览臣此章,则知合祭天地,乃是古今正礼,本非权宜
不独初郊之岁,所当施行,实为无穷不刊之典。
愿陛下谨守太祖建隆神宗熙宁之礼,无更改易郊祀庙飨,以敉宁上下神祇。
仍乞下臣此章,付有司集议,如有异论,即须画一,解破臣所陈六议,使皆屈伏,上合周礼,下不为当今军国之患。
不可但执周礼,更不论当今可与不可施行。
所贵严祀大典,早以时定。
取进止。
〔贴黄〕唐制,将有事于南郊,则先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亦如今礼,先二日告原庙,先一日享太庙,然议者或亦以为非三代之礼。
臣谨按:武王克商,丁未,祀周庙,庚戌,柴望,相去三日。
则先庙后郊,亦三代之礼也。
程正辅(六八)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四
河源事,上下缪悠而已。
有一信𥯃并书,欲附至子由处,辄以上干,然不须专差人,但与寻便附达,或转托洪、吉间相识达之。
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合等。
他是二月二十日生,得前此到为佳也。
不罪不罪!
大唐尚书右仆射司徒申文献公茔兆记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盖闻高阳洪冑。响振虞庭。
高□馀□光(阙九字)粤□□献公□公讳俭。字士廉(阙十一字)
灵命□河□壤咸树懿□□玉□金宠隆磐石。酆郇鲁卫并□□□□风□□□□□□济于皇谍。
亦既昭于史册。此可略□言焉。
曾祖翻□□□□□尉□黄钺□尚书事□清河□□□□□武(阙九字)躬□拥树□□□□密□英雄道济□□实□宣力祖□尚书令太尉□□□□畿大都督太宰假黄钺清河昭武王(阙三十四字)搢绅□羲□□长□□□封域是以□□懋绩遗响被于云□史书休范□烈□于典册。父劢。
袭爵清河王。改封乐安□州(阙三十字)归于□禽喻炎汉□宗□□□兴于郢客。
既而□台覆构。紫□生□八□□□一门养素。
□嘉懿德。礼越箕微。
帝念惟良。□□□□公□厥□□□□□之(阙八字)液之(阙十五字)问学靡常师。
驰骋□流。因心而□合。
翱翔六艺。寓目以研几。
□□□□□□溪而□解精通庙略。望鬼谷以心期。
辨激箫(阙十九字)(阙十三字)素里□□□人□祖□□□□□中书侍郎薛道衡□□张左莫不闻风扼腕。申以志□之交。
承闲载酒。服其□□之义。
虽复□□之□□石(阙二十六字)敬从□贡(阙七字)郎奏太子舍人事若夫□云游雾。□渐陆以高骧。
拂日摩霄。□尺木而为本。
(阙一字)璞□心(阙二十三字)(阙十三字)生□服□□□□马氏(阙十二字)于公雅量□□□□□□于时□庭遐阻。鲸鲵孔炽。
潇湘□□枭獍(阙十一字)(阙十九字)大唐握符创历。革命受昌。
来苏之(阙三十三字)(阙七字)阳之□□□□少芒□之□尚□桴鼓以公为□□司马□大将军□奉之牧即文皇帝也。神武开基。
风云感□庶□人(阙十六字)哲之(阙十二字)得□□□□□襟若□□□□□如投水故以润色□造发潜机□□横□□光赞□□□德晖于乐善。若斯而已。
□□会□伊始□□□□□□太宗入备前星。引为右庶子
俄而紫宸(阙十四字)射之清赏□□□□□□明储旧邦之命。惟(阙七字)即以其□进拜□□封义□郡公邑□□户真□□□赋□百户丰貂缛礼。
发天枢之荣曜。桓圭分器。
□□□之□□□□勋□□□□□□皋薄俗解佩□□章华□□剽□□□□通夷□□带□□之□地接蛮陬□□□□之□变其流荡必□仁□是□□公□安□广高循五督府四十八州诸军事□州大都督(阙十八字)以□□□□□□华阳又命公□□州大都督府长史。进位左光禄□□□□帝□居□□阳为□□□□华锡赵□宪总其藩条□之□寄允□□举既而□□□□公(阙九字)驰于剑栈开黉设□□化□于□讴□□□国鸣弦□绝□心之□□□险□□复发□之□寻进封许国□□□尚书激浊扬清。
别□流之泾渭。升真黜伪。
区三端之□□遂使朝□□服野(阙七字)由兹尽□多士□□□□□咏又以□□之道。义在澄源。
收实□宜□□□□请□□□□诏从焉。于是□□□□发明优劣□量世系考正高卑。
不失锱铢。等□衡于(阙十三字)定嘉□称为大唐□□□□□□卷诏颁四海。
帝畴乃庸。加□特进上柱国
改封申国公。□□□州刺史□□□如故。
□□□□继世□□□□□体国□义□□遵□□师□之(阙十一字)邱□□□□之(阙十一字)帝高其志。竟不违之。
俄升为尚书右仆射(阙十字)。耀□流空(阙九字)之□极宸□于是曾□进□开府(阙十字)绿□□□论□甲第黄(阙九字)赐机礼及□车□止之仪抚落□而□感(阙二十九字)情频抗广德之□□□□□之□□□□停□务依旧犹总(阙七字)著文思博要。
于是包含七略。□□□□弟(阙十一字)怀□□就望海□测其(阙八字)详其际合□二百卷上□延□□□幸□阳□□□太傅公□今上(阙八字)之道内尽家人之□每旦□朝必□优礼凡□断□咸事□□□□□案□□□机及□□□□储□□□公□□并州□□劳发□□降□□□疾私庭□□京师□留□□中使络绎。
相望道路。手诏纷纶。
慇勤旦夕。从幸灵武
益增(阙十字)(阙十五字)天慈临诀。□死对□□□□怀□□□欷还宫辍膳。
悲不自胜。□以贞观廿一年正□五日。
薨于正寝。中使还□清□出宫(阙十四字)不念□□□□司徒□□□劳圣体。
驰谒道次。□□□事□□□之方□□□望庐□□□□□□乃命□进太子詹事英国公绩持节□赠司徒使持节(阙十七字)献公□□□□有□□及夫人鲜于□□陪葬于□□□班剑□□□□鼓吹凶事所须。
□令官给。即以其年二月廿□□□□于九嵏山之南趾。
墓而不坟(阙二十字)。之路□□□□□太宗亲御城楼。
俯临□□灵□灭影(阙十六字)胜□敕□□□□许敬宗□□慰问喻□节□□□□□□手敕公□司徒□□□卿□风□□□□情□观□行何可堪处恩深□□润□□□□绪(阙十六字)命□□配享太宗庭。洎于允子绍封□□□户(阙十七字)秀□容可法贞□若神下笔敷□皆为警策兴□□论尽□精微□以□□□□理□□□兰薰玉润。
天义□于□贤推信敷仁。□道浃于□子知少之□□灵(阙二十字)辐凑(阙八字)第如芝室望仙舟而不□□彼□霄(阙七字)其朱紫洎□□□在运物□相求□□□□郁□时栋□钧始播□为(阙二十一字)于□□检身能□利物斯□在□□□推恩乃□□□□之化□□露之□沾通夷夏之情。
若条风□必□加以义方□□□□□之观乔宅相外融。追何□之酷似。
于是(阙十一字)公□私□□酌□模楷可谓□□□德国□人□者焉。及税驾东川
撤悬西□太宗顾瞻台耀。想托□而究□流□云台(阙十四字)丰碑□□之□将□□□□密之痛爻象之□□焕遽迫晏驾之□小□履□面承恩旨。
刻肌刻骨。悲□□之□□□□□心□家声之莫纪。
窃惟□阳沈彩。□□□□继(阙十三字)斯义弗□□碑是用□琬□□□□茔兆而已。
怀素自序帖绍兴二年 宋 · 蒋璨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赵氏铁网珊瑚》卷一、《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八、光绪《零陵县志》卷一三
辨老方艰难时,流离转徙江湖间,犹能致意于此,可见志尚。
又获观伯考少师品题,并以嘉叹。
绍兴二年仲春廿日阳羡蒋璨
唐允从论青苗1100年2月20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二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儋耳进士黎子云言:城北十五里许,有唐村
唐氏之老曰允从者,年七十馀,问子云言:「宰相何苦以青苗钱困我,于官有益乎」?
子云答曰:「官患民贫富不均,富者逐什一,日益富,贫者取倍称,至鬻田质口不能偿,故为是法以均之」。
允从笑曰:「贫富之不齐,自古已然,虽天工不能齐也。
子欲齐之乎?
民之有贫富,犹器用之有厚薄也。
子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先穴矣」。
元符三年二月二十日子云过余言此。
负薪能谈王道,政谓允从辈耶?
第二劄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四、《复斋集》卷六
右,某于二月二十日,具状辞免直秘阁恩命,三月廿六日,准尚书省劄子,备奉圣旨不允。
某闻命震惊,罔知所措,愚衷未罄,敢惮控陈。
伏念某赋分绵薄,福过灾生,顷因疾病,力辞荣宠,祠禄之请,诚非素心。
仰荷圣恩,曲从所欲,无功坐蠹,已极叨踰,强颜拜命,不胜陨越。
中秘清职,实出异除,若匪名流,不容轻畀。
如某何人,岂应滥厕!
自惟官卑不当屡渎,兼比年辞逊,频犯天威,今来不敢茍具辞免,欲乞朝廷特赐敷奏,容某它时疾势痊安,择日祗受,庶几缓死,实更生。
十八大阿罗汉颂(有跋)1099年4月1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二○、《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六一、《八代文钞》第二九册、《东坡禅喜集》卷一、康熙《禺峡山志》卷二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蜀金水张氏,画十八大阿罗汉。
轼谪居儋耳,得之民间。
海南荒陋,不类人世,此画何自至哉!
久逃空谷,如见师友,乃命过躬易其装标,设灯涂香果以礼之。
张氏以画罗汉有名唐末,盖世擅其艺。
成都僧敏行,其玄孙也,梵相奇古,学术渊博,人皆曰:「此罗汉化生其家也」。
轼外祖父程公,少时游京师,还,遇蜀乱,绝粮不能归,困卧旅舍。
有僧十六人往见之,曰:「我,公之邑人也」。
各以钱二百贷之,公以是得归,竟不知僧所在。
公曰:「此阿罗汉也」。
岁设大供四。
公年九十,凡设二百馀供。
今轼虽不亲睹至人,而困厄九死之馀,鸟言卉服之间,获此奇胜,岂非希阔之遇也哉?
乃各即其体像,而穷其思致,以为之颂。
第一尊者,结跏正坐,蛮奴侧立。
有鬼使者,稽颡于前,侍者取其书通之。
颂曰:
月明星稀,孰在孰亡。
煌煌东方,惟有启明。
咨尔上座,及阿阇黎
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第二尊者,合掌趺坐,蛮奴捧牍于前。
老人发之,中有琉璃器,贮舍利十数。
颂曰:
佛无灭生,通塞在人。
墙壁瓦砾,谁非法身。
尊者歛手,不起于坐。
示有敬耳,起心则那。
第三尊者,抹乌木养和,正坐。
下有白沐猴献果,侍者执盘受之
颂曰:
我非标人,人莫吾识。
是雪衣者,岂具眼只。
方食知献,何愧于猿。
为语柳子,勿憎王孙。
第四尊者,侧坐,屈三指答胡人之问。
下有蛮奴捧函,童子戏捕龟者。
颂曰:
彼问云何,计数以对。
为三为七,莫有知者。
雷动风行,屈信指间。
汝观明月,在我指端。
第五尊者,临渊涛,抱膝而坐。
神女出水中,蛮奴受其书。
颂曰:
形与道一,道无不在。
天宫鬼府,奚往而碍。
婉彼奇女,跃于涛泷。
神马居舆,摄衣从之。
第六尊者,右手支颐,左手拊稚师子。
顾视侍者,择瓜而剖之。
颂曰:
手拊雏猊,目视瓜献。
甘芳之意,若达于面。
六尘并入,心亦遍知。
即此知者,为大摩尼。
第七尊者,临水侧坐。
在龙出焉,吐珠其手中。
胡人持短锡杖,蛮奴捧钵而立。
颂曰:
以道眼,为传法宗
尔以愿力,为护法龙。
道成愿满,见佛不怍。
尽取玉函,以畀思邈。
第八尊者,抱膝而坐,加肘其上。
侍者汲水过前,有神人涌出于地,捧槃献宝。
颂曰:
尔以舍来,我以慈受
各获其心,宝则谁有。
视我如尔,取与则同。
我尔福德,如四方空。
第九尊者,食已襆钵,持数珠,诵咒而坐。
下有童子,构火具,又有埋筒注水莲池中者。
颂曰:
饭食巳异,襆钵而坐。
童子茗供,吹籥发火。
我作佛事,渊乎妙哉。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十尊者,执经正坐。
有仙人侍女焚香于前。
颂曰:
飞仙玉洁,侍女云眇。
稽首炷香,敢问至道。
我道大同,有觉无修。
岂不长生,非我所求。
第十一尊者,趺坐焚香。
侍者拱手,胡人捧函而立。
颂曰:
前圣后圣,相喻以言。
口如布谷,而意莫传。
鼻观寂如,诸根自例。
孰知此香,一炷千偈。
第十二尊者,正坐入定枯木中。
其神腾出于上,有大蟒出其下。
颂曰:
默坐者形,空飞者神。
二俱非是,孰为此身?
佛子何为,怀毒不已。
愿解此相,问谁缚尔。
第十三尊者,倚杖垂足侧坐。
侍者捧函而立,有虎过前,有童子怖匿而窃窥之。
颂曰:
是与我同,不噬其妃。
一念之差,堕此髬髵。
导师悲悯,为尔颦叹。
以尔猛烈,复性不难。
第十四尊者,持铃杵,正坐诵咒。
侍者整衣于右,胡人横短锡跪坐于左。
有虬一角,若仰诉者。
颂曰:
彼髯而虬,长跪自言。
特角亦来,身移怨存。
无言音,诵无说法。
风止火灭,无相仇者。
第十五尊者,须眉皆白,袖手趺坐。
胡人拜伏于前,蛮奴手持拄杖,侍者合掌而立。
颂曰:
闻法最先,事佛亦久。
耄然众中,是大长老
薪水井臼,老矣不能。
摧伏魔军,不战而胜。
第十六尊者,横如意趺坐。
下有童子发香篆,侍者注水花盆中。
颂曰:
盆花浮红,篆烟缭青。
无问无答,如意自横。
点瑟既希,昭琴不鼓。
此间有曲,可歌可舞。
第十七尊者,临水侧坐,仰观飞鹤。
其一既下集矣,侍者以手拊之。
有童子提竹篮,取果实投水中。
颂曰:
引之浩茫,与鹤皆翔。
藏之幽深,与鱼皆沉。
大阿罗汉,入佛三昧。
俯仰之间,再拊海外。
第十八尊者,植拂支颐,瞪目而坐。
下有二童子,破石榴以献。
颂曰:
植拂支颐,寂然跏趺。
尊者所游,物之初耶。
闻之于佛,及吾子思
名不用处,是未发时。
灭度后,阎浮提众生刚狠自用,莫肯信入。
故诸贤圣皆隐不现,独以像设遗言,提引未悟,而峨眉五台卢山天台犹出光景变异,使人了然见之。
轼家藏十六罗汉像,每设茶供,则化为白乳,或凝为雪花桃李芍药,仅可指名。
或云:罗汉慈悲深重,急于接物,故多现神变。
傥其然乎?
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时修敬,遇夫妇生日,辄设供以祈年集福,并以前所作颂寄之。
子由二月二十日生,其妇德阳郡夫人史氏,以十一月十七日生。
是岁中元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