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创作日期
赐中外臣僚诏景德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宋会要辑稿》帝系九之五(第一册第一九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宋史记》卷三
朕司牧生民,讲求政典,言念代工之理,实资著位之臣。
咸服蝉联,并勤夙夜
固倾输于诚节,悉砥砺于廉隅。
恪奉教条,共康理道。
而有因循未革,习以为常,驰竞相沿,免而无耻,或攸司之旷废,或言事之诈欺。
宜颁申儆之文,用洽至公之化。
文武臣僚等各膺宠遇,宜在竭诚,凡所上章,故当无隐。
倘思尽瘁奉国,复何恤于人言;
岂必留中匿名,俾有伤于公礼
盖有爱憎是徇,善恶多诬,但欲潜惑于听聪,不愿显行于按覆,颇彰欺罔,深黩政经。
今后所上章疏,并须明具姓名,不得更乞留中。
如事干机密,朕即临时相度,自馀并付所司,依理施行。
又每因公事上殿,例有徼求,徒增躁竞之风,何助隆平之治?
今后或有时政得失,人民疾苦,刑狱冤滥,军马未便,事涉机密,即许上殿,寻常细务,并于閤门进状。
上殿劄子,即许径述事由,不必过为文饰。
倘或能除民弊,克利公家,即当旌此忠诚,别加甄赏。
又或于外庭显有闻见,倘云摭实,何惮明言。
多因对扬,密形口奏,别无文状可以研穷,朋比者为称,廉直者见谤,忠良受染,评黩为公,既暗昧以难明,必欺诬而潜肆,徒使有罪获免,非辜致疑。
今后或睹在京及外处官员政治有闻,公忠可举,意不掩善,欲达朝廷,及贪黩徇私,踰违昏昧,志思疾恶,心欲尽规,并仰明献封章,当行覆验。
虚实之际,赏罚攸存。
不得更因上殿,口有陈奏。
中书枢密院咸司政柄,共乂邦家,矧在公朝,宜崇治体,用符表率,以正彝伦。
今后如闻内外文武臣寮、使臣军校或公勤举职,清白检身,或不守廉隅,肆为踰滥,并令进拟,明述所因,或请奖谕甄陛,或请替移按验,庶叶至公之道,允成康济之功。
谏议大夫司谏正言,官参侍从,职奉箴规,既言责以在兹,且忠规而是竭,但怀缄默,尤属素尸。
自今睹朝廷过失、刑政不当,虽成命已行,而群情未协,并仰各上封章,直言利病。
至于考绩,当举旧规,即不得茍扇虚声,潜相朋附。
御史台纠察四方,肃正百辟。
台阁之内,无所不监;
王公以降,皆得举劾。
自今内外臣僚有灼然违犯、刑狱冤滥,并依旧典纠察弹奏。
倘能尽公忠不隳职业,当加擢用,以劝能官。
如是怀顾禄之心,绝绳违之志,既章选愞,必正简书。
或有应纠而不纠,不应纠而纠,令尚书都省弹举以闻。
王者稽古,盖思于俾乂;
先甲出令,用示于必行。
当九有之承平,乃百度之求理。
旌别淑慝,人也其时;
申明纪纲,行之在我。
咨尔缙绅之列,暨于钧轴之臣,各启乃心,奉若成宪,所宜遵禀,无冒宪章。
中外臣僚,体予深意。
禁进奉物不得销金线文绣诏大中祥符元年五月二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九九、《宋会要辑稿》舆服四之五(第二册第一七九六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九
朕肃膺大宝,慎守诒谋,思驯致于古风,冀日臻于景化。
节用经费,循法度以建中
端居穆清,屏纷华而弗御。
聿修俭德,以导化源
而穹昊眷怀,灵符昭锡。
载伸大中之道,宜师清净之风。
姑务身先,用张治本。
眷言宗室,爰洎寀僚,当取实以去华,庶上行而下效,逮诸执事,各谨攸司。
惟采章文物之名,载于仪职;
及宴会供帐之具,宣乎《礼》文。
盖朝范之所尊,贵国容之有耀,所宜如旧,用副式瞻。
自馀供须,并从节约。
其令有司除衮冕、仪仗、法服及宴会所设依旧外,其外朝及宫禁乘舆、服御、供帐,皇亲臣寮之家进奉物,并不得销金线文绣,有司所阙须创造,降诏依奏者,即许施行。
诸司不得起样进呈,仍令皇城使刘承圭龙图阁待制戚纶以进御物取进止。
其宴会陈设如重制造,亦不得遍地文绣。
庶成敦朴,渐复清纯,允符上帝之灵心,永奉混元之至宝。
仍令有司,录此诏赐亲王公主、诸亲家一本。
河州长吏与巡河使臣躬视堤岸诏天禧四年五月己卯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九(第八册第七五五○页)
应缘河州军,自今每岁令长吏等与巡河及本地使臣躬亲检视堤岸,当浚筑者,连署以闻,勿复减省功料,以图恩奖,违者重置其罪。
乞罢修京城庆历四年五月1044年5月29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余襄公奏议》卷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九、《九朝编年备要》卷一二、《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六、《历代名臣奏议》卷八一、《右编》卷七、《汴京遗迹志》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闻大臣建议,内有修京城、置府兵二事者。
伏以庙堂建论,天下具瞻,帝王言动,万世为法。
安危所系,举措非轻,事之几微,不可不谨。
难与虑始,人之常情。
臣愿陛下深思远虑,以安民为本。
臣请缕陈二事,望陛下择其可否。
臣闻西贼僭号之初,宋祁请修函谷关,此时关中动摇,谓朝廷弃关西而自守。
今无故而修京城,乃是舍天下之大,而为婴城自守之计,四方闻之,岂不动摇?
强弱之势,正在此矣。
无戎而城,《春秋》所讥,守在四夷,义不如此。
又前岁以边鄙之警,而河北诸路拣点乡兵,天下百万农夫,皆失其业,北敌慢书,亦随而至,乃是乡兵之利未集,而先致其害也。
况今北胡之赂既厚,西戎之好既讲,虽知信誓不可卒保,嗷嗷苍生,咸望帖泰,而都畿之下,先自扰之,根本不宁,四方何所望哉!
昔魏侯恃险,吴起以为失词;
宣王料民,山甫言其害政。
惟是二者,皆古今之所戒,而安危之所,愿陛下舍此二策,别议远图之术。
论马政脩之由人不在于地奏庆历四年1044年5月29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余襄公奏议》卷下、《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二、《大学衍义补》卷一二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睹国家自来于河东、陜西沿边等处估买蕃马,近自西贼不庭已来,买马数少,不足国用。
此盖中国久隳马政,不能蕃息,至于专仰戎狄之马,以成此弊。
臣窃按《诗》《书》已来中国养马蕃息故事,乃知不独出于戎狄也。
秦之先曰非子,居犬邱,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周孝王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
犬邱,今之始平
汧渭,今之陇州界也。
《周官》校人之职,春执驹以养血气,攻特以防蹄齧。
卫文公居河之湄,以建其国,而诗人歌之曰「騋牝三千」,不言牡而言牝,则牝为蕃息之本也。
卫则今之卫州也。
诗人又颂鲁僖公能遵伯禽之业,亦云「駉駉牡马」,今属兖州,左氏云:「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即今镇、定、并、代,皆其地也。
《月令》:「季春之月,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
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絷腾驹」。
亦秦人之马政也。
汉之太原,有家马厩,一厩万疋。
楼烦胡北,皆出名马,即今之并、岚、石、隰界也。
武帝出攻匈奴,官私马十四万疋,于汉之马,最为多矣。
唐以沙苑监,最为宜马,即今之同州也。
又案贞观至麟德,中国马四十万疋,开元中置七坊四十八监,半在秦陇绥银。
则知古来牧马之政,修之由人,不在于地。
臣切见今之同州太原已东,相、卫、邢、洺皆有马监,其馀州军牧地七百馀所。
伏乞特降敕旨,于群牧使副、都监、判官等内差一员,往监牧旧地,相度水草丰茂去处,拣择孳生堪牧养马,专差人员,牧于四远。
牧放一依《周官》《月令》之法,蕃息,别立赏罚,以明劝沮,庶几数年之后,马畜蕃盛。
谢擅止散青苗钱放罪表熙宁三年夏1070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四、《皇朝文鉴》卷六四、《宋四六选》卷九、《四六法海》卷三、《唐宋元名表》卷上之二、《文编》卷九、《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三六、嘉靖《青州府志》卷一八、雍正《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臣某言:今月二十九日,准中书劄子,以臣奏乞不俵秋料青苗钱事,奉圣旨,不合不听候朝廷指挥,擅行止散之罪,特与放免者。
有罪必诛,是为彝典;
原情以恕,特出深仁。
闻命惊惭,省躬涕泗。
臣某诚惶诚感。
伏念臣以一介之微贱,三圣之奖知。
宠禄既丰,初无报效,筋骸已惫,尚此迟徊。
曲蒙大度之并容,误委一方之寄任,职当抚俗,责在分忧。
方兹旰昃之劳心,岂敢因循而避事?
昨遇国家新建官司而主计,大商财利以均通。
分命出使之车,交驰于郡县;
悉发旧藏之镪,取息于民氓。
而臣方久苦于昏衰,初莫详其利害。
既已大諠于物议,始知不便于人情。
亦尝略陈众弊之三,冀补万分之一。
属再当于班给,顾已逼于会期,虽具奏陈,乃先擅止。
据兹专辄,合被谴呵。
岂谓伏蒙皇帝陛下深轸睿慈,俯矜朴拙,免从吏议,特贷刑章。
夫何草木之微,曲被乾坤之施。
臣敢不益思祗畏,更励操修?
戒小人之饰非,希君子之改过,冀图薄效,少答鸿私。
韩琦范仲淹乞赐召对事劄子庆历三年1043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自西鄙用兵以来,陛下圣心忧念,每有臣寮言及西事,必皆倾心听纳。
韩琦范仲淹久在陕西,备谙边事,是朝廷亲信委任之人。
况二臣才识不类常人,其所见所言之事,不同常式言事者,陛下最宜加意访问。
自二人到阙以来,只是逐日与两府随例上殿,呈奏寻常公事,外有机宜大处置事,并未闻有所建明,陛下亦未曾特赐召对,从容访问。
况今西事未和,边陲必有警急,兼风闻北虏见在凉甸与大臣议事,外边人心忧恐。
伏望陛下因无事之时,出御便殿,特召等从容访问,使其尽陈西边事宜合如何处置。
等数年在外,一旦归朝,必有所陈。
但陛下未赐召问,此二人亦不敢自请独见。
至和两府大臣,每有边防急事,或令非时召见聚议,或各令互述所见,或只召一两人对见商量,此乃帝王常事,祖宗之朝并亦如此,不必拘守常例也。
取进止。
后汉方太守碑阴跋1064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五、《集古录》卷二、《六一题跋》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汉朔方太守碑阴题名,云「永寿二年方太守上郡仇君察」,「察」下灭一字。
「除郎中大曲长」,「大」下又灭一字。
延熹四年九月乙酉,诏书迁衙令,五年正月到官,奉见明府」,「见」下又灭一字。
「立祠刊石,表章大圣之遗灵,永示来世之未」,「未」下又灭一字。
「谨出钱千」,「千」下又灭两字者。
行因纪姓名,据此乃当时修庙出钱人尔。
今其姓名往往可见,云:衙乡三老时勤伯秋、上官季方录事史杨禹孟布,衙主记掾杨绶子长,门下功曹裴笃伯安仓曹掾任就子优
又有集曹掾、军假司马之类,名字多不完。
其所出钱不过三百至五百,盖汉世物轻币重,今华岳孔子碑阴所列亦皆如此。
其所立祠,盖不知为何庙也。
治平元年夏至日书。
后汉袁良碑跋1064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五、《集古录》卷二、《六一题跋》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汉《袁碑》,云「君讳字卿」,「卿」上一字磨灭
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
周兴虞阏父」,自此而灭。
又云「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自此又灭。
又云:「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从其册。
天下既定,还宅扶乐」。
盖不知为何人也。
又云「孝武征和三年,曾孙斩贼先勇,拜黄门郎」,「曾孙」灭其名,「贼」下亦灭一字。
又曰:「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
薨,子经嗣。
经薨,子山嗣。
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
君即山之曾孙也。
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震徐方,谢病归家,孝顺初」,「初」下数字灭
又云「府举君,拜议郎符节令」,其后又云「永建六年二月卒」。
其碑首题云「汉故国三老袁君碑」,而碑文有「使者持节安车」,又有「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寔飨之」之语,以此知尝为三老矣。
其馀磨灭,虽时时可读而不能次第也。
又云「帝御九龙殿,引对饮宴」,九龙殿名惟见于此。
治平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夏至假书。
后汉敬仲碑跋1064年闰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六、《集古录》卷三、《六一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汉《敬仲碑》者,其姓名字皆不可见,惟其初有「敬仲」二字尚可识,故以寓其名尔。
盖疑其人姓田氏也。
大抵文字磨灭,比其他汉碑尤甚,字可识者颇多,第不成文尔。
云「州郡课最,临登大郡」,又云「居丧致哀」,又云「司隶从事治书侍御史」,又云「光和四年闰月庚申」,此数句粗可读尔。
其馀字画廑完者,以汉隶今为难得,录之尔。
治平元年闰五月廿九日书。
唐郑预注多心经跋(〔天宝九年〕)1064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九、《集古录》卷六、《六一题跋》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郑预注《多心经》,不著书人名氏,疑预自书。
开元天宝之间书体类此者数家,如《捣练石》、《韩公井记》、《洛祠志》皆一体,而皆不见名氏。
此经字体不减三记,而注尤精劲,盖他处未尝有,故录之而不忍弃。
矧释氏之书,因字而见录者多矣,余每著其所以录之意,览者可以察也。
治平元年夏至日,大热,玩此以忘暑,因书。
唐欧阳琟碑跋(〔大历十年〕)1064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欧阳琟碑》,颜真卿撰并书。
余自皇祐至和以来,颇求欧阳氏之遗文,以续家谱之阙。
既得颜鲁公《欧阳琟碑》,又得郑真义《欧阳谌墓铭》,以与家所传旧谱及《陈书》、《元和姓纂》诸书参较,又问于吕学士夏卿
夏卿世称博学,精于史传,因为余考正讹舛,而家谱遂为定本。
然独琟碑所失者四:颜公书穆公封山阳郡公吕学士云陈无山阳郡山阳楚州是也,当梁、陈时,自为南衮州,而以连州阳山郡
然则《陈书》及旧谱皆云穆公封阳山公为是,而颜公所失者一也。
旧谱皆云坚石子质南奔长沙,颜云自景达始南迁,其所失者二也。
欧阳生前汉以来诸史皆云字和伯,而颜公独云字伯和
二字义虽不异,然当从众,又颜氏独异,初无所据,盖其缪尔。
其所失者三也。
《元和姓纂》及《谌铭》皆云胤,约之子,而颜公独以为纥子,其所失者四也。
琟之世次不应舛乱如此,盖谌之卒葬在咸亨上元之间,去率更未远,真义所志,宜得其实。
琟卒大历中,唐之士族遭天宝之乱,失其谱系者多,颜公之失,当时所传如此,不足怪也。
治平元年夏至日书。
铭阙其末数句,不补。
唐李光进碑跋(〔元和中〕)1064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集古录》卷八、《六一题跋》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李光进碑》,杨炎撰,韩秀实书。
唐有两李光进:其一光颜之兄,其一光弼之弟也。
此碑乃光弼弟也。
唐史书此两人事多误,《新书》各为传以附颜、弼,遂得其正。
治平元年夏至日书。
唐人临帖跋1064年5月2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三、《集古录》卷一○、《六一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唐人所临诸家法帖一卷。
其前数帖类真卿所书,盖其笔画精劲,他人未易臻此。
按《唐书》言褚无量尝请以当时所藏奇书名画命宰相以下跋尾,而玄宗不许。
此乃有宋璟等列名于后,又颇多讹缪,岂后人妄增加之也?
然要为可玩,何必穷较其真伪!
今流俗所传遗迹多不同,然时时各有所得,故虽小小转写失真,不害为佳物。
由是悉取前后所得诸家法帖,分入《集录》,盖以资博览云。
此本得于李丕绪少卿
治平元年夏至日书。
谢恤刑1066年5月29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襄言:五月二十九日进奏院递到诏书一道,赐臣钦恤刑狱者,臣已施行讫。
宽诏发中,至仁逮下。
当赫隆于盛暑,俾明慎于常经。
正宁推恩,普天同抃。
臣襄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文明御宇,法则在躬。
亲揽万几,休有一德。
化鸿钧而被物,道皇极以爱民。
画象衣冠,思循于往制;
省罪囹圄,曲畅于至慈。
特布训辞,用清科禁。
臣叨临藩服,绝远朝廷,臣无任瞻天荷恩、激切屏营之至。
按:《蔡忠惠集》卷二○。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八。
赐文武百寮文彦博以下上第五表请皇帝御正殿复常膳允批答元祐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一、《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朕以寡昧,膺受多福。
常欲损上益下,畏天之威。
矧兹旱灾,咎在不德。
而卿等以雨泽既至,封章屡上,勉从甚意,其愧于中。
夫天之有风雨雷霆,犹朕之有号令赏罚。
朕不修明其事,何以责应于天。
永思其终,无忘纳诲。
赐文武百寮文彦博以下上第五表请太皇太后复常膳许批答元祐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一、《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德积无素,民罹其灾。
精诚莫通,祷不时应。
虽蒙膏泽之报,仅救焦枯之馀。
勉徇来章,犹虞后患。
其谨视盗贼,勤恤流亡。
益务交脩,以裨不逮。
乞候坤成节上寿讫复遂前请状1091年5月2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近奏,乞依王洙故事罢翰林学士承旨,仍乞一郡。
奉圣旨依累降指挥不允者。
衔戴恩慈,怵迫威命,已经三却,其敢固违!
已于今月二十九日赴阁门祗受告命讫。
然臣衰病日加,心力难强,亲嫌之避,愚守不移。
伏见坤成节在近,欲候上寿讫,复遂前请。
勉强供职,庶表见臣子恭顺之心;
逡巡力辞,盖终存典刑分义之守。
谨录奏闻。
谨奏。
书李主词1074年5月2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三十馀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
几曾惯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挥泪对宫娥」。
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乞只于家业钱上均籴奏政和元年五月二十九日 北宋 · 童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
均籴之法,乡村若以田土顷亩均敷,则上等所均斛斗数少,实为优幸;
下等均定斛斗数多,不易供办。
如以家业钱均,则上等所均斛斗数多,下等人各均定斛斗数少,委是两事利害不同。
转运司具到坊廊户均数目看详,欲乞依久例只于家业钱上均籴。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二二(第六册第五五四七页)。又见同书食货七○之一五二(第七册第六四四六页)。